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P/EPDM-g-MAH/TPU共混物流变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樊敏 陈金周 +3 位作者 刘雪莹 刘玉坤 李新法 王经武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43-45,共3页
以EPDM g MAH为增容剂 ,采用熔融共混技术制备了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 (TPU)增韧聚丙烯 (PP)材料 ,研究了PP/EPDM g MAH/TPU共混物的流变行为 ,重点讨论了增容剂EPDM g MAH对共混物流变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 :共混物熔体的非牛顿指数n <... 以EPDM g MAH为增容剂 ,采用熔融共混技术制备了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 (TPU)增韧聚丙烯 (PP)材料 ,研究了PP/EPDM g MAH/TPU共混物的流变行为 ,重点讨论了增容剂EPDM g MAH对共混物流变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 :共混物熔体的非牛顿指数n <1,且随EPDM g MAH用量的增加而减小 ,表观粘度随剪切速率和剪切应力的增大而降低 ,熔体符合假塑性流体的流动规律 ;温度升高 ,表观粘度降低 ;随着EPDM g MAH用量的增加 ,共混物的表观粘度升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DM-G-MAH 增容剂 熔融共混 制备 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 流变行为 非牛顿指数 表观粘度 粘流活化能 TPU
下载PDF
基于非牛顿指数渗流和分数阶Merchant模型的一维流变固结分析 被引量:14
2
作者 刘忠玉 崔鹏陆 +2 位作者 郑占垒 夏洋洋 张家超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029-2038,共10页
为进一步深入分析饱和黏性土的一维流变固结机制,引入Koeller定义的弹壶元件修正Merchant模型,并以此描述土骨架的黏弹性变形行为;同时引入非牛顿指数渗流模型描述流变固结中的非达西渗流,推导出一个新的饱和黏性土一维流变固结方程,并... 为进一步深入分析饱和黏性土的一维流变固结机制,引入Koeller定义的弹壶元件修正Merchant模型,并以此描述土骨架的黏弹性变形行为;同时引入非牛顿指数渗流模型描述流变固结中的非达西渗流,推导出一个新的饱和黏性土一维流变固结方程,并用隐式有限差分法进行数值求解。通过与有关文献中退化模型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有限差分算法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分析非达西渗流模型参数以及分数阶Merchant流变模型参数对流变固结过程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分数导数阶数和黏滞系数对地基沉降的影响比对孔压消散的影响更为明显,且分数导数阶数越小或黏滞系数越大,地基沉降需要的时间越长。同时,比起达西渗流,非牛顿指数渗流会延缓地基中的孔压消散,使得沉降发展变慢。另外,考虑流变效应时地基沉降要慢于孔压的消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黏性土 流变固结 分数阶导数 非达西渗流 非牛顿指数 有限差分法 黏弹性
下载PDF
基于非牛顿指数描述的非达西渗流一维固结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李传勋 谢康和 +1 位作者 卢萌盟 王坤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81-287,共7页
基于非牛顿指数描述的非达西渗流定律,同时考虑地基内部竖向附加应力随深度线性变化以及变荷载的影响,建立了一维固结控制方程并应用有限差分法进行数值求解,同时对不同参数单级加荷下的固结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基于非达西渗流比达... 基于非牛顿指数描述的非达西渗流定律,同时考虑地基内部竖向附加应力随深度线性变化以及变荷载的影响,建立了一维固结控制方程并应用有限差分法进行数值求解,同时对不同参数单级加荷下的固结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基于非达西渗流比达西渗流下固结速率要慢,且渗流模型中非牛顿指数越大,土层的固结速率越慢;土层厚度越厚,固结速率越慢,因此,传统固结理论中室内土样与地基土层之间的相似关系不再成立;作用于土层的平均附加应力越大,土层的固结速率越快;在单面排水情况下,附加应力分布对土层固结速率有较大影响;相反,双面排水条件下土层固结速率与附加应力的分布是无关的;荷载的加荷速率越快,则土层的固结速率越快。最后,讨论了达西渗流计算固结变形的适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达西渗流 非牛顿指数 一维固结 变荷载
