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9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rom the Definition of the Consumers' Expectations to the Instrumental Validation: How to Objectivize Perceptions in Conception Products ?
1
作者 S. Crochemore D. Nesa 《Journal of Donghua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EI CAS 2004年第3期62-69,共8页
In answer to the important technological deployment, consumers express a need of physical reassuring and tangible contact. The perceived quality exceeds the role of brand image’s vector by perceptions’ differentiati... In answer to the important technological deployment, consumers express a need of physical reassuring and tangible contact. The perceived quality exceeds the role of brand image’s vector by perceptions’ differentiation to constitute an irrational link between objective characteristics (power engine, resistance) and subjective perceptions (facilitated hand grip, hardness of a steering wheel). The emotional expectations’ controls turn out many fields. It supposed to know and understand the perceptions of its customers. Its feelings must be objectively identified and quantified to be reproduced. The touch is the most solicited sense after the sight during the exploration of a product but it still undertaken in account. After an explication of sensory data’s integration to products’ conception, we resume different techniques to objectivize perceptions and how to link them to consumers’ preference. Then we present a new philosophy Touch design, which attest that the characterisation of the tactile feeling transmitted by a product is an important challenge. At least, we insist on the necessary coordination between design and technical engineering lead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sensory communication tools and sensory-instrumental correl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jectivize perceptions emotional expectation ~sensory process perceived quality.
下载PDF
刑法学的西方经验与中国现实 被引量:51
2
作者 周光权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0-36,共17页
我国刑法学面临改造理论体系与增强问题意识的双重使命,为此,进行跨文化的刑法学研究是必要的。西方国家在刑法理论发展上有一些值得我们学习的经验,包括法官解释刑法,坚持刑法客观主义,刑法学方法多元化,问题思考与体系思考等。与之相... 我国刑法学面临改造理论体系与增强问题意识的双重使命,为此,进行跨文化的刑法学研究是必要的。西方国家在刑法理论发展上有一些值得我们学习的经验,包括法官解释刑法,坚持刑法客观主义,刑法学方法多元化,问题思考与体系思考等。与之相对应,我国刑法学发展过程中却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对我国未来的刑法学理论进行合理化改造有多种可能的路径,即必须以刑法客观主义立场为取向,建构阶层的犯罪论体系,坚持实质的犯罪论,加强对问题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法学 犯罪论体系 客观主义 方法论
原文传递
高新生命技术的伦理问题 被引量:31
3
作者 邱仁宗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1-27,共7页
