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氮气吸附法和压汞法在测试泥页岩孔径分布中的对比 被引量:121
1
作者 谢晓永 唐洪明 +2 位作者 王春华 白蓉 王自力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00-102,共3页
泥页岩比表面大,孔隙小,结构复杂,易吸水膨胀,一般方法很难准确描述其孔径分布情况。对泥页岩孔径分布的研究在石油钻井,完井,储层描述,泥页岩盖层封闭性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实验分别使用氮气吸附法和压汞法对同一泥页岩进行孔径分... 泥页岩比表面大,孔隙小,结构复杂,易吸水膨胀,一般方法很难准确描述其孔径分布情况。对泥页岩孔径分布的研究在石油钻井,完井,储层描述,泥页岩盖层封闭性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实验分别使用氮气吸附法和压汞法对同一泥页岩进行孔径分析。氮气吸附法中使用BJH原理分析泥页岩的中孔径,使用DA原理分析泥页岩的微孔径;压汞法中使用Wasburn公式分析泥页岩整体孔隙,对两种方法实验结果进行对比。氮气吸附法在泥页岩微孔和中孔分析方面有优势,能分别对泥页岩的微孔和中孔进行详细的描述;而压汞法受泥页岩孔径分布不均一性影响相对较小,能弥补氮气吸附法在大孔分析方面的不足。把氮气吸附法和压汞法测得的孔径分布结果结合使用,可以得到泥页岩从微孔到大孔的孔径分布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 完井 泥页岩 氮气吸附法 压汞法 孔径分布
下载PDF
氮气吸附法—压汞法分析页岩孔隙、分形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47
2
作者 曹涛涛 宋之光 +2 位作者 刘光祥 尹琴 罗厚勇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8,共8页
利用氮气吸附法和压汞法联合表征下扬子皖南地区二叠系页岩的孔隙分布、孔隙度及分形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二叠系页岩中发育的孔隙以微孔和大孔为主,其中微孔的体积占页岩总孔隙体积的33.63%~81.08%,平均为56.45%;联孔孔隙度明显高于... 利用氮气吸附法和压汞法联合表征下扬子皖南地区二叠系页岩的孔隙分布、孔隙度及分形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二叠系页岩中发育的孔隙以微孔和大孔为主,其中微孔的体积占页岩总孔隙体积的33.63%~81.08%,平均为56.45%;联孔孔隙度明显高于压汞孔隙度,平均增加96.06%;页岩在微孔和过渡孔-大孔区间均具有明显的分形特征,且微孔的分形维数比过渡孔-大孔更加分散,说明页岩中微孔的非均质性和复杂程度要高于过渡孔-大孔;微孔的孔隙度和分形维数与总有机碳含量、比表面积和生烃潜量呈正相关关系,与石英含量呈负相关关系;过渡孔-大孔的孔隙度和分形维数与总有机碳含量、石英含量呈负相关性,与比表面积和粘土矿物含量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随着埋深的增加,微孔的孔隙度和分形维数变化较小,过渡孔-大孔的孔隙度和分形维数明显降低,且分形维数对埋深的敏感性高于孔隙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叠系 页岩 联孔分布 分形维数 氮气吸附法 压汞法 皖南地区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页岩孔隙结构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被引量:27
3
作者 熊健 罗丹序 +1 位作者 刘向君 梁利喜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23,共8页
