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海北部和黄海南部小黄鱼年龄与生长的研究 被引量:35
1
作者 严利平 胡芬 +1 位作者 凌建忠 李圣法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5-100,共6页
采用2002年11月~2003年10月在东海北部、黄海南部(31°N^34°N,126°E以西)所获取的小黄鱼渔获样品,合计采集1 064尾,通过每月对小黄鱼鳞片生长轮的观察和基础生物学测定,研究了小黄鱼的年龄和生长,并对渔业生物学状况进行... 采用2002年11月~2003年10月在东海北部、黄海南部(31°N^34°N,126°E以西)所获取的小黄鱼渔获样品,合计采集1 064尾,通过每月对小黄鱼鳞片生长轮的观察和基础生物学测定,研究了小黄鱼的年龄和生长,并对渔业生物学状况进行了动态分析。结果表明:东海北部、黄海南部小黄鱼的体长范围在75~220mm,平均体长为135.42mm;年龄组成为当龄鱼~4龄鱼,共5个年龄序列,并以当龄鱼和1龄鱼为主,占81.39%,1~4轮组的年轮形成时间为2~6月;体长与体重的关系雌雄间无明显差异;Von Bertalanffy生长参数在性别方面无显著性差异,雌雄合并估算的L∞=233.23mm,K=0.29/a,t0=-1.4a。分析和比较了东海北部、黄海南部小黄鱼的渔业生物学历史状况,目前小黄鱼较以往任何年代渔获个体小型化、低龄化现象明显;小黄鱼个体生长速度较20世纪80年代变慢,低年龄段的个体生长速度较20世纪90年代加快,生长参数随资源状况的变化而发生了较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北部 黄海南部 小黄鱼 年龄 生长
下载PDF
黄海南部、东海北部小黄鱼的年龄与生长研究 被引量:33
2
作者 水柏年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1期16-20,共5页
通过从吕泗渔场和舟山渔场随机采取样品400尾,测得了小黄鱼体长、体重、纯重、年龄等数据,结合调查所得的相关资料对小黄鱼的年龄结构与生长规律进行论述,并作了历史比较,揭示其变化规律。
关键词 黄海 东海 小黄鱼 年龄 体长 体重 纯重 生长规律
下载PDF
东海北部和黄海南部鲐鱼年龄和生长的研究 被引量:25
3
作者 刘勇 严利平 +1 位作者 胡芬 程家骅 《海洋渔业》 CSCD 2005年第2期133-138,共6页
本研究采用2002年11月~2003年8月在东海北部和黄海南部海域(30°~34°N、126°E以西)所获取的鲐鱼渔获样品,合计采集777ind,通过对鲐鱼耳石生长轮的观察和基础生物学测定,研究了鲐鱼的年龄和生长。结果表明叉长与体重的... 本研究采用2002年11月~2003年8月在东海北部和黄海南部海域(30°~34°N、126°E以西)所获取的鲐鱼渔获样品,合计采集777ind,通过对鲐鱼耳石生长轮的观察和基础生物学测定,研究了鲐鱼的年龄和生长。结果表明叉长与体重的关系雌雄间没有显著性差异;所鉴定鲐鱼年龄组成为1~3龄鱼,共3个年龄序列,并补充20世纪80年代4~5龄鱼对鲐鱼的生长规律进行研究,采用Walford方法拟合,其生长参数K、L∞、t0分别为0.31993、451.3514和-1.20307;鲐鱼的生长拐点年龄为2.7yr,拐点体重为450g,拐点叉长为320mm。比较分析东海群系鲐鱼的渔业生物学历史状况,在目前所能观察得到的鲐鱼年龄段内(1~3龄),东海区鲐鱼个体平均叉长比20世纪80年代的都要小;与闽南、粤东近海地方群系的相比,东海群系的平均叉长在鲐鱼的整个生长阶段都明显的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鲐鱼 年轮 生长 东海北部 黄海南部
下载PDF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record from the north of the East China Sea since late Holocene 被引量:7
4
作者 LI GuangXue SUN XiaoYan +2 位作者 LIU Yong BICKERT Torsten MA YanYan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9年第23期4507-4513,共7页
Using the alkenone paleotemperature index U k 37′, a high-resolution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 record since 3600 a BP was reconstructed from the mud area in the north of the East China Sea. Combining with the gra... Using the alkenone paleotemperature index U k 37′, a high-resolution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 record since 3600 a BP was reconstructed from the mud area in the north of the East China Sea. Combining with the grain size distribution curve of sensitive grain size group, which may reflect the East Asia Winter Monsoon activity, the palaeoenvironmental evolution cycle throughout the late Holocene in the area was obtained. The