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2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传承及传承人 被引量:350
1
作者 祁庆富 《西北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14-123,199,共11页
当前在非物质遗产保护热潮中,“传承”是核心,是灵魂。传承既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与现实紧密相关的实践问题。正确理解传承语义及内涵,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及保护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深刻认识、理解传承,深入... 当前在非物质遗产保护热潮中,“传承”是核心,是灵魂。传承既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与现实紧密相关的实践问题。正确理解传承语义及内涵,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及保护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深刻认识、理解传承,深入研究传承,是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 保护 传承
原文传递
民间信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被引量:27
2
作者 向柏松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6-70,共5页
文章从文化生态的角度出发,探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间信仰的关系。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几个主要部分如节日民俗、民间艺术、人生礼俗、民间知识等的产生与传承进行了系统分析,认为民间信仰是我国相当大一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之源... 文章从文化生态的角度出发,探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间信仰的关系。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几个主要部分如节日民俗、民间艺术、人生礼俗、民间知识等的产生与传承进行了系统分析,认为民间信仰是我国相当大一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之源和生存土壤,提出了要保护活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必须正确地对待和处理民间信仰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信仰 非物质文化 文化生态
下载PDF
论大学应该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 被引量:18
3
作者 翁敏华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30-32,53,共4页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丰富多彩的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这些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中频临消失和灭绝。大学作为文化传承的载体,在非物质文化传承创新和保护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完全可以充分发挥这些优势条件...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丰富多彩的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这些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中频临消失和灭绝。大学作为文化传承的载体,在非物质文化传承创新和保护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完全可以充分发挥这些优势条件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博物馆,肩负起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中保存、传承和创新的历史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 保护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 大学
下载PDF
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规定 被引量:8
4
作者 宋才发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6期17-22,共6页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科学概念,通常又称为"无形遗产"。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来的。《教科文组织宣布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科学概念,通常又称为"无形遗产"。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来的。《教科文组织宣布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条例》,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评审程序、评审标准等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保护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了国际法的范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宗旨和内容给予了界定,对国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定责任、国家保护和国际合作共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责任、以及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等都作出了确切的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头传统文化 非物质文化 无形遗产 国际公约 法律保护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在旅游中心城市的有形化利用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宋河有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91-96,共6页
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具有存储上的易逝性、开发利用上的可持续性、时间上的传承与演变性、空间上的地域性和蔓延性、呈现形式的多样性等特性。将其在区域内做短距离移动和有形化利用是必要和可行的。旅游中心城市作为区域旅游发展的辐射... 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具有存储上的易逝性、开发利用上的可持续性、时间上的传承与演变性、空间上的地域性和蔓延性、呈现形式的多样性等特性。将其在区域内做短距离移动和有形化利用是必要和可行的。旅游中心城市作为区域旅游发展的辐射中心,可以通过建造实体景观、设计"舞台表演"、举办节事活动、创建主题空间和开发文化商品等方式对区域内非物质文化资源进行有形化利用。但应防止文化变异,把握好开发力度和具体展示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 旅游资源 旅游中心城市 有形化利用
下载PDF
基于符号特征的内蒙古旅游纪念品系列化设计 被引量:10
6
作者 周永振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52-55,共4页
指出通过对旅游纪念品进行系列化设计的元素:材质、色彩、功能等符号的加工与整合,构建出一系列可以承载地方特色的物质和精神文化价值的符号产品——旅游纪念品。进而分析了人们对旅游纪念品的认知,实际上是一个信息加工处理的过程,旅... 指出通过对旅游纪念品进行系列化设计的元素:材质、色彩、功能等符号的加工与整合,构建出一系列可以承载地方特色的物质和精神文化价值的符号产品——旅游纪念品。进而分析了人们对旅游纪念品的认知,实际上是一个信息加工处理的过程,旅游纪念品通过各种符号化的信息来刺激人的感官,从而反映出旅游纪念品设计的系列化实质是对工具与用具的现实需求做出的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号学 旅游纪念品 系列化 非物质文化
