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南玉米新品种应具备的特征特性及区域主推品种的选择 被引量:22
1
作者 杨克诚 向葵 +1 位作者 潘光堂 荣廷昭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46-148,共3页
系统地介绍了西南山地玉米区的生态、生产特点及其对玉米新品种(杂交种)主要特征特性的要求。根据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原理及玉米产业发展需求,提出了西南区域玉米主推品种选择原则及应克服的不良倾向。
关键词 玉米 新品种 特征特性 西南地区
原文传递
西葫芦新品种长青王6号的选育 被引量:8
2
作者 杨淑巧 雷逢进 +2 位作者 聂安全 王晓民 雷雪梅 《山西农业科学》 2010年第7期32-34,共3页
以韩国最高峰杂交1代自交纯合选育的代号A-1-2深绿皮自交系为母本,美国4094经多代自交分离选育的代号03-28淡绿皮稳定自交系为父本,育成了早熟、丰产、半蔓型杂交种长青王6号。该品种生长势强,丰产性好,植株后期不衰。瓜长筒形,纵径24.0... 以韩国最高峰杂交1代自交纯合选育的代号A-1-2深绿皮自交系为母本,美国4094经多代自交分离选育的代号03-28淡绿皮稳定自交系为父本,育成了早熟、丰产、半蔓型杂交种长青王6号。该品种生长势强,丰产性好,植株后期不衰。瓜长筒形,纵径24.0~24.5cm,横径7.0~7.5cm。瓜皮翠绿色,光泽度好。田间表现为高抗病毒病、耐白粉病。露地栽培公顷产量为67962.0~73510.5kg,比早青一代增产13.4%,比碧波增产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葫芦 新品种 长青王6号 杂种1代
下载PDF
辣椒新品种‘濮椒6号’的选育 被引量:5
3
作者 陈建芳 张雪平 +2 位作者 顾桂兰 靳艳革 岳振平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3-25,共3页
‘濮椒6号’是以河南地方品种经多代单株自交定向选择育成的自交系‘0712’为母本,以欧洲引进的大果长灯笼型甜椒经多代自交纯合的自交系‘A-96’为父本配制的杂交1代辣椒品种。全生育期185 d,早熟,始花节位10.3节,生长势强,连续坐果性... ‘濮椒6号’是以河南地方品种经多代单株自交定向选择育成的自交系‘0712’为母本,以欧洲引进的大果长灯笼型甜椒经多代自交纯合的自交系‘A-96’为父本配制的杂交1代辣椒品种。全生育期185 d,早熟,始花节位10.3节,生长势强,连续坐果性好,株高59.8 cm,株幅65.1 cm;果实长牛角形,果实纵径20~25 cm,果肩横径4.8 cm,果肉厚度0.36 cm,果实心室数2.9个;100 g果实维生素C含量96.94 mg;青熟果绿色,老熟果红色,果面光滑有光泽,微辣,商品性好;单果质量98.2 g;炭疽病、疫病、青枯病、病毒病的抗性优于对照‘江蔬1号’;早春大棚地膜栽培每667 m^2早期产量和总产量分别为1 500 kg和3 500 kg左右,适宜河南、山东、江苏、安徽及湖北早春保护地栽培。2016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新品种 '濮椒6号’ 杂种1代
下载PDF
冬小麦新品种长6388选育报告 被引量:4
4
作者 邬志远 张俊灵 +2 位作者 闫金龙 张东旭 冯丽云 《寒旱农业科学》 2022年第10期37-39,共3页
由于干旱和极端天气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及种植面积的不断缩减,限制了小麦产量和质量的进一步提升,亟需培育出高产、优质、多抗、广适性小麦新品种。山西农业大学谷子研究所2008年选用自育旱地冬小麦品种长8744作母本、水地冬小麦品种长473... 由于干旱和极端天气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及种植面积的不断缩减,限制了小麦产量和质量的进一步提升,亟需培育出高产、优质、多抗、广适性小麦新品种。山西农业大学谷子研究所2008年选用自育旱地冬小麦品种长8744作母本、水地冬小麦品种长4738作父本进行杂交,后代采用水旱交叉选育法、入选单株评鉴采用田间选择和室内鉴定相结合的方法育成了冬小麦新品种长6388。2016—2018年参加山西省中部晚熟冬麦区旱地组区域试验,2 a 12点(次)平均折合产量5472.0 kg/hm2,较对照品种长6878增产9.8%。2017—2018年度参加山西省中部冬麦区旱地生产试验,平均折合产量4525.5 kg/hm2,较对照品种长6878增产5.1%。该品种株高88 cm,穗长7.8 cm,平均成穗数675万穗/hm2,穗粒数30粒,千粒重42 g。中感条锈病、叶锈病、白粉病,抗旱性1~2级。适宜在山西中部晚熟冬麦区旱地及北方生态类似地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新品种 长6388 选育
下载PDF
马铃薯新品种天薯19号选育报告
5
作者 吕汰 王鹏 +5 位作者 郭天顺 杨晨 赵中梁 窦俊焕 罗照霞 颉炜清 《寒旱农业科学》 2024年第1期47-50,共4页
为解决甘肃省乃至西北地区马铃薯专用品种缺乏的问题,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晋薯11号为母本、天薯9号为父本杂交,利用常规杂交育种技术选育出了晚熟鲜食菜用型马铃薯新品种天薯19号。该品种在2019—2020年进行的国家马铃薯西北晚熟组... 为解决甘肃省乃至西北地区马铃薯专用品种缺乏的问题,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晋薯11号为母本、天薯9号为父本杂交,利用常规杂交育种技术选育出了晚熟鲜食菜用型马铃薯新品种天薯19号。该品种在2019—2020年进行的国家马铃薯西北晚熟组区域试验中,2 a 18点(次)平均折合产量为32490.0 kg/hm^(2),较对照品种陇薯6号增产3.0%。该品种生育期119 d左右,薯块卵圆形、黄皮黄肉、芽眼少而浅。薯块品质优良,鲜薯块茎含干物质204 g/kg、淀粉166 g/kg、维生素C 547 mg/kg、粗蛋白22.1 g/kg、还原糖3.5 g/kg。适宜在甘肃中东部、宁夏中南部、青海东部及生态类似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新品种 天薯19号 晚熟 鲜食 选育
