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非钙处理铝脱氧车轮钢夹杂物形成及变形行为
被引量:
22
1
作者
赵东伟
李海波
+2 位作者
高攀
杨健
郝丽霞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5-32,共8页
通过采用扫描电镜对BOF-LF-RH-CC非钙处理工艺生产车轮钢系统取样样品中夹杂物的形貌、尺寸及组成的分析,研究了精炼和凝固过程氧化物夹杂的形成、上浮去除和析出过程,以及轧制过程夹杂物的变形行为。研究发现,在非钙处理条件下,LF精炼...
通过采用扫描电镜对BOF-LF-RH-CC非钙处理工艺生产车轮钢系统取样样品中夹杂物的形貌、尺寸及组成的分析,研究了精炼和凝固过程氧化物夹杂的形成、上浮去除和析出过程,以及轧制过程夹杂物的变形行为。研究发现,在非钙处理条件下,LF精炼过程会形成大量MgO-Al_2O_3夹杂和CaO-Al_2O_3夹杂,并且在RH精炼过程中存在MgO-Al_2O_3夹杂向CaO-Al_2O_3夹杂的转变过程,最终导致铸坯中出现低变性CaO-Al_2O_3夹杂;在软吹和镇静过程中,炉渣或空气对钢液的二次氧化与钢液中夹杂物上浮去除存在动态平衡;在钢液凝固过程中,固液界面的Al_2O_3等氧化物夹杂为MnS的析出提供了异质形核点,形成半包裹状的Al_2O_3-MnS类复合夹杂物;在轧制过程中,团簇状Al_2O_3夹杂容易被轧碎在板卷中形成点链状,高熔点半包裹的Al_2O_3-MnS类复合夹杂物被轧制成小尾巴状,而低熔点的CaOAl_2O_3-MnS的复合夹杂形成连续的条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镇静钢
车轮钢
非钙处理
夹杂物
变形
原文传递
非钙处理对高等级齿轮钢夹杂物的影响
被引量:
13
2
作者
杨光维
陈兆平
柳向椿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0-44,共5页
为解决水口堵塞、B类夹杂物超标及控制Ds类夹杂物,通过热力学计算和工业试验研究了SCr420H齿轮钢钙处理与非钙处理对中间包夹杂物的影响。研究发现,非钙处理炉次中间包夹杂物数量低于钙处理炉次。非钙处理炉次中间包夹杂物主要为棱角状...
为解决水口堵塞、B类夹杂物超标及控制Ds类夹杂物,通过热力学计算和工业试验研究了SCr420H齿轮钢钙处理与非钙处理对中间包夹杂物的影响。研究发现,非钙处理炉次中间包夹杂物数量低于钙处理炉次。非钙处理炉次中间包夹杂物主要为棱角状镁铝尖晶石;钙处理炉次夹杂物主要为Al2O3-CaO-MgO与CaS复合球状夹杂物。优化工艺后非钙处理炉次中间包高熔点尖晶石类夹杂物数量大幅降低,水口堵塞及B类夹杂物问题得到解决。非钙处理圆钢夹杂物评级结果为,A类不大于0.5,B类不大于0.5级,C类为0,D(细)类不大于1.0级,D(粗)类不大于0.5级,Ds类不大于1.0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钙处理
水口堵塞
镁铝尖晶石
B类夹杂物
Ds类夹杂物
原文传递
高碳磨球钢中Ds类夹杂物的形成机理及工业控制
被引量:
2
3
作者
戚泽鑫
王锦
+3 位作者
刘威
杨树峰
李京社
左小坦
《中国冶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3-121,共9页
Ds类非金属夹杂物尺寸大、延展性差,严重影响TL-1D磨球钢疲劳寿命等关键性能指标。对某企业TL-1D磨球钢进行全流程取样分析,结果表明该企业此钢种Ds类非金属夹杂物超标,且该钢种中的Ds类非金属夹杂物主要为Al_(2)O_(3)-CaO-MgO-CaS,在L...
