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6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氮系阻燃剂的研究及应用概况 被引量:45
1
作者 王海军 陈立新 缪桦 《热固性树脂》 CAS CSCD 2005年第4期36-41,共6页
氮系阻燃剂高效且本身及其分解产物低毒,成为当今阻燃剂的发展方向。文中概述了氮系阻燃剂及氮-磷复合阻燃剂的特点、分类及其阻燃机理,归纳了该阻燃体系在环氧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酚醛树脂、聚乙烯和聚氨酯等体系中的应用概况,并指... 氮系阻燃剂高效且本身及其分解产物低毒,成为当今阻燃剂的发展方向。文中概述了氮系阻燃剂及氮-磷复合阻燃剂的特点、分类及其阻燃机理,归纳了该阻燃体系在环氧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酚醛树脂、聚乙烯和聚氨酯等体系中的应用概况,并指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燃剂 含氮化合物 阻燃机理 应用
下载PDF
润滑油基础油中含氮化合物对其氧化安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32
2
作者 陈月珠 周文勇 +1 位作者 周亚松 梁文杰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67-72,共6页
将用四氯化钛和二氯化铜两步络合法得到的含氮化合物,即碱性含氮化合物和非碱性含氮化合物的浓缩物,分别以不同的浓度回掺入150SN、500SN、150ZN和600ZN四种润滑油基础油中,考察其对基础油氧化安定性的影响。结... 将用四氯化钛和二氯化铜两步络合法得到的含氮化合物,即碱性含氮化合物和非碱性含氮化合物的浓缩物,分别以不同的浓度回掺入150SN、500SN、150ZN和600ZN四种润滑油基础油中,考察其对基础油氧化安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含氮化合物的存在对润滑油基础油的氧化安定性是不利的,其中碱性含氮化合物的影响更为显著,非碱性含氮化合物影响较弱;含硫化合物的存在则对润滑油基础油的氧化起抑制作用。还将碱氮、非碱氮和硫的含量与润滑油基础油的氧化诱导期进行关联,提出了一个经验关联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滑油 基础油 氮化合物 氧化安定性
下载PDF
不同氮素水平对甜瓜芳香物质和营养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0
3
作者 潜宗伟 陈海丽 刘明池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451-1458,共8页
以"京玉五号"为试材,利用GC-MS测定法,在溶液培养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氮素供应水平对甜瓜芳香物质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氮素水平条件下,甜瓜的芳香物质的种类和含量差异显著。乙酸-2-甲基丙基酯、乙酸丁酯和2-甲基... 以"京玉五号"为试材,利用GC-MS测定法,在溶液培养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氮素供应水平对甜瓜芳香物质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氮素水平条件下,甜瓜的芳香物质的种类和含量差异显著。乙酸-2-甲基丙基酯、乙酸丁酯和2-甲基丁酸乙酯等特征芳香物质的含量随着氮素水平的升高先升高后下降,在100%的氮素处理水平下,甜瓜的特征芳香物质含量相对较高。随着氮素水平的升高,甜瓜的折光糖含量、Vc、可溶性糖和糖酸比等营养品质表现下降的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200.72~401.44 mg/L氮素是甜瓜优质高产栽培适宜的施氮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瓜 氮素 芳香物质 营养品质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车排子凸起上、下层系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差异及其意义 被引量:29
4
作者 刘洛夫 孟江辉 +5 位作者 王维斌 靳军 吴琳 赵彦德 王萍 支东明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77-390,共14页
