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厨余好氧堆肥中的氮素转化与氮素损失研究 被引量:21
1
作者 杨延梅 张相锋 +2 位作者 杨志峰 席北斗 刘鸿亮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54-56,共3页
试验采用静态好氧工艺对厨余垃圾进行了堆肥化处理,实验结果反映了厨余堆肥各形态氮的转化规律及其氮损失的数量和氨挥发的阶段。堆制期间,厨余堆肥全氮、有机氮的含量呈显著下降趋势,铵氮含量呈上升趋势,硝氮含量变化不大;堆肥结束后,... 试验采用静态好氧工艺对厨余垃圾进行了堆肥化处理,实验结果反映了厨余堆肥各形态氮的转化规律及其氮损失的数量和氨挥发的阶段。堆制期间,厨余堆肥全氮、有机氮的含量呈显著下降趋势,铵氮含量呈上升趋势,硝氮含量变化不大;堆肥结束后,厨余堆肥水溶性氮组分大量提高,堆肥有机氮90%以上以水溶态形式存在,水溶性总氮达到了堆肥全氮的81%;一次发酵前后,厨余堆肥全氮含量下降了26.3%,总氮损失率达50.0%。氨挥发是厨余堆肥氮损失的重要途径,氨挥发主要集中在堆肥高温阶段的中后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肥 氮素转化 氨挥发
下载PDF
硝化抑制剂与尿素配施对旱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及硝化微生物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沈晓忆 夏围围 +1 位作者 张洁 贾仲君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32-541,共10页
为明确施肥措施对旱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综合效应及微生物机理,采集典型麦田土壤进行室内微宇宙培养,研究了双氰胺(DCD)和烯丙基硫脲(ATU)分别与尿素配施对旱地土壤氮素转化及N_(2)O、CO_(2)和CH4排放的影响,同时监测了不同类型微生物... 为明确施肥措施对旱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综合效应及微生物机理,采集典型麦田土壤进行室内微宇宙培养,研究了双氰胺(DCD)和烯丙基硫脲(ATU)分别与尿素配施对旱地土壤氮素转化及N_(2)O、CO_(2)和CH4排放的影响,同时监测了不同类型微生物群落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氨氧化细菌(AOB)主导了施氮麦田土壤硝化过程及N_(2)O排放。单施尿素促进AOB迅速繁殖,使N_(2)O排放总量提高235%,同时促进了细菌生长,CO_(2)排放量增加18.5%。DCD与尿素配施极大程度抑制了AOB的生长,显著降低了N_(2)O排放(59.4%),但促进了细菌的生长并提高了CO_(2)的排放总量(50.6%)。而ATU与尿素配施同时抑制了真菌、细菌和AOB的生长,对反硝化细菌的影响则相反,使CO_(2)和N_(2)O排放分别下降28.4%和35.2%。与不施肥相比,氮肥及与两种硝化抑制剂配施均显著降低了CH4的排放量。3种温室气体的综合温室效应在处理间差异显著:Urea+DCD>Urea>CK>Urea+ATU。CO_(2)排放对综合温室效应的贡献最大,CO_(2)和N_(2)O的贡献之和大于98.4%。该研究为深刻理解农田土壤中的微生物行为及生态学效应,合理使用硝化抑制剂以及减缓温室气体排放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气体 土壤微生物 氮转化 烯丙基硫脲 双氰胺
下载PDF
