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非正规金融减贫效应研究——以新疆为例 被引量:16
1
作者 谢婷婷 郭艳芳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7-44,共8页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由于正规金融服务缺位现象严重,非正规金融成为贫困地区经济主体的主要融资渠道。本文以新疆为例,在测算1988-2013年新疆FGT指数和非正规金融发展指数的基础上构建VAR模型,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对新疆的农村地...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由于正规金融服务缺位现象严重,非正规金融成为贫困地区经济主体的主要融资渠道。本文以新疆为例,在测算1988-2013年新疆FGT指数和非正规金融发展指数的基础上构建VAR模型,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对新疆的农村地区非正规金融与贫困减缓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非正规金融的发展对减缓贫困有显著的影响,且对贫困减缓的贡献率超过正规金融,但是存在时滞性。鉴于此,应正视非正规金融在反贫困中不可替代的作用,适时放开金融市场对非正规金融机构的接纳,创新金融扶贫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 非正规金融 减贫效应 VAR模型
原文传递
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差异影响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胡宗义 唐李伟 苏静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3-42,共10页
结合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实际,分别构建收入增长模型和收入分配模型来研究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的规模、效率对农村内部收入差异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非正规金融规模的扩大和效率的提高有利于促进农民收入增长,但是由于农村非正规金融不能... 结合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实际,分别构建收入增长模型和收入分配模型来研究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的规模、效率对农村内部收入差异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非正规金融规模的扩大和效率的提高有利于促进农民收入增长,但是由于农村非正规金融不能正常发挥其金融功能,从而导致农村非正规金融即使在规模进一步扩大、效率进一步提高的情况下也不能有效缓解农村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非正规金融 农民收入差异 金融功能
下载PDF
我国非正规金融产生的内在性及其正规化 被引量:5
3
作者 孙莉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28-32,共5页
在我国渐进式改革路径的逻辑中,民营企业融资困难源自金融抑制所导致的制度原因,非正规金融的存在是民营经济融资的诱致性需求。要真正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必须向非国有金融产权开放金融市场,放宽民营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促使非正... 在我国渐进式改革路径的逻辑中,民营企业融资困难源自金融抑制所导致的制度原因,非正规金融的存在是民营经济融资的诱致性需求。要真正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必须向非国有金融产权开放金融市场,放宽民营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促使非正规金融正规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正规金融 金融市场 民营企业 融资困难 国有金融产权 民营金融机构 融资难 正规化 中国 制度原因
下载PDF
金融自由化条件下我国非正规金融问题研究——兼论二元金融之间关系及其经济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俞伯阳 沈庆劼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5-49,共5页
近几年来非正规金融的发展问题受到普遍关注,已成为经济理论的热点问题之一。长期以来,我国大型企业与国有企业主要从正规金融获得信贷资金,中小企业主要从非正规金融获得信贷资金,形成了相对割裂的二元金融结构。学者们普遍认为金融抑... 近几年来非正规金融的发展问题受到普遍关注,已成为经济理论的热点问题之一。长期以来,我国大型企业与国有企业主要从正规金融获得信贷资金,中小企业主要从非正规金融获得信贷资金,形成了相对割裂的二元金融结构。学者们普遍认为金融抑制是我国二元金融产生的主要原因,弱化二元金融也成为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原动力。始于2011年初的温州债务危机使非正规金融进一步受到广泛关注。加强民间借贷的疏导与监管、推动金融改革与创新、实现非正规金融的阳光化与合法化等日益成为热点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正规金融 二元金融 金融自由化
下载PDF
普惠金融对不同群体就业的影响研究--基于世界银行全球普惠金融调查数据 被引量:5
5
作者 李德山 赵云佳 苟晨阳 《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97-106,共10页
普惠金融的发展对促发展、稳就业、保民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考虑到非正规金融服务是对普惠金融的一项重要补充,本文基于2014年与2017年世界银行全球普惠金融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正规金融服务与非正规金融服务对不同群体就业的异质性... 普惠金融的发展对促发展、稳就业、保民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考虑到非正规金融服务是对普惠金融的一项重要补充,本文基于2014年与2017年世界银行全球普惠金融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正规金融服务与非正规金融服务对不同群体就业的异质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在青年群体中,正规账户服务、正规储蓄服务和正规信贷金融服务对就业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②相比于城镇群体,正规信贷服务和数字金融服务对农村群体就业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③非正规信贷服务对不同群体的就业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考虑了更换就业、普惠金融的代理指标,采用不同年份的样本及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来减少样本选择性偏误等内生性问题后,结果依然稳健。最后,指出要积极推进普惠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加大普惠金融服务对不同群体就业的拉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惠金融 就业 正规金融 非正规金融 异质性
