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意识流小说中主位推进模式的变异与连贯 |
张曼
|
《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
2005 |
10
|
|
2
|
从主位结构看意识流小说中的人物塑造 |
张曼
|
《外国语言文学》
|
2005 |
2
|
|
3
|
“穿越”的穿越——意识流小说创作的传承和创新 |
周悦
|
《河池学院学报》
|
2011 |
0 |
|
4
|
论柏格森的“心理时间”对意识流小说的关键性影响 |
夏腊初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5 |
13
|
|
5
|
伍尔芙与意识流 |
石毅仁
|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3 |
5
|
|
6
|
论伍尔夫与勃朗特的心灵与创作之关联 |
张舒予
|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3 |
3
|
|
7
|
乔伊斯小说的意识流创作技巧分析 |
吴云龙
|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
2006 |
2
|
|
8
|
新感觉派小说审美追求的现代性倾向 |
彭秀坤
|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
|
2003 |
0 |
|
9
|
弗·伍尔夫的影响与汪曾祺早期的意识流小说实验 |
杨莉馨
|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
|
|
10
|
试论乔伊斯小说的语言特色 |
全红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8 |
0 |
|
11
|
试论20世纪西方文学的“内转”倾向 |
刘友利
|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
2005 |
0 |
|
12
|
论王蒙意识流小说的现实关怀与世俗化内涵——兼论“人文精神论争”中的世俗化精神 |
张勇
|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4 |
0 |
|
13
|
接受=误读:意识流小说诗学在新时期 |
吴锡民
|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5 |
0 |
|
14
|
汪曾祺早期小说的结构方式及其对后期创作的影响 |
张文香
|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2 |
0 |
|
15
|
简析海明威小说创作中的艺术借鉴问题 |
徐丽琍
|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
2008 |
0 |
|
16
|
《喧哗与骚动》与当代家族小说的意识流叙事 |
龙其林
|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学报》
|
2012 |
0 |
|
17
|
鲁迅小说中的意识流 |
赵万峰
|
《咸阳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
2001 |
0 |
|
18
|
惯性与突破——1981年至1989年《小说选刊》研究 |
燕华
|
《承德民族师专学报》
|
2005 |
0 |
|
19
|
中国当代意识流小说综论 |
金红
|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
2008 |
0 |
|
20
|
意识流小说实践:当代作家接受了什么?——1980年代小说“自由联想”论 |
金红
|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
2013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