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3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肿瘤药物研究Ⅱ:去甲斑蝥素去氧脱氢类似物的合成与抗癌活性 被引量:166
1
作者 方茵 田少雷 +2 位作者 李克庆 赵树纬 王志远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2期931-935,共5页
斑蝥素(Ⅰ)是我国传统中药斑蝥抗肿瘤作用的有效成分。其双去甲基类似物去甲斑蝥素(Ⅱ)有与Ⅰ类似的抗癌活性,对早、中期肝癌疗效较好、且毒性较Ⅰ低,并有升高白细胞的作用,已应用于临床。我们设计和合成了一系列去甲斑蝥素的类似物和... 斑蝥素(Ⅰ)是我国传统中药斑蝥抗肿瘤作用的有效成分。其双去甲基类似物去甲斑蝥素(Ⅱ)有与Ⅰ类似的抗癌活性,对早、中期肝癌疗效较好、且毒性较Ⅰ低,并有升高白细胞的作用,已应用于临床。我们设计和合成了一系列去甲斑蝥素的类似物和衍生物,以期寻找高效低毒的抗肿瘤化合物。前文报道了去甲斑蝥素氨基酸衍生物的合成与抗癌活性,本文报道去氧脱氢类似物(见图1)的合成与活性初筛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甲斑蝥素 抗癌药 抗癌活性
下载PDF
去甲斑蝥素诱导HL60细胞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93
2
作者 刘晓兰 陈家旭 +3 位作者 刘燕 王继峰 戴书静 杨美娟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5-38,共4页
探讨去甲斑蝥素 (NCTD)对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株HL60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用流式细胞仪测定NCTD对HL60细胞体外培养过程中细胞毒性、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显示 :NCTD作用 4 8h对HL60细胞有较强生长抑制作用 ,作用 2 4h后达到... 探讨去甲斑蝥素 (NCTD)对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株HL60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用流式细胞仪测定NCTD对HL60细胞体外培养过程中细胞毒性、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显示 :NCTD作用 4 8h对HL60细胞有较强生长抑制作用 ,作用 2 4h后达到凋亡高峰 ;1、5、10、50 μmol L的NCTD作用 2 4h后 ,G1期细胞百分数均减少 ,S期与G2 +M期细胞百分数均增加 ,呈现G2 +M期阻滞现象。说明NCTD可诱导HL60细胞凋亡 ,抑制瘤细胞分裂生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甲斑蝥素 HL60 细胞凋亡 流式细胞术 白血病
原文传递
肝靶向去甲斑蝥素微乳的研究 被引量:52
3
作者 张莉 向东 +1 位作者 洪诤 张志荣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650-655,共6页
目的 考察去甲斑蝥素 (NCTD)微乳的形态、粒径分布及生物安全性 ,研究去甲斑蝥素微乳及其注射液在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药代动力学和体外药效学。方法 用气相法测定小鼠体内去甲斑蝥素含量。数据用 3P87处理 ,得到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 目的 考察去甲斑蝥素 (NCTD)微乳的形态、粒径分布及生物安全性 ,研究去甲斑蝥素微乳及其注射液在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药代动力学和体外药效学。方法 用气相法测定小鼠体内去甲斑蝥素含量。数据用 3P87处理 ,得到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采用体外细胞毒性和体内全身急性毒性试验方法 ,评价去甲斑蝥素微乳的抗肿瘤活性及其生物安全性。结果 微乳平均粒径为 (4 4± 9)nm。血浆中成分及制剂中辅料不干扰去甲斑蝥素测定。小鼠静脉注射去甲斑蝥素微乳及其去甲斑蝥素注射液后的药 时曲线均符合二室模型。去甲斑蝥素微乳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表明 ,在同剂量条件下 ,NCTD微乳可在体内较长时间保持较高浓度 ,即可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体内循环时间 ;微乳及注射液的AUC ,MRT ,T1 2 分别为 (2 9 7± 0 9) ,(9 2 5± 0 0 9)mg·h·L- 1 ,(110± 11) ,(86 7± 0 8) ,(10 3± 12 ) ,(4 2±4 )h ,NCTD微乳改变NCTD注射剂在小鼠体内的药时曲线和血药浓度的高低 ,其消除T1 2 和MRT比其注射剂分别增加了 2 4 8和 1 2 7倍 ,AUC增加了 3 2 1倍 ;NCTD微乳在肝、肾中的靶向指数分别为 0 4 3和 0 12。去甲斑蝥素微乳的生物安全性与其市售注射液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去甲斑蝥素微乳较去甲斑蝥素注射液增强了药物的肝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甲斑蝥素 微乳 形态 粒径分布 生物安全性 药代动力学 抗肿瘤活性