下载PDF
规范非正规金融发展 被引量:6
6
作者 伍莉 《特区经济》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64-65,共2页
由于正规金融供给不足,而非正规金融以信息优势、成本优势、效率优势深受中小企业和农户偏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资金缺口,促进了中小企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但非正规金融也存在规模和范围狭小、道德风险、法制欠缺等问题;因此,要建立... 由于正规金融供给不足,而非正规金融以信息优势、成本优势、效率优势深受中小企业和农户偏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资金缺口,促进了中小企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但非正规金融也存在规模和范围狭小、道德风险、法制欠缺等问题;因此,要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和制度,适度监管,规范非正规金融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正规金融 规范 规模和范围经济
下载PDF
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的绩效分析与政策规范 被引量:5
7
作者 李茜 谷洪波 《经济与管理》 CSSCI 2010年第1期68-71,共4页
农村非正规金融是由民间自发创造的、弥补体制内正规金融供给不足的一项诱致性制度变迁,它具有效率适应性,所以,从政策上应该赋于非正规金融合法发展的法律平台,构建非正规金融健康有序发展的制度体系,建立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之间合... 农村非正规金融是由民间自发创造的、弥补体制内正规金融供给不足的一项诱致性制度变迁,它具有效率适应性,所以,从政策上应该赋于非正规金融合法发展的法律平台,构建非正规金融健康有序发展的制度体系,建立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之间合作互补的资金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正规金融组织 绩效分析 政策规范
下载PDF
非正规金融与农村经济增长互动关系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被引量:3
8
作者 苏喜军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4-76,共3页
非正规金融是内生于民间金融需求的处于正规金融之外的一种制度安排,是民间金融创新的产物,它的出现打破了长期以来农村金融市场的垄断格局,提高了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度,对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有着重要意义。文章在回顾农村非正规金融研究... 非正规金融是内生于民间金融需求的处于正规金融之外的一种制度安排,是民间金融创新的产物,它的出现打破了长期以来农村金融市场的垄断格局,提高了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度,对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有着重要意义。文章在回顾农村非正规金融研究发展的基础上,从实证的角度分析了非正规金融对河南省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阐明了农村非正规金融的比较优势,提出发展河南省农村非正规金融应赋予非正规金融合法发展的法律基础,构建非正规金融健康发展的制度体系,建立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之间合作互补的联结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正规金融 经济增长 政策选择
下载PDF
农业补贴、非正规金融是否刺激了农户正规信贷需求?——基于CHFS调查数据的经验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刘勇 李睿 《西部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9-16,共8页
信贷约束在我国农村普遍存在,农业补贴和农村非正规金融能否有效缓解农村信贷约束有待验证。将农户的正规信贷需求分为有效信贷需求、潜在信贷需求和隐蔽信贷需求,以CHFS调查的2 973户从事农业生产的农业家庭为样本,运用加权Probit模型... 信贷约束在我国农村普遍存在,农业补贴和农村非正规金融能否有效缓解农村信贷约束有待验证。将农户的正规信贷需求分为有效信贷需求、潜在信贷需求和隐蔽信贷需求,以CHFS调查的2 973户从事农业生产的农业家庭为样本,运用加权Probit模型考察农业补贴和非正规金融对我国农户正规信贷需求的影响,结果表明,农业补贴和非正规金融都刺激了农户的正规信贷需求。应适当增强农业补贴力度,积极引导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努力提高农民收入,以进一步缓解农村信贷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补贴 非正规金融 正规金融 正规信贷需求 信贷约束 有效信贷需求 潜在信贷需求 隐蔽信贷需求
下载PDF
我国家庭负债存在过度风险吗?——基于负债结构下的消费视角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冀 孙亚杰 张建龙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8-38,共11页
