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瓷工艺的历史发展 被引量:13
1
作者 周思敏 丁新更 叶宏明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70-175,共6页
对青瓷发展的历史进行了梳理,简要论述了青瓷在各个历史发展时期的工艺特征,意欲为读者描绘出中国青瓷历史发展的全貌。
关键词 原始瓷 青瓷 越窑 汝窑 官窑 龙泉窑
下载PDF
南朝“贡瓷”考——兼论早期“官窑”问题 被引量:9
2
作者 贺云翱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1-98,127-128,共8页
"贡瓷"及与其相关的"官窑"制度是中国古代瓷业生产中的重要学术问题。文物考古界一般认为,中国的"贡瓷"制度开始于唐代,烧制优质"贡瓷"的"官窑"制度则始于晚唐或宋代。然而,近年来... "贡瓷"及与其相关的"官窑"制度是中国古代瓷业生产中的重要学术问题。文物考古界一般认为,中国的"贡瓷"制度开始于唐代,烧制优质"贡瓷"的"官窑"制度则始于晚唐或宋代。然而,近年来在湖南湘阴窑和南京发现的"太官"、"供奉"、"上府"铭瓷器标本证实,"贡瓷"制度最迟开始于南北朝时期。湘阴窑址出土的刻有多种瓷业工人姓氏及"官"款的窑具资料可能还把中国烧制"贡瓷"的"官窑"制度开始的时间提前到南朝或隋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贡瓷 官窑 湘阴窑
原文传递
论明清官窑青花瓷图像的三重释义——以二维程式化植物纹为例
3
作者 余佳祯 方兰轩 张亚林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29-436,共8页
明清官窑青花瓷的植物纹饰具有强烈的二维程式化特征,运用欧文·潘诺夫斯基的图像学理论,从前图像志分析、图像志分析,以及图像学释义三个层次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引用母题、象征等图像学概念,完整论述官窑青花瓷植物纹饰所包含的... 明清官窑青花瓷的植物纹饰具有强烈的二维程式化特征,运用欧文·潘诺夫斯基的图像学理论,从前图像志分析、图像志分析,以及图像学释义三个层次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引用母题、象征等图像学概念,完整论述官窑青花瓷植物纹饰所包含的图像学释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学 官窑 青花瓷 植物纹 象征 母题
下载PDF
关于元浮梁磁局若干问题的补充 被引量:6
4
作者 余金保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33-141,163,共9页
通过对元代造作制度的分析可知,浮梁磁局设立于至元十五年(1278),其初衷仅是烧造御用瓷以及部分中央机构用瓷,而磁局中大使、副使的主要职责是监临制瓷工匠的造作流程,即充当"监工官",将元泰定前后所烧造瓷器的形式进行比较可... 通过对元代造作制度的分析可知,浮梁磁局设立于至元十五年(1278),其初衷仅是烧造御用瓷以及部分中央机构用瓷,而磁局中大使、副使的主要职责是监临制瓷工匠的造作流程,即充当"监工官",将元泰定前后所烧造瓷器的形式进行比较可知,泰定年间浮梁磁局已被裁撤,改由饶州路总管府承办地方官窑烧造贡瓷。此外,现有考古发掘资料并不足以证明浮梁磁局和官窑的关系,既不能证明磁局是从事具体瓷器烧造事务的官窑作坊,也不能证明其是官窑的管理机构,二者间关系如何仍有待进一步考古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梁磁局 性质 裁撤 官窑
原文传递
明代上供物料制度运作与财政白银化的逻辑:以景德镇官窑烧造改革为例 被引量:5
5
作者 胡宸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39-162,共24页