易利用碳的添加对厨余堆肥氮素转化与氮素损失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杨延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2期19831-19833,19841,共4页
[目的]探讨添加不同量易利用碳(蔗糖)条件下,厨余垃圾堆肥的氨挥发及各形态氮的转化规律和氮损失量。[方法]堆肥化试验采用静态好氧工艺,堆体通风量为0.03 m3/(kg.h)。堆肥设T0、T1、T2 3个处理,其对应的厨余与易利用碳的干基比分别为1.... [目的]探讨添加不同量易利用碳(蔗糖)条件下,厨余垃圾堆肥的氨挥发及各形态氮的转化规律和氮损失量。[方法]堆肥化试验采用静态好氧工艺,堆体通风量为0.03 m3/(kg.h)。堆肥设T0、T1、T2 3个处理,其对应的厨余与易利用碳的干基比分别为1.0∶0,1.0∶0.2和1.0∶0.5。[结果]堆肥过程中,堆肥T0、T1、T2的厨余氨氮总释放率分别为8.50、8.28、0 g/kg。堆制后,与各堆肥的初始值相比,T0、T1堆体全氮含量分别下降17.1%、10.2%,而T2堆体上升6.7%;有机氮含量分别下降24.5%、23.2%和5.3%;堆肥T0、T1、T2的氨氮浓度分别提高69.4%、761.7%和2 057.7%。堆肥T0、T1、T2的氮损失率分别为35.4%、42.1%和38.1%,氨挥发占氮损失的比例分别为69.2%、58.3%和0%;堆肥T0、T1氮损失的途径主要是氨挥发,而堆肥T2的氮损失绝大部分来自有机氮。[结论]在厨余堆肥过程中加入易利用碳,降低了堆肥氨挥发,增加了堆制后堆肥的全氮含量,但并没有减少堆肥氮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厨余垃圾 堆肥 易利用碳 氮素转化 氮素损失
下载PDF
模拟盐度脉冲耦合潮汐过程对闽江河口湿地土壤孔隙水中无机氮组分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刘超毅 何凌茜 +2 位作者 黄庄 王纯 仝川 《湿地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83-492,共10页
为了探究台风风暴潮引起的盐度脉冲、潮汐过程以及二者耦合作用对河口湿地土壤氮动态的影响,选取闽江河口道庆洲短叶茳芏(Cyperus malaccensis)淡水湿地土壤为研究对象,设置4种盐度处理(0.5‰、2.0‰、4.0‰和8.0‰),并运用室内模拟潮... 为了探究台风风暴潮引起的盐度脉冲、潮汐过程以及二者耦合作用对河口湿地土壤氮动态的影响,选取闽江河口道庆洲短叶茳芏(Cyperus malaccensis)淡水湿地土壤为研究对象,设置4种盐度处理(0.5‰、2.0‰、4.0‰和8.0‰),并运用室内模拟潮汐装置,模拟潮汐的周期性变化,测定土壤孔隙水中无机氮组分的动态变化及水土理化性质。结果表明,2.0‰和4.0‰盐度脉冲显著增加了土壤孔隙水中的硝态氮含量,盐度为8.0‰时无显著影响;不同盐度脉冲对土壤孔隙水中的氨氮含量都无显著影响;孔隙水中氨氮含量与土壤电导率和pH都显著正相关,与孔隙水硝态氮含量和土壤氧化还原电位都显著负相关;孔隙水硝态氮含量与氯离子浓度和氧化还原电位都显著正相关,与土壤pH显著负相关;结构方程模型表明,氧化还原电位通过影响氨氮间接对硝态氮产生了显著的正面影响,土壤电导率通过影响氨氮间接对硝态氮产生了显著的负面影响,而氯离子直接对硝态氮和亚硝态氮产生了显著的正面影响。盐度对硝化作用的影响存在一定的阈值,短期盐度脉冲耦合潮汐过程使得土壤孔隙水中的氨氮向硝态氮转化,进而促进了硝态氮的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度脉冲 潮汐过程 硝态氮 氨氮 氮周转 闽江河口湿地
原文传递
异质性光照下克隆整合对白夹竹根际土壤细菌共现网络的影响
5
