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多项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8
1
作者 高伟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第19期121-122,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多项指标的影响。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32例新生儿黄疸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16例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16例给予包括游泳抚触护理、排便护理的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新生儿...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多项指标的影响。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32例新生儿黄疸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16例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16例给予包括游泳抚触护理、排便护理的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新生儿黄疸出现时间、黄疸消退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胎粪排尽时间。比较两组新生儿出生1、2、3、4、5d胆红素水平变化。结果两组新生儿在黄疸出现时间、黄疸消退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及胎粪排尽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1、2、3、4、5d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可预防或延缓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发生,缩短黄疸消退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黄疸 早期 护理干预
下载PDF
早期足月儿围产期高危因素及并发症临床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24
2
作者 高亮 程慧清 徐发林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3期212-218,共7页
目的探讨早期足月儿的围产期高危因素及新生儿期疾病特征。方法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出生的足月活产新生儿共5468例。比较早期足月组(1933例)、完全足月组(3013例)和晚期足月组(412例)孕产妇的基本情况... 目的探讨早期足月儿的围产期高危因素及新生儿期疾病特征。方法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出生的足月活产新生儿共5468例。比较早期足月组(1933例)、完全足月组(3013例)和晚期足月组(412例)孕产妇的基本情况、妊娠期合并症及并发症发生率,分析早期足月分娩的危险因素。比较早期足月组(2033例)、完全足月组(3023例)和晚期足月组(412例),胎龄37~37周^+6亚组(695例)与38~38周^+6亚组(1338例)新生儿的基本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LSD—t检验、Pearsonz。检验、校正χ^2检验、Fisher精确概率法、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孕产妇情况:比较早期足月组与完全足月组、晚期足月组孕产妇高龄(≥35岁)[21.1%(407/1933)、10,5%(317/3013)、6.8%(28/412),χ^2=127.690]、妊娠次数〉1次[63.1%(1220/1933)、47.3%(1425/3013)、39.6%(163/412),χ^2=147.668]、分娩次数〉1次[43.7%(844/1933)、23.1%(697/3013)、15.O%(62/412),χ^2=287.765]、剖宫产[75.2%(1453/1933)、56.2%(1693/3013)、54.1%(223/412),χ^2=196.348]、瘢痕子宫[27.9%(539/1933)、8.9%(267/3013)、1.5%(6/412),χ^2=396.521]、胎膜早破[20.6%(398/1933)、14.2%(428/3013)、10.2%(42/412),χ^2=47.217]、羊水异常[17.8%(344/1933)、12.3%(370/3013)、11.2%(46/412),χ^2=32.777]、妊娠期糖尿病[11.5%(223/1933)、5.9%(178/3013)、5.1%(21/412),χ^2=56.169]、胎位异常[9.5%(184/1933)、5.1%(155/3013)、2.9%(12/412),χ^2=43.51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9.2%(178/1933)、3.5%(105/3013)、2.9%(12/412),χ^2=79.915]、多胎妊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新生 婴儿 早产 围产期 危险因素 重症监护病房 新生儿 婴儿死亡率
原文传递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与围生期因素的关系 被引量:7
3
作者 仝桃玲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0年第4期282-284,共3页