下载PDF
氨纶纺丝熔体的流变行为 被引量:5
4
作者 杨涛锋 李瑶君 陈大俊 《弹性体》 CAS 2002年第5期37-39,共3页
笔者应用毛细管流变仪研究了自制熔纺氨纶切片的流变行为 ,探讨了熔体表现粘度、非牛顿指数、结构粘度指数、表观粘流活化能等流变特性与温度及剪切速率的关系。结果发现 ,氨纶熔体为切力变稀流体 ,其非牛顿指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在 ... 笔者应用毛细管流变仪研究了自制熔纺氨纶切片的流变行为 ,探讨了熔体表现粘度、非牛顿指数、结构粘度指数、表观粘流活化能等流变特性与温度及剪切速率的关系。结果发现 ,氨纶熔体为切力变稀流体 ,其非牛顿指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在 2 10℃时达到最大值。结构粘度指数随温度升高而下降 ,在 2 10℃时达到最小值 ,说明在此温度下熔体的可纺性最好。熔体表观粘度与温度的相关性显著 ,并且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大 ,聚氨酯熔体的粘流活化能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纶 纺丝熔体 流变行为 熔纺氨纶 非牛顿指数 结构粘度指数 粘流活化能
下载PDF
天然彩色棉LiCl/DMAc溶液流变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万和军 尤丽霞 +1 位作者 熊杰 周文龙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16,共6页
为进行天然彩色棉纤维素的静电纺丝,研究了天然彩色棉和白棉纤维素LiCl/DMAc(N,N-二甲基乙酰胺)溶液的流变性能。结果表明:棕棉纤维素LiCl/DMAc溶液的非牛顿指数较高,最接近1;3种纤维素溶液的非牛顿指数随溶液温度的升高而增高,棕棉、... 为进行天然彩色棉纤维素的静电纺丝,研究了天然彩色棉和白棉纤维素LiCl/DMAc(N,N-二甲基乙酰胺)溶液的流变性能。结果表明:棕棉纤维素LiCl/DMAc溶液的非牛顿指数较高,最接近1;3种纤维素溶液的非牛顿指数随溶液温度的升高而增高,棕棉、绿棉纤维素LiCl/DMAc溶液分别在30、35℃以上具有较稳定的流变特性;3种纤维素溶液的非牛顿指数随溶液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减小,棕棉、绿棉纤维素溶液质量分数在1.2%、1.1%以下均具有较稳定的非牛顿指数。通过棕棉纤维素LiCl/DMAc溶液的静电纺丝实验,证实了棕棉纤维素质量分数必须在1.2%以下才可能形成稳定的射流,制得直径为200 nm以下的静电纺纤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彩色棉 纤维素 LiCl/DMAc 黏度 非牛顿指数 活化能 静电纺丝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的HLB值对HMX/聚氨酯基炸药油墨流变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徐传豪 安崇伟 +3 位作者 王晶禹 叶宝云 宋长坤 冀威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745-749,共5页
为研究表面活性剂的亲水疏水平衡值(HLB值)对炸药油墨流变性能的影响,选取Span-80和Tween-80两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调节其质量比配制出5组不同HLB值的混合表面活性剂,采用Brookfield(CPS)流变仪对添加表面活性剂的细化环四亚甲基四硝胺(... 为研究表面活性剂的亲水疏水平衡值(HLB值)对炸药油墨流变性能的影响,选取Span-80和Tween-80两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调节其质量比配制出5组不同HLB值的混合表面活性剂,采用Brookfield(CPS)流变仪对添加表面活性剂的细化环四亚甲基四硝胺(HMX)/聚氨酯基炸药油墨进行粘度测试,并计算出非牛顿指数、屈服值及触变指数(TI值)。结果表明,未添加表面活性剂的炸药油墨的非牛顿指数为0.024,屈服值为467.08 Pa,TI值为36.82;表面活性剂的加入能够有效改善炸药油墨的流变性能。随着HLB值的升高,炸药油墨表观粘度在剪切速率为5~100 s^(-1)时先升高后降低,非牛顿指数和TI值呈波动变化,屈服值持续降低。当HLB值为11时,炸药油墨的非牛顿指数达到最大值0.56,屈服值达到5.38 Pa,TI值达到最小,为8.26,分别为未添加表面活性剂炸药油墨的23.33倍,1.15%和21.53%。HLB值为11的表面活性剂更有利于改善炸药油墨的流变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炸药油墨 亲水疏水平衡值(HLB值) 粘度 非牛顿指数 屈服值 触变指数(TI值)