以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油层组富含有机质灰黑色页岩为例,利用低压氮气吸附测试方法,分析了页岩的孔隙形态、比表面积及孔容,并研究了页岩孔隙结构特征影响因素。研究表明: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油层组页岩孔隙形态复杂,主要发育狭缝... 以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油层组富含有机质灰黑色页岩为例,利用低压氮气吸附测试方法,分析了页岩的孔隙形态、比表面积及孔容,并研究了页岩孔隙结构特征影响因素。研究表明: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油层组页岩孔隙形态复杂,主要发育狭缝形和墨水瓶状孔;页岩的矿物组成以石英和黏土矿物为主,前者体积分数为17.10%~72.33%,与TOC含量呈明显的负相关性,后者体积分数为12.37%~61.55%;页岩的BET比表面积为0.380~3.030 m^2/g,BJH总孔体积为0.696~6.575 mm^3/g,且中孔孔隙提供了主要的孔容并贡献了主要的比表面积;页岩的孔容和比表面积主要受TOC、黏土矿物及石英等含量的影响,同时也受碳酸盐矿物及长石含量的影响,其与TOC、黏土矿物及长石等的含量呈正相关性,而与石英及碳酸盐矿物的含量呈负相关性;TOC和黏土矿物是延长组页岩微孔孔容和中孔孔容的主要贡献者,而石英是延长组页岩大孔孔容的主要贡献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储层 氮气吸附法 孔隙结构 有机质 矿物组成 延长组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页岩孔隙度测量实验方法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25
4
作者 杨巍 薛莲花 +4 位作者 唐俊 吕成福 徐勇 杨爽 陈国俊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58-1264,共7页
页岩气是目前国内外非常规油气领域研究的热点,有效的页岩孔隙度值是评价页岩储层物性的重要参数。由于页岩本身具有易碎的特点,导致钻取柱体样品难度大,很多学者采用碎样法计算孔隙度,但碎样法与柱体法的差别及测定结果的有效性并未见... 页岩气是目前国内外非常规油气领域研究的热点,有效的页岩孔隙度值是评价页岩储层物性的重要参数。由于页岩本身具有易碎的特点,导致钻取柱体样品难度大,很多学者采用碎样法计算孔隙度,但碎样法与柱体法的差别及测定结果的有效性并未见相关研究成果。本文对相同样品通过三种不同方法:氦气膨胀法测孔隙度(柱体),真、视密度法及低温氮气吸附实验法(样品粉碎至40~60目)分别计算孔隙度。结果发现三种方法测定的三组孔隙度数值不同,每种方法在样品制备上及实验方法的差别是影响实验结果的主要因素,为检验三组孔隙度值的有效性,采用数理统计中的单因素方差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页岩柱体与粉碎至40~60目范围内的页岩样品测量的孔隙度值虽有差别,但在有效范围内,具有一致性。但是将页岩粉碎后,页岩中的有效孔隙变化程度较大,故用柱体测定的有效孔隙度法优于其他两种碎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 孔隙度 气体膨胀法 密度法 低温氮气吸附法 单因素方差分析
下载PDF
中低阶煤孔隙结构特征的氮吸附法和压汞法联合分析 被引量:25
5
作者 林海飞 卜婧婷 +1 位作者 严敏 白杨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8,共8页
为进一步分析中低阶煤孔隙结构特征,选取新疆矿区4个典型煤样,通过低温氮吸附法和压汞法测试了煤样的孔隙参数,得到2种测试方法下孔隙比表面积及孔隙体积分布,提出2种测试方法的全孔径段孔隙联孔原则:首先在不超过各自测试范围的前提下... 为进一步分析中低阶煤孔隙结构特征,选取新疆矿区4个典型煤样,通过低温氮吸附法和压汞法测试了煤样的孔隙参数,得到2种测试方法下孔隙比表面积及孔隙体积分布,提出2种测试方法的全孔径段孔隙联孔原则:首先在不超过各自测试范围的前提下,测试微孔孔隙特征以氮吸附法为主,中孔及大孔孔隙特征主要以压汞法为主,联孔位置在过渡孔段; 2种方法在同一孔隙直径处比表面积增量或孔隙体积增量差值最小处即为联孔段。分析了实验煤样全孔径段的孔隙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氮吸附法和压汞法对煤样全孔径段孔隙结构分析的联孔位置,对于低阶煤为50~60 nm,中阶煤为85~90 nm,均位于过渡孔段;全孔径段孔隙比表面积占比,低阶煤以微孔为主,中阶煤受微孔和过渡孔共同作用;中低阶煤的全孔径段孔隙体积占比均以中大孔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吸附法 压汞法 联孔分布 全孔径 中低阶煤
