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南省南岳原生性森林群落的研究 Ⅲ.长叶石栎林 被引量:9
1
作者 左家哺 朱巽 +2 位作者 田伟政 彭代文 李明红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2001年第5期377-384,共8页
湖南省南岳原生性森林群落长叶石栎林是一种尚未报道过的群落新类型 ,即长叶石栎 +多脉青冈 -尾叶山茶 -求米草群丛 (Association of Lithocarpus henryi+Cyclobalanopsismultinervis- Camellia caudata- Oplismenusundulatifolius) ,... 湖南省南岳原生性森林群落长叶石栎林是一种尚未报道过的群落新类型 ,即长叶石栎 +多脉青冈 -尾叶山茶 -求米草群丛 (Association of Lithocarpus henryi+Cyclobalanopsismultinervis- Camellia caudata- Oplismenusundulatifolius) ,属于典型的常绿落叶阔叶林。该群落属的区系成分主要是北温带和泛热带 2种分布区类型 ,其中温带性质成分占主体 ;而种的区系成分主要是华夏、东亚、华东 -华中 3种分布式样 ,具有华东 -华中区系的过渡交替色彩。群落可以明显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 ,其中乔木层又可分为 2个亚层 ,该群落能稳定相当一段时间 ,更新演替过程中虽然会保持常绿落叶阔叶林性质 ,但其优势种可能被尾叶山茶、多脉青冈等树种取代。该群落物种多样性水平接近季雨林与稀树草原之间的水平 ;Shannon- Weaver、Brillouin和 Mc Intosh等 3个多样性指数及其对应的均匀度指数可能适合研究群落物种多样性 ;在研究群落物种多样性时必须要多用一些公式进行测定才可能避免出现错误的结果。不同的物种相对多度分布格局模型在拟合群落不同层次时其结果并不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叶石栎林 原生性森林群落 新类型 区系特点 层次结构 更新演替 物种多样性 南岳 湖南
下载PDF
降低烧结点火能耗技术进步与实践 被引量:5
2
作者 蒋大军 何木光 《冶金能源》 2014年第1期10-13,共4页
攀钢烧结由于钒钛磁铁精矿的特殊性, TiO2含量高,矿石熔点高,点火、烧结难度大,烧结矿强度差、成品率低,使得点火能耗一直高达0.08~0.10GJ /t,处于国内落后水平。多年来通过采取优化烧结工艺,厚料层点火,采用新型点火器,低负... 攀钢烧结由于钒钛磁铁精矿的特殊性, TiO2含量高,矿石熔点高,点火、烧结难度大,烧结矿强度差、成品率低,使得点火能耗一直高达0.08~0.10GJ /t,处于国内落后水平。多年来通过采取优化烧结工艺,厚料层点火,采用新型点火器,低负压点火,以及设备大型化技术升级改造等措施后,装备水平与产能水平明显提高,点火能耗降至0.06 GJ/t以下,其他技术经济指标也取得了明显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钛磁铁精矿 点火控制 新型点火器 厚料层 点火温度
下载PDF
化学-质量法碳酸盐岩定量分析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韩永刚 唐龙逊 +4 位作者 熊驰愿 濮瑞 李平 陈述良 李永保 《录井工程》 2011年第4期16-19,80-81,共4页
钻井大提速主要使用PDC钻井、气体钻井新技术新工艺,钻速的大幅度提高给录井的岩屑鉴别增加了难度,影响了岩屑录井剖面质量和碳酸盐岩储集层的发现。传统的碳酸盐岩鉴别法满足不了现代钻井工艺条件下的录井要求,采用新型碳酸盐岩分析技... 钻井大提速主要使用PDC钻井、气体钻井新技术新工艺,钻速的大幅度提高给录井的岩屑鉴别增加了难度,影响了岩屑录井剖面质量和碳酸盐岩储集层的发现。传统的碳酸盐岩鉴别法满足不了现代钻井工艺条件下的录井要求,采用新型碳酸盐岩分析技术能够比较准确地分析出岩石的主要成分如白云石、方解石的含量,用于岩性鉴别、地质卡层、储集层发现和沉积相带分析。该项技术采用化学-质量法,和老式碳酸盐岩仪的化学-压力法相比,具有分析周期短、操作简单、数据准、精度高的优势,已在四川和塔里木油气田的碳酸盐岩录井中应用,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在阐述新型碳酸盐岩分析技术的勘探需求和技术现状、方法原理和技术优势并介绍其应用效果的同时,评价了该技术的应用前景,为该技术在碳酸盐岩探区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 碳酸盐岩 定量分析 化学-质量法 岩性鉴别 卡层 沉积相带分析
