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十九世纪的福州音系 被引量:22
1
作者 陈泽平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31-440,479,共11页
本文根据《福州方言拼音字典》等一批反映19世纪福州方言的英文资料,细致地重新描写当时的福州话声韵调系统,以及语流音变的情况。根据这样的描写,能够很清晰地看出这一百多年来,其间经历了统一国语运动和大规模的推普工作,福州音系究... 本文根据《福州方言拼音字典》等一批反映19世纪福州方言的英文资料,细致地重新描写当时的福州话声韵调系统,以及语流音变的情况。根据这样的描写,能够很清晰地看出这一百多年来,其间经历了统一国语运动和大规模的推普工作,福州音系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作者也力图通过这项研究表明:我们应该重视19世纪西方人士在中国做的方言调查工作,积极地利用这一批有价值的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世纪 音系 福州方言 传教士
原文传递
19世纪西人在华博物馆的两种类型——兼论中国最早的博物馆 被引量:9
2
作者 李军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8-106,127-128,共9页
最新的研究表明,中国最早的博物馆是清道光九年(1829年)创办于澳门的"驻华大英博物馆"。此后,来华西人在中国创办了一批博物馆,成为中国人认识博物馆的一条重要途径,对中国近代博物馆的起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些博物馆... 最新的研究表明,中国最早的博物馆是清道光九年(1829年)创办于澳门的"驻华大英博物馆"。此后,来华西人在中国创办了一批博物馆,成为中国人认识博物馆的一条重要途径,对中国近代博物馆的起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些博物馆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与西人在华博物学研究密切相关,以自然史收藏和研究为主要目的的自然史博物馆;另一种是科学技术博物馆,此种类型又可细分为两种,即基督教新教传教士创办的以科学传教为主要目的的博物馆,以及其他西方人士创办的辅助学校教学和科学教育的博物馆。通过这种分类,先前看似孤立的历史节点被有效地串连起来,从而展现出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西方在华博物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世纪 西方在华人士 博物馆 博物学 科学教育
原文传递
19世纪英国城市现代化初探 被引量:7
3
作者 陆伟芳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0-65,共6页
城市现代化是城市化发展的高级阶段。19世纪的英国不仅是世界上第一个城市化国家,而且率先在城市现代化方面做出新的探索。首先在城市物质环境方面进行了巨大的改革,从城市街道的规划改造,到居民住宅的建筑规范,从居民私人空间的营造,... 城市现代化是城市化发展的高级阶段。19世纪的英国不仅是世界上第一个城市化国家,而且率先在城市现代化方面做出新的探索。首先在城市物质环境方面进行了巨大的改革,从城市街道的规划改造,到居民住宅的建筑规范,从居民私人空间的营造,到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使城市的物质环境有了极大的改善。其次,在城市的管理方面也进行了全面探索,使城市管理摆脱了中世纪的寡头统治,进入到民主监督与管理的时代。由此,使城市的发展在经历了第一个阶段的数量扩张后,进入到了质量的增长时期,即向城市现代化方向迈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现代化 19世纪 英国 城市管理
下载PDF
《中国评论》与十九世纪末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司法 被引量:6
4
作者 李秀清 《中外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68-279,共12页
《中国评论》(1872—1901)是十九世纪末期来华外国人所创办的重要英文期刊,其内容绝大部分有关中国,蕴含丰富的中国社会信息。中国法律的实施、审判权归属、刑事诉讼各个阶段及监狱状况等都受到关注。与之前同类期刊如《中国丛报》(1832... 《中国评论》(1872—1901)是十九世纪末期来华外国人所创办的重要英文期刊,其内容绝大部分有关中国,蕴含丰富的中国社会信息。中国法律的实施、审判权归属、刑事诉讼各个阶段及监狱状况等都受到关注。与之前同类期刊如《中国丛报》(1832—1851)相比,《中国评论》的视角和观点已发生变化:对于中国刑事司法的关注度降低,广泛、公开地处决死刑犯的信息已是鲜见,对于非法刑讯的报道骤减,地方官审判不力、失职渎职等的描述也很少。十九世纪下半叶中国着手引入西方制度,中西关系暂时缓和,刊物所在地香港独特的地缘和文化环境,编作者众多且身份多元和办刊的开放性,是《中国评论》不再一概否定和抨击中国司法、而代之以既有抨击又肯定历史进步的评述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评论》 十九世纪 中国司法 《中国丛报》
