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双计算全息图检测凹非球面 被引量:26
1
作者 谢意 陈强 +3 位作者 伍凡 侯溪 张晶 吴高峰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313-1317,共5页
为实现对凹非球面的高精度检测,提出并设计了一种二元纯相位型双计算全息图。设计的双计算全息图由主全息和对准全息两部分组成,分别用于检测非球面和精确定位主全息。介绍了双计算全息图的工作原理及其设计方法,并给出了一个检测Φ140... 为实现对凹非球面的高精度检测,提出并设计了一种二元纯相位型双计算全息图。设计的双计算全息图由主全息和对准全息两部分组成,分别用于检测非球面和精确定位主全息。介绍了双计算全息图的工作原理及其设计方法,并给出了一个检测Φ140、F/2抛物面反射镜的双计算全息图设计实例,实验得到的均方根(RMS)误差为0.062λ。通过分析对准全息的误差,推导出主全息的条纹位置畸变误差,最后计算出其综合误差为0.06λ。为验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将其与平面镜自准直检测结果(ERMS=0.062λ)比较,结果二者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测量 凹非球面 计算全息图 零位检验 自准直检验
原文传递
非球面干涉仪零检验的补偿器设计 被引量:10
2
作者 伍凡 《应用光学》 CAS CSCD 1997年第2期10-13,共4页
根据三级像差理论推导非球面干涉仪零检验的单透镜补偿器在几种检验光路中的初始结构参数计算公式。讨论最佳化设计方法,并给出设计实例。
关键词 法线像差 零检验 补偿器 干涉仪 非球面
下载PDF
大口径碳化硅材料凸非球面反射镜的检验 被引量:14
3
作者 薛栋林 张忠玉 +1 位作者 郑立功 张学军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491-2496,共6页
为了实现某大口径碳化硅材料凸非球面反射镜检验,研究了无像差点法以及补偿检验法方案。经过比较优选,确定选用补偿检验方案并专门设计了高精度大口径非球面补偿器,设计精度为PV:0.0082λ,RMS:0.0029λ(λ=632.8nm)。采用会聚光束,使用... 为了实现某大口径碳化硅材料凸非球面反射镜检验,研究了无像差点法以及补偿检验法方案。经过比较优选,确定选用补偿检验方案并专门设计了高精度大口径非球面补偿器,设计精度为PV:0.0082λ,RMS:0.0029λ(λ=632.8nm)。采用会聚光束,使用大口径数字干涉仪进行凸非球面正面检测,最终检测结果为0.022λ(RMS)。所述补偿器的设计方法和要求具有普遍性,设计结果也可用于同类型大口径凸非球面检验用补偿器的设计。采用该方法提高了凸非球面检测精度,并且在凸非球面镜的材料选择、结构设计、支撑方式等方面提供了更多的优化空间,为新型光学材料在凸非球面反射镜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凸非球面镜 碳化硅反射镜 零位检验 补偿器设计
下载PDF
基于计算全息元件的大口径非球面透镜透射波前检测方法 被引量:12
4
作者 何宇航 李强 +2 位作者 高波 魏小红 柴立群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07-112,共6页
针对大口径非球面透镜透射波前检测,提出了采用计算全息元件(CGH)作为光路相位补偿元件进行检测的方法。大口径非球面透镜透射波前通常采用球面干涉仪进行检测,为了达到零位检测的目的,在光路中往往需要加入相位补偿元件以补偿高阶像差(... 针对大口径非球面透镜透射波前检测,提出了采用计算全息元件(CGH)作为光路相位补偿元件进行检测的方法。大口径非球面透镜透射波前通常采用球面干涉仪进行检测,为了达到零位检测的目的,在光路中往往需要加入相位补偿元件以补偿高阶像差(HOA)。传统的折射式相位补偿元件的精度溯源比较困难,导致检测数据缺乏可信度。将CGH作为相位补偿元件可达到零位检测的目的。针对大口径非球面透镜的透射波前检测,设计并加工了相应的CGH作为相位补偿元件,并与传统的折射式补偿元件进行了对比测试。测试结果表明:两种相位补偿方法的测试数据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峰谷(PV)值的差值为0.034λ(λ为检测光的波长),均方根(RMS)值的差值为0.006λ,因此CGH作为相位补偿元件具有相当高的测试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量 计算全息元件 干涉检测 零位测试 相位补偿 测量精度
原文传递
零模型及其在复杂网络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9
5
作者 陈泉 杨建梅 曾进群 《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17,共10页
从假设检验这一源头出发,描述零模型方法产生的理论和实践背景,在生态学零模型启发中总结零模型的本质作用,并重点叙述在复杂网络拓扑结构研究中零模型的构建及其应用研究所取得的成果,讨论了复杂网络零模型研究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零模型 假设检验 复杂网络 拓扑结构
下载PDF
自由曲面零补偿计算全息图离散相位的B样条拟合 被引量:8
6
