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闽西北地区冰雹天气大气垂直结构特征 被引量:9
1
作者 林文 林长城 +1 位作者 陈彬彬 余永江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12-218,共7页
通过2002-2011年探空资料算得的V-3θ图,总结了冰雹过程发生前后V-3θ的结构特征,为冰雹预报提供参考。冰雹发生前,通常V-3θ图有如下特征:高层存在较深厚的超低温层,与雷达剖面分析的冰雹粒子形成高度一致;整层大气非均匀结构特征明显... 通过2002-2011年探空资料算得的V-3θ图,总结了冰雹过程发生前后V-3θ的结构特征,为冰雹预报提供参考。冰雹发生前,通常V-3θ图有如下特征:高层存在较深厚的超低温层,与雷达剖面分析的冰雹粒子形成高度一致;整层大气非均匀结构特征明显,特别是在大范围的冰雹灾害发生前多出现冷层云和蜂腰结构,并且3θ线折拐也更加剧烈;冰雹的发生均伴随着顺滚流的风场结构,在闽西北地区,多为上层西北(西)风、下层东南风或者上层西北(西)风、下层西南风的配置。冰雹发生后,风场向逆滚流转变,且呈现θ右倾及无超低温层的稳定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雹 V-3Θ图 闽西北
下载PDF
闽西北铅锌矿成矿特征及控矿条件浅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张国华 《化工矿产地质》 CAS 2009年第2期97-104,共8页
闽北地区属华南褶皱系的一部分,其中铅、锌为区内优势矿种,广泛分布于前震旦纪变质岩系中,尤其以前震旦纪龙北溪组的黑云斜长变粒岩、云母片岩、石英片岩中最为多见。其成矿特征可分为热液型铅锌矿床、充填交代型铅锌矿床及沉积变质热... 闽北地区属华南褶皱系的一部分,其中铅、锌为区内优势矿种,广泛分布于前震旦纪变质岩系中,尤其以前震旦纪龙北溪组的黑云斜长变粒岩、云母片岩、石英片岩中最为多见。其成矿特征可分为热液型铅锌矿床、充填交代型铅锌矿床及沉积变质热液叠加型铅锌矿床。其形成受地层、岩浆、构造(以断裂构造为主)控制较为明显,前震旦系变质岩系中的绿片岩、压扭性断裂及前震旦系变质岩系与岩体的接触带及其附近应是本区铅锌矿床找矿的主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西北 铅锌矿 前震旦纪变质岩系 岩浆构造 热液叠加
下载PDF
闽西北特色甘薯产业带建设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邱永祥 邱思鑫 +5 位作者 许泳清 刘中华 罗文彬 纪荣昌 李华伟 汤浩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3年第10期1054-1059,共6页
闽西北地区是福建省甘薯的特色产区,以连城红心地瓜干为龙头产业的区域甘薯产业有了较大发展的同时,急需寻找出以优质、特色为重点的新的甘薯产业增长点,提升甘薯产业水平。当前,叶菜型甘薯和紫肉色甘薯在闽西北地区有一定的发展规模,... 闽西北地区是福建省甘薯的特色产区,以连城红心地瓜干为龙头产业的区域甘薯产业有了较大发展的同时,急需寻找出以优质、特色为重点的新的甘薯产业增长点,提升甘薯产业水平。当前,叶菜型甘薯和紫肉色甘薯在闽西北地区有一定的发展规模,有望形成新的产业带。本文分析叶菜型甘薯和紫肉色甘薯的发展前景与目前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新品种、新技术应用与推广,通过政府扶持、企业介入等综合措施,打造闽西北叶菜型和紫肉色甘薯产业带。这一产业带的建成将对调整福建省甘薯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发展方向做出较大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菜型甘薯 紫色甘薯 产业 闽西北
下载PDF
闽西北地区特色小镇生态圈的构建策略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安显楼 彭建东 +1 位作者 黄清平 蔡芳娜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66-69,121,共5页
