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转谷氨酰胺酶及非肉蛋白对糜状肉制品质构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7
1
作者 程巧芬 徐幸莲 周光宏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88-92,共5页
以猪肉为原料 ,根据中心复合旋转试验设计原理 ,采用响应曲面法研究转谷氨酰胺酶及非肉蛋白对肉制品质构性能的影响。 0 ,1 5 ,5 ,8 5 ,10 g·kg-1的转谷氨酰胺酶分别与 0 ,5 ,2 0 ,35 ,4 0 g·kg-1大豆分离蛋白、酪蛋白、乳清... 以猪肉为原料 ,根据中心复合旋转试验设计原理 ,采用响应曲面法研究转谷氨酰胺酶及非肉蛋白对肉制品质构性能的影响。 0 ,1 5 ,5 ,8 5 ,10 g·kg-1的转谷氨酰胺酶分别与 0 ,5 ,2 0 ,35 ,4 0 g·kg-1大豆分离蛋白、酪蛋白、乳清浓缩蛋白、卵清蛋白组成 4个试验组 ,室温催化反应 2h ,经 85℃ 30min蒸煮处理后冷却至 4℃ ,进行质构和蒸煮损失测定。结果显示 ,转谷氨酰胺酶可催化非肉蛋白和肉蛋白质之间的反应 ,可使终产品硬度提高 30 0~ 4 0 0g ,弹性提高0 15~ 0 3,凝聚性提高 0 15~ 0 2。此外还可降低产品的蒸煮损失 7 5 %~ 10 %。而不同的试验组中 ,酪蛋白处理组降低蒸煮损失能力较强 ,大豆分离蛋白组在改善弹性和凝聚性上作用较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谷氨酰胺酶 非肉蛋白 糜状肉制品 质构分析 蒸煮损失 响应曲面法 食品品质
下载PDF
转谷氨酰胺酶对肉块冷黏结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徐幸莲 程巧芬 周光宏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87-90,共4页
在对原料肉中添加 0 ,5 ,10g·kg-1转谷氨酰胺酶 ,分别与 0 ,10 ,2 0 ,30 ,4 0g·kg-1大豆分离蛋白、乳清浓缩蛋白、酪蛋白、明胶蛋白和卵清蛋白组成 5个试验组。在 4℃条件下催化反应 0~ 2 4h ,经成型、解冻后 ,用破碎样品时... 在对原料肉中添加 0 ,5 ,10g·kg-1转谷氨酰胺酶 ,分别与 0 ,10 ,2 0 ,30 ,4 0g·kg-1大豆分离蛋白、乳清浓缩蛋白、酪蛋白、明胶蛋白和卵清蛋白组成 5个试验组。在 4℃条件下催化反应 0~ 2 4h ,经成型、解冻后 ,用破碎样品时所做的功作为指标 ,测定不同试验组原料肉的冷黏结性能。结果显示 ,4℃、 2 0g·kg-1NaCl、 4 0g·kg-1大豆分离蛋白、 5g·kg-1转谷氨酰胺酶、反应时间 2~ 5h ,可以使原料肉获得较强的黏结能力 (2 4 2 3 5g·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谷氨酰胺酶 肉块 冷黏结性能 非肉蛋白 重组肉制品 赋型
下载PDF
添加不同非肉蛋白对乳化肠品质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1
3
作者 孔保华 刘迪迪 +2 位作者 刘骞 夏秀芳 张宏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45-150,共6页
研究添加3种非肉蛋白(蛋清蛋白、乳清蛋白和大豆蛋白)对乳化肠的质构、颜色、感官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这3种蛋白中,添加蛋清分离蛋白所获得乳化肠产品的品质好于乳清分离蛋白和大豆分离蛋白;在低脂肠中添加蛋清分离蛋白比在... 研究添加3种非肉蛋白(蛋清蛋白、乳清蛋白和大豆蛋白)对乳化肠的质构、颜色、感官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这3种蛋白中,添加蛋清分离蛋白所获得乳化肠产品的品质好于乳清分离蛋白和大豆分离蛋白;在低脂肠中添加蛋清分离蛋白比在高脂肠中添加时硬度、胶黏性明显增加(P<0.05);在高脂肠中添加乳清分离蛋白比在低脂肠中添加时胶黏性明显增加(P<0.05)。添加不同的分离蛋白对感官评定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化肠 非肉蛋白 品质特性
下载PDF
转谷氨酰胺酶及非肉蛋白在重组碎羊肉卷加工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4
作者 梁海燕 马丽珍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6-38,共3页
