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鼎湖山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物营养元素含量分配格局研究 被引量:59
1
作者 莫江明 张德强 +2 位作者 黄忠良 余清发 孔国辉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98-206,共9页
在鼎湖山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植物叶片营养元素含量为:N 0.946%一2.535%,P 0.030%—0.127%, K 0.614%—1.833%, Ca 0.442%—1.995%, Mg 0.024%—0.188%... 在鼎湖山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植物叶片营养元素含量为:N 0.946%一2.535%,P 0.030%—0.127%, K 0.614%—1.833%, Ca 0.442%—1.995%, Mg 0.024%—0.188%。叶片各营养 养元素间相关性较差,仅P与Mg及Mg与K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叶片N元素平均含量在各层 中的序列为:乔木Ⅲ>乔木Ⅱ>乔木Ⅰ>灌木>藤本>草本;其它营养元素浓度随层次分配的规律 性不甚明显,但总趋势为乔木层植物略低于其它层植物。不同营养元素平均含量在各器官中的大小排列 顺序为:N叶>皮>枝>根>干;P叶>枝>根>皮>干;K叶>枝>皮>根>干;Ca 皮>叶>枝>根>干; Mg叶>根>皮>枝>干。大部分植物在同一器官中各营养元素平均含 量序列为:叶、枝和根中均为N>Ca>K>Mg>P;干K>Ca>N>Mg>P;皮Ca>N>K>Mg>P。 对元素含量分配格局分析表明,P和Mg很可能是限制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物生产力的最重要营养元 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亚热带 常绿阔叶林 营养元素含量 分配格局
下载PDF
种植方式和裸岩率对喀斯特洼地土壤养分空间分异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39
2
作者 张伟 陈洪松 +2 位作者 王克林 张继光 侯娅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459-1463,共5页
选取桂西北典型喀斯特洼地,研究了种植方式和裸岩率对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方式对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全磷(TP)、全钾(TK)、碱解氮(AN)、速效磷(AP)、速效钾(AK)和C/N有显著影响;裸岩率对SOC、TN、TP、TK、AN... 选取桂西北典型喀斯特洼地,研究了种植方式和裸岩率对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方式对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全磷(TP)、全钾(TK)、碱解氮(AN)、速效磷(AP)、速效钾(AK)和C/N有显著影响;裸岩率对SOC、TN、TP、TK、AN、AK和C/N有显著影响,对SOC、TN、TP和AN的影响程度大于种植制度的影响,这主要与农户在裸岩率较低的地段耕作强度较大有关;木豆-板栗地的SOC、TN、TP、TK、AN、AK等含量显著高于其它种植方式,说明退耕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土壤养分的积累;受地形地貌特征和土地利用结构的影响,SOC的空间分布表现为坡脚大于洼地;AP的空间分布与SOC不同,主要受施肥影响,表现为洼地高于坡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洼地 土壤养分 种植方式 裸岩率
下载PDF
生长前期丝羽乌骨鸡饲粮适宜能量、蛋白水平研究 被引量:28
3
作者 李俊波 左绍群 张克英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3期37-43,共7页
两因子设计 ,以1日龄丝羽乌骨鸡504只为材料 ,进行饲养试验结合代谢试验考察了饲粮代谢能(ME)、粗蛋白质(CP)对生长前期(0~8周)丝羽乌骨鸡生产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 ,通过饲粮营养调控可显著改善生长前期丝羽乌骨鸡的生长速度和生... 两因子设计 ,以1日龄丝羽乌骨鸡504只为材料 ,进行饲养试验结合代谢试验考察了饲粮代谢能(ME)、粗蛋白质(CP)对生长前期(0~8周)丝羽乌骨鸡生产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 ,通过饲粮营养调控可显著改善生长前期丝羽乌骨鸡的生长速度和生产性能 ,ME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影响各阶段平均日采食量(ADFI)和饲料转化率(FCR) ,CP显著影响3周龄前的生产性能指标(P<0.05) ,二者互作影响不显著(P>0.05) ;增加营养素摄入量有利于改善丝羽乌骨鸡对营养素的表观利用率。推荐3周龄前饲粮ME为13.40MJ/kg、CP为20 % ,整个生长前期(0~8周)推荐使用ME为12.35MJ/kg、CP为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羽乌骨鸡 营养需要 生产性能 生长 饲粮