近年来,随着各地区特色小镇的培育和建设不断推进,出现了很多偏差和不协调的现象。本文以闽西北地区为例,基于特色小镇生态圈的基本框架,分析该区建设特色小镇的禀赋基础,并从景观生态学、规划编制、产业培育、创新网络搭建和利益相关... 近年来,随着各地区特色小镇的培育和建设不断推进,出现了很多偏差和不协调的现象。本文以闽西北地区为例,基于特色小镇生态圈的基本框架,分析该区建设特色小镇的禀赋基础,并从景观生态学、规划编制、产业培育、创新网络搭建和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等角度,对闽西北地区特色小镇生态圈的构建进行策略优化,以期实现特色小镇助力闽西北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色小镇 生态圈 闽西北 景观生态学
下载PDF
闽西北地区混合花岗岩类型划分及其与金成矿关系 被引量:3
5
作者 林仟同 《福建地质》 2010年第4期308-314,共7页
根据闽西北混合花岗岩产出的大地构造位置、成岩物质来源及其与周围地质体的关系等研究,认为闽西北地区混合花岗岩总体上可分为区域型混合花岗岩和边缘型混合花岗岩2种类型。通过2类混合花岗岩的空间展布和特征对比,并对其形成机理及其... 根据闽西北混合花岗岩产出的大地构造位置、成岩物质来源及其与周围地质体的关系等研究,认为闽西北地区混合花岗岩总体上可分为区域型混合花岗岩和边缘型混合花岗岩2种类型。通过2类混合花岗岩的空间展布和特征对比,并对其形成机理及其与金成矿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花岗岩类型 形成机理 金矿 闽西北
下载PDF
降雨量与闽西北地区地质灾害关系初探 被引量:2
6
作者 黄光明 《福建地质》 2010年第A01期115-118,共4页
通过对闽西北某地区2010年"6.13"特大强降雨下产生地质灾害的频数及程度分析对比,探讨降雨量与形成地质灾害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降雨的强度和时间对地质灾害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对以后地质灾害预报预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降雨量 地质灾害 预报预警 闽西北地区
下载PDF
闽西北地区降水天气系统特征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林长城 蔡义勇 +3 位作者 王宏 隋平 陈彬彬 陈秋萍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45-149,共5页
利用2003-2007年闽西北地区的常规气象资料和探空资料,对影响当地降水的主要天气系统及其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低涡切变为闽西北地区的主要降水系统,其次为大陆高压底部和暖区辐合;10类天气系统的各个等级降水的分布差异明显,低压... 利用2003-2007年闽西北地区的常规气象资料和探空资料,对影响当地降水的主要天气系统及其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低涡切变为闽西北地区的主要降水系统,其次为大陆高压底部和暖区辐合;10类天气系统的各个等级降水的分布差异明显,低压倒槽控制下局部出现暴雨的机会最大;低涡切变的南部影响闽西北地区的机会最多,其系统的南部、中部和北部是较适合当地开展人工增雨作业的部位;春季低涡切变控制时暴雨出现率高,进行人工增雨作业时要慎重;闽西北地区的0℃层高度平均低于4200m,逐月呈单峰型分布,1月份最低,7月份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西北地区 天气系统 人工增雨
下载PDF
闽西北戏曲伴奏乐队的生存现状考察与功能探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唐进宝 《三明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75-82,共8页
闽西北地区古老戏曲剧种当属福建戏曲的瑰宝。从这一区域戏曲伴奏乐队生存现状与功能进行多次考察后发现,以永安大腔戏、尤溪南芹小腔戏、大田汉剧、泰宁梅林戏等代表的剧种,在伴奏乐队建制演变、乐器摆放、多声结构功能等方面极富特色... 闽西北地区古老戏曲剧种当属福建戏曲的瑰宝。从这一区域戏曲伴奏乐队生存现状与功能进行多次考察后发现,以永安大腔戏、尤溪南芹小腔戏、大田汉剧、泰宁梅林戏等代表的剧种,在伴奏乐队建制演变、乐器摆放、多声结构功能等方面极富特色。以乐队伴奏艺术手法为依托,采样泰宁梅林戏、永安大腔戏,挖掘戏曲乐队中伴奏乐器对唱腔板式、唱腔情绪等的影响,集中体现乐队伴奏乐器对唱腔的起伏变化、音色与情绪的融合、内在节奏律动等多声结构形态的功能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西北 戏曲伴奏乐队 乐器