下载PDF
斑蝥素及去甲斑蝥素诱导人红白血病K562细胞凋亡的细胞学研究 被引量:43
4
作者 孙震晓 魏育林 +1 位作者 赵天德 李家实 《解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56-60,I010,I011,共5页
目的 研究抗癌药物斑蝥素及去甲斑蝥素诱导人红白血病 K5 6 2细胞凋亡的细胞学变化特点。 方法 观察药物作用后 K5 6 2细胞形态的动态变化、一般及超微结构特征 ,并用流式细胞术分析斑蝥素及去甲斑蝥素诱导 K5 6 2细胞凋亡与细胞周... 目的 研究抗癌药物斑蝥素及去甲斑蝥素诱导人红白血病 K5 6 2细胞凋亡的细胞学变化特点。 方法 观察药物作用后 K5 6 2细胞形态的动态变化、一般及超微结构特征 ,并用流式细胞术分析斑蝥素及去甲斑蝥素诱导 K5 6 2细胞凋亡与细胞周期的关系。 结果  2 mg/ L斑蝥素及 10 mg/ L去甲斑蝥素作用 2 4h,部分 K5 6 2细胞质膜突起 ,染色质异常凝集 ,原位复染显示这些细胞质膜的通透性没有增强 ,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呈现细胞凋亡特有的“梯子”状带纹。电镜下 ,加药处理组中部分细胞染色质凝集成块 ,没有核膜包被 ,部分细胞染色质靠核膜边集呈新月形 ,胞浆浓缩 ,内质网结构正常或有扩张 ,呈现典型的凋亡细胞形态。流式细胞术分析结合细胞形态学研究表明 ,斑蝥素及去甲斑蝥素诱导 K5 6 2细胞凋亡与细胞 G2 / M期阻滞相关。 结论 斑蝥素及去甲斑蝥素能够诱导 K5 6 2细胞凋亡 ,凋亡大部分发生在细胞周期的 M期 ,也有少量发生在间期 ,是多点启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蝥素 去甲斑蝥素 细胞凋亡 红白血病
下载PDF
去甲斑蝥素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的细胞毒作用 被引量:38
5
作者 莫日根 牛建昭 +2 位作者 王继峰 戴书静 金永三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25-28,共4页
研究中药抗癌与抑制血管形成之间的关系。应用细胞形态学、细胞生长曲线、MTT检测、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流式细胞仪检测方法等。结果表明去甲斑蝥素对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有显著的生长抑制作用 ,药效呈时间依赖性 ,并在一定范围... 研究中药抗癌与抑制血管形成之间的关系。应用细胞形态学、细胞生长曲线、MTT检测、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流式细胞仪检测方法等。结果表明去甲斑蝥素对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有显著的生长抑制作用 ,药效呈时间依赖性 ,并在一定范围内 (5~ 80 μmol/L)与剂量呈正相关 ,半有效量为 4 0 μmol/L。形态学观察证明给药后 2 4h ,坏死细胞数随给药浓度增多。分离提取细胞DNA ,在琼脂糖凝胶电泳后可见弥散状核酸降解带 ,未见典型的细胞凋亡梯状带。流式细胞仪检测表明 ,随着给药浓度增高 ,四倍体细胞数显著增多 ,不见明显的凋亡细胞峰。表明去甲斑蝥素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有较强的细胞毒作用 ,并能抑制细胞正常分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甲斑蝥素 肿瘤 血管形成 内皮细胞系 抗癌药 中药 细胞毒作用
原文传递
去甲斑蝥素对人胆囊癌GBC-SD细胞系增殖及侵袭的影响 被引量:31
6
作者 范跃祖 傅锦业 +1 位作者 赵泽明 陈春球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71-274,共4页
目的 探讨去甲斑蝥素 (NCTD)对人胆囊癌GBC SD细胞系增殖、侵袭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应用细胞培养技术培养GBC SD细胞 ;以MTT法检测NCTD对GBC SD细胞的杀伤抑制率 ;以Matrigel侵袭实验、过河实验和SABC法检测NCTD对GBC SD细胞的侵袭... 目的 探讨去甲斑蝥素 (NCTD)对人胆囊癌GBC SD细胞系增殖、侵袭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应用细胞培养技术培养GBC SD细胞 ;以MTT法检测NCTD对GBC SD细胞的杀伤抑制率 ;以Matrigel侵袭实验、过河实验和SABC法检测NCTD对GBC SD细胞的侵袭力和对PCNA、Ki 6 7、MMP2 、TIMP2 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NCTD可明显抑制GBC SD细胞的增殖和生长 ,且随浓度提高或时间延长作用增强 ,呈剂量 时间效应关系 ;IC50 为 5 6 .18μg/ml,最强抑制作用时间为第 4 8小时。Matrigel侵袭、过河实验显示 ,NCTD在 5 μg/ml时 ,即能抑制GBC SD细胞的体外侵袭和运动能力 ,随浓度提高 ,过膜细胞减少 ,过膜死亡细胞增多 ,过河时间延长 (P <0 .0 1)。免疫组化测定显示 ,NCTD(IC50 )作用 4 8h后 ,GBC SD细胞PCNA、Ki 6 7、MMP2 表达下降 ,TIMP2 表达上升 ,MMP2 /TIMP2 比值下降 (P <0 .0 5 )。结论 NCTD可抑制人胆囊癌GBC SD细胞的生长 ,低浓度下也能抑制其体外侵袭能力 ;其机制可能与直接抑制GBC SD细胞迁移运动 ,干扰GBC SD细胞增殖相关基因蛋白PCNA、Ki 6 7和细胞基质溶解相关基因蛋白MMP2 、TIMP2 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甲斑蝥素 胆囊癌 GBC-SD细胞系增殖 肿瘤细胞 细胞增殖 肿瘤侵袭