下载PDF
四川盆地长宁构造地区龙马溪组页岩孔隙结构及其分形特征 被引量:24
6
作者 熊健 刘向君 梁利喜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0-77,共8页
以四川盆地长宁构造地区古生界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为例,利用低压氮气吸附测试手段和分形法理论,分析了页岩的孔隙结构参数及分形维数,结合有机质含量和矿物组成分析,研究了页岩孔隙结构特征及其分形特征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龙... 以四川盆地长宁构造地区古生界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为例,利用低压氮气吸附测试手段和分形法理论,分析了页岩的孔隙结构参数及分形维数,结合有机质含量和矿物组成分析,研究了页岩孔隙结构特征及其分形特征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龙马溪组页岩孔隙结构复杂,孔隙主要以两端开口的圆筒状孔、墨水瓶状孔等开放性孔为主,孔径主要在1—10nm之间,孔径主峰位于1.86nm附近;页岩平均孔径在1.807-4.343nm之间,与w(TOC)、石英含量呈负相关,与黏土矿物含量呈正相关,其中w(YOC)对其影响显著;页岩,总孔容在0.01076~0.02504cm3^/g之间,比表面积在5.416~25.958m2^/g之间,页岩,息孔容、比表面积与w(TOC)、石英含量呈正相关,与黏土矿物、碳酸盐含量呈负相关;页岩具有双重分形特征,大孔隙分形维数D,为2.0918~2.6537,小孔隙分形维数D。为2.7248~2.8575,说明大孔隙结构的复杂程度大于小孔隙;页岩孔隙的分形维数与比表面积和总孔容呈正相关,而与平均孔径呈负相关;与w(TOC)、石英含量呈正相关,与黏土矿物、碳酸盐含量呈负相关,其中w(TOC)、石英和黏土矿物含量对页岩孔隙结构复杂性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龙马溪组页岩 氮气吸附法 孔隙结构 分形特征
下载PDF
基于氮气吸附-核磁共振-氩离子抛光场发射扫描电镜研究川西须五段泥质岩储层孔隙结构 被引量:18
7
作者 庞河清 曾焱 +4 位作者 刘成川 黎华继 彭军 严焕榕 陈俊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6-74,共9页
微观孔隙作为泥质岩的有效储集空间,其孔隙结构参数是作为气藏评价及资源量估算的重要依据。本文应用氮气吸附法(NAM)、核磁共振法(NMR)、氩离子抛光及场发射扫描电镜(AIP-FESEM)研究川西须五段泥质岩微观孔隙特征,结果表明:1氩离子抛... 微观孔隙作为泥质岩的有效储集空间,其孔隙结构参数是作为气藏评价及资源量估算的重要依据。本文应用氮气吸附法(NAM)、核磁共振法(NMR)、氩离子抛光及场发射扫描电镜(AIP-FESEM)研究川西须五段泥质岩微观孔隙特征,结果表明:1氩离子抛光及场发射扫描电镜在表征微观孔隙形态与类别时有一定优势,但定量表征孔隙参数时,受图像二值化阈值的影响,表征结果偏差较大,可结合氮气吸附法来定量表征其孔径大小;2核磁共振受岩石骨架影响小,能够更精细反映岩石的物性条件,可定量计算孔隙度与可动流体饱和度,但对样品的孔隙形态反映较差;3综合上述三种方法,在须五段泥质岩中可识别出一定量的纳米级中、大孔,孔径大多介于几十纳米到几百纳米之间,孔隙连通性差,孔隙度主要介于2.3%~7.4%之间,孔隙类型以粒间孔、晶间孔最发育,有机孔隙、微裂缝次之,粒内孔隙最不发育。总体而言,融合了三种技术方法能更精确、更全面地反映泥质岩孔隙结构特征,能得到更完善的储层孔隙结构参数,在定量表征泥质岩孔隙结构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质岩 孔隙结构 氮气吸附 核磁共振 氩离子抛光及场发射扫描电镜
下载PDF
聚丙烯纤维混凝土高温后的孔隙结构特征研究 被引量:18
8
作者 元成方 高丹盈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22-126,共5页