下载PDF
闽西北桑葚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被引量:1
9
作者 谢荣勤 《现代农业研究》 2020年第3期122-123,共2页
作为营养极其丰富、药用价值极高的水果,桑葚凭借自身药食两用价值深受人们的喜爱。本文通过分析与描述当前桑葚种植模式,分析桑葚高产栽培技术与营养价值和医用保健价值。
关键词 闽西北 桑葚 高产高效 栽培技术
下载PDF
民国时期建宁县墟市的空间分布——兼论施坚雅模式的适应性分析
10
作者 陈琨垚 《福建史志》 2020年第4期49-56,72,共9页
民国时期,建宁县的墟市在清中叶形成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墟市之间出现了明显的规模差异,形成三级市场;在空间分布上不断向上游与偏远山区扩张。笔者对其发展规模与空间分布进行考察,可知施坚雅模式中对各级中心地与市场的等级划分、近... 民国时期,建宁县的墟市在清中叶形成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墟市之间出现了明显的规模差异,形成三级市场;在空间分布上不断向上游与偏远山区扩张。笔者对其发展规模与空间分布进行考察,可知施坚雅模式中对各级中心地与市场的等级划分、近似于正六边形的市场空间分布模型以及周期性与集期等方面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适用于民国时期建宁县的墟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西北 墟市 施坚雅模式
下载PDF
闽西北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11
作者 杨土招 《安徽农学通报》 2012年第13期17-18,34,共3页
加强村级财务管理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根据相关法律规范,结合基层工作实际,逐步建立了闽西北村级财务管理9项制度,以期弥补村级财务管理中的不足,促进农村财务工作的规范化。为相关部门和农村基层财务人员提供借鉴。
关键词 闽西北 村级财务 规范化管理
下载PDF
地域文化导向下闽西北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
12
作者 张容 赖燕琳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4期79-83,共5页
通过分析闽西北区域传统村落在选址、布局、建筑形式、景观特征、道路布局和宗祠建筑方面的特点,探讨基于闽西北地域文化导向下依托山水自然环境的传统村落空间布局形态特性,分析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以及当代建筑创作存在的问题,对建筑... 通过分析闽西北区域传统村落在选址、布局、建筑形式、景观特征、道路布局和宗祠建筑方面的特点,探讨基于闽西北地域文化导向下依托山水自然环境的传统村落空间布局形态特性,分析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以及当代建筑创作存在的问题,对建筑设计中在平面空间布局和建筑装饰艺术上的文化提取方法和途径进行探讨,以期为闽西北建筑空间创作提供传统文化素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域文化 闽西北 传统村落 空间形态
下载PDF
闽西北云母石英片岩残积土工程地质特征研究
13
作者 林起庆 《福建地质》 2015年第2期164-168,共5页
闽西北变质岩地层分布广泛,岩石受物理化学风化作用影响而形成的残积土,对其工程地质特征的系统研究甚少。通过武夷新区的水工环调查、样品的分析测试,对元古界麻源群大金山组变质成因的石英云母片岩残积土的定名、工程地质特性进行了... 闽西北变质岩地层分布广泛,岩石受物理化学风化作用影响而形成的残积土,对其工程地质特征的系统研究甚少。通过武夷新区的水工环调查、样品的分析测试,对元古界麻源群大金山组变质成因的石英云母片岩残积土的定名、工程地质特性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母石英片岩 残积土 工程地质 闽西北
下载PDF
闽西北山区降水垂直变化特征初步分析
14
作者 嵇夏兰 张尾兰 郑世文 《农业灾害研究》 2020年第8期44-45,共2页
