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5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格上基于身份的变色龙签名方案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彦华 陈岩 +2 位作者 刘西蒙 尹毅峰 胡予濮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57-764,共8页
变色龙签名(CS)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指定验证者签名,其采用变色龙哈希函数来实现签名的不可传递性,使得任意第三方不信任指定验证者所披露的内容,且避免了不可否认签名必须在线交互验证的缺陷。在满足不可传递性的同时,变色龙签名还要求满... 变色龙签名(CS)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指定验证者签名,其采用变色龙哈希函数来实现签名的不可传递性,使得任意第三方不信任指定验证者所披露的内容,且避免了不可否认签名必须在线交互验证的缺陷。在满足不可传递性的同时,变色龙签名还要求满足不可伪造性以及签名者可拒绝性和不可抵赖性等。针对基于大整数分解或离散对数等数论难题的变色龙签名无法抵御量子计算机攻击,以及用户对公钥数字证书依赖的问题,该文给出了格上基于身份的变色龙签名(IBCS),新方案避免了已有方案存在的签名者无法拒绝指定验证者伪造的签名的安全性漏洞,并将最终签名的传输开销由平方级降为线性级;进一步地,针对变色龙签名在仲裁阶段不可传递性失效的问题,给出了格上抗消息暴露的基于身份的变色龙签名,新方案使得签名者能够在不暴露消息内容的条件下拒绝任意敌手伪造的变色龙签名。特别地,基于格上经典的小整数解问题,两个方案在随机预言机模型下是可证明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色龙签名 基于身份的密码 不可传递性 抗消息暴露
下载PDF
标准模型下基于格的变色龙签名方案
2
作者 张彦华 陈岩 +2 位作者 刘西蒙 尹毅峰 胡予濮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002-3009,共8页
作为一种比较理想的指定验证者签名,变色龙签名(CS)通过在签名算法中嵌入变色龙哈希函数(CHF)对消息进行散列,更简便地解决了签名的2次传递问题。在获得不可传递性的同时,变色龙签名还要求满足不可伪造性、签名者可拒绝性以及不可抵赖... 作为一种比较理想的指定验证者签名,变色龙签名(CS)通过在签名算法中嵌入变色龙哈希函数(CHF)对消息进行散列,更简便地解决了签名的2次传递问题。在获得不可传递性的同时,变色龙签名还要求满足不可伪造性、签名者可拒绝性以及不可抵赖性等特性。针对基于大整数分解或离散对数等传统数论难题的CS无法抵御量子计算机攻击,以及随机预言机模型下可证明安全的数字签名方案在实际具体实现中未必安全的问题,该文给出了标准模型下基于格的变色龙签名;进一步地,针对签名者可拒绝性的获得需要耗费其较大的本地存储的问题,给出了标准模型下基于格的无需本地存储的变色龙签名,新方案彻底消除了签名者对本地签名库的依赖,使得签名者能够在不存储原始消息与签名的条件下辅助仲裁者拒绝任意敌手伪造的变色龙签名。特别地,基于格上经典的小整数解问题和差错学习问题,两个方案在标准模型下是可证明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色龙签名 不可传递性 标准模型 无需本地存储
下载PDF
新的格上变色龙签名方案
3
作者 丁亮 陈岩 +2 位作者 胡鸿宣 鲁国阳 高淼 《科学技术创新》 2024年第6期125-129,共5页
传统的数字签名往往是公开可验证的,而在某些具有隐私保护需求的应用中,签名者不希望其所签署的敏感信息被不诚实的验证者再次传递。相较于诸多具有不可传递性的数字签名原语,变色龙签名(CS)通过在签名算法中嵌入变色龙哈希函数对消息... 传统的数字签名往往是公开可验证的,而在某些具有隐私保护需求的应用中,签名者不希望其所签署的敏感信息被不诚实的验证者再次传递。相较于诸多具有不可传递性的数字签名原语,变色龙签名(CS)通过在签名算法中嵌入变色龙哈希函数对消息进行散列,更简便地解决了签名的二次传递问题。针对基于传统数论难题的CS无法抵御量子计算机攻击的问题,提出一个基于格上小整数解(SIS)难题假设的CS方案。首先,分析了格上第一个CS方案的安全性漏洞,指出其不满足第三方不可伪造性和签名者可拒绝性;其次,构造了一个新的格上CS方案,并在随机预言机模型下严格证明了新方案的安全性;最后,指出了新方案的签名具有更轻量级的存储和传输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色龙签名 不可传递性 指定验证者 小整数解
下载PDF
两个指定验证人签名方案的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曹正军 刘丽华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753-1757,共5页
2005年,王晓明等人把多重指定验证人签名与门限代理签名结合起来,提出了一个门限代理多重指定验证人签名(Wang-Fu).同年,陈伟东等人也提出了一个指定验证人的数字签名方案(Chen-Feng-Tan).证明Wang-Fu方案中指定验证人集合的管理者可以... 2005年,王晓明等人把多重指定验证人签名与门限代理签名结合起来,提出了一个门限代理多重指定验证人签名(Wang-Fu).同年,陈伟东等人也提出了一个指定验证人的数字签名方案(Chen-Feng-Tan).证明Wang-Fu方案中指定验证人集合的管理者可以直接伪造签名.为此,每个验证人对在验证阶段使用私钥产生的部分数据必须进行零知识证明.CFT方案不满足非传递性,即指定验证人可以向第三方证明其拥有的签名是由签名人签署的.其原因在于,该方案直接利用了Schnorr签名技巧,指定验证人很客易把拥有的签名转化为关于原始签名人公钥参数的一个普通签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定验证人签名 门限代理签名 非传递性 提名人签名 SCHNORR签名
下载PDF
具有强安全性的指定验证者量子签名方案 被引量:1
5
作者 荣民希 辛向军 李发根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16-24,共9页