下载PDF
粒度级配对CL-20基炸药油墨流变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郭浩 安崇伟 +5 位作者 徐传豪 孔胜 朱国豪 王晶禹 李昆 高玉龙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5-59,100,共6页
为了研究粒度级配对CL-20基炸药油墨流变性能的影响,制备了粒径分别为400nm和4μm的CL-20样品,以及7种不同粒度级配的CL-20基炸药油墨;采用博勒飞(CPS)流变仪对炸药油墨进行了黏度测试,得到了相应的流变数据,并计算出非牛顿指数、屈服... 为了研究粒度级配对CL-20基炸药油墨流变性能的影响,制备了粒径分别为400nm和4μm的CL-20样品,以及7种不同粒度级配的CL-20基炸药油墨;采用博勒飞(CPS)流变仪对炸药油墨进行了黏度测试,得到了相应的流变数据,并计算出非牛顿指数、屈服值和触变指数。结果表明,炸药颗粒的粒度级配对炸药油墨的流变性能有着十分明显的影响;随着粒径为4μm的CL-20含量的增多,炸药油墨表观黏度出现先减小后增大的现象;同时,非牛顿指数出现先增大后减小的现象,屈服值和触变指数总体上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现象;当炸药油墨中粒径分别为400nm和4μm的CL-20质量比为1∶2时,炸药油墨的非牛顿指数为最大值0.41,屈服值和触变指数均达到最小值,分别为26.73和8.74,表明在该粒度级配条件下,炸药油墨具有更好的流变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粒度级配 炸药油墨 CL-20 黏度 非牛顿指数
下载PDF
二醋酸纤维素纤维纺丝溶液流变性能 被引量:6
8
作者 于勤 张丽 +3 位作者 曹建华 郭叶书 王强 范雪荣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12,共5页
为研究二醋酸纤维素纤维纺丝成形工艺,采用Physica MCR101流变仪测试二醋酸纤维素纤维纺丝溶液的质量分数、温度与剪切速率之间的变化关系,得到纺丝溶液的流动曲线。在此基础上,模拟分析出纺丝溶液的非牛顿指数、结构黏度指数和黏流活... 为研究二醋酸纤维素纤维纺丝成形工艺,采用Physica MCR101流变仪测试二醋酸纤维素纤维纺丝溶液的质量分数、温度与剪切速率之间的变化关系,得到纺丝溶液的流动曲线。在此基础上,模拟分析出纺丝溶液的非牛顿指数、结构黏度指数和黏流活化能等流变参数。结果表明:二醋酸纤维素纤维纺丝溶液为切力变稀非牛顿流体,随着溶液温度的升高,溶液的表观黏度和结构黏度指数减小,非牛顿指数增加;随着溶液质量分数的增加,溶液的表观黏度和结构黏度指数呈现增大趋势,而非牛顿指数和黏流活化能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醋酸纤维素 流变性能 表观黏度 非牛顿指数 结构黏度指数 黏流活化能
下载PDF
PP/HDPE共混体系毛细管流变性能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陶国良 刘涌 +2 位作者 廖华勇 纪波印 李靖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5-48,共4页
用毛细管流变仪对以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PP-g-MAH)为相容剂的聚丙烯/高密度聚乙烯(PP/HDPE)共混体系的流变性能进行研究。研究发现,PP/HDPE共混体系属于假塑性流体;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表观黏度下降;PP-g-MAH的加入降低了共混体系的表... 用毛细管流变仪对以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PP-g-MAH)为相容剂的聚丙烯/高密度聚乙烯(PP/HDPE)共混体系的流变性能进行研究。研究发现,PP/HDPE共混体系属于假塑性流体;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表观黏度下降;PP-g-MAH的加入降低了共混体系的表观黏度;HDPE与PP的非牛顿指数在低剪切速率区与适宜温度下适用于幂律方程的经验公式;HDPE与PP共混后,HDPE含量越低,体系出现壁面滑移的临界剪切速率越高,可加工性能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高密度聚乙烯 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 毛细管流变仪流变性能 非牛顿指数