以吸附-凝聚理论为基础,采用氮吸附法研究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在不同温度下的孔隙结构特征.通过分析试样的吸附-脱附等温曲线特征、孔径分布、比表面积,探讨了高温作用以及聚丙烯纤维对混凝土孔隙结构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经历不同温度的... 以吸附-凝聚理论为基础,采用氮吸附法研究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在不同温度下的孔隙结构特征.通过分析试样的吸附-脱附等温曲线特征、孔径分布、比表面积,探讨了高温作用以及聚丙烯纤维对混凝土孔隙结构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经历不同温度的混凝土,其硬化水泥砂浆试样中均存在两端开口的孔隙,且温度越高开口孔隙的孔径越大,连通性更强.经历高温后,混凝土孔隙结构发生了改变,孔径大于200nm的孔隙数量显著增多,孔径小于50nm的孔隙相应减少,最可几孔径显著增大.经历高温前,聚丙烯纤维混凝土试样的比表面积均小于普通混凝土,最可几孔径则差别不大.与普通混凝土相比,聚丙烯纤维混凝土中小孔分布较少,而孔径较大的孔分布更多.经历高温后,纤维混凝土试样的孔径分布规律和比表面积与普通混凝土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聚丙烯纤维 高温 氮吸附法 等温线 孔隙结构
原文传递
湖北荆门探区五峰组—龙马溪组深层页岩微观孔隙结构与分形特征 被引量:14
9
作者 李小明 王亚蓉 +4 位作者 吝文 马丽红 刘德勋 柳吉荣 张宇 《天然气地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29-641,共13页
为探究湖北荆门探区页岩储层孔隙结构及分形特征,定量评价孔隙的非均质性和复杂程度,以YT3井五峰组—龙马溪组为研究对象,通过低压氮气吸附实验,并结合有机碳含量测试、X射线衍射分析等,分析了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基于低温氮吸附分形几何... 为探究湖北荆门探区页岩储层孔隙结构及分形特征,定量评价孔隙的非均质性和复杂程度,以YT3井五峰组—龙马溪组为研究对象,通过低压氮气吸附实验,并结合有机碳含量测试、X射线衍射分析等,分析了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基于低温氮吸附分形几何学方法建立了FHH分形模型,讨论了分形维数与页岩组成、孔隙结构、物性、含气性及埋深等参数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①龙马溪组下段和五峰组有机碳(TOC)含量明显高于龙马溪组上段,且随着埋藏深度的增加,显示出硅酸盐矿物逐渐增加,而黏土矿物减小的趋势;②页岩现场解吸含气量显示,有机质丰度较低的龙马溪组上段含气量较有机质丰度较高的龙马溪组下段和五峰组低,在页岩气组成上,龙马溪组上段以氮气为主,而五峰组和龙马溪组下段则以甲烷为主;③页岩低压氮气等温曲线与IUPAC分类的Ⅳ型接近,吸附回滞环近似H3、H4型,为平板状和狭缝型孔隙,孔隙主要为分布于50 nm以下微—中孔,龙马溪组下段和五峰组吸附体积明显大于龙马溪组上段,是由于高有机质丰度提供了大量的有机孔储集空间所致;④高有机质的龙马溪组下段和五峰组较低有机质的龙马溪组上段,其BET比表面积、BJH总孔体积显著增大,而平均孔径却明显减小;⑤页岩孔隙具有明显的分形特征,分形维数D2均大于D1,表明孔隙结构复杂程度大于孔隙表面,分形维数与有机碳(TOC)含量、BET比表面积、埋深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石英含量、BJH总孔体积呈弱的正相关关系,与黏土矿物含量和平均孔径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与孔隙度和渗透率基本无相关性。影响分形维数的因素很多,相关性分析揭示了有机碳和黏土矿物质量分数、比表面积、平均孔径及埋深为其主控因素。通过分形维数可定量评价孔隙结构的复杂程度和不均一性,为研究页岩孔隙结构的分布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门探区 页岩储层 孔隙结构 氮气吸附法 分形特征