高技术的推广应用引起人们对人体客体化的忧虑 ,以及对维护人的价值和尊严的关注。高新生命技术的伦理的特点是它对社会或人类的影响深远 ,以及在利用高新技术干预人体过程中涉及未知的、不确定的因素太多。因此必须开发新的战略调控这... 高技术的推广应用引起人们对人体客体化的忧虑 ,以及对维护人的价值和尊严的关注。高新生命技术的伦理的特点是它对社会或人类的影响深远 ,以及在利用高新技术干预人体过程中涉及未知的、不确定的因素太多。因此必须开发新的战略调控这些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本文集中讨论异种移植和基因治疗中的伦理问题 ,认为对某些高新生命技术应该采取“有罪推定”的政策 ,在提供证据证明它不会给人类带来严重危害前 ,应该暂停在人体上试验 ,但可以进行动物和体外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新技术 客体化 异种移植 基因治疗 生命技术
下载PDF
刑法中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之争的初步考察 被引量:50
4
作者 劳东燕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7-77,共11页
与学派之争无关的主客观争议,有必要从刑法中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之争中予以剥离。刑法中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之争,其意义可分为两个维度。第一维度的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之争涉及刑罚对象的争论,即刑罚的对象究竟是对法益的侵害还是行为... 与学派之争无关的主客观争议,有必要从刑法中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之争中予以剥离。刑法中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之争,其意义可分为两个维度。第一维度的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之争涉及刑罚对象的争论,即刑罚的对象究竟是对法益的侵害还是行为人的人身危险性;第二维度的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之争乃是在不法论意义上而言,即不法的成立是根据行为的客观面或是行为人的主观意思进行判断。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之争在我国刑法学中尚未真正展开,双方的论争缺乏针对性,且在概念的指涉与运用上充满混乱。就我国刑法的立场问题而言,有必要根据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之争的不同维度进行立场选择。在第一维度的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之争中,应采客观主义;在第二维度的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之争中,应采受客观主义严格约束的主观论,即一种以法益侵害为基础的二元的行为无价值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观主义 主观主义 学派之争 不法 行为无价值
下载PDF
建构主义对客观主义的检讨及其教学原则 被引量:26
5
作者 唐松林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0-25,共6页
建构主义理念正悄然融入我国素质教育的理论思潮。关于建构主义的内涵及教学原则,人们见仁见智,莫衷一是。文章从建构主义的逻辑起点──客观主义进行检讨、否定与扬弃中,归纳出了建构主义的六大教学原则。
关键词 建构主义 客观主义 知识 教学原则 素质教育 学习方法
下载PDF
反思过度客观化的重罪案件证据裁判 被引量:39
6
作者 左卫民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2-122,共11页
在刑事诉讼制度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证据裁判已然成为中国刑事诉讼尤其是重罪案件裁判的关键话语之一。晚近十余年来,重罪案件证据裁判的规范表达与实践面相与普通案件的证据裁判逻辑逐渐分离。重罪案件证据裁判开始走向高度客观主义... 在刑事诉讼制度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证据裁判已然成为中国刑事诉讼尤其是重罪案件裁判的关键话语之一。晚近十余年来,重罪案件证据裁判的规范表达与实践面相与普通案件的证据裁判逻辑逐渐分离。重罪案件证据裁判开始走向高度客观主义,不可否认这一趋势的积极意义,但过于理想化、绝对化的色彩既与诉讼制度和纠纷解决的实践逻辑存在诸多悖离,也可能导致证据收集、运用与评价的一些问题。因此,应当审视中国当下重罪案件证据裁判的取向,反思高度乃至过度客观化的刑事证明理念、立法与实践,在重罪案件裁判中重构一种既注重客观证明,又兼容合理推断的平衡型事实认定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据裁判 重罪案件 客观主义 平衡型事实认定模式
原文传递
体验哲学探源 被引量:29
7
作者 王寅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5-50,共6页