原文传递
去甲斑蝥素基础及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35
7
作者 李柏 凌昌全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84-185,共2页
去甲斑蝥素是我国首先合成的新型抗肿瘤药物 ,主要用于治疗肝癌、食管癌及胃癌等 ,它同时具有的升白、保护肝细胞、调节免疫功能等作用使其日益受到重视。综述了近年来有关去甲斑蝥素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作用、毒副反应。
关键词 去甲斑蝥素 抗肿瘤药物 毒副反应 中药 基础研究 临床研究
下载PDF
去甲斑蝥素纳米控释制剂抗肿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7
8
作者 孙铭 朱争艳 +5 位作者 于美丽 方淑昌 张立 周立波 杜智 宋继昌 《肿瘤学杂志》 CAS 2001年第6期321-325,共5页
[目的]研究不溶于水的抗癌药物去甲斑蝥素纳米控释静脉注射制剂的制备工艺及其体内外抗肿瘤作用。[方法]以聚乳酸 聚乙醇酸共聚物(PLGA)作为基质材料 ,采用超声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PLGA包载去甲斑蝥的纳米级微粒(NP) ,对PLGA 去甲斑蝥... [目的]研究不溶于水的抗癌药物去甲斑蝥素纳米控释静脉注射制剂的制备工艺及其体内外抗肿瘤作用。[方法]以聚乳酸 聚乙醇酸共聚物(PLGA)作为基质材料 ,采用超声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PLGA包载去甲斑蝥的纳米级微粒(NP) ,对PLGA 去甲斑蝥素 NP进行表征 ,借助扫描电镜观察微粒形态 ,通过激光光散射实验测定纳米微粒的粒径分布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纳米微粒制剂的载药率及体外释放曲线 ;以MTT方法做体外杀伤癌细胞实验 ;进行两种肿瘤瘤谱在不同剂量、给药频度及制剂工艺条件下体内抑瘤实验 ;委托完成动物急性毒性试验。[结果]经电镜观察PLGA 去甲斑蝥素 NP为表面光滑的球形微粒 ,粒径分布平均值是126.4nm ,呈正态分布 ;PLGA 去甲斑蝥素 NP载药率为36.3 % ;体外释放实验提示 ,7天可释放出所载60%左右的药物 ,12天基本释放完全 ,没有显著的爆破释放 ;体内抑瘤实验表明 :控释制剂间隔给药疗效已优于未包载药物每日给药的疗效 ,量_效关系明显 ,且毒性低 ,经静脉途径试用无任何不良反应。[结论]PLGA纳米粒子可以作为抗肿瘤药物去甲斑蝥素的有效载体 ,并可成功制备其静脉注射剂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实验性 纳米粒子 控制释放 去甲斑蝥素 剂型
下载PDF
去甲斑蝥素对原发性胆囊癌GBC-SD细胞系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7
9
作者 范跃祖 傅锦业 +1 位作者 赵泽明 陈春球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S1期1-4,139-140,共6页
目的 研究去甲斑蝥素 (norcantharidin ,NCTD)对人胆囊癌GBC SD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NCTD作用于经体外培养的人胆囊癌GBC SD细胞 ,采用四氮唑盐比色 (MTT)法进行体外细胞杀伤实验 ,测定NCTD对GBC SD细胞生长的... 目的 研究去甲斑蝥素 (norcantharidin ,NCTD)对人胆囊癌GBC SD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NCTD作用于经体外培养的人胆囊癌GBC SD细胞 ,采用四氮唑盐比色 (MTT)法进行体外细胞杀伤实验 ,测定NCTD对GBC SD细胞生长的抑制率与剂量效应、时间效应的关系 ;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NCTD处理后的GBC SD细胞的细胞周期及凋亡率 ;并通过光电显微镜观察其细胞形态学改变。结果 NCTD浓度为 10 μg/ml时 ,对GBC SD细胞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且随药物浓度升高其抑制作用增强 ,呈剂量效应关系 ,NCTD对GBC SD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 (IC50 )为 60 μg/ml;NCTD作用 6h后对GBC SD细胞生长具有抑制作用 ,48h时抑制作用最明显 ,呈时间效应关系。经NCTD作用后 ,流式细胞仪显示 :G2 +M期的细胞明显增多 ,S期细胞明显减少 ,细胞凋亡率上升 ;光镜检查显示 :GBC SD细胞可出现细胞固缩 ,胞膜突出 ,核碎裂等现象 ,并出现凋亡小体 ;电镜显示 :细胞微绒毛卷缩、高尔基体、线粒体等细胞器衰退 ,并可见典型的凋亡细胞。结论 NCTD能抑制人胆囊癌GBC SD细胞的生长 ,其作用呈剂量 /时间效应关系。其机制可能与NCTD诱导GBC SD细胞凋亡 ,抑制GBC SD细胞增殖 ,干扰细胞生长周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癌 细胞培养 去甲斑蝥素 增殖 凋亡