marine environment evolution during the last 3600 years displays a five-stage trend. (1) Temperature descending period from 0.85 cal. ka BP to present. The maximum temperature decrease amplitude is 2℃. The winter monsoon intensified and ‘Little Ice Age’ were recorded in this period. (2) Warming period from 1.90 to 0.85 cal. ka BP. The mean temperature increase amplitude is 0.8℃. The Sui-Tang warming period was recorded at about 0.85―1.35 cal. ka BP and a prominent cooling event was recorded at 1.4 cal. ka BP in this period. (3) Temperature descending period from 2.55 to 1.90 cal. ka BP. Temperature cooling amplitude is 0.9℃. This period is coincident with an integrated temperature circle recorded in the Antarctic ice core, with the temperature changes from a slow cooling stage to a rapid warming stage. (4) Temperature comparatively stable with a little ascending period from 3.2 to 2.55 cal. ka BP. Temperature warming amplitude is 0.3℃. This period is coincident with the temperature fluctuant ascending period recorded in Antarctic ice core. (5) Temperature comparatively stable with little descending period from 3.6 to 3.2 cal. ka BP. This period corresponds with the temperature fluctuant cooling period recorded in Antarctic ice core. Basically, those five periods were coincident with the Antarctic ice core record. During the global cooling stage, the SST change in the continental shelf sea can be adjusted simultaneous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新世晚期 east 海表温度 sea 中国
原文传递
东海北部外陆架MIS 6以来的沉积地层格架及古环境演化 被引量:8
5
作者 陈珊珊 王中波 +3 位作者 陆凯 祁江豪 赵钊 张志珣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4-137,共14页
利用最新采集的高分辨率浅地层剖面资料,结合SHD-1钻孔岩心资料,对东海北部外陆架MIS 6以来的地层结构进行了分析,建立了MIS 6以来的沉积地层格架,并对地层的地质年代进行了厘定。根据Octavian Catuneanu(2005)的层序地层学理论,研究区... 利用最新采集的高分辨率浅地层剖面资料,结合SHD-1钻孔岩心资料,对东海北部外陆架MIS 6以来的地层结构进行了分析,建立了MIS 6以来的沉积地层格架,并对地层的地质年代进行了厘定。根据Octavian Catuneanu(2005)的层序地层学理论,研究区地层划分出海侵和高位体系域、下降期体系域、海退和低位体系域。研究表明,过孔的浅地层剖面与钻孔岩心的沉积地层有很好的对应关系。东海北部外陆架MIS 6以来可划分出7个不整合界面(D7-D1)和7个地震单元(SU7-SU1)。东海外陆架的海进层序与海退层序有规律地交替发育,它们与海平面变化曲线也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其中,地震单元SU1、SU5分别为MIS 1、MIS 5形成的海侵沉积,主要发育浅海沉积层,100 m以浅的位置发育潮流沙脊;地震单元SU2、SU4、SU6分别对应MIS 2、MIS 4和MIS 6低海平面时期形成的河流/河口-三角洲沉积;地震单元SU3、SU4为下降期体系域,这两个亚单元分别对应MIS 3和MIS 4晚期。MIS 4-MIS 3发育厚层且分布广泛的水下三角洲,但MIS 4发育的水下三角洲的规模不及MIS 3大。总之,对MIS 6以来沉积地层格架的建立和古环境研究可为东海外陆架晚第四纪地层的海平面变化、古环境演化等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地层剖面 沉积地层格架 古环境 MIS 6以来 东海北部外陆架
下载PDF
东海北部、黄海南部黄鮟鱇的年龄和生长 被引量:5
6
作者 徐开达 贺舟挺 +2 位作者 李鹏飞 薛利建 朱文斌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14,共6页