下载PDF
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喷层在矿业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姚传勤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2期26-29,共4页
随着煤炭开采向深部发展,地压显现十分明显,围岩变形量大,巷道破坏严重,对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产生较大的消极影响。采用普通混凝土喷层,施工后不久易出现裂缝,甚至逐渐发展到剥落和掉块,丧失了对围岩的封闭和支护作用,特别是在一批新型... 随着煤炭开采向深部发展,地压显现十分明显,围岩变形量大,巷道破坏严重,对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产生较大的消极影响。采用普通混凝土喷层,施工后不久易出现裂缝,甚至逐渐发展到剥落和掉块,丧失了对围岩的封闭和支护作用,特别是在一批新型可伸长锚杆相继问世以后,这一不匹配问题更加突出。将聚丙烯纤维作为煤矿巷道混凝土喷层的辅助加强筋,能有效的解决这一难题。通过对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喷层的工业性试验研究可知,聚丙烯纤维有效提高了喷射混凝土的粘聚性,使喷层抗拉强度高、韧性好,且有效降低混凝土的回弹率和用量,施工工艺简单。由于不增加施工难度和工程费用,且力学性能优良质量可靠,在煤矿锚喷巷道支护中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混凝土 喷层 喷层混凝土应力
下载PDF
一种新型去滞留层HPLC柱的初步验证
5
作者 毕禄莎 李宇飞 +4 位作者 吴熙 罗婷婷 张传维 王睿 徐小平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3期270-274,共5页
目的评价色谱柱在除去滞留层后的色谱性能变化,为新型高性能色谱柱的研究提供基础。方法采用自制非金属色谱柱,于色谱柱两端加电后,除去色谱柱固定相上的滞留层,考察加电前、后色谱柱的柱径、柱长、固定相的粒径、流速、柱温等对色谱柱... 目的评价色谱柱在除去滞留层后的色谱性能变化,为新型高性能色谱柱的研究提供基础。方法采用自制非金属色谱柱,于色谱柱两端加电后,除去色谱柱固定相上的滞留层,考察加电前、后色谱柱的柱径、柱长、固定相的粒径、流速、柱温等对色谱柱保留时间、理论板数等的影响规律。结果随着色谱柱两端的电场强度升高,保留时间无显著性变化,理论板数升高,半峰宽和对称性改善;随着色谱柱的加长、柱径的增大,达到相同效果所要求的电场强度越高;另一方面,随着电场强度的进一步升高,理论板数因柱內发热而下降,出现一个最佳电场强度的极点,表现出电场强度的提升对固定相表面滞留层的破坏,可改善被分离物质在固定相中的交换,促进了色谱柱效能的提高,但过高的电场强度会造成流动相电解加剧和柱內温度上升,从而导致纵向扩散的影响升高,不利于理论板数的上升。结论首次较系统地验证了电场对滞留层的干扰与柱效能的关系,可为高效色谱柱的研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滞留层 新型 双电层 高效液相色谱柱 电场强度 性能 变化规律 研制
原文传递
新型粗纱锭翼综述
6
作者 盛杰侦 王秋霞 《河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第2期1-3,共3页
本文对新型锭翼主要技术性能进行了分析探讨。分析表明 ,各种新型锭翼在高速运转时的变形、动力消耗、气流干扰、振动等都有所减小。
关键词 新型粗纱锭翼 综述 变形 动力消耗 气流干扰 振动
下载PDF