原文传递
十九世纪临床法医学的主要成就(一) 被引量:4
5
作者 贾静涛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3期138-140,F003,共4页
十九世纪临床法医学的主要成就(一)贾静涛(中国医科大学法医学系;沈阳110001)THEMAINACHIEVEMENTSOFCLINICALFORENSICMEDICINEINNINETEENTHCENTURY(Ⅰ)... 十九世纪临床法医学的主要成就(一)贾静涛(中国医科大学法医学系;沈阳110001)THEMAINACHIEVEMENTSOFCLINICALFORENSICMEDICINEINNINETEENTHCENTURY(Ⅰ)¥JiuJingtan(Facu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法医学 19世纪 代表性
下载PDF
19世纪后期英帝国的帝国联邦诉求及其形成原因
6
作者 周川又 《史志学刊》 2024年第2期17-31,共15页
19世纪下半叶,急速扩张的英帝国开始遭受来自国内外的双重压力,这些危机迫使同时期的英国人开始思考帝国的未来。放弃帝国,对于那个时代大多数的英国人而言,是一件难以想象的事。因此,如何在预见现下危机可能带来的分离主义时,还能保住... 19世纪下半叶,急速扩张的英帝国开始遭受来自国内外的双重压力,这些危机迫使同时期的英国人开始思考帝国的未来。放弃帝国,对于那个时代大多数的英国人而言,是一件难以想象的事。因此,如何在预见现下危机可能带来的分离主义时,还能保住帝国的统一,这是19世纪的英国人政治思考的主题之一。基于此种目的,帝国联邦的设想应运而生。其基础理念在于共同防御和地方自治,并以联邦制为主要的政治架构,构建代表制的帝国议会,从而维系帝国的统一,应对国内外的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帝国联邦 英帝国 19世纪 代表制帝国议会 共同防御
下载PDF
19世纪中国外销油画的白色颜料研究——以《上海外滩》油画为例
7
作者 王斌 余辉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9-126,共8页
外销油画(export oil painting)作为中国早期油画遗存,不仅呈现了中国南方沿岸城市的地理风貌和风土民俗,而且蕴藏着中国早期本土油画的制作技艺。本研究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并结合傅里叶变换显微红外光谱和拉曼光... 外销油画(export oil painting)作为中国早期油画遗存,不仅呈现了中国南方沿岸城市的地理风貌和风土民俗,而且蕴藏着中国早期本土油画的制作技艺。本研究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并结合傅里叶变换显微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调查了一幅19世纪中国外销油画《上海外滩》中所用白色颜料的种类及其使用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该幅清代油画画作底子所使用的白色颜料主要为白垩(CaCO_(3))和石英(SiO_(2));在颜料层中发现含锌颜料与油性媒介发生化学反应的产物羧酸锌(金属皂)。本研究为中国早期外销油画的材料与技法研究及修复保护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世纪 外销油画 材料与技法 底子 颜料层 金属皂
下载PDF
19世纪以来广州方言选择疑问句的发展 被引量:3
8
作者 金桂桃 刘畅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82-588,共7页
19世纪以来,广州方言的选择疑问句主要有四大类:"(係)……嚊(係)……"类、"……抑或……"类、"(係)……定(係)……"类和"(係)……只(係)……"类,每大类又可细分为若干次小类。其中"(係)... 19世纪以来,广州方言的选择疑问句主要有四大类:"(係)……嚊(係)……"类、"……抑或……"类、"(係)……定(係)……"类和"(係)……只(係)……"类,每大类又可细分为若干次小类。其中"(係)……嚊(係)……"类是19世纪上半叶至20世纪20年代颇为通行的选择问句式,20世纪30-40年代开始迅速衰退以致基本退出口语交际的舞台;"……抑或……"类自19世纪以来,发展较为平稳;"(係)……定(係)……"类自19世纪下半叶开始,发展颇为迅速,到20世纪40年代已在广州方言选择疑问句系统中占据绝对优势的地位;"(係)……只(係)……"类仅出现于极个别文献中。各类选择问句的发展过程及结果体现了语言内部近义表达形式之间竞争发展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世纪以来 广州方言 选择问句
原文传递
十九世纪哈萨克族著名冬不拉演奏家及作品阐释 被引量:2
9
作者 韩育民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38-42,68,共6页
