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为干扰对闽北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38
1
作者 朱锦懋 姜志林 +2 位作者 蒋伟 郑群瑞 江训强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1997年第4期263-270,共8页
本文从群落及其组成结构等方面分析了闽北长期封禁保护的森林(conservedforest,CF)和人为干扰后的退化森林(degradedforest,DF)群落物种多样性,结果认为,DF群落的植物物种丰富度和Shan... 本文从群落及其组成结构等方面分析了闽北长期封禁保护的森林(conservedforest,CF)和人为干扰后的退化森林(degradedforest,DF)群落物种多样性,结果认为,DF群落的植物物种丰富度和ShannonWiener指数与CF群落相近或略高,但DF群落植物种类组成和层次结构的物种多样性发生明显变化,群落物种种群基础已改变,稀有种和渐危种缺乏,这正是DF与CF群落物种多样性的本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多样性 人为干扰 常绿阔叶林 森林生态学
下载PDF
闽北早古生代岛弧火山岩的发现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被引量:38
2
作者 杨树锋 陈汉林 +1 位作者 武光海 董传万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05-116,共12页
利用岩石化学、地球化学、年代学等方法对福建政和地区火山岩系列进行综合研究,确定其为早古生代的岛弧拉斑玄武岩-钙碱性火山岩组合的岛弧火山岩系,揭示了自浙江龙泉经福建政和、建瓯、南平、将乐、赣南延入广东和平、台山、开平一... 利用岩石化学、地球化学、年代学等方法对福建政和地区火山岩系列进行综合研究,确定其为早古生代的岛弧拉斑玄武岩-钙碱性火山岩组合的岛弧火山岩系,揭示了自浙江龙泉经福建政和、建瓯、南平、将乐、赣南延入广东和平、台山、开平一带存在一条早古生代岛弧火山岩系。结合前人的资料对本区早古生代岛弧的形成和演化作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古生代 岛弧 火山岩 拉斑玄 大地构造演化
下载PDF
闽北常绿阔叶林土壤微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25
3
作者 宋漳 朱锦懋 杨玉盛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2000年第4期317-320,共4页
选择闽北地区较有代表性的建瓯万木林自然保护区长期受保护的 (近 60 0 a)的中亚热带森林 ( conserved forest,CF)和顺昌县元坑镇近期 ( 50年代以来 )受人为干扰破坏的退化森林( degraded forest,DF)作为研究对象 ,比较了 CF和 DF群落... 选择闽北地区较有代表性的建瓯万木林自然保护区长期受保护的 (近 60 0 a)的中亚热带森林 ( conserved forest,CF)和顺昌县元坑镇近期 ( 50年代以来 )受人为干扰破坏的退化森林( degraded forest,DF)作为研究对象 ,比较了 CF和 DF群落的土壤微生物及其主要几种生理类群的数量分布和土壤主要化学性质的差异 .研究结果表明 :DF群落由于受人为的干扰破坏 ,土壤主要养分含量呈明显下降 .对土壤微生物区系研究表明 :CF群落的土壤微生物总数、细菌数量以及主要几种微生物生理类群的数量均明显高于 DF群落 .而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分布则以DF群落中数量较多 ,且占土壤微生物总量的比值也较大 . DF群落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中 3大类微生物及生理类群数量分布发生的变化 ,指示了土壤性质恶化的动态变化 .研究结果为揭示森林生态系统土壤性质退化机理、找出防治的技术途径 ,恢复生物物种的多样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绿阔叶林 土壤微生物 土壤化学性质 福建
下载PDF
闽北典型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林土壤酶活性及其与土壤肥力的关系 被引量:22
4
作者 张昌顺 范少辉 谢高地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36-248,共13页