目的探讨高胆红素血症与围生期因素的关系。方法用经皮胆红素测定仪监测1180例新生儿胆红素水平(经皮胆红素),将新生儿分为高胆红素血症组和对照组,记录围生期可能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有关的围生期因素。随机抽出40例检测血清胆红素水... 目的探讨高胆红素血症与围生期因素的关系。方法用经皮胆红素测定仪监测1180例新生儿胆红素水平(经皮胆红素),将新生儿分为高胆红素血症组和对照组,记录围生期可能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有关的围生期因素。随机抽出40例检测血清胆红素水平,并将经皮胆红素与血清胆红素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用SPSS12.0软件对围生期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新生儿经皮胆红素与血清胆红素水平呈正相关(r=0.935,P<0.01)。2组新生儿比较,宫内窘迫史、剖宫产、母乳喂养、生后开奶时间、首次胎粪排出时间、生后体质量变化、母孕期有无妊高征及胎龄、催产素应用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示早产儿、催产素应用、剖宫产和母乳喂养是NHB发生的独立高危因素。结论加强围生期管理、降低早产儿的出生率、严格掌握剖宫产的指征、减少人为催产比例、早开奶是预防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高胆红素血症 高危因素 围生期
原文传递
ERAS协会《新生儿肠道手术围术期管理共识指南》解读 被引量:7
4
作者 史泽瑶 吴杨 +3 位作者 李小文 万兴丽 陈琼 胡艳玲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333-1338,共6页
加速康复外科(ERAS)是指以循证医学证据为指导,在围术期采取一系列的优化管理措施。自2001年ERAS概念被提出至今,国际ERAS协会已颁布十余部外科手术指南,涵盖妇产科、骨科、心血管外科等多个领域。2020年5月,ERAS协会发布首个《新生儿... 加速康复外科(ERAS)是指以循证医学证据为指导,在围术期采取一系列的优化管理措施。自2001年ERAS概念被提出至今,国际ERAS协会已颁布十余部外科手术指南,涵盖妇产科、骨科、心血管外科等多个领域。2020年5月,ERAS协会发布首个《新生儿肠道手术围术期管理共识指南》,为新生儿围术期管理提供了多项循证依据。本文旨在对该指南进行解读,为医护人员提供循证参考,以期改善新生儿肠道手术围术期的护理质量,进一步提高患儿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系统外科手术 婴儿 新生 围手术期 康复 指南
下载PDF
新生儿危重先天性心脏病的术前术后一体化救治经验 被引量:6
5
作者 陈宇雨 路发文 +9 位作者 杨帆 黄金秋 史红蕊 赵永康 陈洪波 曹宁 欧阳培刚 张彦莉 胡静 杨菊先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1年第7期623-628,共6页
目的总结新生儿危重先天性心脏病(Critical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CHD)术前术后一体化救治经验。方法收集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收治的39例新生儿cCHD临床资料,男24例,女15例。其中早产儿4例,双胎3例;顺产25... 目的总结新生儿危重先天性心脏病(Critical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CHD)术前术后一体化救治经验。方法收集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收治的39例新生儿cCHD临床资料,男24例,女15例。其中早产儿4例,双胎3例;顺产25例,剖宫产14例。出生体重1.5~4.2(2.97±0.59)kg,入院日龄0~28(14.0±8.8)天,入院身高40~57(49.0±4.1)cm,入院体重1.6~4.8(3.0±0.7)kg。39例中30例行手术治疗,其中体外循环下心脏直视手术22例,非体外循环手术8例;矫治手术28例,姑息手术2例;延迟关胸2例。结果术后呼吸机治疗时间19~2778[48.0(156.5,383.0)]h[因结果呈偏态分布,采用M(P25,P75)表示,下同],ICU停留时间2~152[19.3(23.0,31.7)]d,总住院时间8~159[27.3(33.0,48.5)]d。全组无手术死亡;1例并发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家属拒绝行开腹探查术而放弃治疗,自动出院。随访2~24月,1例于出院1周后因呛奶窒息死亡;另1例因心功能差,术后6个月死亡;其余患儿均恢复良好。结论cCHD新生儿应迅速转移到设备齐全、技术力量强的小儿心脏中心进行救治。术前维持内环境稳定、平衡体-肺循环阻力等综合治疗,对导管依赖型cCHD应用前列腺素E1泵入,可改善患儿的状态,创造良好的手术机会。及时的手术或介入治疗是救治cCHD患儿的关键,精细的围术期管理是救治成功的重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先天性心脏病 新生儿 围手术期 一体化救治
下载PDF
小儿肌性斜颈早期治疗 被引量:5
6
作者 韩福友 崔清波 +1 位作者 郭俊斌 李昭铸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20-621,625,共3页
目的提出了小儿肌性斜颈早期手术治疗的一种挑战性做法以防止头面部的偏斜造成不可逆而又无法矫正的并发症。方法对本院287例斜颈手术患儿进行了临床追踪观察,17例4个月以下婴儿皆行胸锁乳突肌肿块切除术,5个月~14岁270例中,术前243例... 目的提出了小儿肌性斜颈早期手术治疗的一种挑战性做法以防止头面部的偏斜造成不可逆而又无法矫正的并发症。方法对本院287例斜颈手术患儿进行了临床追踪观察,17例4个月以下婴儿皆行胸锁乳突肌肿块切除术,5个月~14岁270例中,术前243例面部及头颅偏斜畸形,占90%。其中210例进行按摩治疗,41例按摩加牵引治疗。结果大多数斜颈患儿手术时多是由于康复治疗效果不佳,并已经出现头面偏斜才进行手术治疗,虽然斜颈得到矫正,但头面偏斜将无法改变。婴儿组17例,随访3月~6年,100%恢复正常功能,且无一例出现面部偏斜。结论新生儿期斜颈早期行肿块切除术,可获最佳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性斜颈 新生儿期 胸锁乳突肌肿块 早期治疗