下载PDF
聚苯乙烯/CO2的在线流变行为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鸣鸣 信春玲 +1 位作者 郭奕崇 何亚东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6-59,共4页
通过在线流变实验研究分析了聚苯乙烯/CO2溶液的流变行为,并由实验推导出了不同工艺条件下零剪切黏度η0以及非牛顿指数n的计算公式。同时采用超声波探测系统测量了不同温度条件下PS/CO2溶液的临界压力。
关键词 PS 在线流变 零剪切黏度 非牛顿指数 临界压力
下载PDF
尼龙1212/SEBS-g-MAH/DIDP/BSBA共混体系流变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玉东 赵清香 +3 位作者 刘民英 董静 刘玉坤 赵天增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38-40,共3页
研究了尼龙 12 12 /SEBS g MAH/DIDP/BSBA共混体系的流变性能。结果表明 :共混体系的非牛顿指数n小于 1,且n随SEBS g MAH用量的增加而减少 ,即非牛顿性增强 ;共混物熔体服从假塑性流体的流动规律 ,表观粘度随剪切速率的增加而降低 ;温... 研究了尼龙 12 12 /SEBS g MAH/DIDP/BSBA共混体系的流变性能。结果表明 :共混体系的非牛顿指数n小于 1,且n随SEBS g MAH用量的增加而减少 ,即非牛顿性增强 ;共混物熔体服从假塑性流体的流动规律 ,表观粘度随剪切速率的增加而降低 ;温度升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龙1212 SEBS-G-MAH DIDP BSBA 共混体系 流变性能 非牛顿指数 表观粘度
下载PDF
聚乳酸/氯化钠共混物的流变性能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磊 黄汉雄 《塑料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34-37,共4页
利用动态流变仪和毛细管流变仪,分别测试了聚乳酸(PLA)及PLA/NaCl(70/30)共混物的复数黏度和剪切黏度,得到了两种熔体的非牛顿指数(n)和流动活化能(ΔEη)。结果表明:PLA熔体的n随温度的升高以斜率为0.002线性地增大,而PLA/NaCl(70/30)... 利用动态流变仪和毛细管流变仪,分别测试了聚乳酸(PLA)及PLA/NaCl(70/30)共混物的复数黏度和剪切黏度,得到了两种熔体的非牛顿指数(n)和流动活化能(ΔEη)。结果表明:PLA熔体的n随温度的升高以斜率为0.002线性地增大,而PLA/NaCl(70/30)共混物熔体的n随温度的升高以斜率为-0.01线性地减小;在剪切速率为1s-1时,PLA熔体的ΔEη为135.92kJ/mol,PLA/NaCl(70/30)共混物熔体的ΔEη为119.57kJ/mol,表明PLA熔体的黏度对温度的敏感性比PLA/NaCl(70/30)共混物熔体的黏度对温度的敏感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氯化钠 剪切黏度 非牛顿指数 流动活化能
下载PDF
纤维级高密度聚乙烯流变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孙华平 吴彭 +5 位作者 朱福和 陈龙 陈培 严岩 陈小红 刘宏伟 《合成纤维工业》 CAS 2019年第3期30-33,43,共5页
采用RH2000毛细管流变仪,考察了6种不同相对分子质量(Mw)及其分布指数(MWD)的纤维级高密度聚乙烯(HDPE)的流变性能。结果表明:6种HDPE的非牛顿指数(n)为0.56~0.75,均小于1,其熔体为典型的非牛顿流体,MWD较大的HDPE对剪切速率(γ)变化比... 采用RH2000毛细管流变仪,考察了6种不同相对分子质量(Mw)及其分布指数(MWD)的纤维级高密度聚乙烯(HDPE)的流变性能。结果表明:6种HDPE的非牛顿指数(n)为0.56~0.75,均小于1,其熔体为典型的非牛顿流体,MWD较大的HDPE对剪切速率(γ)变化比较敏感,宜采用MWD较小的物料用于纺丝;为8032s-1时,HDPE的黏流活化能较小,基本保持在15kJ/mol左右,高下HDPE对温度的敏感程度较小,对黏度(ηa)的调控占主导地位;随着HDPE的Mw的增大,结构黏度指数(△η)随之增大,其中4种HDPE的η较小,分别为0.446,0.446,0.446,0.501,预示其可纺性较好,有利于皮芯复合短纤维的成形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聚乙烯 流变性能 非牛顿指数 结构黏度指数
