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3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国家战略分析——中国的历史机遇、潜在挑战与应对策略 被引量:104
1
作者 何茂春 张冀兵 《学术前沿》 2013年第23期6-13,共8页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是我国根据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提出的跨区域经济合作的创新模式,是新时代对古老丝绸之路的复兴计划。与其他国家提出的丝绸之路计划相比,我国的战略构想具备最佳的客观条件与更高的战略价值。但是...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是我国根据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提出的跨区域经济合作的创新模式,是新时代对古老丝绸之路的复兴计划。与其他国家提出的丝绸之路计划相比,我国的战略构想具备最佳的客观条件与更高的战略价值。但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我国在推进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时,需进一步优化规划,平衡好各方面的关系,对可能出现的潜在风险备好预案。这一构想具有伟大的历史与现实意义,符合区域内各国发展需求和欧亚区域合作的大势,前景未可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丝绸之路 区域经济合作 传承 挑战 前景
下载PDF
中俄及中亚各国“新丝绸之路”构建的战略研究 被引量:57
2
作者 赵东波 李英武 《东北亚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6-112,127,共7页
曾经对世界经济产生过巨大影响的"丝绸之路",正在重新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2013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中亚四国,首次提出共同建设地跨欧亚"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这一创新的大合作模式使重现古老丝路辉煌... 曾经对世界经济产生过巨大影响的"丝绸之路",正在重新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2013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中亚四国,首次提出共同建设地跨欧亚"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这一创新的大合作模式使重现古老丝路辉煌、实现各自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变得无比真实。中国"新丝绸之路"计划的实施,已经并将继续深刻地影响欧亚大陆地缘格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俄罗斯 中亚 新丝绸之路 区域经济合作
原文传递
“丝绸之路”经济带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区域贸易的影响 被引量:51
3
作者 龚新蜀 马骏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56-159,共4页
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宏观背景下,本文根据动态计量经济学的协整理论,通过构建VAR模型,对1992年到2012年"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中国与中亚国家贸易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平稳性检验、方差分解分... 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宏观背景下,本文根据动态计量经济学的协整理论,通过构建VAR模型,对1992年到2012年"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中国与中亚国家贸易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平稳性检验、方差分解分析及协整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中国同中亚国家贸易增长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仅能够对经济带的贸易繁荣起到促进作用,而且作用时间持久且贡献度逐年增加,因此有必要加大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交通基础设施投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 中亚贸易 协整分析 方差分解
下载PDF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分析 被引量:49
4
作者 刘育红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2012年第10期64-70,共7页
在欧亚国家决定联手打造"新丝绸之路",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新丝绸之路"发展,学术界又很关注交通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的宏观大背景下,运用动态计量经济学的协整理论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法,对1980-2010年"... 在欧亚国家决定联手打造"新丝绸之路",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新丝绸之路"发展,学术界又很关注交通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的宏观大背景下,运用动态计量经济学的协整理论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法,对1980-2010年"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平稳性检验、VAR模型及脉冲响应分析、协整关系及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带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增长保持着长期的协整关系,经济增长引致了交通基础设施投资的增长,而交通基础设施投资的增长又促进了经济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丝绸之路 交通基础设施投资 经济增长 VAR模型 脉冲响应分析 协整分析
下载PDF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交通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46
5
作者 刘育红 王曦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3-48,80,共7页
选取2001-2011年"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最重要的17个城市的交通基础设施面板数据,基于引力模型加入了交通密度变量,检验了经济带上城际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经济带上城际贸易的边界效应值接近发达... 选取2001-2011年"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最重要的17个城市的交通基础设施面板数据,基于引力模型加入了交通密度变量,检验了经济带上城际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经济带上城际贸易的边界效应值接近发达国家间贸易的边界效应值;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对区域贸易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交通基础设施增加了城际与区域贸易,促进了区域经济一体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丝绸之路” 交通基础设施 引力模型 边界效应 区域经济一体化
下载PDF
“新丝绸之路”背景下中国中亚自由贸易区建设研究 被引量:45
6
