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单次促排卯周期的累积分娩/活产率专家共识 被引量:47
1
作者 中国医师协会生殖医学专业委员会 乔杰 +17 位作者 徐阳 李蓉 郁琦 钟影 叶虹 王晓红 卢美松 郝桂敏 靳镭 高颖 冒韵东 孙赟 曾勇 王树玉 黄学锋 腊晓琳 郭艺红 徐艳文 《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963-968,共6页
目前,如何评价辅助生殖治疗的成功尚存在争议,越来越多的学者呼吁将一次完整卵巢刺激周期的累积分娩/活产率作为一次促排卵的关键衡量指标。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本文对累积分娩/活产率的定义、临床意义、计算方法以及影响因... 目前,如何评价辅助生殖治疗的成功尚存在争议,越来越多的学者呼吁将一次完整卵巢刺激周期的累积分娩/活产率作为一次促排卵的关键衡量指标。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本文对累积分娩/活产率的定义、临床意义、计算方法以及影响因素达成部分专家共识,以指导一次促排卵累积分娩/活产率的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累积分娩率 累积活产率 完整刺激周期 获卵数 年龄
原文传递
获卵数对长方案IVF-ET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邓彬 张清学 +5 位作者 李予 王文军 陈向红 陈玉珍 阙文清 杨冬梓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3305-3308,共4页
目的:探讨获卵数对长方案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7月~2007年12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生殖中心行长方案IVF-ET治疗的1 161对不孕夫妇的1 389个获卵周期。按获卵数分为5组:A组(≤5个... 目的:探讨获卵数对长方案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7月~2007年12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生殖中心行长方案IVF-ET治疗的1 161对不孕夫妇的1 389个获卵周期。按获卵数分为5组:A组(≤5个),B组(6~10个),C组(11~15个),D组(16~20个),E组(≥21个)。Logistic回归分析获卵数对临床妊娠及累积临床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获卵数与年龄成负相关(r=-0.267,P〈0.001);Logistic回归排除年龄因素的影响后,A、E组的临床妊娠率较C组明显下降,OR=0.33,0.51,P〈0.05;累积临床妊娠率由A组至D组逐渐升高,D组最高为46.3%,E组略有下降,A、B组相对于C组的OR值分别为0.25和0.70,P〈0.05。D、E组与C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长方案IVF中获取中等数量的卵子能获得最佳的临床妊娠率和累积临床妊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 获卵数 受精 体外 长方案 妊娠结局
原文传递
IVF/ICSI周期中hCG日血清孕酮水平与获卵数的关系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周瑶 倪郝 +1 位作者 谭颖 全松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581-1584,共4页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卵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VF/ICSI)周期中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血清孕酮(P)水平与获卵数的关系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在南方医院生殖中心行长方案IVF/ICSI治疗的1 055个周期...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卵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VF/ICSI)周期中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血清孕酮(P)水平与获卵数的关系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在南方医院生殖中心行长方案IVF/ICSI治疗的1 055个周期。按获卵数分为A1~A5组,分析获卵数与hCG日血清孕酮水平的关系。按hCG日血清孕酮水平分为B1~B5组,<0.5,0.5~1,1~1.5,1.5~2,≥2 ng/mL,分析对妊娠结局产生不利影响的孕酮水平阈值。结果:HCG日血清孕酮水平与获卵数正相关(r=0.315)。B1~B5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51.6%、54.4%、46.7%、36.4%、18.2%(P<0.001),P≥1.5 ng/mL时临床妊娠率显著下降。结论:HCG日血清孕酮水平与获卵数正相关,孕酮水平超过1.5 ng/mL时导致子宫内膜容受性下降而不利于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孕酮 获卵数 妊娠结局
下载PDF
IVF-ET中获卵数与储备卵泡、年龄、卵巢体积及基础激素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徐玲玲 冒韵东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50-52,共3页
目的评估经阴道超声测量卵巢体积、储备卵泡数及年龄的变化、基础激素水平与获卵数能力的相关性。方法将2002~2006年,142例接受IVF-ET治疗(长方案治疗,首个治疗周期)的不孕患者的年龄、基础卵泡刺激素水平(bFSH)、储备卵泡数(AF... 目的评估经阴道超声测量卵巢体积、储备卵泡数及年龄的变化、基础激素水平与获卵数能力的相关性。方法将2002~2006年,142例接受IVF-ET治疗(长方案治疗,首个治疗周期)的不孕患者的年龄、基础卵泡刺激素水平(bFSH)、储备卵泡数(AFC)、卵巢体积(OV)与所获卵子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年龄、bFSH与获卵数呈负相关;OV、AFC与获卵数呈正相关。方程aX+bY+cZ+dH+常数项=获卵数。结论年龄、bFSH、OV、AFC均能预测超排卯时获卵数。结合四种因素列出相关方程,能明显提高预测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VF COH 卵巢体积 获卵数