19世纪,新疆哈萨克族的东不拉音乐创作进入了一个活跃期,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东不拉演奏家有拜山布·杜南拜、哈依拉克拜·夏列肯、霍杰克·那扎尔、阿西木·东希等。这四位作曲家创作的东布拉葵依①讴歌了民族团结和哈... 19世纪,新疆哈萨克族的东不拉音乐创作进入了一个活跃期,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东不拉演奏家有拜山布·杜南拜、哈依拉克拜·夏列肯、霍杰克·那扎尔、阿西木·东希等。这四位作曲家创作的东布拉葵依①讴歌了民族团结和哈萨克人民的劳动生活,表现了他们热爱祖国、家乡的深厚情感。同时,本文对他们有代表性的东不拉音乐作品进行介绍和结构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世纪 哈萨克族 东不拉音乐作品
下载PDF
十九世纪中国对于“民主”概念的接受 被引量:3
10
作者 孙大坤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398-402,共5页
汉语中的"民主"一词早在先秦时代的文献中就已出现,但其词义内涵与我们现在所使用的却大不相同,"民"和"主"成偏正结构,意为"民之主";在现代汉语中,我们今日所言之民主乃经由英语的"democr... 汉语中的"民主"一词早在先秦时代的文献中就已出现,但其词义内涵与我们现在所使用的却大不相同,"民"和"主"成偏正结构,意为"民之主";在现代汉语中,我们今日所言之民主乃经由英语的"democracy"一词在19世纪时跨语际而来,并逐渐在中国的社会和政治实践中被重新建构起其复杂和流变的词义内涵。本文力图通过对于19世纪"民主"概念在中国的使用意义的分析,来理清这个不同于我们传统理解的概念在进入中国的肇始,是如何被我们所认知和接受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世纪 中国 民主 跨语际实践
下载PDF
19世纪中国茶叶与鸦片经济之比较 被引量:3
11
作者 仲伟民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9-130,共12页
在19世纪,茶叶和鸦片这两种商品与中国的命运息息相关。关注二者之间的关系,对理解19世纪的中国非常重要。首先,这两种商品的相关度非常高,表现为:都具有成瘾性消费品特征,生产的目的都是为了满足市场需求,都具有生产集约性特点,二者在1... 在19世纪,茶叶和鸦片这两种商品与中国的命运息息相关。关注二者之间的关系,对理解19世纪的中国非常重要。首先,这两种商品的相关度非常高,表现为:都具有成瘾性消费品特征,生产的目的都是为了满足市场需求,都具有生产集约性特点,二者在19世纪的进出口贸易皆受制于英国。其次,这两种商品又有非常明显的差别,突出表现为:起初产地不同,但后来发生产业移位,生产方式、贸易方式以及消费对象有明显差别。在近代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中国处于越来越不利的地位:在具有广阔前途的茶叶市场上却节节败退,而在危害人民身体健康、危及国家命运和前途的鸦片市场上却大获全胜,这是我们民族和国家的悲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世纪 茶叶 鸦片 国际贸易
原文传递
One as Form and Shadow: Theater and the Space of Sentimentality in Nineteenth-Century Beijing 被引量:1
12
作者 Mark Stevenson 《Frontiers of History in China》 2014年第2期225-246,共22页
t Read as a form of social document, one of the most interesting areas of life illuminated by the huapu ("flower-guides," that is, theatergoers' lists, rankings, and descriptions of the Beijing theater's boy-act... t Read as a form of social document, one of the most interesting areas of life illuminated by the huapu ("flower-guides," that is, theatergoers' lists, rankings, and descriptions of the Beijing theater's boy-actors), is what they show us in relation to literati leisure in nineteenth-century Beijing. In this paper I employ the spatial/relational tropes of parergon, ekphrasis, and heterotopia to consider how huapu texts are positioned as supplement in relation to the staging of dramatic works, to boy-actors' performance and embodiment of erotic fantasy, as well as to performance and play among aspiring paragons of