作者 苏萍 谭峭峰 +1 位作者 康果果 金国藩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767-1771,共5页
在设计自由曲面光学元件零补偿检测的计算全息图(CGH)时,利用光线追迹可得到散乱分布的离散相位点,需通过插值得到连续的相位分布函数,以计算CGH刻线位置。采用双三次B样条插值法,对散乱分布的离散相位点进行拟合并用较少的采样点满足... 在设计自由曲面光学元件零补偿检测的计算全息图(CGH)时,利用光线追迹可得到散乱分布的离散相位点,需通过插值得到连续的相位分布函数,以计算CGH刻线位置。采用双三次B样条插值法,对散乱分布的离散相位点进行拟合并用较少的采样点满足精度要求。利用双三次B样条的矩阵表达式及CGH加工相位函数在所加载频方向单调递增的性质,简化了求解插值曲面与x-y平行平面精确交线的方法,高精度地求取了相位型CGH的上下沿刻线位置。最后给出了一例用于自由曲面干涉零补偿检测的CGH图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设计 计算全息 双三次B样条插值 零补偿检测 自由曲面
原文传递
折反射式零位补偿检验 被引量:6
7
作者 张珑 胡文琦 +1 位作者 郑列华 郝沛明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11,共5页
结合奥夫纳尔折射式零位补偿器和马克苏托夫反射式零位补偿器的优点,对大口径、大相对孔径凹非球面加工检验提出一种折反射式零位补偿检验法.该方法采用放置在非球面顶点曲率中心之前的两块透镜和一块反射镜来实现大口径凹非球面零位补... 结合奥夫纳尔折射式零位补偿器和马克苏托夫反射式零位补偿器的优点,对大口径、大相对孔径凹非球面加工检验提出一种折反射式零位补偿检验法.该方法采用放置在非球面顶点曲率中心之前的两块透镜和一块反射镜来实现大口径凹非球面零位补偿检验.依据三级像差理论,推导了初始结构计算公式;通过对口径为1 000mm、顶点曲率半径为4 000mm、偏心率为1.05、中心孔为200mm的凹非球面进行补偿器设计,完成了原理验证,优化后系统剩余波像差峰谷值为0.004 2λ.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轴向光路长度短,补偿能力强,可用于允许部分中心遮拦的大口径、大相对孔径凹非球面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设计 折反射式补偿器 三级像差理论 非球面 补偿检验 大口径 大相对孔径
下载PDF
面向制造的光学面形超精密测量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5
8
作者 陈善勇 薛帅 +2 位作者 熊玉朋 彭小强 戴一帆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67-180,共14页
超精密测量是光学制造的前提。高精度的光学面形测量仍然遵循零位检验原则,计算机生成全息图(CGH)是自由曲面等复杂面形零位检验所必需的补偿器。为此,面向制造过程,重点论述CGH补偿检验原理及其衍射级次的鬼像干扰、投影畸变校正、测... 超精密测量是光学制造的前提。高精度的光学面形测量仍然遵循零位检验原则,计算机生成全息图(CGH)是自由曲面等复杂面形零位检验所必需的补偿器。为此,面向制造过程,重点论述CGH补偿检验原理及其衍射级次的鬼像干扰、投影畸变校正、测量不确定度与绝对检验问题,探讨CGH补偿检验的局限与应对方法。针对制造过程中产生的动态演变局部大误差的测量难题,论述子孔径拼接测量、自适应补偿干涉测量方法,探讨加工原位干涉测量进展。最后,从超高精度测量与溯源、混合光学零件的宏微跨尺度测量、自主可控面形测量仪器及其原位集成三个方面对光学面形测量技术发展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量 超精密测量 零位检验 光学面形计量 光学自由曲面 计算机生成全息图
原文传递
双胶合透镜法检测大相对孔径凸非球面透镜 被引量:5
9
作者 陈钦芳 马臻 +2 位作者 赵蒙 方虎 王虎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98-102,共5页
大相对孔径凸非球面的检测一直是非球面制造的难点.本文结合两片大相对孔径凸椭球面透镜的检测,提出采用同种材料胶合的检测方法,并基于该检测方法加工得到了相对孔径分别为2.7和2的两块凸椭球面透镜.经检测,两块非球面透镜检测系统的... 大相对孔径凸非球面的检测一直是非球面制造的难点.本文结合两片大相对孔径凸椭球面透镜的检测,提出采用同种材料胶合的检测方法,并基于该检测方法加工得到了相对孔径分别为2.7和2的两块凸椭球面透镜.经检测,两块非球面透镜检测系统的最终波像差均方根值都优于1/30λ(λ=632.8nm),在实际光学系统应用中,系统的分辨率和弥散斑大小均满足系统的指标要求.产品的使用情况验证了本文采用的同种材料胶合的检测方法在理论和实践上是可行的,与传统的光学补偿法检测大非球面度、高陡度非球面相比,本文采用的胶合透镜法极大地简化了检测系统结构,降低了系统的装调难度,是一种有效的高准确度凸非球面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检测 非球面 补偿法检测 胶合透镜 大相对孔径 椭球面
下载PDF
计算机再现全息与辅助球面混合补偿检测凸非球面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明 闫力松 +3 位作者 薛栋林 赵晶丽 郑立功 张学军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60-267,共8页
