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JB2基因突变在遗传性非综合征性耳聋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
作者 韩跃峰 马士崟 《医学综述》 2012年第17期2774-2777,共4页
遗传性耳聋可分为综合征性耳聋和非综合征性耳聋。在我国GJB2基因突变是最重要的导致遗传性耳聋的因素之一。在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非综合征性耳聋中,有50%的患者存在GJB2基因突变。在不同种族中GJB2基因的突变位点不同,中国人以235delC... 遗传性耳聋可分为综合征性耳聋和非综合征性耳聋。在我国GJB2基因突变是最重要的导致遗传性耳聋的因素之一。在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非综合征性耳聋中,有50%的患者存在GJB2基因突变。在不同种族中GJB2基因的突变位点不同,中国人以235delC突变最常见,其次为299~300delAT、176del 16bp和35delG。目前发现GJB2基因突变不但可引起遗传性耳聋,还可引起获得性耳聋。现就GJB2基因突变致非综合征性耳聋的相关发病机制、临床表型及检测方法等最新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耳聋 非综合征性耳聋 GJB2基因 突变
下载PDF
非综合征型耳聋家系的致病基因突变分析及产前诊断应用 被引量:14
2
作者 李焕铮 陈韵颖 +3 位作者 毛义建 丁宜 徐雪琴 唐少华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53-556,共4页
目的对9个非综合征型耳聋家系成员进行常见致病基因的检测,明确致病突变,为有产前诊断需求者提供技术手段。方法收集9个非综合征型耳聋家系共24名成员和7份羊水标本,对GJB2基因的35delG、176del16、235delC、299delAT,SLC26A4基因的... 目的对9个非综合征型耳聋家系成员进行常见致病基因的检测,明确致病突变,为有产前诊断需求者提供技术手段。方法收集9个非综合征型耳聋家系共24名成员和7份羊水标本,对GJB2基因的35delG、176del16、235delC、299delAT,SLC26A4基因的2168A〉G、IVS7—2A〉G位点,GJB3基因的538C〉T以及线粒体基因的1494、1555位点进行序列分析。羊水标本均进行母源污染鉴定。结果9个耳聋家系中,检出4个家系16名成员存在GJB2基因突变,2个家系8个成员存在SLC26A4基因突变,2个家系4个成员涉及线粒体DNA12SrRNA基因突变,1个家系未发现相关基因的突变。结论建立适合大部分非综合征型耳聋人群的诊断体系,可为非综合征型耳聋患者和有检测需求的人群提供技术手段和遗传咨询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综合征型耳聋 产前诊断 基因突变
原文传递
耳聋分子病因学检测与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朱晓燕 魏钦俊 +4 位作者 鲁雅洁 王荷溪 陈智斌 曹新 邢光前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86-190,共5页
目的:探讨基因检测在耳聋病因学诊断中的应用前景。方法:收集原因不明的门诊非综合征型耳聋患者200例,采用耳聋基因芯片结合DNA序列测定方法,对中国人中4个常见耳聋相关基因的9个热点突变进行分子检测。9个突变位点分别是:GJB2基因的35d... 目的:探讨基因检测在耳聋病因学诊断中的应用前景。方法:收集原因不明的门诊非综合征型耳聋患者200例,采用耳聋基因芯片结合DNA序列测定方法,对中国人中4个常见耳聋相关基因的9个热点突变进行分子检测。9个突变位点分别是:GJB2基因的35delG、176del16bp、235delC和299delAT,GJB3基因的C538T,SLC26A4基因的IVS7-2A>G和A2168G,以及线粒体DNA 12S rRNA基因的A1555G和C1494T。结果:芯片筛查发现携带上述耳聋基因突变者78例(39.0%),其中GJB2突变37例(18.5%),SLC26A4突变28例(14.0%),GJB3突变2例(1.0%),mtDNA 12S rRNA突变11例(5.5%)。59例(29.5%)患者可确诊为遗传性耳聋。结论:约30%的原因不明的门诊非综合征型耳聋患者与遗传因素有关,耳聋基因诊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综合征型耳聋 GJB2基因 SLC26A4基因 基因诊断
下载PDF
非综合征型遗传性耳聋常见基因突变及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4
作者 陆小梅(综述) 彭琪 黎四平(审校) 《国际儿科学杂志》 2016年第2期-,共5页