下载PDF
不同混交模式对桉树林分生长 、 凋落物量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被引量:32
4
作者 张培 庞圣江 +4 位作者 杨保国 刘士玲 贾宏炎 陈健波 郭东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1-37,共7页
【目的】研究不同混交模式桉树人工林的林分生长状况、凋落物量和土壤养分含量,探寻桉树种植业的可持续经营模式。【方法】在广西西南部地区,选取巨尾桉纯林及其分别与降香黄檀、望天树、格木和红椎混交的试验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典型样... 【目的】研究不同混交模式桉树人工林的林分生长状况、凋落物量和土壤养分含量,探寻桉树种植业的可持续经营模式。【方法】在广西西南部地区,选取巨尾桉纯林及其分别与降香黄檀、望天树、格木和红椎混交的试验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典型样地调查法,测定各树种的胸径、树高、枝下高和冠幅,计算单株材积和林分蓄积量;在各样地设置3个取样点,采集凋落物和表层土壤(0~20 cm),测定凋落物量及土壤pH值和养分含量。【结果】(1)混交林巨尾桉的胸径(除巨尾桉+降香黄檀混交林外)、枝下高(除巨尾桉+降香黄檀混交林外)、冠幅和单株材积均显著高于巨尾桉纯林(P<0.05),但树高生长差异性不显著。(2)不同混交模式中,巨尾桉蓄积量表现为巨尾桉纯林(126.89 m^3/hm^2)>巨尾桉+红椎混交林(114.02 m^3/hm^2)>巨尾桉+格木混交林(111.06 m^3/hm^2)>巨尾桉+望天树混交林(109.82 m^3/hm^2)>巨尾桉+降香黄檀混交林(107.23 m^3/hm^2),混交树种蓄积量表现为红椎(25.72 m^3/hm^2)>望天树(19.01 m^3/hm^2)>格木(14.85 m^3/hm^2)>降香黄檀(9.35 m^3/hm^2)。(3)混交林地凋落物总存量显著高于巨尾桉纯林,且其半分解层凋落物存量均大于未分解层,而巨尾桉纯林则相反。(4)混交林地表层(0~20 cm)土壤pH值及土壤有机质、速效N、速效K、全N、全P和全K含量均显著高于巨尾桉纯林,各林分间速效P含量差异性不显著。【结论】不同混交模式对桉树林分生长、凋落物量和土壤养分的影响显著。从林分质量和产量的角度考虑,巨尾桉与红椎混交模式在促进林分生长、提高凋落物量和土壤质量方面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 人工林 林分生长 凋落物 土壤养分 混交模式
下载PDF
安徽马尾松人工林营养元素分配格局的研究 被引量:23
5
作者 张旭东 薛明华 许军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1993年第1期7-11,共5页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马尾松人工林营养元素的分配格局。结果表明马尾松不同器官营养元素含量是叶>枝皮>干皮>枝木>干木;同化器官——针叶中营养元素含量规律为N>K>Ca>Mg>P,非同化器官为Ca>N>K>Mg>P;...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马尾松人工林营养元素的分配格局。结果表明马尾松不同器官营养元素含量是叶>枝皮>干皮>枝木>干木;同化器官——针叶中营养元素含量规律为N>K>Ca>Mg>P,非同化器官为Ca>N>K>Mg>P;不同器官营养元素的贮量为干木>干皮>叶>枝木>枝皮,同化器官对不同营养元素的贮量呈N>K>Ca>Mg>P,非同化器官为Ca>N>K>Mg>P;不同立地条件下,马尾松林生产1t干物质所贮存的营养元素不同,立地条件愈好,营养元素效率愈高,贮存愈少;母岩、土层厚度和养分总量是影响马尾松林地上各器官,特别是针叶营养元素含量的重要因子,土壤N、P含量越高,马尾松人工林生物量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人工林 森林生态系统 营养
下载PDF
锥栗人工林生态系统养分特征和生物循环的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陈辉 何方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19-27,共9页