利用黄鮟鱇Lophius litulon耳石对2007年3月~2009年5月取自东海北部、黄海南部黄鮟鱇的年龄和生长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黄鱼安鱼康群体由1~5龄组成,以1~2龄鱼为主,捕捞群体呈低龄化;生长特点属均匀生长型,体重与体长关系为W=1.5589... 利用黄鮟鱇Lophius litulon耳石对2007年3月~2009年5月取自东海北部、黄海南部黄鮟鱇的年龄和生长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黄鱼安鱼康群体由1~5龄组成,以1~2龄鱼为主,捕捞群体呈低龄化;生长特点属均匀生长型,体重与体长关系为W=1.55897×10-5L3.10865,体长与耳石半径关系为L=244.11R-210.6,体长生长方程为Lt=749.9[1-e-0.349(t+0.256)],体重生长方程为Wt=13496.4[1-e-0.349(t+0.256)]3.10865,极限年龄Tmax为8.337龄,生长拐点年龄ti为2.994龄,此时对应的体长和体重分别为508.8mm和4038.7g。为保护黄鮟鱇资源,应限捕体长在500mm以下的个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鮟鱇 年龄 生长 东海北部 黄海南部
下载PDF
东海北部黑潮区浮游动物的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洪旭光 张锡烈 +1 位作者 俞建銮 孟凡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39-142,共4页
关键词 浮游动物 群落多样性 东海 黑潮区 海洋生态系统 空间分布 海洋环境
下载PDF
东海北部鲐鲹鱼渔场水文特征的统计学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苗振清 严世强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97-406,共10页
东海北部是鲐鱼主要渔场之一 ,研究其水文及其变化特征对于掌握鲐鱼中心渔场的时空变化规律、指导渔业生产、合理利用海洋渔业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根据 1 987— 2 0 0 1年在 2 9°— 32°N、1 2 4 5°E以西海域的海洋... 东海北部是鲐鱼主要渔场之一 ,研究其水文及其变化特征对于掌握鲐鱼中心渔场的时空变化规律、指导渔业生产、合理利用海洋渔业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根据 1 987— 2 0 0 1年在 2 9°— 32°N、1 2 4 5°E以西海域的海洋环境调查资料和鲐鱼渔场资料 ,在GIS平台上 ,用最优隶属模型划分水团 ,并研究渔场的水团和温、盐跃层特性及其月、年变化之间的相关性 ,用于渔情预报。研究表明 ,用最优隶属模糊聚类方法划分该海域水团的结果与以往的研究结果比较一致 ;鲐鱼渔情与该区域水团第一强度、第二强度之间显示了一定的相关性 ;用稳健统计学方法 ,可确定中心渔场的底层、鱼类栖息水层的温盐范围及其聚类中心值 ;鲐鱼渔情、渔场与水文跃层的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北部 鲐鲹鱼渔场 水文特征 统计学 水团 最优隶属模型 模糊聚类方法
下载PDF
东海北部鲐鯵中心渔场形成机制的统计学 被引量:9
9
作者 苗振清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43-150,共8页
鲐、蓝圆是东海北部主要中上层鱼类,其渔场的形成、时空变化受海洋环境因子变化的制约。研究其中心渔场的形成机制,探究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于掌握鲐鱼洄游、分布规律、合理利用及资源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根据1987-1990年在29~32°... 鲐、蓝圆是东海北部主要中上层鱼类,其渔场的形成、时空变化受海洋环境因子变化的制约。研究其中心渔场的形成机制,探究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于掌握鲐鱼洄游、分布规律、合理利用及资源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根据1987-1990年在29~32°N、124.5°E以西海域的海洋环境调查资料和鲐渔场资料,在GIS平台上,运用稳健统计方法分析海洋环境若干因子和中心渔场的相互关系及其时空变化,确定形成渔场的制约因素,并研究中心渔场的形成机制,构建基于模糊聚类的数学模型,通过数值试验确定以75%的隶属度作为判断依据,将得出的结果用1987-1990年及1997年的资料进行验证,发现用于指导生产能取得良好效果。研究表明,中心渔场的特征参数为,底层温度介于19.0~21.0℃,中心为20.0℃,盐度为33.0~34.5,中心为33.75,饵料生物量介于137~409mg·m-3之间。而且中心渔场的位置和水文要素的时空变化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尤其是底温和底盐,其相关系数平方最大分别可达0.9935和0.9988。构建数学模型用于东海北部鲐中心渔场形成机制的研究,实现对中心渔场时空预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定性分析方法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北部 蓝圆鲹 中心渔场 形成机制 统计分析 数学模型 时空预报
下载PDF
东海北部、黄海南部方头鱼资源调查 被引量:4
10
作者 薄治礼 周婉霞 +1 位作者 薛利建 陈卫平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76-681,共6页