下载PDF
放置时间、温度对新生儿末梢血细胞计数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左路广 马科 +2 位作者 冯博 张娅娟 詹明华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17年第10期83-85,92,共4页
目的 :研究放置时间、温度对新生儿末梢血细胞计数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6年1—6月间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新生儿科收治入院新生儿的末梢血标本100例,选用Sysmex XS-50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即时检测后分装置于4℃及室温保存,并于24... 目的 :研究放置时间、温度对新生儿末梢血细胞计数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6年1—6月间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新生儿科收治入院新生儿的末梢血标本100例,选用Sysmex XS-50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即时检测后分装置于4℃及室温保存,并于24、48 h后重复测定,比较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小板(PLT)、血红蛋白(HGB)、未成熟粒细胞百分比(IG%)及未成熟粒细胞绝对值(IG#)各组数据差异。结果:室温条件下放置24、48 h的新生儿末梢血标本WBC、RBC、PLT、HGB、IG%及IG#与即时检测结果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4℃条件下放置24 h的标本与即时检测结果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放置48 h的标本与即时检测结果则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新生儿末梢血可置于4℃条件下保存,在24 h内检测不影响WBC、RBC、PLT、HGB、IG%及IG#计数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末梢血 细胞计数 放置时间 保存温度 感染
下载PDF
新生犊牛的生理特点及饲养管理措施 被引量:5
8
作者 李改英 王春秀 +4 位作者 赵现敏 郭永国 廉红霞 张立阳 高腾云 《中国牛业科学》 2022年第2期61-63,共3页
新生犊牛由于组织器官发育不完善,胃肠消化功能弱,体温调节能力差,抵抗力免疫力低下,代谢旺盛生长发育快等生理特点,若管理不善,极易造成犊牛免疫力低,死亡率高等不良后果,因此科学化、精细化的饲养管理非常重要。本文通过对新生犊牛生... 新生犊牛由于组织器官发育不完善,胃肠消化功能弱,体温调节能力差,抵抗力免疫力低下,代谢旺盛生长发育快等生理特点,若管理不善,极易造成犊牛免疫力低,死亡率高等不良后果,因此科学化、精细化的饲养管理非常重要。本文通过对新生犊牛生理特点的分析,介绍了新生犊牛饲养管理关键技术,为培育健康状况良好,有生长潜力的牛群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期 犊牛 生理特点 饲养管理
下载PDF
犊牛不同生长阶段饲养管理技术 被引量:3
9
作者 多乎杜鲁巴衣·阿力 娜孜古丽·依热木拜克 《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 2022年第13期45-47,共3页
养牛业在新疆畜牧业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养牛生产中的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犊牛的成活率,而犊牛的成活率又直接决定养牛业的经济效益,所以提高犊牛的饲养管理水平对整个畜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实践证明犊牛具有生长速度快、新陈代谢... 养牛业在新疆畜牧业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养牛生产中的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犊牛的成活率,而犊牛的成活率又直接决定养牛业的经济效益,所以提高犊牛的饲养管理水平对整个畜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实践证明犊牛具有生长速度快、新陈代谢旺盛、体温调节能力差、消化功能发育不完善等生理特点,管理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发育特点,提供相应的饲养管理技术,不仅能满足犊牛生长发育需要,最重要的是保证犊牛健壮体质,为今后肉牛或种牛饲养奠定坚实基础,促使广大养牛场或养殖户获取丰厚的收益。该文总结了犊牛新生期、哺乳期与断奶期3个生长阶段的饲养管理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犊牛 新生期 哺乳期 断奶期 饲养管理
下载PDF
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胆红素脑病对听力及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谭秋月 林超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8年第13期1428-1431,共4页
