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不”:职业学校青年教师的新时代使命
1
作者 叶文杰 《职教通讯》 2019年第16期62-66,共5页
教师综合素养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教育现代化改革的成败,而青年教师是教育现代化改革的主要执行者和实践者。结合新时期教育现代化的要求,青年教师的发展之路,应做到"三不",即不惑、不忧、不惧,努力成为让学生能看到阳光的好教师... 教师综合素养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教育现代化改革的成败,而青年教师是教育现代化改革的主要执行者和实践者。结合新时期教育现代化的要求,青年教师的发展之路,应做到"三不",即不惑、不忧、不惧,努力成为让学生能看到阳光的好教师,职教路上的使徒行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教师 不惑 不忧 不惧 使命
下载PDF
人工智能时代教育反贫困逻辑取向的历史与未来:一个系统性分析框架 被引量:4
2
作者 张晓文 吴晓蓉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4-41,共8页
贫困伴随社会发展而存在,反贫困则一直受到人类持续关注。“温饱无忧”作为教育反贫困的内隐式历史逻辑取向,已成为党和国家及全社会的历史夙愿。基于对后扶贫时代相关文献梳理及田野实证考察,围绕教育与贫困的关系脉络,构建以“智能素... 贫困伴随社会发展而存在,反贫困则一直受到人类持续关注。“温饱无忧”作为教育反贫困的内隐式历史逻辑取向,已成为党和国家及全社会的历史夙愿。基于对后扶贫时代相关文献梳理及田野实证考察,围绕教育与贫困的关系脉络,构建以“智能素养”为导向的中观、微观、宏观三维一体的教育反贫困新系统性逻辑分析框架。面对人工智能时代,教育反贫困未来逻辑取向生成将呈现人才标准转型、职业类型升级、学习模式变革、创造创新突显、全球利益联动等五大新挑战。同时,人工智能也为教育反贫困未来逻辑取向达成提供新方略,从智能素养人才培育、智能化职业生涯规划、智能化学习策略构建、智能化创新思维耕植、智能化反贫共同体建设,以此生成教育反贫困未来逻辑取向,最终培育贫困者适应未来社会的“智能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教育反贫困 温饱无忧 智能素养
下载PDF
且说《无愁河》的真实性兼及其他——答友人问 被引量:1
3
作者 刘一友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07-116,共10页
在《无愁河的浪荡汉子》第一卷中,黄永玉先生以超凡的感知力和记忆力,采用小说体自传形式,真实地再现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其生活的凤凰城一群见情见义、乐观向上人物的生活画卷,书写了其对家乡——南方最美小城——深情的眷恋与热爱。
关键词 黄永玉 《无愁河的浪荡汉子》 真实性
下载PDF
从满足基本生活需求视角看新时期我国农村扶贫标准 被引量:13
4
作者 林万龙 陈蔡春子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2-129,共8页
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消除绝对贫困的决胜阶段,对我国农村新扶贫标准进行研究十分必要。从满足基本生活需求角度出发,采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ELES)法对我国新时期扶贫标准进行了测算和探讨。建议在2020年脱贫攻坚期结束后我国可以考... 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消除绝对贫困的决胜阶段,对我国农村新扶贫标准进行研究十分必要。从满足基本生活需求角度出发,采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ELES)法对我国新时期扶贫标准进行了测算和探讨。建议在2020年脱贫攻坚期结束后我国可以考虑引入相对贫困标准,采取"绝对的相对贫困标准"做法以增强实践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贫标准 “两不愁三保障” 相对贫困
下载PDF
仁者不忧:美德伦理视野中的儒学问题 被引量:2
5
作者 李义天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9-54,共6页
借助美德伦理的基本框架,反观儒家"仁者不忧"命题的内涵,揭示其中所蕴涵的道德行为者形象及其道德心理状况。梳理思想史上的相关论述的基础上,通过对"非仁者之忧"、"仁者之不忧"、"仁者之忧"... 借助美德伦理的基本框架,反观儒家"仁者不忧"命题的内涵,揭示其中所蕴涵的道德行为者形象及其道德心理状况。梳理思想史上的相关论述的基础上,通过对"非仁者之忧"、"仁者之不忧"、"仁者之忧"的逐层分析,认为仁者不忧是建立在超越的人生境界和宏大的生活意义之上,同时,这又不可避免地使仁者面临崇高境界与实际行动之间的张力。针对"仁者不忧"及其相关命题的讨论,既可以印证儒学思想所具备的某些美德论特征,又可以为当代美德伦理增添中国传统的阐释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德伦理 仁者不忧 目的论 道德心理 道德行为者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