根据原油物性、化学组成、生物标志化合物以及稳定碳同位素等特征,将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各层系的原油划分为2组:一组是储集在侏罗系及以下层系的原油(下层系原油),另一组是储集在白垩系及以上层系的原油(上层系原油)。同一组原油的物... 根据原油物性、化学组成、生物标志化合物以及稳定碳同位素等特征,将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各层系的原油划分为2组:一组是储集在侏罗系及以下层系的原油(下层系原油),另一组是储集在白垩系及以上层系的原油(上层系原油)。同一组原油的物理和化学特征相似,而不同组的原油则相差较大。下层系原油为同一来源,来自二叠系烃源岩;上层系原油亦为同一来源,主要来自侏罗系。利用含氮化合物分布特征对该区进行油源划分和对比的结果与用密度、粘度、原油族组成和生物标志化合物等参数所得到的结果完全吻合,可见含氮化合物也可以用于原油类型划分和油源对比方面的研究。最后建立了车排子凸起的油气成藏模式:车排子凸起紧邻凹陷,油源条件充足;构造位置有利,是油气运移的优势指向区;该区发育的众多断层和不整合面,为油气的运移提供了良好的通道。油气沿断裂垂向运移时遇到不整合面则发生侧向运移,从而在空间上构成'Z'字形或呈阶梯状的运移路线,最终形成油藏类型多、含油层系多的成藏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标志化合物 含氮化合物 原油 地球化学 油源 油气成藏 车排子凸起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塔中、塔北地区志留系古油藏的油气运移 被引量:28
5
作者 陈元壮 刘洛夫 +3 位作者 陈利新 赵素平 李超 霍红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73-482,共10页
运用含氮化合物咔唑类探讨塔中、塔北地区在第一期成藏时志留系油气藏的烃类的运移方向 ,为建立古油藏成藏模式 ,预测原生油气藏分布提供依据 .研究表明 ,塔中志留系古油藏的油气主要来源于满加尔凹陷的中、下寒武统烃源岩 ,向西南—南... 运用含氮化合物咔唑类探讨塔中、塔北地区在第一期成藏时志留系油气藏的烃类的运移方向 ,为建立古油藏成藏模式 ,预测原生油气藏分布提供依据 .研究表明 ,塔中志留系古油藏的油气主要来源于满加尔凹陷的中、下寒武统烃源岩 ,向西南—南的方向首先进入塔中志留系 ,然后沿不整合面或顺储层从北西向南东和从北东向南西 2个方向向志留系在塔中地区的尖灭线附近运移 .塔北志留系古油藏的油气也主要来自满加尔凹陷的中、下寒武统烃源岩 ,首先向北西方向进入塔北隆起的志留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氮化合物 咔唑类 油气运移 古油藏 志留系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应用含氮化合物探讨油气运移和注入方向 被引量:23
6
作者 李贤庆 侯读杰 +5 位作者 肖贤明 阳开林 唐友军 包建平 马安来 熊波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2期200-205,共6页
利用原油中含氮化合物组成和绝对浓度的变化,结合烃类生物标志物指标研究,该文探讨了我国渤海海域曹妃甸及临近地区的油气运移特征和注入方向。结果表明,原油中含氮化合物的分布和组成特征较好地指示了该区的油气运移效应。随着运移作... 利用原油中含氮化合物组成和绝对浓度的变化,结合烃类生物标志物指标研究,该文探讨了我国渤海海域曹妃甸及临近地区的油气运移特征和注入方向。结果表明,原油中含氮化合物的分布和组成特征较好地指示了该区的油气运移效应。随着运移作用的加强,含氮化合物绝对浓度下降,"屏蔽"型与"暴露"型或"半屏蔽"型化合物的比值增加。沙垒田凸起油气运移方向是自东向西,注入点在凸起东侧。沙东南构造带油气存在2个运移和注入方向,即北东方向和西南方向。石臼坨凸起及倾没端油气是从西北方向运移和注入的。这与烃类生物标志物成熟度参数变化所揭示的油气运移和注入方向相一致,也与该区油气分布和勘探实践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氮化合物 油气运移 油藏 分馏效应 渤海海域 分子地球化学
下载PDF
东营凹陷辛东地区有效输导体系及成藏模式 被引量:18
7
作者 刘华 蒋有录 陈涛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3-18,共6页