耳聋是严重影响人类生存质量的致残性疾病,遗传性因素在新生儿耳聋发病因素中占很大比例。随着基因组学技术的发展,耳聋分子遗传学研究逐渐成为研究的前沿领域。分子诊断技术作为查找致病原因、协助临床诊断以及开展产前诊断的主要手... 耳聋是严重影响人类生存质量的致残性疾病,遗传性因素在新生儿耳聋发病因素中占很大比例。随着基因组学技术的发展,耳聋分子遗传学研究逐渐成为研究的前沿领域。分子诊断技术作为查找致病原因、协助临床诊断以及开展产前诊断的主要手段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该文就非综合征型遗传性耳聋常见的基因突变及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综合征性耳聋 基因诊断 致病基因
原文传递
采用SNaPshot技术对苏南地区耳聋患者进行基因突变热点筛查 被引量:10
5
作者 李红 李海波 +4 位作者 毛君 刘敏娟 程洪波 李士林 陈瑛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83-386,共4页
目的明确苏南地区非综合征型耳聋患者7个耳聋致病基因突变热点的突变频率,验证中国人群耳聋遗传病因筛查的SNaPshot技术平台的效能。方法以125例非综合征型耳聋(non—syndromic hearing loss,NSHL)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SNaPshot技... 目的明确苏南地区非综合征型耳聋患者7个耳聋致病基因突变热点的突变频率,验证中国人群耳聋遗传病因筛查的SNaPshot技术平台的效能。方法以125例非综合征型耳聋(non—syndromic hearing loss,NSHL)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SNaPshot技术,针对GJB2基因235delC和299—300delAT,SLC26A4基因IVS7—2A〉G和2168A〉G,线粒体DNA(mtDNA)1555A〉G、7445A〉G和3243A〉G共7个突变热点在一个反应管中进行多重PCR后,单碱基荧光延伸标记,再采用ABI3130遗传分析仪行毛细管电泳进行基因分型,并利用直接测序和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PCR-RFLP)方法验证基因分型结果。结果(1)125例样本中,GJB2基因235delC突变频率为24.0%,299-300delAT突变频率为5.6%;SLC26A4基因IVS7—2A〉G突变频率为15.2%,2168A〉G突变频率为3.2%;线粒体DNA1555A〉G突变频率为4.8%,7445A〉G突变频率为0.8%,未发现线粒体DNA3243A〉G位点突变,7个热点综合突变频率为53.6%。(2)SNaPshot结果与直接测序或PCR—RFLP结果完全吻合,检测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均为100%。结论(1)苏南地区耳聋患者7个位点突变频率超过半数;(2)用SNaPshot技术筛查耳聋基因,在一个反应管中同时检测到了7个突变热点,其检测效能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综合征型耳聋 基因筛查 GJB2基因 SLC26A4基因 线粒体DNA SNaPshot技术
原文传递
广西新生儿遗传性非综合征型耳聋基因筛查 被引量:10
6
作者 阙婷 李旺 +4 位作者 耿国兴 俸诗瀚 玉晋武 罗超 林彩娟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26-928,共3页
目的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技术检测广西新生儿遗传性非综合征型耳聋(NSHI)基因突变基因,探讨耳聋基因筛查在临床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对7 100例出生的新生儿采用自动判别听性脑干诱发电位(AABR)... 目的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技术检测广西新生儿遗传性非综合征型耳聋(NSHI)基因突变基因,探讨耳聋基因筛查在临床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对7 100例出生的新生儿采用自动判别听性脑干诱发电位(AABR)进行听力初筛和复筛,并通过足跟血斑提取基因组DNA,采用MALDI-TOF-MS进行4个耳聋易感基因20个突变位点检测。结果7 100例新生儿听力初筛通过率为97.11%(6 895/7 100),新生儿基因突变阳性率为3.54%(251/7 100),其中GJB2基因突变131例,携带率为1.84%,235delC杂合突变108例。SLC26A4基因突变93例,以1229C>T杂合突变和IVS7-2A>G杂合突变为主,mtDNA12SRNA基因突变16例,GJB3基因突变11例。结论采用MALDI-TOF-MS技术筛查可提高常见耳聋相关基因热点突变检出率,从分子水平发现新生儿遗传性NSHI,可为早期发现、预测耳聋的发生及制订干预措施提供相应的遗传咨询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筛查 非综合征型耳聋 易感基因 飞行时间质谱
