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固氮类植物在陆地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9
1
作者 宋成军 马克明 +2 位作者 傅伯杰 曲来叶 刘杨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69-877,共9页
固氮类植物是陆地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功能群,它们广泛存在于陆地生态系统中,是陆地生态系统最重要的氮源,大量研究表明,固氮类植物在陆地生态系统中的生态功能表现出明显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对于生态过程有很强的主导性和控制性。通过... 固氮类植物是陆地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功能群,它们广泛存在于陆地生态系统中,是陆地生态系统最重要的氮源,大量研究表明,固氮类植物在陆地生态系统中的生态功能表现出明显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对于生态过程有很强的主导性和控制性。通过与固氮微生物形成不同的共生固氮类型,它们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和营养组成以及地表微生境,直接影响碳氮磷循环、种子萌发和植株生长、植被演替、凋落物构成及其分解4个关键生态过程,进而提高群落结构复杂性、生物多样性和初级生产力,促进植被恢复和减少水土养分流失。未来研究中,应该加强对陆地生态系统固氮过程的定量化分析,确定影响共生固氮的主导因子和生态机制,从而为陆地系统的生态恢复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氮类植物 陆地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结构和过程 控制因素 生态恢复
下载PDF
豆科和非固氮植物氮磷利用效率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彭昀月 彭慧元 韩文轩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8-55,共8页
为深入理解物种养分利用策略,服务于农作物的施肥管理,选择固氮植物大豆及非固氮植物苋菜和稗草为研究对象,同时选择另一试验的苜蓿作为豆科植物的补充材料,利用温室施肥试验研究了固氮和非固氮植物氮(N)、磷(P)元素积累量与生长速率的... 为深入理解物种养分利用策略,服务于农作物的施肥管理,选择固氮植物大豆及非固氮植物苋菜和稗草为研究对象,同时选择另一试验的苜蓿作为豆科植物的补充材料,利用温室施肥试验研究了固氮和非固氮植物氮(N)、磷(P)元素积累量与生长速率的关系以及NUE的差异。结果表明:豆科植物氮素利用效率在整个生育期显著低于非豆科植物;豆科植物苗期磷素利用效率高于其后几个时期。固氮植物中氮磷积累量每增加一倍对应的总生长速率平均增加0.5~0.7倍(大豆N:0.69,P:0.54;苜蓿N:0.52,P:0.53),显著低于非固氮植物总生长速率2~3倍的增加量(苋菜N:2.75,P:2.23;稗草N:2.87,P:2.10)。4种植物氮磷NUE的差异,体现了固氮与非固氮植物在其生活史中不同的养分利用和分配方式,及不同的环境养分适应策略,但差异背后的生理机制仍需进一步的研究。此外,若要提高化肥利用效率,应在豆科植物生长初期少施氮肥,增施磷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累量 固氮植物 生长阶段 生长速率 养分利用效率
原文传递
土壤pH调控固氮植物和非固氮植物间的氮转移 被引量:7
3
作者 王丽娜 于永强 +1 位作者 芦东旭 唐亚坤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7,共17页
氮作为构成蛋白质的主要成分,是植物生长的必要营养物质。陆地生态系统普遍存在土壤氮缺乏的现象,混交种植模式中固氮植物可以将生物固定的氮转移给非固氮植物,是满足非固氮植物氮需求的途径之一。明确固氮和非固氮植物间氮转移的影响... 氮作为构成蛋白质的主要成分,是植物生长的必要营养物质。陆地生态系统普遍存在土壤氮缺乏的现象,混交种植模式中固氮植物可以将生物固定的氮转移给非固氮植物,是满足非固氮植物氮需求的途径之一。明确固氮和非固氮植物间氮转移的影响因素有助于恢复退化生态系统,构建稳定群落,增加生态系统生产力。为了量化环境及生物等因素对氮转移的影响,该研究采用文献调研法,对118组氮转移比例(氮转移量占非固氮植物氮含量的比值,P_(transfer))文献和实验数据(包括21种固氮植物和23种非固氮植物)进行了线性混合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土壤pH是影响P_(transfer)变化的最主要因素(解释量为44.04%),其次为年平均温度(解释量为9.14%)以及固氮与非固氮植物生物量比值(解释量为2.95%),而作为随机因素的固氮和非固氮植物物种差异的解释量为16.52%。