在林分样地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3 个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即未结果期、结果初期和盛果初期锥栗人工林各器官N、P、K、Ca 、Mg 的养分浓度及其变化。结果表明:各种养分元素的存留量从未果期到盛果初期逐渐增大,N 与Ca 的... 在林分样地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3 个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即未结果期、结果初期和盛果初期锥栗人工林各器官N、P、K、Ca 、Mg 的养分浓度及其变化。结果表明:各种养分元素的存留量从未果期到盛果初期逐渐增大,N 与Ca 的积累占很大比例,K、Mg 次之,存留量最少的元素均为P。在未结果期,N 的归还量最大,Ca 次之,最小为P。始果期,Ca 与N 的归还量仍占首位,其次是K,P最少。至盛果初期,K 的归还量最大,N 次之,最小为P。各元素循环速率,从未果期至盛果初期,呈增大趋势,元素周转期则呈缩短。对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进行了必要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栗 人工林 养分特征 生物循环 生态系统
下载PDF
浑善达克沙地赖草分株种群与土壤资源异质性分析 被引量:13
7
作者 朱选伟 刘海东 +2 位作者 梁士楚 叶永忠 董鸣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1459-1464,共6页
对浑善达克沙地低湿滩地、滩地 -风沙沉积过渡区到风沙沉积区的赖草分株数、地上生物量、土壤水分和养分异质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从低湿滩地、滩地 -风沙沉积过渡区到风沙沉积区 ,赖草的分株数和地上生物量与养分含量具有不同的变... 对浑善达克沙地低湿滩地、滩地 -风沙沉积过渡区到风沙沉积区的赖草分株数、地上生物量、土壤水分和养分异质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从低湿滩地、滩地 -风沙沉积过渡区到风沙沉积区 ,赖草的分株数和地上生物量与养分含量具有不同的变化趋势。赖草的分株数在 3种生境中都存在空间自相关 ,并且 ,从低湿滩地、过渡区到风沙沉积区空间自相关的变程逐渐增加。地上生物量同样存在空间自相关 ,但变程以过渡区最大 ,风沙沉积区最低。土壤水分仅仅在风沙沉积区存在空间自相关。在 3种生境条件下 ,土壤全氮和有机质的空间分布格局相似 ,都在低湿滩地和过渡区存在空间自相关且变程相似 ,在风沙沉积区不存在空间自相关。赖草的空间分布格局在低湿滩地为偏离随机适度聚集的分布格局 ,在过渡区近似于聚居分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隆植物 异质性 赖草 土壤养分 土壤水分 空间格局
下载PDF
莲花山白盆珠自然保护区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养分格局研究 被引量:17
8
作者 骆土寿 周光益 +3 位作者 李意德 陈德祥 罗志忠 陈步峰 《广东林业科技》 2005年第2期9-13,共5页
通过对广东莲花山白盆珠省级自然保护区内分布的6种森林植被类型土壤的养分、贮量及其在海拔、土壤深度的分布格局研究表明: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养分大小表现为半落叶阔叶林、灌丛草甸>常绿阔叶林、沟谷阔叶林>针阔混交林、人工针... 通过对广东莲花山白盆珠省级自然保护区内分布的6种森林植被类型土壤的养分、贮量及其在海拔、土壤深度的分布格局研究表明: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养分大小表现为半落叶阔叶林、灌丛草甸>常绿阔叶林、沟谷阔叶林>针阔混交林、人工针叶林;半落叶阔叶林和灌丛草甸的土壤养分含量和贮量较高。大部分养分元素含量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从海拔100m的低山到900m的中山,植被类型分布逐渐由针叶林向阔叶林转变,土壤肥力即随海拔增高而增加,而在900m以上,植被由半落叶阔叶林向灌丛草甸转变,土壤肥力即逐渐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莲花山白盆珠自然保护区 植被类型 土壤养分 分布格局
下载PDF
黄土高原刺槐叶片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 被引量:16
9
作者 马露莎 陈亚南 +2 位作者 张向茹 杨佳佳 安韶山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7-61,67,共6页
