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带岭林区马鹿和狍冬季营养对策的比较 被引量:18
1
作者 陈化鹏 萧前柱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349-354,共6页
马鹿和狍冬季取食的植物种类基本相同,但采食各种植物的比例明显不同。马鹿的主要食物为杨、桦、柳、紫椴,狍为桦、紫椴、杨,与抱相比,马鹿对木本植物有更强的选择性。马鹿对植物的选择性和植物中半纤维素的含量之间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 马鹿和狍冬季取食的植物种类基本相同,但采食各种植物的比例明显不同。马鹿的主要食物为杨、桦、柳、紫椴,狍为桦、紫椴、杨,与抱相比,马鹿对木本植物有更强的选择性。马鹿对植物的选择性和植物中半纤维素的含量之间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而狍则不存在这种关系。马鹿食物中粗蛋白和酸性洗涤木质素的含量低于狍,可消化干物质的含量高于狍。两种动物食物生态位有一定重叠,马鹿食物生态位的宽度在整个冬季大于狍。狍在冬季可能通过不同于传统理论预测的途径来获取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鹿 营养对策 生态位
下载PDF
内蒙古典型草原布氏田鼠营养生态位及其种间关系 被引量:12
2
作者 岳闯 郭乾伟 +8 位作者 张卓然 李鑫 满都呼 袁帅 付和平 武晓东 金国 刘建文 李永善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24-434,共11页
研究啮齿动物营养生态位不仅可以了解啮齿动物在生态系统中所占据的营养层,而且可以揭示啮齿动物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主要食物来源及变化,通过分析营养生态位的特征及变化,可以探讨多种啮齿动物的种间关系。本研究于2018年7月,在内蒙古... 研究啮齿动物营养生态位不仅可以了解啮齿动物在生态系统中所占据的营养层,而且可以揭示啮齿动物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主要食物来源及变化,通过分析营养生态位的特征及变化,可以探讨多种啮齿动物的种间关系。本研究于2018年7月,在内蒙古典型草原采用铗日法捕获啮齿动物标本4种81只,应用稳定性13C、15N同位素技术对布氏田鼠(Lasiopodomys brandtii)营养生态位及其与达乌尔黄鼠(Spermophilus dauricus)、黑线毛足鼠(Phodopus sungorus)、五趾跳鼠(Allactaga sibirica)的种间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布氏田鼠不同年龄组骨骼组织营养生态位宽度即稳定同位素贝叶斯标准椭圆面积,Ⅲ龄组最高(0.802‰^2),Ⅱ龄组次之(0.699‰^2),Ⅳ龄组最低(0.666‰^2),3个年龄组之间营养生态位共同重叠面积为0.064‰^2,其共同食物源仅占不到10%;(2)布氏田鼠无论是长期食性或短期食性,与另外3种均不存在食物源竞争,但布氏田鼠生态位宽度较窄对食物的选择性较强,因此一旦食物源成分改变不再适于该鼠,布氏田鼠种群极有可能面临食物源短缺,种群迁移可能是最直接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氏田鼠 稳定同位素 营养生态位 种群 贝叶斯椭圆
下载PDF
转双抗虫基因741杨节肢动物群落营养结构及生态位变化 被引量:9
3
作者 高宝嘉 高素红 +1 位作者 刘军侠 姜文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3499-3507,共9页
转双抗虫基因741杨(简称转基因741杨)节肢动物群落中,基位物种的植食性昆虫丰富度显著降低,但中性节肢动物丰富度却明显增加。高抗和中抗的节肢动物群落中位物种和顶位物种较之对照有所增多。转基因741杨节肢动物群落的害虫功能团,其优... 转双抗虫基因741杨(简称转基因741杨)节肢动物群落中,基位物种的植食性昆虫丰富度显著降低,但中性节肢动物丰富度却明显增加。高抗和中抗的节肢动物群落中位物种和顶位物种较之对照有所增多。转基因741杨节肢动物群落的害虫功能团,其优势状况,与对照相比有所改变:天敌优势度高于对照,中性节肢动物丰富度增加,并在天敌-害虫的营养链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鳞翅目害虫的空间生态位宽度最小,其它各功能类群的生态位宽度较大;捕食性和寄生性天敌与鳞翅目害虫的生态位重叠均较小,而与腐生和游逛种类的生态位重叠较大;各类害虫之间、捕食性天敌与寄生性天敌之间亦存在激烈竞争。转基因741杨对寄生性天敌和捕食性天敌在利用时间资源上有正作用。各种功能类群的时-空二维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均不如单维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值大,但抗性株系天敌类群对环境的适应性优于对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741杨 节肢动物群落 生态风险评价 营养结构 生态位