目的探讨换血疗法对新生儿胆红素脑病对听力及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纳入2010年1月至2015年6月简阳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81例胆红素脑病新生儿为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7例,接... 目的探讨换血疗法对新生儿胆红素脑病对听力及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纳入2010年1月至2015年6月简阳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81例胆红素脑病新生儿为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7例,接受换血治疗;对照组44例,接受蓝光照射、0.9%氯化钠溶液灌肠等方案治疗。检测两组患儿治疗前、治疗6 h后总胆红素、血气指标。分别于患儿出生后72 h、12个月时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查,于患儿12个月时应用Gesell婴幼儿发育量表检查量表测定行为发育商,应用0~12个月52项神经行为检查量表测评神经运动行为发育情况。结果 (1)观察组治疗6 h后总胆红素明显下降、血氧分压明显升高、血pH明显上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上述指标未见明显变化(P>0.05)。(2)观察组12个月时,BAEP检查Ⅲ、Ⅴ波潜伏期,Ⅰ~Ⅴ波间期分别为(4.22±0.21)ms、(6.35±0.41)ms、(4.80±0.28)ms,均明显短于对照组[(4.45±0.38)ms、(6.62±0.41)ms、(4.99±0.41)ms],BAEP正常患儿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12个月时,行为发育商、52项运动评分分别为(79.44±10.31)分、(83.86±10.21)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69.41±10.25)分、(77.81±12.28)分],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胆红素脑病(警告期)患儿,应该积极采用换血疗法,方可有效抑制疾病对患儿听力、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胆红素脑病 警告期 换血疗法 听力 神经行为
下载PDF
加速新生儿肠道手术后康复膏摩法方案的构建与应用效果评价
11
作者 阮景 麦嘉轩 +5 位作者 陈凌华 覃李姣 陈灵 陈嘉颖 钟雪梅 代坤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24年第14期1058-1065,共8页
目的构建新生儿肠道术后膏摩方案,探讨膏摩法对新生儿肠道术后恢复的效果,丰富加速康复外科(ERAS)在新生儿领域的内容。方法应用德尔菲专家函询法构建加速新生儿肠道术后康复的膏摩法方案;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目的构建新生儿肠道术后膏摩方案,探讨膏摩法对新生儿肠道术后恢复的效果,丰富加速康复外科(ERAS)在新生儿领域的内容。方法应用德尔菲专家函询法构建加速新生儿肠道术后康复的膏摩法方案;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外科接受肠道手术患儿64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对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34例和膏摩组30例。常规组患儿接受术后常规治疗与护理措施,包括胃肠减压、循序渐进喂养、发展性照顾等;膏摩组患儿除了接受常规治疗与护理,还接受膏摩法辅助治疗。比较2组患儿术后胃肠引流量、禁食天数、术后首次喂养时间、住院时间情况,并比较2组术后呕吐、腹胀发生情况。结果共函询16名专家,年龄(38.93±5.13)岁,男6名,女10名。2轮专家函询有效问卷回收率分别为16/16和15/16,专家权威系数均≥0.80,Kendall协调系数分别为0.117和0.10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确定了包含8个穴位及7种中药组成的膏摩方案。常规组男19例,女15例,胎龄(268.47±11.27)d。膏摩组男20例,女10例,胎龄(271.93±10.36)d。膏摩组患儿的术后胃肠引流量、禁食天数、术后首次喂养时间及住院时间的中位数分别为74.0ml、6.0d、158.5h、13.0d,与常规组的184.5ml、7.5d、192.0h、16.5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为2.07~2.45,均P<0.05)。膏摩组患儿呕吐、腹胀发生例数均为8例,常规组患儿则分别为19例和18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Х^(2)=5.58、4.56,均P<0.05)。结论本研究构建的中药膏穴位按摩方案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对新生儿肠道术后的恢复产生积极影响,安全性高,符合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 新生儿 手术后期间 外治疗法 术后加速康复
原文传递
