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核能5.0:智能时代的核电工业新形态与体系架构 被引量:31
1
作者 王飞跃 孙奇 +8 位作者 江国进 谭珂 张俊 侯家琛 熊刚 朱凤华 韩双双 董西松 王嫘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22-934,共13页
本文旨在讨论核能5.0(Nuclear Energy 5.0)的基本概念、体系架构和关键平台技术等问题.首先讨论了核能5.0出现的新智能时代基础,阐述了虚拟数字工业崛起的技术背景.详细叙述了核电工业新形态与体系结构,即平行核能的定义、意义、研究内... 本文旨在讨论核能5.0(Nuclear Energy 5.0)的基本概念、体系架构和关键平台技术等问题.首先讨论了核能5.0出现的新智能时代基础,阐述了虚拟数字工业崛起的技术背景.详细叙述了核电工业新形态与体系结构,即平行核能的定义、意义、研究内容、体系架构以及应用领域.接下来讨论了核能5.0中新一代核心技术,包括核能物联网、知识自动化、发展性人工智能、大规模协同演进技术、核能区块链等.最后讨论了核能5.0中在核电系统的具体应用场景与案例,重点是核电工控系统安全评估与核电站数字化仪控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能 智联网 知识自动化 平行系统 ACP方法 区块链 虚拟数字工业
下载PDF
聚变中子源驱动的次临界清洁核能系统──聚变能技术的早期应用途径 被引量:11
2
作者 吴宜灿 邱励俭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519-525,共7页
提出作为聚变能技术早期应用途径的聚变中子源驱动的清洁核能系统概念,并从国家的能源需求、国内外核电发展状况论述开发这种系统的必要性和意义,根据国内外聚变驱动器技术及次临界包层技术进展和国内多年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说明开发... 提出作为聚变能技术早期应用途径的聚变中子源驱动的清洁核能系统概念,并从国家的能源需求、国内外核电发展状况论述开发这种系统的必要性和意义,根据国内外聚变驱动器技术及次临界包层技术进展和国内多年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说明开发这种系统的现实性和基础。文中也给出了建议的发展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洁核能 次临界 聚变中子源驱动 聚变核能
下载PDF
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前景与展望 被引量:5
3
作者 张洪伟 沈菊 《电力环境保护》 2006年第3期59-62,共4页
介绍了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现状,着重分析了电力工业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我国电力工业在严格控制火力发电的同时,应该重点发展火力发电,适度发展核电技术,重视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以及大力发展发布式能源冷... 介绍了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现状,着重分析了电力工业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我国电力工业在严格控制火力发电的同时,应该重点发展火力发电,适度发展核电技术,重视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以及大力发展发布式能源冷热电联产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工业 水电 核电 火电 分布式能源系统
下载PDF
新颖的核能燃气轮机总能系统的开拓性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林汝谋 高林 金红光 《燃气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9,共9页
基于系统综合和能的梯级利用的思路对核能燃气轮机总能系统开拓研究的进展 ,包括三方面 :1提出若干高温气冷堆核能联合循环发电新系统 ;2开拓出两种核能联合循环多联产新系统 ;3探索出几种核电站联合循环技术更新改造新途径等。建立了... 基于系统综合和能的梯级利用的思路对核能燃气轮机总能系统开拓研究的进展 ,包括三方面 :1提出若干高温气冷堆核能联合循环发电新系统 ;2开拓出两种核能联合循环多联产新系统 ;3探索出几种核电站联合循环技术更新改造新途径等。建立了完整的系统特性模型并进行了模拟分析 ,揭示了它们的热力学特性 ,概括了各种用途的核电燃气轮机总能系统新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轮机 核能发电 总能系统
下载PDF
论推进我国完整的核能产业经济体系的发展 被引量:5
5
作者 任德曦 胡泊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1-9,共9页
核能产业经济体系是以核能开发利用为目的,以科技为先导,以核电与推进动力为主体,以产品、技术、物流、价值为链接的循环,是安全、高效、清洁可靠的综合跨行业能源体系。我国能源资源不足与分布不均衡,需改善结构,科研、国防、核工学,... 核能产业经济体系是以核能开发利用为目的,以科技为先导,以核电与推进动力为主体,以产品、技术、物流、价值为链接的循环,是安全、高效、清洁可靠的综合跨行业能源体系。我国能源资源不足与分布不均衡,需改善结构,科研、国防、核工学,核农学、核医学对核技术的需要,核战略、核安全需要有换代的核武器、核潜艇、核航空母舰,所以建立完整、核能经济体系势在必行。核能产业包括十大体系,即核科技、核资源、核燃料、反应堆、核电站与推进动力、核武器、放射性同位素与辐射技术、核装备制造、核安全、核环保与辐射防护及核能经济与管理体系。建立完整、强大核能经济体系必须对核能产业从战略高度,从长远做出发展定位,根据战略定位制定出产业规划,提出各核能产业发展目标及方针、政策、措施。国家对核能产业的管理体制要改革,对这种高科技且涉及军事、政治的经济敏感性产业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国家与企业关系,目前还应在某些领域适当集中统一,对内、对外均应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能产业 核能经济体系 积极推进 完整强大的核能体系 核电大国强国
