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火针针刺肠三针治疗卒中后阳虚便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 1
-
-
作者
梁家彬
刘通
李佩泽
陆彦青
刘悦
-
机构
广州中医药大学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针灸康复科
-
出处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12期2342-2348,共7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81704179)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名中医传承工作室资助项目(编号:粤二中医院【2017】46号)。
-
文摘
【目的】观察火针针刺肠三针治疗卒中后阳虚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卒中后阳虚型便秘患者随机分为肠三针组、非经非穴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卒中和便秘的基础治疗,肠三针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火针针刺肠三针治疗,非经非穴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火针针刺非经非穴治疗,隔日1次,连续治疗2周。治疗2周后,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便秘症状及疗效评分、中医证候评分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的变化情况。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的变化情况。并评价3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1)治疗后,肠三针组和非经非穴组患者的便秘症状及疗效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患者的便秘症状及疗效评分无明显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肠三针组在改善便秘症状及疗效评分方面均明显优于非经非穴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肠三针组和非经非穴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无明显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肠三针组在改善中医证候评分方面均明显优于非经非穴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3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稍有改善,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在改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方面均稍有改善,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肠三针组和非经非穴组患者的SAS和SDS精神状态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患者的SAS和SDS精神状态评分稍有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肠三针组在改善SAS和SDS精神状态评分方面均明显优于非经非穴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肠三针组总有效率为93.3%(28/30),非经非穴组组为70.0%(21/30),对照组为26.7%(8/30)。肠三针组�
-
关键词
卒中后便秘
阳虚便秘
火针
肠三针
非经非穴
疗效观察
-
Keywords
post-stroke constipation
yang-deficiency constipation
heated needle
intestine three-needle
non-meridian non-acupoint
clinical observation
-
分类号
R246.9
[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