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AA型野生稻资源在水稻育种中的利用 被引量:7
1
作者 张武汉 何强 +1 位作者 舒服 邓华凤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7,共7页
非AA型野生稻涵盖B、C、D、E、F、G、H、J、K等九大基因组,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是一座天然的水稻基因宝库。综述了非AA型野生稻的种类、优良特性及其在水稻育种中的利用途径和育种成果,指出了目前利用非AA型野生... 非AA型野生稻涵盖B、C、D、E、F、G、H、J、K等九大基因组,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是一座天然的水稻基因宝库。综述了非AA型野生稻的种类、优良特性及其在水稻育种中的利用途径和育种成果,指出了目前利用非AA型野生稻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aa型野生稻 种质资源 育种利用
下载PDF
非AA型野生稻叶绿体DNA籼粳特性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武汉 邓华凤 +4 位作者 陈良碧 何强 舒服 陈觉梁 袁隆平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2007年第3期93-97,共5页
籼粳分化现象广泛存在于亚洲栽培稻(O.sativa)中。大量研究表明,普通野生稻(O.rufipogon)的叶绿体DNA也存在籼粳分化。为进一步探明非AA型野生稻的叶绿体DNA是否存在籼粳分化现象,利用2个长度多态性籼粳分型标记(ORF100和ORF29-TrnCGCA)... 籼粳分化现象广泛存在于亚洲栽培稻(O.sativa)中。大量研究表明,普通野生稻(O.rufipogon)的叶绿体DNA也存在籼粳分化。为进一步探明非AA型野生稻的叶绿体DNA是否存在籼粳分化现象,利用2个长度多态性籼粳分型标记(ORF100和ORF29-TrnCGCA)对12个非AA型野生稻种的叶绿体DNA进行籼粳特性分析。研究发现,非AA型野生稻叶绿体DNA都呈现偏粳趋势。对叶绿体DNA碱基多态性最丰富的2个区域(rps16基因内含子和TrnTUGU-TrnLUAA间区)进行测序比较,在4个位点的籼粳分型标记中,非AA型野生稻有3个位点与粳型标记一致,1个位点与籼型标记一致,但另有多个位点的碱基与栽培稻不同。研究结果表明,非AA型野生稻叶绿体DNA总体偏粳,但与典型粳稻存在一定遗传差异。推测粳型叶绿体可能为稻属原始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a型野生稻 叶绿体DNA 分子标记 籼粳特性
下载PDF
应用SSR和ISSR标记分析非AA型野生稻资源的遗传多样性
3
作者 张武汉 邓华凤 +2 位作者 陈良碧 舒服 何强 《湖南农业科学》 2008年第6期7-10,共4页
利用SSR、ISSR标记分析了24份非AA型野生稻及4份AA型对照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11对SSR引物共检测到104个多态性片段,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多态性片段9.5个。非AA型野生稻的特异性片段74个,占总片段数的71.2%;8个ISSR引物共检测到166个多... 利用SSR、ISSR标记分析了24份非AA型野生稻及4份AA型对照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11对SSR引物共检测到104个多态性片段,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多态性片段9.5个。非AA型野生稻的特异性片段74个,占总片段数的71.2%;8个ISSR引物共检测到166个多态性片段,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多态性片段20.8个。非AA型野生稻的特异性片段113个,占总片段数的68.7%。两种标记构建的亲缘关系树基本相似。非AA型野生稻遗传多样性丰富,且具有很多独特的性状,可以为水稻育种提供丰富的种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a型野生稻 SSR ISSR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Progress on Transferring Elite Genes from Non-AA Genome Wild Rice into Oryza sativa through Interspecific Hybridization 被引量:9
4
作者 Fu Xue-lin LU Yong-gen LIU Xiang-dong LI Jin-quan 《Rice science》 SCIE 2008年第2期79-87,共9页
The progress of research on transferring elite genes from non-AA genome wild rice into Oryza sativa through interspecific hybridization are in three respects, that is, breeding monosomic alien addition lines (MAALs)... The progress of research on transferring elite genes from non-AA genome wild rice into Oryza sativa through interspecific hybridization are in three respects, that is, breeding monosomic alien addition lines (MAALs), constructing introgression lines (ILs) and analyzing the heredity of the characters and mapping the related genes. There are serious reproductive barriers, mainly incrossability and hybrid sterility, in the interspecific hybridization of O. sativa with non-AA genome wild rice. These are the 'bottleneck' for transferring elite genes from wild rice to O. sativa. Combining traditional crossing method with biotechnique is a reliable way to overcome the reproductive barriers and to improve the utilizing efficiency of non-AA genome wild ri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yza sativa non-aa genome wild rice interspecific hybridization monosomic alien addition line introgression line reproductive barrier gene mapping
下载PDF
利用种间杂交途径向栽培稻转移非AA组野生稻有利基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5
作者 傅雪琳 卢永根 +1 位作者 刘向东 李金泉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59-566,共8页
利用种间有性杂交向栽培稻转移非AA组野生稻有利基因的研究在三个方面取得进展,即单体异附加系的培育、渗入系的建立以及有利性状的遗传及基因定位。栽培稻与非AA组野生稻种间杂交存在严重的生殖障碍,表现在不可交配性和杂种不育性两个... 利用种间有性杂交向栽培稻转移非AA组野生稻有利基因的研究在三个方面取得进展,即单体异附加系的培育、渗入系的建立以及有利性状的遗传及基因定位。栽培稻与非AA组野生稻种间杂交存在严重的生殖障碍,表现在不可交配性和杂种不育性两个方面,这是限制非AA组野生稻有利基因转移的"瓶颈"。传统的有性杂交手段和生物技术相结合是克服种间生殖障碍,提高非AA组野生稻有利基因育种利用效率的可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稻 aa组野生稻 种间杂交 单体异附加系 渗入系 基因定位 生殖障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