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蒙台梭利法在老年痴呆病人护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
作者 鹿笑寒 宋洁 +3 位作者 刘霖 姜倩倩 陈海雯 肖萍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2-76,共5页
针对蒙台梭利法对老年痴呆病人的干预形式与应用效果进行综述,指出目前蒙台梭利法应用于痴呆病人的干预研究大多是小样本研究,且干预时间较短,缺乏长期效果的评估。未来的研究还需扩大样本量、延长干预和随访时间,进一步验证蒙台梭利法... 针对蒙台梭利法对老年痴呆病人的干预形式与应用效果进行综述,指出目前蒙台梭利法应用于痴呆病人的干预研究大多是小样本研究,且干预时间较短,缺乏长期效果的评估。未来的研究还需扩大样本量、延长干预和随访时间,进一步验证蒙台梭利法干预效果的可靠性与真实性,并尽量采用双盲及多水平对照实验,提高研究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台梭利法 痴呆 非药物干预 护理 综述
下载PDF
癌症病人癌因性疲乏运动干预的证据总结 被引量:6
2
作者 王瑞 刘思琴 +5 位作者 周婷婷 王可 余欢 彭国庆 王小梅 张继元 《循证护理》 2023年第6期975-981,共7页
目的:基于运动肿瘤学处方框架,检索、评价、整合癌症病人癌因性疲乏运动干预的最佳证据,为临床医护人员实施癌因性疲乏运动干预提供参考。方法:系统检索BMJ Best Practice、Up To Date、澳大利亚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循证卫生... 目的:基于运动肿瘤学处方框架,检索、评价、整合癌症病人癌因性疲乏运动干预的最佳证据,为临床医护人员实施癌因性疲乏运动干预提供参考。方法:系统检索BMJ Best Practice、Up To Date、澳大利亚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医脉通、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美国临床肿瘤学会、欧洲临床肿瘤协会等数据库和专业学会网站。检索时限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22年3月。结果:共纳入13篇文献,包括临床决策1篇、指南5篇、专家共识1篇、证据总结1篇、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5篇,总结出29条最佳证据。结论:癌症病人癌因性疲乏运动干预的最佳证据可为临床实践提供循证证据,医护人员可从完善运动前评估体系、遵循运动方案制定原则、推动运动干预方案处方化3个方面提高运动干预方案的有效性;同时结合病人活动意愿,遵循个体化和循序渐进原则,推动癌症病人科学运动干预,提高病人康复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 癌因性疲乏 非药物干预 运动干预 活动 证据总结 循证护理
下载PDF
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董萌 罗海彦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1年第10期44-47,53,共5页
约90%以上的痴呆患者都伴有精神行为症状,其临床类型多变,且涉及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因此对痴呆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治疗和管理仍较为棘手。近年来,痴呆精神行为症状发病机制上有了一些新的理论进展,使得非药物干预在治疗中的地位进一步... 约90%以上的痴呆患者都伴有精神行为症状,其临床类型多变,且涉及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因此对痴呆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治疗和管理仍较为棘手。近年来,痴呆精神行为症状发病机制上有了一些新的理论进展,使得非药物干预在治疗中的地位进一步提高,不少国内外指南都将非药物干预作为一线推荐,药物治疗作为重要的补充手段。对痴呆患者的精神行为治疗最好采用个体化的方案,本文将对非药物干预和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重点在于如何细化非药物干预治疗和根据患者情况选择相应的药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痴呆 精神行为症状 非药物干预 药物治疗
下载PDF
新生儿疼痛管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1
4
作者 戚少丹 陈劼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5年第10期1200-1205,共6页
既往新生儿疼痛反应往往未被重视,本文阐述新生儿疼痛的定义、来源、发生机制以及疼痛对新生儿的影响,以此指出新生儿疼痛管理的重要性及必要性。继而,分析国内外多种新生儿疼痛的评估工具和非药物的干预措施,为新生儿疼痛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新生儿 疼痛 非药物性干预
下载PDF
儿童扁桃体切除术后疼痛的非药物性护理干预 被引量:31
5
作者 张标新 李伦兰 +5 位作者 朱子秀 刘志尊 胡少华 胡翠霞 虞银香 赵德娟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14期21-23,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扁桃体切除术后疼痛的非药物性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行双侧扁桃体切除术的108例患儿,按时间段分为对照组56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口腔护理、饮食指导和冰袋颌下冷敷;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改进颌下冷敷装置,并结... 目的探讨儿童扁桃体切除术后疼痛的非药物性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行双侧扁桃体切除术的108例患儿,按时间段分为对照组56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口腔护理、饮食指导和冰袋颌下冷敷;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改进颌下冷敷装置,并结合知识讲授、注意力转移等措施。应用视觉模拟评分表(VAS)分别在术后6h、术后1~3d对患儿进行疼痛评估。结果观察组术后6h、1d、2d及3d疼痛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对扁桃体切除术后患儿采用改进颌下冷敷装置联合其他非药物性干预可有效缓解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扁桃体切除术 疼痛 冰袋 冷敷 头围式套袋 非药物性干预
