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垩纪世界与大洋红层 被引量:89
1
作者 王成善 胡修棉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21,共11页
白垩纪代表着地质历史中的一种极端的温室气候,已被国际地球科学界视为研究地球系统科学的典型范例。文中在评述白垩纪沉积作用、古气候、古海洋研究中取得的重要进展基础上,重点介绍推动白垩纪研究核心问题之一的黑色页岩和大洋缺氧事... 白垩纪代表着地质历史中的一种极端的温室气候,已被国际地球科学界视为研究地球系统科学的典型范例。文中在评述白垩纪沉积作用、古气候、古海洋研究中取得的重要进展基础上,重点介绍推动白垩纪研究核心问题之一的黑色页岩和大洋缺氧事件以及由中国学者提出的白垩纪大洋红层和富氧作用。大洋缺氧事件与大洋红层的研究因其与碳氧循环、古气候和古海洋变化的紧密关系,已经成为国际白垩纪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并在今后一段时期内继续引领着白垩纪古海洋、古气候变化研究的不断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垩纪 大洋缺氧事件 黑色页岩 大洋红层 富氧作用 古气候 古海洋
下载PDF
黑色页岩与大洋缺氧事件的Re-Os同位素示踪与定年研究 被引量:38
2
作者 杨競红 蒋少涌 +1 位作者 凌洪飞 陈永权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3-150,共8页
地质历史中发育多次大规模的大洋缺氧事件并伴随有巨量的黑色页岩沉积, 对这些大洋缺氧事件发生时限及成因机制的研究已成为当前国际古海洋学研究的一个前沿领域。开展对大洋缺氧事件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古海洋演化、地球系统变化和地球... 地质历史中发育多次大规模的大洋缺氧事件并伴随有巨量的黑色页岩沉积, 对这些大洋缺氧事件发生时限及成因机制的研究已成为当前国际古海洋学研究的一个前沿领域。开展对大洋缺氧事件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古海洋演化、地球系统变化和地球其他圈层对生物圈的影响,以及金属成矿、油气形成及生烃环境。因此近年来人们从古海洋、古气候、古地理、古生物、大地构造和地质地球化学等学科,积极开展对大洋缺氧事件的研究。对大洋缺氧事件进行准确定年则是研究工作开展的首要任务之一;而如果用于定年的同位素体系能同时提供相关的环境变迁信息,则更加有利于我们对缺氧事件成因机制的认识。Re Os同位素作为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同位素技术方法,恰好适用于对富有机质沉积岩和黑色页岩的定年,可以获得精确的地层沉积年龄,同时利用这些海洋沉积物的Os同位素比值还可获得古海水的Os同位素组成及随时间的演化规律。在中国华南地区新元古代—早古生代发育有多幕次的大洋缺氧事件和黑色页岩的巨厚沉积和广泛分布,利用Re Os同位素研究,不但可以精确厘定这些事件发生的时限,而且可以有效示踪当时的古海洋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OS同位素 大洋缺氧事件 黑色页岩 古海洋环境 定年
下载PDF
古海洋溶解氧研究方法综述 被引量:26
3
作者 胡修棉 王成善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2001年第1期65-71,共7页
介绍了国内外在古海洋溶解氧研究领域内的主要方法和动态 ,并分别对沉积构造法、沉积硫法、同位素法、微量元素法、稀土元素法、有机地球化学法及古生态法等研究方法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评论 ,指出 ,古海洋溶解氧含量重建对于理解大洋循... 介绍了国内外在古海洋溶解氧研究领域内的主要方法和动态 ,并分别对沉积构造法、沉积硫法、同位素法、微量元素法、稀土元素法、有机地球化学法及古生态法等研究方法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评论 ,指出 ,古海洋溶解氧含量重建对于理解大洋循环、古气候、生物绝灭、地质事件以及有机质演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 ,它有赖于溶解氧含量的替代性指标的建立、富氧问题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以及综合分析气圈、水圈、沉积圈、生物圈等各子系统内部及它们之间氧的物质输送和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海洋学 溶解氧 缺氧事件 沉积构造 沉积硫 同位素 有机地球化学