以中亚热带杉木林和常绿阔叶林为对照,对闽北典型毛竹林土壤过氧化氢酶、蔗糖酶、蛋白酶和脲酶活性及其与土壤肥力的关系进行研究,旨在探讨土壤酶活性作为竹林土壤肥力评价指标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土壤酶活性空间差异因林分和酶而异,但... 以中亚热带杉木林和常绿阔叶林为对照,对闽北典型毛竹林土壤过氧化氢酶、蔗糖酶、蛋白酶和脲酶活性及其与土壤肥力的关系进行研究,旨在探讨土壤酶活性作为竹林土壤肥力评价指标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土壤酶活性空间差异因林分和酶而异,但整体随土层增加而减弱且差异显著;竹阔混交对提高土壤酶活性效果显著,4种酶活性均以竹阔混交林最强,杉木纯林最弱;树种组成、森林利用对土壤肥力影响显著,致使竹林土壤肥力以竹阔混交林最强,杉竹混交林次之,毛竹纯林最差,故经营竹林时可适当增加阔叶树比例;土壤酶活性尤其是蛋白酶和脲酶活性不仅与众多肥力指标显著相关,还与土壤肥力综合指数相关性显著,但它们并非该区林地土壤肥力评价的最佳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林 闽北 杉木林 土壤酶活性 土壤肥力
原文传递
化探在福建北部1∶5万区域矿产远景调查中的找矿效果及应用前景 被引量:16
5
作者 刘乃忠 陈郑辉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14-422,共9页
根据福建省北部井后、上房等新发现的钼、钨、金矿产的地球化学异常特征,阐述区域矿产远景调查的异常评价,评价步骤为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1∶1万土壤测量→地质观察→地表揭露→深部钻探验证。研究认为,次生晕异常特征可反映矿床原... 根据福建省北部井后、上房等新发现的钼、钨、金矿产的地球化学异常特征,阐述区域矿产远景调查的异常评价,评价步骤为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1∶1万土壤测量→地质观察→地表揭露→深部钻探验证。研究认为,次生晕异常特征可反映矿床原生地球化学异常的组份分带,可用原生晕分带理论判断异常的含矿性与否,进而选择有较强针对性的指示元素,开展下一步化探工作,以最经济成本达到最好的异常评价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万化探 井后 上房 找矿效果 应用前景
下载PDF
邓恩桉在闽北生长规律与适应性探讨 被引量:15
6
作者 郭祥泉 郭祥堆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0-55,共6页
通过对闽北当年造林邓恩桉幼树高与地径的生长进行定期的观察,总结了该树种在闽北的年节律生长、幼树高、地径的生长规律,分析了年气候变化对该树种幼树高、地径生长的影响和幼树高、地径年生长2个生长高峰发生的原因,同时调查了当年不... 通过对闽北当年造林邓恩桉幼树高与地径的生长进行定期的观察,总结了该树种在闽北的年节律生长、幼树高、地径的生长规律,分析了年气候变化对该树种幼树高、地径生长的影响和幼树高、地径年生长2个生长高峰发生的原因,同时调查了当年不同地块造林的生长适应性。结果表明,当年生该树种的树高、地径生长分布表现为正态分布,个体生长性状早期表现较大的分化,优势个体在早期已表现显著的遗传优势,适宜早期进行优良表型选择。在抗寒适应性方面,通过冬季2次不同时期霜冻胁迫调查表明,不同个体对低温胁迫表现不同的适应性,抗寒性好的个体,低温胁迫对生长影响较小,仍保持缓慢的生长势,一般抗寒性的,表现为嫩叶叶色变红,而抗寒性较差的表现为顶芽冻死,末梢嫩叶冻坏;不同抗寒性的分化也适宜于耐寒性状的早期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恩桉 闽北 物候 生长规律 适应性
下载PDF
闽北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与不同降雨强度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被引量:13
7
作者 江淼华 谢锦升 +2 位作者 王维明 黄荣珍 杨玉盛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12年第4期84-89,共6页
运用径流小区法研究闽北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与不同降雨强度对水土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年均径流量的大小顺序为裸露地>柑橘园>锥栗林>杉木林,年均土壤流失量的大小顺序为裸露地>锥栗林>柑橘园>杉木... 运用径流小区法研究闽北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与不同降雨强度对水土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年均径流量的大小顺序为裸露地>柑橘园>锥栗林>杉木林,年均土壤流失量的大小顺序为裸露地>锥栗林>柑橘园>杉木林;2)降雨强度对土壤流失量的影响高于对径流量的影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径流量及土壤流失量与各降雨强度指标呈显著性幂函数关系,但各指标的拟合相关程度不同;3)裸露地(对照)土壤流失量与I10的相关性最高,锥栗林的土壤流失量与I30和I60的相关性最好,柑橘园的土壤流失量与I30的相关性最好,而杉木林的土壤流失量与降雨强度的相关性极弱;4)裸露地、锥栗林和柑橘园的径流量与I60和I30的相关性较好,杉木林的径流量与降雨强度的相关性极弱;5)各土地利用方式的径流量和土壤流失量与Iave的相关性均很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流失 降雨强度 土地利用方式 闽北
