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夏季西太平洋副高脊线的活动特征及其可能的机制 被引量:24
1
作者 温敏 何金海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89-297,共9页
通过对多年平均的逐日资料的分析表明 ,夏季不同区域副热带高压脊轴的垂直结构和活动特征存在明显不同 ,这与空间非均匀加热的分布密切相关。西太平洋地区副高脊轴随高度向北倾斜 ,而 1 60°E~ 1 80°地区向南倾斜 ;北太平洋... 通过对多年平均的逐日资料的分析表明 ,夏季不同区域副热带高压脊轴的垂直结构和活动特征存在明显不同 ,这与空间非均匀加热的分布密切相关。西太平洋地区副高脊轴随高度向北倾斜 ,而 1 60°E~ 1 80°地区向南倾斜 ;北太平洋中、西部副高在北进期的脊线活动均存在显著的 1 0~ 2 0 d周期低频振荡 ,东亚季风区还具有明显的准 40 d振荡周期。分析表明 :副高的季节性南北移动主要受太阳辐射的影响 ,而空间非均匀加热起着调节副高移动速率以及改变副高强度的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太平洋副高 脊线 空间非均匀加热 夏季 季节性 太阳辐射
下载PDF
非均匀加热条件下超临界压力水在垂直管中的传热特性 被引量:4
2
作者 王海军 唐人虎 +2 位作者 罗毓珊 胡志宏 陈听宽 《核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7-62,共6页
对超临界压力水在非均匀加热的垂直上升管中的传热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参数范围:p=23~30 MPa,质量流速G=600~1 200 kg/(m2.s),内壁平均热负荷q=200~600 kW/m2。试验结果表明:对于周向非均匀加热情况,热负荷及传热系数的周向分... 对超临界压力水在非均匀加热的垂直上升管中的传热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参数范围:p=23~30 MPa,质量流速G=600~1 200 kg/(m2.s),内壁平均热负荷q=200~600 kW/m2。试验结果表明:对于周向非均匀加热情况,热负荷及传热系数的周向分布的不均匀性随雷诺数的增加而减小;同一截面上可以同时存在传热恶化和传热强化现象,传热恶化是由局部的峰值热负荷引起的;不均匀加热的垂直上升管内的平均传热系数可以采用均匀加热条件下的公式在相应的平均热负荷下进行计算;非均匀受热管传热恶化后,加热侧中点的壁温升高比相应热负荷下的均匀加热管的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匀加热 超临界压力 垂直管 传热特性
下载PDF
工件热变形对加工精度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马伏波 陈小俊 陶晓巍 《煤矿机械》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37-38,共2页
通过分析工件在均匀受热和不均匀受热状态下的热变形 ,应用数学、传热学和力学方法推导出在这 2种情况下的热变形量计算公式 。
关键词 工件 均匀受热 不均匀受热 热变形
下载PDF
The influence of a self-focused laser beam on the stimulated Raman scattering process in collisional plasma
4
作者 Keshav Walia Taranjot Singh 《Communications in Theoret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12期156-163,共8页
The influence of a self-focused beam on the stimulated Raman scattering(SRS)process in collisional plasma is explored.Here,collisional nonlinearity arises as a result of non-uniform heating,thereby causing carrier red... The influence of a self-focused beam on the stimulated Raman scattering(SRS)process in collisional plasma is explored.Here,collisional nonlinearity arises as a result of non-uniform heating,thereby causing carrier redistribution.The plasma density profile gets modified in a perpendicular direction to the main beam axis.This modified plasma density profile greatly affects the pump wave,electron plasma wave(EPW)and back-scattered wave.The well-known paraxial theory and Wentzel-Kramers-Brillouin approximation are used to derive second-order ordinary differential equations for the beam waists of the pump wave,EPW and the scattered wave.Further to this,the well-known fourth-order Runge-Kutta method is used to carry out numerical simulations of these equations.SRS back-reflectivity is found to increase due to the focusing of several waves involved in the proc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LF-FOCUSING back-reflectivity back-scattered beam electron plasma wave nonuniform heating
