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鸳鸯湖棹歌试论
被引量:3
- 1
-
-
作者
陈水根
-
机构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
-
出处
《南昌高专学报》
2002年第3期24-27,共4页
-
文摘
《鸳鸯湖棹歌》的特点在于 :它是作者居于异地忆起家乡土风而作 ,它所题咏的主要是家乡与舟楫相关的土风 ,它是七言绝句的形式。《鸳鸯湖棹歌》向着与竹枝词、浪淘沙趋同的方向发展 ;同时向着题咏土风的方向发展 ,这在棹歌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这不仅表现于它主要是题咏土风 ,而且表现于它和竹枝词、唐代教坊曲的浪淘沙曲辞一样都是七言绝句。
-
关键词
《鸳鸯湖棹歌》
竹枝词
浪淘沙曲
七言绝句
诗歌
-
Keywords
oaring folk songs
oaring folk songs on Yuanyang Lake
Zhuzhici,ancient folk songs with love as their main theme
Langtaosha,a name of the tunes of ci poems.
-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九曲棹歌》及其历代和、仿作之比较研究
- 2
-
-
作者
胡倩
-
机构
厦门大学中文系
-
出处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75-82,共8页
-
文摘
《九曲棹歌》自创作以来便受到后世文人的大力赞颂,数目颇丰的和作、仿作在审美观念、意象选取、个人心绪、文化意蕴等不同方面也进行了创新并在主题上有所深化,使得这些诗歌精彩纷呈又各具特色:宋代大体上沿袭朱熹叙述模式,但已有诗人另辟蹊径且效果显著;元、明代和、仿作的数量极为可观,部分诗歌已突显出自己的独特内容并出现了八句组诗,这无疑是对《九曲棹歌》的极大补充;清代的和、仿作数量较多,出现了"诗序合一"的现象,并且篇幅上较前代有明显增长,诗歌水平上出现了前代难以比拟的盛况。通过《九曲棹歌》及其历代和、仿作之比较研究,可以看出,九曲溪的自然风光由一开始的棹歌主体渐渐变成诗人谈论往事的"陪衬"与"中介",诗中的人、事、物实现了完美融合,这或许是棹歌创作由宋元及明清的一种发展趋势,既反映了武夷棹歌的嬗变轨迹,也是文学发展的必然。
-
关键词
《九曲棹歌》
和作
仿作
比较研究
嬗变轨迹
-
Keywords
Nine oaring folk songs
joint works
replications
comparative study
-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