下载PDF
含1555位点的线粒体DNA拷贝数与非综合征型耳聋临床表型的关系 被引量:9
7
作者 程祖建 张榕 +5 位作者 杨滨 刘奇才 江凌 陈静 陈勇 欧启水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6期2536-2539,共4页
目的定量检测非综合征型耳聋患者mtDNhA1555G突变型/野生型的拷贝数,探讨mtDNAA1555G突变型的拷贝数与临床表型之间的关系。方法建立RT—ARMS—qPCR系统对含突变型和野生型mtDNA1555位点的拷贝数进行定量检测并计算其突变的比例。结... 目的定量检测非综合征型耳聋患者mtDNhA1555G突变型/野生型的拷贝数,探讨mtDNAA1555G突变型的拷贝数与临床表型之间的关系。方法建立RT—ARMS—qPCR系统对含突变型和野生型mtDNA1555位点的拷贝数进行定量检测并计算其突变的比例。结合散发组和家系组耳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mtDNAA1555G突变型的拷贝数与耳聋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散发组mtDNAA1555G同质性突变的患者中,突变拷贝数与耳聋轻重程度无关(R=0.001,P=0.997);散发组mtDNAA1555G异质性突变的患者中,突变型与野生型的拷贝数比例与耳聋轻重程度相关(R=0.771,P=0.003);家系组mtDNAA1555G同质性突变的拷贝数与耳聋轻重程度相关(R=0.341,P=0.022);家系组mtDNAA1555G异质性突变的拷贝数与耳聋轻重程度相关(R=0.85,P=0.015)。结论含mtDNAA1555G点突变的拷贝数与非综合征性耳聋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为揭示非综合征耳聋临床表型多样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综合征型耳聋 MTDNA 1555 RT—ARMS—qPCR系统 拷贝数
原文传递
183个耳聋高危家庭孕前致聋基因变异分析及遗传咨询 被引量:8
8
作者 李琼 梁鹏飞 +4 位作者 王淑娟 李薇 王剑 邱建华 查定军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81-488,共8页
目的明确183对有生育需求夫妻的致聋基因变异,进行生育风险评估及遗传咨询。方法记录受检者基本信息,采集静脉血提取DNA,利用Sanger测序法对GJB2、SLC26A4以及线粒体12S rRNA的1494和1555位点等进行耳聋基因检测。结果183对夫妻中,124... 目的明确183对有生育需求夫妻的致聋基因变异,进行生育风险评估及遗传咨询。方法记录受检者基本信息,采集静脉血提取DNA,利用Sanger测序法对GJB2、SLC26A4以及线粒体12S rRNA的1494和1555位点等进行耳聋基因检测。结果183对夫妻中,124对夫妻检测到耳聋基因变异,占67.76%;90对夫妻有生育耳聋患儿的风险,占49.18%。检出GJB2、SLC26A4、线粒体12S rRNA致病变异的夫妻分别为64对、68对、6对,因GJB2、SLC26A4、线粒体12S rRNA致病变异可能生育聋儿的夫妻分别为43对、44对、4对,其中14对夫妻检出多个基因的致病变异。结论对高危人群进行耳聋基因检测,提供风险评估及遗传咨询,是降低先天性耳聋患儿出生率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综合征性耳聋 孕前基因检测 耳聋基因
下载PDF
GJB2基因在湖南地区非综合征耳聋患者中的突变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王树辉 胡正茂 +3 位作者 肖自安 唐青来 夏昆 杨新明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98-503,共6页