作者 但一 邓洁 +5 位作者 段苏娟 喻东伟 任廷菊 陈昌凡 李江涛 陈劲松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6期769-778,共10页
异质性光照下,克隆植物相连分株间光合产物的传输与共享可能影响分株根际土壤氮素转化过程,但是对调控该过程的细菌网络结构还认识不清.以根状茎克隆植物白夹竹为对象,研究克隆整合对遮荫分株的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和共现网络结构特征... 异质性光照下,克隆植物相连分株间光合产物的传输与共享可能影响分株根际土壤氮素转化过程,但是对调控该过程的细菌网络结构还认识不清.以根状茎克隆植物白夹竹为对象,研究克隆整合对遮荫分株的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和共现网络结构特征.相比于根状茎切断处理,根状茎连接导致化能异养、需氧化能异养、硝化作用、好氧氨氧化、好氧亚硝酸盐氧化等与氮素转化过程相关细菌的丰度更高,功能共现网络的平均度和图密度更大,且边和节点数量更多.异质性光照下,克隆整合可能影响分株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共现网络的复杂性,进而提升根际土壤氮素转化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隆整合 细菌群落 共现网络 氮素转化
下载PDF
添加剂对厨余垃圾堆肥氮素转化与氮素损失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杨延梅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82-287,共6页
采用静态好氧工艺,就不同添加剂对厨余垃圾堆肥氨挥发与氮素损失影响方面进行比较试验。试验设4个处理:A0,对照;A1,添加30 mL.kg-1(以干基计,下同)高温保氮菌剂;A2,添加1 mol.kg-1化学保氮剂;A3,同时添加30 mL.kg-1高温保氮菌剂和1 mol.... 采用静态好氧工艺,就不同添加剂对厨余垃圾堆肥氨挥发与氮素损失影响方面进行比较试验。试验设4个处理:A0,对照;A1,添加30 mL.kg-1(以干基计,下同)高温保氮菌剂;A2,添加1 mol.kg-1化学保氮剂;A3,同时添加30 mL.kg-1高温保氮菌剂和1 mol.kg-1化学保氮剂。堆肥结束时,与对照相比,A1、A2和A3处理堆肥全氮含量分别提高8.4%、38.4%和43.1%,有机氮含量分别提高9.9%、64.3%和68.8%,氨氮含量分别降低11.3%、86.5%和86.5%,厨余氨氮释放率分别降低13.4%、84.0%和86.5%,堆肥氮损失率分别下降17.5%、61.5%和67.2%。加入添加剂均可减少厨余垃圾堆肥氨挥发,降低堆肥氮损失。单独添加时,化学保氮剂较高温保氮菌剂作用大;但就3种处理比较而言,菌剂与化学药剂联合添加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厨余垃圾 堆肥 添加剂 氮素转化 氮素损失
下载PDF
玉米不同生长时期土壤氨基酸氮的动态特征 被引量:3
7
作者 吕慧捷 何红波 +1 位作者 张旭东 郑立臣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1-36,共6页
氨基酸在土壤氮素循环及作物养分供给中既扮演着库的角色又起着源的作用。本文通过田间试验研究肥料施用及肥料与秸秆配施后土壤氨基酸在玉米不同生长时期的数量变化,探讨了土壤氨基酸的可利用性及其动态特征。研究发现,在玉米需氮高峰... 氨基酸在土壤氮素循环及作物养分供给中既扮演着库的角色又起着源的作用。本文通过田间试验研究肥料施用及肥料与秸秆配施后土壤氨基酸在玉米不同生长时期的数量变化,探讨了土壤氨基酸的可利用性及其动态特征。研究发现,在玉米需氮高峰期,耕层土壤,尤其是10~20 cm层次的氨基酸氮含量降低以部分满足植物的氮素需求;在玉米成熟期,土壤氨基酸含量又有所回升。秸秆配施增加了土壤氨基酸氮的含量,从而提高了土壤持续供氮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酸 玉米生长 可利用性 动态 秸秆 氮循环