考察中国家庭负债行为对于消费的整体和异质性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从整体来看,家庭总负债、长期负债和短期负债对居民消费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尤其是短期负债,表明中国家庭存在一定程度的过度负债风险。从负债途径来看,非正规金融负债对家... 考察中国家庭负债行为对于消费的整体和异质性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从整体来看,家庭总负债、长期负债和短期负债对居民消费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尤其是短期负债,表明中国家庭存在一定程度的过度负债风险。从负债途径来看,非正规金融负债对家庭消费的负向影响更为显著,尤其是短期非正规金融负债;作为负债的主要部分,房贷对家庭消费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尤其是一套房贷,而多套房的财富效应不显著。异质性分析表明,短期正规金融负债对教育程度高、收入高、城市家庭消费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长期正规金融负债的促进作用和抑制作用相叠加,对异质性家庭消费的影响均不显著;长期非正规金融负债对城市家庭消费的负向影响最为显著;多套房的财富效应仅存在于35~60岁、高教育程度、高收入家庭中。因此,需要关注家庭负债的结构和来源变化,尤其是非正规金融负债,防止负债结构的变化加剧引发家庭经济风险,从而导致家庭债务紧缩,影响居民消费以及宏观经济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负债 家庭消费 负债期限 非正规金融 正规金融
下载PDF
金融二元结构与货币政策有效性 被引量:2
11
作者 宋华 梁恒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2014年第4期88-91,共4页
金融二元结构的存在是金融管制的必然结果,即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并存。为了研究非正规金融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首先利用改进的?值法估测出1994-2012年非正规金融的规模,结果显示,近几年,其已占正规金融规模的1/3左右。在此基础上... 金融二元结构的存在是金融管制的必然结果,即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并存。为了研究非正规金融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首先利用改进的?值法估测出1994-2012年非正规金融的规模,结果显示,近几年,其已占正规金融规模的1/3左右。在此基础上,利用多种实证计量方法重点分析了非正规金融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关系,结果表明:非正规金融与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货币供给量M2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而且是促进M2扩张的Granger原因;同时,正规金融、货币当局债券发行与其国外资产均对货币供给量M2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金融二元结构的存在造成中央银行无法精确观测和调控货币供给总量,削弱了央行货币政策制定和实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正规金融 正规金融 金融二元结构 货币政策
下载PDF
我国县域金融状况分析与改革出路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成 刘超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33-36,共4页
我国县域范围内已经形成商业金融、农村合作金融、政策性金融相结合的金融体系,但由于农村信用社效益欠佳、农业银行大幅收缩、政策性银行业务单一、农村资金外流等原因,使县域资金供求矛盾突出。改革的措施是:在金融体制内,正规金融机... 我国县域范围内已经形成商业金融、农村合作金融、政策性金融相结合的金融体系,但由于农村信用社效益欠佳、农业银行大幅收缩、政策性银行业务单一、农村资金外流等原因,使县域资金供求矛盾突出。改革的措施是:在金融体制内,正规金融机构改革与体制创新并重,非正规金融规范与发展并举;在金融体制外,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龙头企业发展;明确财政支持方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体制 非正规金融 农村资金外流 金融机构改革 商业金融 资金供求矛盾 农村合作金融 状况分析 原因 实行
下载PDF
农户融资需求与对策的静态博弈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曦 王景新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34-40,共7页
农户贷款难、融资需求不足给农户的农业生产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制约。目前农村金融市场供需呈现多元化,不同农户面对不同的金融需求会选择符合自身的金融主体。不同的金融主体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也会选择不同的借款者。通过研究正规金融... 农户贷款难、融资需求不足给农户的农业生产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制约。目前农村金融市场供需呈现多元化,不同农户面对不同的金融需求会选择符合自身的金融主体。不同的金融主体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也会选择不同的借款者。通过研究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与农户的静态博弈来找出资金供需的最优抉择。根据对浙江省资金互助社的实地调研,结合相关金融政策提出破解贫穷农户融资难的相关对策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资 正规金融 非正规金融 资金互助社
下载PDF
民间借贷危机的形成机理及治理路径研究——基于对温州市利率双轨制的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顾海峰 李智 《南方金融》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8-32,共5页
民间借贷风险的发生会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必须加以有效引导与规范。本文从利率双轨制的视角分析了温州民间借贷资金的分布及存在逻辑,揭示了温州民间借贷危机形成的内在机理,并以此为依据,设计了温州民间借贷危机的治理路径。... 民间借贷风险的发生会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必须加以有效引导与规范。本文从利率双轨制的视角分析了温州民间借贷资金的分布及存在逻辑,揭示了温州民间借贷危机形成的内在机理,并以此为依据,设计了温州民间借贷危机的治理路径。本文认为,利率双轨制是温州民间借贷危机形成的制度性动因,而信贷配给引发最优贷款利率的存在,使得正规金融市场资金供需失衡,在利率双轨制引发的赚钱效应驱动下,加大了温州民间借贷危机形成的风险集聚效应。本文建议,应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寻求解决非正规金融发展问题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借贷危机 形成机理 治理路径 非正规金融 利率双轨制 温州