多数传统的指定验证者签名方案无法抵抗量子计算机的攻击.本文给出一种具有强安全性的指定验证者量子签名方案.在方案中,参与方利用量子密钥分配协议和量子直接通信协议共享密钥.密钥生成中心制备Bell态序列并将其分配给签名者和指定验... 多数传统的指定验证者签名方案无法抵抗量子计算机的攻击.本文给出一种具有强安全性的指定验证者量子签名方案.在方案中,参与方利用量子密钥分配协议和量子直接通信协议共享密钥.密钥生成中心制备Bell态序列并将其分配给签名者和指定验证者.签名者利用其密钥和受控量子态对消息进行签名.同时,指定的验证者可以利用对称的签名步骤对量子签名进行仿真.而验证者仿真的量子签名与签名者产生的量子签名完全一样.这使得量子签名具有不可传递的属性.本文所给出的签名方案可以抵抗伪造攻击,截获重放攻击和木马攻击.并且,其理论上的信息安全属性可以得到证明.同时,密钥生成中心无需完全可信.方案无需使用量子单向函数.当产生量子签名时,签名者无需制备纠缠态序列.当验证签名时,验证者无需执行量子态比较算法.方案的量子比特效率达到100%.因此,与类似方案相比,本文所给的方案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签名 安全 BELL 不可传递性
下载PDF
一类椭圆曲线密码强指定验证者签名方案
6
作者 杨晓元 余卿斐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28-231,共4页
针对强指定验证者签名的可委托性缺陷,分析了如何保证只有掌握指定验证者私钥的人才可以验证签名的有效性,通过改变方案验证等式的形式来避免此缺陷。基于椭圆曲线签名体制,提出了一个新的强指定验证者签名方案,该方案同时满足不可伪造... 针对强指定验证者签名的可委托性缺陷,分析了如何保证只有掌握指定验证者私钥的人才可以验证签名的有效性,通过改变方案验证等式的形式来避免此缺陷。基于椭圆曲线签名体制,提出了一个新的强指定验证者签名方案,该方案同时满足不可伪造性、不可传递性及不可委托性。通过合理设计验证等式的形式来构造安全签名方案的思路,提出构造具有不可委托性和不可伪造性的指定验证者签名的通用方法。此外,对Saeednia等人提出的SKM方案进行改进,新方案不存在可委托性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定验证者签名 验证权 不可委托性 不可转移性 招标
下载PDF
基于身份不可授权的强指定验证者签名方案
7
作者 李聪 闫德勤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2012年第17期139-141,共3页
针对目前基于身份的强指定验证者签名方案可授权及效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身份的强指定验证者签名方案。对基于双线性对的签名方案进行安全性证明以及效率分析。性能分析结果证明,与已有方案相比,该方案满足不可传递性、不可伪造... 针对目前基于身份的强指定验证者签名方案可授权及效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身份的强指定验证者签名方案。对基于双线性对的签名方案进行安全性证明以及效率分析。性能分析结果证明,与已有方案相比,该方案满足不可传递性、不可伪造性及不可授权性,双线性对运算和模乘运算相应减少,签名效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可授权性 双线性对 基于身份 不可伪造性 不可传递性
下载PDF
限制多方验证者签名的方案
8
作者 林婷婷 王晓峰 +2 位作者 王尚平 王娟 向新银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57-159,165,共4页
提出了限制多方验证者签名的精确定义,构造了一个有效的限制多方验证者签名方案,该方案只计算一次签名就能同时限制多个验证者验证签名,弥补了一般限制验证者签名方案只有一个限制验证者的局限。分析了在BDHP困难性假设下达到期望的安... 提出了限制多方验证者签名的精确定义,构造了一个有效的限制多方验证者签名方案,该方案只计算一次签名就能同时限制多个验证者验证签名,弥补了一般限制验证者签名方案只有一个限制验证者的局限。分析了在BDHP困难性假设下达到期望的安全需求。该方案不仅支持否认协议,而且比一般限制单方验证者签名方案执行多次的效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制多方验证者签名 限制验证者签名 广义指定验证者签名 不可传递性 否认协议
下载PDF
强制实际履行规则下无效率合同的履行威胁问题
9
作者 刘廷华 《宜宾学院学报》 2013年第10期35-40,共6页
环境的变化可能使履行合同不再符合效率的要求。但当事人此时可能仍会有威胁实际履行合同的动机,希望藉此提高在违约谈判中的交易能力,得到更多的合作剩余。有些威胁是可信的,有些威胁是不可信的,可信的原告威胁会增加过度补偿的风险,... 环境的变化可能使履行合同不再符合效率的要求。但当事人此时可能仍会有威胁实际履行合同的动机,希望藉此提高在违约谈判中的交易能力,得到更多的合作剩余。有些威胁是可信的,有些威胁是不可信的,可信的原告威胁会增加过度补偿的风险,而可信的被告威胁则具有相反的效果。公平和效率要求阻止原告的威胁,法律可以通过赋予实际履行命令不可转让性等方法来实现此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效率履行 威胁 阻止 不可转让
下载PDF
标准模型下的非转移单向代理重加密方案
10
作者 郝伟 《武警工程大学学报》 2017年第2期58-61,共4页
为了解决单向代理重加密方案中存在的转移性攻击问题,基于Hohenberger等人的单向代理重加密方案(Shacham的线性加密方案),使用合数阶双线性配对,在标准模型中提出了一个非转移的单向代理重加密方案。该方案解决了单向代理重加密方... 为了解决单向代理重加密方案中存在的转移性攻击问题,基于Hohenberger等人的单向代理重加密方案(Shacham的线性加密方案),使用合数阶双线性配对,在标准模型中提出了一个非转移的单向代理重加密方案。该方案解决了单向代理重加密方案中普遍存在的转移性这一公开问题。理论分析表明,该方案提高了受理者的解密效率,而且实用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向代理重加密 合数阶双线性配对 非转移性
原文传递
基于Black-scholes框架的员工认股权的柔性定价模型(英文)
11
作者 傅强 刘立安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57-263,共7页
