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空调环境下性别与热舒适的关系 被引量:17
1
作者 江燕涛 杨昌智 +1 位作者 李文菁 王海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7-21,共5页
对长沙某高校的600多名学生进行了为期一年的现场问卷调查,对有关空气参数进行了测量。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女性的耐寒能力比男性差;预期平均评价PMV指标对男女热感觉的预测效果较差;男女对湿感觉的评价无较大差异,只在温度较低时,女性比... 对长沙某高校的600多名学生进行了为期一年的现场问卷调查,对有关空气参数进行了测量。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女性的耐寒能力比男性差;预期平均评价PMV指标对男女热感觉的预测效果较差;男女对湿感觉的评价无较大差异,只在温度较低时,女性比男性觉得更潮湿;女性的吹风感比男性强;热舒适评价不仅受热、湿感觉影响,还受其他环境因素及心理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空调环境 性别 热舒适 热感觉 湿感觉 吹风感
下载PDF
厦门高校教室冬季热环境测试及热舒适预测 被引量:11
2
作者 陶求华 李莉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2-75,共4页
为考察冬季非空调环境下人体热感觉,对厦门某高校教室的热舒适度进行了现场测试。在测量室内外热舒适参数的同时,通过问卷调查得到了人体热反应样本。分析样本得出厦门高校教室冬季非空调工况下人体热中性温度和热期望温度分别为19.3和1... 为考察冬季非空调环境下人体热感觉,对厦门某高校教室的热舒适度进行了现场测试。在测量室内外热舒适参数的同时,通过问卷调查得到了人体热反应样本。分析样本得出厦门高校教室冬季非空调工况下人体热中性温度和热期望温度分别为19.3和19.4℃。综合考虑温度、相对湿度、平均辐射温度、风速及服装热阻对坐姿轻度活动状态人体的热舒适影响,使用MATLAB软件进行非线性回归,得到非空调工况下热舒适预测方程。该预测方程与实测得到的人体热舒适投票两者结果有较高相关度,同时较大程度上反映了冬季非空调环境下人体热感觉的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空调环境 热舒适预测方程 热中性温度 热期望温度
下载PDF
基于实际建筑环境的人体热适应研究(1)——夏季空调与非空调公共建筑对比 被引量:6
3
作者 曹彬 黄莉 +1 位作者 欧阳沁 朱颖心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4-79,共6页
在夏季对位于北京的3栋非空调公共建筑和3栋集中空调公共建筑进行了现场调查,测量了室内热环境参数,并调查了建筑使用者的热舒适状况,得到非空调环境下人体中性温度为25.7℃,空调环境下中性温度为25.4℃。当室温偏离中性时,空调建筑使... 在夏季对位于北京的3栋非空调公共建筑和3栋集中空调公共建筑进行了现场调查,测量了室内热环境参数,并调查了建筑使用者的热舒适状况,得到非空调环境下人体中性温度为25.7℃,空调环境下中性温度为25.4℃。当室温偏离中性时,空调建筑使用者对温度变化更为敏感。在相同的偏热环境中,空调建筑人体热感觉更高。非空调建筑人群对偏热环境体现出更强的热适应性。与空调建筑相比,长期处于非空调环境中的人们在高温下的生理调节能力和热耐受性较强,对热环境的心理期望较低,更多通过主动开窗或使用电风扇增大风速的方式来改善热感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季 公共建筑 空调环境 非空调环境 热感觉 热舒适 热适应
下载PDF
非空调环境下的热舒适性调查 被引量:5
4
作者 李文菁 杨昌智 江燕涛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8-21,共4页
对长沙市非空调环境下的人体热舒适性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了长期生活在湖南的本地人与北方人对同一环境的冷热感和湿度感,发现本地人耐寒性与耐湿性更强。研究了空气比焓、温度、湿度等参数对热感觉平均投票值的影响规律,发现在低温区... 对长沙市非空调环境下的人体热舒适性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了长期生活在湖南的本地人与北方人对同一环境的冷热感和湿度感,发现本地人耐寒性与耐湿性更强。研究了空气比焓、温度、湿度等参数对热感觉平均投票值的影响规律,发现在低温区域相对湿度对人体舒适感有明显作用。统计了不同环境下相应的热感觉平均投票值、湿度感以及实际不满意率的对应关系,并与Fanger提出的PMV-PPD指标进行了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空调环境 热舒适 热感觉平均投票值 湿度感
下载PDF
湿热地区高校图书馆夏季室内热环境实测与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邓灿中 蒙泳君 何江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322-2331,共10页
图书馆的空调区节能设计与非空调区舒适性设计影响了其经济成本和使用效益。为了掌握图书馆在夏季未使用空调状态下的空调区与非空调区的热环境分布状况,以地处湿热地区的广西大学图书馆为研究对象,采用移动测试法实地测试了其不同功能... 图书馆的空调区节能设计与非空调区舒适性设计影响了其经济成本和使用效益。为了掌握图书馆在夏季未使用空调状态下的空调区与非空调区的热环境分布状况,以地处湿热地区的广西大学图书馆为研究对象,采用移动测试法实地测试了其不同功能空间的空气温度、湿度、风速等热环境参数。实测结果表明:在夏季闷热少风的湿热地区,该图书馆在未使用空调状态下,绝大多数的空调区与非空调区靠自身围护构造与空间设计是无法达到舒适状态。其中,空调区室内热环境差主要是受窗口无遮阳、气流速度小等因素影响,非空调区中缺少遮阳、闷热少风是其不舒适的主要原因。最后,针对各空间热环境问题提出相应改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热地区 高校图书馆 空调区 非空调区 热环境 热舒适
下载PDF
非空调环境下制丝车间微雾加湿控制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1
6
作者 张炜 王道铨 +5 位作者 林苗俏 游龙华 邓宏博 詹露 陈满金 江家森 《烟草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7-112,共6页
为解决干燥季节非空调环境下制丝车间相对湿度低而造成烟丝含水率波动大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微雾加湿控制系统。基于车间原有送新风系统,在新风入口处配置微雾加湿控制系统,通过生产区域的湿度传感器对加湿量进行控制,减小环境湿度波动,... 为解决干燥季节非空调环境下制丝车间相对湿度低而造成烟丝含水率波动大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微雾加湿控制系统。基于车间原有送新风系统,在新风入口处配置微雾加湿控制系统,通过生产区域的湿度传感器对加湿量进行控制,减小环境湿度波动,提高烟丝含水率稳定性。以龙岩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七匹狼”牌卷烟为对象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应用微雾加湿控制系统后,干燥季节非空调环境下车间批次间相对湿度稳定性提升56.3%,烘后叶丝、掺配梗丝以及加香后烟丝的含水率批次间稳定性分别提升19.0%、12.9%和30.8%。该技术可为提高烟丝加工工艺质量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空调环境 制丝车间 微雾加湿 相对湿度 烟丝含水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