下载PDF
抗苗勒管激素结合年龄预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局的价值 被引量:7
5
作者 叶雅萍 李萍 +3 位作者 苏志英 沙艳伟 林津 张玲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7年第9期1966-1969,共4页
目的分析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患者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与年龄预测助孕结局的价值。方法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3 086例就诊患者血清AMH水平,分析血清AMH水平与年龄的关系,同时分析其中768例(768个周期)不同年龄段行IVF-E... 目的分析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患者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与年龄预测助孕结局的价值。方法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3 086例就诊患者血清AMH水平,分析血清AMH水平与年龄的关系,同时分析其中768例(768个周期)不同年龄段行IVF-ET患者的血清AMH水平与获卵数、正常受精数(2PN数)、可用胚数、优质胚胎数、临床妊娠率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 (1)血清AMH水平随年龄增长呈递减趋势;(2)在妊娠组与非妊娠组之间,血清AMH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3,P<0.05);(3)在≥40岁高龄患者中,妊娠组与非妊娠组血清中AM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8,P>0.05);(4)h CG日雌二醇(E2)水平、获卵数、2PN数、可用胚数、优质胚胎数随血清AMH水平的升高而增加,均与血清AMH水平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值分别为0.44、0.45、0.41、0.36、0.21,P<0.05)。结论 (1)AMH结合年龄对IVF-ET结局有较高的预测价值,血清AMH水平可以作为IVF-ET结局的预测因子。(2)当患者年龄≥40岁,血清AMH水平与其妊娠结局关系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苗勒管激素 获卵数 可用胚数 优质胚胎数 临床妊娠率
原文传递
不同血清抗苗勒管激素水平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助孕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叶雅萍 范岩峰 +2 位作者 丁露 王龙梅 李萍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01-507,共7页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不同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与卵巢反应及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结局的关系,阐明血清AMH水平对PCOS患者助孕结局的影响,为PCOS患者助孕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行IVF-ET助孕...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不同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与卵巢反应及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结局的关系,阐明血清AMH水平对PCOS患者助孕结局的影响,为PCOS患者助孕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行IVF-ET助孕21~39岁患者1 837例,根据是否被诊断为PCOS分为PCOS组(n=910)和非PCOS组(n=927);PCOS组中有437例患者进行新鲜单优质囊胚移植,根据其血清AMH水平分为AMH<7μg·L^(-1)组和AMH≥7μg·L^(-1)组,并根据患者年龄分为20~24岁组、 25~29岁组、 30~34岁和35~39岁组。比较PCOS组与非PCOS组患者年龄、血清AMH水平、促性腺激素(Gn)用量、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雌二醇(E2)值、获卵数、预防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取消移植率和临床妊娠率;分析PCOS组不同血清AMH水平患者Gn用量、HCG日E2值、获卵数、预防OHSS取消移植率和临床妊娠率;比较PCOS组中不同年龄段妊娠组与非妊娠组患者血清AMH水平。结果:PCOS组患者血清AMH水平、HCG日E2值、获卵数和预防OHSS取消移植率均高于非PCOS组(P<0.05),Gn用量和临床妊娠率则低于非PCOS组(P<0.05)。PCOS组患者血清AMH水平与HCG日E2值和获卵数呈正相关关系(r=0.502, P=0.001;r=0.233, P=0.001),与Gn用量呈负相关关系(r=-0.400, P=0.001)。PCOS组中AMH≥7μg·L^(-1)组患者HCG日E2值、获卵数和预防OHSS取消移植率较AMH<7μg·L^(-1)组增加(Z=-3.952,P=0.001;Z=-2.858,P=0.004;χ^(2)=23.154,P=0.001);Gn用量和临床妊娠率较AMH<7μg·L^(-1)组降低(Z=-6.727, P=0.001;χ^(2)=6.640, P=0.010)。PCOS组中妊娠组患者血清AMH水平低于非妊娠组(Z=-4.192, P=0.001);在25~29岁组和30~34岁组中妊娠组患者血清AMH水平低于非妊娠组(Z=-2.197,P=0.028;Z=-3.700,P<0.01)。结论:对血清AMH≥7μg·L^(-1) PCOS患者应预处理以降低AMH后再行助孕,在IVF-ET助孕中应掌握好Gn用量,以降低HCG日E2值,降低预防OHSS取消移植率,争取有鲜胚移植机会并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苗勒管激素 多囊卵巢综合征 促性腺激素 获卵数 临床妊娠率
