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于黑土的稳定性氯化铵的适宜硝化抑制剂和氮肥增效剂组合 被引量:14
1
作者 崔磊 李东坡 +8 位作者 武志杰 李学红 肖富容 李永华 闫增辉 郑野 张金明 崔永坤 高波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178-2188,共11页
【目的】本文研究添加不同种类硝化抑制剂的高效稳定性氯化铵氮肥在黑土中的施用效果,旨在筛选出适合旱作黑土的高效稳定性氯化铵态氮肥。【方法】在氯化铵中分别添加硝化抑制剂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DMPP)、双氰胺(DCD)、2-氯-6-三甲... 【目的】本文研究添加不同种类硝化抑制剂的高效稳定性氯化铵氮肥在黑土中的施用效果,旨在筛选出适合旱作黑土的高效稳定性氯化铵态氮肥。【方法】在氯化铵中分别添加硝化抑制剂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DMPP)、双氰胺(DCD)、2-氯-6-三甲基吡啶(Nitrapyrin,CP)、氨保护剂(N-GD)和1种氮肥增效剂(HFJ)及其组合,制成9种稳定性氯化铵氮肥。以不施氮肥(CK)和施普通氯化铵(CK-N)为对照,以9种稳定性氯化铵为处理进行了等氮量盆栽试验。在玉米苗期、大喇叭口期、灌浆期和成熟期测定了土壤中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在玉米成熟期测定植株生物量、籽粒产量和氮素含量,计算铵态氮肥的表观硝化率、硝化抑制率、氮肥农学效率、氮肥偏生产力。【结果】1)与CK-N处理相比,9个处理均显著提高玉米的产量,HFJ的效果均为最显著,可增加玉米籽粒产量3.99倍,提高氮肥吸收利用率4.98倍,显著高于8个硝化抑制剂处理(P<0.05)。CP+DMPP和CP+DCD处理提高玉米籽粒产量1.90~2.11倍,两个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CP+DMPP玉米生物量显著高于CP处理,而与DMPP和DCD处理无显著差异;CP+DMPP玉米氮肥吸收利用率显著高于CP和DMPP处理,显著提高3.71倍(P<0.05);2)CP+DMPP和CP+DCD土壤中铵态氮含量提高2.09~2.42倍,且显著高于CP、DMPP和DCD处理(P<0.05),而硝态氮含量和土壤表观硝化率均显著降低24%和66%~68%,与CP和DCD处理存在显著差异(P<0.05);苗期CP+DMPP和CP+DCD硝化抑制率高达23.9%~24.3%,显著高于CP和DCD(P<0.05)。【结论】在黑土中,氯化铵中添加硝化抑制剂组合的硝化抑制率显著高于添加单一抑制剂,能够有效减缓土壤中铵态氮向硝态氮的转化,减少土壤中氮素损失,降低环境污染。CP+DMPP组合玉米的氮肥吸收利用率显著高于CP+DCD组合。氮肥增效剂HFJ显著增加玉米的氮素吸收量,提高氮肥利用率,从而使玉米获得高产并获得较高的收获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化抑制剂 氮肥增效剂 铵态氮 硝态氮 氮肥利用率 经济产量
下载PDF
氮肥增效剂与化肥配施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陶娟花 温苗 +3 位作者 石其伟 张惠泽 金亮 马进川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1期31-36,共6页
为研究氮肥增效剂与化肥配施对作物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本研究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对不同施肥处理下水稻产量、植株氮含量和氮肥利用率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同等施肥量情况下,与单施化肥相比(RF1、RF2),化肥与氮肥增效剂配施(RF1+N... 为研究氮肥增效剂与化肥配施对作物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本研究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对不同施肥处理下水稻产量、植株氮含量和氮肥利用率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同等施肥量情况下,与单施化肥相比(RF1、RF2),化肥与氮肥增效剂配施(RF1+NS、RF2+NS)可明显提高水稻产量,增产幅度分别为12.2%和8.8%。与RF1和RF2相比,RF1+NS和RF2+NS处理氮肥表观回收率分别显著提高了9.26和6.20百分点。综上,化肥与氮肥增效剂配施有助于减少氮肥施用量,提高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氮肥 氮肥增效剂 氮肥利用率
下载PDF
