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6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济政策取向与新兴民主的稳固 被引量:5
1
作者 刘瑜 《探索与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70-191,200,共23页
为什么有些新兴民主国家走向了民主稳固,而另一些则始终政治动荡甚至民主崩溃?各种解释中,经济政策的取向是一个重要维度。对于诸多新兴民主国家,温和的经济自由主义有利于民主稳固,而经济民粹主义取向是民主动荡或崩溃的重大助推力。... 为什么有些新兴民主国家走向了民主稳固,而另一些则始终政治动荡甚至民主崩溃?各种解释中,经济政策的取向是一个重要维度。对于诸多新兴民主国家,温和的经济自由主义有利于民主稳固,而经济民粹主义取向是民主动荡或崩溃的重大助推力。通过数据与案例分析可以发现,诸多新兴民主国家的经济政策取向具有民粹主义倾向,具体表现为三点:转型起点处缺乏经济自由、早熟的保护主义与福利主义、保护主义与福利主义覆水难收。一系列案例分析向我们展示了从经济民粹主义走向民主动荡或崩溃的两种逻辑:一方面,经济民粹主义损害经济绩效,从而影响民主的绩效合法性;另一方面,经济民粹主义的敌我话语恶化社会撕裂,从而影响民主运行的政治文化基础。新兴民主国家不同于发达民主国家,经济水平有限以及民主质量不足使其格外容易成为经济民粹主义的俘虏,其民主体制更可能退化为追逐短期选票最大化,而不是长期发展最大化的恩惠-庇护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兴民主 经济民粹主义 经济自由度 民主稳固 民主危机 第三波民主化
原文传递
制度包容性视角下的庇护主义与新兴民主:阿根廷与菲律宾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林丹阳 《东南亚研究》 CSSCI 2022年第1期46-63,153-154,共20页
庇护主义对新兴民主的作用是多元、复杂、充满张力的。现有研究虽然揭示了庇护主义对新兴民主的双重作用,但无论是从功能主义视角还是政治发展视角的研究,都没有进一步探究导致庇护主义在不同国家发挥不同作用的原因。从制度主义视角出... 庇护主义对新兴民主的作用是多元、复杂、充满张力的。现有研究虽然揭示了庇护主义对新兴民主的双重作用,但无论是从功能主义视角还是政治发展视角的研究,都没有进一步探究导致庇护主义在不同国家发挥不同作用的原因。从制度主义视角出发,引入“庇护主义包容性”这一概念,可以识别出两种类型的庇护主义,而庇护主义包容性的差异,则是决定庇护主义给新兴民主带来正面或负面作用的重要因素。在以阿根廷为代表的国家,包容性庇护主义能够在民主化时期与正式制度展开良性、积极的互动,使正式制度能够有效运转,将多元、广泛的社会群体纳入民主体制,从而有助于国家顺利实现民主转型和民主巩固;在以菲律宾为代表的国家,排他性庇护主义则会与民主化时期各项新生的正式制度展开恶性、消极的互动,严重侵蚀和破坏正式制度的功能,无法有效地聚合民意,也无法为民主体制提供必要的秩序与稳定,从而导致政治体系持续衰弱,民主巩固难以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庇护主义 新兴民主 制度包容性 阿根廷 菲律宾
下载PDF
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提前过渡与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抉择 被引量:38
3
作者 朱佳木 《当代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3-24,共12页
何时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是与中国工业化选择什么样的发展战略紧密相关的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决定提前向社会主义过渡,根本原因是编制五年计划时选择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并得到了苏联在技术和设备... 何时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是与中国工业化选择什么样的发展战略紧密相关的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决定提前向社会主义过渡,根本原因是编制五年计划时选择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并得到了苏联在技术和设备制造上给予全面援助的承诺。而实际过渡时之所以又被提前,主要原因也在于要使农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尽快适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需要。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虽然存在一定历史局限性,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中也出现了一些弊端,但总体看,正是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抉择和向社会主义的提前过渡,使中国抓住了当时的历史机遇,大大加快了中国工业化的进程,为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前提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民主主义 社会主义 过渡时期总路线 工业化 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
原文传递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体育为人民思想与实践的传承和发展 被引量:15
4
作者 崔乐泉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49-256,共8页
在中国百年体育发展进程中,无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体育的发展,还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对旧体育的改造,直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建设时期,以人民为中心的体育思想,始终贯穿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百年体育发展历程之中。从新民主主义体育真正... 在中国百年体育发展进程中,无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体育的发展,还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对旧体育的改造,直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建设时期,以人民为中心的体育思想,始终贯穿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百年体育发展历程之中。从新民主主义体育真正成为人民大众的体育,到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提出“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到邓小平“借助体育运动实现人民体质提升是广泛性群众问题”的论断,再到习近平提出“把满足人民健身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体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指导方针,无不体现以人民为宗旨的体育发展思路。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的体育实践证明,体育事业每一步发展,始终着眼于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始终以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增强体质、愉悦身心、全面发展等的需求为最终目的。这既是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体育发展成果的关键所在,亦是百年来党的体育事业发展的永恒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年 新民主主义 体育思想 人民 宗旨
下载PDF
《新民主主义论》与中国革命话语体系的建构 被引量:14
5
作者 李永进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7-54,共8页