建立了一个更具有柔性特征的ESOs定价模型,既EFF模型,它显性地嵌入了退出率、员工行为参数或信念参数.与此同时,在删除了无风险利率r的条件下,它考虑了ESOs的不可转让性,并引入了激励参数与主观折现率.EFF模型能更好地反映员工认股权价... 建立了一个更具有柔性特征的ESOs定价模型,既EFF模型,它显性地嵌入了退出率、员工行为参数或信念参数.与此同时,在删除了无风险利率r的条件下,它考虑了ESOs的不可转让性,并引入了激励参数与主观折现率.EFF模型能更好地反映员工认股权价格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期权定价 员工认股权 退出率 补偿激励 不可转让性
下载PDF
作物的三种种质资源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太贵 《植物遗传资源科学》 CSCD 2002年第3期62-65,共4页
根据植物有性杂交中基因可否从一种植物转移到另一种植物,将作物的种质资源分为三种,即可转移性资源、不可转移性资源和障碍性转移资源。这三种资源在所有的作物种类中都存在。但随生物科学的发展,不可转移性资源会减少,可转移性资源和... 根据植物有性杂交中基因可否从一种植物转移到另一种植物,将作物的种质资源分为三种,即可转移性资源、不可转移性资源和障碍性转移资源。这三种资源在所有的作物种类中都存在。但随生物科学的发展,不可转移性资源会减少,可转移性资源和障碍性转移资源会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质资源 可转移性资源 不可转移性资源 障碍性转移资源 作物
下载PDF
THE INVESTIGATION ON PLASMA ARC TREATMENT OF CHROMIUM PLATED ALLOY STRUCTURE STEEL
13
作者 X.M.Fan J.W.Huang K.H.Wang Q.Liu 《Acta Metallurgica Sinica(English Letters)》 SCIE EI CAS CSCD 2005年第3期289-294,共6页
The technology of plasma arc was used to modify the interface adhesion between c hromium coating and steel substrate. The interface microstructure was studied as a function of plasma arc processing parameters. Microst... The technology of plasma arc was used to modify the interface adhesion between c hromium coating and steel substrate. The interface microstructure was studied as a function of plasma arc processing parameters. Microstructure analysis was per formed by optical microscop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electron probe. T he microhardness distribution along the depth of a cross-section of the chromium coating and the substrate was measured. The results show the energy density of transferred plasma arc is obviously higher than plasma non-transferred arc. The molten interface was obtained by plasma transferred arc. Interfaces between chro mium coating and steel substrate can be divided by plasma non-transferred arc in to three classes: non-molten, a little molten and molten. Good interface bonding was obtained by proper process parameters. The microhardness of chromium coatin g decreases with increasing energy density of plasma ar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sma transferred arc plasma non-transferred arc COATING hard-
下载PDF
Modelling Study on the Plasma Flow and Heat Transfer in a Laminar Arc Plasma Torch Operating at Atmospheric and Reduced Pressure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海兴 陈熙 潘文霞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09年第2期163-170,共8页
