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腧穴配伍规律 被引量:8
1
作者 薛晓 汪少华 +4 位作者 袁菡钰 李娟 潘思安 岳增辉 刘余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7期1185-1190,共6页
目的采用关联规则和聚类分析技术,找出原发性痛经(primary dysmenorrhea,PDM)临床上最常用的腧穴及配伍规律,并分析得出穴位配伍新处方,优化针刺临床选穴方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与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 目的采用关联规则和聚类分析技术,找出原发性痛经(primary dysmenorrhea,PDM)临床上最常用的腧穴及配伍规律,并分析得出穴位配伍新处方,优化针刺临床选穴方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与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收集针刺治疗PDM的文献。搜索时间为从构建数据库开始至2021年8月31日。提取穴位处方,进行数据挖掘,运用软件分析,建立针刺治疗PDM数据库。结果共纳入符合标准文献165篇,腧穴处方136个,穴位71个。针灸治疗PDM最常见的腧穴主要以足太阴脾经、任脉、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和足少阴肾经的经穴为主;使用频次排前5位的腧穴为三阴交、关元、地机、气海、次髎;频次出现最高的穴位配伍是“三阴交、关元”,出现频次43次。结论经过系统聚类可得到治疗PDM的腧穴配伍新处方:三阴交、天枢、子宫、太冲配伍;地机、肾俞、神阙、中极、合谷配伍;归来、十七椎、气海配伍;足三里、次髎配伍;关元、血海配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原发性痛经 数据挖掘 取穴 穴位配伍 新处方
下载PDF
数据挖掘分析国医大师王琦院士治疗早泄的用药经验 被引量:6
2
作者 樊晓蕾 汤轶波 +7 位作者 白雪 陈亚飞 刘丹 刘桂敏 刘柘君 李玲孺 郑燕飞 刘振权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017-1024,共8页
目的: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分析国医大师王琦院士治疗早泄的学术思想、用药经验和组方规律。方法:收集并整理王琦院士门诊收治的早泄患者医案,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建立医案数据库,利用该平台"统计报表"与"数据分析&... 目的: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分析国医大师王琦院士治疗早泄的学术思想、用药经验和组方规律。方法:收集并整理王琦院士门诊收治的早泄患者医案,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建立医案数据库,利用该平台"统计报表"与"数据分析"系统中的相关功能,对数据库中的用药及组方进行分析并挖掘新方。结果:录入有效方剂共91首,涉及中药148味,使用频次最高的前10味药物依次为黄柏、砂仁、远志、茯苓、磁石、牡蛎、刺五加、钩藤、刺蒺藜、龙骨。所用药物四气以温性、寒性为主,五味以甘、苦、辛为主,归经以入肾经、肝经、心经为主。并通过无监督熵层次聚类得到新处方5个。结论:王琦院士在治疗早泄时以安志固肾为第一法,兼顾心、肝、肾三脏,宁心、调肝、清肾、制相火各有侧重,并根据患者不同病情及兼症加减药物,符合王琦院士提出的"辨体-辨病-辨证"的诊疗模式。分析潜在新方也符合王琦院士用药规律,可为此后早泄相关的临床治疗或科研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琦 早泄 用药经验 新方组合
下载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成药治疗心悸的用药规律 被引量:3
3
作者 董艳 王阶 +2 位作者 姚魁武 姜文睿 张盈颖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5期1279-1283,共5页
目的: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和总结《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中成药治疗心悸的病症特征及组方规律,并由此探讨新的处方,为临床更好地治疗心悸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方法:梳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成... 目的: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和总结《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中成药治疗心悸的病症特征及组方规律,并由此探讨新的处方,为临床更好地治疗心悸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方法:梳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成方制剂和单味制剂"中"功能与主治"出现"心悸"相关病症的所有中成药,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建立方剂数据库,并应用该平台中集成的数据挖掘技术,整理心悸的病症特征、成方组成的用药规律及探索新方。