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柴达木盆地北缘断裂构造分形特征与油气分布关系研究 被引量:37
1
作者 曾联波 金之钧 +3 位作者 李京昌 汤良杰 由福报 雷兵足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41-247,共7页
本文应用分形几何理论对柴达木盆地北缘断裂体系的分布进行了定量研究 ,在研究标定尺度范围内 ,该区断裂体系的平面分布具有良好的统计自相似性和分形特征 ,在双对数坐标系中 ,用最小二乘法进行直线拟合的相关系数平方 (R2 )均在 0 .97... 本文应用分形几何理论对柴达木盆地北缘断裂体系的分布进行了定量研究 ,在研究标定尺度范围内 ,该区断裂体系的平面分布具有良好的统计自相似性和分形特征 ,在双对数坐标系中 ,用最小二乘法进行直线拟合的相关系数平方 (R2 )均在 0 .97以上。该区 4个已知油气田断裂构造的分维数 D值均大于 1 .3,明显高于整个区域内 4个反射层的断层分维数 (平均 D=1 .2 1 8)。可以认为断裂构造的分维值大于 1 .3的部位是该区油气聚集分布的有利区。断裂体系分数维值越大的地区 ,有利于油气藏的分布 ,其单位面积内的油气地质储量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体系 分形几何 油气分布 柴达木盆地 油气藏 油气地质
下载PDF
柴北缘西部中生界剥蚀厚度恢复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5
2
作者 黄捍东 罗群 +2 位作者 王春英 姜晓健 朱之锦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4-48,共5页
恢复剥蚀过程和剥蚀量对研究沉积盆地的埋藏史、构造演化史、热史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柴达木盆地北缘西部中生界曾遭受剥蚀,剥蚀量大小关系到对整个柴北缘油气勘探潜力的正确评价。重点采用地震剖面法、镜质体反射率法,结合物质平... 恢复剥蚀过程和剥蚀量对研究沉积盆地的埋藏史、构造演化史、热史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柴达木盆地北缘西部中生界曾遭受剥蚀,剥蚀量大小关系到对整个柴北缘油气勘探潜力的正确评价。重点采用地震剖面法、镜质体反射率法,结合物质平衡法、声波时差法等多种方法,估算了柴北缘中生界剥蚀厚度,在此基础上恢复了柴北缘主要烃源岩成熟演化过程,结果表明:柴北缘的油气运聚成藏事件主要发生在第三系沉积过程中,在此前没有大规模的生排烃和油气运聚成藏事件发生,由此得出柴北缘具有较大油气资源潜力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北缘 剥蚀量 恢复 地震剖面 镜质体反射率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北部碰撞构造与盆地改造变形 被引量:13
3
作者 马金龙 李凤君 贾庆军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91-295,300,共6页
印度板块与亚洲板块在渐新世和中、上新世发生碰撞及持续的榨挤作用 ,所产生的远程效应 ,使南祁连造山带的逆冲岩席向柴达木盆地北缘逆冲推覆。在柴达木北部中、新生代盆地发生了二个世代的改造变形。从赛什腾—尕丘前渊断陷带的叠瓦状... 印度板块与亚洲板块在渐新世和中、上新世发生碰撞及持续的榨挤作用 ,所产生的远程效应 ,使南祁连造山带的逆冲岩席向柴达木盆地北缘逆冲推覆。在柴达木北部中、新生代盆地发生了二个世代的改造变形。从赛什腾—尕丘前渊断陷带的叠瓦状冲断层与断弯褶皱构造组合 ,到昆特依斜坡坳陷带的犁式逆掩断层与断展褶皱组合 ,直至鄂博梁—伊北一带的滑脱断层与滑脱褶皱构造组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北部 碰撞构造 盆地改造变形 油气地质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北缘下侏罗统储集岩成岩作用及其对孔隙演化的影响 被引量:15
4
作者 王凤琴 王宝清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6,共6页