下载PDF
月面科研站核反应堆电源系统发展现状
6
作者 夏彦 朱凯博 +1 位作者 孙韶蕾 魏志勇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404-423,共20页
伴随着月球科考与开发的全面展开,月面科研站的工程建设已逐渐提上日程,为月面科研站提供可靠、持续、长寿命的电力供应是先决条件。核反应堆电源系统,因适应月球各纬度地区和长昼夜交替条件,具有持续提供高功率输出、高能量密度和长寿... 伴随着月球科考与开发的全面展开,月面科研站的工程建设已逐渐提上日程,为月面科研站提供可靠、持续、长寿命的电力供应是先决条件。核反应堆电源系统,因适应月球各纬度地区和长昼夜交替条件,具有持续提供高功率输出、高能量密度和长寿命特点,被视为月面科研站能源系统主电源最有潜力的解决方案。本文首先总结了人类探月历史的演化,紧接着介绍了月面科研站能源系统面临的环境条件以及能源需求,然后介绍了月面核反应堆电源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并梳理了国内外当前各种月面科研站核反应堆电源系统的概念设计和开发阶段情况,最后对未来月面用核反应堆电源系统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并针对技术突破和应用需求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面科研站 核反应堆 热电转换系统 热排散系统 电源管理与分配系统
下载PDF
核能Brayton闭式循环功热并供系统 被引量:4
7
作者 林汝谋 高林 金红光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97-400,共4页
本文基于能的梯级利用原理,把产功和供热有机结合,开拓出新颖的核能Brarton闭式循环功热并供系统;基于热力学基本方程推导出系统特性解析式,建立四个独立变量的系统数学模型;应用三种不同的评价准则对系统进行模拟分析,绘制不同... 本文基于能的梯级利用原理,把产功和供热有机结合,开拓出新颖的核能Brarton闭式循环功热并供系统;基于热力学基本方程推导出系统特性解析式,建立四个独立变量的系统数学模型;应用三种不同的评价准则对系统进行模拟分析,绘制不同条件下的特性线簇,概括了系统性能随独立变量的变化规律,得出许多有价值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能 布雷顿闭式循环 功热并供系统
下载PDF
核电厂工控系统信息安全评估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苑晨亮 马亮 +1 位作者 崔家文 完晓原 《核安全》 2019年第3期67-73,共7页
近年来,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问题频发,工控系统信息安全问题日益严峻。随着信息化技术在核能开发中的应用日益增多,核电站工控系统信息安全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采用有效的风险评估方法评判工控系统的安全程度,有助于发现工控系统的... 近年来,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问题频发,工控系统信息安全问题日益严峻。随着信息化技术在核能开发中的应用日益增多,核电站工控系统信息安全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采用有效的风险评估方法评判工控系统的安全程度,有助于发现工控系统的薄弱环节,从而对其进行改造提升。本文从典型的工控系统出发,基于其可用性、完整性和机密性的安全目标,在层次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模型,并根据模糊数学及层次分析法建立了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流程。通过仿真案例说明了评估方法的有效性,并针对实例提出了改进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能 工控系统 信息安全 风险评估 层次分析法
下载PDF
专利情报分析视角下超临界二氧化碳动力循环技术发展态势研究
9
作者 孟春艳 陈洪涛 +2 位作者 杨柯 王铮 张超 《中国发明与专利》 2024年第S02期70-74,112,共6页
超临界二氧化碳(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S-CO_(2))动力循环相较于水蒸气朗肯循环来说传热效率高、更易接入现存的各种发电系统中,是能动领域颠覆性的技术,受到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专利大数据分析手段,对S-CO_(2)动力... 超临界二氧化碳(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S-CO_(2))动力循环相较于水蒸气朗肯循环来说传热效率高、更易接入现存的各种发电系统中,是能动领域颠覆性的技术,受到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专利大数据分析手段,对S-CO_(2)动力循环技术专利申请态势、地域分布、重点技术布局等相关情报进行系统性梳理、分析与归纳。研究发现,S-CO_(2)动力循环技术的专利产出整体呈现上升趋势,特别是国内专利产出呈直线增长态势;研发主体的基础创新聚焦于透平的密封、结构及其相关部件的冷却方面,对于换热器则以提升工质均匀性、设备紧凑性和降低成本为目的;我国研发主体以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等科研单位为代表,但其海外专利布局意识有待进一步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O_(2) 申请人 换热器 透平 核能系统