下载PDF
去甲斑蝥素诱导小鼠肺纤维瘤L929细胞凋亡 被引量:25
10
作者 安巍巍 薛莲 +3 位作者 王敏伟 田代真一 小野寺敏 池岛乔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期22-25,共4页
   目的:研究去甲斑蝥素 (norcantharidin,NCTD)抑制小鼠肺纤维瘤 (L929)细胞的作用机制。方法:用MTT法测定细胞生长抑制率。采用Hoechst33258染色、DNA凝胶电泳和乳酸脱氢酶 (LDH)活力检测细胞凋亡。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分析...    目的:研究去甲斑蝥素 (norcantharidin,NCTD)抑制小鼠肺纤维瘤 (L929)细胞的作用机制。方法:用MTT法测定细胞生长抑制率。采用Hoechst33258染色、DNA凝胶电泳和乳酸脱氢酶 (LDH)活力检测细胞凋亡。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分析了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extracellularsignal regulatedkinase, ERK)和磷酸化ERK、c JunN 末端激酶 (C JunN terminalkinase, JNK)和磷酸化JNK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NCTD诱导L929细胞凋亡。JNK抑制剂 (SP600125)与ERK抑制剂(PD98059),可明显抑制NCTD对细胞的杀伤作用。同时磷酸化ERK和磷酸化JNK表达增加。结论:NCTD对L929细胞的细胞毒作用是通过诱导其凋亡而发生的,且呈时间剂量依赖性。这种作用可能与JNK,ERK通路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肺纤维瘤 L929细胞 去甲斑蝥素 凋亡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C-JUN N-末端激酶
下载PDF
去甲斑蝥素通过半胱氨酸天冬氨酸酶诱导HeLa细胞凋亡 被引量:24
11
作者 安巍巍 王敏伟 +3 位作者 龚显峰 田代真一 小野寺敏 池岛乔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17-421,共5页
目的 :研究去甲斑蝥素 (NCTD)通过半胱氨酸天冬氨酸酶 (caspase)途径诱导人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 :采用MTT法、形态学观察、DNA凝胶电泳、乳酸脱氢酶 (LDH)检测及Westernblot检测法。结果 :去甲斑蝥素能显著诱导HeLa细胞发生... 目的 :研究去甲斑蝥素 (NCTD)通过半胱氨酸天冬氨酸酶 (caspase)途径诱导人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 :采用MTT法、形态学观察、DNA凝胶电泳、乳酸脱氢酶 (LDH)检测及Westernblot检测法。结果 :去甲斑蝥素能显著诱导HeLa细胞发生凋亡 ,caspase -家族、caspase - 3、- 8、- 10抑制剂可以部分地抑制NCTD诱导的细胞死亡。细胞凋亡时caspase - 3、- 8、- 9酶活力升高 ,而且caspase - 3的作用底物 -caspase - 3激活的DNA酶抑制物 (ICAD)蛋白表达下降。结论 :去甲斑蝥素通过激活caspase途径诱导HeLa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甲斑蝥素 HELA细胞 细胞凋亡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类
下载PDF
Apoptosis induced by norcantharidin in human tumor cells 被引量:31
12
作者 Zhen Xiao Sun Qing Wen Ma +3 位作者 Tian De Zhao Yu Lin Wei Guang Sheng Wang Jia Shi Li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0年第2期263-265,共3页
INTRODUCTIONThe antitumor activity of norcantharidin (NCTD),the demethylated analogue of cantharidin,wasstudied in the early 1980s in China.NCTD has noside effects on urinary organs which cantharidin hasshown and is e... INTRODUCTIONThe antitumor activity of norcantharidin (NCTD),the demethylated analogue of cantharidin,wasstudied in the early 1980s in China.NCTD has noside effects on urinary organs which cantharidin hasshown and is easier to synthesize,and it can inhibitthe proliferation of several tumor cell lines as wellas transplanted tumors.Clinical trials with NCTD asa monotherapeutic agent indicated that NCTD hadbeneficial effects in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kin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rcantharidin ONCOPROTEIN Bcl-2 APOPTOSIS liver NEOPLASMS IMMUNOHISTOCHEMISTRY Western BLOT analysis