对黄土高原区域尺度特定物种叶片生态化学计量的研究,有助于解释环境因素对植物元素及其化学计量学特征的影响。对我国黄土高原中部从南到北分布的14个样点的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叶片C、N、P的含量、地理分布格局及其与土壤含量... 对黄土高原区域尺度特定物种叶片生态化学计量的研究,有助于解释环境因素对植物元素及其化学计量学特征的影响。对我国黄土高原中部从南到北分布的14个样点的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叶片C、N、P的含量、地理分布格局及其与土壤含量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研究。叶片C、N、P含量的算数平均数分别为454.63,21.38,2.09mg/g;叶片C/P、C/N、N/P的算数平均值分别为226.51,21.61,10.73。阴坡和阳坡的刺槐叶片三种元素含量差异性均不显著。阳坡和阴坡刺槐叶片C、N、P含量地理分布格局是基本一致的,C随着纬度升高呈现先增加再减小的趋势,N和P的含量均随纬度升高而增加,但只有阴坡刺槐叶片的C含量随着纬度的升高呈现显著的先增加再减小的趋势(0.01<P<0.05),其他均未达到显著水平。刺槐叶片C含量与土壤C含量、土壤N含量之间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叶片N、P含量不随土壤含量而显著变化,说明刺槐叶片N、P元素含量具有保守性,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化学计量学 黄土高原 刺槐 叶片养分 土壤养分 地理格局
下载PDF
不同光强下红松幼树光合作用和营养物质含量的季节模式 被引量:10
10
作者 李俊清 柴一新 +1 位作者 朱春全 王业蘧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1-5,共5页
一、前言原始红松林下幼树生长缓慢,死亡率高,若干文献通过与桦木林光照和水热条件的对比观察,认为光是影响生长的主要原因。但同时也发现,在植物一切代谢活动最旺盛的生长季(6—9月),上述二种林下的光强(lx)
关键词 红松 光合作用 光照强度 营养物质
下载PDF
桂东北栲树林营养元素的空间格局 被引量:7
11
作者 卢琦 罗天祥 +1 位作者 庄嘉 黎向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55-162,共8页
具有顶极群落稳定性的亚热带天然栲树林群落内不同层次、不同树种和不同器官的营养元素含量存在明显差异,反映了该群落在养分利用上的多样性。通过分析主要建群的种的养分含量以及营养元素在群落中不同层次和树种中的积累和分配规律,... 具有顶极群落稳定性的亚热带天然栲树林群落内不同层次、不同树种和不同器官的营养元素含量存在明显差异,反映了该群落在养分利用上的多样性。通过分析主要建群的种的养分含量以及营养元素在群落中不同层次和树种中的积累和分配规律,揭示出群落稳定性的养分机制。栲树群落的5种营养元素累积总量为1716.5kg/hm ̄2,其中,各元素的累积量为:N596.7.P41.9.K391.4,Ca538.1kg/hm ̄2.Mg148.4。5种元素在群落层次中的积累和分配为:乔木层1553.4kglkm ̄2,其中Ⅰ亚层占82.7%.Ⅱ、Ⅲ亚层各占14.1%和3.2%;灌木层44.7kg/hm ̄2.草本层29.1kg/hm ̄2,死地被物层89.3kg/hm ̄2。栲树作为优势建群种,其养分的累积量占乔木层总量的82.3%,其它树种仅占1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栲树 营养元素 空间格局
下载PDF
三江源土壤养分分布特征及其对主要气候要素的响应 被引量:14
12
作者 秦小静 孙建 王海明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295-1301,共7页
选择三江源地区22 个高寒草甸样地进行土壤分层(0-10,10-20,20-30 cm)取样,测定土壤的pH 值、有机碳(Totalorganic carbon,TOC)、全氮(Total nitrogen,TN)、速效氮(Available N)、全磷(Total phosphorus,TP)和速效磷(Availab... 选择三江源地区22 个高寒草甸样地进行土壤分层(0-10,10-20,20-30 cm)取样,测定土壤的pH 值、有机碳(Totalorganic carbon,TOC)、全氮(Total nitrogen,TN)、速效氮(Available N)、全磷(Total phosphorus,TP)和速效磷(AvailableP,AP),并与年均温(Mean annual temperature,MAT)和年降水量(Mean annual precipitation,MAP)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研究区域,从西北向东南pH 值依次降低,而土壤养分中的有机碳、全氮和速效氮的分布特征则相反.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pH 值先保持不变后稍微增大,土壤各养分含量呈减少趋势,其中10-20 和20-30 cm 土壤中的全氮含量分别为3.85,3.40 g·kg^-1,速效磷含量分别为3.67 和3.90 mg·kg^-1,即全氮和速效磷含量在深层土壤中变化幅度不大.在对温度降水响应方面,有机碳、全氮和全磷,对年降水量比年平均温度更敏感,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土壤pH 值与年降水量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土壤pH 值和大部分养分在浅层土壤比深层土壤对温度降水的灵敏度大,然而速效磷与年均温的负相关关系在20-30 cm(-0.617,P〈0.01)土壤中大于0-10 cm(-0.509,P〈0.05)、10-20 cm(-0.521,P〈0.05)土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养分 分布特征 温度 降水 三江源