下载PDF
低获卵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临床结局的关系 被引量:5
7
作者 王雪梅 姜宏 +1 位作者 张文香 魏兆莲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559-562,共4页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过程中获卵数≤5患者的临床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2011年12月在我院生殖中心行IVF/ICSI获卵数≤5患者的临床资料,共216个移植周期。按年龄分为<35岁组(A组)、3...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过程中获卵数≤5患者的临床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2011年12月在我院生殖中心行IVF/ICSI获卵数≤5患者的临床资料,共216个移植周期。按年龄分为<35岁组(A组)、35~39岁组(B组)和≥40岁组(C组),选择同期年龄<35岁、获卵数6~15枚的患者共409个移植周期作为A组对照组;将35岁以上高龄低获卵患者按超促排卵方案分为长方案组、短方案组和拮抗剂组,对各组的临床资料及临床结局进行分析。结果 A组与C组的临床妊娠率(38.3%vs.19.4%)及早期流产率(16.1%vs.50.0%)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与对照组的临床妊娠率(38.3%vs.41.6%)及早期流产率(16.1%vs.10.0%)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促排卵方案组间临床妊娠率(29.0%vs.26.1%vs.25.9%)及早期流产率(33.3%vs.33.3%vs.40.0%)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IVF/ICSI过程中,<35岁的低获卵患者仍可获得较满意的临床结局;不同超促排卵方案并不能改善高龄低获卵患者的临床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年龄 超促排卵 获卵数 l临床结局
下载PDF
抗米勒管激素联合获卵数对大龄女性新鲜周期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临床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
8
作者 王晓芳 徐进 张翠莲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11期1117-1121,共5页
目的观察行新鲜周期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的大龄(年龄≥35岁)女性基础抗米勒管激素(AMH)、获卵数对临床妊娠结局的影响,探讨二者对临床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2017年1月—2020年3月河南省人民医院行新鲜周期IVF-ET助孕的大... 目的观察行新鲜周期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的大龄(年龄≥35岁)女性基础抗米勒管激素(AMH)、获卵数对临床妊娠结局的影响,探讨二者对临床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2017年1月—2020年3月河南省人民医院行新鲜周期IVF-ET助孕的大龄女性659例,均采用标准长效长方案促排卵,常规体外受精,新鲜周期单卵裂期胚胎移植。根据临床妊娠情况将659例患者分为妊娠组311例,未妊娠组348例。比较2组年龄,体质量指数,不孕年限,基础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雌二醇、AMH、窦卵泡数,获卵数,成熟卵子数,囊胚形成数,正常卵裂数,可利用胚胎数,优良胚胎数;Spearman相关法分析基础AMH、获卵数与临床妊娠率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行新鲜周期IVF-ET助孕的大龄女性临床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绘制ROC曲线,评估基础AMH、获卵数预测行新鲜周期IVF-ET助孕大龄临床妊娠结局的效能。结果(1)未妊娠组年龄[(38.64±3.01)岁]大于妊娠组[(37.42±2.41)岁](t=5.722,P<0.001),基础AMH[(2.38±2.14)μg/L]、基础窦卵泡数[(8.74±4.47)个]、获卵数[(6.55±3.79)个]、成熟卵子数[(5.41±3.56)个]、可利用胚胎数[(2.93±2.12)个]、囊胚形成数[0(0,0.25)个]均少于妊娠组[(2.82±2.37)μg/L、(9.72±5.13)个、(7.69±3.96)个、(6.26±3.79)个、(3.53±2.29)个、0(0,2.00)个](t=2.478~3.782,U=3.584,P均<0.05),体质量指数、不孕年限、基础卵泡刺激素、基础黄体生成素、基础雌二醇、正常卵裂数、优良胚胎数与妊娠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基础AMH、获卵数均与临床妊娠率呈正相关(r=0.121,P=0.002;r=0.162,P<0.001)。(3)年龄(OR=1.147,95%CI:1.075~1.223,P<0.001)、基础AMH(OR=0.480,95%CI:0.321~0.717,P<0.001)、获卵数(OR=0.483,95%CI:0.336~0.693,P<0.001)是行新鲜周期IVF-ET助孕大龄女性临床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4)基础AMH、获卵数分别以1.925μg/L、5.5个为最佳截断值,预测行新鲜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新鲜周期 抗米勒管激素 获卵数 临床妊娠结局 预测价值
原文传递