下载PDF
Organic Geochemistry of the Early Jurassic Oil Shale from the Shuanghu Area in Northern Tibet and the Early Toarcian Oceanic Anoxic Event 被引量:16
4
作者 CHENLan YIHaisheng +2 位作者 HURuizhong ZHONGHong ZOUYanrong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05年第3期392-397,共6页
This paper presents new geological and geochemical data from the Shuanghu area in northern Tibet, which recorded the Early Toarcian Oceanic Anoxic Event. The stratigraphic succession in the Shuanghu area consists most... This paper presents new geological and geochemical data from the Shuanghu area in northern Tibet, which recorded the Early Toarcian Oceanic Anoxic Event. The stratigraphic succession in the Shuanghu area consists mostly of grey to dark-colored alternating oil shales, marls and mudstones. Ammonite beds are found at the top of the Shuanghu oil shale section, which are principally of early Toarcian age, roughly within the Harplocearas falciferrum Zone. Therefore, the oil shale strata at Shuanghu can be correlated with early Toarcian black shales distributing extensively in the European epicontinental seas that contain the records of an Oceanic Anoxic Event. Sedimentary organic matter of laminated shale anomalously rich in organic carbon across the Shuanghu area is characterized by high organic carbon contents, ranging from 1.8% to 26.1%. The carbon isotope curve displays the δ 13C values of the kerogen (δ 13Ckerogen) fluctuating from –26.22 to –23.53‰ PDB with a positive excursion close to 2.17‰, which, albeit significantly smaller, may also have been associated with other Early Toarcian Oceanic Anoxic Events (OAEs) in Europe. The organic atomic C/N ratios range between 6 and 43, and the curve of C/N ratios is consistent with that of the δ 13Ckerogen values. The biological assemblage, characterized by scarcity of benthic organisms and bloom of calcareous nannofossils (coccoliths), reveals high biological productivity in the surface water and an unfavorable environment for the benthic fauna in the bottom water during the Oceanic Anoxic Event. On the basis of organic geochemistry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iological assemblage, this