Ds类非金属夹杂物尺寸大、延展性差,严重影响TL-1D磨球钢疲劳寿命等关键性能指标。对某企业TL-1D磨球钢进行全流程取样分析,结果表明该企业此钢种Ds类非金属夹杂物超标,且该钢种中的Ds类非金属夹杂物主要为Al_(2)O_(3)-CaO-MgO-CaS,在LF精炼钙处理后大量出现。总结出Ds类夹杂物形成机理为,首先以Al_(2)O_(3)为中心开始形核,之后其与钢液中[Mg]和[Ca]结合并长大形成CaO-Al_(2)O_(3)-MgO球状夹杂物,最后球状夹杂物外层与CaS结合形成Al_(2)O_(3)-CaO-MgO-CaS包裹体。工业试验结果证实,钙处理不利于TL-1D钢中Ds类非金属夹杂物的控制,会造成夹杂物尺寸增大,由此提出在TL-1D磨球钢生产精炼环节进行非钙处理的生产工艺方案。试验结果表明,钢液中钙含量处于饱和状态,优化后精炼渣成分趋于液相区,提升了精炼环节精炼渣系对夹杂物的软熔吸附性能,提高了Ds类非金属夹杂物上浮至渣层时的吸附去除率,最终使连铸坯的初检合格率由95.4%提高至97.0%。研究结果对磨球钢工业生产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球钢
非金属夹杂物
洁净度
非钙处理
工业试验
原文传递
RH不加钙处理对SCM435冷镦钢D类和Ds类夹杂物的影响
被引量:
3
4
作者
李永超
吕皓杰
+1 位作者
李刚
李龙
《特殊钢》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1-74,共4页
SCM435钢的生产流程为80 t BOF-LF-RH-280 mm×325 mm坯连铸。LF终点精炼渣成分为(/%):45~55CaO,10~15SiO2,20~30Al2O3,∑(FeO+MnO)≤1%。分析了RH加钙(0.001 3%Ca)和RH不加钙(0.0002%Ca)对Φ13 mm盘条中D和Ds夹杂物的影响。结果表...
SCM435钢的生产流程为80 t BOF-LF-RH-280 mm×325 mm坯连铸。LF终点精炼渣成分为(/%):45~55CaO,10~15SiO2,20~30Al2O3,∑(FeO+MnO)≤1%。分析了RH加钙(0.001 3%Ca)和RH不加钙(0.0002%Ca)对Φ13 mm盘条中D和Ds夹杂物的影响。结果表明,RH不加钙处理工艺夹杂物最大尺寸为7.65μm,Ds≤0.5级合格率为100%;RH加钙处理工艺夹杂物最大尺寸为25.68μm,Ds≤0.5级合格率为95%。在数量控制方面,RH不加钙处理工艺夹杂物指数由RH加钙工艺的0.72降至0.68,D类≤1.0合格率由RH加钙工艺的30%提高至75%;RH不加钙处理工艺夹杂物主要为MgO·Al2O3,少量钙铝酸盐夹杂,RH加钙工艺为镁铝尖晶石、钙铝酸盐和CaS多相夹杂。因此,在脆性D类和Ds类夹杂物尺寸、数量和类型控制上,RH不加钙处理工艺改善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M435
冷镦钢
夹杂物
不加钙处理工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非钙处理铝脱氧车轮钢夹杂物形成及变形行为
被引量:
22
1
作者
赵东伟
李海波
高攀
杨健
郝丽霞
机构
首钢技术研究院薄板所
首钢股份公司迁安钢铁公司
出处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5-32,共8页
文摘
通过采用扫描电镜对BOF-LF-RH-CC非钙处理工艺生产车轮钢系统取样样品中夹杂物的形貌、尺寸及组成的分析,研究了精炼和凝固过程氧化物夹杂的形成、上浮去除和析出过程,以及轧制过程夹杂物的变形行为。研究发现,在非钙处理条件下,LF精炼过程会形成大量MgO-Al_2O_3夹杂和CaO-Al_2O_3夹杂,并且在RH精炼过程中存在MgO-Al_2O_3夹杂向CaO-Al_2O_3夹杂的转变过程,最终导致铸坯中出现低变性CaO-Al_2O_3夹杂;在软吹和镇静过程中,炉渣或空气对钢液的二次氧化与钢液中夹杂物上浮去除存在动态平衡;在钢液凝固过程中,固液界面的Al_2O_3等氧化物夹杂为MnS的析出提供了异质形核点,形成半包裹状的Al_2O_3-MnS类复合夹杂物;在轧制过程中,团簇状Al_2O_3夹杂容易被轧碎在板卷中形成点链状,高熔点半包裹的Al_2O_3-MnS类复合夹杂物被轧制成小尾巴状,而低熔点的CaOAl_2O_3-MnS的复合夹杂形成连续的条状。
关键词
铝镇静钢
车轮钢
非钙处理
夹杂物
变形
Keywords
Al-killed
steel
wheel
steel,
non
-
calcium
treatment
inclusion,
deformation
分类号
TF76 [冶金工程—钢铁冶金]
原文传递
题名
非钙处理对高等级齿轮钢夹杂物的影响
被引量:
13
2
作者
杨光维
陈兆平
柳向椿
机构
宝钢股份中央研究院
宝钢股份钢管条钢事业部
出处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0-44,共5页
文摘
为解决水口堵塞、B类夹杂物超标及控制Ds类夹杂物,通过热力学计算和工业试验研究了SCr420H齿轮钢钙处理与非钙处理对中间包夹杂物的影响。研究发现,非钙处理炉次中间包夹杂物数量低于钙处理炉次。非钙处理炉次中间包夹杂物主要为棱角状镁铝尖晶石;钙处理炉次夹杂物主要为Al2O3-CaO-MgO与CaS复合球状夹杂物。优化工艺后非钙处理炉次中间包高熔点尖晶石类夹杂物数量大幅降低,水口堵塞及B类夹杂物问题得到解决。非钙处理圆钢夹杂物评级结果为,A类不大于0.5,B类不大于0.5级,C类为0,D(细)类不大于1.0级,D(粗)类不大于0.5级,Ds类不大于1.0级。