以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为标志而初步建构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话语体系,是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吸收、借鉴三民主义的合理内核,以具有民族特色、民族风格的表达方式为载体的,关于中国革命的一系列概念、范畴和... 以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为标志而初步建构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话语体系,是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吸收、借鉴三民主义的合理内核,以具有民族特色、民族风格的表达方式为载体的,关于中国革命的一系列概念、范畴和基本原理的有机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向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话语转化。这一话语体系是政治话语、大众话语和学术话语的统一,不但使中国共产党人赢得了中国革命的话语权,也深刻影响了当代中国的话语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民主主义论》 中国革命话语体系 话语权
下载PDF
从工业化到现代化: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的演变 被引量:11
6
作者 王赟鹏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22,共8页
毛泽东的工业化思想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思想形态。新中国成立以前,毛泽东工业化思想表现为以建立工业国为目标的新民主主义工业化构想;新中国成立后至1957年2月,毛泽东工业化思想逐步深化,转向社会主义工业化;1957年2月之后,... 毛泽东的工业化思想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思想形态。新中国成立以前,毛泽东工业化思想表现为以建立工业国为目标的新民主主义工业化构想;新中国成立后至1957年2月,毛泽东工业化思想逐步深化,转向社会主义工业化;1957年2月之后,毛泽东工业化思想从单纯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转向整体层面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在毛泽东工业化思想演变过程中,既受到了中国近代工业化思想的启发和苏联工业化理论的影响,更有其自身追求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内在动因。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富强之路是毛泽东贯穿始终的价值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新民主主义 社会主义 工业化 现代化
原文传递
从“中华民族的新文化”到文化自信——中国共产党文化民族性理念的百年传承与实践创新 被引量:8
7
作者 忻平 姜楠 《探索与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0-77,229-230,共20页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的文化理念不断发展,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和时代性。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是中国共产党文化民族性理念形成的标志,其中对新民主主义文化民族性的内涵阐释为:对本民族文化的尊重与认同,具有民族独立性和革命性,展现民...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的文化理念不断发展,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和时代性。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是中国共产党文化民族性理念形成的标志,其中对新民主主义文化民族性的内涵阐释为:对本民族文化的尊重与认同,具有民族独立性和革命性,展现民族特点和民族形式,以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批判继承态度等。这些理念成为中国共产党文化民族性理念历史传承的源头活水,进而在革命、建设、改革各阶段的实践中得到运用,结合不同时代主题不断创新与升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自信",并突出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从百年进程来看,文化自信彰显了中国共产党文化民族性理念在新时代已臻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文化民族性 《新民主主义论》 历史传承 文化自信
原文传递
三、四十年代两个中国之命运的斗争与中国共产党对中国法西斯主义的批判 被引量:5
8
作者 王志连 郭春旺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5-33,共9页
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社会的政治舞台上,尽管蒋介石集团为推行法西斯主义竭尽全力,但由于它的腐朽、没落、与社会发展潮流背道而驰,只能遭到彻底的失败。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新民主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 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社会的政治舞台上,尽管蒋介石集团为推行法西斯主义竭尽全力,但由于它的腐朽、没落、与社会发展潮流背道而驰,只能遭到彻底的失败。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新民主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这已被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所证实,并对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重要历史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民主主义 法西斯主义 中国革命
下载PDF
从新民主主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历史命运及其现实启示 被引量:6
9
作者 雍涛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1-11,共11页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理论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论"和"新民主主义社会论"两个密切不可分的组成部分。"新民主主义革命论"回答了俄国十月革命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东方国家应该怎样进行革命、如何进行革...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理论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论"和"新民主主义社会论"两个密切不可分的组成部分。"新民主主义革命论"回答了俄国十月革命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东方国家应该怎样进行革命、如何进行革命的一系列问题,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的思想,解决了武装夺取政权的具体形式和策略问题。但从基本内容来说,它并没有超越马恩列斯所阐述过的理论范围。"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则是过去马克思主义著作中从来没有涉及的问题,它提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之后,可以通过"新民主主义社会"这样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形态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找到了实现革命转变的具体途径,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形态理论的重大创新。"