下载PDF
闽北不同类型毛竹林冠层降雨再分配特征 被引量:12
8
作者 刘蔚漪 范少辉 +3 位作者 刘广路 郭宝华 余林 陈孝丑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3-66,共4页
以中亚热带杉木纯林(Ⅰ)和常绿阔叶林(Ⅴ)为对照,对闽北地区竹杉混交林(Ⅱ)、毛竹纯林(Ⅲ)、竹阔混交林(Ⅳ)冠层降水再分配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林分穿透雨率为46.2%~86.2%,平均穿透雨率排序由大到小为Ⅰ(77.0%)、... 以中亚热带杉木纯林(Ⅰ)和常绿阔叶林(Ⅴ)为对照,对闽北地区竹杉混交林(Ⅱ)、毛竹纯林(Ⅲ)、竹阔混交林(Ⅳ)冠层降水再分配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林分穿透雨率为46.2%~86.2%,平均穿透雨率排序由大到小为Ⅰ(77.0%)、Ⅲ(75.0%)、Ⅳ(73.7%)、Ⅱ(70.3%)、Ⅴ(67.7%);各林分树干茎流量排序由大到小为Ⅳ(69.2 mm)、Ⅲ(52.0 mm)、Ⅱ(37.3 mm)、Ⅴ(23.0 mm)、Ⅰ(17.6 mm),树干茎流量随雨量增大而增大,不同类型毛竹林增加的比例大于杉木纯林和阔叶林;各林分产生树干茎流的最小响应雨量排序由小到大为Ⅱ(6.4 mm)、Ⅳ(6.9 mm)、Ⅲ(7.5 mm)、Ⅴ(8.9 mm)、Ⅰ(10.4 mm);各林分林冠截留率为14.1%~53.5%,平均林冠截留率排序由大到小为Ⅴ(31.3%)、Ⅱ(28.2%)、Ⅳ(23.5%)、Ⅲ(22.9%)、Ⅰ(22.3%)。5种林分穿透雨、树干茎流和林冠截留均与林外降雨量显著正相关(p〈0.01),其中穿透雨量和降雨量的关系用模型Y=a+bX拟合较好;林冠截留量和降雨量之间的关系用三次曲线(Y=0β+1βX+β2X2+3βX3)方程较拟合最好。综合分析表明,毛竹纯林对小到中雨的截留能力较好,竹杉、竹阔混交林对大到暴雨的截留能力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林 穿透雨 树干茎流 林冠截留 闽北
下载PDF
闽北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可塑性面积单元问题 被引量:12
9
作者 朱锦懋 姜志林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04-311,共8页
分析闽北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可塑性面积单元问题(MAUP),结果表明,闽北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存在尺度效应和划区效应,其影响随着取样面积增大而减小。长期封禁保护的森林群落和近期受人为干扰的退化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受MAU... 分析闽北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可塑性面积单元问题(MAUP),结果表明,闽北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存在尺度效应和划区效应,其影响随着取样面积增大而减小。长期封禁保护的森林群落和近期受人为干扰的退化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受MAUP影响趋势相同。文中应用Jackknifing方法估计群落物种多样性的近似正态分布置信区间和划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塑性面积单元 物种多样性 森林群落 福建
下载PDF
闽北地区中侏罗世火山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0
10
作者 李亚楠 邢光福 +4 位作者 邢新龙 陈世忠 段政 杨东 胡凌云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227-2235,共9页