大口径凸非球面镜在现代光学系统的应用日渐广泛,尤其在离轴三反光学系统中,它往往作为次镜使用。出于力学特性和热学特性考虑,一般采用不透明的Si C材料来制作此类非球面镜面,而且对于离轴系统,次镜的全口径均参与成像。口径大、加工... 大口径凸非球面镜在现代光学系统的应用日渐广泛,尤其在离轴三反光学系统中,它往往作为次镜使用。出于力学特性和热学特性考虑,一般采用不透明的Si C材料来制作此类非球面镜面,而且对于离轴系统,次镜的全口径均参与成像。口径大、加工材料不透明且无中心遮拦,使得传统的检测方法已经无法实现对此类非球面的检测。为解决此问题,提出一种计算机再现全息(CGH)与辅助球面镜混合补偿的凸非球面检测方法,构建了基于CGH辅助功能区域的检测对准方案,并以此方法对一口径为φ120 mm的Si C凸非球面反射镜进行了混合补偿检测,其检测结果与子孔径拼接检测结果在均方根(RMS)值为1/50λ精度下一致,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与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制造 混合补偿检测 凸非球面 计算机再现全息 辅助球面镜 零位补偿检测
原文传递
用计算全息标校补偿器的技术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强 伍凡 +1 位作者 袁家虎 谢意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175-2178,共4页
用计算全息(CGH)模拟理想非球面主镜的反射波面,用补偿器对该计算全息进行检验,只要计算全息的制作误差能够满足要求,就能实现直接对补偿器的标校。介绍了计算全息标校补偿器的原理、方法,并进行了误差分析。实验采用电子束制作的计算... 用计算全息(CGH)模拟理想非球面主镜的反射波面,用补偿器对该计算全息进行检验,只要计算全息的制作误差能够满足要求,就能实现直接对补偿器的标校。介绍了计算全息标校补偿器的原理、方法,并进行了误差分析。实验采用电子束制作的计算全息实现了对850 mm F/2抛物面主镜补偿器的标校,补偿器产生的标准非球面精度不低于计算全息模拟的主镜面形精度,均方根(RMS)误差为0.012λ。研究表明,用计算全息模拟主镜反射波面对补偿器进行标校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结合先进的微电子制造技术,可实现对补偿器的高精度标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球面检验 补偿器标校 计算全息 零检验
原文传递
非球面零检验的反射式Offner补偿器设计 被引量:1
12
作者 伍凡 《应用光学》 CAS CSCD 1998年第5期13-16,共4页
根据三级像差理论,推导反射式Ofner补偿器在检验光路中的初始结构参数计算公式,讨论计算机最佳化设计方法,并给出设计实例。
关键词 非球面零检验 反向式Offner补偿器 光学设计 计算机最佳化设计 三级像差理论
下载PDF
凸抛物面反射镜的检验 被引量:1
13
作者 孔祥蕾 郝沛明 张权 《光学技术》 CAS CSCD 2002年第1期83-84,88,共3页
简要介绍了应用于凸抛物面反射镜检验的零位检测法和亨德尔方法 ,详细讨论了如何把这两种方法有机结合 ,对Φ130mm凸抛物面进行实际检验。发现将这两种方法同时应用于凸抛物面反射镜的检验中 ,可充分发挥各自的优点 。
关键词 凸抛物面 零位检测法 亨德尔方法 反射镜 检验
原文传递
局域生态过程对吉林蛟河阔叶红松林群落相似度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谭凌照 范春雨 +1 位作者 张春雨 赵秀海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2-19,共8页
【目的】研究局域生态过程对群落构建的相对作用,对解释和预测植被对干扰的响应,理解群落多样性变化具有重要意义,为研究群落物种共存机制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以吉林蛟河阔叶红松林3块大样地为研究对象,对样地中... 【目的】研究局域生态过程对群落构建的相对作用,对解释和预测植被对干扰的响应,理解群落多样性变化具有重要意义,为研究群落物种共存机制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以吉林蛟河阔叶红松林3块大样地为研究对象,对样地中所有胸径≥1 cm的木本植物进行挂牌标记和长期监测,并根据地形将样地划分为不同生境类型。通过零模型构建生境间和生境内随机分布群落,分别计算实际群落和随机群落的相似度,比较实际群落相似度和随机群落相似度的差异,分析生境异质性和生境内空间隔离对群落结构的影响。具体验证以下4个假设:1)生境间随机群落相似度与实际群落相似度是否具有显著差异;2)生境内随机群落相似度与实际群落相似度是否具有显著差异;3)生境间随机群落相似度与生境内随机群落相似度是否具有显著差异;4)生境间随机群落相似度与生境内随机群落相似度的差值表示生境异质性的作用大小,生境内随机群落相似度与实际群落相似度的差值表示生境内空间隔离作用的大小,二者是否具有显著差异。【结果】实际群落的相似度与生境间随机群落相似度具有极显著差异,表明生境异质性和生境内空间隔离共同对群落构建具有极显著作用;实际群落的相似度与生境内随机群落相似度具有极显著差异,表明生境内空间隔离单独作用极显著;生境间随机群落相似度与生境内随机群落相似度具有极显著差异,表明生境异质性单独作用极显著;生境间随机群落相似度与生境内随机群落相似度的差值和生境内随机群落相似度与实际群落相似度的差值具有极显著差异,且前者小于后者,表明生境内空间隔离对群落构建的作用极显著高于生境异质性。【结论】在吉林蛟河阔叶红松林群落构建过程中,生境异质性作用和生境内空间隔离共同影响群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落相似度 零模型 大样地 群落构建 生境异质性 空间隔离 T检验
