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卸载条件下含缺陷岩石声发射响应特征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裴向军 朱凌 +1 位作者 崔圣华 梁玉飞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2602-2611,共10页
选取大光包滑坡含脉状缺陷结构岩石,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统计脉状缺陷面积,进行单轴压缩和加卸载试验,研究加卸载条件下含缺陷岩石损伤声发射特征,试验结果表明,加卸载应力处于弹性区间试样仍有明显声发射现象产生,累计振铃次数随加卸载次... 选取大光包滑坡含脉状缺陷结构岩石,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统计脉状缺陷面积,进行单轴压缩和加卸载试验,研究加卸载条件下含缺陷岩石损伤声发射特征,试验结果表明,加卸载应力处于弹性区间试样仍有明显声发射现象产生,累计振铃次数随加卸载次数增加而增大。缺陷面积比对声发射现象有较大影响,脉状缺陷面积比越大,声发射现象更加频繁,会产生密集声发射信号;脉状缺陷面积比越小,声发射数量很少甚至不发生;卸载阶段对岩石微裂纹产生、扩展和局部破裂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声发射现象揭示了强震过程缺陷结构与岩石非协调变形造成的疲劳损伤和强度劣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缺陷结构 声发射 非协调变形 岩石损伤 强度劣化
原文传递
团块缺陷结构对岩石静动力学特性影响的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崔圣华 裴向军 +2 位作者 黄润秋 孟祥瑞 朱凌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8-97,共10页
基于颗粒流离散元法和PFC^(2D)程序构建含团块缺陷结构的岩石数值模型试样,指定试样中部1 cm半径范围为团块缺陷,通过0.1倍、1倍和10倍关系改变团块细观力学参数,构建A、B和C三种数值试样类别,分别进行三轴压缩和三轴疲劳试验。通过试... 基于颗粒流离散元法和PFC^(2D)程序构建含团块缺陷结构的岩石数值模型试样,指定试样中部1 cm半径范围为团块缺陷,通过0.1倍、1倍和10倍关系改变团块细观力学参数,构建A、B和C三种数值试样类别,分别进行三轴压缩和三轴疲劳试验。通过试样破坏特征、强度特征、团块及周边应力、应变率特征分析缺陷岩石静、动力学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压缩和疲劳荷载下A类试样在团块左右方向应力集中,而上下方向(包括团块内部)为低应力区;C类试样与之相反,B类试样无明显应力集中现象。无论压缩或疲劳荷载,A类试样团块应变率高于四周,C类试样与之相反,B类试样无明显应变率差异化。研究成果揭示:1)岩石内部团块状缺陷结构无论其材料强度高低均劣化岩石抗压强度;2)静动荷载加载过程中含团块缺陷岩石内部表现出应力场不均匀性和应变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流离散元法 岩石三轴 疲劳试验 大光包滑坡 应变率 非协调变形 非均质岩体 缺陷结构
下载PDF
深部硐室长期稳定性的两个力学问题 被引量:4
3
作者 王明洋 徐天涵 +1 位作者 邓树新 陈昊祥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42-156,共15页
在陈宗基院士关于地下硐室长期稳定性力学问题研究的基础上,采用Sadovsky院士关于复杂地质岩体的等级构造学说,围绕深部岩体非均匀构造与封闭应力固有的统计力学属性,研究了岩体非均匀变形与封闭应力特性,以及深部硐室围岩的长期稳定性... 在陈宗基院士关于地下硐室长期稳定性力学问题研究的基础上,采用Sadovsky院士关于复杂地质岩体的等级构造学说,围绕深部岩体非均匀构造与封闭应力固有的统计力学属性,研究了岩体非均匀变形与封闭应力特性,以及深部硐室围岩的长期稳定性等两个力学问题。给出了岩体非均匀构造与封闭应力的数学表征;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得到了计算深部硐室围岩长期变形的一般公式;得到了围岩变形中劈裂扩容变形占主要部分的结论,并且阐明了深部围岩卸荷时更易出现劈裂破坏的原因。给出了劈裂破坏形态的演进序列与扩容位移的计算方法。将围岩松动圈范围、破裂区位置和边壁位移的计算结果与锦屏一级电站厂房现有监测数据进行了对比,两者相当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应力 非均匀块系构造 非相容变形 剪切强度 围岩分区破裂化现象
下载PDF
岩体非协调变形的几何描述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松林 戚承志 钱七虎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7-11,共5页
岩体具有复杂构造层次,这种情况使得在连续介质力学中所使用的基本体元的概念以及圣维南变形协调条件受到了质疑.变形的非协调意味着外部度量与内部度量的不重合,介质的欧氏空间结构被破坏.文章利用微分几何的正交标架法描述了具有非协... 岩体具有复杂构造层次,这种情况使得在连续介质力学中所使用的基本体元的概念以及圣维南变形协调条件受到了质疑.变形的非协调意味着外部度量与内部度量的不重合,介质的欧氏空间结构被破坏.文章利用微分几何的正交标架法描述了具有非协调变形的介质的内部结构变化情况,并进一步借助于不可逆热力学理论能够建立了闭合的介质的非欧几何模型,在这一过程中使用的几何参量物理意义明确.非欧模型显著地拓展了传统的弹塑性模型描述能力,对于研究具有复杂内部结构的介质的受力变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层次 非协调变形 非欧模型 正交标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