氮增效剂对马铃薯叶片及土壤氮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黄强 郑顺林 +4 位作者 郭函 龚静 王湖川 袁继超 何卫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87-1094,共8页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不同施氮水平下,氮增效剂对土壤铵态氮含量、硝态氮含量、马铃薯叶片硝态氮含量及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的影响,为氮增效剂的合理使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氮增效剂双氰胺(DCD)、2-氯-6(三氯甲基)吡啶(CP)能显著...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不同施氮水平下,氮增效剂对土壤铵态氮含量、硝态氮含量、马铃薯叶片硝态氮含量及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的影响,为氮增效剂的合理使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氮增效剂双氰胺(DCD)、2-氯-6(三氯甲基)吡啶(CP)能显著提高土壤铵态氮含量、土壤铵硝比,将土壤硝态氮、叶片硝态氮维持在低水平状态,延长尿素肥效,减少马铃薯植株硝酸盐含量,提高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正丁基硫代磷酰三胺(NBPT)对土壤铵硝比、叶片氮素影响不显著,但能显著抑制马铃薯生育前期土壤脲酶活性。随着生育期的推移,氮增效剂DCD、CP作用效果在低氮水平下快速下降,并在苗期效果最优,显著提高了低氮水平下土壤铵态氮含量及铵硝比;在中氮水平下作用效果先升后降,在块茎形成期作用效果最优,显著提高了中氮水平下土壤铵态氮含量及铵硝比。说明,氮增效剂DCD、CP能显著提高春马铃薯土壤铵态氮、铵硝比,降低土壤及叶片硝态氮含量,延长尿素供氮时间;CP比DCD作用时效更长,更稳定,NBPT作用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氮增效剂 氮素转化 氮肥浓度
下载PDF
氮肥增效剂及其效果评价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6
4
作者 何威明 保万魁 王旭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7,共7页
从肥料增效技术发展的必要性、作用机理、作用效果和评价研究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的应用和评价研究的现状。针对氮肥增效剂的特点,总结了对其评价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探讨了今后氮肥增效剂评价研究的主要方向。
关键词 氮肥增效剂 评价 进展
下载PDF
木素氮肥增效剂研制与增产效应研究 被引量:23
5
作者 穆环珍 曾文 +1 位作者 黄衍初 孙悦凤 《农业环境保护》 CSCD 1999年第6期251-253,共3页
以造纸黑液中回收的木素为主要原料对尿素改性, 合成的木素长效尿素,具有缓释、长效的作用。脲酶活性降低,肥料水溶性减弱。土壤盆栽实验表明,木素尿素供氮水平较普通尿素高0 .4 ~1 .1 倍。两年冬小麦、夏玉米大田实验分别... 以造纸黑液中回收的木素为主要原料对尿素改性, 合成的木素长效尿素,具有缓释、长效的作用。脲酶活性降低,肥料水溶性减弱。土壤盆栽实验表明,木素尿素供氮水平较普通尿素高0 .4 ~1 .1 倍。两年冬小麦、夏玉米大田实验分别增产21 .4% 和12.1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浆 木素 氮肥 增效剂 增产效应 造纸 废水处理
下载PDF
不同施氮措施对冬小麦农田土壤酶活性和氮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20
6
作者 巩闪闪 刘晓静 +2 位作者 张志勇 马新明 孔玉华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215-2222,共8页
为研究农田生态系统土壤酶活性和氮转化对不同施氮措施的响应机理,以河南省平顶山市冬小麦农田为研究对象,设置了5种施氮措施[尿素+硝化抑制剂(U+DCD)、尿素+脲酶抑制剂(U+HQ)、尿素+脲酶抑制剂+硝化抑制剂(U+HQ+DCD)和包膜尿素(PCU),... 为研究农田生态系统土壤酶活性和氮转化对不同施氮措施的响应机理,以河南省平顶山市冬小麦农田为研究对象,设置了5种施氮措施[尿素+硝化抑制剂(U+DCD)、尿素+脲酶抑制剂(U+HQ)、尿素+脲酶抑制剂+硝化抑制剂(U+HQ+DCD)和包膜尿素(PCU),并以普通尿素(U)作对照],研究了冬小麦栽培关键期土壤脲酶和蔗糖酶活性、铵态氮(NH4+-N)和硝态氮(NO3−-N)含量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与U相比,其他4种施氮措施对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而U+DCD、U+HQ+DCD和PCU均显著提高了土壤脲酶活性(P<0.05),增幅分别为9.45%、11.91%、32.10%;与U相比,其他4种施氮措施均提高了土壤NH4+-N含量,其中U+HQ、PCU和U+HQ+DCD影响较显著,增幅分别为33.77%、33.65%、24.26%,但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土壤NO3−-N含量,仅U+HQ+DCD和PCU影响显著,降幅分别为30.37%、30.02%。