原文传递
低压注水对煤体孔隙特征及渗透率的影响 被引量:11
10
作者 王龙飞 蒋仲安 +2 位作者 陈举师 张晋京 刘庆军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8-113,共6页
煤体的孔隙特征及渗透率是影响注水减尘防突效果的重要因素,为了从孔隙角度揭示不同注水压力对煤体渗透率的影响。选取首山矿己15-12061工作面进行低压煤层注水现场实验,采用氮吸附法和压汞法分析各煤样微观及宏观孔隙特征,通过渗透率... 煤体的孔隙特征及渗透率是影响注水减尘防突效果的重要因素,为了从孔隙角度揭示不同注水压力对煤体渗透率的影响。选取首山矿己15-12061工作面进行低压煤层注水现场实验,采用氮吸附法和压汞法分析各煤样微观及宏观孔隙特征,通过渗透率实验测得各煤样渗透参数。研究结果表明:煤的孔隙构成复杂,随着孔径增大,累计孔体积呈线性增大,累计孔面积呈对数型增大;压裂及延展微小裂隙效应使得低压注水能够增大煤体各孔径段孔隙量,但增幅不同;注水压力与各孔径段孔体积、比表面积呈正相关关系,各孔径段孔隙与渗透率呈线性正相关关系;注水对宏观孔隙影响更强烈,宏观孔隙对渗透率贡献相对较大。注水后的煤体孔隙系统连通性更好,渗透性能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煤层注水 孔隙特征 渗透率 氮气吸附 压汞法
下载PDF
氮气吸附法研究偏高岭土基地聚合物孔结构特征 被引量:11
11
作者 陈捷 卢都友 +2 位作者 李款 刘贺 许仲梓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121-1127,共7页
为揭示偏高岭土基地聚合物的微观孔结构特征并探索介孔地聚合物制备和微孔结构调控途径,采用氮气吸附法研究了偏高岭土基地聚合物的吸附/脱附等温曲线和微观孔结构特征(包括总孔体积、比表面积、孔形状和孔径分布等),并讨论了水玻璃模... 为揭示偏高岭土基地聚合物的微观孔结构特征并探索介孔地聚合物制备和微孔结构调控途径,采用氮气吸附法研究了偏高岭土基地聚合物的吸附/脱附等温曲线和微观孔结构特征(包括总孔体积、比表面积、孔形状和孔径分布等),并讨论了水玻璃模数和水用量对地聚合物孔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偏高岭土基地聚合物吸附/脱附等温曲线为IV型,迟滞回线为H1和H3混合型;总孔体积为0.141 8~0.313 6 cm^3/g,比表面积为28.87~53.25 m^2/g,孔径为2~92 nm,其中孔径为2~50 nm的介孔分别占总孔体积和比表面积的97.82%和98.87%;地聚合物中的孔以两端开放的圆柱形孔、平行板狭缝孔为主,同时存在少量一端封闭的圆柱形孔、平行板狭缝孔或墨水瓶孔。调整水玻璃模数和水用量均可在一定范围内调控偏高岭土基地聚合物孔结构。水玻璃模数由1.2增至1.8时,其总孔体积由0.225 3 cm^3/g降至0.141 8 cm^3/g,最可几孔径在13.91~19.56 nm范围;水用量由15.5增至18.5时,其总孔体积从0.221 9 cm^3/g逐渐增至0.313 6 cm^3/g,孔径分布先由水用量为15.5的单峰分布变为双峰分布;水用量增至18.5时,孔径分布显著宽化,最可几孔径消失。水用量比水玻璃模数对偏高岭土基地聚合物孔结构具有更强的调控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高岭土 地聚合物 氮气吸附法 孔结构 介孔
原文传递
不同干燥预处理对杨木应拉木孔隙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0
12
作者 苌姗姗 胡进波 赵广杰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91-95,共5页
采用CO2超临界干燥、冷冻干燥和常规干燥对杨木应拉木和对应木进行干燥预处理,通过干燥前后试样的形变和吸附等温线,比较不同干燥预处理对杨木应拉木孔隙结构的影响,为定量表征应拉木的微观孔隙结构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经CO2超临界... 采用CO2超临界干燥、冷冻干燥和常规干燥对杨木应拉木和对应木进行干燥预处理,通过干燥前后试样的形变和吸附等温线,比较不同干燥预处理对杨木应拉木孔隙结构的影响,为定量表征应拉木的微观孔隙结构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经CO2超临界干燥的杨木应拉木具有完好的介孔特征(孔径在2~50nm),BET比表面积和中孔体积显著高于冷冻和常规干燥预处理的试样;冷冻和常规干燥预处理均引起试样在纵向和弦向上产生较大的收缩形变,而CO2超临界干燥能有效克服因界面张力造成的试样内部骨架结构塌缩等缺陷,在干燥过程中能较好地复制试样的孔隙结构,是表征应拉木孔隙结构的一种有效干燥预处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拉木 孔隙结构 氮气吸附法 CO2超临界干燥 冷冻干燥 常规干燥