作者 刘志中 《东北亚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3-118,127,共6页
中国在制造业、路桥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技术优势明显,而中亚国家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双方的合作基础雄厚。但是中亚国家现有的油气管道、公路和铁路并不能满足各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在此形势下,"丝绸之路经济带"概念的提... 中国在制造业、路桥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技术优势明显,而中亚国家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双方的合作基础雄厚。但是中亚国家现有的油气管道、公路和铁路并不能满足各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在此形势下,"丝绸之路经济带"概念的提出必将极大的促进中国和中亚国家的经贸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丝绸之路” 中国 中亚 自由贸易区
原文传递
“新丝绸之路”交通基础设施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 被引量:30
7
作者 刘育红 王新安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4-59,共6页
采用基于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分析方法,实证了"新丝绸之路"交通基础设施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新丝绸之路"交通基础设施对全要素生产率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铁路与等级较高的公路对全要素生产率... 采用基于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分析方法,实证了"新丝绸之路"交通基础设施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新丝绸之路"交通基础设施对全要素生产率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铁路与等级较高的公路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为74.77%;各类交通基础设施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贡献份额为59.0704%;铁路、高速公路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有着显著持续的正向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丝绸之路 交通基础设施 全要素生产率 空间溢出效应
下载PDF
构建“新丝绸之路”:中国与中东关系发展的新内涵 被引量:26
8
作者 吴磊 《西亚非洲》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16,共14页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具有十分重要和深远的战略意义,赋予21世纪的中国-中东关系新的生命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国-中东关系的战略内涵。中东在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中具有...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具有十分重要和深远的战略意义,赋予21世纪的中国-中东关系新的生命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国-中东关系的战略内涵。中东在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必将发挥不可替代的桥梁和枢纽作用。新世纪以来,中国-中东关系发展迅速,构建中国-中东"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已经具备了坚实的基础和基本条件,"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也将成为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中国的中东战略和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属点。同时,构建中国-中东"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一庞大的系统工程,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外交 中国与中东关系 “新丝绸之路”
原文传递
加强陆桥区域合作 共创现代丝路辉煌 被引量:21
9
作者 崔林涛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1-3,共3页
历史上“丝绸之路”曾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今天,新亚欧大陆桥的开通铺就了现代“新丝绸之路”,它对建立21世纪新型的亚欧关系,推动沿桥国家、地区和城市的合作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西安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 历史上“丝绸之路”曾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今天,新亚欧大陆桥的开通铺就了现代“新丝绸之路”,它对建立21世纪新型的亚欧关系,推动沿桥国家、地区和城市的合作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西安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内规模最大的中心城市,具有突出的比较优势,在中国实施西部大开发中,加强沿桥地区的国际合作,在交通和信息网络、经济和技术、项目考察与实施、文化和教育等四个方面取得突破,共创现代丝绸之路美好的明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丝绸之路 区域合作 西安市 经济发展
下载PDF
“新丝绸之路”交通经济带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基于人力资本等6个因素的面板数据模型 被引量:19
10
作者 李忠民 刘育红 张强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7-80,共4页
采用建立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方法,以我国东、西交通大动脉陇海、兰新铁路沿线涵盖"新丝绸之路"最重要的17个城市作为样本,分析这条经济带上的人力资本、交通运输能力、城市化水平、产业聚集、区域差距、市场规模等6个因素变... 采用建立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方法,以我国东、西交通大动脉陇海、兰新铁路沿线涵盖"新丝绸之路"最重要的17个城市作为样本,分析这条经济带上的人力资本、交通运输能力、城市化水平、产业聚集、区域差距、市场规模等6个因素变量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根据交通基础设施的空间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交通基础设施的空间溢出效应为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丝绸之路” 经济带 交通基础设施 空间溢出效应 经济增长
下载PDF
机遇与挑战: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战略与新疆城市的发展 被引量:13
11
作者 何一民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27,共12页