下载PDF
早产儿呼吸暂停非药物干预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6
作者 刘林霞 张玉侠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9-103,共5页
近年来,随着围产医学的进步和发展,早产儿早期严重并发症多能得到有效控制.早产儿尤其是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存活率明显增加。提高早产儿生存质量已成为当今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 婴儿 早产 呼吸暂停 非药物干预 综述文献
原文传递
非药物干预促进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功能恢复的最佳证据总结 被引量:26
7
作者 高洪莲 王春美 +5 位作者 王晓敏 许丽娜 王瑞知 李书彦 李滕 李兴国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15-222,共8页
目的全面检索和分析非药物干预在促进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的相关证据,并对最佳证据进行总结。方法按照6S证据资源金字塔模型,通过计算机检索UpToDate、Cochrane clinical answers、美国国立指南库、英国国家卫生与临... 目的全面检索和分析非药物干预在促进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的相关证据,并对最佳证据进行总结。方法按照6S证据资源金字塔模型,通过计算机检索UpToDate、Cochrane clinical answers、美国国立指南库、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新西兰指南协作组、医脉通、Cochrane Library、PubMed、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关于非药物干预促进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的临床决策、指南、专家共识、证据总结、系统评价,检索时限为2010年1月—2020年5月,由3名研究者独立对相关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结合专业判断对最终纳入文献进行标准化的资料提取。结果共纳入文献15篇,包括4篇临床决策、1篇指南、3篇专家共识、7篇系统评价,总结了12条最佳证据,包括多策略干预、预防性胃肠减压、术后早期活动、咀嚼口香糖、饮用咖啡、针灸疗法等。结论该研究总结的最佳证据具有科学性与实用性,医护人员可遵循最佳证据为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患者制订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的干预方案,促进循证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恶性肿瘤 胃肠道功能恢复 非药物干预 循证护理学
原文传递
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的非药物干预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8
作者 倪宏 刘玉 +1 位作者 覃惠英 林叶青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3674-3677,共4页
综述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的非药物干预措施,阐述中医治疗、饮食干预、运动训练、芳香疗法、心理疗法、认知行为疗法、综合管理策略等应用效果、当前研究的不足,旨在为化疗病人恶心、呕吐症状干预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 非药物干预 中医治疗 饮食干预 运动训练 心理疗法 认知行为治疗 综述
下载PDF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抗阻力运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9
作者 谢雅萍 赵惠芬 +3 位作者 刘春红 黄凤凤 黄惠斌 赵梅晶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72-476,共5页
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抗阻力运动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包括作用机制、运动类型、运动方法、注意事项和实施策略等,以完善抗阻力运动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降低妊娠不良结局的发生风险。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非药物干预 抗阻力运动 运动疗法 综述
原文传递
非药物干预在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3
10
作者 程莉萍 董建英 +2 位作者 王瑞娟 张英娜 柯艳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6年第15期2206-2209,共4页
