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媒介革命”到“革命媒介”:延安新秧歌运动再考察 被引量:17
1
作者 张勇锋 《新闻大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55-68,120,共15页
作为延安时期革命文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兄妹开荒》为代表的新秧歌运动具有媒介学上的典范意义。为响应《讲话》"服务工农兵"的号召,打通政治动员中意识形态的传输壁垒,传统民间秧歌被甄选为革命思想的"传递装置"... 作为延安时期革命文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兄妹开荒》为代表的新秧歌运动具有媒介学上的典范意义。为响应《讲话》"服务工农兵"的号召,打通政治动员中意识形态的传输壁垒,传统民间秧歌被甄选为革命思想的"传递装置",其创新文本《兄妹开荒》从"技术配置"与"文化配置"两个方面得到了改造革新,由此生成一种新型的媒介逻辑,传统秧歌实现了从俚俗小戏到"革命媒介"的成功再造,从而在特定的历史时空使中共的思想获得了实体支持,信仰物化为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学 新秧歌剧 媒介逻辑 中介化 革命
原文传递
延安时期新秧歌剧的群众教育模式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刘瑞儒 艾先强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6期53-57,共5页
延安时期党的文艺工作者创编演出了大量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教育群众的新秧歌剧,深受群众喜爱。不同的秧歌剧具有不同的群众教育模式,即寓教于乐模式、接近群众贴近生活模式、开放互动模式和自发宣传自我教育模式等。新秧歌剧把群众... 延安时期党的文艺工作者创编演出了大量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教育群众的新秧歌剧,深受群众喜爱。不同的秧歌剧具有不同的群众教育模式,即寓教于乐模式、接近群众贴近生活模式、开放互动模式和自发宣传自我教育模式等。新秧歌剧把群众教育工作开展融入群众休闲娱乐的非正式活动中,教育培训选题内容方式方法接近群众、贴近群众生活实际,群众能积极参与教育活动并踊跃互动,其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鼓舞抗战、拥政爱民、发动群众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中国共产党群众教育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时期 新秧歌剧 群众教育模式
下载PDF
解放与重构:延安时期新秧歌剧中的性别图景
3
作者 勾淳淳 孔岩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45-50,共6页
延安时期的新秧歌剧将“改造二流子”和妇女劳动英雄建构为革命框架中的政治共同体,在“家庭统一战线”服务于“民族统一战线”的历史情境中,突出表现了新秧歌剧文本中革命话语和集体话语对消解性别冲突、构建两性和谐社会的努力。通过... 延安时期的新秧歌剧将“改造二流子”和妇女劳动英雄建构为革命框架中的政治共同体,在“家庭统一战线”服务于“民族统一战线”的历史情境中,突出表现了新秧歌剧文本中革命话语和集体话语对消解性别冲突、构建两性和谐社会的努力。通过对民族文艺形式的改造与利用,将男女平等观念融入群众文艺之中,在建构新的性别图景的政治性隐喻中虽然存在理论和实践上的罅隙,但仍为性别平等议题的讨论提供了独有的延安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 新秧歌剧 建构 性别图景
下载PDF
论新秧歌剧的兴起与衰落——从《兄妹开荒》到《白毛女》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昊 邬非非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2期128-132,共5页
新秧歌剧作为文艺大众化的产物,曾一度活跃在20世纪40年代的解放区,产生过不小的影响。从《兄妹开荒》的初步成功,到《白毛女》达到新秧歌剧艺术创作的巅峰,前后仅仅一年左右时间,但高潮的出现也同时宣告了新秧歌剧走向衰落。虽然创作... 新秧歌剧作为文艺大众化的产物,曾一度活跃在20世纪40年代的解放区,产生过不小的影响。从《兄妹开荒》的初步成功,到《白毛女》达到新秧歌剧艺术创作的巅峰,前后仅仅一年左右时间,但高潮的出现也同时宣告了新秧歌剧走向衰落。虽然创作生命周期极短,但新秧歌剧依然产生了《白毛女》这样的经典力作,引起文艺理论界长期广泛的关注和研究。《白毛女》的成功证明了新秧歌剧作为一种艺术类型,有其艺术生命力和创作规律。重新审视新秧歌剧的巅峰之作《白毛女》,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文学史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秧歌剧 《兄妹开荒》 《白毛女》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