此外,碱性土壤中P_(transfer)r显著高于酸性土壤。在酸性土壤中,年平均温度(解释量为12.49%)和土壤总氮含量(解释量为11.72%)是影响P_(transfer)差异的主要因素, P_(transfer)随着年平均温度和土壤总氮含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而在碱性土壤中, P_(transfer)差异主要受到固氮与非固氮植物生物量比值(解释量为13.29%)、年降水量(解释量为10.73%)和土壤总氮含量(解释量为9.33%)的调控。相对于酸性土壤,碱性土壤能够显著增加固氮与非固氮植物生物量比值进而增加P_(transfer)。同时,在碱性土壤中P_(transfer)与年降水量和土壤总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这些结果对提高固氮和非固氮植物间的氮转移,有效缓解土壤氮对非固氮植物生长的限制以及构建稳定群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氮植物 氮转移 土壤PH 线性混合模型
原文传递
岩溶区固氮植物适应土壤氮素变化的潜在策略 被引量:4
4
作者 潘复静 章润阳 +4 位作者 秦国鑫 陈英倩 梁月明 刘坤平 张伟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69-876,共8页
固氮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缓解氮限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植被恢复中伴随着土壤氮含量的升高,固氮植物适应土壤氮素变化的策略还需进一步了解。以岩溶区香合欢(Albizia odoratissima)与木豆(Cajanus cajan)两种固氮植物为研究对象,通过氮肥添加... 固氮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缓解氮限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植被恢复中伴随着土壤氮含量的升高,固氮植物适应土壤氮素变化的策略还需进一步了解。以岩溶区香合欢(Albizia odoratissima)与木豆(Cajanus cajan)两种固氮植物为研究对象,通过氮肥添加盆栽试验,研究氮肥添加对岩溶区固氮植物和土壤养分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添加氮肥情况下岩溶区两种固氮植物根际土的全磷、有效磷、铵态氮含量显著高于不添加氮肥的情况,而硝态氮的差异不明显。氮肥添加下,两种固氮植物的总生物量升高,但是根冠比和固氮速率降低,表明岩溶区两种固氮植物潜在性地采用兼性固氮策略。另外,不添加氮肥情况下,香合欢的根冠比、根系的氮磷含量与茎、叶的氮含量、固氮速率、菌根侵染率、根系磷酸酶活性高于木豆;添加氮素情况下,木豆的菌根侵染率和根系磷酸酶活性高于香合欢。以上试验结果表明,在岩溶区生态恢复早期进行人工干预时选择香合欢作为植物群落配置的物种可能更合适,而在生态恢复后期选择木豆作为植物群落配置的物种可能更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区 固氮植物 固氮速率 菌根侵染率 磷酸酶活性
下载PDF
根际土壤氮循环过程研究概述 被引量:4
5
作者 杨乐 樊妙春 上官周平 《陕西林业科技》 2022年第5期116-122,共7页
植物根际区域是植物和土壤进行能量和物质交换的重要场所,尤其是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氮素。土壤氮循环主要是由土壤微生物所驱动,植物的引入可通过根系的呼吸、对养分的吸收等改变根际土壤的理化性质以及通过根系分泌物影响参与氮循环相... 植物根际区域是植物和土壤进行能量和物质交换的重要场所,尤其是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氮素。土壤氮循环主要是由土壤微生物所驱动,植物的引入可通过根系的呼吸、对养分的吸收等改变根际土壤的理化性质以及通过根系分泌物影响参与氮循环相关微生物数量及代谢活性来驱动根际氮循环过程,而不同植物其根系形态、对养分的吸收、根系分泌物种类也不同,故植物种类也是影响根际氮循环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结合国内外该领域主要研究进展,总结归纳了土壤氮循环的主要过程,并分析了固氮和和非固氮植物、根际理化性质以及根系分泌物对根际氮循环过程的影响,并提出未来在根际氮循环方面研究中重点关注的研究方向及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际 土壤氮循环 根系分泌物 土壤微生物 固氮植物
下载PDF
