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鉴定人出庭作证制度立法解读与完善进路——以2012年民事诉讼法为背景 被引量:9
1
作者 李祖军 吕辉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3-47,共5页
鉴定人出庭率极低一直是困扰鉴定意见审查的障碍,2012年新民事诉讼法强化了其出庭义务,具有重要意义。但仍然存在诸多遗憾,如程序启动不合理、鉴定人权利保障不充分,出庭内容不明确,配套机制不健全,救济机制缺乏等。其完善必须尊重当事... 鉴定人出庭率极低一直是困扰鉴定意见审查的障碍,2012年新民事诉讼法强化了其出庭义务,具有重要意义。但仍然存在诸多遗憾,如程序启动不合理、鉴定人权利保障不充分,出庭内容不明确,配套机制不健全,救济机制缺乏等。其完善必须尊重当事人程序选择权,赋予鉴定人报酬请求权和安全保障权。同时,通过制定详细的鉴定人出庭庭审细则和鉴定意见采信标准,明确出庭程序内容,完善专家辅助人制度、双向视听传输技术作证制度等配套机制。最后,在鉴定人不出庭导致鉴定意见不被采信时,应准许当事人申请重新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民事诉讼法 鉴定人 出庭作证 司法鉴定
原文传递
新民事诉讼法对金融审判的积极影响及其推进 被引量:3
2
作者 周湖勇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5期60-65,共6页
《民事诉讼法》的修改对金融审判具有多方面的积极作用。有关民事诉讼程序、制度的改进有利于提高金融审判的诉讼效率,而对调解等非诉讼机制的优先使用则有利于争议双方关系的维持,共担风险,共度难关。同时,民事审前程序的新规定有利于... 《民事诉讼法》的修改对金融审判具有多方面的积极作用。有关民事诉讼程序、制度的改进有利于提高金融审判的诉讼效率,而对调解等非诉讼机制的优先使用则有利于争议双方关系的维持,共担风险,共度难关。同时,民事审前程序的新规定有利于实现其功能和价值的转变,为金融纠纷的多元化解决机制之间的衔接和相互配合提供法律依据。但是,由于有关法律规定的原则性,需要制定相关司法解释予以具体化,以增强可操作性,由此修改的目的才能得到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民事诉讼法 金融审判 效率 推进
下载PDF
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研究——以新《民事诉讼法》的实施为背景 被引量:2
3
作者 高飞 潘晓涛 《河南警察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141-145,共5页
民事"执行难"、"执行乱"一直广为社会各界诟病,似乎已经成为司法实践中无法治愈的顽疾。2012年修订的《民事诉讼法》秉持扩大和加强检察监督的立法精神,正式确立了检察机关对民事执行活动的法律监督权,但是限于《... 民事"执行难"、"执行乱"一直广为社会各界诟病,似乎已经成为司法实践中无法治愈的顽疾。2012年修订的《民事诉讼法》秉持扩大和加强检察监督的立法精神,正式确立了检察机关对民事执行活动的法律监督权,但是限于《民事诉讼法》是基本法的法律体系定位,只是对民事执行的检察监督做了原则性规定,没有细化到制度操作层面。司法实践中,检察机关对民事执行的监督工作也面临诸多困难,制约了监督的效果。因此,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制度应当尽快建立起来,在保障民事执行效果原则和审慎原则的基础上,从明确监督方式、范围、职权、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提高监督能力等方面予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执行 检察监督 新民事诉讼法
下载PDF
我国诉前禁令制度:问题与展开 被引量:18
4
作者 孙彩虹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14-124,共11页
2013年3月22日江西省都昌县人民法院网事审判庭发出了全国首例针对网络侵权的诉前禁令,开始了我国新《民事诉讼法》实施后人民法院对行为保全制度的新探索。作为一项临时性救济措施,诉前禁令一方面可以有效地避免申请人遭受难以弥补的损... 2013年3月22日江西省都昌县人民法院网事审判庭发出了全国首例针对网络侵权的诉前禁令,开始了我国新《民事诉讼法》实施后人民法院对行为保全制度的新探索。作为一项临时性救济措施,诉前禁令一方面可以有效地避免申请人遭受难以弥补的损失,另一方面其滥用又是对被申请人合法权益的侵害,在网络侵权案件中,还将影响公民的网络反腐,妨碍公民网络空间言论自由的实现。在新《民事诉讼法》实施后,如何整合诉前禁令制度,平衡申请人、被申请人以及社会公众之间的利益,最大限度地发挥诉前禁令的作用,亟待一套完善的制度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民事诉讼法》 诉前禁令 行为保全 民事侵权 法律完善