柴达木盆地北缘下侏罗统储集岩主要是由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砂岩组成,主要的成岩作用有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溶蚀作用、交代作用和重结晶作用,它们对孔隙的发育影响很大.压实作用和碳酸盐的胶结作用使原生孔隙大大减少.长石的溶蚀作用... 柴达木盆地北缘下侏罗统储集岩主要是由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砂岩组成,主要的成岩作用有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溶蚀作用、交代作用和重结晶作用,它们对孔隙的发育影响很大.压实作用和碳酸盐的胶结作用使原生孔隙大大减少.长石的溶蚀作用改善了孔隙的发育.蒙皂石、伊利石、高岭石、绿泥石和伊蒙混层含量均在较大范围内变化,与深度的关系不明显.成岩作用进入晚成岩作用末期.一些储集岩经历了表生成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北缘 储集岩 压实作用 胶结作用 溶蚀作用 成岩作用演化
下载PDF
流体包裹体在研究柴北缘油气运移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5
作者 孙德强 刘海涛 +4 位作者 柳金城 张涛 李晓茹 魏学斌 郭宁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5-39,共5页
流体包裹体分析是研究油气运移和成藏期次等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根据对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盐度、有机包裹体中的生物标志物特征研究及有机包裹体的色谱、色—质谱分析,恢复储集岩中初始(古)油气组分的地球化学特征,揭示储集岩中油气... 流体包裹体分析是研究油气运移和成藏期次等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根据对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盐度、有机包裹体中的生物标志物特征研究及有机包裹体的色谱、色—质谱分析,恢复储集岩中初始(古)油气组分的地球化学特征,揭示储集岩中油气组分地球化学演化过程,追踪油气藏的油源及油气的热演化程度,最后分析柴北缘油气的充注期次认为,冷湖构造带和南八仙油气田在成岩演化及油气的充注、运移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冷湖构造带内冷七1井N12地层只有一期油气充注,潜参1井、冷四1井和深86井均有E3和N1—N12两期油气充注,而南八仙油气田仙5、仙6、仙7井样品中两期充注的油气分别形成于E3—N1和N2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北缘 流体包裹体 均一温度 生物标志化合物 油气运移
下载PDF
柴北缘地区走滑反转构造及其深部地质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6
作者 王桂宏 徐凤银 +4 位作者 陈新领 马达德 马立协 苏爱国 周苏平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01-204,共4页
过去普遍认为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的冷湖—南八仙构造带的深部为向南逆冲的燕山晚期构造,浅部为向北逆冲的喜马拉雅晚期构造。但通过详细层位对比和构造分析,发现冷湖5号、6号、7号构造与南八仙构造基本为喜马拉雅晚期定型的走滑压扭构造... 过去普遍认为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的冷湖—南八仙构造带的深部为向南逆冲的燕山晚期构造,浅部为向北逆冲的喜马拉雅晚期构造。但通过详细层位对比和构造分析,发现冷湖5号、6号、7号构造与南八仙构造基本为喜马拉雅晚期定型的走滑压扭构造,局部构造主体发育多条高角度走滑断层,构造变形集中于断裂带附近,而断裂带之间的凹陷则未发生大的变形,以沉积、沉降作用为特征。深部地质与地球物理特征揭示,柴达木盆地深部地壳存在低速层,地壳块体可能沿深部断裂带发生东西向的拆离作用。构造分析认为,在侏罗系烃源岩的排烃高峰阶段,冷湖6号构造并没有形成圈闭,而冷湖7号构造的高点与现今不一致,因而现在的构造高部位不具备原生油气藏形成条件。冷湖构造带附近为侏罗系断陷分布区,侏罗系厚度较大,原生油气藏可能分布在该带的周缘地区,包括北部斜坡、喜马拉雅运动早中期的构造圈闭与岩性-地层圈闭,继承性凹陷的深部以及由深凹陷内侧断裂带所围限的断块也是油气运聚的有利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北缘 冷湖-陵间断裂带 走滑反转断层 晚喜马拉雅运动 油气成藏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北缘冷湖三号构造油田水水化学特征 被引量:10