下载PDF
虎纹蛙的食物多样性及营养生态位 被引量:5
4
作者 邵晨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2期135-139,共5页
通过实验室剖胃观察,研究了浙江省金华地区虎纹蛙(Rana rugulosa)成体的食物多样性及营养生态位.结果表明:虎纹蛙喜食活的动物性食物,且以昆虫纲动物为主,主要有鞘翅目和同翅目,以及甲壳纲、蛛形纲的小动物等;也取食一些植物.随着栖息... 通过实验室剖胃观察,研究了浙江省金华地区虎纹蛙(Rana rugulosa)成体的食物多样性及营养生态位.结果表明:虎纹蛙喜食活的动物性食物,且以昆虫纲动物为主,主要有鞘翅目和同翅目,以及甲壳纲、蛛形纲的小动物等;也取食一些植物.随着栖息环境和个体大小的不同,其食性与捕食数量也有差异.雄体虎纹蛙的食物多样性指数大于雌体,而营养生态位宽度则小于雌体.在虎纹蛙种群中,雌雄间的营养生态位重叠值较大,说明雌雄间的食物成分相差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纹蛙 食物多样性 营养生态位 有益系数 金华地区
下载PDF
基于稳定同位素的江苏近海金乌贼摄食生态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周敏华 张虎 刘必林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2-210,共9页
为进一步掌握江苏近海金乌贼(Sepia esculenta)种群生活史特征,根据在江苏沿海港口所采集的样本,利用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法对金乌贼的摄食生态及营养生态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金乌贼雌、雄群体间δ13C和δ15N值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金... 为进一步掌握江苏近海金乌贼(Sepia esculenta)种群生活史特征,根据在江苏沿海港口所采集的样本,利用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法对金乌贼的摄食生态及营养生态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金乌贼雌、雄群体间δ13C和δ15N值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金乌贼的δ13C值与胴长之间相关性不显著,δ15N值与胴长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雄性金乌贼营养生态位宽度(SEAc=0.57‰2)与雌性(SEAc=0.63‰2)无明显差异,雌性略大于雄性,且两者高度重叠(0.62)。同位素聚类分析显示,可将金乌贼个体分为75~114 mm、115~184 mm和185~204 mm等3个胴长组;185~204 mm胴长组营养生态位宽度最大(SEAc=1.77‰2),75~114 mm胴长组营养生态位宽度最小(SEAc=0.39‰2);仅75~114 mm和115~184 mm胴长组间生态位重叠率为中度重叠(0.34),其余胴长组间生态位重叠率低。分析认为,金乌贼δ13C值的变化主要受同位素基线值和金乌贼洄游模式影响,而δ15N值的变化主要受金乌贼摄食作用影响;雌性和雄性金乌贼群体之间食物资源和栖息地利用高度相似;不同发育阶段的金乌贼在营养生态位上具有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乌贼 江苏近海 稳定同位素 营养生态位
原文传递
基于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的小清河口邻近海域底栖食物网结构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张传鑫 陈静 +5 位作者 纪莹璐 陈琳琳 李海汇 王全超 李宝泉 邢荣莲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9-100,共12页
为了掌握小清河口邻近海域底栖食物网结构特征,于2020年10月在小清河口邻近海域采集沉积物有机质、悬浮颗粒有机物、浮游动物和浮游植物4种潜在食源及35种生物样本,应用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以及贝叶斯混合模型(MixSIAR)分析了小清河口邻... 为了掌握小清河口邻近海域底栖食物网结构特征,于2020年10月在小清河口邻近海域采集沉积物有机质、悬浮颗粒有机物、浮游动物和浮游植物4种潜在食源及35种生物样本,应用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以及贝叶斯混合模型(MixSIAR)分析了小清河口邻近海域底栖食物网结构和营养关系。结果显示,潜在食源的δ^(13)C值范围为−25.56‰~−17.91‰,δ^(15)N值范围为2.43‰~10.33‰;底栖生物的δ^(13)C值范围为−23.48‰~−18.31‰,δ^(15)N值范围为8.79‰~18.01‰;底栖生物营养级范围为1.65(凸壳肌蛤)~3.54(中华栉孔虾虎鱼)。营养关系分析表明,小清河口邻近海域主要存在两条能量传递途径,一是以浮游生物为主要能量来源的浮游食物链,其中双壳类(除短竹蛏)、小型虾类和多毛类等为主要初级消费者;二是以沉积物有机质为主要能量来源的底层食物链,短竹蛏和腹足类为主要初级消费者。整体而言,小清河口邻近海域底栖生物类群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生态位重叠,竞争较为激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清河口邻近海域 食物网结构 营养级 稳定同位素 食源 营养生态位