下载PDF
退耕还林不同配置模式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被引量:12
13
作者 高国雄 李得庆 +2 位作者 贾俊姝 胡文忠 刘国强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04-107,共4页
对青海大通县北川河流域退耕还林地土壤化学性质研究结果表明,退耕还林中选择适宜的树种及配置比例更有利于土壤肥力的提高。综合考虑土壤化学性质的各项指标,在浅山区以模式C(青杨+枸杞)的N、P、K和有机质含量最高,土壤养分状况最好,... 对青海大通县北川河流域退耕还林地土壤化学性质研究结果表明,退耕还林中选择适宜的树种及配置比例更有利于土壤肥力的提高。综合考虑土壤化学性质的各项指标,在浅山区以模式C(青杨+枸杞)的N、P、K和有机质含量最高,土壤养分状况最好,而脑山区则以模式F(青海云杉)和模式G(华北落叶松)对土壤化学性质的改善作用比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 土壤养分 配置模式 青海大通
下载PDF
东祁连山不同利用方式下高寒草甸草原土壤养分特征 被引量:13
14
作者 任灵 袁子茹 +3 位作者 陈建纲 李硕 张德罡 林栋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0-75,共6页
【目的】对东祁连山不同利用方式下的草甸草原土壤养分特征进行研究,为合理利用和保护草原资源提供参考.【方法】在金强河地区高寒草地上选取连续放牧、冬季放牧、围栏封育、燕麦地4种草地利用方式,在7月与9月进行土壤养分测定.【结果... 【目的】对东祁连山不同利用方式下的草甸草原土壤养分特征进行研究,为合理利用和保护草原资源提供参考.【方法】在金强河地区高寒草地上选取连续放牧、冬季放牧、围栏封育、燕麦地4种草地利用方式,在7月与9月进行土壤养分测定.【结果】不同利用方式土壤pH变化趋势不明显,变化范围在8.22~8.87;围栏封育方式下土壤有机质、速效磷含量最高,含量分别为70.21g/kg、65.07mg/kg;冬季放牧方式下土壤全氮、全钾含量最高,分别为6.69、7.85mg/kg;连续放牧、燕麦地方式下土壤全磷含量最高,分别为0.79、0.72mg/kg;连续放牧速效氮、速效钾含量最高,分别为104.29、588.63mg/kg.【结论】东祁连山高寒草地土壤pH值整体较大,有机质、全氮、全钾、全磷、速效钾含量较丰富,除人工燕麦地,其余各利用方式土壤速效磷含量较高,表层土壤达到二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甸 土壤养分 利用方式 东祁连山
下载PDF
阿什河流域6种人工林叶片-凋落物-土壤系统的养分分配与利用格局 被引量:11
15
作者 吴慧 王树力 +1 位作者 郝玉琢 周磊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0-108,共9页
【目的】分别从人工林叶片、凋落物、土壤养分含量及化学计量比的差异,叶片-凋落物养分重吸收的差异,土壤有效养分及其活化的差异等方面,探究黑龙江阿什河流域6种人工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吸收与利用策略,明确人工针叶林和阔叶林间以及不同... 【目的】分别从人工林叶片、凋落物、土壤养分含量及化学计量比的差异,叶片-凋落物养分重吸收的差异,土壤有效养分及其活化的差异等方面,探究黑龙江阿什河流域6种人工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吸收与利用策略,明确人工针叶林和阔叶林间以及不同树种间叶片-凋落物-土壤系统养分分配格局的差异,从养分优化利用和养分资源合理配置的角度考虑,推断适宜的互补树种,为流域森林景观的恢复和人工林的经营提供依据。【方法】以东北林业大学实验林场森林培育实验站次生林带状皆伐后营造的位置相近、立地条件基本一致的29年生红松、长白落叶松、红皮云杉、水曲柳、黄檗、胡桃楸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取样,室内使用碳氮分析仪测定叶片、凋落物、土壤C含量,使用凯氏定氮仪测定叶片和凋落物的N含量,硫酸-高氯酸消化-钼锑抗比色法测定叶片和凋落物的P含量,连续流动分析仪测定土壤的N含量、铵态氮(NH4+-N)及硝态氮(NO3--N)含量,硫酸-高氯酸消化-钼锑抗比色法测定土壤的P含量,HCl-H2SO4浸提法测定土壤的有效磷含量。运用生态化学计量学的研究方法,分析各林分叶片-凋落物-土壤系统的养分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确定各凋落物营养的重吸收及土壤有效养分的供应特征。【结果】(1)针叶林叶片P含量(1.55 g/kg)显著低于阔叶林叶片P含量(2.02g/kg)(P<0.05,F=16.92,df=1)。