随着小麦的生长,土壤脲酶活性呈现先下降再升高的趋势,在拔节期达到最低(P<0.01);而土壤蔗糖酶活性、NH4+-N和NO3−-N含量均呈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并在开花期达到峰值(P<0.01)。相关性分析表明,5种施氮措施下土壤蔗糖酶活性均与土壤含水率、NH4+-N或NO3−-N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且NH4+-N和NO3−-N之间亦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除PCU,其他4种施氮措施下土壤NH4+-N和NO3−-N含量大部分与土壤速效磷及速效钾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线性回归表明,土壤酶活性和矿质氮均主要受土壤速效磷含量和土壤含水率的影响(P<0.01)。综合分析表明,与农民习惯施氮措施相比,包膜尿素和普通尿素配施脲酶抑制剂与硝化抑制剂可以有效提高氮肥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氮措施 冬小麦农田 酶活性 氮转化 氮肥增效剂
下载PDF
减氮配施氮肥增效剂对土壤速效氮和玉米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7
7
作者 蒲玮 吴雅薇 +5 位作者 张頔 陈谋浩 刘佳媛 陈祥 袁继超 孔凡磊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76-283,共8页
过量施氮一直是玉米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而配施氮肥增效剂可作为减氮条件下玉米实现高产和稳产的一种重要技术措施。2016—2017年在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合兴乡新建村设置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施氮量与氮肥增效剂配施对土壤速效氮含量和玉... 过量施氮一直是玉米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而配施氮肥增效剂可作为减氮条件下玉米实现高产和稳产的一种重要技术措施。2016—2017年在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合兴乡新建村设置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施氮量与氮肥增效剂配施对土壤速效氮含量和玉米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为玉米减氮增产栽培技术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减氮配施增效剂能够增强土壤速效氮供应能力,促进玉米干物质积累,改善产量构成,提高玉米产量,实现玉米减氮不减产。常规氮和减氮20%配施增效剂增产幅度分别为5.53%~13.97%和10.24%~17.05%,减氮配施增效剂的增产效果更好。减氮20%条件下A_(2)B_(4)脲酶活性和土壤硝态氮含量较A_(2)B_(2)、A_(2)B_(3)2年平均分别降低了19.00%,15.65%和-2.97%,57.24%,土壤铵态氮含量和产量2年平均提高11.48%,248.50%和3.71%,6.18%。综上,减氮20%条件下硝化抑制剂(DCD)和脲酶抑制剂(HQ)复配土壤速效氮的供应能力最强,可实现玉米减氮不减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氮 氮肥增效剂 土壤速效氮 干物质 产量
下载PDF
不同氮肥增效剂和水氮用量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3
8
作者 胡田田 崔晓路 +3 位作者 李梦月 陆军胜 罗利华 陈绍民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02-310,共9页