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在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有过初步的试验,新中国成立后在全国范围内有过成功的实践。然而,从1953年开始,毛泽东改变了他原来正确的思想,转而批判"确立新民主主义社会秩序",匆忙实行了"三大改造",抛弃了"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犯了空想社会主义的错误;接着又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以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使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发生了严重的扭曲。究其原因,主要是对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缺乏正确的认识,误读了列宁的过渡时期理论,其理论支柱是"生产关系决定论"、"上层建筑决定论"和所谓的"不断革命论"。"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奇特的历史命运给我们的现实启示:一是必须弄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关系,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质上是新民主主义的回归和超越;二是要重新认识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与建设社会主义的关系,建立改革开放的话语权;三是要借鉴新民主主义社会建设经验,加强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民主主义 新民主主义社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下载PDF
从中国近现代史的四个关键问题看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被引量:6
10
作者 马拥军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14,共5页
鸦片战争代表着"中国"历史的中断,鸦片战争后"天下"为"世界"所取代,"中国"史融入了"世界"史。从这一语境中重新审视马克思主义对于中国和世界的意义,我们提出和回答四个关键问题:中... 鸦片战争代表着"中国"历史的中断,鸦片战争后"天下"为"世界"所取代,"中国"史融入了"世界"史。从这一语境中重新审视马克思主义对于中国和世界的意义,我们提出和回答四个关键问题:中国近代是谁的"近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什么性质的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是"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是哪种意义上的"科学"。从这里可以看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化"构成了中国融入"世界"的同一过程的两个侧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代史 新民主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科学发展观 列宁主义中国化 “巴黎手稿”
下载PDF
《新民主主义论》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淇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5-78,共4页
《新民主主义论》是毛泽东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进程中,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而撰写的经典著作。它全面系统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落后的东方大国怎样开展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系列问题。《... 《新民主主义论》是毛泽东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进程中,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而撰写的经典著作。它全面系统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落后的东方大国怎样开展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系列问题。《新民主主义论》从形成背景到主要内容再到价值意义均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方法论自觉,对我们新世纪新阶段深化"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民主主义论》 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 时代化 大众化
下载PDF
再论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兼与胡绳同志商榷 被引量:4
12
作者 章德峰 彭建莆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0-18,共9页
为解决40年代中国革命具体问题而形成的新民主主义论,不能完全套用到50年代中国的实际中去。经济落后的中国在50年代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依靠社会主义而不是资本主义去“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这是唯一正确的选择。由于资本主义早... 为解决40年代中国革命具体问题而形成的新民主主义论,不能完全套用到50年代中国的实际中去。经济落后的中国在50年代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依靠社会主义而不是资本主义去“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这是唯一正确的选择。由于资本主义早在19世纪就已在全球扩张,所以,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的情况,与民粹主义主张的那种“从封建主义直接进入社会主义”毫无相同之处。对毛泽东“一张白纸,没有负担”那句名言,也必须放到具体的、历史的语言环境中去正确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民主主义 社会主义 民粹主义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人体育观的形成和发展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伟 傅砚农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5,共5页
中国共产党人在早期革命斗争中形成了以工农大众为主要对象,自觉服从于社会革命需要的新民主主义体育思想;在苏区时期形成了人民性、革命性体育思想;根据地时期形成了民族性、大众性、科学性体育思想;在新中国建立后形成了"体育为... 中国共产党人在早期革命斗争中形成了以工农大众为主要对象,自觉服从于社会革命需要的新民主主义体育思想;在苏区时期形成了人民性、革命性体育思想;根据地时期形成了民族性、大众性、科学性体育思想;在新中国建立后形成了"体育为人民服务"的体育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思想 新民主主义 为人民服务
下载PDF
新民主主义加速过渡到社会主义的经济学解释 被引量:5
14
作者 薛汉伟 王文章 《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50-55,共6页