结果:对治疗心悸的107个中成药和195味药物进行了分析,得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成药所治心悸的病症特征和这些药物的性味归经特征、用药频次及组方规律。心悸主要见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律失常及高血压,主要证型为心血瘀阻证,其次是气阴两虚证和气滞血瘀证。治疗方面以益气、活血药频数最高且为关键药物,而主要的关联规则为远志->当归和远志->炒酸枣仁(置信度均为0.8);通过分析进一步挖掘出18个核心药物组合,并探索出9个新处方。结论: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中治疗心悸的中成药进行数据分析,可明确心悸的病症特征及用药规律。该病最多见于冠心病心血瘀阻证,治疗以活血益气,补益肝肾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悸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中成药 关联规则 熵聚类 用药规律 活血益气 补益肝肾 新处方
下载PDF
名医治疗肺癌气阴两虚兼痰热阻滞证用药规律研究
4
作者 常佳婧 王晞星 何院生 《新中医》 CAS 2021年第22期125-129,共5页
目的:利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分析名医治疗肺癌气阴两虚兼痰热阻滞证的用药规律,并挖掘发现新处方。方法:收集1996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中国知网收录的省级以上名医治疗肺癌的期刊文献,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方药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 目的:利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分析名医治疗肺癌气阴两虚兼痰热阻滞证的用药规律,并挖掘发现新处方。方法:收集1996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中国知网收录的省级以上名医治疗肺癌的期刊文献,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方药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利用该软件进行药物频次、关联规则及熵聚类分析。结果: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方剂共126首,涉及中药272味。其中,补气补阴常用药物有黄芪、白术、麦冬,清热散结常用白花蛇舌草,化痰止咳平喘常用浙贝母,利水渗湿常用茯苓,理气常用陈皮。通过关联规则分析得到药对组合37对,规则组合22条,以及由以六君子汤加黄芪、薏苡仁、浙贝母、麦冬、北沙参、白花蛇舌草等药物组成的网络图。通过熵聚类分析得到36对药物核心组合,18首新处方。结论:名医治疗肺癌气阴两虚兼痰热阻滞证的用药规律分析结果体现了"标本兼治"的治疗思路。补虚以补气阴两虚为主,其次为补血、补阳;泻实以治痰湿、血瘀、热毒为主,其次为止咳喘、理气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名医经验 中医传承辅助系统 用药规律 新处方
原文传递
张锡纯论治“血枯病”发微 被引量:3
5
作者 张馨予 李萌菲 +2 位作者 王桂青 陈丽娅 姜苗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76-180,共5页
血枯病源自《黄帝内经》,临床以胸胁胀满、纳食不佳、咳血、便血、尿血为主要表现,甚则女子出现闭经,方用四乌鲗骨一藘茹丸治之。后世医家对血枯病的病因病机、治疗重点、遣方用药众说纷纭,认为四乌鲗骨一藘茹丸中海螵蛸收敛固涩,茜草... 血枯病源自《黄帝内经》,临床以胸胁胀满、纳食不佳、咳血、便血、尿血为主要表现,甚则女子出现闭经,方用四乌鲗骨一藘茹丸治之。后世医家对血枯病的病因病机、治疗重点、遣方用药众说纷纭,认为四乌鲗骨一藘茹丸中海螵蛸收敛固涩,茜草通经活血,其功效相悖,临床难以把握,以致经典良方险些湮没。及至民国,张锡纯守《黄帝内经》之本,钩沉拾遗,衷中参西,在其代表作《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对血枯病的创新大体可归纳为古病新方、古方新用。一方面,本团队试从古病新方的角度整理了张锡纯为治疗血枯病创制的理冲汤、理冲丸、资生汤、资生通脉汤、醴泉饮、化瘀通经散、十全育真汤等新方,他认为血枯病的病机为心郁脾虚、血分瘀阻,治疗原则为扶正黜邪,以斡旋坤土为基,兼以祛瘀化滞、滋阴降火。另一方面,本团队试从古方新用角度探讨张锡纯打破海螵蛸、茜草药效相悖的局限,利用药对化滞、收涩的双向调节作用,治疗带下病、崩漏、淋病、便血、尿血等,拓宽了古方的适应症。以上两点可为临床治疗妇科、男科等疾病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枯病 医学衷中参西录 张锡纯 古病新方 古方新用
原文传递