下载PDF
氮气吸附法研究SiO_2-Al_2O_3干凝胶的孔结构特性 被引量:7
13
作者 何飞 赫晓东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38-642,647,共6页
利用溶胶-凝胶酸碱二步催化法和常压干燥法制备了低密度多孔xSiO2-(10-x)Al2O3(其中x分别取9,8,7和6)干凝胶。实验采用正硅酸乙酯/水/无水乙醇/盐酸/氨水的摩尔比为1:4:7:7.5×10-4:0.0375,制备了作为二元复合氧化物网络骨架的SiO2... 利用溶胶-凝胶酸碱二步催化法和常压干燥法制备了低密度多孔xSiO2-(10-x)Al2O3(其中x分别取9,8,7和6)干凝胶。实验采用正硅酸乙酯/水/无水乙醇/盐酸/氨水的摩尔比为1:4:7:7.5×10-4:0.0375,制备了作为二元复合氧化物网络骨架的SiO2凝胶;Al2O3由廉价的无机铝盐Al(NO3)3.9H2O与氨水反应制得。采用氮气吸附-脱附实验,比较研究了不同铝含量SiO2-Al2O3干凝胶以及6SiO2-4Al2O3干凝胶经不同温度处理后的孔径分布和比表面积等孔结构参数的变化,并根据deBoer理论判断了孔隙的形状。结果表明:最可几孔径、孔体积和平均孔径在铝含量为30%(摩尔分数,下同)时最大;铝含量为40%的样品的比表面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孔分布随着温度的升高由宽变窄;由经典Frenkel-Halsey-Hill(FHH)方程计算得到SiO2-Al2O3干凝胶的表面分形维数为2.5~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硅-氧化铝干凝胶 氮气吸附法 孔结构 分形维数
下载PDF
基于氮气吸附法的钙基地聚合物孔隙结构分形特征 被引量:7
14
作者 马骁 谢雪鹏 +2 位作者 叶雄伟 何巨鹏 朱杰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989-1994,共6页
在氮气吸附实验的基础上,对钙基地聚合物孔隙结构进行了分形特征研究,采用FHH模型和热力学模型分别计算了分形维数并比较了两种模型计算的结果,讨论了分形维数与孔隙结构参数、氢氧化钠掺量及宏观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钙基地... 在氮气吸附实验的基础上,对钙基地聚合物孔隙结构进行了分形特征研究,采用FHH模型和热力学模型分别计算了分形维数并比较了两种模型计算的结果,讨论了分形维数与孔隙结构参数、氢氧化钠掺量及宏观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钙基地聚合物的孔隙结构呈现明显的多重分形特征,FHH模型更适合表征钙基地聚合物的孔隙分形特征,根据FHH模型计算的分形维数在2~3之间;分形维数越大,孔比表面积和总孔体积越大,平均孔径越小,孔隙结构越复杂,钙基地聚合物的抗压强度越大;分形维数与氢氧化钠掺量无明显关系;孔隙结构的复杂程度是影响钙基地聚合物力学性能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基地聚合物 氮气吸附法 孔隙结构 分形维数
下载PDF
氮吸附法和压汞法测量生物质焦孔隙结构的比较 被引量:7
15
作者 林晓芬 张军 +1 位作者 尹艳山 盛昌栋 《炭素》 2009年第3期34-37,41,共5页