下载PDF
八种ABS树脂的流变性能比较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菊琳 黄剑文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06期348-350,共3页
用熔体流动速率仪测定了8种ABS树脂的熔体质量流动速率,并用毛细管流变仪对8种ABS树脂流变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7、8号样的流动性最好;8种树脂的非牛顿指数n都小于1,属于假塑性流体;同时8种ABS树脂的表观黏度随剪切速率、剪切... 用熔体流动速率仪测定了8种ABS树脂的熔体质量流动速率,并用毛细管流变仪对8种ABS树脂流变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7、8号样的流动性最好;8种树脂的非牛顿指数n都小于1,属于假塑性流体;同时8种ABS树脂的表观黏度随剪切速率、剪切应力的增加而降低,当剪切速率、剪切应力足够高时,它们对8种ABS树脂表观黏度的影响趋于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S树脂 流变性能 熔体质量流动速率 非牛顿指数
下载PDF
不同TiO_2含量PET的流变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叶丽华 李乃祥 +1 位作者 戴钧明 张福萍 《合成技术及应用》 2016年第1期42-45,49,共5页
采用毛细管流变仪研究了不同二氧化钛(Ti O_2)含量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流变性能。结果表明:添加Ti O_2质量分数为2.4%及以下的消光PET为假塑性非牛顿流体;在280℃、285℃、290℃下消光PET在低γ下的η_a高于大有光PET,且随着T... 采用毛细管流变仪研究了不同二氧化钛(Ti O_2)含量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流变性能。结果表明:添加Ti O_2质量分数为2.4%及以下的消光PET为假塑性非牛顿流体;在280℃、285℃、290℃下消光PET在低γ下的η_a高于大有光PET,且随着Ti O_2含量的提高,η_a略有增大;在280℃、285℃、290℃下,消光PET的非牛顿指数n低于大有光PET,而在295℃时,消光PET的n高于大有光PET;在γ低于3 000 s-1时,消光PET的ΔE_η高于大有光PET,而随着γ的逐渐增大,消光PET的ΔE_η又逐渐低于大有光PET;在280℃、285℃和290℃温度下消光PET的结构粘度指数Δη高于大有光PET,295℃时低于大有光PE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二氧化钛 流变性能 非牛顿指数
下载PDF
粒度级配对CL-20基浇注传爆药流变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卫彦菊 王晶禹 +2 位作者 安崇伟 李海兴 李鹤群 《火工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3-37,共5页
以不同粒度的CL-20(140μm、20μm和2μm)为高能固体填料,HTPB为粘结剂,采用捏合工艺制备了具有不同粒度级配的传爆药药浆。采用博勒飞旋转流变仪对传爆药药浆的流变性能进行了测试和对比。结果表明:药浆粘度随粗颗粒含量的增加先减小... 以不同粒度的CL-20(140μm、20μm和2μm)为高能固体填料,HTPB为粘结剂,采用捏合工艺制备了具有不同粒度级配的传爆药药浆。采用博勒飞旋转流变仪对传爆药药浆的流变性能进行了测试和对比。结果表明:药浆粘度随粗颗粒含量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当粗细颗粒质量比为2∶1时达到最小;在此比例下,药浆的粘流活化能也较小,综合流变因子最大。此外,粒度级配中粗细颗粒的粒径变化对药浆的粘度也都有明显影响,其中粗颗粒粒径变化对药浆粘度的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浇注传爆药 粒度级配 粘度 非牛顿指数 粘流活化能
下载PDF
羟丙基纤维素溶液的流变性能 被引量:5
17
作者 徐琴 李振国 +1 位作者 李发学 俞建勇 《合成纤维》 CAS 2011年第9期30-33,40,共5页
采用ARES-RFS流变仪测定了羟丙基纤维素溶液的流变性能,考察了温度、溶液浓度、醚化剂量对溶液流变行为的影响,并得到了溶液的非牛顿指数、黏流活化能及结构黏度指数。结果表明:羟丙基纤维素溶液属于假塑性流体,随温度升高、浓度降低、... 采用ARES-RFS流变仪测定了羟丙基纤维素溶液的流变性能,考察了温度、溶液浓度、醚化剂量对溶液流变行为的影响,并得到了溶液的非牛顿指数、黏流活化能及结构黏度指数。结果表明:羟丙基纤维素溶液属于假塑性流体,随温度升高、浓度降低、醚化剂用量的增加,该溶液的表观黏度降低,非牛顿指数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丙基纤维素 流变性能 非牛顿指数 黏流活化能