原文传递
司法鉴定立法比较之法理研判——以新《刑事诉讼法》与新《民事诉讼法》为视角 被引量:4
5
作者 朱晋峰 朱淳良 《中国司法鉴定》 2013年第1期1-7,共7页
2012年修改并通过的《刑事诉讼法》和《民事诉讼法》已于今年1月1日实施。两大新诉讼法对证据制度,包括证据种类、证明标准等内容进行了重大改革。其中,对于司法实践中证据地位凸显的鉴定意见,两大诉讼法也做了调整,包括完善鉴定人出庭... 2012年修改并通过的《刑事诉讼法》和《民事诉讼法》已于今年1月1日实施。两大新诉讼法对证据制度,包括证据种类、证明标准等内容进行了重大改革。其中,对于司法实践中证据地位凸显的鉴定意见,两大诉讼法也做了调整,包括完善鉴定人出庭制度、专家辅助人制度、鉴定人保护、鉴定人选任等。但因两大诉讼法性质不同,新刑诉法和新民诉法对相关内容做了不同规定,对于其是否符合立法统一性、是否具有合理性、是否与其诉讼性质相一致,有必要从法学理论角度层面予以释明与检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鉴定立法 新《刑事诉讼法》 新《民事诉讼法》 法理研判
下载PDF
略论新《民事诉讼法》中的检察建议 被引量:3
6
作者 田海鑫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45-48,共4页
2012年新《民事诉讼法》对于检察建议的检察监督方式明确予以规定,包括检察机关主动提起的检察建议和依当事人申请提出的检察建议。理论上,检察建议具有和缓性、便利性和广泛性,使其与其他监督方式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从而能够具有良好... 2012年新《民事诉讼法》对于检察建议的检察监督方式明确予以规定,包括检察机关主动提起的检察建议和依当事人申请提出的检察建议。理论上,检察建议具有和缓性、便利性和广泛性,使其与其他监督方式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从而能够具有良好的实践效果。尽管如此,由于立法的原则性,对于检察建议的具体制度细化和完善还应从其适用范围和适用程序等方面进一步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民事诉讼法》 检察建议 制度完善
下载PDF
新民诉法视野下公民代理制度的思考 被引量:3
7
作者 林敏聪 《韶关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41-44,共4页
公民代理制度在我国偏远地区和低收入群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弥补当事人诉讼能力的不足作出了重大贡献。2012年出台的新民诉法,对公民代理制度进行了较大修改,引发了人们对公民代理制度新的思考。可以预见,只要我们在实践中正视并解决... 公民代理制度在我国偏远地区和低收入群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弥补当事人诉讼能力的不足作出了重大贡献。2012年出台的新民诉法,对公民代理制度进行了较大修改,引发了人们对公民代理制度新的思考。可以预见,只要我们在实践中正视并解决公民代理制度现存的问题,规范完善公民代理制度,公民代理制度将在今后一段时间里继续发挥其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代理制度 新民诉法 当事人
下载PDF
新民诉法下的公民代理制度探讨 被引量:2
8
作者 林燕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107-110,共4页
当今社会正处于转型期,人民对法律服务的需求往往因为律师收费过高、法律援助有限而得不到很好的满足,公民代理在弥补当事人诉讼能力不足的同时,补充了市场需要。但实践中,以牟利为目的公民代理人大量出现,扰乱了正常的法律服务市场。2... 当今社会正处于转型期,人民对法律服务的需求往往因为律师收费过高、法律援助有限而得不到很好的满足,公民代理在弥补当事人诉讼能力不足的同时,补充了市场需要。但实践中,以牟利为目的公民代理人大量出现,扰乱了正常的法律服务市场。2013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民诉法对公民代理制度进行了规范,适当缩小了公民代理范围。文章在剖析公民代理制度运行中出现的问题的基础上,试图从司法实践和司法解释的角度对进一步完善公民代理制度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民诉法 公民代理人 规制