采用氮吸附法和压汞法对四种生物质焦(稻壳、树叶、玉米杆、棉花杆)的孔隙结构进行了测量,得到了两种测量方法下焦样的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结果表明不同测量方法得到的焦样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有明显差别。氮吸附法主要测量焦样中微... 采用氮吸附法和压汞法对四种生物质焦(稻壳、树叶、玉米杆、棉花杆)的孔隙结构进行了测量,得到了两种测量方法下焦样的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结果表明不同测量方法得到的焦样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有明显差别。氮吸附法主要测量焦样中微孔的孔隙结构,压汞法主要测量焦样大孔(和部分中孔)的孔隙结构。微孔对焦样的比表面积贡献最大,大孔对焦样的孔容积贡献最大。当热解温度升高时,焦样的微孔结构迅速增多,氮吸附法测得的比表面积变化大;而热解温度对大孔的影响较小,所以压汞法测得的比表面积变化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氮吸附法 压汞法 比表面积 孔径分布
原文传递
压汞法和液氮吸附法在高阶煤孔隙结构表征中的适用性
16
作者 王睿 冯宏飞 柳长峰 《石油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2-118,共7页
沁水盆地南部煤储层是中国典型的高阶煤储层,也是我国煤层气开采的重要基地,其煤孔隙结构表征对煤层气开采、CO_(2)封存及瓦斯突出危险性评价等至关重要。选取沁水盆地样品,采用压汞法和液氮吸附法分别对煤样孔径分布和孔隙形态进行了... 沁水盆地南部煤储层是中国典型的高阶煤储层,也是我国煤层气开采的重要基地,其煤孔隙结构表征对煤层气开采、CO_(2)封存及瓦斯突出危险性评价等至关重要。选取沁水盆地样品,采用压汞法和液氮吸附法分别对煤样孔径分布和孔隙形态进行了测试计算。结果表明:相比压汞法,氮气吸附法所测孔体积随孔径的变化率随孔径增加而缓慢上升,孔径所对应的dV/dlgD-D值低,其结果更符合高阶煤微小孔径特征;对比采用压汞法和液氮吸附法所测试的孔隙形态,并结合测量孔径值和典型矿区高阶煤孔隙特点,发现采用液氮吸附法所测得的孔隙形状可以更好地表征高阶煤微小孔径特点。因此,高阶煤孔径5~50 nm孔隙结构表征宜采用液氮吸附法。该研究结果为沁南盆地南部高煤阶孔隙结构精细表征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汞法 液氮吸附法 孔隙形态 高阶煤 孔隙结构 孔径分布 表征 沁南盆地
下载PDF
钙基地聚合物孔结构对其28d抗压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马骁 叶雄伟 +2 位作者 朱杰 何巨鹏 谢雪鹏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43-547,562,共6页
为了研究钙基地聚合物孔结构与抗压强度的关系,基于氮气吸附试验数据,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分析了钙基地聚合物孔隙结构参数、分形维数及孔径分布对其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并建立了28d抗压强度预测模型.结果表明:钙基地聚合物孔隙结构参数中... 为了研究钙基地聚合物孔结构与抗压强度的关系,基于氮气吸附试验数据,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分析了钙基地聚合物孔隙结构参数、分形维数及孔径分布对其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并建立了28d抗压强度预测模型.结果表明:钙基地聚合物孔隙结构参数中孔比表面积与其28d抗压强度正关联,且对其抗压强度影响程度最大;分形维数D3与其28d抗压强度正关联,且关联度最大;不同的孔径范围与其28d抗压强度负关联,>100nm的孔径区间对钙基地聚合物28d抗压强度的影响最大;建立的钙基地聚合物28d抗压强度GM(1,8)预测模型,其强度预测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精度较高,平均相对误差为3.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基地聚合物 氮气吸附法 孔隙结构 分形维数 灰色关联分析
下载PDF
氮吸附法测定纳米粒子的比表面积实验 被引量:5
18
作者 孙维民 廉舒 徐菁华 《大学物理实验》 2010年第4期1-3,共3页
在纳米粒子的性能表征中,比表面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本文研究了用氮吸附法测定纳米粒子比表面积的实验方法。