焊丝成分和焊后热处理对新型α+β钛合金焊接接头组织和硬度的影响研究
7
作者 徐颖昶 王倩 +6 位作者 杨杰 周牧 黄森森 齐敏 马英杰 雷家峰 李洪晓 《材料开发与应用》 CAS 2024年第4期18-27,共10页
针对新型Ti-Al-Mo-V-Cr-Zr-Sn系α+β钛合金板材进行了多层多道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焊接,该方式连接温度低,对母材影响小,且不受材料尺寸大小限制。采用β稳定元素含量不同的两种焊丝制备焊接接头,并对接头的组织形貌和维氏硬度分布进行了... 针对新型Ti-Al-Mo-V-Cr-Zr-Sn系α+β钛合金板材进行了多层多道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焊接,该方式连接温度低,对母材影响小,且不受材料尺寸大小限制。采用β稳定元素含量不同的两种焊丝制备焊接接头,并对接头的组织形貌和维氏硬度分布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果显示,随着离熔合区的距离减小,母材由魏氏组织逐步过渡到次生α相交叉的网篮组织,热影响区硬度始终大于母材与熔合区的。焊丝中β稳定元素含量较低的焊接接头熔合区的平均硬度约为299.4HV,减小焊丝β稳定元素含量能显著粗化熔合区α片层,降低熔合区平均硬度至275.5HV。对2种焊丝焊接接头进行3种不同制度的焊后热处理,发现热处理温度在650℃和700℃条件下,熔合区α片层和热影响区次生α相尺寸均无明显变化,但在750℃热处理后两者均发生粗化,且焊接接头热影响区的平均硬度降低至与熔合区和母材的接近,两种焊丝焊接接头的平均硬度分别为311.7HV(β稳定元素含量较高)和293.7HV(β稳定元素含量较低)。因此,可以通过改变焊丝元素含量和焊后热处理温度来调整焊接接头微观组织,进而实现对该钛合金焊接接头硬度分布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α+β钛合金 多层多道TIG焊接 β稳定元素含量焊丝 焊丝 焊后热处理 维氏硬度
原文传递
远场类谐和地震动作用下高层建筑新型组合隔震的减震性能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颜桂云 薛潘荣 +2 位作者 罗水华 方艺文 叶建峰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35-451,共17页
远场类谐和地震动包含丰富的低频成份,且在长持时的振动阶段的后期产生多个循环的脉冲,其可能对传统高层隔震结构产生类共振作用,导致铅芯橡胶隔震支座发生超限变形,上部结构倾覆失稳.提出弹性滑板支座、复位装置(LRB)与黏滞阻尼器组合... 远场类谐和地震动包含丰富的低频成份,且在长持时的振动阶段的后期产生多个循环的脉冲,其可能对传统高层隔震结构产生类共振作用,导致铅芯橡胶隔震支座发生超限变形,上部结构倾覆失稳.提出弹性滑板支座、复位装置(LRB)与黏滞阻尼器组合而成的新型组合隔震系统,利用弹性滑板支座承担大的竖向荷载、复位装置(LRB)因不承担竖向荷载而获得更大的变形能力且起隔震层自复位作用、黏滞阻尼器对隔震层的过大变形进行控制.探讨地震波中的长周期成份,尤其是类谐和成份对传统基础隔震结构与新型组合基础隔震结构层间位移角、楼层加速度、隔震层变形与结构塑性铰分布等地震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远场类谐和地震动罕遇地震下传统铅芯橡胶基础隔震结构的层间位移角与楼层加速度相比抗震结构明显放大,且远场类谐和地震动设防烈度下其隔震支座就已超限变形;新型组合基础隔震结构有效地控制地震动下上部结构地震响应放大效应与隔震支座的超限变形,减小了结构塑性损伤,保证了隔震体系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场类谐和地震动 类共振效应 新型组合隔震 自复位能力 基础隔震 高层建筑 减震性能 隔震层限位
原文传递
隧道新型反粘式防水板性能试验及其工程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张瑞雄 《中国建筑防水》 2023年第5期47-51,共5页