浅析六经辨证、新方证对应辨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被引量:3
6
作者 任伟明 刘文琛 +3 位作者 谭映辉 黄亚秀 吴伟波 刘健 《四川中医》 2020年第11期1-5,共5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目前国内基本控制,但仍时有散发病例,中医药在此次抗疫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从《伤寒论》六经辨证、新方证对应理论出发结合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特点及临床验案,表述了其辨治过程中应重视病邪的传变及合病...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目前国内基本控制,但仍时有散发病例,中医药在此次抗疫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从《伤寒论》六经辨证、新方证对应理论出发结合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特点及临床验案,表述了其辨治过程中应重视病邪的传变及合病的处理,并强调如何使用新方证对应辨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及其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六经辨证 新方证对应
下载PDF
基于验案数据挖掘探究名中医连建伟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用药规律 被引量:1
7
作者 孙冬阳 汪玲羽 +2 位作者 徐宇杰 朱孝娟 王哲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383-388,393,共7页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连建伟教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验案的用药规律进行分析。[方法]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对2017年10月至2020年10月在连建伟名中医工作室就诊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用药进行频次统计、药物关联规则、复杂系统...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连建伟教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验案的用药规律进行分析。[方法]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对2017年10月至2020年10月在连建伟名中医工作室就诊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用药进行频次统计、药物关联规则、复杂系统熵聚类等分析。[结果]共纳入胃食管反流病患者141例,男性61例、女性80例,50~59岁人数最多,病案274则。高频药物(频次≥30)共32种,核心药物由柴胡、郁金、丹参、陈皮、茯苓、甘草组成,是逍遥散加减方。药物四气以温、平、寒为主,五味以苦、甘、辛居多,归经多归脾、肝、胃经。熵聚类分析共提取出核心组合10组,新方5个。[结论]连教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时,常取逍遥散加减以疏肝健脾,用药寒温并用,补而不滞,同时注重随证治之,多随证加入清热、活血、消食、祛湿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病 疏肝健脾 频次分析 关联规则 新方组合 连建伟
下载PDF
新型四物方补血活性部位的初步筛选 被引量:9
8
作者 王东根 马增春 +6 位作者 邵帅 洪倩 霍超 谭洪玲 赵阳 马百平 高月 《解放军药学学报》 CAS 2011年第2期95-98,共4页
目的观察新型四物方不同提取部位对辐射小鼠外周血有形成分的影响,发现新型四物方补血的有效部位。方法 70只小鼠常规饲养数天适应环境后,采用60Co-γ射线全身1次照射,剂量为2.5 Gy,照射后立即给予新型四物方不同提取部位,连续给药7 d,... 目的观察新型四物方不同提取部位对辐射小鼠外周血有形成分的影响,发现新型四物方补血的有效部位。方法 70只小鼠常规饲养数天适应环境后,采用60Co-γ射线全身1次照射,剂量为2.5 Gy,照射后立即给予新型四物方不同提取部位,连续给药7 d,在照射后1、4、7、10、13、17 d检测新型四物方及其提取部位对外周血象的影响。结果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新型四物方及其提取部位在不同时间点可以升高外周血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对白细胞和血红蛋白的影响以60%水提醇沉上清部位效果较好,对红细胞的影响以全水提物效果较好。结论新型四物方60%水提醇沉上清部位是新型四物方的主要作用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四物方 活性部位 补血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