gentlemanly refinement. Doubly turned away from the stage and from public events, huapu celebrate several levels of subjective taste and deploy varying tropes of social exchange, and it was by playing with these things that they also recorded and reproduced a literati need to play with contemporary confusion around the place of private and public discour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IJING nineteenth century LITERATI flower-guides SENTIMENTALITY
原文传递
19世纪英国女性文学特点及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伟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5期48-52,共5页
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19世纪的英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社会面貌也随之发生巨大变化。长期受压迫的女性开始积极为自己获取更多的合法、合理的权利而抗争,这促进了英国女性思想的发展。这一时期,英国文坛上诞生了多位具有相当影响力的女性... 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19世纪的英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社会面貌也随之发生巨大变化。长期受压迫的女性开始积极为自己获取更多的合法、合理的权利而抗争,这促进了英国女性思想的发展。这一时期,英国文坛上诞生了多位具有相当影响力的女性作家,她们的作品至今都为人热捧。总结部分女性文学作品在主题、个人情感和反抗精神等方面的特点,以便读者全面地了解英国女性主义文学作品的发展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世纪 英国 文学作品 女性主义
下载PDF
隐藏在西式立面背后的建造史:基于1851年英式建筑施工纪实的案例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潘一婷 《建筑师》 2014年第4期117-126,共10页
通过对一篇1851年英式建筑施工纪实的细读,从施工契约、构造细节、营造工艺、工匠组织四个方面,追溯一段前所未述的历史,指出跨文化交流中,"建造史"作为解码建筑文化语法的一种新的研究角度,强调回归"建造"本源,关... 通过对一篇1851年英式建筑施工纪实的细读,从施工契约、构造细节、营造工艺、工匠组织四个方面,追溯一段前所未述的历史,指出跨文化交流中,"建造史"作为解码建筑文化语法的一种新的研究角度,强调回归"建造"本源,关注营造"时间维度"、构造细节的考察,为近代中国营造方法变迁和工艺传承研究提供一手的微观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Builder》 殖民地建筑 19世纪 施工说明书 鲁班会 营造方法
下载PDF
辉煌与沉寂:19世纪西方法律人类学学术史述评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晓辉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5期64-70,共7页
19世纪中叶,巴霍芬、麦克伦南、梅恩、摩尔根关于人类社会制度史的著作问世,标志着法律人类学在欧美学术界开始形成。19世纪的法律人类学家用他们的著作回应当时的社会变革和理论思潮,并实现了自己的学术目标,即用进化论重构社会制度史... 19世纪中叶,巴霍芬、麦克伦南、梅恩、摩尔根关于人类社会制度史的著作问世,标志着法律人类学在欧美学术界开始形成。19世纪的法律人类学家用他们的著作回应当时的社会变革和理论思潮,并实现了自己的学术目标,即用进化论重构社会制度史,论证现行制度的优越性,寻找新的研究方法。他们的研究奠定了早期人类学的理论基础,也为法学和人类学贡献了比较研究和历史研究的方法论。然而,由于资料的匮乏和基本理论的缺陷,19世纪的法律人类学很快从辉煌走向沉寂,完成了它为人类学奠基的历史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世纪 法律人类学 理论渊源 学术目标 制度史
下载PDF
19世纪英国刑法法典化改革探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磊 曹瑞臣 《菏泽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102-108,共7页