Lakoff和Johnson在严厉批判西方客观主义传统哲学和乔姆斯基TG语言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理论,对全世界学术界,特别是哲学界和语言学界,产生了重大影响。体验哲学登台亮相有其哲学上的历史根... Lakoff和Johnson在严厉批判西方客观主义传统哲学和乔姆斯基TG语言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理论,对全世界学术界,特别是哲学界和语言学界,产生了重大影响。体验哲学登台亮相有其哲学上的历史根源,或多或少地受到了著名哲学家洛克经验主义观念论、杜威的经验自然主义、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施密茨的新现象学以及普特南内部实在论的影响。我们认为它还与马列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有关联。但体验哲学中的隐喻认知理论则有他们独到的见解,以前虽有哲学家提及,但未能从认知层面将其提升到哲学理论的高度。本文根据有关资料和自己的学习体会,拟对体验哲学作一溯源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验哲学 认知语言学 客观主义哲学理论 探源
下载PDF
语言的ICM和语言研究的ICM 被引量:20
8
作者 熊学亮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34-140,共7页
许多语言现象都具概率性、或然性和模糊性 ,因此不可能用逻辑性很强的语言学理论来分析研究。本文认为语言研究涉及的最为现实的模型 ,应该是人感知世界时产生的含有诸多因素的ICM(理想化认知模型 )方式。以客观主义哲学为基础的语言学... 许多语言现象都具概率性、或然性和模糊性 ,因此不可能用逻辑性很强的语言学理论来分析研究。本文认为语言研究涉及的最为现实的模型 ,应该是人感知世界时产生的含有诸多因素的ICM(理想化认知模型 )方式。以客观主义哲学为基础的语言学理论 ,虽给人以对真实世界客观模拟的假象 ,但在解释模糊性质的语言结构或语言使用状态时 ,往往显得力不从心。而以体验主义哲学为基础的带有人的因素的ICM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观主义 体验主义 ICM 语言 概率性 或然性 模糊性
下载PDF
犯罪构成体系平面化之批判 被引量:28
9
作者 刘艳红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0-126,共17页
以主客观相统一的定罪原则为基础,我国刑法形成了主客观有机统一的犯罪构成理论;基于辩证唯物主义全面联系视角对有机统一的解答,导致了犯罪构成体系的平面化。平面化犯罪论体系存在着似是而非与规范说理缺失、定罪过程中的主观化与入... 以主客观相统一的定罪原则为基础,我国刑法形成了主客观有机统一的犯罪构成理论;基于辩证唯物主义全面联系视角对有机统一的解答,导致了犯罪构成体系的平面化。平面化犯罪论体系存在着似是而非与规范说理缺失、定罪过程中的主观化与入罪化、无法应对实践需求以及主客观要素混淆等诸多理论与实践问题。我国刑法应该摒弃泛而论之的主客观相统一原则及平面化犯罪构成体系。以客观主义为立场、以明确界分客观与主观要素为内容、以阶层化为结构的犯罪论体系,应该是今后我国犯罪论体系的探讨方向。考虑到违法与有责在当今刑法理论中与构成要件符合性判断的融合趋势,以违法和有责为支点构建二阶层的犯罪论体系应该是反制平面化犯罪构成体系的最好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客观相统一 犯罪构成 平面化 客观主义 阶层化
原文传递
“以人为本”刍议 被引量:22
10
作者 林德宏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9,共5页
人与物的关系问题是价值论的基本问题,根据这个问题的回答,形成人本主义与物本主义。人本主义和物本主义分歧的焦点在于:人的价值是否决定于他所拥有的物的价值?人的命运是否应当由物来控制和决定?人本主义主张以人为本,强调一切为了人... 人与物的关系问题是价值论的基本问题,根据这个问题的回答,形成人本主义与物本主义。人本主义和物本主义分歧的焦点在于:人的价值是否决定于他所拥有的物的价值?人的命运是否应当由物来控制和决定?人本主义主张以人为本,强调一切为了人,一切依靠人。人类的经济活动是一把双刃剑,它本来是为人的,但它又会导致人性的扭曲。在人本主义经济中,经济活动中的“非人性”因素将受到有效的抑制,经济将进一步人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人为本 人本主义 物本主义
下载PDF
论定罪中的“主客观相统一原则”——解读刑法理论中的主观主义与客观主义 被引量:17
11
作者 郑军男 《法制与社会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02-111,共10页
我国定罪中的“主客观相统一原则”以我国犯罪构成中的主观要件与客观要件的有机统一为基本逻辑支撑点,是犯罪成立条件体系中所应遵循的原则。因此,其与在犯罪本质论层面上所出现的主观主义与客观主义之间无内在的逻辑关系,也不是对主... 我国定罪中的“主客观相统一原则”以我国犯罪构成中的主观要件与客观要件的有机统一为基本逻辑支撑点,是犯罪成立条件体系中所应遵循的原则。因此,其与在犯罪本质论层面上所出现的主观主义与客观主义之间无内在的逻辑关系,也不是对主观主义与客观主义之缺陷的扬弃。主观主义和客观主义是关于犯罪本质为何物的理论争论,因此不应在犯罪成立条件层面上对它们进行解读。定罪中的“主客观相统一原则”不是静态的要件之统一,而是定罪过程中复数主体间的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客观相统一原则 客观主义 主观主义 刑法理论 定罪 解读 成立条件 基本逻辑 客观要件 主观要件 犯罪构成 逻辑关系 理论争论 犯罪本质 支撑点 本质论 遵循 主体 罪过
原文传递
CAI理论在信息化教育中的新发展 被引量:15
12
作者 闫寒冰 祝智庭 《外语电化教学》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59-63,共5页
CAI既是一项重要的教育技术,又代表着一个十分广阔的计算机应用领域,它的发展与其指导理论的发展息息相关.本文先是简要介绍了经典CAI的理论基础,然后着重对CAI理论在信息化教育中的发展动态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介绍.