下载PDF
PA6/Mica共混物流变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毛雄亮 张顺花 +1 位作者 郁萍华 宁佐龙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3,25,共4页
添加云母微粒到PA6切片中,通过高速均匀混合制得云母质量分数分别1%、3%的PA6/Mica(云母)共混物,用RH7双柱型毛细管流变仪,测试分析了共混物的流变性能。结果表明:PA6/Mica共混物熔体为典型的切力变稀流体,剪切速率增大,共混物熔体表观... 添加云母微粒到PA6切片中,通过高速均匀混合制得云母质量分数分别1%、3%的PA6/Mica(云母)共混物,用RH7双柱型毛细管流变仪,测试分析了共混物的流变性能。结果表明:PA6/Mica共混物熔体为典型的切力变稀流体,剪切速率增大,共混物熔体表观粘度下降;随着云母含量的增加,共混物熔体的表观黏度逐渐增大;升高温度,共混熔体的表观黏度下降,非牛顿指数增大;共混物熔体黏流活化能随着云母含量的增多而增大,对温度的敏感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 云母 流变性 非牛顿指数 黏流活化能
下载PDF
常压阳离子可染聚酯熔体的流变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天亮 甘丽华 +3 位作者 李志鹏 李志勇 金剑 李鑫 《合成纤维工业》 CAS 2021年第1期6-10,共5页
应用高压毛细管流变仪测试了2种常压阳离子染料可染聚酯(ECDP-1,ECDP-2)熔体的流变性能并与常规聚酯(PET)熔体的流变性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ECDP-1,ECDP-2与PET熔体都属于假塑性非牛顿流体,黏度随剪切速率(γ)的增大而减小;ECDP-1,ECD... 应用高压毛细管流变仪测试了2种常压阳离子染料可染聚酯(ECDP-1,ECDP-2)熔体的流变性能并与常规聚酯(PET)熔体的流变性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ECDP-1,ECDP-2与PET熔体都属于假塑性非牛顿流体,黏度随剪切速率(γ)的增大而减小;ECDP-1,ECDP-2与PET熔体的非牛顿指数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ECDP-1,ECDP-2熔体的非牛顿性大于PET;ECDP-1,ECDP-2与PET熔体的黏流活化能(ΔE_(η))随γ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在所选γ范围内,ECDP-1,ECDP-2熔体的ΔE_(η)都大于PET;ECDP-1,ECDP-2与PET熔体的结构黏度指数(Δη)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ECDP-1,ECDP-2熔体的Δη较PET熔体高,表明ECDP-1,ECDP-2熔体的结构化程度高于PET熔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常压阳离子染料可染聚酯 熔体 流变性能 假塑性流体 非牛顿指数 黏流活化能 结构黏度指数
下载PDF
竹炭改性聚酯流变性能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利娜 王延伟 邓照西 《塑料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6-79,共4页
采用博力飞黏度计测试竹炭改性聚酯熔体的流变性能,对其黏度、非牛顿指数、结构黏度指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竹炭改性聚酯表现为切力变稀流体,竹炭母粒的加入明显降低了纯聚酯的非牛顿指数,且使结构黏度指数较大幅度提高,可加工性降低... 采用博力飞黏度计测试竹炭改性聚酯熔体的流变性能,对其黏度、非牛顿指数、结构黏度指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竹炭改性聚酯表现为切力变稀流体,竹炭母粒的加入明显降低了纯聚酯的非牛顿指数,且使结构黏度指数较大幅度提高,可加工性降低,在挤出成型加工的剪切速率范围内(γ=103~104 s-1),熔体黏度较为稳定因,此适当降低成型温度有利于挤出成型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炭改性聚酯 流变行为 黏度 非牛顿指数 结构黏度指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