7
作者 李雯霞 张西营 +5 位作者 苗卫良 李永寿 唐启亮 王波 李园 朱广琴 《盐湖研究》 CSCD 2016年第2期12-18,共7页
油田水是沉积盆地中的重要流体,通过柴达木盆地北缘冷湖三号构造油田水水化学分析,来深入理解该地区的水化学特征并探讨其成因。研究表明,冷湖三号构造油田水的矿化程度较低且以CaCl_2型水为主,硅酸盐的溶解是油田水中的K、Mg、B、Li等... 油田水是沉积盆地中的重要流体,通过柴达木盆地北缘冷湖三号构造油田水水化学分析,来深入理解该地区的水化学特征并探讨其成因。研究表明,冷湖三号构造油田水的矿化程度较低且以CaCl_2型水为主,硅酸盐的溶解是油田水中的K、Mg、B、Li等元素的重要来源,而油田水中F含量的异常高值很可能与区内断裂作用有关。油田水水化学特征系数分析结果指示,冷湖三号构造油田水的演化是在较好的封闭条件和还原环境下进行的。和柴达木盆地西部相比,研究区油田水主要成分的含量低于或远低于柴达木盆地西部,K、Li、B等元素均未达到矿床的边界品位,目前尚难以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北缘 冷湖三号构造 油田水水化学 特征系数
原文传递
青海省阿哈大洼金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被引量:9
8
作者 杨延乾 李碧乐 +4 位作者 王佳音 谈艳 保善斌 李嘉泰 于小亮 《黄金》 CAS 2017年第7期23-25,43,共4页
阿哈大洼金多金属矿床位于青海省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该区地质环境复杂,成矿条件优越。目前已在该矿区发现金矿(化)体2条,银、铅、铜矿(化)体各1条。本次调查研究的重点是对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矿区和矿床地质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进而探讨... 阿哈大洼金多金属矿床位于青海省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该区地质环境复杂,成矿条件优越。目前已在该矿区发现金矿(化)体2条,银、铅、铜矿(化)体各1条。本次调查研究的重点是对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矿区和矿床地质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进而探讨矿床成因。研究表明,北西—近东西向断裂构造控制着区内矿(化)体产状、形态及规模,加里东—印支期岩浆活动为本区成矿提供了热源与矿源物质。综合分析认为,阿哈大洼金多金属矿床为造山型金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床地质特征 矿床成因 造山型金矿床 阿哈大洼金多金属矿床 柴达木盆地北缘
下载PDF
柴北缘沙柳河榴辉岩岩石化学及变质条件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王新宇 李盛富 鄢全树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05年第1期14-18,共5页
 柴达木盆地北缘东端沙柳河一带榴辉岩呈布丁构造赋存在新元古代末期花岗质片麻岩中,榴辉岩主要由石榴子石、绿辉石和金红石等矿物组成。通过对该地榴辉岩的岩石化学和变质条件研究,发现其峰期变质条件为492.12 ℃~653.48 ℃和1.008~1....  柴达木盆地北缘东端沙柳河一带榴辉岩呈布丁构造赋存在新元古代末期花岗质片麻岩中,榴辉岩主要由石榴子石、绿辉石和金红石等矿物组成。通过对该地榴辉岩的岩石化学和变质条件研究,发现其峰期变质条件为492.12 ℃~653.48 ℃和1.008~1.625 GPa,未达到超高压的环境,在岩石中也未发现明显的超高压证据,与柴达木盆地北缘其他地区(鱼卡河、锡铁山、野马滩)榴辉岩有所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榴辉岩 岩石化学 柴北缘 柴达木盆地北缘 绿辉石 布丁构造 花岗质片麻岩 变质 超高压
下载PDF