为研究不同氮肥增效剂及水氮用量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采用裂-裂区设计进行了田间试验。其中,主区设3个灌水水平(W1:30 mm、W2:60 mm和W3:90 mm),副区设3个施氮水平(N1:75 kg/hm^(2)、N2:150 kg/hm^(2)和N3:225 kg/hm^(2)),每个主区下各... 为研究不同氮肥增效剂及水氮用量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采用裂-裂区设计进行了田间试验。其中,主区设3个灌水水平(W1:30 mm、W2:60 mm和W3:90 mm),副区设3个施氮水平(N1:75 kg/hm^(2)、N2:150 kg/hm^(2)和N3:225 kg/hm^(2)),每个主区下各设一个不施氮处理为对照(CK),副-副区为脲酶抑制剂(NBPT)和双效抑制剂(NBPT+DCD)两种氮肥增效剂处理,以传统施肥处理(CO)为对照。结果表明:灌水水平、施氮水平及氮肥增效剂类型均对冬小麦产量产生极显著影响(P <0.01);随着灌水量/施氮量的增大,不同氮肥增效剂下冬小麦产量都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NBPT和NBPT+DCD处理均在灌水量60 mm、施氮量75 kg/hm^(2)时较CO的增产率达到最大,分别为20.23%和38.96%。回归分析和频率分析表明,NBPT处理在施氮量139~183 kg/hm^(2)、灌水量47~67 mm的范围内,冬小麦可获得较高产量,在施氮量162 kg/hm^(2)、灌水量为48 mm时,理论最高产量为7 409 kg/hm^(2);NBPT+DCD处理在施氮量149~185 kg/hm^(2)、灌水量为50~65 mm时,冬小麦可获得较高产量,在施氮量为158 kg/hm^(2)、灌水量51 mm时,理论最高产量为8 329 kg/hm^(2);CO处理获得最高产量时的灌水量、施氮量区间分别为49~63 mm、143~247 kg/hm^(2),相应产量为5 912~6 443 kg/hm^(2)。综上,脲酶抑制剂和双效抑制剂均有明显的增产节肥效果,且以双效抑制剂效果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氮肥增效剂 水氮用量 产量 频率分析法
下载PDF
不同氮肥增效剂对水稻产量和养分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11
9
作者 石柱 张丹 +1 位作者 杨奇志 杨勇 《作物研究》 2016年第1期14-17,共4页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不同氮肥增效剂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氮肥增效剂增产效果明显,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显著增加.添加双氰胺的增产效果最好,产量达到7982.8kg/hm^2,添加氢醌和复合增效剂的产量分别为7922.9和7892.2kg/hm^2,...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不同氮肥增效剂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氮肥增效剂增产效果明显,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显著增加.添加双氰胺的增产效果最好,产量达到7982.8kg/hm^2,添加氢醌和复合增效剂的产量分别为7922.9和7892.2kg/hm^2,增产幅度在4.95% ~6.15%之间.氮肥增效剂增加水稻养分含量和积累量,提高肥料利用率,氮磷钾肥料利用率分别提高4.22% ~8.44%、3.87% ~7.40%、2.90% ~8.72%.添加双氰胺的氮钾肥料利用率最高,分别达到64.21%和48.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施肥 氮肥增效剂 肥料利用率 产量
下载PDF
缓/控释尿素在稻田土壤中养分释放与转化特点及脲酶响应 被引量:11
10
作者 王薇 李东坡 +2 位作者 王术 武志杰 张玉兰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6-121,145,共7页
采用田间应用试验方法,研究利用3种生化抑制剂双氰胺(DCD)或3,5-二甲基吡唑磷酸盐(DMP)和N丁基硫代磷酰三胺(NBPT)对尿素氮转化的协同作用、结合氮肥增效剂多肽(PA)或丙烯酸树脂包膜制成的缓/控释尿素肥料在北方粳稻土壤中养分释放与转... 采用田间应用试验方法,研究利用3种生化抑制剂双氰胺(DCD)或3,5-二甲基吡唑磷酸盐(DMP)和N丁基硫代磷酰三胺(NBPT)对尿素氮转化的协同作用、结合氮肥增效剂多肽(PA)或丙烯酸树脂包膜制成的缓/控释尿素肥料在北方粳稻土壤中养分释放与转化特点,明确肥料在北方稻田土壤中的缓/控释性能。结果表明:所用肥料在水田土壤中尿素态氮都能保持到水稻灌浆期,尿素有效性至少可达82d,2种生化抑制剂结合包膜肥料可达146d,完全可以满足水稻整个生长期的氮素供给,脲酶抑制剂NBPT及包膜层具有显著的缓/控释作用效果;而多肽活性物质在稻田土壤中无明显抑制尿素转化作用。在水稻生长前、中期,土壤铵态氮含量很高,完全能满足水稻对铵态氮的吸收,硝化抑制剂DCD或DMP和水田淹水土壤生态环境共同作用使土壤中铵态氮大量存在、硝态氮较少,总体上DMP作用效果优于DCD;所有肥料对水田土壤脲酶活性影响差异不大,PA没有起到保持土壤中大量的氮素养分和减少氮素损失的显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生化抑制剂 氮肥增效剂 缓/控释尿素肥料 养分释放与转化 脲酶活性
下载PDF
不同施氮措施对冬小麦农田土壤温室气体通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11