方头鱼属暖水性底层鱼类,据记载中国有4种.本文报导的是1998年8月-2004年6月在27°00′~34°00′N、128°00′E以西海域深水流网作业捕捞的日本方头鱼(Branchiostegus japonious)和白方头鱼(Branchiostegus albus)混合群... 方头鱼属暖水性底层鱼类,据记载中国有4种.本文报导的是1998年8月-2004年6月在27°00′~34°00′N、128°00′E以西海域深水流网作业捕捞的日本方头鱼(Branchiostegus japonious)和白方头鱼(Branchiostegus albus)混合群体的生物学特性和资源状况.本海域方头鱼捕捞群体体长范围100~390 mm,平均体长223.9 mm.体重范围30~1470 g,平均体重231.5 g,捕捞群体1~9龄,以1~3龄为主,体长与体重关系呈幂函数曲线增长,雄鱼平均体长、体重比同龄雌鱼大,但肥满度雌鱼略高.捕捞群体雌、雄比例接近1∶1.2.浙江近海有产卵场,主要产卵期在4-8月.方头鱼属广食性肉食性鱼类,在繁殖期间不停食.本海域的日本方头鱼主群分布在126°00′E以东海域,白方头鱼主群分布在124°00′E以西海域,124°00′~126°00′E为混栖区域.方头鱼在深水流网作业渔获总重量中约占30%,居其它种类之首.目前方头鱼资源虽未见明显衰败,但与早期比较,其产量占深水流网总渔获量比重已明显下降.因此,必须合理利用,保护该种资源维持相对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北部 黄海南部 方头鱼 资源调查
下载PDF
春季东海北部近岸水体中的溶解无机碳和有机碳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宁 王江涛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5-10,共6页
根据2010年4月在东海北部近岸的调查,分析了研究海域溶解无机碳(DIC)和溶解有机碳(DOC)的含量及其分布状况,并分别对DIC、DOC与温度、盐度、表观耗氧量等要素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春季研究海域表、底层DIC平均含量分别为24.5... 根据2010年4月在东海北部近岸的调查,分析了研究海域溶解无机碳(DIC)和溶解有机碳(DOC)的含量及其分布状况,并分别对DIC、DOC与温度、盐度、表观耗氧量等要素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春季研究海域表、底层DIC平均含量分别为24.54 mg/L和25.03 mg/L,平面分布趋势均为近岸高于远岸,象山口附近DIC的浓度最高,北部由于受长江径流的影响,DIC的浓度也较高。垂直分布特点为底层浓度高于表层。DOC的表、底层含量分别为0.96 mg/L和0.87 mg/L,平面分布特点与DIC类似,表现为近岸浓度高,远岸浓度低。DOC的垂直分布特点与DIC正好相反,表现为表层浓度高于底层。研究海域DIC与温度、盐度和表观耗氧量的关系表明,DIC主要受陆源输入和温度的影响,且温度的影响作用较大。研究海域DOC与温度、盐度和表观耗氧量的关系表明,DOC受陆源输入的影响更大,同时受一定的生物活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无机碳(DIC) 溶解有机碳(DOC) 东海北部近岸
下载PDF
夏秋汛东海北部近海的饵料生物基础与鲐、鲹鱼中心渔场的关系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平 《浙江水产学院学报》 1993年第3期192-199,共8页
本文根据1987—1990年夏秋汛东海北部近海鲐、鲹鱼渔场饵料生物的调查资料,结合渔汛生产实践,分析了渔场的饵料基础与鲐、鲹鱼中心渔场的关系。结果表明:主要种类为暖水种和热带种,优势种类为浮游甲壳动物与毛颚动物;渔汛期间,生物量丰... 本文根据1987—1990年夏秋汛东海北部近海鲐、鲹鱼渔场饵料生物的调查资料,结合渔汛生产实践,分析了渔场的饵料基础与鲐、鲹鱼中心渔场的关系。结果表明:主要种类为暖水种和热带种,优势种类为浮游甲壳动物与毛颚动物;渔汛期间,生物量丰富,北部内侧海区略高于南部内侧海区。6月—9月,高生物量区有北移趋势;鲐、鲹鱼中心渔场的位置出现在250—300mg/m^3以上的高生物量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en鱼 饵料 渔场 东海北部近海
下载PDF
东海北部和黄海南部鲐鱼生长特性及合理利用 被引量:20
13
作者 刘勇 严利平 程家骅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14-822,共9页
采用2002年11月~2003年8月在东海北部和黄海南部区域(30°~34°N、126°E以西范围)所获取的鲐鱼(Scomber japonicus)样品,通过观察鲐鱼耳石生长轮和基础生物学测定,研究了鲐鱼的年龄和生长;再依据不完全β函数渔... 采用2002年11月~2003年8月在东海北部和黄海南部区域(30°~34°N、126°E以西范围)所获取的鲐鱼(Scomber japonicus)样品,通过观察鲐鱼耳石生长轮和基础生物学测定,研究了鲐鱼的年龄和生长;再依据不完全β函数渔获量方程,计算、分析在不同开捕年龄和不同捕捞强度下的单位补充量渔获量(Yw/R)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采用Walford方法拟合的鲐鱼生长方程,其生长参数K、L∞、t0分别为0.320、451.4和-1.203。比较不同时期鲐鱼的生长情况显示,20世纪60、80年代和21世纪初期鲐鱼的生长较接近,而20世纪70年代的鲐鱼生长情况与其他3个时期的鲐鱼生长相差较大。比较不同海域鲐鱼的生长情况显示,随着纬度的增加,鲐鱼的个体有增大的趋势,经分析很可能与海水温度有关。根据历史资料推算出鲐鱼的最大年龄(tλ)为9龄;根据最近的采样,推算出鲐鱼的开捕年龄和补充年龄都为0.4年,鲐鱼的自然死亡率为0.355,捕捞死亡率为2.27。利用上述参数,动态综合模型模拟的结果显示,该资源过度捕捞已很严重。若保持当前捕捞强度,则必须把开捕年龄限制在2.9龄;若能同时改变捕捞强度和开捕年龄,则可以把当前的开捕年龄限制在2.0龄,捕捞死亡率降到1.3,这样鲐鱼资源才能够得到保护与合理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鲐鱼 生长特性 资源状况 合理利用 东海北部 黄海南部