下载PDF
去甲斑蝥素用于单克隆抗体为载体的肿瘤导向治疗实验研究 被引量:22
13
作者 梁福佑 张胜华 +2 位作者 潘颖 徐琳娜 王维刚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9年第1期5-8,共4页
用单抗3A5制备与去甲斑蝥素(NCTD)的偶联物。ELISA检测结果表明:3A5NCTD偶联物保持对人肝癌BEL7402细胞的免疫反应性。克隆生成法测定结果显示:3A5NCTD具有比NCTD更强的细胞毒性,两者... 用单抗3A5制备与去甲斑蝥素(NCTD)的偶联物。ELISA检测结果表明:3A5NCTD偶联物保持对人肝癌BEL7402细胞的免疫反应性。克隆生成法测定结果显示:3A5NCTD具有比NCTD更强的细胞毒性,两者的IC50分别为2.3mg/L和4.2mg/L。小鼠腹腔内移植H22肝癌,腹膜内给药(ip),3A5NCTD(3mg/kg)和NCTD(3mg/kg)的延长寿命值(ILS)分别为168%和42%。裸鼠移植人肝癌BEL7402细胞,静脉给药(iv),NCTD的肿瘤抑制率为15%(P>0.05),3A5NCTD为62%(P<0.01);瘤结周围给药(pt),NCTD的肿瘤抑制率为47%(P<0.05),3A5NCTD为78%(P<0.01)。结果表明,与NCTD相比,3A5NCTD对裸鼠移植人肝癌和腹腔肿瘤具有更强的治疗作用。以上结果提示单抗与NCTD偶联物在肿瘤的导向治疗中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 去甲斑蝥素 免疫偶联物 肿瘤 治疗
下载PDF
去甲斑蝥素对人乳腺癌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6
14
作者 林晓燕 宋和平 胡赟宏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1期847-850,共4页
背景与目的:去甲斑蝥素(norcantharidin,NCTD)具有抑瘤作用,本文研究它对血管生成的作用,以及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鸡胚绒毛尿囊膜(chorioallantoci membrane,CAM)移植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①建立鸡胚绒毛尿囊膜模型,将明胶海绵载... 背景与目的:去甲斑蝥素(norcantharidin,NCTD)具有抑瘤作用,本文研究它对血管生成的作用,以及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鸡胚绒毛尿囊膜(chorioallantoci membrane,CAM)移植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①建立鸡胚绒毛尿囊膜模型,将明胶海绵载体置于两条前卵黄静脉间血管的CAM上,将不同剂量的NCTD加在载体上,以生理盐水对照,观察记录载体周围血管分支点数,计算血管生成抑制率。②建立人乳腺癌MCF-7细胞鸡胚移植模型。给予不同剂量的NCTD20μl[72、36、18μg/(胚.d)],以生理盐水对照,计算血管生成抑制率。结果:NCTD对以明胶海绵为载体的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生成具抑制作用,72、36、18、9μg NCTD组血管生成抑制率分别为77.7%、62.9%、50.6%及33.0%,并且呈剂量依赖性。移植肿瘤可诱发血管生成,NCTD能明显抑制MCF-7鸡胚移植肿瘤血管生成,72、36、18μg NCTD对移植瘤诱导的血管抑制率分别为66.2%、39.3%和22.8%。结论:NCTD能明显抑制鸡胚绒毛尿囊膜新生血管的生成,同时能抑制人乳腺癌MCF-7细胞鸡胚移植肿瘤的血管生成。其抗肿瘤作用与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甲斑蝥素 鸡胚绒毛尿囊膜 血管生成 抗血管生成
下载PDF
Effect of norcantharidin on proliferation and invasion of human gallbladder carcinoma GBC-SD cells 被引量:24
15
作者 Yue-ZuFan Jin-YeFu +1 位作者 Ze-MingZhao Cun-QiuChen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5年第16期2431-2437,共7页