青海石灰沟矿区克鲁克组煤中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4
10
作者 肖林 张佳为 +1 位作者 周建飞 刘括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2期505-512,共8页
运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XRD、XRF、SEM-EDX等技术手段测试了柴达木盆地北缘克鲁克组煤的常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含量,分析了克鲁克组煤中稀土元素含量、分布特征、赋存状态、配分模式以及指相意义。结果表明,石灰沟克鲁克组煤中稀土元素... 运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XRD、XRF、SEM-EDX等技术手段测试了柴达木盆地北缘克鲁克组煤的常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含量,分析了克鲁克组煤中稀土元素含量、分布特征、赋存状态、配分模式以及指相意义。结果表明,石灰沟克鲁克组煤中稀土元素的含量高于中国煤、世界煤和美国煤中稀土元素均值;煤中稀土元素主要以无机形式赋存,主要来源于陆源碎屑,部分稀土元素源于植物本身或受到微沉积环境的影响;通过对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参数研究发现,该研究区煤层中轻、中型稀土明显富集,且稀土元素与酸性沼泽水介质条件有关,在还原条件下形成,同时煤层中的稀土元素主要受到以玄武岩为主要源岩的陆源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北缘 克鲁克组 稀土元素 地球化学特征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北缘新元古代-前中生代几个重要不整合面地质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2
11
作者 马帅 陈世悦 +3 位作者 孙娇鹏 贾贝贝 汪峰 崔绮梦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74-987,共14页
地层不整合接触是研究地质发展历史中构造演化及鉴定地壳运动特征的重要依据。通过大范围的野外露头观察与分析,根据不整合面(包括风化铝土层及铁质层)的发育特征,不整合面上下地层的岩性、产状、变质与变形程度等地质信息,在柴达木盆... 地层不整合接触是研究地质发展历史中构造演化及鉴定地壳运动特征的重要依据。通过大范围的野外露头观察与分析,根据不整合面(包括风化铝土层及铁质层)的发育特征,不整合面上下地层的岩性、产状、变质与变形程度等地质信息,在柴达木盆地北缘(简称"柴北缘")地区前中生界沉积地层中共识别出新元古界全吉群-达肯大坂群、下寒武统欧龙布鲁克组-全吉群、泥盆系牦牛山组-下古生界以及中生界-前中生界4个大的区域性角度不整合接触面(即4个Ⅰ级构造层序界面)。这4个角度不整合面的形成均对应着区域性的构造反转事件,与周边大地构造边界的汇聚事件密切相关。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构造带内地层、不整合的发育及分布特征,结合古生物、同位素年代学资料明确4个构造层序界面以及其制约的3个构造层序的时间跨度,建立地层(包括不整合面)-时间对应关系,并与前人建立的构造-岩浆-热年代格架进行对比,以此限定俯冲作用和碰撞造山的时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北缘 不整合面 新元古代-前中生代 构造意义
下载PDF
柴北缘鹰峰环斑花岗岩矿物学特征及其岩石学意义 被引量:5
12
作者 胡能高 王晓霞 +3 位作者 孙延贵 申文环 蔡欢欢 陈云杰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5-204,共10页
