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三大薯区土壤养分状况及土壤肥力质量评价 被引量:17
1
作者 许仙菊 张永春 +5 位作者 汪吉东 张辉 唐忠厚 张爱君 李欢 刘庆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7-33,共7页
客观评价薯区农田土壤肥力是甘薯合理施肥的依据。以长江中下游薯区、北方薯区和南方薯区为研究区域,分析了2009~2015年采集的1245个表层土壤样品肥力指标,采用传统统计法和改进后的内梅罗综合指数法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国3大薯区表层土壤... 客观评价薯区农田土壤肥力是甘薯合理施肥的依据。以长江中下游薯区、北方薯区和南方薯区为研究区域,分析了2009~2015年采集的1245个表层土壤样品肥力指标,采用传统统计法和改进后的内梅罗综合指数法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国3大薯区表层土壤肥力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北方薯区土壤pH接近中性,河北和河南土壤pH偏碱,安徽和山东土壤pH偏酸;长江中下游薯区和南方薯区土壤整体偏酸,其中湖南、江西和浙江薯区土壤pH已接近于4.5,酸化较为严重。(2)南方薯区土壤有机质含量(16.9~21.9 g/kg)处于较丰富水平,长江中下游薯区(10.5~21.1 g/kg)次之,北方薯区(8.45~21.1 g/kg)相对较低,其中河北和山东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于10 g/kg,处于缺乏水平。(3)对于土壤碱解氮含量,长江中下游薯区(96.8~185.1 mg/kg)和南方薯区(113.0~135.0 mg/kg)整体处于较丰富水平,而北方薯区(56.5~97.8 mg/kg)整体适量,其中河北和山西两省土壤碱解氮含量低于60 mg/kg,处于缺乏水平;(4)中国3大薯区土壤有效磷含量整体处于较丰富水平,长江中下游薯区(8.89~31.0 mg/kg)和北方薯区(9.61~24.3 mg/kg)土壤有效磷含量处于较丰富水平,南方薯区(14.8~40.7 mg/kg)处于丰富水平;(5)中国3大薯区土壤速效钾含量整体处于适量水平,长江中下游薯区(84.79~125.0 mg/kg)和北方薯区(75.2~170.4 mg/kg)土壤速效钾含量处于较丰富水平,南方薯区(57.0~117.0 mg/kg)处于适量水平,其中广东土壤速效钾含量最低,为57.0 mg/kg,陕西土壤速效钾含量最高,为170.4 mg/kg;(6)中国3大薯区的土壤内梅罗指数均低于1.8,属于三级水平,土壤肥力质量水平一般,南方薯区土壤肥力质量相对较高。上述基于传统统计方法和内梅罗综合指数法相结合的方法,较为全面地评价了中国薯区土壤肥力状况,为有针对性地指导我国甘薯施肥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肥力 甘薯 评价方法 养分分级指标
下载PDF
杂交狼尾草与羊草、玉米秸秆CNCPS和GI特性评价 被引量:9
2
作者 吕路芳 姜宁 +3 位作者 潘春媛 李美鑫 于治国 张爱忠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109-113,共5页
为了研究杂交狼尾草、玉米秸秆、羊草的常规营养成分、康奈尔净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体系(CNCPS)和分级指数(GI)特性,对比分析杂交狼尾草作为饲草的饲喂价值,试验采用常规营养成分检测方法以及体外干物质消化率等方法测定GI参数、CNCPS指... 为了研究杂交狼尾草、玉米秸秆、羊草的常规营养成分、康奈尔净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体系(CNCPS)和分级指数(GI)特性,对比分析杂交狼尾草作为饲草的饲喂价值,试验采用常规营养成分检测方法以及体外干物质消化率等方法测定GI参数、CNCPS指标。结果表明:常规成分分析方面,杂交狼尾草粗蛋白质含量丰富,NDF、ADF含量较少而ADL含量较高;从CNCPS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在反刍动物的消化吸收特性方面分析,杂交狼尾草能被消化吸收的碳水化合物低于另外两种粗饲料,蛋白质部分的消化特性略高;GI分析结果显示,杂交狼尾草的综合品质高于其他两种粗饲料。说明虽然杂交狼尾草营养成分有缺点,但不失为一种高蛋白饲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狼尾草 常规营养成分 CNCPS 分级指数(GI) 粗饲料
原文传递
“海水稻”秸秆饲用价值及其干燥过程的变化 被引量:2
3
作者 牛志力 杨讯业 +4 位作者 吴琼 赵志辉 尹福泉 郭广振 高振华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39-1046,共8页
“海水稻”(Oryza sativa)是我国近些年研究开发的水稻新品种。“海水稻”秸秆是“海水稻”的副产品,是一种待开发的粗饲料资源,有必要对其饲用价值进行评估并根据饲用价值的动态变化确定适宜干燥时间。分析测定“海水稻”秸秆、普通水... “海水稻”(Oryza sativa)是我国近些年研究开发的水稻新品种。“海水稻”秸秆是“海水稻”的副产品,是一种待开发的粗饲料资源,有必要对其饲用价值进行评估并根据饲用价值的动态变化确定适宜干燥时间。分析测定“海水稻”秸秆、普通水稻秸秆、玉米(Zea mays)秸秆、花生(Arachis hypogaea)秧和皇竹草(Pennisetum sinese)营养成分,明确“海水稻”秸秆的营养地位;对干燥1、7、15、30、45、60 d“海水稻”秸秆样本进行物理性状测定、养分分析和品质评定,明确不同干燥时间下“海水稻”秸秆饲用价值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海水稻”秸秆养分含量在测定的粗饲料原料中最低,不同粗饲料原料的相对饲用价值为“海水稻”秸秆<普通水稻秸秆<玉米秸秆<皇竹草<花生秧;随着干燥时间的增加,“海水稻”秸秆线性密度和剪切力降低,总能、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降低,饲料相对饲喂价值、质量指数无显著变化(P>0.05),分级指数显著降低(P<0.05);随着干燥时间的延长,“海水稻”秸秆饲用价值下降;综合养分含量、物理性状和粗饲料评价指数,在温度在35℃、相对湿度为78%条件下,保证饲用价值的“海水稻”秸秆的适宜自然干燥时间为收割后第15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稻” 养分含量 物理性状 相对饲喂价值 质量指数 分级指数 自然干燥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