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定义、诊断标准、相关因素、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了阐述,综述了非药物干预措施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主要研究进展,包括合理的喂养方式、适宜的乳类选择、合适的体位选择、早期的微量喂养、口腔运动护理干预、适时的... 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定义、诊断标准、相关因素、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了阐述,综述了非药物干预措施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主要研究进展,包括合理的喂养方式、适宜的乳类选择、合适的体位选择、早期的微量喂养、口腔运动护理干预、适时的新生儿抚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药物干预 早产儿 喂养不耐受 综述文献
原文传递
非药物干预改善社区老年人衰弱状况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11
作者 奚兴 郭桂芳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6年第11期1461-1465,共5页
衰弱是常见的老年综合征之一,近年来在国内外老年护理领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及时采取干预方式改善社区老年人衰弱状况,对于维持老年人功能的独立性,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介绍社区老年人的衰弱状况及其对健康的... 衰弱是常见的老年综合征之一,近年来在国内外老年护理领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及时采取干预方式改善社区老年人衰弱状况,对于维持老年人功能的独立性,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介绍社区老年人的衰弱状况及其对健康的影响和衰弱的识别方法,并重点从运动锻炼、营养干预、老年综合评估和综合护理干预等方面介绍社区老年人衰弱的非药物干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衰弱 社区 非药物干预 综述文献
下载PDF
社区高血压非药物综合干预成本效果分析 被引量:21
12
作者 李新建 胡善联 +5 位作者 程旻娜 左延莉 王玉恒 叶露 黄山 卢伟 《中国卫生经济》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8-50,共3页
目的:评估上海社区高血压疾病细节管理的成本效果,为建立和推广高血压预防和控制的模式提供依据。方法:资料来自上海市区4个社区1 442名高血压病患者1年干预的随访。以血压水平和血压达标为效果指标,测算项目的管理成本和人力劳务成本,... 目的:评估上海社区高血压疾病细节管理的成本效果,为建立和推广高血压预防和控制的模式提供依据。方法:资料来自上海市区4个社区1 442名高血压病患者1年干预的随访。以血压水平和血压达标为效果指标,测算项目的管理成本和人力劳务成本,采用成本效果比方法估计社区高血压综合干预的成本效果。结果:经过管理分摊,干预组和日常管理组每年每管理1个高血压患者的成本分别是968.8元和740.6元。成本效果分析显示,与日常管理组相比,干预组每降低1 mmHg(0.133kPa)的收缩压可少花费44.51元,每降低1 mmHg舒张压可少花费82.52元,每提高1个百分点的血压控制达标率可少花费9.63元。结论:本次社区高血压非药物综合性干预项目比日常管理更加节省卫生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 高血压 非药物干预 成本效果
原文传递
体感互动游戏在老年痴呆患者认知功能改善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13
作者 白珊珊 朱宏伟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0年第10期1359-1364,共6页
目的探讨体感互动游戏在老年痴呆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在北京协和医院老年病科就诊的83例老年痴呆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观察组(42例)与对照组(41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 目的探讨体感互动游戏在老年痴呆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在北京协和医院老年病科就诊的83例老年痴呆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观察组(42例)与对照组(41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体感互动游戏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体感互动游戏得分情况。结果干预8周后,观察组患者MMSE得分(16.79±7.18)分,高于对照组的(12.91±6.96)分,两组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干预第4、8周的观察组患者体感互动游戏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痴呆患者实施体感互动游戏干预,可以有效改善老年痴呆患者的记忆力、注意计算力与语言能力,且老年痴呆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痴呆症 体感互动游戏 非药物干预
原文传递
非营养性吸吮联合便利蜷曲减轻足月新生儿肌内注射疼痛 被引量:17
14
作者 杨凡 武俊 +4 位作者 孔超男 臧爽 于新颖 姜红 范玲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11,共3页
目的探讨非营养性吸吮联合便利蜷曲减轻足月新生儿肌内注射时疼痛的效果。方法将206例足月新生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02例和观察组104例,对照组采取轻拍、抚触等安抚行为后常规肌内注射,观察组采取非营养性吸吮联合便利蜷曲后进... 目的探讨非营养性吸吮联合便利蜷曲减轻足月新生儿肌内注射时疼痛的效果。方法将206例足月新生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02例和观察组104例,对照组采取轻拍、抚触等安抚行为后常规肌内注射,观察组采取非营养性吸吮联合便利蜷曲后进行肌内注射。两组分别在注药后、拔针时及拔针后3 min进行疼痛评估,比较不同时间点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不同时间点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非营养性吸吮联合便利蜷曲可减轻足月新生儿肌内注射过程中的疼痛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肌内注射 疼痛 非营养性吸吮 便利蜷曲 非药物干预