下载PDF
东海北部近海棘头梅童鱼食物组成的季节变化及随发育的变化 被引量:11
14
作者 贺舟挺 张亚洲 +2 位作者 薛利建 金海卫 周永东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70-276,共7页
根据2006年7月~2008年12月采集于东海北部近海的棘头梅童鱼(Collichthys lucidus)样品,共测定体长在23~157 mm范围内的棘头梅童鱼474 ind,应用卡方检验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棘头梅童鱼食物组成的季节变化及随个体发育的变化进行了分析... 根据2006年7月~2008年12月采集于东海北部近海的棘头梅童鱼(Collichthys lucidus)样品,共测定体长在23~157 mm范围内的棘头梅童鱼474 ind,应用卡方检验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棘头梅童鱼食物组成的季节变化及随个体发育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东海北部近海棘头梅童鱼的食物种类夏季出现较多,春季出现较少;91~110 mm体长组出现较多,≤50 mm体长组和>130 mm体长组出现较少。食物多样性指数春季较高,秋季较低;≤50 mm体长组较低,>130 mm体长组较高,食物多样性指数随体长的增加而升高。卡方检验显示,棘头梅童鱼主要食物种类宽尾刺糠虾(Acanthomysis latiscauda)、中国毛虾(Aceteschinensis)、七星底灯鱼(Myctophum pterotum)和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的出现频率有极显著的季节变化,中华假磷虾(Pseudeuphausia sinica)的出现频率有显著的季节变化;宽尾刺糠虾和七星底灯鱼的出现频率随体长的变化极显著,而中国毛虾、中华假磷虾和中华哲水蚤的出现频率随体长的变化不显著。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棘头梅童鱼春冬季、夏季和秋季三个时期的食物组成差异显著;体长聚类分两组,即体长>70 mm和≤70mm之间食物组成有明显差异。通过分析发现:东海北部近海棘头梅童鱼食物的季节变化与该海域饵料生物的季节变化密切相关;食物组成随发育的变化符合"最佳摄食理论",其饵料生物种类和大小随棘头梅童鱼体长的增加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北部 棘头梅童鱼 食物组成 季节变化 体长
下载PDF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of the surface sediments in the southern Yellow Sea 被引量:8
15
作者 GE Shulan~(1,2,3), SHI Xuefa~1 & HAN Yibing~1 1. Key Laboratory of Marine Sedimentology and Environmental Geology, First Institute of Oceanography, State Oceanic Administration. Qingdao 266061. China 2. 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Geo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29. China 3. Graduate School.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39. China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3年第B06期37-41,共5页
The characteristic distributions of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MS) are analyzed on the basis of susceptibility of 172 surface sediment samples in the southern Yellow Sea (SYS). The preliminary results are as follows: fi... The characteristic distributions of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MS) are analyzed on the basis of susceptibility of 172 surface sediment samples in the southern Yellow Sea (SYS). The preliminary results are as follows: first, the distributions clearly