原文传递
添加氧化镁与磷酸对厨余堆肥氮素转化与氮素损失的影响
8
作者 杨延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6期3501-3504,共4页
[目的]探讨氧化镁与磷酸的加入对厨余堆肥氮素转化与氮素损失的影响。[方法]堆肥化试验采用静态好氧工艺,设C0、C1、C23个处理,对应添加氧化镁的量为01、3、mol/kg,同时加入与氧化镁等摩尔数量的磷酸。[结果]堆肥过程中,堆肥C0、C1、C2... [目的]探讨氧化镁与磷酸的加入对厨余堆肥氮素转化与氮素损失的影响。[方法]堆肥化试验采用静态好氧工艺,设C0、C1、C23个处理,对应添加氧化镁的量为01、3、mol/kg,同时加入与氧化镁等摩尔数量的磷酸。[结果]堆肥过程中,堆肥C0、C1、C2的厨余氨氮总释放率分别为5.77、0.92和0.01 g/kg。堆制后,与初始值相比,C0堆体全氮含量降低23.2%,C1、C2堆体全氮含量分别提高14.2%、33.0%。堆肥C0、C1、C2的氮损失率分别为48.9%1、8.9%和16.5%,氨氮挥发占氮损失的比例分别为36.8%、15.8%和0.2%。[结论]从堆肥的经济性与实用性来看,厨余堆肥的氧化镁和磷酸添加量以1mol/kg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厨余垃圾 堆肥 氧化镁 磷酸 氮素转化 氮素损失
下载PDF
放牧对短花针茅草原地下部分生产力及氮素周转率的影响 被引量:10
9
作者 张淑艳 李德新 《中国草地》 CSCD 1997年第1期13-18,共6页
放牧作为一种干扰因子,通过对群落地上部分和土壤的影响,导致地下部分的生产力和物质周转率的变化。在短花针茅草原上,中度强度轮牧下,群落地下部分生物量现存量增加,但年生产力降低,轮牧区比封育区低12.8g/m2·Y;... 放牧作为一种干扰因子,通过对群落地上部分和土壤的影响,导致地下部分的生产力和物质周转率的变化。在短花针茅草原上,中度强度轮牧下,群落地下部分生物量现存量增加,但年生产力降低,轮牧区比封育区低12.8g/m2·Y;同时,使地下部分氮贮量增大,氮的流通速率加快,轮牧区群落地下部分氮贮量比封育区高2.05g/m2,氮素周转率轮牧区比封育区高0.09,是封育区的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牧 短花针茅草原 生产力 氮素周转率
原文传递
感潮河流氮行为对溶解氧亏损的限定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温婧 黄邦杰 +5 位作者 黄志伟 房怀阳 王龙乐 张英民 曾凡棠 杜宏伟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4003-4012,共10页
选择东江流域为研究区,监测流域溶解氧、氮浓度和氮氧多同位素时空变化,定量探究氮周转过程对河流溶解氧消耗的贡献.结果发现,河流溶解氧浓度在2.96~11.47mg/L之间变动,春夏季下游感潮河网区成为氧消耗利用和氧亏缺的热点区,其中表观耗... 选择东江流域为研究区,监测流域溶解氧、氮浓度和氮氧多同位素时空变化,定量探究氮周转过程对河流溶解氧消耗的贡献.结果发现,河流溶解氧浓度在2.96~11.47mg/L之间变动,春夏季下游感潮河网区成为氧消耗利用和氧亏缺的热点区,其中表观耗氧量最高达4.8mg/L,并与水温和Cl^(-)浓度呈现高度相关性.然而,冬春季下游感潮河网区是不同形态氮浓度的累积区以及氮同位素发生硝化作用分馏的主要时区.