目的:为明确湖南地区人群中非综合征性耳聋(NSHL)患者发病的遗传学基础,分析患者间隙连接蛋白2(GJB2)基因突变的情况,并探索其发病的分子机制。方法:经过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临床检查,收集符合要求、无亲缘关系的NSHL患者140例。PCR扩增患... 目的:为明确湖南地区人群中非综合征性耳聋(NSHL)患者发病的遗传学基础,分析患者间隙连接蛋白2(GJB2)基因突变的情况,并探索其发病的分子机制。方法:经过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临床检查,收集符合要求、无亲缘关系的NSHL患者140例。PCR扩增患者GJB2基因的编码序列全长,纯化回收扩增产物,直接双向测序,用DNAStar软件分析测序结果,统计患者GJB2基因突变情况。设计1对错配引物并酶切以证实该新发现的突变。结果:在140名无亲缘关系的NSHL患者中,共有56例检测到GJB2基因突变,检出率达40%(56/140);其中29例患者发现2个GJB2等位基因突变,另27例患者只有1个GJB2等位基因突变,等位基因突变率为30.4%(85/280)。总共发现10种不同的碱基变异,包括7种致病突变和3种多态。7种致病突变分别是无义突变c.139G>T,移码突变c.176_191del16和c.235delC,错义突变c.109G>A,c.344T>G,c.550C>T和c.571T>C。c.344T>G是1个新报道的错义突变。最常见的突变是c.235delC,共有27名患者检测到该突变,达19.3%(27/140)。c.109G>A突变频率仅次于c.235delC,有25名患者检测到该突变,检出率达17.9%(25/140)。结论:GJB2突变是导致湖南地区人群NSHL的最常见的基因突变,其c.235delC突变是湖南地区人群NSHL最常见的突变类型,发现1个GJB2基因的世界首次报道的新突变c.344T>G(F115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综合征性耳聋 间隙连接蛋白2 突变分析
下载PDF
PLS1基因突变致非综合征型耳聋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熊奕康 王海伟 +1 位作者 黄海龙 徐两蒲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7-321,共5页
PLS1基因(OMMI:602734)编码PLS1蛋白。PLS1蛋白是一种肌动蛋白捆绑蛋白,在横结肠、小肠末端和内耳细胞中均有表达,参与微绒毛的组成,有助于维持静纤毛的稳定性。研究发现,PLS1基因突变将导致其表达的PLS1蛋白被破坏,从而导致不同程度的... PLS1基因(OMMI:602734)编码PLS1蛋白。PLS1蛋白是一种肌动蛋白捆绑蛋白,在横结肠、小肠末端和内耳细胞中均有表达,参与微绒毛的组成,有助于维持静纤毛的稳定性。研究发现,PLS1基因突变将导致其表达的PLS1蛋白被破坏,从而导致不同程度的轻度至重度进行性高频感音性耳聋。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已经报道了数例PLS1基因碱基替换突变突变导致常染色体显性非综合征型耳聋的病例。我们对PLS1基因突变导致非综合征型遗传性耳聋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S1 DFNA76 非综合征型耳聋 遗传性耳聋 基因突变
下载PDF
新疆喀什地区629例非综合征型耳聋患者常见耳聋基因调查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孙捷 陈俞 +1 位作者 张华 温浩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619-622,共4页
目的:研究新疆喀什地区非综合征型耳聋常见耳聋基因及其突变位点的分子流行病学及突变特征。方法:对新疆喀什地区629例重度、极重度非综合征型感音神经性聋患者,用晶芯耳聋基因试剂盒进行GJB2、SLC26A4、mtRNA、GJB3基因10个位点检测,... 目的:研究新疆喀什地区非综合征型耳聋常见耳聋基因及其突变位点的分子流行病学及突变特征。方法:对新疆喀什地区629例重度、极重度非综合征型感音神经性聋患者,用晶芯耳聋基因试剂盒进行GJB2、SLC26A4、mtRNA、GJB3基因10个位点检测,检测阴性患者继续GJB2耳聋基因外显子测序。结果:629例患者中,GJB2基因突变检出率最高,为60.29%(41/68);SLC26A4为8.82%(6/68);mtRNA为30.88%(21/68);GJB3为0%(0/68)。结论:GJB2基因、SLC26A4、线粒体基因mtRNA为新疆喀什地区非综合征型耳聋常见致病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综合征型耳聋 耳聋基因 Sanger测序
原文传递
CX26基因在非综合征型耳聋中的产前诊断及早期干预 被引量:5
12
作者 贺楚峰 冯永 +2 位作者 夏昆 梅凌云 贺定华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3期579-581,共3页