下载PDF
广东苦苣苔科植物新资料 被引量:3
6
作者 郑永利 夏念和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3-34,共2页
报道了六个广东分布新记录:大齿马铃苣苔、匐茎短筒苣苔、短茎半蒴苣苔、圆唇苣苔和毡毛后蕊苣苔;描述了一个新变种:绵毛马铃苣苔。
关键词 苦苣苔科植物 新记录 广东 新变种
下载PDF
早熟马铃薯新品种‘皖马铃薯2号’的选育 被引量:4
7
作者 廖华俊 江芹 +2 位作者 闫冲冲 杨月英 高正良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6-28,共3页
‘皖马铃薯2号’是以‘Hirta’为母本、‘Gelda’为父本选育的早熟、优质马铃薯新品种。该品种生育期65 d左右。块茎椭圆形,黄皮黄肉,芽眼浅。单株结薯数3~5个,单株块茎质量700 g左右,平均667 m^2产量2 100~2 800 kg,商品薯率达93%以上... ‘皖马铃薯2号’是以‘Hirta’为母本、‘Gelda’为父本选育的早熟、优质马铃薯新品种。该品种生育期65 d左右。块茎椭圆形,黄皮黄肉,芽眼浅。单株结薯数3~5个,单株块茎质量700 g左右,平均667 m^2产量2 100~2 800 kg,商品薯率达93%以上。干物质含量(ω,后同)19.53%,淀粉含量14.15%,粗蛋白含量2.32%,还原糖含量0.16%,维生素C含量197.5 mg·kg^(-1)。田间表现中抗马铃薯晚疫病,抗马铃薯卷叶病毒病和花叶病毒病。适应性强,适宜安徽等二季作区春、秋2季种植。2016年通过安徽省园艺学会园艺作物品种认定委员会认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新品种 '皖马铃薯2号’ 早熟
下载PDF
冬小麦新品种忻6160选育报告 被引量:3
8
作者 贾苏卿 贾海瑜 +1 位作者 李彦良 李世勇 《山西农业科学》 2010年第7期30-31,共2页
忻6160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采用系谱选择法经多年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它属强冬性晚熟类型,株高76~83cm,茎秆粗壮,抗干热风,灌浆强度大,千粒质量47g左右,大穗多粒,粒大饱满,适合山西中部冬麦区大面积种植。
关键词 冬小麦 新品种 选育
下载PDF
高产优质多抗冬小麦新品种长麦6686选育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常云龙 宋秀珍 +3 位作者 连培红 王金花 刘彤 王国庆 《山西农业科学》 2009年第6期20-22,共3页
长麦6686以(长93-5106(/忻3921/类800)F1)F1/长94-4709选育而成,在产量与品质、抗病与节水及适应性方面都有新的突破,深受农户欢迎。2007年通过山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对长麦6686冬小麦新品种选育经过进行分析,认为在确保一定... 长麦6686以(长93-5106(/忻3921/类800)F1)F1/长94-4709选育而成,在产量与品质、抗病与节水及适应性方面都有新的突破,深受农户欢迎。2007年通过山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对长麦6686冬小麦新品种选育经过进行分析,认为在确保一定群体的基础上选育穗重型小麦新品种,是继续提高小麦生产水平的有效途径。实践证明,科学地配制组合及亲本材料的筛选利用,通过综合性状与目标性状统筹兼顾,重点突破,加大目标性状的选择压,可选育出理想的优良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新品种 选育 长麦6686
下载PDF
玉米新品种桂单662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2
10
作者 黄爱花 黄开健 +6 位作者 韦新兴 莫润秀 唐照磊 翟瑞宁 邹成林 韦慧 谭华 《湖北农业科学》 2021年第8期28-31,共4页
桂单662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以自交系桂A10341为母本,GML906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玉米新品种,2017年参加广西玉米区域试验,两季平均产量为8253.6 kg/hm^(2),比对照桂单162增产8.4%;2018年参加广西玉米生产试验,两季平... 桂单662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以自交系桂A10341为母本,GML906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玉米新品种,2017年参加广西玉米区域试验,两季平均产量为8253.6 kg/hm^(2),比对照桂单162增产8.4%;2018年参加广西玉米生产试验,两季平均产量为7348.1 kg/hm^(2),比对照桂单162增产6.5%。2017—2018年参加老挝南塔省玉米新品种筛选试验和对比试验,平均产量分别为9616.5、9243.0 kg/hm^(2),分别比当地主推品种LVN10增产18.2%和16.6%。2019年通过老挝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号:00080S)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桂审玉2019087号)。桂单662抗病性强、适应性广、商品性好,适宜在广西各地及老挝各省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新品种 桂单662 选育 栽培