扳机日孕酮升高与获卵数对辅助生殖技术新鲜周期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许月明 张杰 +4 位作者 姜蕾 尹力 赵畔 许欣 郝桂敏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4-50,共7页
目的 探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孕酮升高对辅助生殖技术(ART)新鲜周期妊娠结局的影响及与获卵数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生殖医学科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或卵细胞质内单精子... 目的 探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孕酮升高对辅助生殖技术(ART)新鲜周期妊娠结局的影响及与获卵数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生殖医学科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或卵细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新鲜周期移植D3胚胎的不孕患者,共纳入2 437例患者。通过单因素分析、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平滑曲线拟合及阈值效应分析hCG日孕酮升高对ART新鲜周期妊娠结局的影响,并通过分层分析评估其影响是否与获卵数有关。结果 所有患者调整混杂因素后,阈值效应分析结果显示,hCG日孕酮≥1.5 ng/mL时,孕酮每增加1 ng/mL,临床妊娠率下降60%(95%CI:0.2~0.7,P=0.004),宫内妊娠率下降70%(95%CI:0.2~0.7,P=0.003),活产率下降70%(95%CI:0.1~0.7,P=0.004)。按获卵数分组后结果显示,获卵数5~10时,hCG日孕酮≥1.8 ng/mL时,孕酮每增加1 ng/mL,临床妊娠率下降100%(95%CI:0.0~0.1,P=0.002);宫内妊娠率下降100%(95%CI:0.0~0.0,P<0.001);hCG日孕酮≥1.6 ng/mL时,孕酮每增加1 ng/mL,活产率下降90%(95%CI:0.0~1.0,P=0.049)。获卵数10~15时,孕酮≥1.1 ng/mL时,孕酮每增加1 ng/mL,临床妊娠率下降70%(95%CI:0.1~0.7,P=0.006),宫内妊娠率下降70%(95%CI:0.1~0.6,P=0.003),活产率下降70%(95%CI:0.1~0.6,P=0.003)。结论 在接受IVF/ICSI新鲜周期移植的不孕患者中,hCG日孕酮≥1.5 ng/mL是影响临床妊娠率、宫内妊娠率和活产率的独立危险因素。分组后孕酮升高对获卵数5~15的患者影响更为明显,因此,若hCG日孕酮升高且获卵数在5~15之间的患者可行全胚冷冻,以期改善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酮升高 体外受精 新鲜胚胎移植 妊娠结局 获卵数
原文传递
获卵数结合精子DNA碎片指数及精液参数对R-ICSI的预判价值
10
作者 谭艳 贡雪凤 龙文香 《中国医学工程》 2024年第12期59-62,共4页
目的探讨短时体外受精(IVF)受精时受精失败的影响因素,为选择恰当的助孕方式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株洲市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2021年1月至2023年9月短时受精的IVF周期数据,根据受精结果分为早期补救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R-ICSI)组(n=49... 目的探讨短时体外受精(IVF)受精时受精失败的影响因素,为选择恰当的助孕方式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株洲市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2021年1月至2023年9月短时受精的IVF周期数据,根据受精结果分为早期补救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R-ICSI)组(n=49例)和短时IVF组(n=402例),比较不孕不育夫妇各项数据资料,包括双方年龄、不孕类型、不孕年限、促性腺激素(Gn)天数、Gn总量、获卵数、女方体重指数(BMI)、促卵泡激素(FSH)、抗米勒管激素(AMH)和精液体积、精子浓度、前向运动(PR)精子、正常精子形态和精子DNA碎片指数(DFI)。结果R-ICSI组获卵数、精子浓度、正常精子形态、DFI与短时IVF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双方年龄、不孕类型、不孕年限、Gn天数、Gn总量、女方BMI、FSH、AMH、精液体积、PR级精子与短时IVF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ICSI组获卵数<5枚和≥30枚的比例异于短时IVF组,同时轻度少精子症和中度畸形精子症比例也高于短时IVF组(P<0.05)。结论当获卵数<5枚或者≥30枚时,遇到精子浓度异常、精子正常形态率异常、DFI异常的情况,尤其是在这几项指标同时出现异常时,提示患者存在受精障碍的概率较大,可尽早实行R-ICSI,提高卵子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补救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 获卵数 精子浓度 正常精子形态 精子DNA碎片指数
下载PDF
获卵数目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局的关系 被引量:4
11
作者 樊桂玲 彭鹏 +2 位作者 韩宝生 李宜学 郭剑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7期4232-4234,共3页