study suggests that the carbon-isotope excursion is caused by the changes of sea level and productivity, and that the black shale deposition, especially oil shales, is related to the bloom and high productivity of coccolith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il shales Early Toarcian organic carbon isotope organic atomic C/N ratios oceanic anoxic events northern Tibet
下载PDF
西藏南部中白垩世Cenomanian Tutonian缺氧事件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王成善 胡修棉 +1 位作者 万晓樵 陶然 《自然杂志》 1999年第4期244-246,共3页
自1976年Schlanger和Jenkyns提出“大洋缺氧事件”(oceanic anoxic events)模式用于解释中白垩世全球性分布的富有机质的黑色页岩的成因以来,黑色页岩和大洋缺氧事件成为地学研究热点之一,并先后在许多地区得到广泛证实.但这次事件是否... 自1976年Schlanger和Jenkyns提出“大洋缺氧事件”(oceanic anoxic events)模式用于解释中白垩世全球性分布的富有机质的黑色页岩的成因以来,黑色页岩和大洋缺氧事件成为地学研究热点之一,并先后在许多地区得到广泛证实.但这次事件是否波及到特提斯喜马拉雅地区,迄今一无所知,而且,缺氧事件形成的沉积物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烃源岩,随着青藏高原地区油气勘探工作的进一步深入,也有必要进行黑色页岩及其成因的研究,以了解特提斯喜马拉雅地区中新生代地层的生烃潜力.特提斯喜马拉雅地区中白垩世Cenomanian-Turonian期主要发育一套泥质岩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南部 中白垩世 大洋 缺氧事件 黑色页岩
下载PDF
早古生代海洋缺氧事件的地质记录与背景机制 被引量:5
6
作者 张俊鹏 李超 张元动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1644-1659,共16页
早古生代大气氧气含量呈现阶段性上升趋势,在志留纪达到并维持在现代水平(21%),但此期间海洋发生多期次的缺氧事件.尽管这些缺氧事件在规模上无法与中生代的大洋缺氧事件相比,但作为地球系统变化中重要的一环,却对早期海洋生态系统的演... 早古生代大气氧气含量呈现阶段性上升趋势,在志留纪达到并维持在现代水平(21%),但此期间海洋发生多期次的缺氧事件.尽管这些缺氧事件在规模上无法与中生代的大洋缺氧事件相比,但作为地球系统变化中重要的一环,却对早期海洋生态系统的演化具有重要意义.海洋系统变化研究表明,缺氧事件在形成过程中主要受控于海洋水体循环、营养盐供应、地理地貌条件、气候与海平面变化等因素.不同于中生代的大洋缺氧事件,早古生代海洋生物泵效率增强时,同时还面临大气氧气含量上限变化的影响.衍生于现代缺氧沉积盆地和前寒武纪缺氧海洋模型的水体化学分层理念,对早古生代海洋缺氧事件同样适用.地质记录表明,早寒武世-晚志留世,海洋先后发生8次不同规模的缺氧事件,均可与全球识别的碳同位素漂移对比,并且常常伴随着不同规模的生物灭绝事件.因此,重建缺氧海水的分布范围及氧化还原结构,对研究早古生代海洋生态环境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这些事件在纵向上表现出缺氧海底面积占比逐渐缩小的趋势,与同期大气氧气含量的长期爬升、二氧化碳含量的持续降低相吻合.海洋缺氧事件、生物灭绝事件及同期其他构造-气候变化等地质事件,共同构成早古生代地球系统变化的缩影,同时也成为探究地质历史时期重大环境突变与生物演化关系的一个重要窗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古生代 大气O_(2)含量 海洋缺氧事件 氧化还原条件 生物地质事件
原文传递
白垩纪大洋缺氧事件研究进展 被引量:5
7
作者 范庆超 徐兆凯 《海洋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38-145,共8页