以断层、砂体及断-砂组合关系分析为基础,结合地质、地震、地化等资料,对东营凹陷辛东地区的油气来源、有效输导体系和成藏模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辛东地区主要以沙四型原油为主,构造两翼的油气来源相对单一,主要由相邻的牛庄和民丰... 以断层、砂体及断-砂组合关系分析为基础,结合地质、地震、地化等资料,对东营凹陷辛东地区的油气来源、有效输导体系和成藏模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辛东地区主要以沙四型原油为主,构造两翼的油气来源相对单一,主要由相邻的牛庄和民丰生油洼陷供烃;构造核部的油气主要由牛庄、民丰洼陷以及下伏地层的烃源岩提供,来源相对较为复杂。含氮化合物的分布特征揭示了该区油气的注入方向为西北和西南方向的民丰洼陷和牛庄洼陷。该区油气运移的有效输导体系主要受辛172、辛120和永20断层控制,据此建立的砂体控藏模式、圈闭控藏模式和断、砂匹配关系控藏模式可用来指导该区的油气藏勘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营凹陷 辛东地区 含氮化合物 有效输导体系 成藏模式
下载PDF
碱氮化合物喹啉催化裂化转化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20
8
作者 于道永 徐海 +1 位作者 阙国和 王宗贤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3-47,共5页
采用固定床微反活性实验装置,以甲苯、十六烷、四氢萘为溶剂,研究了碱性含氮化合物喹啉的催化裂化转化规律。反应温度、催化剂与原料油的质量比、空速、原料氮含量都影响待生催化剂的氮含量和氮在产物中的分布。催化剂的酸性、烃类溶剂... 采用固定床微反活性实验装置,以甲苯、十六烷、四氢萘为溶剂,研究了碱性含氮化合物喹啉的催化裂化转化规律。反应温度、催化剂与原料油的质量比、空速、原料氮含量都影响待生催化剂的氮含量和氮在产物中的分布。催化剂的酸性、烃类溶剂的供氢能力对喹啉裂化有显著影响。催化裂化待生催化剂上的焦炭由烃生焦、吸附氮焦和缩合氮焦组成。提出了喹啉催化裂化的可能转化途径:喹啉通过物理或化学作用吸附于催化剂表面,或在催化剂上脱氢缩合生焦;喹啉烷基化;喹啉加氢生成四氢喹啉,四氢喹啉进一步裂化转化为吡啶、苯胺和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 微活试验 含氮化合物 喹啉 转化
下载PDF
城市污水灌溉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5
9
作者 万正成 李明武 王磊 《江苏环境科技》 2004年第1期29-31,共3页
污水灌溉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水资源紧张的局面,对保护水资源有一定的益处,又能给农作物带来养分,增加产量。利用河海大学水资源开发利用国家专业实验室的汉王野外基地-汉王试验站,选择以生活污水为主的奎河污水为灌溉水源,通过田间污水... 污水灌溉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水资源紧张的局面,对保护水资源有一定的益处,又能给农作物带来养分,增加产量。利用河海大学水资源开发利用国家专业实验室的汉王野外基地-汉王试验站,选择以生活污水为主的奎河污水为灌溉水源,通过田间污水灌溉模拟实验,探讨了污染物质在土壤及地下水中的转化规律,为充分利用土地污水处理系统、科学地指导污水灌溉具有实际意义,为污灌的科学管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水质 污水灌溉工艺 水源 氮化物
下载PDF
直馏柴油和焦化柴油中含氮化合物类型分布 被引量:22
10
作者 张月琴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1-45,共5页
采用中性硅胶柱分离、富集直馏柴油和焦化柴油中的含氮化合物,进一步用酸改性硅胶柱将含氮化合物分离成碱性含氮化合物和中性含氮化合物,利用GC-MS定性,结合含氮化合物的GC保留特性和沸点分布规律,确定直馏柴油和焦化柴油中合氮化合物... 采用中性硅胶柱分离、富集直馏柴油和焦化柴油中的含氮化合物,进一步用酸改性硅胶柱将含氮化合物分离成碱性含氮化合物和中性含氮化合物,利用GC-MS定性,结合含氮化合物的GC保留特性和沸点分布规律,确定直馏柴油和焦化柴油中合氮化合物的类型。结果表明,直馏柴油中中性含氮化合物占总含氮化合物的质量分数在70%以上,主要是苯并咔唑类含氮化合物;焦化柴油中含氮化合物包括吡啶类、苯胺类、吲哚类、喹啉类和咔唑类等含氮化合物,其中中性含氮化合物的含量比碱性含氮化合物稍高,占总含氮化合物的质量分数在5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氮化合物 直馏柴油 焦化柴油 GC—NCD
下载PDF