柴北缘构造带中元古代鹰峰环斑花岗岩主要造岩矿物的研究结果表明,该岩体具pyterlitic型环斑结构,各主要矿物均具多世代特征。钾长石主要以卵形斑晶出现,出溶钠长石条纹极发育,出溶后主晶成分为Or94.57Ab5.25An0.18,钠长石条纹为Or... 柴北缘构造带中元古代鹰峰环斑花岗岩主要造岩矿物的研究结果表明,该岩体具pyterlitic型环斑结构,各主要矿物均具多世代特征。钾长石主要以卵形斑晶出现,出溶钠长石条纹极发育,出溶后主晶成分为Or94.57Ab5.25An0.18,钠长石条纹为Or0.71Ab97.59An1.7,推算出球斑均一化成分为Or66.41Ab32.95An0.64。岩浆结晶的斜长石以更长石为主,由于不同程度的蚀变使An降低成为钠质长石。黑云母多有不同程度的蚀变,析出磁铁矿和钛铁矿,析出铁后黑云母的n(Fe)/n(Fe+Mg)=0.5~0.63,属Mg-Fe2+-和Fe2+-黑云母,原成分应更富铁。鹰峰岩体在矿物组成及主要矿物特征上与典型环斑花岗岩的相似,但也存在一些差异,这些差异有的是起因于加里东期的变质改造,有的反映了岩体形成环境和过程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北缘构造带 鹰峰岩体 环斑花岗岩 黑云母 钾长石 斜长石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北缘牛东地区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13
作者 吴浩 包建平 朱翠山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8年第7期14-21,90,共9页
对柴达木盆地北缘牛东地区古近系和侏罗系储层所产原油饱和烃馏分中各类生物标志物的分布与组成特征的分析结果表明,它们的正构烷烃系列没有奇偶优势,C29甾烷成熟度指标介于0.40~0.54之间,显示成熟原油的特征。较高的姥植比(2.57~4.33)... 对柴达木盆地北缘牛东地区古近系和侏罗系储层所产原油饱和烃馏分中各类生物标志物的分布与组成特征的分析结果表明,它们的正构烷烃系列没有奇偶优势,C29甾烷成熟度指标介于0.40~0.54之间,显示成熟原油的特征。较高的姥植比(2.57~4.33)、"阶梯状"分布的C19-26三环萜烷系列、丰富的C24四环萜烷及异常偏低的伽马蜡烷和富含各种重排类标志物等特征与冷湖构造带上的原油十分相似,表明它们来源于研究区相邻的生烃凹陷中发育的下侏罗统淡水湖沼相烃源岩。对比发现不同原油中甾烷的碳数组成存在明显差异,那些C27R/C29R和C28R/C29R小于0.20的原油应该来源于煤系烃源岩,而两个比值大于0.40的原油则来源于湖相烃源岩,呈现煤成油和湖相油并存的格局。此外,古近系储层所产原油较下侏罗统储层所产原油明显富含各种重排类标志物,如重排补身烷、重排藿烷和重排甾烷等,可能与该原油较其他原油成熟度偏高,且经历了较长距离的运移分异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 生物标志物 成熟度 柴达木盆地北缘 牛东地区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北缘早古生代高压—超高压变质带中发现典型超高压矿物——柯石英 被引量:223
14
作者 杨经绥 宋述光 +9 位作者 许志琴 吴才来 史仁灯 张建新 李海兵 万渝生 刘焰 邱海峻 刘福来 Shigenori Maruyama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75-179,共5页
从都兰北带榴辉岩的片麻岩围岩的锆石中发现了柯石英包裹体和石墨包裹体,说明该超高压带的峰期变质作用已达柯石英稳定区间(>2.8GPa)但小于金刚石的稳定区间(<3.5GPa),从而确定了柴达木盆地北缘存在早古生代超高压变质作用和陆-... 从都兰北带榴辉岩的片麻岩围岩的锆石中发现了柯石英包裹体和石墨包裹体,说明该超高压带的峰期变质作用已达柯石英稳定区间(>2.8GPa)但小于金刚石的稳定区间(<3.5GPa),从而确定了柴达木盆地北缘存在早古生代超高压变质作用和陆-陆碰撞作用,为中国中部存在一条横贯东西的早古生代(大致500~400Ma)高压超高压变质带的推断提供了新的关键性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变质带 柯石英 柴达木盆地 榴辉岩 早古生代 包裹体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北缘大柴旦地区古生代花岗岩锆石SHRIMP定年 被引量:93
15
作者 吴才来 郜源红 +4 位作者 吴锁平 陈其龙 Joseph L.WOODEN Frank K.MAZADAB Chris MATTINSON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861-1875,共15页