下载PDF
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同域食肉目动物的食性组成和营养生态位分化
7
作者 丛微 张溢 +6 位作者 黄太福 李佳 徐俊泉 张圣发 李欢 薛亚东 张于光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95-705,共11页
比较同域食肉目动物的食性能够揭示它们在资源利用上的差异和重叠程度,是了解物种间相互作用和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途径。本研究利用DNA宏条形码技术,对在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收集的338份食肉目动物粪便样品进行物种鉴定及食性... 比较同域食肉目动物的食性能够揭示它们在资源利用上的差异和重叠程度,是了解物种间相互作用和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途径。本研究利用DNA宏条形码技术,对在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收集的338份食肉目动物粪便样品进行物种鉴定及食性组成、相似性和营养生态位重叠分析。结果共鉴定出8种食肉目动物,分别为雪豹(Panthera uncia)、猞猁(Lynx lynx)、狼(Canis lupus)、豺(Cuon alpinus)、赤狐(Vulpes vulpes)、藏狐(V.ferrilata)、棕熊(Ursus arctos)和石貂(Martes foina)。共鉴定出11目22种猎物,其中鲸偶蹄目(36.59%)和兔形目(24.39%)在食肉目动物食谱中出现频率最高,岩羊(Psuedois nayaur)是鲸偶蹄目中相对出现频率最高的物种,灰尾兔(Lepus oiostolus)是兔形目中相对出现频率最高的物种。藏野驴(Equus kiang)是相对出现频率最高的猎物,占食肉目动物食谱的20.12%。在不同食肉目动物物种间,棕熊与狼食性重叠最高(Ojk=0.797),其次是雪豹与豺(Ojk=0.764),表明这些物种间存在明显的食物资源竞争;而藏狐和赤狐等物种间的食性重叠相对较低,表明这些物种间可能形成了营养生态位分化。本研究掌握了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食肉目动物的食性组成及其营养生态位分化,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不同物种间的竞争和共存关系,并为物种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生态位 种间竞争 物种鉴定 食性组成 DNA宏条形码
下载PDF
重引入普氏野马、蒙古野驴和鹅喉羚的秋季营养生态位 被引量:3
8
作者 黄艳 初红军 +3 位作者 兰文旭 时坤 陶永善 邵长亮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45-1050,共6页
2009年秋季在新疆卡拉麦里山自然保护区乔木西拜,系统采集了重引入普氏野马(Equus przewalskii)、蒙古野驴(E.hemionus)和鹅喉羚(Gazella subgutturosa)的新鲜粪便,运用粪便显微分析法研究三者的秋季食性及其食物生态位。结果显示:普氏... 2009年秋季在新疆卡拉麦里山自然保护区乔木西拜,系统采集了重引入普氏野马(Equus przewalskii)、蒙古野驴(E.hemionus)和鹅喉羚(Gazella subgutturosa)的新鲜粪便,运用粪便显微分析法研究三者的秋季食性及其食物生态位。结果显示:普氏野马、鹅喉羚和蒙古野驴采食的植物种类基本相似,但在食谱中所占的比例各不相同,针茅属植物是3个物种的主要采食种类,在食谱中所占比例分别为43.63%,49.00%和44.65%。普氏野马、鹅喉羚和蒙古野驴的营养生态位宽度分别为0.634,0.619和0.539。普氏野马和鹅喉羚,普氏野马和蒙古野驴,鹅喉羚和蒙古野驴的营养生态位重叠值分别为0.980,0.986和0.962,3个物种间的营养生态位重叠度为0.477,三者之间存在很高的食物资源利用的相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氏野马(Equus przewalskii) 蒙古野驴(E.hemionus) 鹅喉羚(Gazella subgutturosa) 粪便 营养生态位 卡拉麦里山自然保护区 新疆
原文传递