隧道施工时,常规防水板与隧道二次衬砌混凝土面很难做到紧密粘贴,背后容易产生空鼓,引起水的聚集和渗漏。引入一种新型反粘式防水板,进行抗剥离、反复粘接-剥离等性能测试分析,并研究其铺挂和焊接方式,结果表明:新型反粘式防水板可与隧... 隧道施工时,常规防水板与隧道二次衬砌混凝土面很难做到紧密粘贴,背后容易产生空鼓,引起水的聚集和渗漏。引入一种新型反粘式防水板,进行抗剥离、反复粘接-剥离等性能测试分析,并研究其铺挂和焊接方式,结果表明:新型反粘式防水板可与隧道二次衬砌混凝土紧密粘贴,有效避免出现窜水。除了反粘式防水板施工工艺,本文还介绍了隧道边墙混凝土分层逐窗浇筑以及拱顶带模注浆等相关施工工艺,在确保隧道二次衬砌混凝土质量的同时,使反粘式防水板与隧道二次衬砌混凝土迎水面形成“皮肤式”粘连,确保防水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二次衬砌混凝土 新型反粘式防水板 EVA片材 混凝土分层逐窗浇筑 拱顶带模注浆
下载PDF
内盘管加热的新型框式组合桨釜内传热性能 被引量:2
10
作者 史亦航 梁琳 +2 位作者 李文金 肖志鹏 周勇军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1-45,57,共6页
在直径为0.5 m的内盘管加热的搅拌釜内,以羧甲基纤维素钠盐水溶液为工作介质,对新型框式组合桨在不同工况下的传热性能进行实验与模拟研究,模拟采用标准k-ε湍流模型,以多重参考系与滑移网格法相结合的方式处理混合模型。研究表明:搅拌... 在直径为0.5 m的内盘管加热的搅拌釜内,以羧甲基纤维素钠盐水溶液为工作介质,对新型框式组合桨在不同工况下的传热性能进行实验与模拟研究,模拟采用标准k-ε湍流模型,以多重参考系与滑移网格法相结合的方式处理混合模型。研究表明:搅拌釜内最大温差保持在4 K以内,釜内温度从上到下呈升高趋势;内盘管外侧温度边界层平均厚度为3.54 mm;通过实验与数值模拟方法得到内盘管外壁面努塞尔数的最大误差为12.51%,最小误差为3.86%,实验结果很好地验证了数值模拟的可行性。研究结果可为新型框式组合桨应用于聚酯合成工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框式组合桨 内盘管 传热性能 温度边界层 努塞尔数
下载PDF
新型拉索—单层柱面网壳结构屈曲荷载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秀丽 徐英雷 +1 位作者 彭瑾 李永祥 《甘肃科学学报》 2008年第4期85-89,共5页
新型拉索-单层柱面网壳结构是一种新型预应力空间结构.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该新型结构的组合有限元模型,进行特征值屈曲分析和考虑初始缺陷的非线性屈曲分析,较系统地研究了在不同的矢跨比、跨度、预应力、索断面面积、撑杆长... 新型拉索-单层柱面网壳结构是一种新型预应力空间结构.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该新型结构的组合有限元模型,进行特征值屈曲分析和考虑初始缺陷的非线性屈曲分析,较系统地研究了在不同的矢跨比、跨度、预应力、索断面面积、撑杆长度等因素下结构屈曲荷载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这种新型预应力网壳结构比单层柱面网壳结构的稳定承载力有较大程度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拉索-单层柱面网壳结构 特征值屈曲 非线性屈曲
下载PDF
新型拉索—单层柱面网壳结构的稳定性和参数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徐英雷 王秀丽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88-91,共4页