系统总结了白垩纪OAEs的研究进展,重点讨论了OAE1a、OAE1b和OAE2时期的有机碳(TOC)含量、碳同位素、古温度和锶同位素特征及其古环境指示意义,综合分析了白垩纪OAEs的成因机制。结果表明白垩纪OAEs的发生可能与该时期海底大规模的火山... 系统总结了白垩纪OAEs的研究进展,重点讨论了OAE1a、OAE1b和OAE2时期的有机碳(TOC)含量、碳同位素、古温度和锶同位素特征及其古环境指示意义,综合分析了白垩纪OAEs的成因机制。结果表明白垩纪OAEs的发生可能与该时期海底大规模的火山活动以及由其引起的气温升高、碳水化合物大量分解、水文循环加快和海洋生物生产力提高等一系列变化有关。对于白垩纪OAEs演化特征和成因机制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借鉴意义。通过对白垩纪OAEs的综合分析发现,当前的研究区域主要集中在大西洋/特提斯盆地及其周边陆地,而对南半球高纬度地区的研究报道迄今未见,从而无法对白垩纪OAEs进行全球性对比和系统性研究。今后我们将重点围绕南半球高纬度地区白垩纪OAEs的演化特征、成因机制及其古气候环境效应等进行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垩纪 大洋缺氧事件 碳循环 古环境
下载PDF
大洋缺氧事件金属稳定同位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李聪颖 吴思璠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127-1140,共14页
白垩纪大洋缺氧事件记录了地球气候和古海洋环境的显著变化,是全球碳循环的主要扰动事件,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近20年来,随着金属稳定同位素测试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金属稳定同位素(例如钼同位素、锌同位素、铀同位素、铬同... 白垩纪大洋缺氧事件记录了地球气候和古海洋环境的显著变化,是全球碳循环的主要扰动事件,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近20年来,随着金属稳定同位素测试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金属稳定同位素(例如钼同位素、锌同位素、铀同位素、铬同位素、镉同位素和钙同位素等)被用于研究大洋缺氧事件期间的环境变化。通过系统总结钼同位素(δ^(98)Mo)、锌同位素(δ^(66)Zn)和铀同位素(δ^(238)U)的地球化学性质以及在大洋缺氧事件中的研究进展,发现钼同位素主要用于指示局部海洋硫化和非硫化环境的转变过程;锌同位素多用于区分局部海洋对初级生产力、大陆风化以及沉积物埋藏/分解等过程的不同响应情况;铀同位素可以估算全球海底缺氧面积占海底总面积的比例,同时可以结合碳—磷—铀耦合模型模拟全球海洋对大火成岩省形成、大陆风化、生物活动等过程的响应机制。但目前这些金属稳定同位素在海洋体系中的循环分馏机制尚未完善,且研究对象主要聚焦于大洋缺氧事件OAE2的沉积记录,未来还需要更系统全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洋缺氧事件 金属稳定同位素 钼同位素 锌同位素 铀同位素
原文传递
塔里木盆地西北缘白垩纪大洋缺氧事件(OAE_2) 被引量:3
9
作者 宋春晖 张曼 +3 位作者 魏引杰 方小敏 孟庆泉 席党鹏 《地球环境学报》 2011年第4期541-548,共8页
大洋缺氧事件(OAEs)关系到碳-氧循环、古海洋-古气候变化等一系列重大科学问题。本文通过对塔里木盆地西北缘乌恰地区库孜贡苏剖面白垩系地层的沉积和生物特征以及沉积物色度、有机质和碳氧同位素指标的研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论证并证... 大洋缺氧事件(OAEs)关系到碳-氧循环、古海洋-古气候变化等一系列重大科学问题。本文通过对塔里木盆地西北缘乌恰地区库孜贡苏剖面白垩系地层的沉积和生物特征以及沉积物色度、有机质和碳氧同位素指标的研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论证并证实该区上白垩统库克拜组存在大洋缺氧事件(0AE_2),并认为该区这次海洋缺氧条件可能存在四次(分别为OAE_(2a)、OAE_(2b)、OAE_(2c)和OAE_(2d)),它与我国西藏南部地区的OAE_2事件构成白垩纪Cenomanian-Turonian时期特提斯海伸向我国的南北两个分支,这次大洋缺氧事件可能与同期全球海平面大幅度上升有关。这对丰富我国白垩纪事件研究、查清白垩纪新特提斯洋演化以及塔里木盆地白垩纪古环境和烃源岩大规模形成等具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垩纪 大洋缺氧事件 黑色页岩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为什么要提出西藏东南部早白垩世措美大火成岩省 被引量:39
10