南沙美济礁海域隆背笛鲷繁殖和食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王腾 刘永 +5 位作者 李纯然 李纯厚 唐广隆 肖雅元 林琳 吴鹏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8-84,共7页
隆背笛鲷(Lutjanus gibbus)是一种肉质鲜美且经济价值高的珊瑚礁鱼类,其产卵集聚容易造成过度捕捞。以2020年7月在美济礁海域潜水捕捞采集的67尾隆背笛鲷样本为研究对象,研究其性比、性成熟体长、卵径特征、繁殖力和食性等生物学特征,... 隆背笛鲷(Lutjanus gibbus)是一种肉质鲜美且经济价值高的珊瑚礁鱼类,其产卵集聚容易造成过度捕捞。以2020年7月在美济礁海域潜水捕捞采集的67尾隆背笛鲷样本为研究对象,研究其性比、性成熟体长、卵径特征、繁殖力和食性等生物学特征,以期为这一珊瑚礁经济鱼类提供保护和管理的基础生物学数据。结果显示,隆背笛鲷雌雄比为2∶1;雌、雄性的50%性成熟体长(L_(50))分别为204.757和201.623 mm;IV期性腺卵径为0.176~0.419 mm(平均0.296 mm);卵径频率分布为单峰型。隆背笛鲷的繁殖力为51858~276205粒(平均139145粒),其繁殖力与体长、体质量成显著的幂函数关系。美济礁隆背笛鲷可摄食蟹、鱼、螺、贝和虾。稳定同位素研究显示隆背笛鲷的平均营养级为3.33,其食性随个体发育转变明显,如生态位变窄和营养级变高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隆背笛鲷 繁殖力 稳定同位素 营养生态位 营养级 珊瑚礁
下载PDF
园林植物5种蚧虫寄主多样性及生态位研究
10
作者 刘军侠 王银翠 +2 位作者 刘海峰 姜文虎 崔松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71-376,共6页
在保定市对园林植物上5种蚧虫寄主的选择以及在资源利用上的空间和营养生态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5种蚧虫在不同的空间资源类型分布广,对寄主植物选择有偏好性,碧桃、紫叶李、国槐和白蜡为多种蚧虫喜食树种。从空间和营养生态位来看,... 在保定市对园林植物上5种蚧虫寄主的选择以及在资源利用上的空间和营养生态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5种蚧虫在不同的空间资源类型分布广,对寄主植物选择有偏好性,碧桃、紫叶李、国槐和白蜡为多种蚧虫喜食树种。从空间和营养生态位来看,扁平球坚蚧最大,皱大球蚧最小,朝鲜球坚蚧的营养生态位大而空间生态位小;从生态位重叠来看瘤坚大球蚧和皱大球蚧、扁平球坚蚧和草履蚧以及和瘤坚大球蚧的重叠度均较高,朝鲜球坚蚧与瘤坚大球蚧的营养生态位重叠度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植物 蚧虫 寄主选择 空间生态位 营养生态位
下载PDF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农田水肥条件对作物生态位适宜度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0
11
作者 李自珍 李文龙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期28-33,共6页
将生态位理论引进作物生长系统研究中,探讨了作物生态位适宜度的内涵,建立了其数学模型;并依据大田水肥控制实验,对作物生态位适宜度值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水分梯度上随着土壤水分含量的增加,作物生态位适宜度值呈上升趋势;适... 将生态位理论引进作物生长系统研究中,探讨了作物生态位适宜度的内涵,建立了其数学模型;并依据大田水肥控制实验,对作物生态位适宜度值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水分梯度上随着土壤水分含量的增加,作物生态位适宜度值呈上升趋势;适量施肥和播种后地膜覆盖均有增加叶面积指数,提高适宜度值和增加产量的效果。其中平水条件下施低肥、中肥和高肥,比不施肥样区的叶面积指数最大值分别增加了43.5%、80.7%和88.8%;适宜度值分别提高了6.4%、17.9%和23.0%;籽粒产量分别增加了25.0%、69.9%和90.9%。地膜覆盖30d和50d,作物适宜度值上升了13.9%和17.7%,作物产量增加了55.3%和70.3%。作物产量与其适宜度值之间呈现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半干旱区农田 水肥条件 作物生态位适宜度 产量 水分 土壤养分
下载PDF
水稻纹枯病菌的矿质营养生态位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子迎 檀根甲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13-217,共5页
