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功、无己至逍遥:《逍遥游》的精神镜像与思想价值
1
作者 徐佳超 《北方论丛》 2019年第4期26-31,共6页
庄子的“逍遥游”在中国文化史上产生了深远而又复杂的影响。历代解庄者,都试图通过对“逍遥游”的探究,来揭开庄子的神秘。无论是郭象、支遁的解释还是林希逸的新义,推求原文并考察字的本义,“逍遥游”首先应该是鲲化鹏而往南冥的象形... 庄子的“逍遥游”在中国文化史上产生了深远而又复杂的影响。历代解庄者,都试图通过对“逍遥游”的探究,来揭开庄子的神秘。无论是郭象、支遁的解释还是林希逸的新义,推求原文并考察字的本义,“逍遥游”首先应该是鲲化鹏而往南冥的象形体现。进一步探究,“逍遥游”更是指导了人们提升精神境界,并点明如何去获取适合的生存方式;这两个方面可以概括为理性思索的逍遥和感性直觉的逍遥。庄子细致地观察了人的生活境况及其自然和社会环境,发现困囿人生的障碍来自自然、社会、自我,因此提出“逍遥”之境,指明只有突破生死之限,冲出社会时势之限,超越自我情欲之限,才能到达“逍遥”之境。对于今天的社会境况,庄子的“逍遥”也有着积极的影响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逍遥游 时空对比 人生囿限 现代意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