中侏罗世火山岩在东南沿海分布极少,但对区域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动过程及大地构造演化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在闽北地区大面积白垩纪火山岩区调查中,在政和铁山地区发现中侏罗世火山岩,用LA-ICP-MS同位素测试技术测得的锆石U-Pb年龄为173.... 中侏罗世火山岩在东南沿海分布极少,但对区域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动过程及大地构造演化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在闽北地区大面积白垩纪火山岩区调查中,在政和铁山地区发现中侏罗世火山岩,用LA-ICP-MS同位素测试技术测得的锆石U-Pb年龄为173.63±0.80Ma。火山岩属钙碱性系列流纹质熔结凝灰岩,显示过铝质、富钾、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等地球化学特征,推断其形成于陆缘弧环境,与古太平洋板块早期俯冲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侏罗世 火山岩 闽北地区 LA-ICP-MS锆石U-PB测年
下载PDF
闽北红色旅游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徐仁立 马杰 《皖西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104-107,共4页
运用SWOT分析法,对福建省闽北地区发展红色旅游的优势、劣势、机会及威胁进行了初步分析,并就发展闽北红色旅游提出了若干对策。
关键词 闽北 红色旅游 SWOT 对策
下载PDF
邓恩桉在闽北年节律与多年生林分生长适应性探讨 被引量:7
12
作者 郭祥泉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5-50,共6页
通过对闽北当年生邓恩桉幼树高与地径生长进行定期观察,对1~8年生不同林分树高、胸径生长量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该树种在引种地年节律生长,呈现两个生长峰期,树高生长峰期较地径生长峰期在季节上来得早些,对1~4 a生不同林分树高、胸... 通过对闽北当年生邓恩桉幼树高与地径生长进行定期观察,对1~8年生不同林分树高、胸径生长量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该树种在引种地年节律生长,呈现两个生长峰期,树高生长峰期较地径生长峰期在季节上来得早些,对1~4 a生不同林分树高、胸径生长进行统计分析,群体表现为正态分布,个体性状早期表现较大分化,优势个体在早期已表现显著的遗传优势,适宜早期进行优良基因型选择;对1~8生林分生长规律分析,林分的树高、胸径平均个体生长量3年后生长逐渐减缓、材积生长量加大,处于上升状态,8年生材积生长速生期未结束,还不宜进行采伐。该结果可为闽北及相似气候条件以南区域桉树经营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恩桉 闽北 物候 生长节律 适应性
下载PDF
闽北竹产业科技现状与发展对策 被引量:6
13
作者 郑兆飞 《竹子研究汇刊》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8-62,共5页
南平市是我国毛竹生长最适宜区,竹类资源丰富,竹产业发展已初具规模,但目前产业发展仍存在竹林经营总体水平不高,产品档次低、品牌少、科技含量小等一系列问题。近年来,为提高竹业经济,全市上下齐心协力,大力加强竹山基础设施建设,加强... 南平市是我国毛竹生长最适宜区,竹类资源丰富,竹产业发展已初具规模,但目前产业发展仍存在竹林经营总体水平不高,产品档次低、品牌少、科技含量小等一系列问题。近年来,为提高竹业经济,全市上下齐心协力,大力加强竹山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竹林资源培育,狠抓笋竹加工,实施科技兴竹、培育龙头、创建品牌等发展对策,使竹产业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业 科技 现状 闽北地区
下载PDF
人为干扰对闽北栲树和木荷种群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朱锦懋 陈由强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455-460,共6页
对闽北森林群落中的栲树(Castanopsisfargesi)和木荷(Schimasuperba)种群的数量特征和等级度结构分析表明:栲树和木荷均是闽北阔叶林迹地上的建群种群。中等强度的人为干扰可促进栲树种群发展,缺... 对闽北森林群落中的栲树(Castanopsisfargesi)和木荷(Schimasuperba)种群的数量特征和等级度结构分析表明:栲树和木荷均是闽北阔叶林迹地上的建群种群。中等强度的人为干扰可促进栲树种群发展,缺乏干扰或强烈的人为干扰均产生抑制作用。木荷种群在受自然干扰的森林群落中相对稳定,重要值和高等级度比例增加,而人为干扰使木荷种群减小,低等级度比例增加。人为干扰强度越大,木荷种群越难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栲树 木荷 人为干扰 种群 闽北 伪因素
下载PDF
不同桉树品系在闽北地区造林成效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马丽珍 《桉树科技》 2016年第1期12-16,共5页