关键词 CAI 信息化教育 客观主义 建构主义 教育技术
原文传递
基于光谱的中医舌色客观化方法初探 被引量:24
13
作者 林凌 解鑫 李刚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07-710,共4页
为了更加客观地反映舌的生理、病理变化,探讨了基于光谱的舌色客观化的新方法。按照国际照明委员会推荐的测色标准照明和观测条件测量舌体的反射光谱,并将测量得到的反射光谱进行归一化处理,以尽可能地除去光源等测量条件变化带来的影... 为了更加客观地反映舌的生理、病理变化,探讨了基于光谱的舌色客观化的新方法。按照国际照明委员会推荐的测色标准照明和观测条件测量舌体的反射光谱,并将测量得到的反射光谱进行归一化处理,以尽可能地除去光源等测量条件变化带来的影响。将光谱学的方法应用于舌诊领域,在多个波长上精确分析舌色信息,能够更加客观准确地刻画舌的颜色,提供更多与人体健康状况相关的微观信息,如舌组织成分、微循环状态和舌组织结构等,克服了以往方法不能准确、祥实反映组织成分、结构以及微循环状态,量化指标不精确、实用性差的缺点。通过对物体和人舌光谱数据进行的初步采集实验,证明相比于现有的比色法,光谱法既可以更全面、深入、客观地反映人舌所携带的生理和病理信息,突出舌色的细微区别,又可以用特征参数准确度量来表征,与现有物理基准相衔接,从而促进舌色客观化的研究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诊 光谱 中医 客观化
下载PDF
有关西方心理学分裂与整合问题的再思考 被引量:19
14
作者 叶浩生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31-436,共6页
在心理学的分裂与整合问题上 ,西方心理学家一直争论不休。该文认为 ,心理学的确存在着分裂的危机 ,因为心理学至今没有一个共同的基础和出发点 ,且心理学的分化导致了心理学机构解体的危机。但是心理学内部各种矛盾冲突的观点是可比的 ... 在心理学的分裂与整合问题上 ,西方心理学家一直争论不休。该文认为 ,心理学的确存在着分裂的危机 ,因为心理学至今没有一个共同的基础和出发点 ,且心理学的分化导致了心理学机构解体的危机。但是心理学内部各种矛盾冲突的观点是可比的 ,可公约的 ,因此整合是有希望的。在迈向整合的过程中 ,主要存在着两个障碍 ,其一是客观主义 ,客观主义力主以自然科学为楷模 ,通过严格客观方法的应用 ,实现心理学的大一统。客观主义由于压抑了不同的声音 ,阻碍了对话 ,给心理学的整合造成障碍。其二是相对主义 ,相对主义在“怎么都行”原则的指导下 ,认为任何一种理论观点和思想方法相对于它所产生的背景都是正确的、合理的 ,没有任何外在于话语群体的标准作为最终的尺度。相对主义的观点导致了理论观点和思想方法的无原则多元化 ,使得西方心理学分裂危机进一步加深。该文主张心理学的整合应该是在一个共同基础上的多元化的整合 ,即允许多元化和多样性成分的存在 ,但不同成分之间是互补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裂 整合 客观主义 相对主义 西方心理学
下载PDF
西方心理学发展中的若干倾向之我见 被引量:19
15
作者 叶浩生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204-210,共7页
西方心理学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若干思想倾向:1.个体主义,指的是在心理学的研究中仅从个体的角度出发分析人的思想与行为,忽视社会历史文化因素对人的影响;2.非理性主义,这种思想倾向把意志、情感、本能冲动、原始欲望等非理性因... 西方心理学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若干思想倾向:1.个体主义,指的是在心理学的研究中仅从个体的角度出发分析人的思想与行为,忽视社会历史文化因素对人的影响;2.非理性主义,这种思想倾向把意志、情感、本能冲动、原始欲望等非理性因素看成是心理的本质,贬低理性思维的作用;3.客观主义,这种思想倾向把客观性作为一种教条进行崇拜,对客观化研究的强调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给心理学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心理学 个体主义 非理性主义 客观主义
下载PDF
行政行为概念生成的价值争论与路径选择 被引量:21
16
作者 成协中 《法制与社会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54-171,共18页
迈耶以司法裁判为范本,以法安定性为核心价值追求,创造了以个体化、明确化和规制性为主要特征的行政行为概念,并通过行政行为的司法化实现其法治国的理想。以狄骥为代表的法国先贤认为,德国行政行为概念的分散化、个体化、主观主义特征... 迈耶以司法裁判为范本,以法安定性为核心价值追求,创造了以个体化、明确化和规制性为主要特征的行政行为概念,并通过行政行为的司法化实现其法治国的理想。以狄骥为代表的法国先贤认为,德国行政行为概念的分散化、个体化、主观主义特征难以适应现代公法的需要。在社会团结思想的引领下,法国学者以行政和司法之间的权力分立为背景,以客观合法性为主要价值追求,逐渐清除了意思表示、行政法人资格、法律效果这三个构成要素中的主观主义成分,塑造了统一、客观的行政行为概念。德法两国行政行为概念生成中的主观主义与客观主义价值争论,揭示了行政法治实现的多元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行为 意思表示 主观主义 客观主义