下载PDF
非正规金融广泛存在的合理性分析
15
作者 隋毅 《上海金融》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13-114,119,共2页
本文构建了一个包括异质的中小企业借款者和异质的贷款者的金融市场模型,说明非正规金融的存在能够改进整个信贷市场的资金配置效率,从而论证了非正规金融广泛存在的合理性。
关键词 非正规金融 正规金融 逆向选择 融资
下载PDF
非正规金融成因与合理性分析
16
作者 罗良文 成晓杰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 2013年第5期24-28,共5页
非正规金融是相对于正规金融而言的处于央行金融监管当局管理规范范围以外的民间金融活动。对于非正规金融产生的原因,理论界莫衷一是,主要有需求诱致论和供给抑制论两种说法。而非正规金融存在的合理性及其利弊更是理论界讨论的热点。... 非正规金融是相对于正规金融而言的处于央行金融监管当局管理规范范围以外的民间金融活动。对于非正规金融产生的原因,理论界莫衷一是,主要有需求诱致论和供给抑制论两种说法。而非正规金融存在的合理性及其利弊更是理论界讨论的热点。非正规金融因金融市场强大的信贷需求及其自身的信息优势、成本优势和贷款抵押方面的优势而产生,它在弥补正规金融不足的同时也影响了宏观调控效果,对金融市场稳定形成威胁。非正规金融与正规金融直接竞争和互补的双重关系决定了引导非正规金融走向合法规范是金融体制改革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正规金融 成因 合理性 金融体制改革
下载PDF
非正规金融组织“合会”的运行与风险控制研究
17
作者 贾庆林 李岳 马滕飞 《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89-92,共4页
传统金融理论认为随着正规金融的深化发展,非正规金融将逐渐消失。与这种观点相反,合会作为一种典型的非正规金融组织,在金融市场不断发展和深化的现代经济社会依然存在,甚至在一些地区盛行。从信息经济学、社会资本和社会约束等角度来... 传统金融理论认为随着正规金融的深化发展,非正规金融将逐渐消失。与这种观点相反,合会作为一种典型的非正规金融组织,在金融市场不断发展和深化的现代经济社会依然存在,甚至在一些地区盛行。从信息经济学、社会资本和社会约束等角度来看,合会的特征、构成要素和运行过程使得合会在非正规金融的发展中有着独特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会 民间金融 风险控制
下载PDF
小额信贷为非正规金融“正名”的可行性及其模式探讨
18
作者 朱元倩 袁平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72-75,共4页
非正规金融以其特有的根源和历史沉淀为小额信贷的发展提供了养分,而作为扶贫重要手段之一的小额信贷也为非正规金融的合理发展指明了方向。合会是长期存在于我国民间的一种非正规金融组织,因而它的存在有一定的必然性和适应性。改变当... 非正规金融以其特有的根源和历史沉淀为小额信贷的发展提供了养分,而作为扶贫重要手段之一的小额信贷也为非正规金融的合理发展指明了方向。合会是长期存在于我国民间的一种非正规金融组织,因而它的存在有一定的必然性和适应性。改变当前合会风险高、还款率较低的劣势,将其运用在小额信贷的框架下成为小额信贷的新模式,这是探索适合我国农村新型小额信贷模式并借此将非正规金融引向良性发展轨道的一种有效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额信贷 非正规金融 运作模式 轮转基金会 可行性
下载PDF
吉林省农村金融制度构建问题浅析
19
作者 马海龙 《行政与法》 2013年第10期39-42,共4页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党工作的重心,而若要使新农村建设进程得以顺利进行,完善农村金融制度是非常重要的。就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发展现状而言,如何使农村金融走出困境,完善相关制度是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分...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党工作的重心,而若要使新农村建设进程得以顺利进行,完善农村金融制度是非常重要的。就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发展现状而言,如何使农村金融走出困境,完善相关制度是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吉林省农村金融制度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吉林省农村金融制度的相关参考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金融制度 非正规金融 合作金融 吉林省
下载PDF
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的绩效分析及政策选择
20
作者 谷洪波 李茜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81-84,共4页
非正规金融是内生于民间金融需求的处于正规金融之外的一种制度安排,是民间金融创新的产物,它的出现打破了长期以来农村金融市场的垄断格局,提高了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度,对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有着重要意义。文章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在阐... 非正规金融是内生于民间金融需求的处于正规金融之外的一种制度安排,是民间金融创新的产物,它的出现打破了长期以来农村金融市场的垄断格局,提高了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度,对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有着重要意义。文章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在阐述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变迁背景和历程的基础上,分析了农村非正规金融的比较优势和制度绩效,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应赋予非正规金融合法发展的法律基础,构建非正规金融健康发展的制度体系,建立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之间合作互补的联结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正规金融 绩效分析 政策选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