明初景德镇官窑瓷器的烧造是朱元璋在儒家“均平”思想指导下设立的以国家对百姓人身控制为基础的物资征调体制的一部分。然而这套制度反而扩大了不均,并且在现实中运转不畅。为此官员们积极展开改革。在改革中,市场介入下的财政白银化... 明初景德镇官窑瓷器的烧造是朱元璋在儒家“均平”思想指导下设立的以国家对百姓人身控制为基础的物资征调体制的一部分。然而这套制度反而扩大了不均,并且在现实中运转不畅。为此官员们积极展开改革。在改革中,市场介入下的财政白银化起到了重要作用。它提升了资源的征调效率,同时将差役量化为货币价值,使“均平”可在更大范围内进行调整。然而,财政白银化只是资源征调制度改革的手段之一,而非目的:首先,市场在被引入资源征调的过程中始终处于指令需求之下;其次,市场交换的发达所带来的社会变革始终是在“均平”的观念下展开的。景德镇官窑改革过程反映了传统中国的社会变化是一种建立在长期博弈、妥协与磨合基础上的路径依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德镇 上供物料 官窑 财政白银化 市场 均平
下载PDF
明代“空白期”官窑中仿永乐官窑样式研究——以御窑厂遗址出土遗物为中心
6
作者 谢俊仪 《中国陶瓷》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40-146,共7页
对明代正统、景泰、天顺三朝官窑烧造情况以及所谓“空白期”之名进行文献梳理,运用文献研究法、对比归纳研究法等研究方法,来对比典型宣德、成化官窑瓷器,分析了正统、景泰、天顺官窑产品而做出简要分期,近宣德者或为正统官窑器,而近... 对明代正统、景泰、天顺三朝官窑烧造情况以及所谓“空白期”之名进行文献梳理,运用文献研究法、对比归纳研究法等研究方法,来对比典型宣德、成化官窑瓷器,分析了正统、景泰、天顺官窑产品而做出简要分期,近宣德者或为正统官窑器,而近成化者或属天顺官窑。从而,对2014年御窑厂遗址珠山北麓出土的“空白期”官窑瓷器中的壮罐、杏圆执壶、玉壶春瓶、■等一批产品和绿彩工艺展开研究,认为其在造型、纹饰、装饰工艺等方面存在对永乐官窑的直接仿制,并延伸了关于“空白期”官窑不见帝王年号款识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御窑厂遗址 官窑 空白期 永乐
下载PDF
明代早期景德镇官窑青花瓷装饰研究
7
作者 孙智强 《陶瓷研究》 2023年第2期33-35,共3页
明代陶瓷是我国工艺美术史上一个重要的品种,而在明代繁多的陶瓷种类中,以青花瓷最为突出。明代时间跨度较大,青花瓷发展时间长,因此明青花种类繁多,不同时期形成了各自的装饰艺术风格。明代早期的青花瓷代表以永乐、宣德的官窑最为出彩... 明代陶瓷是我国工艺美术史上一个重要的品种,而在明代繁多的陶瓷种类中,以青花瓷最为突出。明代时间跨度较大,青花瓷发展时间长,因此明青花种类繁多,不同时期形成了各自的装饰艺术风格。明代早期的青花瓷代表以永乐、宣德的官窑最为出彩,它是中国青花瓷器发展史上的黄金时代[1]。本文通过收集和研究明代早期景德镇官窑青花瓷的最具有代表性的装饰纹样,并分析和归纳它的装饰艺术特点。以及通过对比明代早期的不同阶段的景德镇官窑青花瓷的装饰,去探讨景德镇官窑青花瓷装饰艺术特点在明代早期的发展与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青花瓷 官窑 装饰纹样
下载PDF
延续与变革——清代前中期官窑制度确立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胡宸 《古代文明(中英文)》 CSSCI 2022年第2期131-142,M0007,共13页
前人往往认为明清官窑制度具有延续性,然此一制度在明清两朝实经历了重大转变。明代官窑制度虽经历折银化改革,但未能解决“无定额”与“分收分解”两大根本性问题。清代官窑烧造轮流经过工部官员、官商、榷关主管承办的调整后,最终在... 前人往往认为明清官窑制度具有延续性,然此一制度在明清两朝实经历了重大转变。明代官窑制度虽经历折银化改革,但未能解决“无定额”与“分收分解”两大根本性问题。清代官窑烧造轮流经过工部官员、官商、榷关主管承办的调整后,最终在诸多财政变革基础上,较为成功地解决了困扰前朝的这些问题:首先,依靠内务府的财政独立,康熙时形成了统一于内务府的官窑瓷器管理系统;其次,雍正时实现了将官窑烧造费用从地方赋役系统中剥离出来,由榷关商税中定额支出的转变;最后,清代逐渐在官窑烧造活动中建立起完善的奏销制度。这些变化里有对明代官窑制度的延续,但更多是基于清代的制度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官窑 内务府 奏销 榷关 财政
下载PDF