AIM: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norcantharidin on proliferation and invasion of human gallbladder carcinoma GBC-SD cells in vitro and its anticancer mechanism. METHODS: Human gallbladder carcinoma GBC-SD cells were ... AIM: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norcantharidin on proliferation and invasion of human gallbladder carcinoma GBC-SD cells in vitro and its anticancer mechanism. METHODS: Human gallbladder carcinoma GBC-SD cells were cultured by cell culture technique. The growth and the invasiveness of GBC-SD cells in vitro were evaluated by the tetrazolium-based colorimetric assay and by the Matrigel experiment and the crossing-river test. Expression of PCNA, Ki-67, MMP2 and TIMP2 proteins of GBC-SD cells was determined by streptavidin-biotin complex method. RESULTS: In vitro norcantharidin inhibited the growth and proliferation of GBC-SD cells in a dose- and time-dependent manner, with the IC50 value of 56.18 μ/mL at 48 h. Norcantharidin began to inhibit the invasion of GBC-SD cells at the concentration of 5 μg/mL, and the invasive action of GBC-SD cells was inhibited completely and their crossing-river time was prolonged significantly at 40 μg/mL. After treatment with norcantharidin, the expression of PCNA, Ki-67, and MMP2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in TIMP2 expression, the MMP2 to TIMP2 ratio wa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P<0.05). CONCLUSION: Norcantharidin inhibits the proliferation and growth of human gallbladder carcinoma cells in vitro at relatively low concentrations by inhibiting PCNA and Ki-67 expression. Its anti-invasive activity may be the result of decrease in MMP2 to TIMP2 ratio and reduced cell mot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rcantharidin Gallbladder neoplasm Cell culture PROLIFERATION INVASION Oncoprotein PCNA Ki-67 MMP2and TIMP2 Immunohistochemistry
下载PDF
Inhibitory effect of norcantharidin on the growth of human gallbladder carcinoma GBC-SD cells in vitro 被引量:25
16
作者 Fan, Yue-Zu Fu, Jin-Ye +1 位作者 Zhao, Ze-Ming Chen, Chun-Qiu 《Hepatobiliary & Pancreatic Diseases International》 SCIE CAS 2007年第1期72-80,共9页
BACKGROUND: Gallbladder carcinoma is a lethal malignant neoplasm with dismal surgical results. Unfortunately, the adjuvant therapies for gallbladder carcinoma such as chemotherapy and radiotherapy are also disappointi... BACKGROUND: Gallbladder carcinoma is a lethal malignant neoplasm with dismal surgical results. Unfortunately, the adjuvant therapies for gallbladder carcinoma such as chemotherapy and radiotherapy are also disappointing. We reported that norcantharidin (NCTD), a demethylated form of cantharidin, which is an active ingredient of the Chinese medicine Mylabris, was used against human gallbladder carcinoma GBC-SD cells.