固氮类植物的生态功能及其在生态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赵玉洁 张宇清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79-183,共5页
氮素循环对地球生命与物质循环系统有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维护和重建退化生态系统的氮素循环成为生态修复目标的重要步骤之一。文中系统介绍了固氮类植物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促进生态修复等方面的生态功能和相关研究成果,认为固氮类植... 氮素循环对地球生命与物质循环系统有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维护和重建退化生态系统的氮素循环成为生态修复目标的重要步骤之一。文中系统介绍了固氮类植物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促进生态修复等方面的生态功能和相关研究成果,认为固氮类植物在生态修复中具有重要的生态作用,固氮植物的选用是植被恢复的重要技术途径。建议未来研究中,应该加强对陆地生态系统固氮过程的量化研究,确定影响共生固氮的主导因子和生态机制,从而为陆地系统的生态恢复提供更为可靠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氮类植物 生态修复 土壤结构 营养组成 植被丰富度
原文传递
毛竹林下固氮植物资源及其经济价值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高平珍 陈双林 +1 位作者 郭子武 杨清平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61-166,共6页
为了解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林下固氮植物资源,在浙江、福建等毛竹主要分布区采用踏查法调查了毛竹林下固氮植物,并参考了毛竹林下植物资源的相关研究结果。结果表明:毛竹林下固氮植物共有4科23属41种,其中豆科Leguminosae植物占绝... 为了解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林下固氮植物资源,在浙江、福建等毛竹主要分布区采用踏查法调查了毛竹林下固氮植物,并参考了毛竹林下植物资源的相关研究结果。结果表明:毛竹林下固氮植物共有4科23属41种,其中豆科Leguminosae植物占绝大多数,占比达85.37%,而且以蝶形花亚科Papilionoideae种类为主,占比为75.61%,胡颓子科Elaeagnaceae,大戟科Euphorbiaceae和杨梅科Myricaceae等非豆科植物分布较少;毛竹林下固氮植物有乔木、灌木、草本和藤本类型,其中灌木20种,乔木7种,草本5种,藤本9种,并且有旱生、中生、湿生3种生态类型,以中生为主;毛竹林下所调查的41种固氮植物均有药用价值,23种还有食用价值,10种可用作饲料,7种可用作肥料。毛竹林下固氮植物按入药部位分,其种类数量总体上为根>茎>全株>叶>花>果实>种子。研究结果从毛竹林下固氮植物的生活型、生态型、经济价值、药用部位等方面进行分析,为今后毛竹与林下固氮植物的生态高效复合经营模式构建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学 毛竹 林下植被 固氮植物 经济价值
下载PDF
中国农业生态系统生物固氮量的时空分布 被引量:3
8
作者 向蓉燕 谢标 +2 位作者 秦俊 李婧 王延华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4333-4336,共4页
生物固氮是生态系统中一个重要的自然过程,研究中国不同区域农业固氮输入及历史变化,对于农业系统活性氮源分析和活性氮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各地区农田、牧草地面积和生物固氮因子,估算了近20年中国农业生态系统中作物培育产生的活... 生物固氮是生态系统中一个重要的自然过程,研究中国不同区域农业固氮输入及历史变化,对于农业系统活性氮源分析和活性氮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各地区农田、牧草地面积和生物固氮因子,估算了近20年中国农业生态系统中作物培育产生的活性氮量。结果表明,中国农业生物固氮量近20年呈稳定态势,变化不大。2010年农田固氮植物培育产生的活性氮量为4.81 Tg N/年,其中豆科作物、水稻等为主要活性氮产生源。华北、东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农田固氮植物产生的活性氮量达到3.18 Tg N/年,是固氮植物活性氮产生量最大的3个地区,固氮植物活性氮空间分布上北多南少,东部地区大于西部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农业生态系统 固氮因子 活性氮 氮素管理 时空分布
下载PDF
等高固氮植物篱技术在坡耕地可持续耕作中的应用 被引量:55
9