下载PDF
非药物局部干预改善术后重症监护患者口渴强度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7
15
作者 张琦 尤文璇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6-70,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的非药物湿润溶液对改善术后重症监护患者口渴强度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月—12月在某三甲综合性教学医院外科重症监护室收治的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酸性溶液组、薄荷溶液组与常温... 目的探讨不同的非药物湿润溶液对改善术后重症监护患者口渴强度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月—12月在某三甲综合性教学医院外科重症监护室收治的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酸性溶液组、薄荷溶液组与常温饮用水组。采用数字评分法对患者口渴强度进行评价及统计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80例患者,每组60例。3组患者口渴强度在湿润前后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常温饮用水较酸性溶液、薄荷水能够更好缓解ICU患者口渴强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对3种湿润溶液改善口渴强度的效果表示满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ICU术后的患者采用常温饮用水作为湿润液改善口渴强度效果最佳,建议采用常温饮用水作为口渴湿润溶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渴强度 非药物干预 湿润溶液 重症监护
下载PDF
非药物干预比较改善ICU患者睡眠质量效果的网状Meta分析 被引量:16
16
作者 蒋玲洁 岳伟岗 +5 位作者 王盛均 韩露露 张志刚 张彩云 姚丽 丁楠楠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03-411,共9页
目的采用网状Meta分析方法评价非药物干预改善ICU患者睡眠质量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NKI、WanFang Data、VIP和CBM数据库,搜集非药物干预改善ICU患者睡眠质量效果的随机对照试... 目的采用网状Meta分析方法评价非药物干预改善ICU患者睡眠质量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NKI、WanFang Data、VIP和CBM数据库,搜集非药物干预改善ICU患者睡眠质量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8年12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Stata 13.0软件进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个RCT,包括1223例患者,涉及9种非药物干预方法(音乐疗法、综合护理干预、中医情志、音乐疗法+中医情志、中药枕疗法、耳穴压豆、眼罩+耳塞+音乐、眼罩+耳塞、常规护理)。针对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的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改善ICU患者睡眠质量方面,眼罩+耳塞、眼罩、综合护理干预优于常规护理,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排序图显示:眼罩+耳塞>眼罩>综合护理干预、音乐疗法+中医情志>中医情志>音乐疗法>常规护理。针对Richards-Campbell睡眠量表(RCSQ)的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眼罩+耳塞+音乐、中药枕疗法、耳穴压豆优于常规护理,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排序图显示:眼罩+耳塞+音乐>中药枕疗法>音乐疗法>耳穴压豆>常规护理。结论当前证据显示,在改善ICU患者睡眠质量方面,眼罩+耳塞、眼罩、综合护理干预、音乐疗法+中医情志都可能是有效的干预方式,建议未来开展更多非药物干预改善ICU患者睡眠质量效果的R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非药物干预 睡眠质量 网状Meta分析 随机对照试验
原文传递
非药物干预方法对乳腺癌患者康复效果的网状Meta分析 被引量:16
17
作者 朱文敏 魏小龙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62-867,共6页
目的对多种用于改善乳腺癌康复期患者抑郁、睡眠和生活质量的非药物干预方法进行效果评估和比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Web of Science、MEDLINE、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公... 目的对多种用于改善乳腺癌康复期患者抑郁、睡眠和生活质量的非药物干预方法进行效果评估和比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Web of Science、MEDLINE、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公开发表的改善乳腺癌康复期患者抑郁、睡眠和生活质量的非药物干预方法的相关文献。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文献信息;使用Review Manager 5.3中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通过STATA 15.0展现各研究之间的网状关系,并进行发表偏倚分析;进行收敛性评价,建立贝叶斯模型,通过累积排序概率图下面积呈现每个干预方法成为最佳干预的可能性。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2篇文献,涉及2739例乳腺癌康复期患者。贝叶斯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认知行为疗法是改善乳腺癌康复期患者抑郁、睡眠和生活质量的最佳非药物干预方法,概率分别为72%、59%和41%。结论认知行为疗法对乳腺癌康复期患者抑郁、睡眠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最好,可优先考虑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药物干预 乳腺肿瘤 抑郁 睡眠 生活质量 META分析 康复护理