作者 朱龙飞 徐越 +4 位作者 张志勇 于旭昊 马新明 闫广轩 孔玉华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43-151,共9页
农田生态系统是大气中温室气体重要的排放源,其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全球人为活动产生总量的10%-12%,减少农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的排放,对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缓解全球变暖具有积极的作用。以河南省平顶山市冬小麦农田为研究对象,设置5... 农田生态系统是大气中温室气体重要的排放源,其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全球人为活动产生总量的10%-12%,减少农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的排放,对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缓解全球变暖具有积极的作用。以河南省平顶山市冬小麦农田为研究对象,设置5种施氮措施,分别为:尿素+脲酶抑制剂(U+HQ)、尿素+硝化抑制剂(U+DCD)、尿素+脲酶抑制剂+硝化抑制剂(U+HQ+DCD)和包膜尿素(PCU),并以尿素(U)为对照,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测定分析了冬小麦栽培关键阶段N_2O、CO_2和CH_4通量及其累积通量。研究表明,3种温室气体通量均随小麦生长呈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的趋势。与U相比,其他4种施氮措施均减少N_2O累积通量,减排效果呈U+DCD>PCU>U+HQ>U+HQ+DCD的规律,其中U+DCD及PCU减排效果较显著,降幅分别为44.44%和20.99%(P<0.05);除U+HQ外,U+DCD、U+HQ+DCD和PCU均显著降低了CO_2的累积排放量(P<0.05),减排效果呈U+HQ+DCD (42.29%)>PCU (40.84%)>U+DCD (34.78%)>U+HQ (6.07%)的规律;其他4种施氮措施均显著降低了CH4的累积吸收量(P<0.05),其中U+DCD和U+HQ+DCD降幅较大,分别为48.21%和49.40%(P<0.05)。与U相比,其他4种施氮措施均显著降低了温室气体全球增温潜势,减排效果呈PCU>U+HQ+DCD>U+DCD>U+HQ,降幅分别为38.29%、36.64%、36.03%、6.54%(P<0.05)。不同施氮措施对小麦产量有显著影响(P<0.05),呈U+DCD>U+HQ>U>PCU>U+HQ+DCD的规律。综合分析表明,普通尿素配施硝化抑制剂可以有效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并提高冬小麦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氮措施 冬小麦农田 温室气体通量 氮肥增效剂
下载PDF
高效稳定性硫酸铵氮肥在黑土中的施用效果 被引量:10
12
作者 崔磊 李东坡 +5 位作者 武志杰 李学红 李永华 闫增辉 郑野 张金明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390-2398,共9页
为筛选高效稳定性氮肥,采用盆栽试验,通过监测施用不同处理的稳定性硫酸铵对黑土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表观硝化率、硝化抑制率、玉米生长指标、产量和氮素效率等指标的影响,研究添加不同生化抑制剂配方的稳定性硫酸铵态氮肥在吉林黑土... 为筛选高效稳定性氮肥,采用盆栽试验,通过监测施用不同处理的稳定性硫酸铵对黑土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表观硝化率、硝化抑制率、玉米生长指标、产量和氮素效率等指标的影响,研究添加不同生化抑制剂配方的稳定性硫酸铵态氮肥在吉林黑土玉米栽培中的施用效果。本试验以不施氮肥(CK)和施硫酸铵(N)为对照,在硫酸铵中分别添加硝化抑制剂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DMPP)、2-氯-6-三甲基吡啶(CP),氮保护剂(N-GD)和肥料增效剂(HFJ)及其组合,制成9种稳定性硫酸铵氮肥。结果表明:与单施硫酸铵氮肥处理相比,在黑土中添加DMPP和DMPP组合显著影响土壤中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及土壤表观硝化率,铵态氮含量提高1.4~2.0倍,硝态氮含量降低13.6%~17.9%,土壤表观硝化率降低55.3%~59.8%;添加DMPP、DMPP+HFJ和DMPP+N-GD组合硝化抑制率最高,达到16.5%以上;添加DMPP+HFJ+N-GD和HFJ的硫酸铵处理玉米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加最显著,增加4.5~5.3倍;硫酸铵添加硝化抑制剂和肥料增效剂对株高无显著影响;添加HFJ的硫酸铵处理玉米生物量、籽粒产量、经济系数、收获指数、氮肥农学利用率、氮素吸收利用率、肥料贡献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增加最显著,分别增加1.2、2.5、0.7、0.6、2.7、2.1、1.3和2.5倍。添加HFJ和DMPP、DMPP+HFJ、DMPP+N-GD处理的硫酸铵处理在黑土中施用效果最好,但是DMPP成本较高,因此,兼顾成本和氮肥利用率,建议稳定性硫酸铵态氮肥生化抑制剂首选氮肥增效剂HFJ,其次选择DMPP+HFJ或者DMPP+N-G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化抑制剂 氮肥增效剂 籽粒产量 表观硝化率 氮肥利用率