下载PDF
追寻先民印迹守护精神家园——长阳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对策 被引量:7
7
作者 田强 张天爽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9-14,共6页
土家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魅力的少数民族,历史的涤荡和土家族先民世世代代的创造与传承,孕育出绚丽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长阳作为土家先民巴人的发祥地,其保留下来的传统建筑艺术、婚丧习俗、饮食文化等无不成为土家民族民间文... 土家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魅力的少数民族,历史的涤荡和土家族先民世世代代的创造与传承,孕育出绚丽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长阳作为土家先民巴人的发祥地,其保留下来的传统建筑艺术、婚丧习俗、饮食文化等无不成为土家民族民间文化中最为亮丽的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 土家族 对策分析
下载PDF
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保护的空间再生策略研究——以世界文化遗产花山景区濑江屯为例 被引量:7
8
作者 王宝强 宦小艳 李萍萍 《华中建筑》 2020年第12期116-120,共5页
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正在面临逐渐消亡的趋势,如何实现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同时留存非物质文化的记忆,构建具有地域特色的乡愁文化,成为值得探索的重要议题。以世界文化遗产花山景区内濑江屯为例,深入挖掘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要素及价值... 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正在面临逐渐消亡的趋势,如何实现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同时留存非物质文化的记忆,构建具有地域特色的乡愁文化,成为值得探索的重要议题。以世界文化遗产花山景区内濑江屯为例,深入挖掘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要素及价值,解析非物质文化与物质空间之间的关系,提出运用空间再生的策略传承和活化传统村落的非物质文化,包括以整体格局保护呈现非物质文化记忆、以线性景观规划组织非物质文化载体、以空间植入激活非物质文化的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非物质文化 空间再生 线性景观 花山景区
下载PDF
节水水利民俗 被引量:7
9
作者 董晓萍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25-133,共9页
在华北农村一些严重缺水的地区,节水水利民俗发达,水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一种非物质文化,这时水是一种权力、制度、资本、道德标准和斗争武器,围绕着它有一套民间习惯法、村民组织、教育理念和操作规约,农民用以控制、分配和共享有限的水资... 在华北农村一些严重缺水的地区,节水水利民俗发达,水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一种非物质文化,这时水是一种权力、制度、资本、道德标准和斗争武器,围绕着它有一套民间习惯法、村民组织、教育理念和操作规约,农民用以控制、分配和共享有限的水资源,并发展出一套在干旱地区团结生存的可持续经验。在当前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中,节水水利民俗还在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 节水民俗 四社五村 传统与现代化
下载PDF
古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及保护——以历史文化名村迤沙拉村为例 被引量:7
10
作者 杨曦宇 《大众科技》 2011年第11期239-241,共3页
经过漫长历史岁月的演绎,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迤沙拉村积淀起厚重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就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目前已经挖掘、整理出的种类包括俚濮彝族语言、口述文学、音乐舞蹈、传统技艺、建筑艺术、民俗文化和饮食文化等。要通... 经过漫长历史岁月的演绎,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迤沙拉村积淀起厚重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就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目前已经挖掘、整理出的种类包括俚濮彝族语言、口述文学、音乐舞蹈、传统技艺、建筑艺术、民俗文化和饮食文化等。要通过划定民族文化保护区域、对古村落群进行动态保护、举办传统民族文化活动和完善传承人保护制度等措施加强对古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村落 非物质文化 挖掘 保护
下载PDF
淮河柳编艺术初探 被引量:7
11
作者 葛田田 刘青 《蚌埠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126-128,共3页
淮河中流的阜南县和霍邱县一带,柳编历史悠久、工艺精美、造型质朴,是一脉极其宝贵的民间美术资源。以阜南和霍邱一带柳编艺术为研究对象,分别对淮河柳编的历史、工艺以及艺术特色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探讨了当下淮河柳编的发展和传承问题... 淮河中流的阜南县和霍邱县一带,柳编历史悠久、工艺精美、造型质朴,是一脉极其宝贵的民间美术资源。以阜南和霍邱一带柳编艺术为研究对象,分别对淮河柳编的历史、工艺以及艺术特色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探讨了当下淮河柳编的发展和传承问题。淮河柳编艺术是淮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和传承这项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河柳编 黄岗柳编 霍邱柳编 非物质文化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研究
12
作者 励继红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14期177-180,共4页
乡村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根基和土壤。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该文以浙江省“非遗+”为例,总结浙江良好的政策环境下非遗发展情况和特点,深挖乡村文化资源,激活乡村文化的生命力,在现有成果基础上... 乡村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根基和土壤。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该文以浙江省“非遗+”为例,总结浙江良好的政策环境下非遗发展情况和特点,深挖乡村文化资源,激活乡村文化的生命力,在现有成果基础上,研究人才培养、产业创新、文化自信等方面赋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 乡村文化 乡村振兴 浙江省 路径研究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传统文化对村民思想影响机理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田立法 巫玉琴 胡静冰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44-50,共7页