关键词 氮吸附法 纳米粒子 比表面积
下载PDF
地质聚合物抗压强度和孔结构的调控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立荣 张浩浩 +3 位作者 王春梅 刘志刚 周婷婷 封孝信 《新型建筑材料》 2023年第12期18-23,68,共7页
以偏高岭土和水玻璃为原材料,考察H_(2)O/Na_(2)O、Na_(2)O/Al_(2)O_(3)和超声作用对地质聚合物抗压强度的影响,利用氮气吸附法,探讨H_(2)O/Na_(2)O、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超声作用对其孔结构的调控规律。结果表明:随H_(2)O/Na_... 以偏高岭土和水玻璃为原材料,考察H_(2)O/Na_(2)O、Na_(2)O/Al_(2)O_(3)和超声作用对地质聚合物抗压强度的影响,利用氮气吸附法,探讨H_(2)O/Na_(2)O、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超声作用对其孔结构的调控规律。结果表明:随H_(2)O/Na_(2)O增加,地质聚合物抗压强度逐渐降低,但利于在其内生成大孔;随着Na_(2)O/Al_(2)O_(3)的增加,强度先提高后降低。超声的起始时间越接近终凝时间,强度越低。掺加CTAB利于生成3~5 nm的孔;与超声起始时间较晚的试样相比,在浆体初凝时间的1/2时超声作用会使120 nm左右的大孔减少,且超声持续时间越长,3~5 nm的凝胶孔越多;超声与CTAB协同作用的试样内部存在较多的40 nm左右的介孔和120 nm左右的大孔,孔形多为圆柱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聚合物 抗压强度 孔径分布 氮气吸附法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西部奥陶系乌拉力克组页岩微观孔隙结构特征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凤奇 李宜浓 +3 位作者 罗菊兰 任小锋 张兰馨 张芥瑜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0-62,共13页
采用氩离子抛光场发射扫描电镜观察、X射线衍射分析、氦气孔隙度测定、低温氮气吸附-脱附等实验手段,联合FHH分形理论模型,从多角度表征了鄂尔多斯盆地西部奥陶系乌拉力克组不同类型页岩的微观孔隙结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①研究区矿物... 采用氩离子抛光场发射扫描电镜观察、X射线衍射分析、氦气孔隙度测定、低温氮气吸附-脱附等实验手段,联合FHH分形理论模型,从多角度表征了鄂尔多斯盆地西部奥陶系乌拉力克组不同类型页岩的微观孔隙结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①研究区矿物成分复杂,黏土矿物含量较稳定,脆性矿物含量高、变化范围较大,可分为3类岩相类型,自下而上依次为硅质页岩岩相、混合页岩岩相和钙质页岩岩相。②研究区孔隙度整体较低,主要为0.16%~1.50%,平均1.20%,微裂缝发育造成少量孔隙度大于4.00%,硅质页岩孔隙度最大,钙质页岩孔隙度最小,混合页岩孔隙度介于二者之间;孔隙类型复杂且与岩相密切相关,钙质页岩整体致密,多为晶间孔、溶蚀孔,以狭缝状孔隙为主;硅质页岩孔隙相对发育,多为粒间孔、黏土矿物层间缝和微裂缝,以平板状开放孔隙为主,偶见“细颈广体”的墨水瓶式的无定形孔隙。③研究区孔隙结构可划分为3类,Ⅰ类以2~4 nm的介孔为主,中孔、宏孔均较发育,孔隙体积大,在硅质页岩中常见;Ⅱ类以0~4 nm的微孔、介孔为主,宏孔发育较少,在硅质页岩和混合页岩中常见;Ⅲ类以50~100 nm的宏孔为主,但体积小,在钙质页岩中常见。④研究区页岩微观孔隙结构具有明显的分形特征,内部结构复杂,非均质性强;TOC、黏土矿物和石英的含量越高,孔隙结构和孔隙表面越复杂。⑤研究区硅质页岩储层孔隙结构最好且有机质富集,是最有利的勘探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结构 分形维数 吸附回滞环 氮气吸附法 页岩岩相 乌拉力克组 奥陶系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