海洋细菌Bacillus sp.次生代谢产物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14
11
作者 高昊 陈国栋 +3 位作者 唐金山 张树丹 王乃利 姚新生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9-75,共7页
目的研究1株海洋细菌Bacillus sp.(No.DY1979)的次生代谢产物。方法采用各种色谱手段进行分离和纯化,根据各种光谱技术对单体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得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2′-二硫代二苯并噻唑(2,2′-dibenzothiazolyl disu... 目的研究1株海洋细菌Bacillus sp.(No.DY1979)的次生代谢产物。方法采用各种色谱手段进行分离和纯化,根据各种光谱技术对单体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得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2′-二硫代二苯并噻唑(2,2′-dibenzothiazolyl disulfide,1)、2(3H)-苯并噻唑酮(2(3H)-benzothiazolone,2)、环(甘-脯)二肽(cyclo(Gly-Pro),3)、环(亮-脯)二肽(cyclo(Leu-Pro),4)、环(甘-丙)二肽(cyclo(Gly-Ala),5)、色氨酸(tryptophan,6)、1,2,3,4-四氢-3-羧基-2-卡波林(1,2,3,4-tetrahydro-3-carboxy-2-carboline,7)、胸腺嘧啶(thymine,8)、尿嘧啶(uracil,9)、苯乙酸(phenylace-tic acid,10)、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1,2-benzenedicarboxylic acid diisobutyl ester,11)、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1,2-benzenedicarboxylic acid dibutyl ester,12)。结论化合物1、2为含硫含氮的杂环类化合物,化合物1为细菌中首次分离,化合物2曾从另一株海洋细菌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9为含氮成分,其中化合物3-5为常见的细菌代谢产物环二肽,化合物6、7属氨基酸及其衍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细菌 BACILLUS sp. 次生代谢产物 杂环 苯并噻唑 含硫化合物 含氮化合物
下载PDF
非碱氮化合物吲哚催化裂化转化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15
12
作者 于道永 徐海 +1 位作者 阙国和 王宗贤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2-28,共7页
采用固定床微反活性实验装置,以甲苯、十六烷、四氢萘为溶剂,研究了非碱性含氮化合物吲哚的催化裂化转化规律。反应温度、催化剂与原料油的质量比、空速、原料氮含量都影响待生催化剂的氮含量和氮在产物中的分布。吲哚在催化裂化实验条... 采用固定床微反活性实验装置,以甲苯、十六烷、四氢萘为溶剂,研究了非碱性含氮化合物吲哚的催化裂化转化规律。反应温度、催化剂与原料油的质量比、空速、原料氮含量都影响待生催化剂的氮含量和氮在产物中的分布。吲哚在催化裂化实验条件下较易发生裂化开环反应,生成苯胺类和氨。催化剂的酸性、烃类溶剂的供氢能力对吲哚裂化有显著影响,酸性中心的作用有利于吲哚转化为氨;溶剂供氢能力越强,氨氮产率越高。提出了吲哚催化裂化的可能转化途径:吲哚通过物理或化学作用吸附于催化剂表面,或在催化剂上脱氢缩合生焦;吲哚烷基化;吲哚需先加氢生成二氢吲哚,二氢吲哚快速裂化转化为苯胺和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 转化规律 吲哚 含氮化合物 甲苯 十六烷 四氢萘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哈得逊及相邻地区原油含氮化合物分布特征及油藏充注方向探讨 被引量:16
13
作者 肖中尧 黄光辉 +3 位作者 王培荣 张秋茶 卢玉红 胡晓勇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63-270,共8页