明清时期陶瓷官窑文化及其当代价值初探 被引量:3
9
作者 张茂林 李其江 +4 位作者 吴军明 吴隽 黄胜辉 陈世伟 曹建文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97-501,共5页
中国古代官窑制度发展至明清时期进入了成熟阶段,御器(窑)厂在景德镇的设立和发展成就了景德镇千年瓷都的地位。详细阐述了明清陶瓷官窑文化以创新为核心的价值体系,例如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等,极大促进了景德镇制瓷技术的进步和瓷业的... 中国古代官窑制度发展至明清时期进入了成熟阶段,御器(窑)厂在景德镇的设立和发展成就了景德镇千年瓷都的地位。详细阐述了明清陶瓷官窑文化以创新为核心的价值体系,例如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等,极大促进了景德镇制瓷技术的进步和瓷业的繁荣。明清官窑不拘一格、锐意创新的精神也是当代陶瓷行业最需要继承和学习的品质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德镇 官窑 当代价值
下载PDF
中国陶瓷典籍中官窑与御窑的概念内涵及英译 被引量:1
10
作者 卢军羽 汪国萍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2期113-117,共5页
官窑与御窑是一对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官窑"强调官办性,"御窑"同时具备御用性和官办性。在陶瓷典籍中,官窑和御窑既可以指称具体窑场,又可以转指官窑和御窑所生产的瓷器,翻译时应仔细辨析官窑、御窑和其它相... 官窑与御窑是一对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官窑"强调官办性,"御窑"同时具备御用性和官办性。在陶瓷典籍中,官窑和御窑既可以指称具体窑场,又可以转指官窑和御窑所生产的瓷器,翻译时应仔细辨析官窑、御窑和其它相关术语的概念内涵和用法,选择相应的翻译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官窑 御窑 内涵 翻译
下载PDF
论乾隆粉彩瓷之流弊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谨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4-76,共3页
主要从题材、粉彩瓷的工艺以及装饰方面,论述乾隆粉彩瓷从形成和发展到衰落的过程及其原因,并与乾隆时期的粉彩瓷与嘉庆、道光以后的粉彩瓷相比较。
关键词 乾隆 粉彩瓷 繁丽精巧 官窑
下载PDF
汝窑性质及传承问题的考古学线索试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博 程嘉芬 《中原文物》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1-107,共7页
本文通过对相关考古资料的梳理,发现汝窑在礼器生产、工艺技术与管理制度等方面已经呈现出宋代官窑一些基本特点。而从汝窑的传承情况看,南宋官窑体系诸窑口继承了汝瓷的技术与艺术风格,但汝州当地窑口仿烧的类汝瓷却明显欠缺汝瓷的神... 本文通过对相关考古资料的梳理,发现汝窑在礼器生产、工艺技术与管理制度等方面已经呈现出宋代官窑一些基本特点。而从汝窑的传承情况看,南宋官窑体系诸窑口继承了汝瓷的技术与艺术风格,但汝州当地窑口仿烧的类汝瓷却明显欠缺汝瓷的神韵。种种迹象表明汝窑已经具有了官窑性质,并可能反映出官窑制度草创时期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汝窑 官窑 传承
原文传递
略谈明代官窑瓷器款识的特点与鉴定要诀 被引量:1
13
作者 薛冰 《陶瓷研究》 2019年第5期57-60,共4页