原文传递
不均匀加热与节流对平行通道不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白宇飞 杨星团 张震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8-35,共8页
为研究反应堆内轴向热流不均匀分布、径向不均匀加热和入口节流对密度波不稳定的影响,利用RELAP5/MOD4.0程序对强迫循环平行通道系统进行数值模拟.由程序中的非平衡非均相模型和半隐式数值格式所得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符合较好.对比轴向... 为研究反应堆内轴向热流不均匀分布、径向不均匀加热和入口节流对密度波不稳定的影响,利用RELAP5/MOD4.0程序对强迫循环平行通道系统进行数值模拟.由程序中的非平衡非均相模型和半隐式数值格式所得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符合较好.对比轴向热流线性分布及余弦分布工况下的流动不稳定边界,并做出积分热流沿通道长度的变化曲线以分析其机理,还获取了径向不均匀加热与入口节流工况下系统和通道的临界相变数.结果表明:轴向热流不均匀分布时系统的稳定性取决于沸腾边界的位置以及积分热流沿通道的分布.与轴向热流均匀分布相比,轴向热流线性增大或减小分别使系统稳定性增强或减弱;入口过冷度较低时,轴向热流余弦分布提高系统稳定性;入口过冷度较高时,系统稳定性可能增强也可能减弱.与轴向热流余弦分布相比,峰值偏向入口或出口分别会降低或提高系统稳定性.径向不均匀加热对系统稳定性影响较小.增大径向入口节流不均匀性时系统稳定性有减小的趋势,增大任一通道入口节流系数均可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行通道 流动不稳定性 不均匀加热 不均匀节流 RELAP5
下载PDF
空间非均匀加热对副热带高压带形成和变异的影响Ⅰ:尺度分析 被引量:189
6
作者 吴国雄 刘屹岷 刘平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57-263,共7页
利用全型垂直涡度倾向方程,讨论了空间非均匀非绝热加热(Q)对副热带高压形态变异的影响。通过简单的空间尺度分析指出,Q的垂直非均匀分布比其水平非均匀分布对副热带高压带断裂成闭合中心的影响更大。在时间尺度较长时,低空的β... 利用全型垂直涡度倾向方程,讨论了空间非均匀非绝热加热(Q)对副热带高压形态变异的影响。通过简单的空间尺度分析指出,Q的垂直非均匀分布比其水平非均匀分布对副热带高压带断裂成闭合中心的影响更大。在时间尺度较长时,低空的β效应和高层的涡度平流对副热带高压形态的形成有重要作用。在它们影响下,低空副热带高压出现在表面感热加热西侧、深对流凝结加热东侧;而高空副热带高压出现在表面感热加热的东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非均匀加热 副热带高压 形成 变异 尺度
下载PDF
空间非均匀加热对副热带高压形成和变异的影响──Ⅲ:凝结潜热加热与南亚高压及西太平洋副高 被引量:170
7
作者 刘屹岷 吴国雄 +1 位作者 刘辉 刘平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525-538,共14页
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了降水所致凝结潜热影响副热带高压带断裂的物理机制。基于全型垂直涡度方程的尺度分析指出,强的对流凝结加热的垂直梯度的变化,导致副热带地区对流层高层和中低层的高低压分布呈现出反位相。数值试验证... 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了降水所致凝结潜热影响副热带高压带断裂的物理机制。基于全型垂直涡度方程的尺度分析指出,强的对流凝结加热的垂直梯度的变化,导致副热带地区对流层高层和中低层的高低压分布呈现出反位相。数值试验证实凝结潜热是决定东半球夏季副热带高压位置和强度的关键因素:东亚季风降雨所致凝结潜热加热使高层南亚高压位于加热中心西侧,中层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于加热中心东侧。通过定常波的传播,副热带地区的凝结潜热加热对中高纬天气的形成和维持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非均匀加热 对流凝结加热 西太平洋
下载PDF
空间非均匀加热对副热带高压形成和变异的影响II:陆面感热与东太平洋副高 被引量:84
8
作者 刘屹岷 刘辉 +1 位作者 刘平 吴国雄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85-396,共12页
在文献[4]尺度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 N C E P/ N C A R 月平均资料的分析,并利用 I A P/ L A S G G O A L S全球气候模式进行模拟和试验,研究了东太平洋北美地区副热带高压主体的形成及变化规律。基于全... 在文献[4]尺度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 N C E P/ N C A R 月平均资料的分析,并利用 I A P/ L A S G G O A L S全球气候模式进行模拟和试验,研究了东太平洋北美地区副热带高压主体的形成及变化规律。基于全型垂直涡度方程的诊断分析指出,北美陆地的表面感热通量是决定该地区副热带高压中心位置及其季节变化的关键因素。数值模拟和敏感性试验进一步表明,夏半年陆面感热加热是导致1000 h Pa 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及500 h Pa 北美副热带高压形成和变化的最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非均匀加热 陆面感热 东太平洋 副热带高压