作者 朱弟成 夏瑛 +2 位作者 裘碧波 王青 赵志丹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3659-3670,共12页
近年在西藏东南部特提斯喜马拉雅带东段大规模白垩纪火成岩受到了很多学者的关注。这里的火成岩岩石类型包括玄武岩、镁铁质岩墙/岩床、辉长岩侵入体以及少量层状超镁铁质岩和酸性火山岩。锆石U—Pb定年结果指示现今覆盖面积约50000km... 近年在西藏东南部特提斯喜马拉雅带东段大规模白垩纪火成岩受到了很多学者的关注。这里的火成岩岩石类型包括玄武岩、镁铁质岩墙/岩床、辉长岩侵入体以及少量层状超镁铁质岩和酸性火山岩。锆石U—Pb定年结果指示现今覆盖面积约50000km2的岩浆活动发生在130~136Ma(峰期约132Ma)之间。镁铁质岩显示OIB型(高Ti)、N—MORB型(低Ti)和过渡型(介于二者之间)三种地球化学类型,其中未受地壳混染的镁铁质岩的Sr.Nd同位素和锆石Hf同位素成分类似于Kerguelen地幔柱产物。在扣除堆晶橄榄石之后,通过橄榄石.熔体平衡计算,苦橄玢岩母岩浆的MgO含量约20%,对应的地幔潜温〉1560℃。西藏东南部白垩纪火成岩浆活动这种覆盖范围大、持续时间短和地幔潜温高等特征,非常类似于世界上其它地幔柱成因的大火成岩省或热点,因而将其描述和命名为措美(Comei)大火成岩省是合理的。年代学、地球化学和古地理重建资料显示藏南措美大火成岩省和南西澳大利亚同期的Bunbury玄武岩可能代表了同一个大火成岩省(即Comei-Bunbury大火成岩省)。Comei—Bunbury大火成岩省很可能记录了Kerguelen地幔柱在132Ma左右的早期岩浆作用,拉开了大印度从澳大利亚分离出来的序幕,影响了同期Weissert大洋缺氧事件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年龄 早白垩世措美大火成岩省 Kerguelen地幔柱 地幔潜温 东冈瓦纳大陆裂解 Weissert大洋缺氧事件 特提斯喜马拉雅带 藏东南
下载PDF
白垩纪大洋缺氧事件:研究进展与未来展望 被引量:35
11
作者 黄永建 王成善 顾健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1-30,共10页
白垩纪古海洋中分别在Aptian-Albian、Cenomanian-Turonian和Coniacian-Santonian期间发生多次大洋缺氧事件(Oceanic Anoxic Events,OAEs),分别被称为OAE1、OAE2和OAE3,而OAE1又可以划分为OAE1a,1b,1c和1d四次,其中OAE1a和OAE2达到全球... 白垩纪古海洋中分别在Aptian-Albian、Cenomanian-Turonian和Coniacian-Santonian期间发生多次大洋缺氧事件(Oceanic Anoxic Events,OAEs),分别被称为OAE1、OAE2和OAE3,而OAE1又可以划分为OAE1a,1b,1c和1d四次,其中OAE1a和OAE2达到全球规模。白垩纪大洋缺氧事件一般对应海相碳酸盐岩的碳同位素正偏、海洋生物的快速更替和富有机质黑色页岩的大规模分布,指示了大范围的古环境、古气候变化。虽然历次大洋缺氧事件在成因上具有一定的差异,但是一般认为其与白垩纪时期海底大规模火成岩省的活动有关。大规模火成岩省活动将带来大气-海洋系统中CO2的上升,地表风化和水循环的加速,从而造成海洋中营养元素的过剩输入,引发海洋生产力的升高,诱发海洋中缺氧条件的发生。大洋缺氧条件下,由于碳-氧-硫-磷等元素之间的耦合循环关系,在大洋缺氧和海洋生产力之间形成快速的正反馈关系,有可能是白垩纪大洋缺氧事件得以达到全球规模的促进因素(如OAE1a和OAE2)。不同时期的大洋缺氧事件对白垩纪大气-海洋系统的发展具有不同的意义:OAE1a标志着白垩纪中期极端温室气候的开始,OAE2前后是温室气候的高潮时期,而OAE3的发生则伴随白垩纪温室气候的减弱。由于历次大洋缺氧事件产生的大规模有机碳的埋藏,对大气-海洋系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主要作用是导致大气海洋系统中CO2下降、O2上升,以及伴随而来的全球变冷和海洋氧化能力的增强。虽已历经30多年的研究,白垩纪大洋缺氧事件的前因和后果还未完全阐明,后续研究中将继续对重点的缺氧事件如OAE1(a,b,c,d)、OAE2和OAE3,开展多学科的研究,获取缺氧事件发生期间的古大气CO2浓度、海水温度、营养状况、生物种类及其海平面变化等方面的信息。大洋缺氧事件的陆相响应方面的研究也已经陆续开展,我国科学家可望在这方面有所作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垩纪 大洋缺氧事件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大洋缺氧事件的碳稳定同位素响应 被引量:28
12
作者 胡修棉 王成善 李祥辉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6,共6页