基于端元混合模型和同位素瑞利分馏模型模拟可知,夏季氮主要体现为保守混合,而冬、春季氮则呈现非保守状态,并在下游河网区易发生硝化作用,其作用程度分别为14.4%和32.3%,这也分别对应着冬、春季最大约7.5%和5.9%的溶解氧消耗利用来自氨氧化耗氧.氮的环境行为对河流溶解氧的影响相对局限,特别是夏季氧亏缺问题更多地受其他因素的主导.这为当前环境管理多通过氨氮标准评价和研判溶解氧能否达标的局限认识带来新的见解,也为探索研究建立分区域、分流域的溶解氧评价和考核体系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潮河流 溶解氧亏损 氮周转耗氧贡献 氮氧同位素
下载PDF
外源输入氮素在藓类生物土壤结皮中各氮组分的分配特征与归趋途径 被引量:2
11
作者 姚小萌 肖波 +3 位作者 王国鹏 李胜龙 田乐乐 孙福海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653-2662,共10页
针对黄土高原典型藓类生物结皮,以无结皮裸地为对照,通过野外原位同位素标记试验,在标记后1~30 d连续取样测定,示踪外源添加15N在生物结皮中各氮组分的分配特征,并分析15N在土壤-微生物-藓植株中的归趋途径,对比揭示生物结皮对土壤氮循... 针对黄土高原典型藓类生物结皮,以无结皮裸地为对照,通过野外原位同位素标记试验,在标记后1~30 d连续取样测定,示踪外源添加15N在生物结皮中各氮组分的分配特征,并分析15N在土壤-微生物-藓植株中的归趋途径,对比揭示生物结皮对土壤氮循环的影响。结果表明:1)生物结皮的全氮、微生物生物量氮、可溶性有机氮中15N含量分别平均比裸地高2.9、17.5、9.0倍,且藓植株固定的15N含量高达4.73 mg·kg^-1。2)生物结皮的15N残留率平均为13.0%,其氮固持能力是裸地(3.3%)的4.0倍;生物结皮中各组分15N占全氮的比率依次为微生物生物量氮(54.3%)>藓植株氮(22.5%)>可溶性有机氮(6.2%),而裸地则为微生物生物量氮(11.5%)>可溶性有机氮(2.6%),显示生物结皮中微生物和藓植株的氮固持能力合计比裸地高65.3%。3)生物结皮中微生物生物量15N的转移量和库容量分别比裸地高17.2和20.5倍,但其周转率为每月5.8次,低于裸地的每月7.2次,其周转期是裸地的1.2倍。综上,与无结皮裸地相比,生物结皮具有更高的氮固持能力,同时能够改变土壤各氮组分的分配率,因此,在干旱生态系统土壤氮循环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结皮 稳定同位素示踪 全氮 微生物生物量氮 可溶性有机氮 氮周转率
原文传递
草地生态系统中家畜尿N转化研究
12
作者 于应文 周青平 《草原与草坪》 CAS 2007年第6期77-83,共7页
系统总结了放牧家畜尿N转化过程中,尿N矿化和NH3挥发,尿N硝化和反硝化作用,及其影响因素和相互关系。家畜尿N矿化作用快、持续时间短,尿沉积加速N矿化;NH3挥发速度为裸地>草地,单播草地>混播草地;NH3挥发对尿N损失起主导作用。硝... 系统总结了放牧家畜尿N转化过程中,尿N矿化和NH3挥发,尿N硝化和反硝化作用,及其影响因素和相互关系。家畜尿N矿化作用快、持续时间短,尿沉积加速N矿化;NH3挥发速度为裸地>草地,单播草地>混播草地;NH3挥发对尿N损失起主导作用。硝化作用在尿沉积1周后才开始明显,存在明显时滞特性;NO3--N淋洗主要发生于畜尿沉积当年,草地植物对春施尿N的利用率比秋施尿N高;NO3--N淋洗为奶牛>绵羊,三叶草草地>混播草地>禾草草地。尿斑构成草地尿N反硝化作用的主体,反硝化作用产生N2O和N2,是尿N损失的另一主要因素。尿N损失随排泄尿N量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 家畜 尿N转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