下载PDF
Null test for cosmic curvature using Gaussian process 被引量:1
15
作者 武鹏举 祁景钊 张鑫 《Chinese Physics C》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5期259-270,共12页
The cosmic curvature Ω_(K,0),which determines the spatial geometry of the universe,is an important parameter in modern cosmology.Any deviation from Ω_(K,0)=0 would have a profound impact on the primordial inflation ... The cosmic curvature Ω_(K,0),which determines the spatial geometry of the universe,is an important parameter in modern cosmology.Any deviation from Ω_(K,0)=0 would have a profound impact on the primordial inflation paradigm and fundamental physics.In this work,we adopt a cosmological model-independent method to test whether Ω_(K,0) deviates from zero.We use the Gaussian process to reconstruct the reduced Hubble parameter E(z)and the derivative of the distance D'(z)from observational data and then determine Ω_(K,0) with a null test relation.The cosmic chronometer(CC)Hubble data,baryon acoustic oscillation(BAO)Hubble data,and supernovae Pantheon sample are considered.Our result is consistent with a spatially flat universe within the domain of reconstruction 0<z<2.3,at the 1σ confidence level.In the redshift interval 0<z<1,the result favors a flat universe,while at z>1,it tends to favor a closed universe.In this sense,there is still a possibility for a closed universe.We also carry out the null test of the cosmic curvature at 0<z<4.5 using the simulated gravitational wave standard sirens,CC+BAO,and redshift drift Hubble data.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in the future,with the synergy of multiple highquality observations,we can tightly constrain the spatial geometry or exclude the flat univer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smic curvature Gaussian process cosmological observations cosmological model-independent method null test
原文传递
Φ1.2m F/1.5抛物面主镜补偿器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强 袁家虎 +2 位作者 伍凡 高平起 吴高峰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384-1388,共5页