从碳稳定同位素组成及其分馏机理出发 ,系统探讨了大洋缺氧事件与海相碳酸盐和有机碳稳定同位素分馏之间的关系。缺氧事件期间 ,由于生物大批死亡和快速埋藏 ,其分解消耗海水中大量的溶解氧 ,引起大洋水体缺氧 ,富含 1 2 C的有机质从而... 从碳稳定同位素组成及其分馏机理出发 ,系统探讨了大洋缺氧事件与海相碳酸盐和有机碳稳定同位素分馏之间的关系。缺氧事件期间 ,由于生物大批死亡和快速埋藏 ,其分解消耗海水中大量的溶解氧 ,引起大洋水体缺氧 ,富含 1 2 C的有机质从而得以大量保存 ;相应地大气和海水中富 1 3 C,同期海相碳酸盐岩碳同位素 δ值 (δ1 3C)正偏。在世界各地缺氧事件层内 ,无一例外地碳酸盐岩碳稳定同位素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正偏 ,Cenomanian- Turonian 界线偏幅达~2‰。海相碳酸盐与有机质碳稳定同位素变化不仅可以提供地质历史中有机碳埋藏量的记录。研究全球碳循环变化 ,还可能追溯有机碳风化和埋藏速率的变化 ,定性地恢复大气 p CO2 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稳定同位素 大洋缺氧事件 CENOMANIAN-TURONIAN 同位素分馏
下载PDF
白垩纪至早第三纪的极端气候事件 被引量:19
13
作者 刘志飞 胡修棉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2003年第5期681-690,共10页
地球科学界正在将预测未来气候变化的研究重点放到地球过去突然发生的气候变暖事件。白垩纪至早第三纪发生的极端气候事件被认为是最接近于现今的地球系统,对其研究有利于理解现今地球系统过程在碳循环快速搅动时的响应。这些气候事件... 地球科学界正在将预测未来气候变化的研究重点放到地球过去突然发生的气候变暖事件。白垩纪至早第三纪发生的极端气候事件被认为是最接近于现今的地球系统,对其研究有利于理解现今地球系统过程在碳循环快速搅动时的响应。这些气候事件主要包括:古新世—始新世最热事件(PETM,~55MaBP)、早阿普第晚期和森诺曼—土仑界线的大洋缺氧事件(OAE1a,~120Ma;OAE2,~93.5MaBP)。PETM事件是中白垩世以来一次突然变暖事件,在10ka年以内深海温度增加~5℃,表层海水温度增加4~8℃,而δ13C至少发生3.0‰的负偏移。目前普遍认为PETM事件是由于海洋气水化合物(CH4)的巨量释放造成的。大洋缺氧事件(OAEs)记录了海洋环境下有机质的大量埋藏,代表了碳循环和海洋生物系统的重大搅动事件。综合大洋钻探计划(IODP)将极端气候确定为优先研究领域,将采取特定的钻探策略,在世界大洋范围内获取最低限度蚀变的新生代至白垩纪沉积物,研究精度要求达到米兰柯维奇的天文调谐时间尺度,其最终目标是定量描述过去全球气候变化,并为未来气候变化预测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气候 古新世-始新世最热事(PETM) 大洋缺氧事件(OAEs) 白垩纪 早第三纪 大洋钻探计划(ODP) 综合大洋钻探计划(IODP)
下载PDF
白垩纪中期海相富有机碳沉积的地球生物学背景 被引量:10
14
作者 贾建忠 万晓樵 +1 位作者 张翼翼 赵静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43-152,共10页
白垩纪中期(约125~88Ma)海相富有机碳沉积广泛发育于全球各主要洋盆和沉降区,是许多大油田的重要烃源岩。文中从地球生物学的角度探讨了当时海相富有机碳沉积的地质背景和主控因素,认为在白垩纪中期全球事件频发的特殊背景下,保存条件... 白垩纪中期(约125~88Ma)海相富有机碳沉积广泛发育于全球各主要洋盆和沉降区,是许多大油田的重要烃源岩。文中从地球生物学的角度探讨了当时海相富有机碳沉积的地质背景和主控因素,认为在白垩纪中期全球事件频发的特殊背景下,保存条件(大洋缺氧)和生产力的提高共同控制了有机质的富集。大洋缺氧不但加快了海洋生物的灭绝和更替,使有机质大量堆积,而且促进了营养元素(P、N、Fe等)的再生和厌氧自养型海洋微生物(如蓝细菌、绿硫细菌和古菌类等)的极度繁盛,提高了生产力水平;而高的生产力又反过来加剧了海洋的缺氧。新的研究成果(Os同位素证据)表明,白垩纪大规模海底火山作用引发了持续的温室效应和海水循环的静滞、紊乱以及弱上升流发育,进而导致生产力的提高和大洋缺氧事件(OAE)的发生,最终造成有机质的广泛堆积和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相富有机碳沉积 大洋缺氧事件 古海洋生产力 白垩纪中期
下载PDF
大火成岩省与大规模黑色页岩沉积的成因联系及其意义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拴宏 裴军令 +3 位作者 胡国辉 张琪琪 税国豪 赵越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19年第5期920-931,共12页