从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有两次加速,这不能仅仅用领导人急于求成的心态来解释。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是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并存的“双轨制”,它的内在矛盾推动着新民主主义加速过渡到社会主义和计划经济;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中心环节... 从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有两次加速,这不能仅仅用领导人急于求成的心态来解释。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是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并存的“双轨制”,它的内在矛盾推动着新民主主义加速过渡到社会主义和计划经济;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中心环节的赶超战略的实施对这一加速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民主主义 “双轨制” 赶超战略 过渡时期总路线
原文传递
20世纪50年代“共同富裕”理念形成及其演变——以《共同纲领》制定中社会主义目标的讨论为中心 被引量:6
15
作者 韩大元 《交大法学》 CSSCI 2022年第6期6-24,共19页
“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追求,也是为实现社会正义而进行的新的探索。新中国成立时,为了人民的幸福与社会正义,中国共产党在建国理念中赋予其时代使命与责任感,以“人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优裕”的哲学,为实现人民的“共同... “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追求,也是为实现社会正义而进行的新的探索。新中国成立时,为了人民的幸福与社会正义,中国共产党在建国理念中赋予其时代使命与责任感,以“人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优裕”的哲学,为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目标奠定了基础。在新中国临时宪法——《共同纲领》的制定以及实施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所坚持的社会正义观成为新中国宪法史上构建共同富裕的价值基础。因此,探寻1982年《宪法》对“共同富裕”的规范内涵以及当代价值时,我们需要追溯《共同纲领》制定过程中确立的独特规范构造与精神内涵。本文以《共同纲领》制定过程中的社会主义目标的讨论为中心,探寻《共同纲领》所蕴含的社会正义及其在当代的价值,并探讨如何在宪法轨道上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纲领 社会正义 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 新民主主义
下载PDF
对晚清白话文运动的语言认识 被引量:5
16
作者 梁桂莲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25-29,共5页
伴随着政治改革和思想革命而发生的晚清白话文运动是五四文学革命的前声和先导。从语言的角度看,晚清白话文运动因为在语言工具论的层面上,注重文学的宣传和普及效用,从文体和语体上入手改良,忽略了语言作为系统的社会文化存在的本体性... 伴随着政治改革和思想革命而发生的晚清白话文运动是五四文学革命的前声和先导。从语言的角度看,晚清白话文运动因为在语言工具论的层面上,注重文学的宣传和普及效用,从文体和语体上入手改良,忽略了语言作为系统的社会文化存在的本体性,虽没有从根本上超越古汉语的语言系统,却在事实上动摇着旧文学的阵营,促成了传统文学向现代文学的过渡和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民 语言观 语言系统论 语言本体论
下载PDF
近百年来中国民生建设理论的发展与创新 被引量:5
17
作者 甘信奎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69-173,共5页
继孙中山提出民生主义之后,中国共产党以效率和公平的平衡为目标,围绕土地和资本两大核心经济因素,分别以新民主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对其进行了继承、创新和发展,并指导了中国民生问题的不断改善进步。在... 继孙中山提出民生主义之后,中国共产党以效率和公平的平衡为目标,围绕土地和资本两大核心经济因素,分别以新民主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对其进行了继承、创新和发展,并指导了中国民生问题的不断改善进步。在当今社会,实现民生主义最基本的途径:一是发展经济,提高人民富裕程度;二是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和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孙中山 民生建设 民生主义 新三民主义 新民主主义 初级阶段社会主义 学发展观
原文传递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共章程与中华民族 被引量:5
18
作者 郝时远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17,共13页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的章程随着不同历史阶段的革命形势、任务和党的自身建设而逐步完善。本文以这一历史时期的中共章程为研究对象,围绕党章中有关民族事务、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内容,聚焦于“中华民族”“中国民族”话语,结合...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的章程随着不同历史阶段的革命形势、任务和党的自身建设而逐步完善。本文以这一历史时期的中共章程为研究对象,围绕党章中有关民族事务、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内容,聚焦于“中华民族”“中国民族”话语,结合同期中共历史文献中的相关论述,对中共的中华民族观、中国人民观进行文献性梳理和讨论。重点分析了党的七大党章总纲中写入中国民族(即中华民族)的意义和历史背景,以及解放战争时期以“中国人民”话语为主的历史转折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民主主义 党章 中华民族 中国民族 中国人民
原文传递
陕甘宁边区的民众教育及其对新中国教育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曹守亮 郭晓娟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69-73,88,共6页
陕甘宁边区的民众教育在启迪边区人民的心智、进行抗战宣传、促进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等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同时,它还成为中国共产党政权建设、统一战线工作实践,以及新民主主义教育的示范典型,对新中国的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 延安时期 陕甘宁边区 民众教育 新民主主义
下载PDF
论抗战胜利前后国统区的民主政治思潮 被引量:2
20
作者 季荣臣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97-101,共5页
抗战胜利前后民主政治思潮的兴起不仅是当时国际和国内局势变化的反映,而且是民主政治运动长期发展的历史新阶段。它不是旧式民主思想的简单再现,而是在延续中的跃进和深化。它以西方民主政治为蓝本,以建立民主国家为目标,对政治民主化... 抗战胜利前后民主政治思潮的兴起不仅是当时国际和国内局势变化的反映,而且是民主政治运动长期发展的历史新阶段。它不是旧式民主思想的简单再现,而是在延续中的跃进和深化。它以西方民主政治为蓝本,以建立民主国家为目标,对政治民主化、经济民主化、军事和文化民主化的诉求在许多方面“带有新民主主义的性质”。它对于促进抗战、更新民族心理素质和改良文化土壤、推进历史进程与深化对民主进程的认识等具有积极意义和进步作用。但由于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又缺乏深厚的群众基础,这次民主政治思潮也就失去了实现其主张的现实土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民主政治思潮 政治经济民主化 新民主主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