以泰宁县北溪一线3个气象代表站为例,分析闽西北山区降水垂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闽西北山区海拔高度每增加100 m年降水量大约增加30 mm;5—6月主汛期降水较集中,尤其是6月中下旬的旬降水量达最多;期间稳定强回波带形成的列车效应,易造... 以泰宁县北溪一线3个气象代表站为例,分析闽西北山区降水垂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闽西北山区海拔高度每增加100 m年降水量大约增加30 mm;5—6月主汛期降水较集中,尤其是6月中下旬的旬降水量达最多;期间稳定强回波带形成的列车效应,易造成持续强降水;北高南低地形及河流分布对暴雨有明显增幅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西北 降水 垂直变化
下载PDF
闽西北丘陵地毛竹林下植物多样性的研究 被引量:17
15
作者 陈阳 王新杰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4-88,共5页
在标准地调查的基础上,采用物种丰富度指数Patrick指数、多样性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物种均匀度指数Pielou指数和Gini指数,分析了6毛竹4杉木、8毛竹2杉木、7毛竹3木油桐、10毛竹、9毛竹1樟树5种毛竹林下物种组成及多样... 在标准地调查的基础上,采用物种丰富度指数Patrick指数、多样性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物种均匀度指数Pielou指数和Gini指数,分析了6毛竹4杉木、8毛竹2杉木、7毛竹3木油桐、10毛竹、9毛竹1樟树5种毛竹林下物种组成及多样性及其差异。结果表明:5种毛竹林灌木层植物物种数依次为34、38、47、46和14种,共有102种;草本层依次为53、34、47、39和24种,共有121种;林分相似性结果显示,5种毛竹林分间差异较大;灌草层物种多样性指数表明,5种毛竹林下植物多样性有差异,灌木层物种多样性最高为7毛竹3木油桐,最低为9毛竹1樟树;草本层物种多样性最高为7毛竹3木油桐,最低为8毛竹2杉木。综合分析表明,在闽西北丘陵地毛竹林中,7毛竹3木油桐的林下植物多样性最高,该类型能够促进毛竹林灌草植物多样性恢复和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林 闽西北丘陵地 物种组成 物种多样性
下载PDF
闽西北建瓯马面山俯冲增生杂岩带内斜长角闪岩的地球化学、年代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4
16
作者 周小栋 《福建地质》 2020年第2期79-95,共17页
闽西北建瓯马面山俯冲增生杂岩由岩块和基质组成,其中变基性岩岩块有2类不同构造产状的斜长角闪岩:第一类与透辉石岩或大理岩呈似互层状产出;第二类单独呈构造岩块、团块状产于基质中,原岩均为玄武岩类,为幔源岩浆部分熔融的产物。通过... 闽西北建瓯马面山俯冲增生杂岩由岩块和基质组成,其中变基性岩岩块有2类不同构造产状的斜长角闪岩:第一类与透辉石岩或大理岩呈似互层状产出;第二类单独呈构造岩块、团块状产于基质中,原岩均为玄武岩类,为幔源岩浆部分熔融的产物。通过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前者斜长角闪岩原岩为形成于类似洋岛-海山环境的碱性玄武岩;后者斜长角闪岩的原岩分别为岛弧钙碱性玄武岩和洋壳内部初始俯冲背景下前弧环境的MORB-like(类洋中脊)型岛弧拉斑玄武岩。通过锆石测年,前者斜长角闪岩的2组变质年龄为(399±3.5)Ma(MSWD=0.45)、(388±1.8)Ma(MSWD=1.19);后者斜长角闪岩的原岩结晶年龄为(441.8±4.7)Ma(MSWD=0.32),变质年龄为(411±19)Ma(MSWD=0.095)。通过对马面山俯冲增生杂岩带内发育的在空间上共生的斜长角闪岩类研究,其原岩形成于洋岛、前弧和岛弧等环境,结合锆石年龄和前人研究成果,认为华夏地块内部闽西北、浙西南一带发育早古生代末-晚古生代初的洋壳俯冲-弧陆碰撞(增生)造山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俯冲增生杂岩 斜长角闪岩 年代学 地球化学 闽西北
下载PDF
闽西北地区电线覆冰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林敏 《电力勘测设计》 2009年第6期58-60,共3页