优质护理在新生儿先天性十二指肠闭锁的围术期的应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林雪琴 王柳娟 杜西寅 《中国当代医药》 2017年第18期159-161,共3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先天性十二指肠闭锁的围术期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先天性十二指肠闭锁新生儿共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先天性十二指肠闭锁手术围术期护理干预,观察组同... 目的探讨新生儿先天性十二指肠闭锁的围术期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先天性十二指肠闭锁新生儿共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先天性十二指肠闭锁手术围术期护理干预,观察组同时给予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评定治疗效果,调查两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为7.5%,对照组术后并发症为25.0%,观察组术后并发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0.0%,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为95.0%,对照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为77.5%,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术期优质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新生儿先天性十二指肠闭锁术后并发症,改善患儿预后,护理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先天性十二指肠闭锁 围术期 护理 优质护理
下载PDF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对围生期新生儿健康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郭爱香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2年第11期1784-1785,共2页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对围生期新生儿健康的影响,旨在降低围生期新生儿的死亡率。方法对2007年7月—2009年6月,在我院进行围产期保健和分娩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产妇分娩的新生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无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产妇分娩...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对围生期新生儿健康的影响,旨在降低围生期新生儿的死亡率。方法对2007年7月—2009年6月,在我院进行围产期保健和分娩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产妇分娩的新生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无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产妇分娩的新生儿进行比较。结果重度组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早产发生率及死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组新生儿窒息、早产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是导致围生期新生儿死亡率增高的重要因素,严重影响新生儿健康。降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发生率,可以降低围生期新生儿死亡率,有利于新生儿的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妊娠性 婴儿 新生 围生期
下载PDF
早期新生儿贫血的围生期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金嫦 谭洁银 许志星 《中国当代医药》 2013年第15期21-22,共2页
目的分析早期新生儿贫血的围生期危险因素,以预防和减少早期新生儿贫血的发生。方法对52例早期新生儿贫血的围生期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诊断及血常规等检查,围生期新生儿贫血52例中失血性贫血31例占59.62%,溶血性贫血21例... 目的分析早期新生儿贫血的围生期危险因素,以预防和减少早期新生儿贫血的发生。方法对52例早期新生儿贫血的围生期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诊断及血常规等检查,围生期新生儿贫血52例中失血性贫血31例占59.62%,溶血性贫血21例占40.38%。本组失血性贫血相关因素中,主要四位因素为:胎盘早剥、胎盘异常、医源性失血及双胎输血综合征。结论加强围生期孕妇的监测及评估,最大限度降低围生期新生儿贫血的发生率;发生围生期新生儿贫血时,应迅速作出诊断,确定病因,及时对症处理,挽救新生儿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血 新生儿 围生期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新生儿先天性单侧唇裂修复术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凤乐 鞠敏 赵伟 《中国医疗美容》 2019年第11期105-108,共4页
目的总结新生儿先天性单侧唇裂修复术患儿围手术期护理措施,保障手术修复效果,提升护理质量。方法术前充分评估患儿病情、完善各项检查、做好药物过敏试验、口腔护理、患儿家属的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术中做好患儿体位护理、生命体征监... 目的总结新生儿先天性单侧唇裂修复术患儿围手术期护理措施,保障手术修复效果,提升护理质量。方法术前充分评估患儿病情、完善各项检查、做好药物过敏试验、口腔护理、患儿家属的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术中做好患儿体位护理、生命体征监测等配合工作;术后给予生命体征及切口观察、预防切口感染、口腔护理、营养支持;出院时并做好患儿家属的健康宣教,定期随访。结果2015年1月~2019年5月共有37例先天性单侧唇裂患儿接受修复术,手术均顺利完成,经精心护理,切口均一期愈合拆线出院,随访半年,37例患儿唇部形态良好,无明显疤痕,吮吸等口腔功能正常。结论系统、科学的围手术期护理是保障先天性单侧唇裂修复术顺利完成的重要环节,对促进切口愈合,唇部形态塑形,口腔正常功能恢复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唇裂 单侧 修复术 围手术期 护理