原文传递
产妇产后抑郁非药物干预的最佳证据总结 被引量:15
18
作者 沙利娟 张爱霞 +5 位作者 樊雪梅 丛胜楠 王瑞 孙晓晴 朱珠 周晖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2977-2984,共8页
目的 检索、评价、汇总国内外产妇产后抑郁非药物干预的最佳证据,为开展临床实践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6S”证据模型自上而下的原则,系统检索国内外数据库、指南网站、计算机决策系统及专业学会网站中关于产妇产后抑郁非药物干预的相关... 目的 检索、评价、汇总国内外产妇产后抑郁非药物干预的最佳证据,为开展临床实践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6S”证据模型自上而下的原则,系统检索国内外数据库、指南网站、计算机决策系统及专业学会网站中关于产妇产后抑郁非药物干预的相关证据,包括临床决策、最佳实践、指南、证据总结、系统评价和专家共识,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3月,补充检索2019年9月—2022年3月发表的随机对照试验。由2名研究者对纳入的文献质量进行评价,对符合标准的文献进行资料提取与证据汇总。结果 共纳入15篇文献,其中临床决策1篇、指南3篇、专家共识2篇、系统评价9篇,从产妇产后抑郁的物理干预、心理干预、运动干预、其他形式干预、干预实施与监测5个方面总结28条最佳证据。结论 产妇产后抑郁非药物干预措施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应根据实际情况和产妇自身意愿选择合适的干预方案,并做好干预过程的质量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抑郁 非药物干预 循证护理学 证据总结 心理护理
原文传递
老年抑郁症认知损害及非药物干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9
作者 付晓凡 姚金兰 +1 位作者 钱敏才 殷钰 《护士进修杂志》 2019年第10期901-904,共4页
据WHO数据推测,2015-2050年,全球超过60岁的人数将从9亿增加到20亿[1],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速度的不断加快,老年群体备受关注,其中抑郁症是最常见的老年期精神障碍。老年抑郁症(Late-life depression,LLD)是老年心理健康面临的最严重的... 据WHO数据推测,2015-2050年,全球超过60岁的人数将从9亿增加到20亿[1],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速度的不断加快,老年群体备受关注,其中抑郁症是最常见的老年期精神障碍。老年抑郁症(Late-life depression,LLD)是老年心理健康面临的最严重的威胁之一[2],包括老年期前发病并持续到老年期或老年期复发的早发型老年抑郁症(Early onset depression,EOD)和老年期(≥60岁)首次发病的晚发型老年抑郁症(Late onset depression,LOD)[3],本文所提及的主要为晚发型老年抑郁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抑郁症 认知功能损害 非药物干预 护理
下载PDF
非药物干预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睡眠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14
20
作者 廖金花 苏丽静 +2 位作者 侯婉玲 王烁 胡蓉芳 《循证医学》 CSCD 2018年第3期150-159,共10页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评估非药物干预措施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睡眠的影响效果。方法检索CENTRAL、EMBASE、MEDLINE、CBM、CNKI、维普和万方数据库相关的随机对照研究,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16年11月。由2名研究员独立筛选文献、评...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评估非药物干预措施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睡眠的影响效果。方法检索CENTRAL、EMBASE、MEDLINE、CBM、CNKI、维普和万方数据库相关的随机对照研究,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16年11月。由2名研究员独立筛选文献、评价文献质量和提取资料,运用Rev 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40项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1)新生儿个性化护理与评估未改善早产儿睡眠效率(均数差=6.90,95%可信区间-4.83~18.62,P=0.25);(2)音乐疗法提高早产儿睡眠时间(均数差=1.95,95%可信区间1.79~2.11,P<0.000 01);(3)睡垫改造提高早产儿总睡眠效率和活跃睡眠效率(均数差=14.01,95%可信区间8.05~19.98,P<0.000 01;均数差=9.51,95%可信区间2.75~16.27,P=0.006);(4)周期性光照提高早产儿睡眠时间(均数差=1.19,95%可信区间0.16~2.22,P=0.02)。结论音乐疗法、睡垫改造和周期性光照具有改善早产儿睡眠的作用,但应用此类干预方法的研究证据不足,有待开展更多高质量随机对照研究加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睡眠 非药物干预 META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