针叶林土壤C、P含量(47.75、1.17 g/kg)显著低于阔叶林土壤C、P含量(76.35、1.47 g/kg)(P<0.05,FC含量=75.15,FP含量=9.91,df=1)。6种林分中,水曲柳林叶片的N含量(19.64g/kg)(P<0.05,F=5.26,df=5)、凋落物C、N、P含量(P<0.05,FC含量=2.34,FN含量=1.60,FP含量=6.74,df=5)和土壤的C、N、P含量(P<0.05,FC含量=154.84,FN含量=14.21,FP含量=53.55,df=5)均相对较高。红皮云杉林叶片P含量(1.30 g/kg)(P<0.05,F=36.71,df=5),长白落叶松林凋落物C含量(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林 叶片 凋落物 土壤 养分格局 重吸收率 黑龙江阿什河流域
原文传递
北美田鼠亚科啮齿动物营养生态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6
作者 刘季科 王溪 刘伟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226-235,共10页
本文报道了北美田鼠亚科啮齿动物营养生态学的研究进展。主要展望田鼠类的食物模式食物选择、营养需要、饲料质量及其对种群特征的作用。田鼠类的臼齿和胃肠系统具有独特的形态,使其能适应于对高纤维、低蛋白质和低矿质食物的处理和消化... 本文报道了北美田鼠亚科啮齿动物营养生态学的研究进展。主要展望田鼠类的食物模式食物选择、营养需要、饲料质量及其对种群特征的作用。田鼠类的臼齿和胃肠系统具有独特的形态,使其能适应于对高纤维、低蛋白质和低矿质食物的处理和消化,其大部分种类基本上是植食性的。食物的精确组成是食物项目可利用量及其种的营养适应的函数。食物模式在种间、时间和空间存在广泛的差异。田鼠类对食物项目的选择与食物的正营养因子和负营养因子的共同作用特征有关,而对特定次级化合物的忍耐性则因种而异,其主要反应为摄入和体重的降低。 田鼠类需要较低的可消化能和蛋白质,对矿质营养的需要和实验鼠类的相似,对低质量食物则通过增加摄入补偿对能量和营养的需要。可利用饲料质量的效应能阐明田鼠种群密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鼠亚科 啮齿动物 营养生态学
下载PDF
长日型洋葱养分需求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刘长江 邢如义 +1 位作者 单春华 门万杰 《吉林农业科学》 CSCD 2002年第6期45-46,共2页
通过长日型洋葱各生长时期氮、磷、钾在其组织内的积累分析与研究,探讨了长日型洋葱主要养分的需求规律。结果表明:形成2560kg/667m2洋葱鳞茎需氮5 78kg、磷2 02kg、钾10 0kg,其比例为2 86∶1∶4 99。
关键词 洋葱 长日型 养分 需求规律
下载PDF
不同施肥模式对春玉米养分吸收与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10
18
作者 田立双 杨恒山 +1 位作者 毕文波 张瑞富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20-125,131,共7页
以郑单958为供试品种,设高量施肥和减量施肥两个处理,研究不同施肥模式对春玉米养分吸收与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生育时期单位面积N吸收量和吸收速率高量施肥均高于减量施肥;除拔节至大喇叭口期外,K吸收量和吸收速率总体变化趋势与N相... 以郑单958为供试品种,设高量施肥和减量施肥两个处理,研究不同施肥模式对春玉米养分吸收与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生育时期单位面积N吸收量和吸收速率高量施肥均高于减量施肥;除拔节至大喇叭口期外,K吸收量和吸收速率总体变化趋势与N相同;P吸收量和吸收速率在出苗至拔节期和大喇叭口至吐丝期高量施肥低于减量施肥,其他生育阶段均为减量施肥低于高量施肥。植株N、P、K的积累量各生育时期高量施肥均高于减量施肥。完熟期高量施肥和减量施肥各器官N、P分配比均以子粒中最大,且高量施肥均低于减量施肥;K分配比例以茎中最高,高量施肥高于减量施肥。玉米N、P、K的收获指数和养分利用效率年度间均表现为减量施肥大于高量施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玉米 养分吸收 施肥模式
原文传递
Combined Effect of Nutrient and Pest Managements on Substrate Utilization Pattern of Soil Microbial Population in Hybrid Rice Cropping System 被引量:9
19
作者 LIAOMIN S.KLOSE 《Pedosphere》 SCIE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19-228,共10页