大火成岩省对全球性大气-海洋环境的巨变及生物灭绝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已有研究结果表明,显生宙(即寒武纪以来)大火成岩省与全球大洋缺氧与生物灭绝有明显的成因联系,显生宙国际地质年代表中多个金钉子均与以大火成岩省、黑色页岩及生... 大火成岩省对全球性大气-海洋环境的巨变及生物灭绝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已有研究结果表明,显生宙(即寒武纪以来)大火成岩省与全球大洋缺氧与生物灭绝有明显的成因联系,显生宙国际地质年代表中多个金钉子均与以大火成岩省、黑色页岩及生物灭绝为代表的全球性地质事件相对应。但由于对前寒武纪,特别是“地球中年期”(18~8亿年,“枯燥的10亿年”)大气氧浓度、海洋的氧化-还原状态及生物门类及演化认识的局限性,关于前寒武纪大火成岩省与环境的影响及其与黑色页岩沉积的成因联系一直很不清楚。通过对全球哥伦比亚(奴那)超大陆中约13.8亿年全球性大火成岩省及黑色页岩沉积时空分布的研究,发现这些大火成岩省及黑色页岩的分布有明显的规律。约13.8亿年大火成岩省广泛分布在北美、格陵兰、西伯利亚、波罗地、卡拉哈里、刚果、西非、亚马逊、南极及西澳大利亚等大陆上;而同期的黑色页岩在华北及北澳大利亚克拉通广泛分布,在西伯利亚、巴西及印度等克拉通也有分布。根据这些黑色页岩在超大陆重建图中的空间分布,提出了哥伦比亚(奴那)超大陆中这些广泛分布的约13.8亿年黑色页岩可能沉积于连通的大型海相盆地,而不是以往所认为的局部封闭的小盆地。通过约13.8亿年大火成岩省与黑色页岩内火山灰(斑脱岩)年龄的对比,进一步提出约13.8亿年存在一次与全球性大火成岩省有关的大洋缺氧事件,以此期大火成岩省与黑色页岩为代表的全球性地质事件为中元古代盖层系与延展系提供了精确的界限年龄为1383Ma。初步的研究结果还显示,“地球中年期”可能还有多期的大火成岩省与黑色页岩沉积有时空联系,有望为晚前寒武纪地质年代表划分提供新的事件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火成岩省 黑色页岩沉积 大洋缺氧事件 地质年代表划分
下载PDF
白垩纪缺氧事件期间分子有机碳同位素偏移的二种不同机制 被引量:3
16
作者 邹艳荣 彭平安 +1 位作者 宋之光 王成善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1-36,共6页
对我国业已发现的白垩纪大洋缺氧事件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显示,我国河北滦平盆地高等植物叶腊碳同位素正偏,是weissert缺氧事件的陆地响应,weissert缺氧事件可能是全球性缺氧事件,而不是区域性的缺氧事件。叶腊烷烃单分子碳同位素正偏... 对我国业已发现的白垩纪大洋缺氧事件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显示,我国河北滦平盆地高等植物叶腊碳同位素正偏,是weissert缺氧事件的陆地响应,weissert缺氧事件可能是全球性缺氧事件,而不是区域性的缺氧事件。叶腊烷烃单分子碳同位素正偏有两种不同的机制:早白垩世分子碳同位素正偏主要反映的是大气CO2水平增加;晚白垩世分子碳同位素正偏主要反映的是陆地植物类型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垩纪 稳定碳同位素 大洋缺氧事件 陆地生态系统 有机地球化学
下载PDF
藏北羌塘地区地层新资料 被引量:58
17
作者 伊海生 林金辉 +3 位作者 赵兵 李勇 石和 朱利东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9-65,共7页
新的牙形石化石资料证实在羌塘北部地区有泥盆纪查桑组地层,它是该盆地保存的最古老海相沉积地层。羌塘地区中西部广大地区上侏罗统索瓦组顶部产有丰富的以Virgatosphinctes和Aulacosphinctes两属为主的菊石化石,可初步建立5个菊石组合... 新的牙形石化石资料证实在羌塘北部地区有泥盆纪查桑组地层,它是该盆地保存的最古老海相沉积地层。羌塘地区中西部广大地区上侏罗统索瓦组顶部产有丰富的以Virgatosphinctes和Aulacosphinctes两属为主的菊石化石,可初步建立5个菊石组合,其中Berriasella和Blanfordiceras菊石的出现使最高海相层位上延至提塘阶顶部或贝利阿斯阶,而圆笠虫(Orbitolina)、似异卷虫(Heterohelix)出现可能反映有海相白垩纪地层的存在。在晚三叠世肖茶卡组中发现有Epigondolella牙形石动物群,这是我国晚三叠世最高层位牙形石带又一产地。首次在双湖比隆组油页岩剖面顶部发现产Harploceras sp.菊石化石的层位,时代属早土托阿尔期(Toarcian),解决了这一特殊沉积地层单位长期争论的时代归属问题,并提出它与早侏罗世海侵高峰期全球缺氧事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羌塘地区 青藏高原 生物地层 海相层 缺氧事件 牙形石 早侏罗世