农村传统文化可分为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两大类,与村民思想表现为继承发展和辨证统一的关系。通过梳理和剖析农村传统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对村民思想的影响机理,明确农村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优秀思想发挥作用的路径。在乡村振兴背景下,... 农村传统文化可分为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两大类,与村民思想表现为继承发展和辨证统一的关系。通过梳理和剖析农村传统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对村民思想的影响机理,明确农村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优秀思想发挥作用的路径。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提出三项旨在提升农村传统文化对村民思想发挥积极作用的政策建议:修缮农村传统建筑场所,保护当地文化特色;弘扬发展非遗文化,为其注入时代特色;加强宣传科普力度,发挥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灵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农村传统文化 村民思想 物质文化 非物质文化
下载PDF
关于石屏彝族烟盒舞文化传承的田野考察
14
作者 佘若玟 《红河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22-26,共5页
记忆作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记录着一个族群内部的文化特性与符号印记,其存在对地方文化认同建构、民族情感凝聚等传播实践活动产生了重要意义。石屏县龙朋镇桃园村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烟盒舞的重要传承地,是彝族尼... 记忆作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记录着一个族群内部的文化特性与符号印记,其存在对地方文化认同建构、民族情感凝聚等传播实践活动产生了重要意义。石屏县龙朋镇桃园村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烟盒舞的重要传承地,是彝族尼苏人文化记忆的重要载体。如今,在技术赋权的时代背景下,“非遗”的保护与传承不再局限于族群内部,其借助新兴媒介的传播优势扩宽了文化传承的多样性,传播的空间场域与范围也发生了较大变化。文章基于记忆理论,通过对桃园村的实地考察,进一步探究文化是如何通过记忆去共享和建构的。研究发现:口语和文字是当地民族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在新媒体的影响下,彝族尼苏人正积极探索借助新媒体去传递记忆,且民族文化的传承基本是沿着制度化、商业化再到大众化的方向进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 少数民族 文化记忆 传承
下载PDF
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初探 被引量:6
15
作者 胡艳丽 曾梦宇 《凯里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110-112,共3页
随着生境的变迁,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遭遇到极大的困境。要做好这项工作,就要从侗族母语——侗语的传承抓起,结合市场经济发展,采取动态的、创新的、协作的方式,与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其他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一道进行保护... 随着生境的变迁,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遭遇到极大的困境。要做好这项工作,就要从侗族母语——侗语的传承抓起,结合市场经济发展,采取动态的、创新的、协作的方式,与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其他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一道进行保护和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侗族 非物质文化 保护
下载PDF
建盏残片在首饰设计中的应用创新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赖红波 蒋子昂 童玮 《设计艺术研究》 2019年第1期117-121,128,共6页
建盏具有花纹特异、流动感强、成品率低的特点,据此提出对建盏残片加工后与首饰相结合的设计方案。在打破传统首饰设计固有思维的同时,提升残次建盏瓷片附加值,赋予首饰设计新的文化内涵,同时可以推动建盏烧制技艺的发展。以文创视角,... 建盏具有花纹特异、流动感强、成品率低的特点,据此提出对建盏残片加工后与首饰相结合的设计方案。在打破传统首饰设计固有思维的同时,提升残次建盏瓷片附加值,赋予首饰设计新的文化内涵,同时可以推动建盏烧制技艺的发展。以文创视角,结合首饰设计现状,从建盏的烧制工艺、设计方案等多个方面展开阐述,论证该方案的可行性与可持续发展性,以期对新式首饰设计有所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盏 首饰 设计 非物质文化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元素融入中小学课间操的创新实践与功能研究
17
作者 白红梅 徐欣怡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19-122,133,共5页
课间操是学校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一种重要手段,在增强学生体质,展示学生良好精神面貌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传统课间操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越来越多的学校将非物质文化引入课间操,创新课间操成为一种新的趋势。本文从... 课间操是学校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一种重要手段,在增强学生体质,展示学生良好精神面貌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传统课间操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越来越多的学校将非物质文化引入课间操,创新课间操成为一种新的趋势。本文从课间操多样化的趋势出发,研究这一新的教育现象,解读课间操创新实践的特点及其多样功能,旨在进一步提高课间操创新质量,充分发挥其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课间操 创新 非物质文化
下载PDF
巴渝文化论纲 被引量:4
18
作者 熊笃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68-72,共5页
巴渝文化源远流长,积淀深厚,但巴渝文化研究起步较晚,系统整理更为薄弱。笔者拟就其非物质文化部分进行梳理,扼要论述政治军事文化、宗教文化、自然科学、文学、艺术、教育、移民文化、民俗文化等八个方面主要内容及其需要深入研究的重... 巴渝文化源远流长,积淀深厚,但巴渝文化研究起步较晚,系统整理更为薄弱。笔者拟就其非物质文化部分进行梳理,扼要论述政治军事文化、宗教文化、自然科学、文学、艺术、教育、移民文化、民俗文化等八个方面主要内容及其需要深入研究的重点,以推进巴渝文化的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渝文化 非物质文化 内涵
下载PDF
产品设计中的非物质文化要素把握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琦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66-168,共3页
通过阐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从产品的功能、结构、材料、色彩等方面出发,以抓髻娃娃为例进行全面的分析,并且最终将研究结论运用到具体的产品设计中进行了实证。
关键词 产品设计 非物质文化 功能 结构 材料 色彩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视野下闽剧的发展及其传承探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胡铁龙 《长春大学学报》 2014年第7期1001-1004,共4页
闽剧是目前福州地区现存的惟一一种以福州方言进行表演的地方戏剧,是我国优秀的民间传统艺术瑰宝。研究认为闽剧是福州特有的地方传统戏曲,其在福州这片沃土上产生、融合、发展、兴盛,而且伴随着福州人不断向海外移民,闽剧也随之漂洋过... 闽剧是目前福州地区现存的惟一一种以福州方言进行表演的地方戏剧,是我国优秀的民间传统艺术瑰宝。研究认为闽剧是福州特有的地方传统戏曲,其在福州这片沃土上产生、融合、发展、兴盛,而且伴随着福州人不断向海外移民,闽剧也随之漂洋过海,在海内外唱响,成为联络海内外福州乡亲的重要文化载体。本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视角,梳理闽剧的历史沿革及其发展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 闽剧 传承发展 地方戏剧艺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