目的:对非综合征型耳聋家系进行CX26基因的突变检测,对检测出CX26基因突变的家系进行产前诊断并实施早期干预。方法:对来自国内十多个省份的100个非综合征型耳聋家系中的先证者通过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像多态性分析以及直接测序法进... 目的:对非综合征型耳聋家系进行CX26基因的突变检测,对检测出CX26基因突变的家系进行产前诊断并实施早期干预。方法:对来自国内十多个省份的100个非综合征型耳聋家系中的先证者通过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像多态性分析以及直接测序法进行CX26基因的突变检测,对确诊为CX26基因所致的遗传性耳聋家系中的一成员在妊娠时通过脐静脉穿刺术抽取脐胎血进行产前诊断及早期干预。结果:①发现CX26基因的致病性突变1种:cDNA编码区233~235位点c的纯合缺失;多态6种:G79A、G109A、A341G、G442A、G506A和T608C;②对一个确诊为CX26基因233~235delC的遗传性聋家系的成员于第2次妊娠时进行产前诊断,发现胎儿具有同种致病性突变。结论:①CX26基因cDNA编码区233~235位点C的杂合缺失不致聋,纯合缺失可导致非综合征型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聋;②产前诊断和早期干预可预防遗传性聋。这是我国首次确诊携带耳聋致病基因的胎儿并实施早期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综合征型 CX26基因 DNA突变分析 产前诊断
原文传递
A POU3F4 Mutation Causes Nonsyndromic Hearing Loss in a Chinese X-linked Recessive Family 被引量:5
13
作者 Wan Du Ming-Kun Han +9 位作者 Da-Yong Wang Bing Han Liang Zong Lan Lan Ju Yang Qi Shen Lin-Yi Xie Lan Yu Jing Guan Qiu-Ju Wang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1期88-92,共5页
Background: The molecular genetic research showed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X-linked bearing loss and mutations in POU3F4. This research aimed to identify a POU3F4 mutation in a nonsyndromic X-linked recessive hearing ... Background: The molecular genetic research showed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X-linked bearing loss and mutations in POU3F4. This research aimed to identify a POU3F4 mutation in a nonsyndromic X-linked recessive hearing loss family. Methods: A series of clinical evaluations including medical history, otologic examinations, l:amily history, audiologic testing, and a high-resolution computed tomography scan were performed t'or each patient. Bidirectional sequencing was carried out for all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roducts or'the samples. Moreover, 834 controls with normal hearing were also tested. Results: The pedigree showed X-linkage recessive inheritance pattern, and pathogenic mutation (c.499C〉T) was identified in the proband and his family member, which led to a premature termination prior to the entire POU domains. This mutation co-segregated with bearing loss in this family. No mutation ofPOU3F4 gene was found in 834 controls. Conclusions: A nonsense mutation is identified in a family displaying the pedigree consistent with X-linked recessive pattern in POU3F4 gene. In addition, we may provide molecular diagnosis and genetic counseling for this fami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499C〉T nonsyndromic hearing loss POU3F4 X-LINKED