桉树作为三大人工造林速生树种之一,在缓解用材压力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对设置在建瓯市的8年生7个桉树品系试验林进行全面生长调查,方差分析和显著性检验结果显示,各品系的胸径、树高和材积在重复间差异不显著,而不同品系间的差... 桉树作为三大人工造林速生树种之一,在缓解用材压力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对设置在建瓯市的8年生7个桉树品系试验林进行全面生长调查,方差分析和显著性检验结果显示,各品系的胸径、树高和材积在重复间差异不显著,而不同品系间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总体上,属于组培苗系列的Wc3、Dz7和Dz6在胸径、树高和材积量上表现均较好,极显著高于其他品系,3个品系中又以Wc3最佳,分别为14.59 cm、15.76 m、0.1360 m3、28.333 3 m3·hm^(-2)·a^(-1)。与对照品系Ds(邓恩桉实生苗)相比,分别高出了21.98%、21.67%、51.28%和51.28%,且个体分化较小。基于8年生桉树品系试验林测定结果,Wc3、Dz7和Dz6桉树品系可作为闽中北部海拔300 m以下丘陵地桉树种植材料,而从个体差异分化极大的Dst群体中筛选优良单株进行无性扩繁后造林,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品系 闽北 造林成效 材积
下载PDF
利用稀土元素特征判断闽北前寒武系变质岩原岩形成的构造环境和物源 被引量:4
16
作者 饶明辉 赵永祥 《华东地质学院学报》 1993年第4期343-352,共10页
沉积岩中的稀土元素,由于经历了一定程度的均一化作用,虽然它可能在某种程度上保留有蚀源区岩石稀土元素的某些特点,但它与各种同时代火山岩稀土元素特征(如∑REE,LREE/HREE,LaN/YbN及δEu)则绝然不同,作者利用这一特征,探讨了闽北前寒... 沉积岩中的稀土元素,由于经历了一定程度的均一化作用,虽然它可能在某种程度上保留有蚀源区岩石稀土元素的某些特点,但它与各种同时代火山岩稀土元素特征(如∑REE,LREE/HREE,LaN/YbN及δEu)则绝然不同,作者利用这一特征,探讨了闽北前寒武系变质岩原岩形成的构造环境及物质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族 变质岩 原岩 构造环境
下载PDF
闽北邓恩桉人工林生物量的分配规律 被引量:4
17
作者 苏少川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74-178,共5页
以闽北邓恩桉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建立了邓恩桉各器官生物量与胸径、树高的回归模型,并筛选出各自的最优模型,然后以生物量模型来估算邓恩桉的生物量,以揭示闽北邓恩桉人工林生物量的分配规律。结果表明:3个邓恩桉林分各器官生物量垂直分... 以闽北邓恩桉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建立了邓恩桉各器官生物量与胸径、树高的回归模型,并筛选出各自的最优模型,然后以生物量模型来估算邓恩桉的生物量,以揭示闽北邓恩桉人工林生物量的分配规律。结果表明:3个邓恩桉林分各器官生物量垂直分布总体趋势一致,但不同林分的长势差异使邓恩桉生物量在垂直高度的分配比例上发生明显的变化。其中山地林2邓恩桉在树高1/2以下的树干生物量所占比例最大,山地林1次之,河岸林的最小,但河岸林邓恩桉各器官的生物量是最大的;树叶生物量大多集中分布在树冠的中上部;邓恩桉人工林中生物量及材积的径阶分布有明显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恩桉 人工林 生物量分布 闽北
原文传递
120例闽北地区混合痔中医证素规律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蔡华花 郑梅娟 +1 位作者 曾凤荣 黄志勇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1年第15期110-113,共4页
目的探究闽北地区混合痔患者的中医证素规律。方法采用连续取样法统计2018年9月—2020年8月之间的120例混合痔患者,所有病历资料均来源于福建省南平市第一医院肛肠科,对患者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常规病历资料外的数据进... 目的探究闽北地区混合痔患者的中医证素规律。方法采用连续取样法统计2018年9月—2020年8月之间的120例混合痔患者,所有病历资料均来源于福建省南平市第一医院肛肠科,对患者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常规病历资料外的数据进行收集,现场调查人员均接受过培训,使用统一解释语进行说明,受调查者在调查人员指导下进行现场答卷,统计患者的性别、年龄、出生地、病程等一般资料,并统计病位、病性、辨证分型等证素资料。