原文传递
氮肥增效剂在小麦上的应用效果探索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桂召贵 雷金福 +4 位作者 王明秀 鲁平东 李慧 徐林林 刘枫 《中国农学通报》 2015年第17期169-173,共5页
为了探索氮肥增效剂在小麦上的应用效果,以为在沿江江南地区推广此类产品提供科学依据。在磷、钾肥用量相同的条件下,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氮肥增效剂不同施用方法对小麦产量和生长性状、氮肥农学效率以及施肥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 为了探索氮肥增效剂在小麦上的应用效果,以为在沿江江南地区推广此类产品提供科学依据。在磷、钾肥用量相同的条件下,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氮肥增效剂不同施用方法对小麦产量和生长性状、氮肥农学效率以及施肥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氮肥处理较不施氮对照增产3075-4410kg/hm^2,增产幅度最低也可达88.9%;配施增效剂处理较相应氮肥处理有效穗平均增加100.1万/hm^2,增幅15.61%;产量平均提高528.25kg/hm^2,增幅达7.74%;氮肥农学效率平均提升3kg/kg,增幅为16.75%。氮肥减量25%配施伴能处理每公斤氮肥小麦生产效率最高,为25.36蚍;氮肥基追各半,基肥配施增效剂处理产量和净增收入均最高,分别达7869kg/hm^2和8524.50元/hm^2。在试验土壤肥力条件下,氮肥仍是小麦生长最关键的营养因子,氮肥增效剂的作用主要是促进有效稳增加,提高成穗率;氮肥增效剂能提高氮肥利用率和小麦生产效率,节约肥料用量及成本,促进小麦增产增收。综合考虑,氮肥基追各半,基肥配施增效剂可作为推荐施肥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增效剂 小麦 产量
下载PDF
氮肥增效剂用量对玉米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9
14
作者 王丹阳 边文范 +5 位作者 董晓霞 张玉凤 董亮 郭洪海 Luo Jiafa 田慎重 《山东农业科学》 2019年第12期53-57,共5页
研究不同用量氮肥增效剂对玉米干物质量、籽粒产量、氮吸收量和籽粒粗蛋白含量的影响。试验以无氮处理为对照(CK),设置7个氮肥增效剂用量处理,分别为添加0(JNW0)、1%(JNW1)、2%(JNW2)、3%(JNW3)、4%(JNW4)、5%(JNW5)、6%(JNW6)氮肥增效... 研究不同用量氮肥增效剂对玉米干物质量、籽粒产量、氮吸收量和籽粒粗蛋白含量的影响。试验以无氮处理为对照(CK),设置7个氮肥增效剂用量处理,分别为添加0(JNW0)、1%(JNW1)、2%(JNW2)、3%(JNW3)、4%(JNW4)、5%(JNW5)、6%(JNW6)氮肥增效剂的聚能网尿素。结果表明,JNW2处理玉米产量和秸秆干物质量分别达到8790 kg/hm^2和7545.6 kg/hm^2,分别比其它处理高2.0%~15.6%和4.7%~21.0%;其籽粒吸氮量、秸秆吸氮量及籽粒粗蛋白含量分别比其它处理高8.5%~31.1%、19.6%~93.5%、3.4%~29.5%;同时,JNW2处理的氮肥利用率显著高于其它氮肥增效剂用量处理。添加氮肥增效剂能够显著提高玉米产量、干物质量、氮吸收量、籽粒粗蛋白含量和氮肥利用率,在本试验条件下,添加2%氮肥增效剂的聚能网尿素处理增产效果最好,氮肥利用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氮肥增效剂 产量 氮肥利用率 干物质量
下载PDF
生物炭配施硝化/脲酶抑制剂对亚热带水稻土活性氮气体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黄佳佳 何莉莉 +5 位作者 刘玉学 吕豪豪 汪玉瑛 陈照明 陈金媛 杨生茂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27-1036,共10页