原文传递
25个携带线粒体12S rRNA A1555G突变的中国汉族非综合征型耳聋家系 被引量:6
14
作者 彭光华 郑斌娇 +10 位作者 方芳 伍越 梁玲芝 郑静 南奔宇 余啸 唐霄雯 朱翌 吕建新 陈波蓓 管敏鑫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2-72,共11页
线粒体12S rRNA A1555G突变是引起氨基糖甙类药物诱导的非综合征型耳聋的重要原因之一。文章对收集的25个携带A1555G突变的中国汉族非综合征型耳聋家系进行了临床和分子遗传学评估。结果表明,这25个家系的母系成员在耳聋外显率、听力损... 线粒体12S rRNA A1555G突变是引起氨基糖甙类药物诱导的非综合征型耳聋的重要原因之一。文章对收集的25个携带A1555G突变的中国汉族非综合征型耳聋家系进行了临床和分子遗传学评估。结果表明,这25个家系的母系成员在耳聋外显率、听力损失严重程度和发病年龄上存在较大差异。当包括和不包括氨基糖甙类药物使用史时,耳聋的平均外显率分别为28.1%和21.5%,排除氨基糖甙类药物时,耳聋的平均发病年龄从1~15岁不等。线粒体全序列分析发现了16个新变异,不同的线粒体DNA多态性位点显示这25个家系分别属于东亚人群A、B、D、F、G、M、N和R单倍型,其中线粒体单倍型B的家系耳聋外显率和表现度较其他单倍型高。此外,7个继发突变位点和21个高保守性位点突变可能增加了这些家系的耳聋外显率。GJB2基因上未检测到与耳聋相关的突变,表明在本研究的耳聋家系中,GJB2基因可能没有参与A1555G突变的表型表达。以上各方面提示,线粒体单倍型和其他因素可能参与了这25个家系耳聋患者的表型修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12S rRNA A1555G突变 非综合征型耳聋 氨基糖甙类抗生素 单倍型
下载PDF
非综合征型耳聋患者mtDNA A1555G异质性突变比例与临床表型的关系 被引量:5
15
作者 程祖建 杨滨 +1 位作者 江凌 欧启水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4期381-384,共4页
目的定量检测非综合征型耳聋患者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1555突变型/野生型的拷贝数,探讨突变型/野生型比例与临床表型之间的关系。方法建立实时定量PCR技术和扩增阻滞突变系统(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和Amplification ... 目的定量检测非综合征型耳聋患者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1555突变型/野生型的拷贝数,探讨突变型/野生型比例与临床表型之间的关系。方法建立实时定量PCR技术和扩增阻滞突变系统(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和Amplification refractory mutation system,RT-ARMS-qPCR系统)对含突变型和野生型mtDNA 1555位点的拷贝数进行定量检测并计算比例。共检测散发组12例、家系组7例异质性突变患者,结合耳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突变型与野生型的比例与耳聋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散发组mtDNA A1555G异质性突变的患者中,突变型mtDNA所占的比例与耳聋轻重程度相关(r=0.771,P=0.003);家系组患者中,突变型mtD-NA所占的比例亦与耳聋轻重程度相关(r=0.850,P=0.015)。结论突变型mtDNA占所有mtDNA的比例与耳聋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是非综合征型耳聋临床表型多样性的分子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综合征型耳聋 线粒体DNA 突变 实时定量PCR技术和扩增阻滞突变(RT-ARMS-qPCR)系统 拷贝数 临床表型
下载PDF