塔里木盆地哈得逊及相邻地区存在一些化学组成相似的中—高密度原油。对原油中含氮化合物浓度和相对组成特征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原油中含氮化合物分布特征和原油的运移分馏效应存在较好的成因联系。随着运移作用的加强,“屏... 塔里木盆地哈得逊及相邻地区存在一些化学组成相似的中—高密度原油。对原油中含氮化合物浓度和相对组成特征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原油中含氮化合物分布特征和原油的运移分馏效应存在较好的成因联系。随着运移作用的加强,“屏蔽”型与“暴露”型或“半屏蔽”型化合物的比值增加,含氮化合物浓度下降,且不同化合物之间的比值均表现出较强的协同变化关系。含氮化合物运移参数的分布特征表明,哈得4油田原油总体上具有由北向南的运移和充注过程。这与区域上原油的运移方向是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原油 含氮化合物 分馏效应 运移作用 协同变化关系 油藏 地球化学
下载PDF
石油中的氮化合物 被引量:14
14
作者 任飞 《广东化工》 CAS 2006年第8期38-40,共3页
介绍了石油及产品中氮化合物的起源、分布、分类、危害及各类氮化物的浓缩、分离、鉴定的各种方法。综述了酸精制、溶剂精制等脱除石油产品中氮及各种总氮的测定方法。
关键词 石油 氮化合物 综述
下载PDF
氮化物对NiW/Al_2O_3上DBT和4,6-DMDBT加氢脱硫反应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4
15
作者 王倩 龙湘云 聂红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0-34,共5页
以碱性氮化物喹啉和非碱性氮化物吲哚为杂质模型化合物,考察其对DBT和4,6-DMDBT在NiW/Al_2O_3上的加氢脱硫活性和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氮化物对DBT和4,6-DMDBT的加氢脱硫反应存在截然不同的作用结果;氮化物存在条件下,DBT的加氢脱硫... 以碱性氮化物喹啉和非碱性氮化物吲哚为杂质模型化合物,考察其对DBT和4,6-DMDBT在NiW/Al_2O_3上的加氢脱硫活性和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氮化物对DBT和4,6-DMDBT的加氢脱硫反应存在截然不同的作用结果;氮化物存在条件下,DBT的加氢脱硫反应通过直接脱硫路线活性的提高得到改善,而4,6-DMDBT的加氢脱硫反应由于氮化物的存在受到抑制,这主要是因为氮化物在加氢活性位上的吸附抑制了硫化物在加氢活性位上的吸附,从而抑制了加氢路线的进行;但氮化物作用下催化剂表面结构重排使硫化物氢解活性提高成为可能,此时硫化物的分子大小和分子结构起到了决定性作用;DBT由于分子体积小、通过S原子与氢解活性位接触容易而提高氢解活性,4,6-DMDBT由于分子体积大和4、6位的位阻效应以及氮化物的拥塞效应,其氢解活性随N含量的升高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物 DBT 4 6-DMDBT 加氢脱硫
下载PDF
杉木硝酸还原酶活力、氮素贮藏与其生长的关系 被引量:11
16
作者 周国璋 苏梦云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41-147,共7页
以生长速率不同的两类杉木无性系为试材,研究其氮素同化的关键酶——硝酸还原酶(NR)活力、氮素贮藏量与生长的关系。结果表明:①速生无性系1~2年生苗以及3~5年生幼树的NR活力均高于慢生无性系。NR活力随生长过程变化,每年的生长初期N... 以生长速率不同的两类杉木无性系为试材,研究其氮素同化的关键酶——硝酸还原酶(NR)活力、氮素贮藏量与生长的关系。结果表明:①速生无性系1~2年生苗以及3~5年生幼树的NR活力均高于慢生无性系。NR活力随生长过程变化,每年的生长初期NR活力较低,生长盛期活力最高,接近生长停止(封顶)期NR活力明显下降。②在生长期间,速生无性系叶片的总氮含量高于慢生无性系。追施氮肥可明显提高杉木NR活力,增加其总氮含量,并促进幼苗的生长。在杉木生长停止后,速生无性系1年生苗韧皮部的总氮含量、主干和侧枝的硝酸盐含量以及叶片和韧皮部的氨基酸含量都分别比慢生无性系苗高14%、25%和70%以上。③通过对采穗圃18个无性系测定,得知1年生苗叶片的NR活力与定植后5年生幼树的树高呈显著正相关。从而认为,NR活力是决定杉木速生性的重要因素之一。生长速率不同的无性系,对氮素的吸收同化和贮藏积累能力的差异,是NR活力与杉木速生性相关的生理基础。用NR活力作为杉木生长早期预测指标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硝酸还原酶 氮素 贮藏 生长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原油中性含氮化合物的分布特征及油气运移 被引量:14