瓷器上面的款识蕴含了很多信息,它可以告诉我们这件器物产于何时、何地,使用者的阶级和社会地位,同时我们也可以将它作为鉴定真伪、判定价值的依据之一。大部分人上手看瓷器的时候几乎都会先去寻找它的款识,就像书画家完成创作之后会署... 瓷器上面的款识蕴含了很多信息,它可以告诉我们这件器物产于何时、何地,使用者的阶级和社会地位,同时我们也可以将它作为鉴定真伪、判定价值的依据之一。大部分人上手看瓷器的时候几乎都会先去寻找它的款识,就像书画家完成创作之后会署落款和题跋一样,瓷器上面的款识也是一种独特的说明和象征。明代官窑写款已成定制,除了一些特殊时期:洪武、建文、空白期、泰昌、天启、崇祯等朝代不书帝王年号之外,其他时期皆有纪年款。明晰和掌握不同时期款识的特征,对明代官窑梵器的断代和鉴定工作大有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官窑 底款 传统鉴定
下载PDF
宋代陶瓷礼器的起源与发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薛冰 李胜疆 乔磊 《中国陶瓷工业》 CAS 2021年第2期40-44,共5页
瓷质礼器从宋代开始,取代了商周时期的青铜礼器,成为国事活动中的主要祭祀用品之一。根据宋代官窑和贡窑的产品来看,仿战、汉之前的青铜器所制作的各式陶瓷礼器不胜枚举。一方面体现了宋代崇古尚礼之风的盛行;另一方面也表明该时期制瓷... 瓷质礼器从宋代开始,取代了商周时期的青铜礼器,成为国事活动中的主要祭祀用品之一。根据宋代官窑和贡窑的产品来看,仿战、汉之前的青铜器所制作的各式陶瓷礼器不胜枚举。一方面体现了宋代崇古尚礼之风的盛行;另一方面也表明该时期制瓷工艺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可以跨材质模仿不同的器物。随着经济发展和传统观念的改变,陶瓷礼器又逐渐成为文人雅士陶冶情操、美化居室的一种陈设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 礼器 官窑 宋代
下载PDF
赋役、烧造与商业:景德镇官窑制度改革与市镇变迁 被引量:1
15
作者 胡宸 《中国社会历史评论》 2020年第2期126-140,296,共16页
景德镇的兴起与变迁是多种因素互动的结果,其中官窑制度变化的作用尤为重要。宋代景德镇仅作为商税征收关口而非瓷业中心,其瓷器进贡建立在商业活动之上,这使其市镇形态与明清时有较大区别。明初官窑烧造所需人力、物力皆从里甲系统中... 景德镇的兴起与变迁是多种因素互动的结果,其中官窑制度变化的作用尤为重要。宋代景德镇仅作为商税征收关口而非瓷业中心,其瓷器进贡建立在商业活动之上,这使其市镇形态与明清时有较大区别。明初官窑烧造所需人力、物力皆从里甲系统中抽调、征派,这种以官窑为中心的征派使景德镇脱离了之前自然村落的格局,逐渐成了手工业市镇。官窑烧造的模式同时也塑造了以窑户大族为核心的权力架构。明中期里甲系统越来越难以承受官窑烧造的负担,为扩大应役范围,地方官员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这些改革承认了人口流动的合法性,使外地商人得以取代窑户大族成为新的权力中心。外来人口的流入同时促进了景德镇的商业发展,也使其市镇规模得以大大扩展。商业化手工业市镇景德镇至此成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赋役 官窑 景德镇 市镇 折银
原文传递
不专督陶而陶为专职的九江关监督——唐英
16
作者 刘丽颖 《景德镇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8-13,共6页
清代御窑厂以督陶官为主要负责人的官窑瓷器烧造制度,是清代景德镇御窑厂管理体制的一大特征,它在一定程度上对景德镇御窑瓷器生产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作为清盛世的雍正、乾隆时期的官窑瓷器烧造离不开唐英。唐英对于御窑厂的建立到... 清代御窑厂以督陶官为主要负责人的官窑瓷器烧造制度,是清代景德镇御窑厂管理体制的一大特征,它在一定程度上对景德镇御窑瓷器生产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作为清盛世的雍正、乾隆时期的官窑瓷器烧造离不开唐英。唐英对于御窑厂的建立到兴盛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主要讲述唐英督陶的责权范围、对人才的培养及利用、对御窑厂经济管理形式的形成、督陶的心路历程四个方面,以期使大家对清代督陶官制度、督陶官与瓷器生产的关系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瓷器 清代 御窑厂 官窑 唐英