在原料肉中添加0.04%转谷氨酰胺酶,分别与0、0.2%、0.4%、0.6%、0.8%、1.0%酪蛋白、淀粉、大豆分离蛋白组成3个试验组,在6℃条件下催化反应138min,经过成型、解冻,以保形性作为指标,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其微观结构。结果表明:... 在原料肉中添加0.04%转谷氨酰胺酶,分别与0、0.2%、0.4%、0.6%、0.8%、1.0%酪蛋白、淀粉、大豆分离蛋白组成3个试验组,在6℃条件下催化反应138min,经过成型、解冻,以保形性作为指标,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其微观结构。结果表明:大豆分离蛋白(0.8%)和酪蛋白(0.2%)都可以提高原料肉的保形性。SEM分析结果表明,转谷氨酰胺酶的加入可使碎肉形成致密的凝胶网络结构,在3个实验组中转谷氨酰胺酶与酪蛋白结合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羊肉 氨酰胺酶 肉蛋白
原文传递
非肉蛋白对重组碎羊肉卷粘合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梁海燕 马丽珍 《农产品加工(下)》 2005年第4期15-17,共3页
分析了转谷氨酰胺酶在其最佳的作用浓度、反应温度和作用时间条件下,添加几种非肉蛋白对重组碎羊肉卷的粘合性能。将多组非肉蛋白处理组与空白处理组做比较,利用质构分析仪测定其流变学特性,由此筛选出作用效果比较好的非肉蛋白。结果表... 分析了转谷氨酰胺酶在其最佳的作用浓度、反应温度和作用时间条件下,添加几种非肉蛋白对重组碎羊肉卷的粘合性能。将多组非肉蛋白处理组与空白处理组做比较,利用质构分析仪测定其流变学特性,由此筛选出作用效果比较好的非肉蛋白。结果表明,加入转谷氨酰胺酶可以提高肉块间的粘合性能,而且添加卵清蛋白、蛋黄蛋白、大豆分离蛋白和酪蛋白与转谷氨酰胺酶之间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从而使碎肉形成致密的凝胶网络结构。其中,酪蛋白的添加对于成品凝胶硬度、凝聚性、粘着性以及咀嚼性的提高都较其他处理显著,即质量分数为0.04%的转谷氨酰胺酶、0.2%的酪蛋白为最优配方。这是一个用鲜肉原料制造重组肉制品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羊肉 转谷氨酰胺酶 非肉蛋白 粘合特性 作用浓度 反应温度
下载PDF
非肉蛋白对肌原纤维蛋白及肉品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黄春阳 王灵娟 +6 位作者 王哲 张新笑 马晶晶 杨静 邹烨 王道营 徐为民 《肉类研究》 2023年第2期62-67,共6页
肌原纤维蛋白的乳化特性和凝胶特性对食品的质地、风味及感官特性都极为重要。非肉蛋白由于具有较高营养价值及价格低廉的优势,逐渐成为肉制品中外源添加物的更好选择。本文主要综述非肉蛋白的添加对肌原纤维蛋白乳化和凝胶体系稳定性... 肌原纤维蛋白的乳化特性和凝胶特性对食品的质地、风味及感官特性都极为重要。非肉蛋白由于具有较高营养价值及价格低廉的优势,逐渐成为肉制品中外源添加物的更好选择。本文主要综述非肉蛋白的添加对肌原纤维蛋白乳化和凝胶体系稳定性的影响,进一步分析非肉蛋白对肉制品品质的影响,旨在为非肉蛋白改善肉制品品质提供理论指导,进而为非肉蛋白在食品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肉蛋白 肌原纤维蛋白 乳化特性 凝胶特性 肉品品质
下载PDF
添加非肉蛋白对肌原纤维蛋白性质及乳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黄春阳 马晶晶 +5 位作者 杨静 李超 徐为民 王道营 邹烨 罗章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206-212,共7页
将血球蛋白、大豆分离蛋白、蛋清蛋白、猪血浆蛋白分别添加至肌原纤维蛋白(myofibrillar protein,MP)溶液中,未添加非肉蛋白的MP溶液为空白对照,探讨不同的非肉蛋白与MP作用机理。与对照组相比,非肉蛋白复配均对MP表观黏度有促进作用,... 将血球蛋白、大豆分离蛋白、蛋清蛋白、猪血浆蛋白分别添加至肌原纤维蛋白(myofibrillar protein,MP)溶液中,未添加非肉蛋白的MP溶液为空白对照,探讨不同的非肉蛋白与MP作用机理。与对照组相比,非肉蛋白复配均对MP表观黏度有促进作用,其中蛋清蛋白和猪血浆蛋白的触变环面积增加;荧光光谱结果显示,蛋清蛋白和猪血浆蛋白可使荧光强度上升,血球蛋白组促进了MP结构展开使荧光强度降低;根据复合蛋白组分分析血球蛋白和猪血浆蛋白组样品中肌球蛋白重链的条带,发现强度增强明显。大豆分离蛋白和蛋清蛋白添加组中肌球蛋白重链含量变化不明显;综合乳化性和疏水性结果可知,两指标显著相关,另外添加猪血浆蛋白后总巯基含量上升了5.17%;非肉蛋白处理组粒径均显著大于对照组,促使蛋白发生交联聚集,导致其分子粒径增大;对复合蛋白的热稳定性分析,发现大豆分离蛋白分子对温度更加敏感。猪血浆蛋白提高MP热稳定性的效果最明显,综合该文其他指标分析得出猪血浆蛋白与MP交联最好,从而一定程度上缓解高温对蛋白结构的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肉蛋白 肌原纤维蛋白 理化指标 相互作用 乳化特性
下载PDF
基于肽生物标志物技术鉴别肉品的真实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周广运 梅娜娜 +5 位作者 钤莉妍 张文文 樊雨梅 王东亮 周祥山 秦玉峰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00-305,共6页