探究施用生物炭和脲酶抑制剂/硝化抑制剂对亚热带水稻土氮素硝化过程的调控作用、氨挥发和N_(2)O排放的温室效应潜能的影响,确定生物炭与硝化和脲酶抑制剂的最佳组合,可为削减施用氮肥带来的活性氮气体排放对环境的负面风险提供理论依... 探究施用生物炭和脲酶抑制剂/硝化抑制剂对亚热带水稻土氮素硝化过程的调控作用、氨挥发和N_(2)O排放的温室效应潜能的影响,确定生物炭与硝化和脲酶抑制剂的最佳组合,可为削减施用氮肥带来的活性氮气体排放对环境的负面风险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采用室内好气培养试验方式,以单施尿素(N)为对照,设置7个试验处理[尿素+生物炭(NB),尿素+硝化抑制剂(N+NI),尿素+脲酶抑制剂(N+UI),尿素+硝化抑制剂+脲酶抑制剂(N+NIUI),尿素+硝化抑制剂+生物炭(NB+NI),尿素+脲酶抑制剂+生物炭(NB+UI),尿素+硝化抑制剂+脲酶抑制剂+生物炭(NB+NIUI)],观测生物炭与脲酶抑制剂(NBPT)/硝化抑制剂(DMPP)配施下土壤无机氮含量、N_(2)O排放及氨挥发的变化动态。结果表明:1)培养期间,与N处理(5.11 mg N·kg^(-1)·d^(-1))相比,NB处理的土壤硝化速率常数显著增加33.9%,N+NI处理显著降低22.9%;NB处理显著提高了氨氧化细菌(AOB)丰度,增幅达56.0%。2)与N处理相比,N+NI和NB+NI处理的NH;累积排放量均显著增加约49%;N+UI处理降低了NH;累积损失量,NB+UI处理抑制效果更明显。3)各处理的N_(2)O排放速率高峰均出现在施肥后前10 d^(-1) NB处理的N_(2)O排放高峰出现最早,N处理排放速率最高(5.87μg·kg^(-1)·h;);硝化抑制剂与脲酶抑制剂配施减少土壤N_(2)O排放的效果最佳。综合计算各处理直接N_(2)O和间接N_(2)O(NH;)排放产生的温室效应潜能(GWP)发现,N+NI和NB+NI处理较N处理分别增加了34.8%和40.9%,而NB和NB+UI处理的GWP显著降低了45.9%和60.5%。因此,生物炭与脲酶抑制剂配施对降低土壤活性氮气体排放所产生的温室效应潜能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氮肥增效剂 气态氮损失 温室效应潜能
原文传递
不同灌水量下尿素添加适宜氮肥增效剂促进夏玉米灌浆增产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澳旗 张俊 +3 位作者 崔晓路 赵璐 刘杰 胡田田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99-110,共12页
为揭示不同灌水水平和氮肥增效剂类型对夏玉米籽粒灌浆过程的影响规律,以郑单958品种为研究对象,采用裂区设计,主区设置2个灌水水平:40 mm(W1)、60 mm(W2);副区在单施尿素(U)的基础上添加不同类型氮肥增效剂:脲酶抑制剂(NBPT)、硝化抑制... 为揭示不同灌水水平和氮肥增效剂类型对夏玉米籽粒灌浆过程的影响规律,以郑单958品种为研究对象,采用裂区设计,主区设置2个灌水水平:40 mm(W1)、60 mm(W2);副区在单施尿素(U)的基础上添加不同类型氮肥增效剂:脲酶抑制剂(NBPT)、硝化抑制剂(DCD)、双效抑制剂(NBPT+DCD),采用Richards方程模拟夏玉米籽粒灌浆过程,研究不同灌水水平和氮肥增效剂类型对夏玉米各灌浆特征参数的调控效应,同时分析不同处理对夏玉米干物质转运和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氮肥增效剂下夏玉米的籽粒产量均显著高于U,DCD和NBPT+DCD的效果优于NBPT;增加灌水量至60 mm,可使氮肥增效剂的增产效果增强,NBPT、DCD和NBPT+DCD的产量分别提高了6.55%、5.36%和10.53%。NBPT、DCD和NBPT+DCD的转运率分别比U增大23.42%、19.58%和45.33%;两个灌水水平下的转运率无显著差异。Richards模型能较好地模拟夏玉米籽粒灌浆动态过程,拟合方程决定系数均在0.99以上。W2较W1水平显著延长了夏玉米总灌浆期持续时间,且延长了灌浆快增期和缓增期的灌浆时间,显著提高了缓增期的灌浆速率。3种氮肥增效剂均可提高夏玉米平均灌浆速率,且NBPT+DCD和DCD提高了灌浆快增期的灌浆速率。不同氮肥增效剂在不同灌水水平下效果不同。W2水平下,DCD能提高籽粒灌浆起始生长势,其总灌浆期持续时间延长且优化了3个灌浆阶段的时长比例,平均灌浆速率较高,达0.828 g/d,是该研究中灌水水平和氮肥增效剂类型的最佳组合,研究可为关中地区氮肥增效剂的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 尿素 夏玉米 氮肥增效剂 灌浆 Richards模型
下载PDF
双氰胺对污泥堆肥过程中酶活性和细菌群落演变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姜继韶 雷建森 +6 位作者 王洋 余豆 董为 张小芳 郭凤麒 张馨丹 闫广轩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478-1486,共9页