福建地处东南沿海,结冰现象少有出现,2008年初发生在闽西北的冰灾,给这个地区电网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因此,总结经验教训,做好冰灾调查分析工作,对电力工程意义重大。本文结合闽西北山区2008年冰灾实例,探讨福建山区覆冰调查方法,旨在通... 福建地处东南沿海,结冰现象少有出现,2008年初发生在闽西北的冰灾,给这个地区电网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因此,总结经验教训,做好冰灾调查分析工作,对电力工程意义重大。本文结合闽西北山区2008年冰灾实例,探讨福建山区覆冰调查方法,旨在通过有效的工作,合理地提出设计冰厚,满足电网设计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西北 覆冰 调查方法
下载PDF
福建省中二叠世童子岩组含煤沉积物质来源的探讨 被引量:1
18
作者 赖黄海 《中国煤炭地质》 2016年第6期18-22,46,共6页
通过对福建省童子岩组含砂量、煤的干燥基灰分、煤的含硫量及东带地层生物群特征的研究,表明童子岩组东带地层沉积具有不均一性。利用染色及光度测定法对含春、天湖岩、铅坑等地区童子岩组中的1 300个粘土样品进行了测试,其数据规律反... 通过对福建省童子岩组含砂量、煤的干燥基灰分、煤的含硫量及东带地层生物群特征的研究,表明童子岩组东带地层沉积具有不均一性。利用染色及光度测定法对含春、天湖岩、铅坑等地区童子岩组中的1 300个粘土样品进行了测试,其数据规律反映出东部存在火山源区。据此推断上杭—德化深大断裂以西的地区其物源区应该是闽西北隆起,上杭—德化深大断裂以东地区物源区应该是"华夏古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夏古陆 闽西北隆起 沉积物 物源区 童子岩组
下载PDF
闽西北“五月寒”成因分析及其防御对策 被引量:1
19
作者 章达华 邝美清 +1 位作者 邱赠东 钟俊霖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4期188-190,共3页
对闽西北(三明市所属11个县、市)1959-2011年"五月寒"天气进行了统计分析,揭示了"五月寒"天气的时间、地域分布特征;普查了1959-2011年"五月寒"天气期间500 hPa、850 hPa、地面等天气图资料,归纳总结出闽西北区域性"五月寒"... 对闽西北(三明市所属11个县、市)1959-2011年"五月寒"天气进行了统计分析,揭示了"五月寒"天气的时间、地域分布特征;普查了1959-2011年"五月寒"天气期间500 hPa、850 hPa、地面等天气图资料,归纳总结出闽西北区域性"五月寒"的概念模型,着重分析了2011年5月闽西北区域性"五月寒"天气的成因,剖析了"五月寒"造成闽西北早稻退花、白壳、无粒、黑粒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御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月寒” 成因 防御对策 闽西北
下载PDF
两次特大洪涝灾害的气象成因对比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尾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7798-7802,共5页
对2010年发生在闽西北山区6月18日和7月7日的2场大暴雨的主要影响系统、物理量场特征、卫星云图演变、多普勒雷达数据等进行综合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次大暴雨过程均是在高空槽东移引导冷空气南下和西南急流在福建省中北面的强风速辐合... 对2010年发生在闽西北山区6月18日和7月7日的2场大暴雨的主要影响系统、物理量场特征、卫星云图演变、多普勒雷达数据等进行综合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次大暴雨过程均是在高空槽东移引导冷空气南下和西南急流在福建省中北面的强风速辐合的相互作用下,有充分的水汽、较强的上升运动和不稳定的大气层结条件下产生的;高低空系统的垂直结构关系是影响大暴雨范围的重要因素,暴雨的强度和各物理量值有较好的对应关系;2次暴雨雷达回波均呈带状,且该强中心的长轴与移动方向基本一致,是2次暴雨的重要特征。卫星云图资料能实时监测天气系统的生消、发展、移动过程,在短时天气预报中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涝灾害 大暴雨 气象成因 对比分析 闽西北山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