318例中国汉族非综合征性耳聋患者基因突变谱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屹 陈蕾 +2 位作者 刘志忠 张海燕 马娟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451-1454,共4页
目的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对先天性非综合征性耳聋患者进行耳聋基因筛查。方法采集2015年10月~2016年4月318份先天性非综合征性耳聋患者抗凝静脉全血,应用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MALDI-TOF MS... 目的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对先天性非综合征性耳聋患者进行耳聋基因筛查。方法采集2015年10月~2016年4月318份先天性非综合征性耳聋患者抗凝静脉全血,应用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MALDI-TOF MS的方法进行中国人常见的四个耳聋基因GJB2、SLC26A4、GJB3、线粒体12Sr RNA共20个位点的突变检测。结果共检出GJB2基因突变111例(34.9%),其中235del C的突变携带率最高(25.47%);SLC26A4基因突变43例(13.5%);GJB3基因突变3例(0.94%);线粒体12Sr RNA基因突变12例(3.77%)。结论确定不同非综合征性耳聋人群相关基因突变谱,对于建立先天性耳聋患者理想的基因筛查方法意义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综合征性耳聋 基因突变 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
下载PDF
遗传性非综合征型耳聋患者GJB2基因编码序列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孙顺昌 刘一心 +2 位作者 彭运生 李海飞 谢春英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09-413,共5页
目的对6个遗传性非综合征型耳聋家系成员的GJB2基因编码序列进行分析,寻找耳聋患者的致病基因突变,探讨GJB2基因突变致病的遗传模式。方法提取患者及家系成员的外周血基因组DNA,扩增GJB2基因的编码序列,然后对扩增产物进行DNA测序... 目的对6个遗传性非综合征型耳聋家系成员的GJB2基因编码序列进行分析,寻找耳聋患者的致病基因突变,探讨GJB2基因突变致病的遗传模式。方法提取患者及家系成员的外周血基因组DNA,扩增GJB2基因的编码序列,然后对扩增产物进行DNA测序,对出现重叠峰形的扩增产物进行TA克隆后再测序,确定基因突变是否存在于同一拷贝。结果6个遗传性非综合征型耳聋家系中,4个家系是GJB2基因突变所致。患者的GJB2基因突变包括235delc、299—300delAT、79G→A+341A→G和109G→A。非致聋突变79G→A与341A→G组合具有致聋效应,109G→A和235delC的杂合突变可能也有致聋效应。结论GJB2基因突变致聋具有明显异质性,非致聋突变并非完全不致聋,环境因素或其它基因可能参与GJB2基因突变所致耳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非综合征型耳聋 GJB2基因 序列分析
原文传递
两个线粒体12S rRNA C1494T突变及药物性耳聋家系的分子遗传学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海峰 陈智斌 邢光前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20-726,共7页
目的:探讨2个氨基糖甙类药物性耳聋及非综合征型耳聋家系的分子遗传学特征。方法:收集家系成员外周血样,常规方法提取基因组DNA。首先,利用基因芯片对中国人4个常见耳聋基因的9个突变热点进行分子筛查,9个位点分别为:GJB2基因的35 delG... 目的:探讨2个氨基糖甙类药物性耳聋及非综合征型耳聋家系的分子遗传学特征。方法:收集家系成员外周血样,常规方法提取基因组DNA。首先,利用基因芯片对中国人4个常见耳聋基因的9个突变热点进行分子筛查,9个位点分别为:GJB2基因的35 delG、176 del16、235 delC和299 delAT;GJB3基因的538 C>T;PDS基因的IVS7-2 A>G和2168 A>G以及mtDNA 12S rRNA基因的1494 C>T和1555 A>G。然后,对两家系的先证者分别进行线粒体DNA全序列及核基因TRMU和MTO1编码区的PCR扩增和测序分析。结果:芯片检测发现两家系的7名母系成员均存在同质性mtDNA 12S rRNA C1494T突变。与修正的剑桥参考序列相比,2名先证者的mtDNA全序列分析共检测到53个碱基变异,但除已知的12S rRNA C1494T突变外,其余52个碱基变异均为已报道的多态性位点;两家系先证者线粒体单体型分别是D4和D5a;TRMU和MTO1基因序列分析无异常发现。结论:线粒体DNA 12SrRNA C1494T突变是两个家系耳聋发生的主要分子基础,而氨基糖甙类抗生素的应用增强了该突变的表型表达;未能证实线粒体单体型以及核基因TRMU和MTO1对家系成员C1494T突变的表型具有修饰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综合征耳聋 线粒体DNA 基因突变 氨基糖甙类抗生素