17
作者 王传远 段毅 +2 位作者 杜建国 吴宝祥 郑朝阳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10,共4页
利用长7—长10油层组原油中性含氮化合物的分布特征探讨鄂尔多斯盆地油气运移问题,以期为该区进一步的勘探决策提供油气运移方面的依据。结果表明,延长组原油的中性含氮化合物在平面和剖面方向均存在着明显的运移分馏效应。咔唑类化合... 利用长7—长10油层组原油中性含氮化合物的分布特征探讨鄂尔多斯盆地油气运移问题,以期为该区进一步的勘探决策提供油气运移方面的依据。结果表明,延长组原油的中性含氮化合物在平面和剖面方向均存在着明显的运移分馏效应。咔唑类化合物总含量等含氮化合物的运移参数值表明,研究区原油在平面上由峰2井和白165井向元城地区运移,盆地中心原油向富县地区和盆地南部的正10井和长20井运移;在垂向上原油由长7向长10油层组运移,长9油层组原油来自长7油层组烃源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氮化合物 分馏 油气运移 长7-长10油层组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重质石油中含氮化合物的形态及分布分析Ⅰ 被引量:9
18
作者 蔡昕霞 朱明华 +1 位作者 朱泽霖 李承烈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5年第3期369-380,共12页
建立了萃取-柱色谱的预分离方法。对南京管输油中的含氮化合物进行了富集,并用GC/MS和红外光谱定性鉴定了所得的含氮化合物各组分。
关键词 萃取 柱色谱 氮化合物 重质石油 石油 形态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尕斯库勒油田油气运移特征 被引量:12
19
作者 张春林 高先志 +1 位作者 李彦霏 马达德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01-307,共7页
尕斯库勒油田是柴达木盆地油气最富集的地区,发育了E31油藏和N1—N21油藏。对这两个油藏48个原油样品进行了常规柱色谱分离,应用含氮化合物参数并结合其复杂背斜构造的地质背景、E31和N1—N21油藏砂体展布及E31油藏解剖研究,系统分析了... 尕斯库勒油田是柴达木盆地油气最富集的地区,发育了E31油藏和N1—N21油藏。对这两个油藏48个原油样品进行了常规柱色谱分离,应用含氮化合物参数并结合其复杂背斜构造的地质背景、E31和N1—N21油藏砂体展布及E31油藏解剖研究,系统分析了该区深、浅油藏原油的运移方向和油气充注点。E31油藏Ⅰ+Ⅱ和Ⅲ+Ⅳ油层组油气运移方向为从背斜中北部向南北两侧运移,其油源区为茫崖凹陷和尕斯断陷;Ⅰ+Ⅱ油层组的油气注入点为背斜中部的9-7井的两侧,而Ⅲ+Ⅳ油层组油气注入点为8-34井和9-38井的位置;N1—N21油藏中的油气沿着整个断层面向上运移到储集层内并聚集成藏,油源区主要为茫崖凹陷。尕斯库勒油田的主要运移通道为断层和砂岩储集体,形成以背斜为主的油气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尕斯库勒油田 含氮化合物 原油 油气运移
下载PDF
润滑油基础油中硫、氮化合物的氧化性能研究I.硫、氮化合物在氧化过程中的作用机理 被引量:11
20
作者 周亚松 陈月珠 林世雄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74-82,共9页
利用红外光谱和色谱 -质谱对含硫、氮模型化合物——甲基苄基硫醚、二苯并噻吩、喹啉和吲哚氧化前后的结构变化进行鉴定。结果表明 ,在氧化条件下 ,喹啉单独存在时具有较高的氧化稳定性 ,部分氧化后的产物为酮亚胺 ,与在白油中喹啉的氧... 利用红外光谱和色谱 -质谱对含硫、氮模型化合物——甲基苄基硫醚、二苯并噻吩、喹啉和吲哚氧化前后的结构变化进行鉴定。结果表明 ,在氧化条件下 ,喹啉单独存在时具有较高的氧化稳定性 ,部分氧化后的产物为酮亚胺 ,与在白油中喹啉的氧化产物一致 ;吲哚的氧化活性比喹啉强 ,除了自身氧化生成酰胺外 ,极易发生缩合反应。从所推测的氧化历程来看 ,喹啉和吲哚在烃类氧化过程中起引发剂的作用 ,一个喹啉分子可以诱导产生 3个烃自由基 ;而吲哚只能诱导产生 2个烃自由基 ,且由于易缩合 ,故促进氧化的能力比喹啉弱 ;甲基苄基硫醚具有很高的氧化活性 ,氧化生成砜 ,砜分子中临近硫原子的 α-仲碳受 S=O基团的吸电子作用易氧化为酮 ;二苯并噻吩在有氧环境下 ,比甲基苄基硫醚要稳定得多 ,其氧化产物主要是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滑油 基础油 氮化合物 硫化合物 氧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