下载PDF
核电工程高质量建设过程定量指标体系及评价办法
10
作者 贾雨 《电力勘测设计》 2024年第5期93-98,共6页
目前国内核电建设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时代,行业监管部门也高度强调建设期的质量对于电厂运行期的核安全的重要保障作用。为了提高项目建设质量、对标国内同行,本文依托工程项目实践和成熟的项目管理理念构建了一套指标体系,内容涵盖四大... 目前国内核电建设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时代,行业监管部门也高度强调建设期的质量对于电厂运行期的核安全的重要保障作用。为了提高项目建设质量、对标国内同行,本文依托工程项目实践和成熟的项目管理理念构建了一套指标体系,内容涵盖四大控制要素和EPC管理领域,对项目建设过程中要采取的行动进行表单化梳理,用于指导项目建设标准化高质量开展,能够定量展示项目建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能 总承包 高质量建设 定量指标体系
下载PDF
关于推进我国核能领域国际标准化工作的若干思考与建议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尚源 孙业丛 +2 位作者 魏然 梁雪元 董瑞林 《中国标准化》 2020年第6期38-46,共9页
自2018年中国相继承担国际标准化组织反应堆技术分委会(ISO/TC 85/SC 6)联合秘书处职责、首批三项核能领域国际标准提案项目成功立项以来,在参与全球核能领域国际标准化治理和工作领域,我国已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崭新时期。新的机遇意... 自2018年中国相继承担国际标准化组织反应堆技术分委会(ISO/TC 85/SC 6)联合秘书处职责、首批三项核能领域国际标准提案项目成功立项以来,在参与全球核能领域国际标准化治理和工作领域,我国已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崭新时期。新的机遇意味着新的挑战。我国核能领域国际标准化活动起步晚,底子薄,面临的形势复杂且任务艰巨,系统地梳理国内外核能领域标准化活动的工作情况并进行趋势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世界核能领域国际标准化工作调研情况出发,客观评价了我国核能领域国际标准化工作的现状与不足,通过对标国外最佳实践和先进经验,基于我国国情切实提出了四项潜在的中长期发展意见与改进建议,旨在着眼于当下,放眼未来,为我国核能领域国际标准化工作伟大事业的稳步向前、加快发展贡献一点绵薄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SO/TC 85 核能领域 国际标准化 标准体系 思考与展望
下载PDF
中国民用核能安全保障法律制度的困境与重构 被引量:2
12
作者 岳树梅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5-125,共11页
民用核能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频发的民用核能事故要求在民用核能利用过程中重点关注安全保障法律制度建设。民用核能利用的生态伦理及民用核能安全价值是构建民用核能安全保障法律制度的理论基础。我国民用核能安全保障法律制度在... 民用核能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频发的民用核能事故要求在民用核能利用过程中重点关注安全保障法律制度建设。民用核能利用的生态伦理及民用核能安全价值是构建民用核能安全保障法律制度的理论基础。我国民用核能安全保障法律制度在立法理念、法律体系、法律制度实施等领域均存在困境。借鉴国外民用核能安全保障法律制度建设的经验,中国应该从法律程序、实体法、相关制度等方面对民用核能安全保障法律制度加以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用核能 安全保障 法律制度
下载PDF
压水堆核电站工业供汽系统技术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玉祯 廖佰凤 +1 位作者 汪静 陈晓娟 《南方能源建设》 2022年第2期120-124,共5页
[目的]为研究压水堆核电站为周边工业区提供工业用蒸汽的技术可行性。[方法]以某1000 MW压水堆核电厂主蒸汽为热源,为周边提供工业蒸汽需求量300 t/h,蒸汽压力为1.8 MPa,蒸汽温度为250℃为例,论证了利用压水堆核电站二回路蒸汽加热工业... [目的]为研究压水堆核电站为周边工业区提供工业用蒸汽的技术可行性。[方法]以某1000 MW压水堆核电厂主蒸汽为热源,为周边提供工业蒸汽需求量300 t/h,蒸汽压力为1.8 MPa,蒸汽温度为250℃为例,论证了利用压水堆核电站二回路蒸汽加热工业用水产生满足工业需求的蒸汽转换系统的技术可行性。从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理论出发,设计了该系统的工艺流程,计算了系统中关键换热设备的热力参数。[结果]得出热源疏水温度的合理值为65℃,如疏水温度低于60℃,在二级预热器中将出现热源温度低于工业水温度的情况,将违背热力学第二定律。[结论]研究成果可为压水堆核电站工业供汽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水堆核电站 工业供汽 核能供热 分级利用 蒸汽转换系统 热源疏水温度
下载PDF