A field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study the combined effect of nutrient andpest managements on soil biomass phospholipid contents, functional biodiversity and substrateutilization patterns of soil microbial populati... A field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study the combined effect of nutrient andpest managements on soil biomass phospholipid contents, functional biodiversity and substrateutilization patterns of soil microbial populations in hybrid rice cropping system. The mineral N, Pand K fertilizers (as urea, calcium superphosphate and KCl respectively) were incorporated at 100,25, and 100 kg ha^(-1), respectively, and the various pesticides were applied at the recommendedrates. The results of the experiment demonstrated a decline in the microbial abundance and soilmicrobial biomass phospholipid contents with the advancement of crop growth, and significant changesin substrate utilization pattern of soil microbial population studied were observed with differentmanagement practices and at different growth stages. The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 usingall 95-carbon sources (BIOLOG plates) gave good differentiation among the treatments, indicatingthat they have different patterns of carbon utilization under different habitats. The data showedthat diversity in microbial community continuously changed with the progression in crop stage,particularly at physiological maturity (PM) stage that was evident from the utilization of differentcarbon sources at various crop stag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LOG nutrient pest management soil microbial population substrateutilization pattern
下载PDF
钦州三娘湾营养盐的分布及其化学特性 被引量:8
20
作者 韦蔓新 赖廷和 何本茂 《广西科学》 CAS 2001年第4期291-294,共4页
为了解广西钦州三娘湾营养盐的化学特征及其分布规律 ,2 0 0 0年 3月 15日对钦州三娘湾 3条断面、9个测站进行表层水样采集 ,分析水样中的硝酸盐 (NO3 - N)、亚硝酸盐 (NO2 - N)、氨氮 (NH3 - N)和无机磷 (PO4-P)。结果表明 ,三娘湾水... 为了解广西钦州三娘湾营养盐的化学特征及其分布规律 ,2 0 0 0年 3月 15日对钦州三娘湾 3条断面、9个测站进行表层水样采集 ,分析水样中的硝酸盐 (NO3 - N)、亚硝酸盐 (NO2 - N)、氨氮 (NH3 - N)和无机磷 (PO4-P)。结果表明 ,三娘湾水域的营养水平不高 ,无机氮的含量 (2 .85μmol/ L )分别是北海湾 (2 6 .0 6μmol/ L )和钦州湾 (4 2 .5 4μmol/ L )的 10 .9%和 6 .7% ,但比铁山港 (0 .99μmol/ L )高 1.88倍 ;而其无机磷含量 (0 .14μmol/L)与其他 3个海湾的差异不大。三娘湾无机氮的含量分布由东北向西南呈规律性递减趋势 ;无机磷则以东南远岸测站含量较高 ,向西北沿岸呈递减趋势。该水域大部分测站 N / P均在 2 1.0 0以上 ,处于磷相对缺乏状态。氨态氮与盐度、p H值、COD、SS的相关系数分别为 - 0 .845 ,- 0 .96 2 ,0 .40 7和 0 .5 35。NO3 - N与 NO2 - N和 NH3 - N的相关系数分别为 0 .736和 0 .76 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盐 化学特性 分布规律 海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