大柴旦地区是柴北缘古生代超高压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超高压岩石相伴的花岗岩十分发育。这些花岗岩具有两类不同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Ⅰ类以 Na_2O/K_2O 比值小于1、明显的负 Eu 异常和低 Sr、高 Y 为特征,具有 S-型花岗岩的属性,Ⅱ类以 ... 大柴旦地区是柴北缘古生代超高压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超高压岩石相伴的花岗岩十分发育。这些花岗岩具有两类不同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Ⅰ类以 Na_2O/K_2O 比值小于1、明显的负 Eu 异常和低 Sr、高 Y 为特征,具有 S-型花岗岩的属性,Ⅱ类以 Na_2O/K_2O 比值大于1、弱负 Eu 异常到正 Eu 异常和高 Sr、低 Y 为特征,具有Ⅰ-型花岗岩的属性,反映了它们的源岩及成因上的差异。锆石 SHRIMP U—Ph 定年结果表明,大柴旦地区花岗岩的年龄可分为三组,第一组年龄为446.3±3.9Ma,第二组年龄分别为408.6±4.4Ma、403.3±3.8Ma、401.8±3Ma,第三组年龄分别为374.5±1.6Ma、372±2.1Ma。结合区域地质特征,我们认为,第一组年龄可能反映了柴达木陆块与中南祁连板块碰撞的时代,第二组年龄可能反映了深俯冲地下的板块由于拆沉而折返的时代,第三组年龄可能反映了碰撞隆起后造山带上不同块体之间的伸展、滑塌的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锆石SHRIMP U-PB定年 大柴旦 柴北缘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北缘塔塔楞环斑花岗岩的SHRIMP年龄 被引量:56
16
作者 卢欣祥 孙延贵 +4 位作者 张雪亭 肖庆辉 王晓霞 尉向东 谷德敏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26-634,共9页
塔塔楞环斑花岗岩套侵位于柴达木北缘加里东构造带中,面积达350km2,是我国最大的环斑花岗岩体。锆石SHRIMPU-Pb法测得其地质年龄为440±14Ma,属加里东期,晚于柴北缘UP-UPF榴辉岩、岛弧火山岩及俯冲型花岗岩的时代约30-50Ma左右,形... 塔塔楞环斑花岗岩套侵位于柴达木北缘加里东构造带中,面积达350km2,是我国最大的环斑花岗岩体。锆石SHRIMPU-Pb法测得其地质年龄为440±14Ma,属加里东期,晚于柴北缘UP-UPF榴辉岩、岛弧火山岩及俯冲型花岗岩的时代约30-50Ma左右,形成于造山运动由挤压造山向后碰撞拉张体制的转折构造环境,代表了加里东运动的终结。榴辉岩—岛弧型火山岩—俯冲花岗岩—环斑花岗岩共同构成了柴北缘构造岩浆演化的完整旋回。塔塔楞环斑花岗岩的发现和时代的准确确定对认识柴北缘加里东构造带的构造演化特征和物质组成具有重要科学意义,为阐明柴达木北缘加里东运动的构造演化和结束提供了重要的岩石学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斑花岗岩 SHRIMP年龄 加里东运动 造山带 柴北缘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北缘侏罗系层序地层与沉积相研究 被引量:51
17
作者 杨永泰 张宝民 +1 位作者 李伟 瞿辉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45-151,共7页
依据钻井、露头的生物地层研究成果 ,特别是以冷科 1井的生物地层标定为基础 ,应用层序地层学理论对柴北缘覆盖区侏罗系进行了地震地层的追踪对比与地震相、沉积相研究 ,并探讨了层序格架内烃源岩、储层的发育特征。其结果表明 ,柴北缘... 依据钻井、露头的生物地层研究成果 ,特别是以冷科 1井的生物地层标定为基础 ,应用层序地层学理论对柴北缘覆盖区侏罗系进行了地震地层的追踪对比与地震相、沉积相研究 ,并探讨了层序格架内烃源岩、储层的发育特征。其结果表明 ,柴北缘侏罗系可划分为 5个层序、11个体系域。其中 ,下侏罗统可划分为两个层序 ,沉积相均以扇三角洲与半深湖—深湖相为特征 ;中侏罗统为一个层序 ,沉积相主体为河流、沼泽相 ,仅该层序顶部发育浅湖—半深湖相 ;上侏罗统为两个层序 ,沉积相以氧化宽浅湖、三角洲、河流为特征。烃源岩发育于中下侏罗统中。而侏罗系砂体分布广泛 ,可构成天然气的优质储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侏罗系 层序地层 沉积相 生物地层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北缘下干柴沟组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2