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further studied the mechanism underlying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NCTD on growth of human gallbladder carcinoma GBC-SD cells in vitro. METHODS: Human gallbladder carcinoma GBC-SD cells were grown in cell culture and divided into a NCTD group and a control group.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NCTD on growth of GBC-SD cells was investigated by evaluation of proliferation, cell cycle, apoptosis and morphological changes of the cells. Cell proliferation was assessed by tetrazolium-based colorimetric assay. The induction of cell cycle arrest and apoptosis was measured by flow cytometry. The morphological changes of the cells were observed by light- and electron-microscopy. To elucidate the anticancer mechanism of NCTD, expression of the proliferation-related gene proteins PCNA, Ki-67, cyclin-D-1 and p27 and the apoptosis-related gene proteins Bcl-2, Bax and Survivin were determined by the streptavidin-biotin complex method and RT-PCR. RESULTS: NCTD inhibited the proliferation of GBCSD cells in a dose- and time-dependent manner, with an IC50 of 56.18 mu g/ml at 48 hours. The flow cytometric profiles revealed that NCTD (at the IC50 for 48 hour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proportion of cells in G(2)/M phase and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the proportion of cells in S phase, with a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rate of cell apoptosis. After treatment with the 48-hour IC50 dose of NCTD, cell shrinkage, vacuolar cytoplasm, membrane budding, karyorrhexis, karyolysis, chromosome condensation and chromatin aggregation in some GBCSD cells were observed by light-microscopy; decreased microvilli, Golgioso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rcantharidin GALLBLADDER neoplasm GROWTH PROLIFERATION cell cycle APOPTOSIS proliferation- and apoptosis-related genes
下载PDF
去甲斑蝥素微球介入治疗大鼠肝癌疗效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21
17
作者 李琦 范忠泽 +5 位作者 李先茜 刘晓华 孙珏 顾伟 Paul HENG 高虹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06年第4期378-383,共6页
目的探讨去甲斑蝥素-海藻酸/聚酸酐微球(norcantharidin-alginicacid/polyacidanhydridemicro-spheres,N-MS)介入治疗大鼠肝癌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乳化-化学交联法制备N-MS。建立大鼠肝癌模型,将荷瘤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去甲... 目的探讨去甲斑蝥素-海藻酸/聚酸酐微球(norcantharidin-alginicacid/polyacidanhydridemicro-spheres,N-MS)介入治疗大鼠肝癌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乳化-化学交联法制备N-MS。建立大鼠肝癌模型,将荷瘤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去甲斑蝥素(norcantharidin,NCTD)组、空白微球(blankmicro-sphere,B-MS)组、NCTD-碘油组和N-MS组。各组荷瘤大鼠分别经肝动脉注入生理盐水、NCTD、B-MS、NCTD-碘油和N-MS。