下载PDF
新生儿腹部疾病围手术期营养支持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6
作者 傅廷亮 王兴华 +3 位作者 于俊凤 刘义升 刘希杰 陈强谱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340-342,364,共4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腹部外科围手术期肠外营养支持和早期母乳喂养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接受腹部手术的新生儿病例分为营养支持组(58例)和传统治疗组(40例)。观察与肠外营养支持和早期母乳喂养有关的并发症、治疗效果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目的探讨新生儿腹部外科围手术期肠外营养支持和早期母乳喂养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接受腹部手术的新生儿病例分为营养支持组(58例)和传统治疗组(40例)。观察与肠外营养支持和早期母乳喂养有关的并发症、治疗效果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营养支持组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所占比例显著高于传统治疗组。营养支持组治愈55例,因患短肠综合征放弃治疗3例。传统治疗组39例治愈,胆道闭锁术后未愈1例。营养支持组切口裂开的发生率较传统治疗组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营养支持组肝功能、电解质、血糖水平未见明显异常。23例接受早期母乳喂养的患儿,未发生误吸或吸入性肺炎。结论新生儿腹部外科围手术期营养支持安全有效,术后早期母乳喂养有助于患儿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外科学 婴儿 新生儿 疾病 手术期间 营养支持
下载PDF
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的围产期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孙文君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第24期68-69,共2页
目的:分析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的围产期影响因素。方法:2018年6月-2019年5月收治新生儿88例,根据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定法(NABA)分为两组。正常组NBNA评分≥35分;异常组NBNA评分<35分。采取调查问卷等形式分析两组新生儿的具体数据。结果... 目的:分析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的围产期影响因素。方法:2018年6月-2019年5月收治新生儿88例,根据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定法(NABA)分为两组。正常组NBNA评分≥35分;异常组NBNA评分<35分。采取调查问卷等形式分析两组新生儿的具体数据。结果:异常组新生儿黄疸发生率、颅内出血发生率及新生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均显著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黄疸、脑白质损伤、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等因素影响NBNA评分,是导致新生儿出现危险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定法 新生儿黄疸 颅内出血 围产期
下载PDF
潜伏期与活跃期腰硬联合麻醉分娩镇痛对经产妇产程及新生儿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黄立琳 赵银玲 +2 位作者 余孔清 陈小亮 王金冰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2年第11期85-87,共3页
目的分析不同时机腰硬联合麻醉分娩镇痛对经产妇产程时间及新生儿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于本院进行分娩的120例经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排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研究组及对照组,每组40例。常规组产妇采用活跃期腰硬联合麻醉镇痛,... 目的分析不同时机腰硬联合麻醉分娩镇痛对经产妇产程时间及新生儿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于本院进行分娩的120例经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排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研究组及对照组,每组40例。常规组产妇采用活跃期腰硬联合麻醉镇痛,研究组产妇采用潜伏期腰硬联合麻醉镇痛,对照组产妇未行任何镇痛。