德国核设施退役治理市场探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朱翁爱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 2020年第7期146-148,共3页
阐述了德国核设施退役治理现状及计划,从管理、经费、解决方案三个方向分析了德国核电站退役治理体系,通过研究德国德国核反应堆退役产业,对发展我国的核反应堆退役治理工艺技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淘汰核能 退役 治理体系 处置 经费
下载PDF
热化学硫碘循环水分解制氢研究进展
15
作者 王智化 曾俊杰 +2 位作者 何勇 李明阳 王晓丁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24,共24页
随着化石能源日益短缺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寻求高效、清洁、可再生能源迫在眉睫。氢能作为现代能源体系新密码,因清洁、可再生、可存储、用途广泛等优点,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目前制氢方式众多,但大规模、高效、低成本、绿色的制氢方式... 随着化石能源日益短缺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寻求高效、清洁、可再生能源迫在眉睫。氢能作为现代能源体系新密码,因清洁、可再生、可存储、用途广泛等优点,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目前制氢方式众多,但大规模、高效、低成本、绿色的制氢方式才是未来氢能经济的基础。其中,热化学硫碘循环(也称碘硫循环)水分解制氢因具备上述优点被认为是最具发展潜力的制氢方法之一。从Bunsen反应、H2SO4分解和HI分解3方面综述了热化学硫碘循环水分解制氢的基础研究情况,对目前各国已建立的硫碘循环系统进行总结,着重介绍了核能耦合硫碘循环制氢流程的最新进展。从经济、环保和安全方面对目前核能耦合硫碘制氢进行分析讨论,以期为未来研究和发展提供新思路。针对Bunsen反应部分,寻找一种高效分离反应物的新方法至关重要;而对H2SO4分解和HI分解部分,现阶段主要研究仍集中在开发稳定、高效、低成本的催化剂。经过几十年研究,热化学硫碘循环水分解制氢技术已取得长足发展。在实际产氢中,苛刻的高温高腐蚀环境、复杂的耦合流程是限制其规模化、工业化的主要原因,开发由工业结构材料制成的耐腐蚀和耐热系统,继续对耦合流程进行优化和模拟是未来热化学硫碘循环水分解制氢技术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碘循环 核能 制氢 热化学循环 水分解 中试系统
下载PDF
核能发电与传统发电在民用消费中的比较分析
16
作者 刘其炘 葛思雄 《电子技术(上海)》 2023年第8期328-330,共3页
阐述核电、火力发电与水力发电的不同特点,通过案例分析,探讨我国目前面临的能源挑战,预测未来核能发展的潜力和优势,包括核能系统运行稳定且发电质量高、设备运行寿命长的特点。
关键词 新能源 核能系统 可持续发展
原文传递
用于洁净核能源的ADS-EA方案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浩虎 唐靖宇 P.Mandrillon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0-64,共5页
加速器驱动系统 (ADS)是一种新型的洁净能源装置 ,它采用加速器提供的强流高能量质子束驱动次临界的核反应堆 ,既有安全可靠和产生核废料少的优点 ,还可以处理传统反应堆留下的核废料 .能量放大器是一个基于回旋加速器组合的 ADS方案 ,... 加速器驱动系统 (ADS)是一种新型的洁净能源装置 ,它采用加速器提供的强流高能量质子束驱动次临界的核反应堆 ,既有安全可靠和产生核废料少的优点 ,还可以处理传统反应堆留下的核废料 .能量放大器是一个基于回旋加速器组合的 ADS方案 ,由三级回旋加速器组成的加速器系统可以产生流强为 1 2 m A和能量为 1 .2 Ge V的质子束 (束流功率 1 4.4MW) ,用以驱动 1 50 0 MW的核反应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洁净核能 加速器驱动系统 能量放大器 核反应堆 质子束 回旋加速器 ADS-EA
下载PDF
Understanding Accelerator Driven System (ADS) Based Green Nuclear Energy: A Review
18
作者 Mohammad Kamal Hossain Md. Abu Taher Mithun Kumar Das 《World Journal of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5年第4期287-302,共16页
This paper reflects the scopes of accelerator driven system (ADS) based nuclear energy, as a reliable source of electric energy generation, comparing to the other existing non-renewable and renewable sources. There ar... This paper reflects the scopes of accelerator driven system (ADS) based nuclear energy, as a reliable source of electric energy generation, comparing to the other existing non-renewable and renewable sources. There are different limitations in the use of every source of electric energy but in consideration of minimum