下载PDF
浅析新民诉法视野下的公益诉讼制度 被引量:2
9
作者 周春丽 董骥 陈凯琳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64-67,共4页
2013年1月1日,新修订的民诉法正式实施,公益诉讼进入有法可依的时代。但目前公益诉讼的立法规定只有一条,内容过于原则,缺乏可操作性。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中继续探索和完善。本文依据公益诉讼制度的立法现状,分析了公益诉讼制度入法的意义... 2013年1月1日,新修订的民诉法正式实施,公益诉讼进入有法可依的时代。但目前公益诉讼的立法规定只有一条,内容过于原则,缺乏可操作性。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中继续探索和完善。本文依据公益诉讼制度的立法现状,分析了公益诉讼制度入法的意义,并对现有法律规定的理解和制度运行过程中应该注意问题进行阐释,以期能够促进我国公益诉讼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民诉法 公益诉讼 制度分析
下载PDF
浅论新《民事诉讼法》对医疗纠纷案件司法鉴定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寇兴华 郭殊嘉 宋世强 《医学与法学》 2014年第3期32-35,共4页
新《民事诉讼法》对司法鉴定相关问题作出了调整,包括完善举证期限、鉴定人出庭、专家辅助人制度等,从而进一步推动了医疗纠纷司法鉴定的规范化建设;但对鉴定时限、鉴定人的权利、专家辅助人的资质等方面仍未予以明确规定,这将对医疗纠... 新《民事诉讼法》对司法鉴定相关问题作出了调整,包括完善举证期限、鉴定人出庭、专家辅助人制度等,从而进一步推动了医疗纠纷司法鉴定的规范化建设;但对鉴定时限、鉴定人的权利、专家辅助人的资质等方面仍未予以明确规定,这将对医疗纠纷案件的审判产生重要影响。文章围绕各方主体的举证期限和鉴定时限、鉴定人出庭的权利保障以及专家辅助人制度等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完善医疗纠纷司法鉴定制度的意见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民事诉讼法》 医疗纠纷 司法鉴定
下载PDF
论新民诉法的实施对民事抗诉制度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呼杨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28-30,共3页
民事抗诉制度作为国家公力救济的一种,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该制度是监督权与审判权相互制衡的具体体现,具有比较深远的现实意义。2012年新民诉法实施后,在原民诉法的基础上对民事抗诉制度做出了适当修改。对新民诉法下的民事抗诉制... 民事抗诉制度作为国家公力救济的一种,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该制度是监督权与审判权相互制衡的具体体现,具有比较深远的现实意义。2012年新民诉法实施后,在原民诉法的基础上对民事抗诉制度做出了适当修改。对新民诉法下的民事抗诉制度的知识点进行系统梳理,探究其积极现实意义,并在分析其问题的基础上,尝试提出解决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民诉法 民事抗诉 检察院 监督权
下载PDF
检察机关提起国有资产流失公益诉讼主体地位的思考——以新民诉法为视角
12
作者 葛婷婷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124-126,136,共4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有资产被以各种形式侵吞着,损失十分严重,由于我国国有资产的主体特殊性及非讼传统影响,使得广大民众参与保护热情不高,实践中或消极或中立。然而面对国有资产日以亿计流失的严峻态势,亟须一个强有力的公权力机关代...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有资产被以各种形式侵吞着,损失十分严重,由于我国国有资产的主体特殊性及非讼传统影响,使得广大民众参与保护热情不高,实践中或消极或中立。然而面对国有资产日以亿计流失的严峻态势,亟须一个强有力的公权力机关代表国家介入,结合新民诉法55条之规定,探讨我国检察机关提起国有资产流失公益诉讼主体地位相关问题,试图为国有资产保护开辟一条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民诉法 检察机关 国有资产流失 公益诉讼 主体地位