对比各组产程时间,镇痛前、镇痛后15 min、宫颈扩张7~8cm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新生儿5 min Apgar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常规组与研究组产妇的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第一产程及总产程时间均短于常规组、研究组,第二产程时间长于常规组,第三产程时间长于常规组、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与研究组镇痛前、镇痛后15 min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宫颈扩张7~8 cm时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对照组宫颈扩张7~8cm时的VAS评分高于常规组、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新生儿5minApgar评分为(8.36±1.22)分,与研究组的(8.19±1.17)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期间各组瘙痒、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产妇在潜伏期接受腰硬联合麻醉分娩镇痛,相较于活跃期的效果更佳,可减轻产妇疼痛感,发挥一定干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产妇 分娩镇痛 新生儿 腰硬联合麻醉 活跃期 潜伏期
下载PDF
新生犊牛营养代谢和激素调节的特点及其在围产期内的发育变化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伟 毛鑫智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04-211,共8页
选用5头黑白花新生公犊,生后12小时内装置固定式颈静脉血管导管,从出生至2周龄每天采血样测定血浆中几种主要代谢成分和代谢激素的含量,以研究围产期内营养代谢和激素调节的生理特点及其发育变化。结果表明:新生公犊血浆葡萄糖(G)、游... 选用5头黑白花新生公犊,生后12小时内装置固定式颈静脉血管导管,从出生至2周龄每天采血样测定血浆中几种主要代谢成分和代谢激素的含量,以研究围产期内营养代谢和激素调节的生理特点及其发育变化。结果表明:新生公犊血浆葡萄糖(G)、游离脂肪酸(FFA)、a-氨基氮(a-NH_2·N)、乳酸(LA)的含量生后第1天均处于较高水平,2~3天内明显降低,5日龄后趋于稳定。尿素氮(UN)生后1~4天逐渐升高,5日龄后逐渐降低,10日龄后相对稳定。血浆甲状腺素(T_4)、三碘甲腺原氨酸(T_3)、皮质醇(Cort)的浓度生后变动较大,5日龄内呈下降趋势,约1周龄后相对稳定。胰岛素(Ins)水平在出生喂初乳后无明显的年龄性变化特点,改变食物成分可能对其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牛 营养 代谢 围产期 发育
下载PDF
母亲妊娠期糖尿病新生儿围生期血糖干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徐景华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6年第4期607-611,共5页
目的:探讨母亲妊娠期糖尿病新生儿(IDMs)围生期不同干预方法对新生儿血糖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 IDMs 205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105例和对照组100例。观察组于出生或生后1 h 内即用奶瓶或鼻饲(口饲)喂10%葡萄糖溶液5... 目的:探讨母亲妊娠期糖尿病新生儿(IDMs)围生期不同干预方法对新生儿血糖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 IDMs 205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105例和对照组100例。观察组于出生或生后1 h 内即用奶瓶或鼻饲(口饲)喂10%葡萄糖溶液5 mL/kg。间隔1~2 h 1次,出生后2~3 h 开奶,直至连续2次血糖检测正常。对照组以母乳喂养为主,喂养困难者辅以人工喂养。出生后1 h、2 h、3 h、6 h、12 h、24 h、48 h 监测血糖,统计并比较两组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等新生儿疾病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出生后1 h 低血糖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出生后2 h、3 h 血糖分别为(3.01±0.45)mmol/L、(3.02±0.51)mmol/L,观察组出生后2 h、3 h 血糖分别为(3.14±0.72)mmol/L、(3.18±0.69)mmol/L,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3.901、4.236,均 P <0.05);对照组出生后2 h、3 h 低血糖症发生率分别为28.0%、19.0%,观察组出生后2 h、3 h 低血糖症发生率分别为5.7%、2.8%,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9.215、6.852,均 P <0.05);两组出生后12 h、24 h、48 h 血糖均在正常范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 >0.05);观察组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为21.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16,P <0.05)。结论IDMs 围生期不同干预方法,可降出生后2 h、3 h 低血糖发生率,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症发生率,对其他新生儿疾病发生率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新生 妊娠期糖尿病 血糖 围生期 干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