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刺镇痛中大致密核心小泡非突触部位的胞吐及胞吐过程的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孔祥玉 张书琴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231-236,共6页
本文首次采用形态与机能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大致密核心小泡(LDV)非突触部位的胞吐和胞吐的动态过程。电镜下观察了在针刺镇痛中三叉神经尾侧脊束核胶状质亚核内出现的各阶段的胞吐影像。据此认为,胞吐是按下列过程连续进行的:1.LDV趋近... 本文首次采用形态与机能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大致密核心小泡(LDV)非突触部位的胞吐和胞吐的动态过程。电镜下观察了在针刺镇痛中三叉神经尾侧脊束核胶状质亚核内出现的各阶段的胞吐影像。据此认为,胞吐是按下列过程连续进行的:1.LDV趋近并伸出一细颈与质膜接触、融合,融合后形成只有一层单位膜的隔,进而隔部分地开放,小的通道形成。2.通道进一步扩大,此时LDV是典型的“Ω”断面像,递质开始排入细胞间隙。3.随通道的进一步扩大,LDV内腔完全开放于细胞间隙,成为间隙的一部分。4.LDV的膜并入终末质膜,仅呈弧形弯曲,其凹侧仍留有少量致密物质,随胞吐物质的弥散,弯曲部分的质膜展平,胞吐的痕迹消失。在针刺镇痛过程中,实验组动物出现的非突触部位胞吐影像比对照组明显增多,两组间的差异非常显著(P<0.01),从而有力地说明与痛觉相关的神经元主要是通过非突触部位胞吐LDV内的递质而参与镇痛过程的。本研究为进一步揭示针刺镇痛机理提供了形态学依据,同时也有力地支持了LDV非突触部位胞吐可能是神经肽释放的主要方式的学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止痛 核心小泡 胞吐
下载PDF
延髓后角脑啡肽超微结构定位和非突触部位释放——脑啡肽突触前抑制痛觉传递的形态学基础 被引量:6
2
作者 朱培纯 芦子跃 +2 位作者 吴海霞 许红 任恩发 《神经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31-36,共6页
阿片肽在后角镇痛的作用机理,被认为是通过突触前抑制一级传入纤维P物质释放的结果,然而始终未获得形态学的证实。鉴于一级传入纤维存在大量阿片受体的事实,曾提出阿片肽突触前抑制可能是通过非突触的轴-轴作用。为了验证这一设想,本文... 阿片肽在后角镇痛的作用机理,被认为是通过突触前抑制一级传入纤维P物质释放的结果,然而始终未获得形态学的证实。鉴于一级传入纤维存在大量阿片受体的事实,曾提出阿片肽突触前抑制可能是通过非突触的轴-轴作用。为了验证这一设想,本文用免疫组化方法,详细观察了大鼠延髓后角浅层亮氨酸脑啡肽(L-ENK)轴突终末的突触结构和胞吐释放。电镜观察显示,延髓后角ENK终末可分为两类,第一类终末除了含圆形小清亮囊泡外,还有较多的大颗粒小泡(一般7个以上),主要分布于Ⅰ层,很少看到此类终末形成突触;第二类终末,一般含较多圆形清亮小泡和少量大颗粒小泡(一般不超过3个),它们分布于Ⅰ层和Ⅱ层,此类终末主要形成轴-树突触和少量的轴-体突触。只见到一例轴-轴突触,其突触后成分为未标记的R型终末,此外还见到ENK阳性树突成为中央终末的突触后成分。在去传入神经条件下,上述各类终末皆可见到ENK阳性大颗粒小泡的胞吐形成,它们皆位于非突触区,而在突触部位可见到清亮小泡胞吐像,上述结果提示后角ENK非突触部位释放可能是哭触后抑制一级传入纤维P物质释放的形态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啡肽 突触 延髓 后角 超微结构
下载PDF
与眶下神经相关的初级传入纤维终末的溃变、非突触部位胞吐及突触联系 被引量:2
3
作者 孔祥玉 吴泗龙 赵淑敏 《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58-262,共5页
切断眶下神经的各组大鼠存活2~30天后分别杀死,于其三叉神经尾侧脊束核胶状质亚核内观察了一级传入纤维轴突终末的溃变过程.非突触部位胞吐及突触联系.结果发现:(1)眶下神经的跨节溃变、以突触小泡聚集、融合、空泡形成为主要特征,无... 切断眶下神经的各组大鼠存活2~30天后分别杀死,于其三叉神经尾侧脊束核胶状质亚核内观察了一级传入纤维轴突终末的溃变过程.非突触部位胞吐及突触联系.结果发现:(1)眶下神经的跨节溃变、以突触小泡聚集、融合、空泡形成为主要特征,无微丝增生现象:(2)部分溃变终末内的线粒体明显肿胀变暗.呈球形改变:(3)大致密核心小泡的溃变时间远滞后于突触小泡.两者并不同步进行;(4)轴突终未在溃变过程中,其内的大致密核心小泡仍然进行非突触部位胞吐;(5)溃变纤维终末于胶状质内分别形成轴一树、轴一体、轴一轴三种类型的突触、并参与了突触复合体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触 三叉神经 大鼠 非突触部位胞吐 动物模型
下载PDF
大颗粒小泡非突触部位的胞吐——论神经肽释放的另一种形式
4
作者 朱培纯 Å.Thureson-Klein +1 位作者 R.L.Klein J.Yang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1987年第2期161-167,265,共8页
本文在以前的工作基础上,进一步用电镜及免疫细胞化学方法,研究了大颗粒小泡非突触部位胞吐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切除大鼠刚髭部皮肤1—24小时之后,术侧延髓后角浅层大颗粒小泡胞吐比对照侧明显增多(P<0.01),术后3—9天复又下降(近似... 本文在以前的工作基础上,进一步用电镜及免疫细胞化学方法,研究了大颗粒小泡非突触部位胞吐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切除大鼠刚髭部皮肤1—24小时之后,术侧延髓后角浅层大颗粒小泡胞吐比对照侧明显增多(P<0.01),术后3—9天复又下降(近似对照动物),术后14—15天又急剧上升(P<0.01)。这些胞吐大部分出现于延髓后角浅层四种轴突终末的非突触部位,少最也发生于树突及轴突中。从术后第6天开始,术侧P物质明显减弱,而甲硫-脑腓肽略有增强。研究结果提示;1)后角浅层胞吐增多,P物质下降及脑腓肽增高,反映了中枢内不同神经元对去传入神经的功能调整作用;2)大颗粒小泡在非突触部位释放神经肽,弥散地作用于远距离的受体,可能起着神经调制物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颗粒小泡 非突触部位胞吐 神经肽释放 大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