结果本次120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67:53;年龄分布统计显示,30~39岁年龄段患者的发病率最高,占36.7%(44/120);病程分布统计显示,病程2~5年内患者比例最高,占39.2%(47/120);病位证素规律显示,大肠病位证素频数占比最高,为74.2%(89/120),证素积分为(117.5±29.6)分;病性证素规律显示,热证证素频数占比最高,为89.2%(107/120),证素积分为(124.7±27.9)分;辨证分型统计中,将兼夹证型的患者分别归入不同证型分组中,其中大肠湿热证占比最高,为28.0%(78/279)。结论闽北地区混合痔患者具有一定的中医证素分布规律,患者的主要病变部位为大肠,以热证为主,在辨证分型中,大肠湿热证比例最高,临床治疗上应当考虑区域特点,选择合适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痔 中医 证素 规律 流行病学研究 闽北地区
下载PDF
闽北某高校新生UPI调查分析及对策——以武夷学院2013级新生为例 被引量:3
19
作者 丁瑾靓 《武夷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100-103,共4页
采用大学生人格健康问卷(UPI)对武夷学院2013级新生进行测试。结果显示:(1)我校大学新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第一类学生即有明显心理问题者486人,占总人数11.83%,其中想轻生者65人,占总人数1.5 8%;第二类学生即应引起关注者832人,占... 采用大学生人格健康问卷(UPI)对武夷学院2013级新生进行测试。结果显示:(1)我校大学新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第一类学生即有明显心理问题者486人,占总人数11.83%,其中想轻生者65人,占总人数1.5 8%;第二类学生即应引起关注者832人,占总人数20.26%。(2)选择率排名前10位的项目中,主要是强迫症状、情绪问题和人际关系困扰。(3)2013级新生中,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男生;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学生干部与普通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无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北 UPI 大学新生 心理调查
下载PDF
闽北3种阔叶林分土壤根际活性铝特征 被引量:2
20
作者 罗汉伟 林晗 +3 位作者 陈灿 洪滔 谢安强 何俊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25-231,共7页
为探究不同林分对酸性土壤环境中活性铝的含量变化及占比差异的影响,以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木荷、桤木、闽粤栲3种林分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林分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交换性铝、单聚体羟基铝、酸溶无机铝、腐殖酸铝的含量,比较不同林分土壤活... 为探究不同林分对酸性土壤环境中活性铝的含量变化及占比差异的影响,以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木荷、桤木、闽粤栲3种林分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林分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交换性铝、单聚体羟基铝、酸溶无机铝、腐殖酸铝的含量,比较不同林分土壤活性铝含量和比例的差异。结果表明:闽粤栲林的根际土壤交换性铝含量相较于木荷林和桤木林分别降低54.48%和38.93%,而单聚体羟基铝含量则分别提高了47.32%和32.56%,桤木林的非根际土壤酸溶无机铝含量在3种林分中最高。在相同林分中,桤木林下土壤的单聚体羟基铝、酸溶无机铝和腐殖酸铝含量在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木荷林土壤交换性铝、闽粤栲林土壤酸溶无机铝均在根际与非根际土壤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不同形态活性铝的比例中,交换性铝、单聚体羟基铝在3种林分中的含量不同,交换性铝的含量高低表现为木荷林>桤木林>闽粤栲林;单聚体羟基铝的含量高低则表现为闽粤栲林>木荷林>桤木林。土壤活性铝含量变化受根系环境和林分类型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北 阔叶林分 木荷 桤木 闽粤栲 活性铝 根际土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