原文传递
合同解释的三原则 被引量:19
17
作者 崔建远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41-150,共10页
合同解释,绝对意思主义不可取,应该以客观主义为主,以主观主义为辅,这是我国应采取的合同解释的原则。在当事人各方对合同用语理解不同的场合,法院应以一个理性人处于缔约环境中对合同用语的理解为准,来探寻合同用语的含义。在双方对某... 合同解释,绝对意思主义不可取,应该以客观主义为主,以主观主义为辅,这是我国应采取的合同解释的原则。在当事人各方对合同用语理解不同的场合,法院应以一个理性人处于缔约环境中对合同用语的理解为准,来探寻合同用语的含义。在双方对某合同用语并未赋予特定含义的情况下,法院可以客观合理性标准来揭示合同用语的含义,而不是根据当事人的任何意图。体系解释不但是解释法律的原则,也是合同解释的原则,所谓体系解释非合同解释原则的观点不符合实际。在参照习惯和惯例填补合同漏洞时,应当注意如下几点:习惯和惯例应当具有一定普遍性,习惯和惯例应当是客观存在的符合其构成的行为规范,习惯与惯例必须适法,习惯与惯例应当是当事人各方已经知道或应当知道而又没有明示排斥者,只有在合同载有"疑义条款"时,才可以运用习惯作为解释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同解释 客观主义 主观主义 体系解释 交易习惯 惯例
原文传递
冠心病患者临床辨证面诊颜色特征研究 被引量:18
18
作者 曹燕亚 李福凤 +4 位作者 王忆勤 郑晓燕 董梦青 燕海霞 钱鹏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9期1867-1869,共3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不同证型面色信息特征变化特点。方法:应用中医面色检测仪检测冠心病患者的面色特征信息,同步收集临床病史资料。结果:冠心病不同证型患者的面色指数变化有一定特点,与气虚组比较,虚实夹杂组面部红色指数明显升高(P&...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不同证型面色信息特征变化特点。方法:应用中医面色检测仪检测冠心病患者的面色特征信息,同步收集临床病史资料。结果:冠心病不同证型患者的面色指数变化有一定特点,与气虚组比较,虚实夹杂组面部红色指数明显升高(P<0.05),白色指数显著降低(P<0.05),痰瘀组面部红色指数、黑色指数明显升高(P<0.05),白色指数显著降低(P<0.05);虚证组之间白色指数、黄色指数、青色指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面色指数可作为该病临床辨证的客观依据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辨证 面诊 客观化
下载PDF
检察官的角色——从组织法和诉讼法角度分析 被引量:12
19
作者 陈卫东 陆而启 《法学论坛》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4-43,共10页
我国检察官既面临着组织法上的身份定位和办案机制困境,又面临着诉讼法上的角色扮演和职权行使困境。欧陆法系检察官以真实和正义为目标,以合法性和客观性为行事准则,经创造性转化,我国也要求检察组织活动在独立性与一体化之间保持适度... 我国检察官既面临着组织法上的身份定位和办案机制困境,又面临着诉讼法上的角色扮演和职权行使困境。欧陆法系检察官以真实和正义为目标,以合法性和客观性为行事准则,经创造性转化,我国也要求检察组织活动在独立性与一体化之间保持适度平衡,要求检察官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诉讼理念。为遏制检察巨灵,我国检察制度需要从庭前审查程序、不起诉裁量权的监督程序以及强制措施的司法审查和司法救济等方面对诉讼监督模式作进一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察官 法定主义 客观主义 独立性 一体化 诉讼监督
下载PDF
客观主义与建构主义:对立及其超越 被引量:12
20
作者 叶浩生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75-79,共5页
客观主义是西方主流心理学的典型特征。客观主义导致了心理学中的价值中立论、方法中心论、普适主义和本质主义的观点。社会建构论的兴起挑战了心理学中的客观主义传统,主张实在是建构出来的,不存在超越文化的普遍真理。作者认为,客观... 客观主义是西方主流心理学的典型特征。客观主义导致了心理学中的价值中立论、方法中心论、普适主义和本质主义的观点。社会建构论的兴起挑战了心理学中的客观主义传统,主张实在是建构出来的,不存在超越文化的普遍真理。作者认为,客观主义和建构主义并非非此即彼,应该在科学主义与反科学主义、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经验主义和相对主义三个方面超越心理学中的客观主义和建构主义的对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学 客观主义 建构主义 本质主义 相对主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