A modelling study is performed to investigat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oth plasma flow and heat transfer of a laminar non-transferred arc argon plasma torch operated at atmospheric and reduced pressure. It is found tha... A modelling study is performed to investigat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oth plasma flow and heat transfer of a laminar non-transferred arc argon plasma torch operated at atmospheric and reduced pressure. It is found that the calculated flow fields and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s are quite similar for both cases at a chamber pressure of 1.0 atm and 0.1 atm. A fully developed flow regime could be achieved in the arc constrictor-tube between the cathode and the anode of the plasma torch at 1.0 atm for all the flow rates covered in this study. However the flow field could not reach the fully developed regime at 0.1 atm with a higher flow rate. The arc-root is always attached to the torch anode surface near the upstream end of the anode, i.e. the abruptly expanded part of the torch channel, which is in consistence with experimental observation. The surrounding gas would be entrained from the torch exit into the torch interior due to a comparatively large inner diameter of the anode channel compared to that of the arc constrictor-tub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n-transferred arc torch plasma flow and heat transfer numerical modelling
下载PDF
差压变送器的迁移在火电厂中的应用
15
作者 何斌 《贵州电力技术》 2010年第12期32-33,共2页
正确设置差压变送器的正负迁移,和在运行中的故障排除。
关键词 无迁移 负迁移 正迁移 量程范围 测量范围 误差 故障
下载PDF
口红产品的抗转移能力评定方法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童婕珺 张晔翔 柳晨 《日用化学品科学》 CAS 2022年第4期33-36,共4页
设计了一种定量评估口红产品抗转移性方法,该方法重现性好,不受口红颜色、配方基质和品牌限制,从而达到不同唇膏抗转移性的平行比较和快速检测长效持妆目的,为配方师开发产品、市场部评估竞品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
关键词 口红 抗转移 定量评价 长效 持妆
下载PDF
探讨基于身份的不可传递性环签密算法
17
作者 周大钧 李以明 《齐鲁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4期62-64,共3页
网络环境中的一些数字签名应用,希望在签名传输过程中对消息明文进行加密以保证消息的机密性。本文在INRSS方案的基础上利用环签密技术,通过将消息的密文信息和恢复解密密钥的关键信息有机融合在不可传递性环签名方案中,构造了一个基于... 网络环境中的一些数字签名应用,希望在签名传输过程中对消息明文进行加密以保证消息的机密性。本文在INRSS方案的基础上利用环签密技术,通过将消息的密文信息和恢复解密密钥的关键信息有机融合在不可传递性环签名方案中,构造了一个基于身份的不可传递性环签密方案INRSCS。分析表明该方案除了具有签密者身份模糊性、不可传递性、第三方不可伪造性外还具有消息的机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身份 环签密 身份模糊性 不可传递性 消息机密性 不可伪造性
下载PDF
Numerical modelling of a low power non-transferred arc plasma reactor for methane conversion
18
作者 B I MIN D K DINH +2 位作者 D H LEE T H KIM S CHOI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6期29-37,共9页
Thermal flow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methane conversion reaction in a low power arc plasma reactor for efficient storage and transport of methane,which is the main component of shale gas,were simulated.The temperature... Thermal flow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methane conversion reaction in a low power arc plasma reactor for efficient storage and transport of methane,which is the main component of shale gas,were simulated.The temperature and velocity distributions were calculated according to the type of discharge gases and arc current level by a self-developed magnetohydrodynamics (MHD)code and a commercial ANSYS-FLUENT code;the transport of chemical species was analyzed as including the chemical reactions of methane conversion.The simulated results were verified by the comparison