目的:分析和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最合适的获卵数目。方法:对唐山市妇幼保健院生殖遗传科2009年8月~2010年12月实施的237个IVF-ET新鲜周期进行回顾性总结和分析,根据不同获卵数分为4组:A组≤3、B组4~9、C组10~15及D组&g... 目的:分析和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最合适的获卵数目。方法:对唐山市妇幼保健院生殖遗传科2009年8月~2010年12月实施的237个IVF-ET新鲜周期进行回顾性总结和分析,根据不同获卵数分为4组:A组≤3、B组4~9、C组10~15及D组>16个卵子,分析各组的周期数、年龄、基础FSH、平均促性腺激素(Gn)启动剂量、用量及天数、HCG注射日的E2值、优胚率和取卵周期临床妊娠率。结果:①获卵数随年龄增加呈下降趋势;②FSH值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Gn启动剂量随获卵数增加呈下降趋势,A组与C组、A组与D组、B组与C组差异显著(P<0.01),其余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Gn用药天数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⑤各组Gn总剂量随获卵数增加呈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⑥注射HCG日的血清E2值随获卵数增加而明显上升,与获卵数呈正相关,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⑦C组的优胚率及妊娠率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⑧D组周期取消数最高,且均因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结论:IVF-ET周期中获卵数在10~15个之间既可以降低OHSS发生,又可获得较理想的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获卵数 妊娠结局
原文传递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早期流产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梁毓 周丽颖 +2 位作者 李颖 兰永连 王树玉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4年第9期148-149,168,共3页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ICSI)妊娠后发生早期流产的可能相关因素。方法将IVF或ICSI获得妊娠的735个周期,按妊娠结局分为早期流产组和继续妊娠组,分析IVF/ICSI妊娠后发生早期流产的可能相关因素。结果早期流产组患者年龄和胚...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ICSI)妊娠后发生早期流产的可能相关因素。方法将IVF或ICSI获得妊娠的735个周期,按妊娠结局分为早期流产组和继续妊娠组,分析IVF/ICSI妊娠后发生早期流产的可能相关因素。结果早期流产组患者年龄和胚胎移植数明显高于继续妊娠组(P<0.01);窦卵泡数、hCG日E2、P值、获卵数均明显低于继续妊娠组(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增高及获卵数减少是发生早期自然流产的危险因素。结论 IVF/ICSI治疗周期中患者年龄、窦卵泡数、hCG日E2、P值、获卵数、移植胚胎数与早期流产相关,年龄增高及获卵数减少可增加早期自然流产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早期流产 高龄 获卵数
原文传递
长方案IVF/ICSI周期中获卵数与助孕结局的关系 被引量:2
13
作者 倪佳 黄静 +1 位作者 何钰辉 柳胜贤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5年第33期92-94,共3页
目的:研究和分析长方案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ICSI-ET)周期不同获卵数目与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周期冷冻率、移植胚胎数、着床率、临床妊娠率之间的关系。方法:对本院生殖中心2011年1月-2012年12月实施长方案有获卵的共786... 目的:研究和分析长方案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ICSI-ET)周期不同获卵数目与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周期冷冻率、移植胚胎数、着床率、临床妊娠率之间的关系。方法:对本院生殖中心2011年1月-2012年12月实施长方案有获卵的共786个IVF/ICSI-ET新鲜周期进行回顾性总结和分析,根据不同获卵数分为五组(A组1~4枚,B组5~10枚,C组11~15枚,D组16~20枚,E组〉20枚),比较各组年龄、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周期冷冻率、移植胚胎数及临床妊娠率。结果:获卵数随年龄增加呈下降趋势,但五组年龄、移植胚胎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五组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冷冻周期率及临床妊娠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临床妊娠率C组最高,B、D组较E组高,A组最低,C组优质胚胎率及周期冷冻率均较高。结论:长方案IVF/ICSI-ET周期中,在移植有效胚胎数相同的条件下,获卵数多少与实验室各项指标及临床妊娠率显著相关,获取中等数量的卵子能获得最佳的临床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卵数 平均年龄 受精率 卵裂率 冷冻周期率 移植胚胎数 临床妊娠率
下载PDF
控制超排卵中获卵数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局的关系 被引量:2
14
作者 黄绘 郭敬芝 +2 位作者 冯玉蓉 文莉 潘世春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36-238,共3页