作者 唐亚 谢嘉穗 +2 位作者 陈克明 何永华 孙辉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2001年第1期104-109,共6页
等高固氮植物篱技术是利用固氮植物能够固氮、生长快和具多用途的特点 ,在坡耕地上建立高密度植物篱。通过枝叶还田及腐根和枯枝落叶 ,有效改善土壤肥力、团粒结构及水分渗透率 ,加上植物篱的机械阻挡 ,降低地表径流 5 0 %~ 70 % ,减... 等高固氮植物篱技术是利用固氮植物能够固氮、生长快和具多用途的特点 ,在坡耕地上建立高密度植物篱。通过枝叶还田及腐根和枯枝落叶 ,有效改善土壤肥力、团粒结构及水分渗透率 ,加上植物篱的机械阻挡 ,降低地表径流 5 0 %~ 70 % ,减少土壤侵蚀 97%~ 99% ,土壤全氮含量增加 6 5 %~ 10 3% ,有机质含量增加达 2 5 %~ 35 % ,农作物增产达 30 %~ 6 0 %。该技术具有投入低、操作简便、实用性强、效果显著、效益多样的特点。该技术综合地解决了山区坡耕地水土保持和土壤培肥的问题和用地、养地的矛盾 ,可实现坡耕地的可持续耕作利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高植物篱技术 固氮植物 水土保持 坡耕地 可持续耕作
下载PDF
论固氮植物在山区农业持续发展中的应用 被引量:26
10
作者 唐亚 陈克明 +1 位作者 谢嘉穗 孙辉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73-78,共6页
对固氮植物在山区的应用潜力及前景进行了讨论。固氮植物不仅可以用于改善土壤肥力和保持水土,还可以为山区提供大量的木本饲料;在提高土壤肥力方面,详细阐明了应用多年生木本固氮植物提高土壤肥力的新原理和新思路;论述了植物篱、... 对固氮植物在山区的应用潜力及前景进行了讨论。固氮植物不仅可以用于改善土壤肥力和保持水土,还可以为山区提供大量的木本饲料;在提高土壤肥力方面,详细阐明了应用多年生木本固氮植物提高土壤肥力的新原理和新思路;论述了植物篱、生物梯田的水土保持作用、建立生物梯田的方法及其与传统人工梯田相比的优越性。认为发展多年生木本固氮植物在山区水土保持、坡耕地土壤肥力改善、荒坡荒山的治理、木本饲料和薪炭林的发展及在恢复山区退化生态系统方面都有着广阔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氮植物 植物篱 山区农业 持续发展 农业发展
下载PDF
固氮植物的菌根研究 被引量:22
11
作者 赵淑清 田春杰 何兴元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2期306-310,共5页
综述了固氮植物菌根研究的概况 ,并对固氮植物形成菌根的普遍性、固氮植物联合共生的增效作用及逆境条件下菌根技术在固氮植物上的应用前景进行了总结和评述 。
关键词 固氮植物 菌根 联合共生 固氮机理
下载PDF
固氮植物篱梯埂套种桑树效益初探 被引量:8
12
作者 袁远亮 孙辉 唐亚 《生态农业研究》 CSCD 2000年第2期69-71,共3页
地埂桑是山区发展桑树的重要途径之一。传统的地埂桑叶质差,产量低。采用固N植物篱梯埂套种桑树栽培方式改造传统的地埂桑效益显著。研究结果表明,嫁接桑单株产叶量为对照的3.9倍,比对照高1068.8g;平均单叶鲜质量为对照的4.5倍,比对照高... 地埂桑是山区发展桑树的重要途径之一。传统的地埂桑叶质差,产量低。采用固N植物篱梯埂套种桑树栽培方式改造传统的地埂桑效益显著。研究结果表明,嫁接桑单株产叶量为对照的3.9倍,比对照高1068.8g;平均单叶鲜质量为对照的4.5倍,比对照高8g;平均单叶面积为对照的1.7倍,比对照高119.5cm^2。实生桑单株产叶量为对照的4倍,比对照高255g;平均单叶鲜质量为对照的4.1倍,比对照高1.4g;平均单叶面积为对照的1.6倍,比对照高46.4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氮植物篱 梯埂 套种桑树 水土保持
下载PDF
等高固氮植物篱间作甘蔗技术 被引量:3
13
作者 袁运亮 孙辉 唐亚 《甘蔗(福建)》 2002年第3期6-8,共3页
宁南县应用等高固氮植物篱间作甘蔗模式的试验结果表明 ,金沙江干热河谷坡耕地上沿等高线每隔 6 m培植固氮植物篱 2年后 ,在植物篱之间的作物种植带上种植地膜甘蔗 ,种植期浇灌 l次 ,单位面积产量 12 8t/hm2 ,产值 2 5 6 0 0元 /hm2 ,... 宁南县应用等高固氮植物篱间作甘蔗模式的试验结果表明 ,金沙江干热河谷坡耕地上沿等高线每隔 6 m培植固氮植物篱 2年后 ,在植物篱之间的作物种植带上种植地膜甘蔗 ,种植期浇灌 l次 ,单位面积产量 12 8t/hm2 ,产值 2 5 6 0 0元 /hm2 ,比传统旱坡地甘蔗分别高 70 .6 7%、 74 .86 % ,甘蔗种植期用水量比传统旱坡地甘蔗下降 2 1.31% ,节约用水 2 14 5 m3 /hm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高固氮植物篱 间作 甘蔗 种植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