19世纪英国的刑法改革在形式问题上出现去"不成文"普通法传统的法典化趋势,引发了倡导改革的法典编纂派与以法官和律师为主导的保守派之间激烈论争。改革派的法典化的改革努力,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在强大的普通法传统的... 19世纪英国的刑法改革在形式问题上出现去"不成文"普通法传统的法典化趋势,引发了倡导改革的法典编纂派与以法官和律师为主导的保守派之间激烈论争。改革派的法典化的改革努力,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在强大的普通法传统的抵制下,改革努力最终失败。英国刑法法典化运动的失败显示了英国普通法深厚的社会基础和千余年习俗传统的强大影响力,普通法作为英国法律的主要基石,仍旧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高度的社会认同。但19世纪开始的刑法法典化改革为20世纪中后期刑法法典化的持续改革提供了宝贵经验,而且刑法法典化以其系统化和规范化等独特优势也为坚守传统的普通法产生深刻影响,促使普通法不断调整以更好的适应国内外新形势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世纪 英国 刑法 法典化 普通法
下载PDF
多元观照和文化建构——19世纪西人眼中的中国溺婴现象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俊丰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3-24,共12页
19世纪,溺婴现象是西人观照、认识和评判中国的"热点"之一。这些观照不少具有明确的、功利式的目的论色彩,但也有部分西人带有"客观认识中国"的意图。另一方面,溺婴的隐秘性让西人的观照一直缺少确凿证据,观照中的... 19世纪,溺婴现象是西人观照、认识和评判中国的"热点"之一。这些观照不少具有明确的、功利式的目的论色彩,但也有部分西人带有"客观认识中国"的意图。另一方面,溺婴的隐秘性让西人的观照一直缺少确凿证据,观照中的浓重文化建构性质由此显现。这种文化建构的具体策略包括"科学"式的调查和统计,用西方话语覆盖中国话语,将问题扩大化等。而普拉特所说的西方文化殖民主义的"反征服",也正是在这种"客观认识"和文化建构的并存中得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溺婴 19世纪 文化建构
下载PDF
从19世纪英国刑罚的变迁看人类文明进程 被引量:1
18
作者 陆伟芳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2期96-103,共8页
19世纪是英国社会的转型期,社会流动频繁,犯罪增加。政府往往用各种严刑峻法来确保其财产和生命的安全,从枷刑、鞭刑这些残酷的肉刑,到绞刑和流放刑都是19世纪重刑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纪中叶起,采用新的刑罚方式,用流放刑代替绞刑,再变... 19世纪是英国社会的转型期,社会流动频繁,犯罪增加。政府往往用各种严刑峻法来确保其财产和生命的安全,从枷刑、鞭刑这些残酷的肉刑,到绞刑和流放刑都是19世纪重刑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纪中叶起,采用新的刑罚方式,用流放刑代替绞刑,再变劳役拘禁,为此把过去的看守所改造成现代监狱,不仅使监狱向更理性实用的方向转化,而且致力于探索新的改造犯人的方式,变惩罚为改造。19世纪英国刑罚的变迁,既体现了刑罚本身的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映照着人类文明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世纪 英国 犯罪 刑罚
下载PDF
方言接触与闽北建瓯方言入声调字的变异——清代中西两种闽北建瓯方言文献入声调字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马睿颖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6-28,共13页
本文主要对清代中西两种闽北建瓯方言文献所记载的入声调字的变异进行研究。全文分为五个部分:一、本文所采用的方言文献材料;二、中古入声韵字在清代建瓯方言入声调字里的变异;三、中古阴声韵字在清代建瓯方言入声调字里的变异;四、中... 本文主要对清代中西两种闽北建瓯方言文献所记载的入声调字的变异进行研究。全文分为五个部分:一、本文所采用的方言文献材料;二、中古入声韵字在清代建瓯方言入声调字里的变异;三、中古阴声韵字在清代建瓯方言入声调字里的变异;四、中古阳声韵字在清代建瓯方言入声调字里的变异;五、小结。造成建瓯方言入声字变异的原因是内部演变和外部语言接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九世纪 中西闽北方言文献 历史比较 语言接触
下载PDF
19世纪法国天主教的女性化和女子教育
20
作者 郑崧 《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5期7-10,共4页
近代法国具有男女分校的教育传统 ,同时在女子教育中重视基督徒品德的培养 ,因此天主教女修会在女子教育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1 9世纪法国天主教呈现“女性化”特征 ,教育女修会有惊人的增长 。
关键词 19世纪 法国 天主教 女性化 女子教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