目的:探讨控制超排卵(COH)中获卵数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的影响,及超排卵中最佳获卵数。方法:接受IVF—ET或卵细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助孕治疗的不孕症患者221例,其中获卵数〈5者31例(Ⅰ组),获卵数5—10... 目的:探讨控制超排卵(COH)中获卵数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的影响,及超排卵中最佳获卵数。方法:接受IVF—ET或卵细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助孕治疗的不孕症患者221例,其中获卵数〈5者31例(Ⅰ组),获卵数5—10者96例(Ⅱ组),获卵数11—15者49例(Ⅲ组),获卵数〉15者45例(Ⅳ组),回顾性分析4组IVF/ICSI结局。结果:Ⅰ组临床妊娠率(25.8%)明显低于第Ⅱ、Ⅲ、Ⅳ组,差异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Ⅳ组临床妊娠率(40%)低于Ⅱ组(53.13%)及Ⅲ组(53.0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Ⅳ组发生4例(8.89%),Ⅲ组1例(2.04%),Ⅰ、Ⅱ组无发生。结论:在COH中获卵数5—15个时临床妊娠率最高,获卵数≤10个时可避免重度OHSS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性超排卵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获卵数
下载PDF
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在供精-体外受精胚胎移植黄体期长方案临床结局中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潇 崔媛媛 +4 位作者 谭颖 林盛 何毅超 张清健 宋革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1642-1646,共5页
目的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在黄体期长方案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在临床结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本中心采用黄体中期长方案行供精-IVF助孕妇女启动日和HCG日血清标本,分析血清IGF-1与临床结局的关系。结果高反应组和正常反应... 目的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在黄体期长方案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在临床结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本中心采用黄体中期长方案行供精-IVF助孕妇女启动日和HCG日血清标本,分析血清IGF-1与临床结局的关系。结果高反应组和正常反应组启动日IGF-1无显著差异。一个移植周期后临床妊娠组启动日IGF-1显著高于未孕组。启动日IGF-1是影响临床结局的重要因素(OR=0.987,95%CI:0.978~0.998,P=0.021)。启动日IGF-1预测一个移植周期临床结局的ROC曲线分析曲线下面积(AUC)为0.669(P=0.029)。结论采用黄体期长方案行供精-IVF时,启动日IGF-1不能预测卵巢反应,但对临床妊娠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供精-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获卵数 正常受精数 临床结局
下载PDF
获卵数目对辅助生殖结局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林锦丽 张林昊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8年第14期3262-3265,共4页
目的探讨获卵数目和辅助生殖结局的关系,为临床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17年3月在该院接受辅助生殖技术/卵泡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VF/ICSI-ET)的1 671例患者的临床结局。按患者获卵总数由低到高分为甲组(获卵数≤5... 目的探讨获卵数目和辅助生殖结局的关系,为临床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17年3月在该院接受辅助生殖技术/卵泡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VF/ICSI-ET)的1 671例患者的临床结局。按患者获卵总数由低到高分为甲组(获卵数≤5,319例)、乙组(5<获卵数≤10,536例)、丙组(10<获卵数≤15,442例)和丁组(获卵数>15,374例),收集患者年龄、孕次、活产情况等数据。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用方差分析和χ~2检验进行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用于校正混杂因素,并分析获卵数目和临床活产率的关系。结果 4组间年龄、孕次、基础激素水平、Gn启动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4组临床妊娠率、活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丙组临床妊娠率(43.4%)和活产率(36.0%)均最高,而甲组临床妊娠率(34.2%)最低,丁组活产率(26.7%)最低,但流产率、异位妊娠率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校正混杂因素后,发现相较于丙组,丁组临床活产率显著下降,其OR值为0.426(P<0.05)。结论获卵数在11~15个之间时,临床妊娠率、活产率最佳,而获卵数≤5个时对临床妊娠率不利,而>15个时则影响临床活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生殖 获卵数目 回顾性研究
原文传递
Relationship between lower number of oocytes retrieved and clinical outcomes of 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
17