下载PDF
MOVEMENT OF THE RIDGE LINE OF SUMMER WEST PACIFIC SUBTROPICAL HIGH AND ITS POSSIBLE MECHANISM 被引量:8
9
作者 温敏 何金海 谭言科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SCIE 2003年第1期37-51,共15页
The analysis of the 40-year averaged daily data in this paper suggests that the vertical structure and movement of subtropical high (SH) ridge in summer evidently differ in different areas,which is close related with ... The analysis of the 40-year averaged daily data in this paper suggests that the vertical structure and movement of subtropical high (SH) ridge in summer evidently differ in different areas,which is close related with spatially nonuniform heating.The SH ridge over the West Pacific tilts northwards with height,while one over the Central Pacific tilts southwards.The northward movements of the Central/West Pacific SH ridges both show distinct low frequency oscillations of 10-20 days,and the movement over the East Asian monsoon area shows obvious oscillations of quasi-40-days as well.The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solar radiation drives the seasonal meridional movement of SH,while the spatially nonuniform heating modifies its movement speed and intensity,thus resulting in its anomalous mo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st Pacific subtropical high (SH) ridge line spatially nonuniform heating
原文传递
有分散热源的矩形腔内自然对流传热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蒋宏利 周月桂 陈钟颀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1期40-43,共4页
以电子元件的冷却为背景,对矩形腔内有不同热负荷的分散凸起热源的空气自然对流换热问题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理论分析.得出了在总加热功率恒定的条件下,分散热源的表面温度和换热系数仅与其自身的加热功率和换热条件... 以电子元件的冷却为背景,对矩形腔内有不同热负荷的分散凸起热源的空气自然对流换热问题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理论分析.得出了在总加热功率恒定的条件下,分散热源的表面温度和换热系数仅与其自身的加热功率和换热条件有关,而和其它热源的功率分配几乎无关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凸起热源 自然对流换热 矩形腔 传热
下载PDF
竖直圆形通道周向均匀和非均匀加热临界热流密度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彭劲枫 徐建军 +3 位作者 黄彦平 刘文兴 黄洪文 彭述明 《核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8-42,共5页
以混合堆次临界包层为研究对象,开展对竖直圆形通道的均匀加热和非均匀加热条件下的临界热流密度实验。基于均匀加热实验获得实验关系式,并通过数据统计规律的分析和与现有关系式的比较,验证本实验关系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该实验关... 以混合堆次临界包层为研究对象,开展对竖直圆形通道的均匀加热和非均匀加热条件下的临界热流密度实验。基于均匀加热实验获得实验关系式,并通过数据统计规律的分析和与现有关系式的比较,验证本实验关系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该实验关系式作为基础,比较周向非均匀加热效应对临界热流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偏心管形式的周向非均匀加热的临界热流密度受质量流速的影响不大,在低含汽率下低于均匀加热的预测结果,在高含汽率下高于均匀加热的预测结果;二者比值随含汽率呈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能源系统 周向非均匀加热 临界热流密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