为了确定新型拉索—单层柱面网壳结构从稳定平衡状态变为不稳定平衡状态的临界荷载和屈曲后性态,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梁单元、杆单元和索单元的组合有限元模型,采用弧长法对新型拉索—单层柱面网壳结构在不同荷载工况下初始缺... 为了确定新型拉索—单层柱面网壳结构从稳定平衡状态变为不稳定平衡状态的临界荷载和屈曲后性态,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梁单元、杆单元和索单元的组合有限元模型,采用弧长法对新型拉索—单层柱面网壳结构在不同荷载工况下初始缺陷的非线性屈曲进行了弹性大挠度跟踪分析。通过改变结构参数、几何参数等因素,较深入地研究了该新型结构的非线性稳定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拉索—单层柱面网壳结构 非线性屈曲 荷载—位移曲线
下载PDF
一种新型双线制电枢铁芯结构的设计方法
13
作者 左林 李进 《汽车电器》 2022年第3期49-50,共2页
针对传统双线制全开口槽电枢生产效率低、工艺可靠性差、品质不稳定、报废率高等情况,设计一种新型的电枢铁芯,其容纳双层导线的绕组槽为全开型槽,槽口二侧分别设计向外凸起的耳朵型部位,绕组槽中完成双层导线绕组后,2个耳朵型部位的自... 针对传统双线制全开口槽电枢生产效率低、工艺可靠性差、品质不稳定、报废率高等情况,设计一种新型的电枢铁芯,其容纳双层导线的绕组槽为全开型槽,槽口二侧分别设计向外凸起的耳朵型部位,绕组槽中完成双层导线绕组后,2个耳朵型部位的自由端可向槽口内侧移动而使全开型槽变成半开口型槽,同时还叙述了其相应的制造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 双线制 双层导线绕组 电枢铁芯结构
下载PDF
基于新型杆式摩擦阻尼器的单层球面网壳地震响应分析
14
作者 刘元珍 王文辉 李晓东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20-125,共6页
根据阻尼器和弹簧的原理,在现有BRB的构造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新型可恢复式杆式摩擦阻尼器装置,并介绍了该种构造专利。探究了该装置的刚度和耗能能力,与传统杆件相比,其轴向刚度可根据高强弹簧调节且可控,侧向屈曲刚度基本无衰减。通过理... 根据阻尼器和弹簧的原理,在现有BRB的构造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新型可恢复式杆式摩擦阻尼器装置,并介绍了该种构造专利。探究了该装置的刚度和耗能能力,与传统杆件相比,其轴向刚度可根据高强弹簧调节且可控,侧向屈曲刚度基本无衰减。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对该新型装置与单一杆件进行了对比,同时将该装置应用在网壳之中,在EL-Centro波作用下进行了单层球面网壳在替换新型杆式摩擦阻尼器前后的地震响应分析。结果表明:该新型杆式摩擦阻尼器装置可有效降低地震作用,表现出良好的消能机制和耗能特性。该装置可应用于新建网壳结构中以及已建网壳中受损杆件的替换,为单层网壳结构的减震和抗震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杆式摩擦阻尼器 单层球面网壳 地震响应 理论分析 数值计算
下载PDF
新型医用舒服贴的研制与应用
15
作者 彭翠娥 李赞 +2 位作者 周晓 彭小伟 陈小兵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6年第36期5304-5304,共1页
在日常生活和医疗中,常常会碰到小创口的处理,特别是对于喉咙气管手术中的小创口,常用的纱布包扎不仅不透气,而且不美观,使用时间长容易造成伤口感染。而常用的小型创可贴虽然实用,但是不具备防水的功能。能同时具备防水和透气功... 在日常生活和医疗中,常常会碰到小创口的处理,特别是对于喉咙气管手术中的小创口,常用的纱布包扎不仅不透气,而且不美观,使用时间长容易造成伤口感染。而常用的小型创可贴虽然实用,但是不具备防水的功能。能同时具备防水和透气功能的创可贴很少,在伤口没有愈合完全的时候,撕下创可贴时会影响伤口的愈合,如何使长期的伤口能不需多次换创可贴来达到换药的目的,是未解决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我院自行研制了一种新型医用舒服贴,现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新推广 新型 医用舒服帖 敷药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