correspond to different modern sediment assemblages in the continental sea, which indicates different sediment origins. With the 30 μCGS isoline being taken as demarcation line, the study area can then be divided into section H (high MS value area) and section L (low MS value area). Section H is mainly adjacent to land with two main sources of the Changjiang River and the Huanghe River.Section L is mainly an eddy sediment area, where Yellow Sea Cold Water is entrenched all the year round.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MS could tell apart strong or weak hydrodynamic conditions and has a close relation to the circulation system in this area. At the areas of the SYS Circumfluent and northern East China Sea (NECS) Circumfluent (weak hydrodynamic), the MS has low values, while in the areas of Coastal Current (strong hydrodynamic), the values are high.At the same time, the oxidizing areas tend to take on higher MS, while the reducing areas have lower one. It seems safe to say that the MS in the continental sea reflects more of the sediment origin and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hat of loess, lake and surface soil as a climate prox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黄海 表面沉积物 磁化率 等值线 长江 黄河 旋涡沉积区 循环系统
原文传递
秋季东海北部和黄海南部沙海蜇资源分布及其与底层温盐度的关系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建生 凌建忠 程家骅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71-378,共8页
根据2006~2009年秋季在东海北部和黄海南部对沙海蜇(Nemopilema nomurai)和温盐度的同步监测数据,对秋季沙海蜇的资源分布特点及其和底层温盐度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秋季东海北部和黄海南部沙海蜇的高生物分布区主要集中在以下... 根据2006~2009年秋季在东海北部和黄海南部对沙海蜇(Nemopilema nomurai)和温盐度的同步监测数据,对秋季沙海蜇的资源分布特点及其和底层温盐度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秋季东海北部和黄海南部沙海蜇的高生物分布区主要集中在以下3个海域:(1)南黄海西侧浅水海域;(2)南黄海中央深水区(32°30'N~34°00'N、123°00'E~124°30'E);(3)大沙和长江口外海水域。前2个高生物量分布区某些年份会连成一片,第二个高生物量区基本上每年都会出现,第三个高生物量区某些年份可能不会出现。结合底层温盐度的分布特征,可以看出:沙海蜇高生物量区主要出现在黄海冷水团的前缘或冷暖水团的交汇处,且在冷暖水团的交汇处,更易形成高生物量聚集。而在暖水团控制的海域内,其生物量较低,在垂直分布上,沙海蜇可能主要活动区域在30 m以深的水温相对较低(低于15℃)且变化幅度较小、盐度处于中盐水平(32.0~33.5)的水体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北部和黄海南部 沙海蜇 资源分布 底层温盐度
下载PDF
东海北部及相邻地区的构造区划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焕疆 景学立 +1 位作者 张锡南 朱平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3-19,共7页
通过野外观察及物探资料的处理解释、综合分析,将东海北部以江绍断裂带为界,分出以北的扬子准地台区与以南的加里东褶皱带;另以丽水—海丰断裂及沿海40m等深线断裂为界,划分出地质特征与两侧有异的海陆衔接带,其东侧又可划分出海礁凸起... 通过野外观察及物探资料的处理解释、综合分析,将东海北部以江绍断裂带为界,分出以北的扬子准地台区与以南的加里东褶皱带;另以丽水—海丰断裂及沿海40m等深线断裂为界,划分出地质特征与两侧有异的海陆衔接带,其东侧又可划分出海礁凸起和西湖凹陷二亚区。充分表现出东西分带与南北分块之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北部 构造区划 断裂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