18
作者 李凤杰 刘琪 +1 位作者 刘殿鹤 祁文珍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4-49,共6页
通过对柴达木盆地北缘古近系下干柴沟组储层岩石学、孔隙类型、物性特征和成岩作用等的研究,指出下干柴沟组储层主要由长石砂岩、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组成,胶结物为碳酸盐;储层砂岩的成分成熟度普遍较低,结构成熟度中等—较差;... 通过对柴达木盆地北缘古近系下干柴沟组储层岩石学、孔隙类型、物性特征和成岩作用等的研究,指出下干柴沟组储层主要由长石砂岩、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组成,胶结物为碳酸盐;储层砂岩的成分成熟度普遍较低,结构成熟度中等—较差;不同构造带上孔隙的发育程度和储集性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马海—南八仙地区孔隙最发育、储集性能最好,孔隙类型以原生粒间孔为主,发育中高孔—中高渗储层,冷湖构造带孔隙发育—较发育、储集性能较好,孔隙类型以原生粒间孔为主,发育中低孔—中低渗储层,鄂博梁构造带储层孔隙相对最不发育、储集性能很差,仅发育少许残余粒间孔和次生溶孔,发育特低孔特低渗储层。认为控制研究区储层性能的主要因素为储层的岩石成分和成岩作用,成岩作用主要有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而碳酸盐胶结和绿泥石粘土膜对储集性能的改造具有建设性和破坏性双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特征 影响因素 下干柴沟组 柴达木盆地北缘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北缘井下石炭系烃源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9
19
作者 邵文斌 彭立才 +1 位作者 汪立群 朱思俊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6-39,共4页
在柴达木盆地北缘,尕丘1井首次钻遇了石炭系海陆交互相地层。该井石炭系烃源岩的碳质泥岩有机碳含量平均为1.85%,灰岩有机碳含量平均为0.42%;灰岩母质类型属于Ⅱ型干酪根;烃源岩成熟度中等。尕丘1井石炭系烃源岩与马北2等井的原油生物... 在柴达木盆地北缘,尕丘1井首次钻遇了石炭系海陆交互相地层。该井石炭系烃源岩的碳质泥岩有机碳含量平均为1.85%,灰岩有机碳含量平均为0.42%;灰岩母质类型属于Ⅱ型干酪根;烃源岩成熟度中等。尕丘1井石炭系烃源岩与马北2等井的原油生物标志物、柴达木盆地北缘不同油田(或油井)及烃源岩的伽马蜡烷/C31升藿烷值分布特征以及尕丘1井周边井天然气中氩同位素分布特征均有一定的可比性和相关性,说明该套烃源岩在柴达木盆地北缘可能曾经发生过生烃、运移和聚集成藏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北缘 石炭系 烃源岩 地化特征 油源对比 油气藏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北缘中新生代构造演化与油气的关系 被引量:21
20
作者 薛光华 杨永泰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2002年第1期35-37,39,共4页
循着构造演化史的脉络 ,对六期关于柴达木盆地北缘构造及沉积格局产生较大影响的构造运动分别进行了阐述 ,并重点阐明了各期构造运动与该区油气成藏条件的关系。指出晚期印支运动使柴达木盆地产生了三叠纪晚期的零星断陷 ,随后开始了侏... 循着构造演化史的脉络 ,对六期关于柴达木盆地北缘构造及沉积格局产生较大影响的构造运动分别进行了阐述 ,并重点阐明了各期构造运动与该区油气成藏条件的关系。指出晚期印支运动使柴达木盆地产生了三叠纪晚期的零星断陷 ,随后开始了侏罗纪大规模的坳陷湖相沉积 ;早期燕山运动造成了该区沉积中心 (即后期的生烃中心 )的大规模迁移 ;晚期燕山运动使柴达木盆地进入了整体沉降的坳陷阶段 ,有利于烃源岩的迅速成熟生烃 ;早期喜山运动形成了该区主要构造的雏形 ,该期形成的古圈闭与生烃史配置良好 ;晚期喜山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构造演化 油气成藏 中新生代 油气聚集 圈闭 新构造运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