关键词
非钙处理
水口堵塞
镁铝尖晶石
B类夹杂物
Ds类夹杂物
Keywords
non
-
calcium
treatment
nozzle
clogging
spinel
B-type
inclusion
Ds
inclusion
分类号
TF703 [冶金工程—钢铁冶金]
原文传递
题名
高碳磨球钢中Ds类夹杂物的形成机理及工业控制
被引量:
2
3
作者
戚泽鑫
王锦
刘威
杨树峰
李京社
左小坦
机构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
北京科技大学钢铁冶金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芜湖新兴铸管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中国冶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3-121,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2374320,52104318,52074030)。
文摘
Ds类非金属夹杂物尺寸大、延展性差,严重影响TL-1D磨球钢疲劳寿命等关键性能指标。对某企业TL-1D磨球钢进行全流程取样分析,结果表明该企业此钢种Ds类非金属夹杂物超标,且该钢种中的Ds类非金属夹杂物主要为Al_(2)O_(3)-CaO-MgO-CaS,在LF精炼钙处理后大量出现。总结出Ds类夹杂物形成机理为,首先以Al_(2)O_(3)为中心开始形核,之后其与钢液中[Mg]和[Ca]结合并长大形成CaO-Al_(2)O_(3)-MgO球状夹杂物,最后球状夹杂物外层与CaS结合形成Al_(2)O_(3)-CaO-MgO-CaS包裹体。工业试验结果证实,钙处理不利于TL-1D钢中Ds类非金属夹杂物的控制,会造成夹杂物尺寸增大,由此提出在TL-1D磨球钢生产精炼环节进行非钙处理的生产工艺方案。试验结果表明,钢液中钙含量处于饱和状态,优化后精炼渣成分趋于液相区,提升了精炼环节精炼渣系对夹杂物的软熔吸附性能,提高了Ds类非金属夹杂物上浮至渣层时的吸附去除率,最终使连铸坯的初检合格率由95.4%提高至97.0%。研究结果对磨球钢工业生产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
磨球钢
非金属夹杂物
洁净度
非钙处理
工业试验
Keywords
grinding
ball
steel
non
-metallic
inclusion
cleanliness
non
-
calcium
treatment
industrial
test
分类号
TF76 [冶金工程—钢铁冶金]
原文传递
题名
RH不加钙处理对SCM435冷镦钢D类和Ds类夹杂物的影响
被引量:
3
4
作者
李永超
吕皓杰
李刚
李龙
机构
邢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
河北省线材工程技术创新中心
出处
《特殊钢》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1-74,共4页
文摘
SCM435钢的生产流程为80 t BOF-LF-RH-280 mm×325 mm坯连铸。LF终点精炼渣成分为(/%):45~55CaO,10~15SiO2,20~30Al2O3,∑(FeO+MnO)≤1%。分析了RH加钙(0.001 3%Ca)和RH不加钙(0.0002%Ca)对Φ13 mm盘条中D和Ds夹杂物的影响。结果表明,RH不加钙处理工艺夹杂物最大尺寸为7.65μm,Ds≤0.5级合格率为100%;RH加钙处理工艺夹杂物最大尺寸为25.68μm,Ds≤0.5级合格率为95%。在数量控制方面,RH不加钙处理工艺夹杂物指数由RH加钙工艺的0.72降至0.68,D类≤1.0合格率由RH加钙工艺的30%提高至75%;RH不加钙处理工艺夹杂物主要为MgO·Al2O3,少量钙铝酸盐夹杂,RH加钙工艺为镁铝尖晶石、钙铝酸盐和CaS多相夹杂。因此,在脆性D类和Ds类夹杂物尺寸、数量和类型控制上,RH不加钙处理工艺改善效果明显。
关键词
SCM435
冷镦钢
夹杂物
不加钙处理工艺
Keywords
SCM435
Cold
Heading
Steel
Inclusion
RH
non
-adding
calcium
treatment
Process
分类号
TF769 [冶金工程—钢铁冶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非钙处理铝脱氧车轮钢夹杂物形成及变形行为
赵东伟
李海波
高攀
杨健
郝丽霞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22
原文传递
2
非钙处理对高等级齿轮钢夹杂物的影响
杨光维
陈兆平
柳向椿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13
原文传递
3
高碳磨球钢中Ds类夹杂物的形成机理及工业控制
戚泽鑫
王锦
刘威
杨树峰
李京社
左小坦
《中国冶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2
原文传递
4
RH不加钙处理对SCM435冷镦钢D类和Ds类夹杂物的影响
李永超
吕皓杰
李刚
李龙
《特殊钢》
北大核心
2020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