下载PDF
无籽西瓜新品种‘昌祥9号’的选育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成荣 杨巧云 +1 位作者 焦雪辉 朱学刚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9-31,共3页
‘昌祥9号’是以四倍体自交系‘W412’作母本,自交系‘J98-9’作父本进行杂交配组筛选出的三倍体无籽西瓜新品种。该品种为中熟品种,全生育期109 d,果实发育期35 d,较易坐果。第1雌花节位第8节,雌花间隔节位7节。单瓜质量4.7 kg,果实圆... ‘昌祥9号’是以四倍体自交系‘W412’作母本,自交系‘J98-9’作父本进行杂交配组筛选出的三倍体无籽西瓜新品种。该品种为中熟品种,全生育期109 d,果实发育期35 d,较易坐果。第1雌花节位第8节,雌花间隔节位7节。单瓜质量4.7 kg,果实圆形,果皮底色浅绿色,表皮有深绿色花条,瓤红色,果皮厚度1.4 cm,耐贮运。少有着色秕籽、无白筋与硬块,白色秕籽小。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28%。适合在河南省各地及周边地区推广种植。2011年通过河南省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 新品种 '昌祥9号’
下载PDF
梨新品种金星梨的选育 被引量:1
12
作者 魏闻东 陈继峰 郭俊英 《落叶果树》 2003年第1期1-3,共3页
金星梨是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用山东栖霞大香水梨与河北兴隆麻梨杂交育成的早中熟梨优良新品种。在河南和全国多个省区试种结果表明 :该品种性状稳定 ,生长健壮 ,结果早 ,果实外观漂亮 ,风味纯正 ,香甜可口 ,肉质酥松细脆 ,可... 金星梨是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用山东栖霞大香水梨与河北兴隆麻梨杂交育成的早中熟梨优良新品种。在河南和全国多个省区试种结果表明 :该品种性状稳定 ,生长健壮 ,结果早 ,果实外观漂亮 ,风味纯正 ,香甜可口 ,肉质酥松细脆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1 3 .5 % ,7月下旬至 8月初成熟 ,较耐贮运 ,4年生树 666.7m2 产量约 1 5 0 0kg,在河南、江苏、安徽、北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品种 金星梨 选育 栽培技术
下载PDF
青海省异极藻属和桥弯藻属 (硅藻门 )的新变种(英文)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艳玲 施之新 +1 位作者 谢平 戎克文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47-148,共2页
本文对来自青海省异极藻属和桥弯藻属 (硅藻门 )的三个新变种进行描述 ,它们是 :橄榄异极藻短纹变种(Gomphonemaolivaceum (Lyngbye)Kuetzingvar.brevistriatumLiY .L .etShi,var.nov .) ;十字异极藻矩形变种 (Gom phonemastaurophorum ... 本文对来自青海省异极藻属和桥弯藻属 (硅藻门 )的三个新变种进行描述 ,它们是 :橄榄异极藻短纹变种(Gomphonemaolivaceum (Lyngbye)Kuetzingvar.brevistriatumLiY .L .etShi,var.nov .) ;十字异极藻矩形变种 (Gom phonemastaurophorum (Pant.)Cleve EulervaroblongumLiY .L .etShi,var.nov)和亚贝桥弯藻具点变种 (CymbellayabeSkvortzowvar.punctataLiY .L .etShi,var.nov)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极藻属 桥弯藻属 新变种
下载PDF
马铃薯新品种(系)引进比较试验初报 被引量:2
14
作者 尼玛次仁 王改花 +3 位作者 次仁卓嘎 旦增曲措 张利伟 高磊 《西藏农业科技》 2020年第4期48-51,共4页
为探讨不同马铃薯品种在拉萨地区的适应性、丰产性、抗病性等,以宁夏、甘肃等地引进马铃薯新品种(系)12个为试验材料,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对马铃薯的表型性状、田间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及耐贮藏程度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种... 为探讨不同马铃薯品种在拉萨地区的适应性、丰产性、抗病性等,以宁夏、甘肃等地引进马铃薯新品种(系)12个为试验材料,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对马铃薯的表型性状、田间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及耐贮藏程度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种薯间比较马铃薯每667m2产量由高到低依次为:陇薯10>L12141-6>陇薯14>陇薯7>LK99>宁薯16>地方种>宁薯18>L1036-34>L01094>宁薯20>宁薯19,其中陇薯10每667m2产量比地方种增产了50.74%,建议在拉萨及周边地区示范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新品种 引进 比较试验
下载PDF
高产、优质酿造高粱新品种汾酒粱2号的选育 被引量:2
15
作者 赵文博 张福耀 +5 位作者 詹鹏杰 平俊爱 杨慧勇 王华云 王瑞 于纪珍 《山西农业科学》 2016年第12期1755-1757,共3页