下载PDF
贵港地区遗传性非综合征型耳聋孕期干预模式的研究
19
作者 毛锦江 甘冰 +3 位作者 杨品莉 李敏 杨燕嫣 韦舟玲 《医学信息》 2023年第20期94-98,共5页
目的通过对孕妇进行遗传性非综合征型耳聋基因携带者筛查,建立适合贵港地区耳聋产前干预模式,以期降低遗传性耳聋的发生率。方法选自2019年9月-2021年12月来我院产检,听力正常且无耳聋家族史的孕妇及其分娩的新生儿,均进行遗传性非综合... 目的通过对孕妇进行遗传性非综合征型耳聋基因携带者筛查,建立适合贵港地区耳聋产前干预模式,以期降低遗传性耳聋的发生率。方法选自2019年9月-2021年12月来我院产检,听力正常且无耳聋家族史的孕妇及其分娩的新生儿,均进行遗传性非综合征型耳聋基因检测。研究组孕妇行GJB2、SLC26A4、GJB3和mtDNA12S rRNA 4个耳聋相关基因的9个致聋突变位点进行检测,对检出携带者其丈夫进行耳聋基因基因测序,并对存在耳聋高风险的胎儿进行给予生育咨询指导或产前诊断。对照组为同期孕妇未行耳聋基因检测,仅对其分娩新生儿出生后行耳聋基因检测。结果研究组1806例孕妇中查出遗传性耳聋基因携带者74例,携带率为4.09%。其中GJB2基因携带者37例,携带率为2.05%;SLC26A4基因携带者32例,携带率为1.77%;药物性耳聋基因携带者5例,携带率为0.28%;GJB3基因携带者0例;共有8例携带者的配偶做检测,耳聋基因测序均为阴性;分娩新生儿行耳聋基因检测1720例,阳性携带者为35例,耳聋基因携带率为2.03%,未发现耳聋患儿。对照组1810分娩新生儿行耳聋基因检测,阳性携带者为39例,携带率为2.16%,未发现耳聋患儿。结论在正常听力孕妇中开展耳聋基因携带率与突变谱调查,携带者其丈夫进行耳聋基因基因测序,通过遗传咨询和生育指导、产前诊断干预,可早发现耳聋儿及药物性耳聋敏感个体、迟发性遗传性耳聋个体,并建立适合贵港地区遗传性耳聋一级预防模式,达到降低贵港地区遗传性耳聋患儿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综合征型耳聋 产前筛查 耳聋基因
下载PDF
新生儿筛查发现的非综合征型耳聋病例及其家系进行GJB2基因全编码区变异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曹颖 陈婕 +5 位作者 黄蓉 周玉润 赵胜科 黄瑞丽 傅碧妃 李红智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2016年第2期135-142,共8页
通过对温州地区新生儿听力筛查发现的遗传性非综合征型耳聋病例及其家系进行GJB2(gap junction beta 2)基因全编码区变异分析,寻找致聋GJB2基因突变,探讨GJB2基因复合变异的致聋性。该研究通过提取21个家系先证者及其57个家系成员的外... 通过对温州地区新生儿听力筛查发现的遗传性非综合征型耳聋病例及其家系进行GJB2(gap junction beta 2)基因全编码区变异分析,寻找致聋GJB2基因突变,探讨GJB2基因复合变异的致聋性。该研究通过提取21个家系先证者及其57个家系成员的外周血基因组DNA,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GJB2基因的全编码序列,扩增产物经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初步筛查235del C,然后对扩增产物进行DNA测序,并进一步对序列变异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21个非综合征型耳聋家系中,7个家系确诊是GJB2基因突变所致,GJB2致聋基因突变类型包括235del C纯合、299-300del AT+109G>A复合杂合。还发现2个家系的GJB2基因变异可能致聋,分别为79G>A+109G>A+341A>G复合杂合、79G>A纯合+558G>A杂合。但结果显示,79G>A+341A>G复合杂合或复合纯合、235del C+79G>A复合杂合一般不足以致聋。以上结果表明,GJB2基因复合变异在非综合征型耳聋病例中常见。某些GJB2基因变异是否致聋具有明显遗传异质性。多态性变异的多重复合有时可能致聋。遗传背景和(或)环境因素可能参与GJB2基因变异的致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非综合征型耳聋 GJB2基因 序列分析 基因诊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