下载PDF
论检察机关与公益诉讼——以新民事诉讼法为背景
13
作者 张欣若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45-46,共2页
民事诉讼法第二次修订的惊喜亮点,体现出法治民主的重大进步,并从此开启了我国公益诉讼之门。然而,这一条款对公益诉讼主体规定得比较模糊,难以把握。之前认同度极高的检察机关并未获得法定主体资格,这将检察机关已开展多年的公益诉讼... 民事诉讼法第二次修订的惊喜亮点,体现出法治民主的重大进步,并从此开启了我国公益诉讼之门。然而,这一条款对公益诉讼主体规定得比较模糊,难以把握。之前认同度极高的检察机关并未获得法定主体资格,这将检察机关已开展多年的公益诉讼探索陷于维谷。因此,检察机关必须重新定位自身在公益诉讼中的地位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察机关 公益诉讼 新民事诉讼法
下载PDF
新民事诉讼法语境下公益诉讼主体的确定
14
作者 杨留强 朱建超 《昆明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38-40,95,共4页
公益诉讼的主体广泛,但仍应受到一定限制。国家机关的公益诉讼主体资格应根据其职能、级别和管辖区域确定,社会组织的公益诉讼主体资格应根据其宗旨目的、事业范围和活动地域确定。对于损害公共利益的行为,公民个人虽不能提起公益诉讼,... 公益诉讼的主体广泛,但仍应受到一定限制。国家机关的公益诉讼主体资格应根据其职能、级别和管辖区域确定,社会组织的公益诉讼主体资格应根据其宗旨目的、事业范围和活动地域确定。对于损害公共利益的行为,公民个人虽不能提起公益诉讼,但可向有关国家机关和社会组织反映。在公益诉讼过程中,应当正确处理有权提起公益诉讼的主体间的关系、公益诉讼主体与直接利害关系人之间的关系、国家机关行政管理权与民事公益诉权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民事诉讼法 公益诉讼 诉讼主体 公共利益
下载PDF
谈基层检察院有效对接新民事诉讼法
15
作者 秦晓杰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49-50,共2页
新修改的民事诉讼法于2013年1月1日正式实施,此次民事诉讼法的修改扩大了民事检察监督范围,增加了监督方式,强化了监督措施,为基层检察院开展执行监督、调解监督和通过检察建议等方式进行监督提供了明确的诉讼法依据,笔者重点就基层检... 新修改的民事诉讼法于2013年1月1日正式实施,此次民事诉讼法的修改扩大了民事检察监督范围,增加了监督方式,强化了监督措施,为基层检察院开展执行监督、调解监督和通过检察建议等方式进行监督提供了明确的诉讼法依据,笔者重点就基层检察院如何有效对接新民事诉讼法,开拓民行检察工作新局面略作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检察院 新民事讼诉法 有效对接
下载PDF
论新民事诉讼法对起诉状的修改
16
作者 颜研生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57-58,99,共3页
修改前的起诉状难以符合起诉的法定形式要件和实质要件,一定程度上造成起诉难问题。新《民事诉讼法》从区分当事人身份、增减当事人身份事项、增加电子证据、采用电子送达等方面对起诉状的制作与应用进行修改。修改后的起诉状降低了起... 修改前的起诉状难以符合起诉的法定形式要件和实质要件,一定程度上造成起诉难问题。新《民事诉讼法》从区分当事人身份、增减当事人身份事项、增加电子证据、采用电子送达等方面对起诉状的制作与应用进行修改。修改后的起诉状降低了起诉门槛,提高了形式审查效率,有利于当事人诉讼权利的行使,对我国民事立案制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民事诉讼法 起诉状 修改
下载PDF
法院调解的检察监督问题探析
17
作者 傅锐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110-112,共3页