汾酒粱2号高粱新品种是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2015年育成的酿造高粱新品种,其试验用名为晋中13-2。该品种以自选不育系A22783A为母本、自选酿造专用高粱系恢复系EM1383为父本组配而成。该杂交种生育期133 d,比对照晋杂22号晚1 d... 汾酒粱2号高粱新品种是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2015年育成的酿造高粱新品种,其试验用名为晋中13-2。该品种以自选不育系A22783A为母本、自选酿造专用高粱系恢复系EM1383为父本组配而成。该杂交种生育期133 d,比对照晋杂22号晚1 d,株高174.4 cm,具有分蘖力强、高抗高粱丝黑穗病、综合性状优异、产量高等特点,省区试平均产量为9 354.0 kg/hm^2,比对照晋杂22号增产10.1%,籽粒粗淀粉(干基)含量74.96%,是优良酿造专用高粱新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产 优质 酿造高粱 汾酒粱2号 新品种
下载PDF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Mango (Mangifera indica) Accessions Based on Brazilian Adapted Descriptors
16
作者 Ierla Carla Nunes dos Santos Ribeirol Carlos Antonio Femandes Santos Francisco Pinheiro Lima Neto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B)》 2013年第11期798-806,共9页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characterize 103 mango accessions of the field germplasm collection of Embrapa semi-arid region, located in Juazeiro, Bahia, Brazil and to apply 50 morphological descriptors established by...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characterize 103 mango accessions of the field germplasm collection of Embrapa semi-arid region, located in Juazeiro, Bahia, Brazil and to apply 50 morphological descriptors established by the Brazilian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livestock and supply to help in the development of new mango cultivars for the Northeastern region of Brazil. Four trees were selected for each accession and eight adult leaves, eight flowers and 16 fruits were collected from each tre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ranging from plant size to seed embryo were evaluated. Simple percentages were estimated for all the descriptors. Only the descriptors for leaf symmetry and fruit waxiness did not show variability among the accessions. Eight accessions did not show fruits with fibers, while nine other accessions presented flesh firmness, which is an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 to improve breeding. The soluble solids content was high, above 14 ~Brix for 95% of the accessions with Tommy Atkins showing the lowest value, 12.5 ~Brix. A great diversity was found in the color of the epidermis ranging from green to red. The accessions Amrapali and Salitre presented a dark orange flesh color. The obtained data set, are the most comprehensive so far in Brazil, it allows choosing the best parents to develop new cultivars and will also contribute to the protection of mango cultivars in Braz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NGO germplasm bank ACCESSIONS morphological descriptors the international union for the protection of newvarieties of plants (UPOV).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