运用生态位原理与方法,研究了水稻纹枯病菌的矿质元素营养生态位.结果表明,在分蘖盛期、孕穗期、抽穗期和蜡熟期,水稻纹枯病菌矿质营养生态位宽度指数分别为0.2710、0.3865、0.4252和0.4817,即随着水稻的生长而逐渐增大,但各生育期的生... 运用生态位原理与方法,研究了水稻纹枯病菌的矿质元素营养生态位.结果表明,在分蘖盛期、孕穗期、抽穗期和蜡熟期,水稻纹枯病菌矿质营养生态位宽度指数分别为0.2710、0.3865、0.4252和0.4817,即随着水稻的生长而逐渐增大,但各生育期的生态位宽度总体上仍偏小.表明在水稻生长的各时期水稻纹枯病菌只占有了矿质营养类型中的较少部分.水稻纹枯病菌总是优先占有低Mg、低Zn、低Si的营养位,说明Mg、Zn、Si的含量与水稻对纹枯病的抗性紧密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纹枯病 生态位 矿质营养 生态位宽度
下载PDF
蛙的栖息生境及保护
13
作者 卢祥云 倪晓青 沈轶君 《常熟高专学报》 2000年第4期76-78,80,共4页
本文通过对三种蛙类的生境及营养生态位的初步分析 。
关键词 营养生态位 保护 蛙类 栖息生境
下载PDF
天然黄山松群落主要树种营养生态位特征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白欢欢 王雪峰 徐建国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81-88,共8页
【目的】了解戴云山天然黄山松群落主要乔木树种在不同土壤营养资源空间中的营养利用情况和空间占据能力,为更好地营造天然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福建省戴云山自然保护区天然黄山松群落为对象,通过生态位空间分割原理,应用生态位... 【目的】了解戴云山天然黄山松群落主要乔木树种在不同土壤营养资源空间中的营养利用情况和空间占据能力,为更好地营造天然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福建省戴云山自然保护区天然黄山松群落为对象,通过生态位空间分割原理,应用生态位宽度、重叠度和相似性比例对黄山松群落主要树种生态位特征进行研究。【结果】(1)考虑资源利用率与对多维生态位宽度的测度存在显著性差异,在不同测度公式下生态位宽度较大的树种均是黄山松、罗浮栲、木荷、马尾松、鹿角杜鹃、野漆,宽度值均在0.700以上,但树种的重要值与生态位宽度值之间相关性不明显。(2)生态位宽度较大的黄山松、罗浮栲、木荷、马尾松、鹿角杜鹃、野漆生态位重叠平均值分别为0.424、0.321、0.328、0.290、0.303、0.294。(3)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度和生态位相似性关系表现为生态位宽度较大的树种对其他树种的生态位重叠概率较大,但生态位重叠度值不一定大。各主要树种生态位相似性和生态位重叠度的变化趋势基本吻合。【结论】在戴云山自然保护区,黄山松与其他树种重叠度偏大,占据相同资源的树种数量增加,但资源的减少造成树种竞争加强,黄山松的优势地位很可能被环境适应能力强的树种(木荷、鹿角杜鹃)所替代,即这些物种很可能演替为优势种群。因此建议采用人工干扰措施并加强对研究区黄山松的管理和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云山天然黄山松群落 营养生态位 多维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重叠 演替
原文传递
戴云山罗浮栲林主要乔木树种营养生态位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郑世群 刘金福 +5 位作者 黄志森 郑新娟 洪伟 徐道炜 吴则焰 何中声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77-183,共7页
通过生态位空间分割,应用多维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分析戴云山罗浮栲(Castanopsis fabri)群落主要乔木树种在不同资源空间中的营养利用情况。结果表明,各物种在不同资源空间的营养利用情况存在差异。同一物种不同龄级生态位宽度不同,... 通过生态位空间分割,应用多维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分析戴云山罗浮栲(Castanopsis fabri)群落主要乔木树种在不同资源空间中的营养利用情况。结果表明,各物种在不同资源空间的营养利用情况存在差异。同一物种不同龄级生态位宽度不同,同一龄级不同物种生态位宽度也存在差异。罗浮栲天然林主要种群生态位重叠值介于0.2~0.3的有33对,占27.5%;大于0.3的有51对,占42.5%,群落中优势种种群生态位具有较大程度重叠,对资源的利用能力相似且竞争格局明显。乔木层中,个体多度分布较大的罗浮栲与其它树种生态位重叠在0.042~0.424,罗浮栲与其它物种在资源利用上所受到的竞争相对较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该种群在群落中的优势地位。按照经典的分层频度分析,罗浮栲种群属于典型的衰退种,与群落演替的实际情况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云山 罗浮栲 营养生态位 生态位宽度 多维生态位重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