一直以来,法院调解的检察监督问题存在很多争议。新《民事诉讼法》在立法上明确了检察机关有权监督法院调解,并对监督方式、监督对象作了相应规定。不过,区区几个条文,且略显简单的规定,并不能彻底解决法院调解的检察监督在新法实施过... 一直以来,法院调解的检察监督问题存在很多争议。新《民事诉讼法》在立法上明确了检察机关有权监督法院调解,并对监督方式、监督对象作了相应规定。不过,区区几个条文,且略显简单的规定,并不能彻底解决法院调解的检察监督在新法实施过程所可能遇到的问题。对于监督对象、监督时机、监督方式和监督保障的规定,还需进一步完善、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民事诉讼法》 法院调解 检察监督
下载PDF
论公益诉讼中处分原则的限制与修正--兼论《新民诉法解释》第289、290条的适用 被引量:34
18
作者 张陈果 《中外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02-927,共26页
借助诉讼标的理论和请求权学说,分析公益诉讼中"请求权"与"诉权"分离的困境,得提出发展"诉讼担当学说"、借鉴"诉讼管理学说",以界定民事公益诉讼处分原则限制的"度"与"量"... 借助诉讼标的理论和请求权学说,分析公益诉讼中"请求权"与"诉权"分离的困境,得提出发展"诉讼担当学说"、借鉴"诉讼管理学说",以界定民事公益诉讼处分原则限制的"度"与"量"。其目的,一是督促诉权主体勤勉于法定诉讼担当、救济原初请求权人;二是防止滥诉、诈诉的公共秩序保留;三是补救行政失灵,补强现代公共治理。其上,尤需考虑我国目前公益诉讼动力不足、准入门槛较高,鼓励"立法"变成"活法"的需要。诉权主体公信度越高、法定适格越严,与原初请求权人联系越紧密、信息越畅通,处分自由越大;诉赔额越大、赔偿分配透明度越小,公权机关参与越深,行政措施强制性越大,处分自由越小。防御型请求权的处分自由大于补偿型请求权。对《新民诉法解释》第289、290条就公益诉讼撤诉、调解、和解的严格限制,并能活用理论标尺、分层解释适用,将赋予公益诉讼"准出"相对灵活的方案,为法院减负,并反向促进公益诉讼制度付诸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诉讼 公益诉讼 处分原则 新民诉法解释
原文传递
论民事案件的上诉审裁判方式——兼论新《民事诉讼法》关于上诉审裁判方式的规定 被引量:5
19
作者 赵旭东 《法学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7-105,共9页
上诉审裁判方式是司法政策与司法技术的综合体,与其较为相似的概念是"上诉审裁判",但这两个概念是有所区别的,应当为上诉审裁判方式作出明确的学理定义。在对上诉案件作出结论性意见之后,还有一个裁判方式的选择问题,这取决... 上诉审裁判方式是司法政策与司法技术的综合体,与其较为相似的概念是"上诉审裁判",但这两个概念是有所区别的,应当为上诉审裁判方式作出明确的学理定义。在对上诉案件作出结论性意见之后,还有一个裁判方式的选择问题,这取决于审级架构模式等因素的影响、相关理念的指导和对法律规定的正确理解。我国新《民事诉讼法》关于上诉审裁判方式的规定还有可商榷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诉审 上诉审裁判 上诉审裁判方式 新《民事诉讼法》
原文传递
民事执行检察监督面临的现实困境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1
20
作者 吴强林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59-65,共7页
新《民事诉讼法》为检察机关开展民事执行检察监督提供了法律依据,但民事执行检察监督仍然面临着理论研究不够深入、缺乏成熟模式和经验可供借鉴和参考、外部阻力较大而自身实力薄弱等问题。应当以促进民事执行活动规范化进行、维护民... 新《民事诉讼法》为检察机关开展民事执行检察监督提供了法律依据,但民事执行检察监督仍然面临着理论研究不够深入、缺乏成熟模式和经验可供借鉴和参考、外部阻力较大而自身实力薄弱等问题。应当以促进民事执行活动规范化进行、维护民事执行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为基本目的,根据预防性监督和普遍性监督等基本原则,明确区分监督范围与对象,通过构建检法沟通协调机制、推进民事执行案件资源法检联网共享、实施重大疑难民事执行案件情况通报制度、提高专业化办案水平等一系列保障性对策,促进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规范化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执行检察监督 监督目的 监督原则 监督范围与对象 保障性对策 新《民事诉讼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