下载PDF
当代瓷业生产从明清官窑文化中的借鉴
17
作者 万能 冷菁 《陶瓷研究》 2019年第5期105-106,共2页
中国是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从商州开始出现刷原始瓷,到东汉时期日益成熟,到唐宋出口到周边国家,到享誉中外的元青花,到成为明朝统治阶级的外交礼品瓷,直至明清御窑陶瓷产业的鼎盛时期,陶瓷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反映了每个时代经济与政... 中国是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从商州开始出现刷原始瓷,到东汉时期日益成熟,到唐宋出口到周边国家,到享誉中外的元青花,到成为明朝统治阶级的外交礼品瓷,直至明清御窑陶瓷产业的鼎盛时期,陶瓷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反映了每个时代经济与政治的变迁。景德镇是闻名世界的千年瓷都,素以“汇天下良才之精华,集天下名窖之大成”的美名,景德镇以瓷业支撑一城,历经千年而不衰,引举世之瞩目,迄今仍然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陶瓷历史文化名城,具有无与伦比的文化象征性与影响力。讨论官窑文化对现代瓷业的彭响,当代学者少有涉及,因此,本文从官窖文化对当代瓷业的借鉴进行初步探索,对促进现代陶瓷行业发展绝技术推动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德镇瓷业 官窑 借鉴
下载PDF
明初期(洪武 建文)官窑青花山水元素的艺术特征
18
作者 张亚林 刘光甫 《中国陶瓷工业》 CAS 2010年第6期30-33,共4页
以明初(洪武、建文)时期景德镇青花山水元素的产生原因,笔墨特征为研究线索,结合图片资料,分析了这一时期青花山水元素的艺术特证,对明代青花山水纹饰艺术特征演变规律的全面研究进行了有益的补充,也为现代陶瓷山水画的发展与创新提供... 以明初(洪武、建文)时期景德镇青花山水元素的产生原因,笔墨特征为研究线索,结合图片资料,分析了这一时期青花山水元素的艺术特证,对明代青花山水纹饰艺术特征演变规律的全面研究进行了有益的补充,也为现代陶瓷山水画的发展与创新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初 官窑 山水元素 艺术特征
下载PDF
杭州老虎洞南宋官窑窑址的考古学研究 被引量:17
19
作者 杜正贤 《故宫博物院院刊》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7,共7页
杭州老虎洞瓷窑遗址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极为丰富的遗存,自从发现以来即备受学界关注。遗址出土的与传世官窑、哥窑类同的瓷片更是为解决长期以来悬而未决的南宋修内司官窑的有无及哥窑瓷器的具体窑口等问题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关键词 杭州老虎洞瓷窑 修内司官窑 哥窑 考古学 窑址
原文传递
杭州老虎洞瓷窑遗址对研究官、哥窑的启示 被引量:14
20
作者 王光尧 《故宫博物院院刊》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8-15,共8页
本文通过对杭州老虎洞瓷窑遗址发掘材料的考察,对比杭州乌龟山宋代郊坛下官窑材料,并结合有关的文献记载和宋元时期的官手工业及官府窑业制度,论证了老虎洞修内司窑的烧造下限当延伸到南宋中叶以后,同时考定传世的哥窑瓷器当是元代设在... 本文通过对杭州老虎洞瓷窑遗址发掘材料的考察,对比杭州乌龟山宋代郊坛下官窑材料,并结合有关的文献记载和宋元时期的官手工业及官府窑业制度,论证了老虎洞修内司窑的烧造下限当延伸到南宋中叶以后,同时考定传世的哥窑瓷器当是元代设在杭州老虎洞、宋修内司窑址故地的官府窑场的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杭州老虎洞 修内司窑 哥窑 官府窑场 遗址 瓷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