鉴于氮肥增效剂在农田中的保氮经验,研究其对堆肥中氮素的保持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研究以氮肥增效剂-双氰胺(Dicyandiamide, DCD)为添加剂,脱水污泥为堆肥原料,进行了20 d的堆肥试验,探讨DCD对堆肥过程中氮素转化和酶活性变化及其细菌... 鉴于氮肥增效剂在农田中的保氮经验,研究其对堆肥中氮素的保持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研究以氮肥增效剂-双氰胺(Dicyandiamide, DCD)为添加剂,脱水污泥为堆肥原料,进行了20 d的堆肥试验,探讨DCD对堆肥过程中氮素转化和酶活性变化及其细菌群落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DCD的添加降低了堆肥高温期的温度,延长了高温期的持续天数;DCD组显著降低了高温期NH_(4)-N的含量和整个时期NO_(3)-N的含量.堆肥结束时,总氮含量与对照相比提高了14.8%.此外,DCD的添加抑制了高温期纤维素分解酶和蛋白酶的活性,抑制了整个过程的硝酸还原酶的活性,而且高温期时,DCD组中厚壁菌门和绿弯菌门的丰度显著低于对照.冗余分析表明,NH_(4)-N、pH和温度主要影响高温期时酶的活性,NO_(3)-N和总氮主要影响稳定期时酶的活性.综上所述,DCD通过降低高温期的微生物丰度和相关酶活性,减缓了高温期的氨化作用和后期的硝化作用,减少了氮素损失,是一种可行的污泥堆肥添加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增效剂 双氰胺 氮素转化 酶活性 细菌群落
原文传递
几种硝化抑制剂和包硫尿素(SCU)对土壤N素形态和小麦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永强 王雅楣 +4 位作者 杨越超 贾继文 解璐晗 姚瑶 焦树英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2016年第3期230-237,共8页
采用土壤盆栽法,研究了双氰胺(DCD)、硫脲(THU)和硫脲甲醛树脂(TFR)以及包硫尿素(SCU)对土壤氮素形态和小麦产量的影响。试验共设不施氮(CK)、单施尿素、包硫尿素(SCU)、以及尿素分别与DCD、THA、TUF的3个浓度梯度(分别按尿素用量的0.5%... 采用土壤盆栽法,研究了双氰胺(DCD)、硫脲(THU)和硫脲甲醛树脂(TFR)以及包硫尿素(SCU)对土壤氮素形态和小麦产量的影响。试验共设不施氮(CK)、单施尿素、包硫尿素(SCU)、以及尿素分别与DCD、THA、TUF的3个浓度梯度(分别按尿素用量的0.5%、1%、2%)配合施用共12个处理。结果表明:随添加浓度的增加,硝化抑制作用逐渐增强,高剂量硝化抑制剂显著降低土壤NO-3-N含量,在2%添加浓度下,DCD、THU、TFR的土壤NO-3-N浓度分别比单施尿素降低29%、22%和14%,对土壤表观硝化率的抑制强度也是2%DCD>2%THU>2%TFR;SCU处理与2%DCD作用强度接近,且在施用早期就体现抑制效果,并在追肥后第74 d土壤表观硝化率显著低于使用硝化抑制剂的处理(P<0.05);硝化抑制剂和SCU都可以使土壤NH+4-N含量稳定在较高的水平,抑制剂用量越多,土壤NH+4-N含量越高;与单施尿素相比,尿素+DCD模式,均可提高小麦产量,且在0.5%、1%、2%添加浓度,都达到显著水平(P<0.05);THU在1.0%和2.0%添加浓度,小麦产量显著高于单施尿素,但增产效果次于DCD。总体上,包硫尿素(SCU)比硝化抑制剂在控释氮素方面效果更持久,而3种硝化抑制剂中,在控制土壤NH+4-N转化、土壤硝化抑制方面,DCD和THU优于TFR;作为外源添加物的抑制剂长期应用可能对土壤环境造成潜在的危害,不同硝化抑制在土壤中的形态归趋和长期作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增效剂 双氰胺 硫脲 硫脲甲醛树脂 氮素形态
下载PDF
磷氮阻燃剂的合成及其应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范瑞兰 王利生 李弥异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9-12,共4页
简要概述了近年来聚合型有机磷系、磷氮系阻燃剂的合成动向及阻燃特性,结合本实验室的工作,重点介绍了季戊四醇螺环磷酸酯类、笼状磷酸酯类及其它含磷-氮键的单体型膨胀阻燃剂的近期研究动态。
关键词 聚合型有机磷系 磷氮协效阻燃 膨胀型阻燃剂
下载PDF
氮肥增效剂对水稻叶片保护酶活性、叶绿素含量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帅鹏 杨宙 +4 位作者 胡兰香 束爱萍 肖宇龙 孙明珠 何虎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2年第5期121-126,共6页
研究施用氮肥增效剂对水稻叶片保护酶活性、叶绿素含量及产量的影响,旨在为制定合理的稻田管理措施以提高水稻产量和稻田氮肥利用率提供科学依据。2019年在江西省进贤县设置田间试验,氮肥增效剂选用硝化抑制剂双氰胺和脲酶抑制剂氢醌,... 研究施用氮肥增效剂对水稻叶片保护酶活性、叶绿素含量及产量的影响,旨在为制定合理的稻田管理措施以提高水稻产量和稻田氮肥利用率提供科学依据。2019年在江西省进贤县设置田间试验,氮肥增效剂选用硝化抑制剂双氰胺和脲酶抑制剂氢醌,处理包括常规施肥和分别在基肥、穗肥以及基肥和穗肥增施氮肥增效剂的处理共4个。结果表明,施用氮肥增效剂能够提高水稻生育后期叶片叶绿素含量和保护酶活性,增强叶片组织保护能力,延缓叶片衰老进程,延长叶片光合功能期,提高产量和氮肥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增效剂 水稻 保护酶活性 产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