基于DNA和蛋白质的方法已广泛应用于肉制品的真实性鉴定,但肉制品经加工处理后,DNA和蛋白质很容易发生降解和变性,而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氨基酸序列)则足够稳定。伴随着蛋白质组学的发展,以肽生物标志物为基础的鉴定方法逐渐应用于肉制品... 基于DNA和蛋白质的方法已广泛应用于肉制品的真实性鉴定,但肉制品经加工处理后,DNA和蛋白质很容易发生降解和变性,而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氨基酸序列)则足够稳定。伴随着蛋白质组学的发展,以肽生物标志物为基础的鉴定方法逐渐应用于肉制品的真实性分析。本文将从肉中肽生物标志物的分离鉴定方法、肽生物标志物在鉴定不同肉制品及肉制品中外源蛋白的应用三个方面进行归纳和总结,并对肽生物标志物在鉴定肉品真实性应用中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食品溯源提供更丰富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品真实性 肽生物标志物 液质联用技术 外源蛋白
下载PDF
添加非肉蛋白对南京香肠品质特性的影响
9
作者 黄春阳 王哲 +5 位作者 王灵娟 张新笑 邹烨 王道营 徐为民 罗章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91-96,共6页
为探究4种非肉蛋白:血球蛋白(spray-dried blood cells,SBC)、大豆分离蛋白(soybean protein isolate,SPI)、蛋清蛋白(egg white protein,EWP)、血浆蛋白(porcine plasma protein,PPP)对南京香肠品质的影响,本文通过对香肠感官特性、蒸... 为探究4种非肉蛋白:血球蛋白(spray-dried blood cells,SBC)、大豆分离蛋白(soybean protein isolate,SPI)、蛋清蛋白(egg white protein,EWP)、血浆蛋白(porcine plasma protein,PPP)对南京香肠品质的影响,本文通过对香肠感官特性、蒸煮损失、压汁损失、水分活度、色差、咀嚼性、微观结构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这4种蛋白中,添加EWP所获得南京香肠产品的感官品质和咀嚼性整体得到改善,其中咀嚼性相比于对照组提高了14.73%;香肠中添加PPP可明显增加产品的保水性,蒸煮损失率和压汁损失率分别降低了13.31%和55.79%,SPI和PPP的低场核磁结果显示T21也有左移的趋势;在香肠中添加SBC后a*值显著(P<0.05)提高,香肠颜色变暗;HE染色结果可以更直观的看出添加PPP和SBC组的香肠结构更紧密。综合本文其他指标分析得出PPP与猪肉中的蛋白质交联最好,从而一定程度改善南京香肠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香肠 非肉蛋白 品质 感官评价 相互作用
下载PDF
转谷氨酰胺酶及非肉蛋白对生煎调理鸭肉饼物性及感官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许春明 张根生 +2 位作者 韩冰 刘志鑫 杨慧铎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2-37,共6页
为探究非肉蛋白和转谷氨酰胺酶(glutamine transaminase,TG)的添加量对鸭肉饼物性及感官的影响,以鸭胸肉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大豆分离蛋白、卵清蛋白、酪蛋白酸钠和TG添加量以及反应时间对生煎调理鸭肉饼质构和感官品质的影响,并... 为探究非肉蛋白和转谷氨酰胺酶(glutamine transaminase,TG)的添加量对鸭肉饼物性及感官的影响,以鸭胸肉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大豆分离蛋白、卵清蛋白、酪蛋白酸钠和TG添加量以及反应时间对生煎调理鸭肉饼质构和感官品质的影响,并利用响应面法优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3种蛋白和TG的添加量以及反应时间对鸭肉饼的硬度及感官均影响显著(P<0.05),3种蛋白的添加比例为大豆分离蛋白、卵清蛋白、酪蛋白酸钠质量比5∶4∶2;加工生煎调理鸭肉饼的最佳工艺参数为TG添加量1.25%、反应时间155 min、反应温度4℃、复合蛋白添加量2.25%,所得产品硬度1 723.37 g、弹性0.83、咀嚼性1 683 g、胶着性2 036.40 g、黏聚性1.18、回复性0.49、感官评分41.23分,产品硬度适宜,感官评价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肉饼 非肉蛋白 转谷氨酰胺酶 质构 感官评价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