of calculated and measured arc voltages with permissible low error as under 4%.Three C2 hydrocarbon gases with ethane (C2H6),ethylene (C2H4),and acetylene (C2H2)were selected as the converted species of methane from experimental data.The mass fraction of C2 hydrocarbons and hydrogen as the product of the conversion reaction at the reactor was also calculated.Those values show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actual experimental results in that the major conversion reaction occurred in C2H2 and hydrogen,and the conversions to C2H6,C2H4,and hydrogen were minor reactions of methane pyrolysis conver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umerical modelling non-transferred ARC plasma METHANE chemical reaction
下载PDF
中国制造业劳动力转移刚性与产业区际转移——基于核心—边缘模型拓展的数值模拟和经验研究 被引量:47
19
作者 樊士德 沈坤荣 朱克朋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94-108,共15页
在中国,现阶段大规模劳动力由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外流,而产业则由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逐渐转移,二者形成鲜明的"逆流"态势。大规模产业区际转移为何没有发生?劳动力外流刚性给产业转移带来何种影响?本文通过将劳动力流动... 在中国,现阶段大规模劳动力由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外流,而产业则由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逐渐转移,二者形成鲜明的"逆流"态势。大规模产业区际转移为何没有发生?劳动力外流刚性给产业转移带来何种影响?本文通过将劳动力流动内生化,拓展与修正了核心一边缘模型,将要素区分为可转移要素和不可转移要素,考察各自对产业转移的差异化影响,并重点测算劳动力转移刚性,探讨其对产业转移影响的内在传导机制。通过劳动力流动短期均衡和长期空间均衡的数值模拟以及对1993—2013年沿海地区制造业转移的经验研究发现,劳动力外流刚性阻碍了产业区际转移,不仅降低了产业转移规模,而且使得产业转移增量形成了低劳动密集度的生产安排,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劳动力流动规模越大、外流刚性越强,对产业转移造成的内在障碍越明显。因此,政府主导的产业转移和行政命令式的劳动力要素配置不可持续,中央政府顶层设计应转向实现产业转移与劳动力流动的激励相容,转出地和承接地的地方政府应发挥既竞争又合作的协同效应,实现二者间差异化的产业定位以及劳动力要素与产业在时空上的合理匹配与有机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转移刚性 产业转移 核心一边缘模型 可转移要素 不可转移要素
原文传递
旅游城镇化不可转移生态足迹演变及驱动因素 被引量:9
20
作者 甄翌 麻学锋 李志龙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7908-7920,共13页
研究沿用不可转移生态足迹反映旅游城镇化地区所承受的生态压力,利用偏最小二乘法构建足迹与驱动因子之间的回归模型,并通过构建驱动指数模型,比较各驱动因素对不可转移生态足迹变化的贡献。以张家界为案例地,研究旅游城镇化各阶段足迹... 研究沿用不可转移生态足迹反映旅游城镇化地区所承受的生态压力,利用偏最小二乘法构建足迹与驱动因子之间的回归模型,并通过构建驱动指数模型,比较各驱动因素对不可转移生态足迹变化的贡献。以张家界为案例地,研究旅游城镇化各阶段足迹演变及驱动规律。研究结果显示:(1)旅游城镇化地区不可转移生态足迹、人均不可转移生态足迹总体上呈现出平缓增长的动态变化,发展能力具有不稳定性。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并不能抑制足迹的增长。在不控制生产总量的情况下,资源生产效率的提高会带来更多的不可转移足迹。(2)各因素对人均不可转移生态足迹影响的弹性系数由大到小分别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第二产业增加值、城镇化率、第三产业增加值、资源生产效率、城市建设用地、第一产业增加值、旅游人口密度。产业内部结构会影响产业增加值对人均不可转移足迹的弹性系数。(3)旅游城镇化初级阶段,不可转移生态足迹增加,最主要的驱动因素是第二产业增加值、旅游人口密度、第三产业增加值;旅游城镇化高级阶段,不可转移生态足迹增加,最主要的驱动因素是第三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一产业增加值。建议如下:在旅游城镇发展的初级阶段,合理推进城镇化进程,控制旅游规模,提高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生产效率,改变高能耗结构,培养居民、旅游者生态意识;在旅游城镇发展的高级阶段,调整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提高第二产业效率,培育以旅游引导的技术密集型业态,提高第三产业比重和质量,通过贸易实现生物生产性足迹输出,有效控制不可转移生态足迹的增长,显著提高旅游城镇化地区发展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城镇化 不可转移生态足迹 驱动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