environmental impact, exclusively inherently low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 and also, high life time with maximum power production efficiency, nuclear would be the best choice. From this study it was found that several difficulties involved in the ADS based energy production, more specifically, difficulties regarding the target parameters, coding system, waste management, etc. Hence suggestions from this study points out that if it is possible to ensure more energy efficient production of enriched uranium, improved nuclear fuels and reactors that allow greater utilization, extended life times for nuclear power plants (NPPs) that reduce the need to build new facilities, improved coding system capable of minimizing the discrepancy between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calculation of spallation products, improved data library with sufficiently available high energy nuclear data to perform a better coding analysis, and finally, considering the environmental safety if the disposal of the radioactive wastes could manage more effectively, nuclear energy would then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minimizing future energy crisis worldwide as well as to save our loving green ear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een nuclear energy SPALLATION ACCELERATOR Driven system TRANSMUTATION of WASTES Sustainable energy Development
下载PDF
冷战初期和平利用原子能运动与技术乌托邦实践
19
作者 奉湘宁 《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 2022年第2期152-162,共11页
聚焦20世纪50年代和平利用原子能运动,梳理了原子乌托邦塑造、发展、引发风险、重归反思的过程。根据对档案报告、亲历者回忆录、新闻报道及相关评述等资料的整理分析,认为核应用领域早期的观念、技术选择、利益关联均影响深远。冷战推... 聚焦20世纪50年代和平利用原子能运动,梳理了原子乌托邦塑造、发展、引发风险、重归反思的过程。根据对档案报告、亲历者回忆录、新闻报道及相关评述等资料的整理分析,认为核应用领域早期的观念、技术选择、利益关联均影响深远。冷战推动超级大国利用已有核基础塑造原子乌托邦,民族独立运动推动大国外的国家步入乌托邦,借助美苏核援助实现自身战略目标。现代社会高耗能的生活方式、对技术效率和规模经济的不懈追求、对人类管理复杂系统和自然现象的过度乐观以及政治社会领域的利益权衡等因素,成为原子乌托邦得以诞生与强化的动力,与大型能源系统暴露出的固有脆弱性在现实中持续碰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乌托邦 和平利用原子能运动 核能源系统 新兴尖端技术
下载PDF
钍基熔盐堆核能系统 被引量:74
20
作者 蔡翔舟 戴志敏 徐洪杰 《物理》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578-590,共13页
裂变核能是保障能源增长需求和促进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钍基核能具有中子增殖性能好、产生高放废料少和储量丰富等特点;熔盐堆作为第四代先进反应堆的6个候选堆之一,具有钍高效利用、高温制氢、无水冷却、适合小型模块化设计等优势和... 裂变核能是保障能源增长需求和促进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钍基核能具有中子增殖性能好、产生高放废料少和储量丰富等特点;熔盐堆作为第四代先进反应堆的6个候选堆之一,具有钍高效利用、高温制氢、无水冷却、适合小型模块化设计等优势和潜力。发展钍基熔盐堆,对中国的核能战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将会有助于解决中国的能源和环境双重挑战。2011年1月,中国科学院启动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钍基熔盐堆核能系统(TMSR),采取液态熔盐堆和固态熔盐堆两种堆型研发同时部署和相继发展的技术路线,致力于实现基于熔盐堆的钍资源高效利用和核能综合利用,为我国核能发展赢得先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钍基熔盐堆核能系统 钍资源利用 核能综合利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