治疗后,观察各组大鼠生存时间、肝肿瘤体积和肝肿瘤坏死程度;采用TUNEL法检测各组大鼠肝肿瘤细胞凋亡指数;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接法(streptavidin-biotinperoxidasemethod,SP)检测各组大鼠肝肿瘤细胞Ki-67的表达。结果治疗后,N-MS组大鼠的生存期较其他各组明显延长;肝肿瘤体积小于其他各组;肿瘤生长率和肝肿瘤细胞Ki-67的表达明显低于其他各组;肿瘤坏死程度和肝肿瘤细胞凋亡指数均高于其他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N-MS经肝动脉介入对大鼠肝癌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栓塞肿瘤微血管、缓慢释放NCTD、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和下调Ki-67的表达,从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介入治疗 微球 去甲斑蝥素 海藻酸 聚酸酐 动物 实验
下载PDF
去甲斑蝥素诱导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株凋亡 被引量:15
18
作者 黄雪强 凌昌全 +3 位作者 张登海 俞超芹 陈哲 刘岭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6-39,共4页
应用TUNEL标记、DNA凝胶电泳以及光镜技术探讨去甲斑蝥素诱导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株 (6T CEM)凋亡规律。实验表明 :0 62 5~ 5mg L剂量的去甲斑蝥素作用 6T CEM细胞 2 4h及 1 0mg L剂量的去甲斑蝥素作用 6T CEM细胞 1 8h ,台盼兰染... 应用TUNEL标记、DNA凝胶电泳以及光镜技术探讨去甲斑蝥素诱导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株 (6T CEM)凋亡规律。实验表明 :0 62 5~ 5mg L剂量的去甲斑蝥素作用 6T CEM细胞 2 4h及 1 0mg L剂量的去甲斑蝥素作用 6T CEM细胞 1 8h ,台盼兰染色阳性率均在 8 5 %以下 ;1 0~ 80mg L去甲斑蝥素作用 6T CEM细胞 2 4h明显抑制 6T CEM细胞生长。TUNEL标记显示 :1 0~ 40mg L剂量的去甲斑蝥素作用 6T CEM细胞 2 4h及 1 0mg L剂量的去甲斑蝥素作用 6T CEM细胞超过 1 8h后即出现典型的细胞凋亡特征。一定剂量范围内的去甲斑蝥素可在直接杀伤作用较小的情况下明显诱导 6T CEM细胞凋亡 ,不会因细胞坏死而引起炎症反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T-CEM细胞株 去甲斑蝥素 细胞凋亡 TUNEL标记 白血病
下载PDF
去甲斑蝥素在体外对白血病细胞核酸和蛋白质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19
19
作者 郭建芬 李广元 +1 位作者 翁其亮 王广生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3期227-230,共4页
应用细胞培养、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研究了去甲斑蝥素对白血病细胞的作用。结果表明,去甲斑蝥素对人早幼粒白血病HL-60细胞株DNA和蛋白质合成有抑制作用,对RNA合成未见明显影响;对正常人骨髓细胞DNA合成无抑制相反有一... 应用细胞培养、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研究了去甲斑蝥素对白血病细胞的作用。结果表明,去甲斑蝥素对人早幼粒白血病HL-60细胞株DNA和蛋白质合成有抑制作用,对RNA合成未见明显影响;对正常人骨髓细胞DNA合成无抑制相反有一定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甲斑蝥素 白血病细胞 核酸 蛋白质
下载PDF
去甲斑蝥素壳聚糖纳米粒在小鼠体内分布及肝靶向作用 被引量:17
20
作者 匡长春 何文 +1 位作者 罗顺德 宋金春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27-530,共4页
目的:研究去甲斑蝥素壳聚糖纳米粒(NCDNP)在小鼠体内的分布及肝靶向性。方法:利用离子交联法制备去甲斑蝥素壳聚糖纳米粒后,经小鼠尾静脉给药,采用HPLC法检测去甲斑蝥素在小鼠血浆、心、肝、脾、肺、肾中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与去甲斑蝥... 目的:研究去甲斑蝥素壳聚糖纳米粒(NCDNP)在小鼠体内的分布及肝靶向性。方法:利用离子交联法制备去甲斑蝥素壳聚糖纳米粒后,经小鼠尾静脉给药,采用HPLC法检测去甲斑蝥素在小鼠血浆、心、肝、脾、肺、肾中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与去甲斑蝥素溶液(NCD-SOL)组进行比较。并以靶向指数TI=(AUC)NCD-NP/(AUC)NCD-SOL来判断NCDNP对主要器官的靶向性。结果:NCDNP组在肝脏中组织浓度明显高于NCDSOL组,肝、脾的靶向指数大于1,而在其他器官靶向指数小于1。结论:去甲斑蝥素纳米粒可通过网状内皮系统吞噬作用实现肝脏被动靶向,能够提高药物疗效,降低全身毒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甲斑蝥素 纳米粒 体内分布 肝靶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