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减隔震混合装置对大跨度斜拉桥地震响应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贾毅 赵人达 +2 位作者 李福海 廖平 许智强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411-1418,共8页
为研究减隔震混合装置对大跨度斜拉桥的减震限位效果,以一座(67+110+360+110+67)m的大跨斜拉桥为研究对象,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全桥动力分析模型,基于非线性时程分析法研究了采用摩擦摆支座和液体粘滞阻尼器的减隔震混合装置对大... 为研究减隔震混合装置对大跨度斜拉桥的减震限位效果,以一座(67+110+360+110+67)m的大跨斜拉桥为研究对象,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全桥动力分析模型,基于非线性时程分析法研究了采用摩擦摆支座和液体粘滞阻尼器的减隔震混合装置对大跨度斜拉桥抗震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参数分析确定了较为合理的减隔震装置参数。研究结果表明:主桥纵桥向布置减隔震混合装置可以有效解决大跨斜拉桥的抗震问题;相比单独采用液体粘滞阻尼器,减隔震混合装置改善了桥塔和过渡墩的受力,进一步减小了主梁及塔顶的位移;综合考虑结构的地震响应和工程造价,该桥减隔震混合装置中阻尼指数α取0.4,阻尼系数C取12000 kN/(m·s-1)0.4时可以取得较好的减震效果;减隔震混合装置中摩擦摆支座和液体粘滞阻尼器可以协同作用,减震耗能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斜拉桥 减隔震混合装置 非线性时程分析法 液体粘滞阻尼器 摩擦摆支座
原文传递
自复位钢木混合剪力墙结构直接基于位移的设计方法及易损性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吕兆华 陈飞 李征 《建筑钢结构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7,共7页
提出一种适用于自复位钢木混合剪力墙结构的直接基于位移的设计方法,并设计了一栋6层自复位钢木混合剪力墙结构,通过非线性时程分析对设计方法的合理性进行了验证。进一步选取50条地震动记录进行结构的非线性时程分析,研究了结构在地震... 提出一种适用于自复位钢木混合剪力墙结构的直接基于位移的设计方法,并设计了一栋6层自复位钢木混合剪力墙结构,通过非线性时程分析对设计方法的合理性进行了验证。进一步选取50条地震动记录进行结构的非线性时程分析,研究了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损伤状态。基于云图法的易损性分析,获得了6层自复位钢木混合剪力墙结构针对不同性能目标的易损性曲线,研究了自复位系数对结构易损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直接基于位移的设计方法适用于自复位钢木混合剪力墙结构的分析,且可设置结构最大层间位移角和最大残余层间位移角为性能目标。结构在大震作用下具有良好的抗倒塌能力和自复位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复位钢木混合剪力墙 直接基于位移的设计 易损性分析 非线性时程分析 云图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