作者 王雪梅 姜宏 +1 位作者 张文香 魏兆莲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B12期36-41,共6页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linical outcomes of the infertile women with retrieved oocytes less than or equal to 5 undergoing 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 or 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1CSI)....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linical outcomes of the infertile women with retrieved oocytes less than or equal to 5 undergoing 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 or 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1CSI). Methods:The clinical data of 216 embryo transfer cycles with retrieved oocytes less than or equal to 5 during the procedure of IVF/ICSI in Reproductive Medicine Center of the 105th Hospital of PLA from Jul.2008 to Dec.2011 were analyze retrospectively.All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group A(< 35 years),group B(35-39 years) and group C(≥40 years) according to the ages,and 409 IVF/ICSI cycles with patients’ age less than 35 years old and 6-15 retrieved oocytes in the same period were served as controlled group.Then the patients≥35 years were subdivided into 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agonist(GnRH-a) long protocol group,GnRH-a short group and GnRH antagonist group according to the protocols of controlled ovarian hyperstimulation(COH).The clinical date and the outcomes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among all groups. Results:There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ces in clinical pregnancy rate(38.3%vs.19.4%) and early abortion rate(16.1%vs.50.0%) between group A and group C(P<0.05),and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clinical pregnancy rate(38.3%vs.41.6%)and early abortion rate(16.1%vs.10.0%) between group A and control group(P>0.05).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clinical pregnancy rates(29.01%vs.26.1%vs.25.9%) and early abortion rates(33.3%vs.33.3%vs.40.0%) among GnRH-a long protocol group,GnRH-a short group and GnRH antagonist group(P>0.05). Conclusions:Relatively satisfactory clinical outcomes of IVF/ICSI would still be got for the patients <35 years with retrieved oocytes less than or equal to 5,but whatever COH protocols such as GnRH-a long protocol,GnRH-a short and GnRH antagonist could not improve the outcomes of IVF/ICSI for the patients aged≥35 with retrieved oocytes less than or equal to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疗效 胚胎移植 体外受精 卵母细胞 GNRH-A IVF-ET 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下载PDF
注射HCG日血清孕酮水平及孕酮/获卵数比值对PCOS患者IVF-ET助孕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陈鑫 胡玥玥 +2 位作者 刁红录 张昌军 邓锴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11期1101-1106,共6页
目的探究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注射HCG日血清孕酮(P)水平及P与获卵数比值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助孕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PCOS患者IVF-ET治疗的临床资料,根据妊娠结局分为临床妊娠组(49例)和未妊娠组(37例)... 