用于Φ1.2 mF/1.5主镜面形检验的补偿器,需要补偿0.087 mm的非球面度,并满足0.033λ(RMS)面形检测要求。介绍了该补偿器的设计、误差分析、加工、标校及最终主镜检测的情况。主镜检测前用计算全息(CGH)对补偿器标校显示:补偿器产生的抛... 用于Φ1.2 mF/1.5主镜面形检验的补偿器,需要补偿0.087 mm的非球面度,并满足0.033λ(RMS)面形检测要求。介绍了该补偿器的设计、误差分析、加工、标校及最终主镜检测的情况。主镜检测前用计算全息(CGH)对补偿器标校显示:补偿器产生的抛物面面形误差为0.012λ(RMS),二次曲面常数K的误差为0.006 4%;主镜最终补偿检测结果为:面形误差0.027λ(RMS),二次曲面常数K的误差为0.030 6%,与分析的结果相符。结果表明,补偿器设计合理,建立的误差分析原则和方法可行,加工质量可靠,为更大口径高陡度非球面主镜的补偿检验奠定了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加工 非球面检验 零补偿检验 补偿器设计 补偿器标校
下载PDF
通过散射板干涉仪的改型实现非球面的零测试 被引量:1
17
作者 徐敏 游艺锋 卓永模 《光学仪器》 1998年第1期8-12,共5页
通过对散射板干涉位的适当改型,利用散射板上高轮点产生的附加程基来补偿球面和非球面之间的光程基,无需任何零光学元件,就可产生一种新型的二次非球面零测试法。本文对这一方法进行了描述、分析和实验。
关键词 散射板干涉仪 零测试 非球面 光学元件
下载PDF
假设检验教学中一个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2
18
作者 郭建新 许军保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2期131-133,共3页
在假设检验中,怎样选择原假设与备择假设,有人叙述为:"通常把希望得到的陈述视为备择假设",很多教师也是按此进行课堂教学的。我认为应该是把"不能轻易否定的"作为原假设,或者把"有充分依据才能肯定的"... 在假设检验中,怎样选择原假设与备择假设,有人叙述为:"通常把希望得到的陈述视为备择假设",很多教师也是按此进行课堂教学的。我认为应该是把"不能轻易否定的"作为原假设,或者把"有充分依据才能肯定的"作为备择假设。且在有实际意义的检测中,原假设与备择假设的选取,与检测者的态度或希望无关,具有一定客观性,一般它们不能互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假设 备择假设 显著性 希望或态度 客观性 互换
下载PDF
新型椭球形窗口零位检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曲贺盟 张新 +1 位作者 王灵杰 张继真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04-207,共4页
椭球形窗口的检测技术严重阻碍其成功应用。首先简要介绍了目前普遍使用的非球面检测技术,并针对椭球形窗口大倾斜、大偏心、深非球面的特点,基于零位补偿检测法原理,设计了一种适合椭球形窗口检测的改进型Offner零位补偿检测系统。检... 椭球形窗口的检测技术严重阻碍其成功应用。首先简要介绍了目前普遍使用的非球面检测技术,并针对椭球形窗口大倾斜、大偏心、深非球面的特点,基于零位补偿检测法原理,设计了一种适合椭球形窗口检测的改进型Offner零位补偿检测系统。检测系统包括补偿镜、场镜和标准球面参考镜,检测系统工作原理为:干涉仪出射平行光线通过补偿镜及场镜产生修正波前,通过椭球形窗口照射到标准球面反射镜,并按原光路返回与参考光线干涉,其干涉结果显示出椭球形窗口的面形偏差。实现了对椭球形窗口的高精度全口径一次检测并给出了完整的设计结果。检测了长径比为1.0,口径为110mm的椭球形窗口,其波前残余波像差均方根值为0.0052λ。设计结果为实际使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设计 光学检测 椭球形窗口 零位检测 零位补偿器设计
原文传递
多重相关检验中错误发现率的控制算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遵雄 陈昊 《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第3期35-40,共6页
假设检验问题是通过比较p值和置信水平α的值来决定是否拒绝对应的假设,p<α时我们拒绝原假设。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在所有满足零假设为真的p值集合中,数值较小的p值存在的可能性会增加,从而使得做出错误的判断,p值调整算法可以针对... 假设检验问题是通过比较p值和置信水平α的值来决定是否拒绝对应的假设,p<α时我们拒绝原假设。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在所有满足零假设为真的p值集合中,数值较小的p值存在的可能性会增加,从而使得做出错误的判断,p值调整算法可以针对多重检验有效地缓解这类问题。本文讨论多重检验的p值调整算法的功效,模拟基因序列进行多重检验分析,产生2000个模拟量(即基因数量),重复实验1000次,得到1000组p值。对每组p值使用相应的调整算法得到新的p值,比较每个算法功效的优劣。模拟结果显示在我们所选用的5种p值调整算法中,q值方法(Storey 2003)能很好地控制错误发现率(FDR)的大小,同时具有更高的功效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序列 零假设 备选假设 错误发现率 p值调整 检验功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