下载PDF
从有孔虫分析西藏南部白垩纪海平面升降 被引量:16
18
作者 万晓樵 《现代地质》 CAS CSCD 1992年第4期392-398,共7页
白垩纪是地质历史中的最大海侵时期。海平面的升降改变了海洋的物理、化学及生物因素,从而影响了有孔虫的演化与发展。根据对有孔虫丰度、分异度及演化类型的研究,认为西藏白垩纪最大海侵时期形成于赛诺曼期与土仑期的界线附近。此后海... 白垩纪是地质历史中的最大海侵时期。海平面的升降改变了海洋的物理、化学及生物因素,从而影响了有孔虫的演化与发展。根据对有孔虫丰度、分异度及演化类型的研究,认为西藏白垩纪最大海侵时期形成于赛诺曼期与土仑期的界线附近。此后海平面总的处于下降趋势,只是在康尼亚克期至三冬期海平面又有回升。马斯特里赫特末期有孔虫的大量灭绝反映了白垩纪与第三纪界线事件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垩纪 有孔虫 海面 升降 西藏
下载PDF
藏南措美残余大火成岩省的西延及意义 被引量:21
19
作者 裘碧波 朱弟成 +1 位作者 赵志丹 王立全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2207-2216,共10页
在西藏南东部和澳大利亚南西部新识别出的早白垩世Comei-Bunbury大火成岩省的范围还未能得到很好约束。为探讨这一问题,本文报道了西藏南东部浪卡子-洛扎以西、江孜、康马地区广泛分布的近东西向基性岩墙和少量玄武岩的岩石学和地球化... 在西藏南东部和澳大利亚南西部新识别出的早白垩世Comei-Bunbury大火成岩省的范围还未能得到很好约束。为探讨这一问题,本文报道了西藏南东部浪卡子-洛扎以西、江孜、康马地区广泛分布的近东西向基性岩墙和少量玄武岩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数据。这些以辉绿岩、辉长岩为主的镁铁质岩石属于碱性-亚碱性玄武岩系列,在地球化学上主要包括高Ti的洋岛玄武岩型和低Ti的大洋中脊玄武岩型,两者的εNd(t)值分别为(+0.9~+2.0)和(+4.6~+5.8)。这两种类型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均与措美残余大火成岩省内的对应类型可比,暗示它们与措美残余大火成岩省一样,均形成于由地幔柱作用于大陆岩石圈引起的伸展背景,代表该残余大火成岩省的西延。本文研究结果使得现今保留在特提斯喜马拉雅带上的Comei-Bunbury大火成岩省的残余面积接近50000km2。该大火成岩省的大规模岩浆活动可能是引发研究区甚至全球早白垩世大洋缺氧事件的一个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SR-ND同位素 镁铁质岩石 措美残余大火成岩省 大洋缺氧事件 特提斯喜马拉雅带 藏南
下载PDF
西藏南部Cenomanian-Turonian缺氧事件:有机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胡修棉 王成善 +2 位作者 李祥辉 范善发 彭平安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17-424,共8页
基于藏南中白垩统Cenomanian-Turonian缺氧事件沉积的有机地球化学分析,对黑色页岩的有机质输入及其沉积环境进行了系统研究,并探讨了特征生物标志化合物与缺氧事件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缺氧层内高含量有机碳的黑色页岩与灰绿色页... 基于藏南中白垩统Cenomanian-Turonian缺氧事件沉积的有机地球化学分析,对黑色页岩的有机质输入及其沉积环境进行了系统研究,并探讨了特征生物标志化合物与缺氧事件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缺氧层内高含量有机碳的黑色页岩与灰绿色页岩、泥灰岩构成二级旋回地层;有机质的母质输入以海洋生物的菌藻类为主。生物标志物与缺氧事件对应研究表明,Pr/Ph在剖面上的相对含量是判别氧化还原的良好指标,胡萝卜烷含量(β-胡萝卜烷和γ-胡萝卜烷)是反映藏南地区沉积环境的氧化还原条件变化的敏感特征标志物。还原条件下的缺氧事件层内,胡萝卜烷含量特别高,而氧化环境下,胡萝卜烷含量相对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洋缺氧事件 有机地球化学 西藏自治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