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降解高分子量聚(己二酸二乙二醇酯)的合成 被引量:5
1
作者 吴晓峰 赵京波 杨万泰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4期23-26,共4页
介绍了一种合成可降解脂肪族聚酯的新方法。以有机环硅氮烷 (如八甲基环四硅氮烷、六苯基环三硅氮烷等 )作扩链剂 ,对低分子量的端羟基聚 (己二酸二乙二醇酯 )进行扩链 ,制得了高分子量的聚 (己二酸二乙二醇酯 )。凝胶渗透色谱 (GPC)法... 介绍了一种合成可降解脂肪族聚酯的新方法。以有机环硅氮烷 (如八甲基环四硅氮烷、六苯基环三硅氮烷等 )作扩链剂 ,对低分子量的端羟基聚 (己二酸二乙二醇酯 )进行扩链 ,制得了高分子量的聚 (己二酸二乙二醇酯 )。凝胶渗透色谱 (GPC)法研究表明 ,扩链后聚酯的数均分子量超过 32 0 0 0 ,重均分子量超过 70 0 0 0。采用1H NMR对扩链后聚酯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利用环硅氮烷 ,尤其是六苯基环三硅氮烷为扩链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降解聚酯 聚(已二酸二乙二醇酯) 八甲基环四硅氮烷 六苯基环三硅氮烷 扩链反应 合成
下载PDF
八甲基环四硅氮烷与二苯基二氯硅烷的反应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赵京波 谢择民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2期28-31,共4页
将八甲基环四硅氮烷 (OMCT)与Ph2 SiCl2 在 190~ 2 10℃反应 ,获得的产物以正己烷溶解 ,分离出 1,3 二氯 1,1,3,3 四苯基二硅氮烷 (DCTPS) (Ⅰ ) ,并得到滤液 (Ⅱ )。滤液 (Ⅱ )经减压加热反应 ,得到馏出液 (Ⅲ )及残留物。采用1H NMR... 将八甲基环四硅氮烷 (OMCT)与Ph2 SiCl2 在 190~ 2 10℃反应 ,获得的产物以正己烷溶解 ,分离出 1,3 二氯 1,1,3,3 四苯基二硅氮烷 (DCTPS) (Ⅰ ) ,并得到滤液 (Ⅱ )。滤液 (Ⅱ )经减压加热反应 ,得到馏出液 (Ⅲ )及残留物。采用1H NMR、2 9Si NMR谱、场解吸质谱 (FD)、色质联用质谱等 ,对上述残留物及滤液 (Ⅱ )、馏出液 (Ⅲ )的二乙胺氨基化产物进行表征 ,确定各组分的结构。研究发现 ,OMCT与Ph2 SiCl2 的反应相当复杂 ,DCTPS等化合物是由不同的硅氮键断裂方式及不同的—SiMe2 — /—SiPh2 —交换反应形成的 ;滤液 (Ⅱ )中的化合物经减压加热反应 ,形成产率约为 2 0 3%的六苯基环三硅氮烷 (HPCT)及一定量的DCTPS、Ph2 SiCl2 、Me2 SiCl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甲基环四硅氮烷 二苯基二氯硅烷 1 3-二氯-1 1 3 3-四苯基二硅氮烷 合成
下载PDF
八甲基环四硅氮烷的合成工艺改进 被引量:2
3
作者 佟秀君 滕雅娣 +1 位作者 曲晓晔 李旭日 《沈阳化工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165-167,共3页
以甲苯为溶剂,二甲基二氯硅烷经过氨解反应得到八甲基环四硅氮烷.反应原料浓度经过优化,确定最佳浓度为2.07mol/L,最佳温度为15~18℃.后处理用氨水溶解副产物氯化铵,产品收率可达59%,并经IR表征结构、
关键词 八甲基环四硅氮烷 硅氮烷 氨化
下载PDF
仪器法测定Si-全甲基环硅氮烷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杜定准 柯玉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234-240,共7页
采用~1H NMR、IR和熔点测定法对含八甲基环四硅氮烷(Ⅰ)和六甲基环三硅氮烷(Ⅱ)的固体样品和液体样品进行了定性鉴定。对样品的~1H NMR谱进行了深入解析,纠正了Sadtler标准谱集对NH峰的错误解析。还提出一种以精制的过氧化苯甲酰(BPO)... 采用~1H NMR、IR和熔点测定法对含八甲基环四硅氮烷(Ⅰ)和六甲基环三硅氮烷(Ⅱ)的固体样品和液体样品进行了定性鉴定。对样品的~1H NMR谱进行了深入解析,纠正了Sadtler标准谱集对NH峰的错误解析。还提出一种以精制的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内标的NMR定量测定方法。用此法获得了Si-甲基环四或环三硅氮烷的纯度、含氮量质量指标及其杂质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环硅氮烷 测定 仪器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