目的探究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注射HCG日血清孕酮(P)水平及P与获卵数比值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助孕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PCOS患者IVF-ET治疗的临床资料,根据妊娠结局分为临床妊娠组(49例)和未妊娠组(3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HCG日血清P、E2水平、获卵数、受精率、优质胚胎率等;按照HCG日血清P水平的不同分为<1.90nmol/L、1.90~3.80nmol/L及>3.80nmol/L三组,比较三组患者胚胎发育情况以及妊娠结局;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别对HCG日P水平及P/获卵数比值对PCOS患者助孕结局的预测作用进行分析,并对影响PCOS患者IVF-ET妊娠结局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与临床妊娠组相比,未妊娠组不孕年限更长、体重指数(BMI)更高、HCG日P与获卵数比值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HCG日P水平对PCOS患者助孕结局有预测价值,敏感度0.865、特异度0.653;HCG日P水平在1.90~3.80nmol/L时临床妊娠率、优质胚胎率显著增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不孕年限(OR=0.791,P=0.046)、BMI(OR=0.841,P=0.011)、基础P水平(OR=1.146,P=0.039)和注射HCG日P水平(OR=0.187,P=0.023)与PCOS患者IVF-ET妊娠结局相关。结论 PCOS患者不孕年限、BMI及注射HCG日P水平的增高对IVF-ET妊娠结局产生不利影响;HCG日P水平对PCOS患者助孕结局有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孕酮 孕酮/获卵数比值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多囊卵巢综合征 妊娠结局
下载PDF
HCG日雌二醇和获卵数的比值对IVF长方案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刘杏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6期5765-5766,共2页
目的:研究hCG日雌二醇(E2)和获卵数的比值对IVF长方案妊娠结局的影响,并且确定最佳的E2/获卵数比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12月543例进行长方案IVF/ICS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hCG日E2浓度和取卵日获卵数的比值,分为3组,A组:E2... 目的:研究hCG日雌二醇(E2)和获卵数的比值对IVF长方案妊娠结局的影响,并且确定最佳的E2/获卵数比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12月543例进行长方案IVF/ICS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hCG日E2浓度和取卵日获卵数的比值,分为3组,A组:E2/获卵数<200 pg/ml;B组:E2/获卵数200~500 pg/ml;C组:E2/获卵数>500 pg/ml。比较3组患者进行IVF/ICSI过程中的临床参数和妊娠结局。结果:hCG日E2浓度随着E2/获卵数比值的增高而升高。但是,获卵数却随着比值的增高而下降,受精率3组无统计学差异,着床率和妊娠率在B组最高,分别为30.73%和45.27%,而C组的着床率和妊娠率都是最低,分别为18.45%和31.03%。结论:E2/获卵数的确会影响长方案IVF的妊娠结局,此值的最佳范围为200~500 p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二醇/获卵数比值 妊娠结局 长方案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原文传递
降调节后血清卵泡刺激素波动与获卵数的相关性分析
20
作者 田仁霞 韩国庆 +4 位作者 李鸿儒 孙琴 陈莉 姚兵 梁元姣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7年第10期1738-1743,共6页
目的探讨在体外受精(IVF)/卵母细胞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胚胎移植(ET)中,垂体降调节后血清卵泡刺激素(FSH)水平的动态变化与获卵数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中心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 RH-a)对垂体进行降调节超促排... 目的探讨在体外受精(IVF)/卵母细胞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胚胎移植(ET)中,垂体降调节后血清卵泡刺激素(FSH)水平的动态变化与获卵数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中心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 RH-a)对垂体进行降调节超促排卵的751个IVF/ICSI-ET周期。促性腺激素(Gn)启动日及人绒毛促性腺激素(HCG)日测血清FSH水平,并计算HCG日与Gn启动日的FSH的差值,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Gn启动日FSH及HCG日FSH值与Gn日FSH差值与获卵数、成熟卵泡数的相关性,根据Gn日FSH水平分两组:FSH<4 m IU/L组和FSH≥4 m IU/L组。按HCG日与Gn启动日FSH差值分4组,分别为A组:差值<0;B组:0≤差值<10 m IU/ml;C组:10 m IU/ml≤差值<20 m IU/ml;D组:差值≥20 m IU/ml。用t检验比较组间Gn天数、Gn总用量、获卵数、成熟卵泡数的情况。结果 (1)Gn启动日FSH值与获卵数、成熟卵子数呈显著性负相关,r值分别为-0.307、-0.301(P<0.05),HCG日FSH值与Gn日FSH值的差值与获卵数、成熟卵子数呈显著性负相关,r值分别为-0.166、-0.179(P<0.05);(2)FSH≥4 m IU/ml组的获卵数[(11.93±4.13)枚]及成熟卵子数[(10.01±3.93)枚]比FSH<4 m IU/ml组[分别为(13.55±3.81)枚、(11.45±3.75)枚]显著性少,(3)根据HCG日FSH值与Gn日FSH值的差值分组,4组获卵数分别为(8.67±2.87)枚、(13.12±3.90)枚、(12.36±4.20)枚及(10.23±3.90)枚,其中A组获卵数最低,与其他三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获卵数、成熟卵子数与其C、D组相比显著性增加。结论 Gn启动日FSH值及HCG日FSH与Gn日FSH的差值和获卵数呈负相关,其中Gn启动日的FSH水平与获卵数相关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降调节 控制性促排卵 卵泡刺激素 获卵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