古丝绸之路为时称西域的新疆带来了繁荣和活力,但随着丝绸之路的中断,新疆的发展也逐渐滞后,长期处于边缘状态。20世纪末以来,复兴丝绸之路和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相继提出,新疆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其地缘政治、地缘经济的战略... 古丝绸之路为时称西域的新疆带来了繁荣和活力,但随着丝绸之路的中断,新疆的发展也逐渐滞后,长期处于边缘状态。20世纪末以来,复兴丝绸之路和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相继提出,新疆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其地缘政治、地缘经济的战略地位将得到改变,从边缘成为枢纽也将可能成为现实。目前新疆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成功参与并影响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复兴进程,抓住机遇扩大国际合作和区域合作,从而为国家、区域和城市的发展打开一扇机遇之门。而将新疆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积极争取国家政策及财政资金支持,加强新疆与中亚各国的协调合作,大力发展各级城市,提升重要城市的行政级别,构建和完善区域城市体系,以城市为中心带动区域发展,则是推动新疆城市发展的可能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丝绸之路 丝路经济带 新疆城市
下载PDF
试析中巴经济走廊对美国“新丝绸之路”计划的地缘冲击 被引量:12
12
作者 梁桐 《南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0-37,共18页
中巴经济走廊作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大和先行项目,其建设既能为巴基斯坦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大历史机遇,也将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树立成功样板,故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同时,该区域内有美国主导的"新丝绸之... 中巴经济走廊作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大和先行项目,其建设既能为巴基斯坦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大历史机遇,也将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树立成功样板,故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同时,该区域内有美国主导的"新丝绸之路"计划,二者具有一定的同质性。美国自提出"新丝绸之路"计划以来对其在政治和资金上的实际投入力度不足,导致进展有限。当前,随着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推进,美国对其担忧情绪明显,尤其是不希望看到中国提出的互联互通倡议对欧亚大陆上的陆路商品流通形成主导,弱化美国在当地的地缘经济地位,已着手从巴基斯坦国内和本地区两个层面开始对中巴经济走廊建设进行干扰和围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巴经济走廊 新丝绸之路 美国 “一带一路”
原文传递
新丝绸之路时期的中国高铁外交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施张兵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9期70-76,共7页
中国高铁外交是一项崭新的研究议题,当前中国正在推进新丝绸之路建设,而新丝绸之路建设需要道路的互联互通,这为中国同新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合作提供了新契机,为中国高铁外交的开展注入了内动力。新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对于发展高铁的强烈... 中国高铁外交是一项崭新的研究议题,当前中国正在推进新丝绸之路建设,而新丝绸之路建设需要道路的互联互通,这为中国同新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合作提供了新契机,为中国高铁外交的开展注入了内动力。新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对于发展高铁的强烈需求为中国高铁外交的推行提供了外推力。中国高铁外交存在有利条件的同时,对象国基础设施落后、经济发展困难、资金短缺、政治不稳定、非传统安全的威胁及面临其他高铁大国的竞争为诸多不利因素。中国应加大高铁外交的顶层设计,建立有效的双边及多边的高铁合作机制,扩大同相关金融机构的合作,以实现高铁建设资金来源的多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丝绸之路 中国外交 中国高铁
下载PDF
从矿产资源方面浅谈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战略合作 被引量:9
14
作者 杜雪明 张寿庭 陈其慎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174-177 181,181,共5页
"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有利于加强亚洲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形成政治互信、经济整合、文化包容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本文试图从矿产资源的角度浅谈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之间的战略合作。先通过对中国... "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有利于加强亚洲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形成政治互信、经济整合、文化包容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本文试图从矿产资源的角度浅谈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之间的战略合作。先通过对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矿产品贸易情况筛选出矿产资源贸易关系密切的国家,再结合这些国家的政治、经济、资源情况及与中国的距离,提出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矿产资源合作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战略合作 新丝绸之路
下载PDF
新丝绸之路建设背景下广西与东盟旅游合作发展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覃小华 甘永萍 《东南亚纵横》 2014年第8期9-12,共4页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为中国与东盟各国加强政治、经济、文化、贸易等方面的合作注入新的活力,对当前广西与东盟旅游合作意义重大。推进广西与东盟旅游合作进程应结合双方合作现状,解决合作中出现的问题,着重从旅游国际大通道、旅...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为中国与东盟各国加强政治、经济、文化、贸易等方面的合作注入新的活力,对当前广西与东盟旅游合作意义重大。推进广西与东盟旅游合作进程应结合双方合作现状,解决合作中出现的问题,着重从旅游国际大通道、旅游合作机制、旅游线路开发、旅游招商引资、旅游合作发展基金、旅游人力资源等方面加以推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丝绸之路 旅游合作 深化发展 广西与东盟
下载PDF
确保新丝绸之路的安全 被引量:8
16
作者 乔纳森·霍尔斯拉格 李亚丽 《国际安全研究》 2015年第1期32-44,共13页
中国重燃雄心,决意沿着丝绸之路的不同分支大力发展贸易,这就带来了一系列全新的传统及非传统安全挑战,中国政府誓言用崭新的安全观应对这些挑战。然而,这些观念无助于促进中国的安全利益。在解决不同安全利益的矛盾方面,中国面临诸多... 中国重燃雄心,决意沿着丝绸之路的不同分支大力发展贸易,这就带来了一系列全新的传统及非传统安全挑战,中国政府誓言用崭新的安全观应对这些挑战。然而,这些观念无助于促进中国的安全利益。在解决不同安全利益的矛盾方面,中国面临诸多挑战和机遇:对繁荣的追求与安全的维护、经济雄心的必然结果是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和平崛起与两岸统一和收复失地、外交政策指导思想面临困境。中欧之间的安全合作前景不容乐观。中国安全思维所面临的困境或矛盾,使欧洲面临三大不确定性:太平洋的紧张局势将如何发展?中国将如何捍卫其在新丝绸之路上的利益?太平洋的紧张局势将如何影响中国在欧亚非交汇处的行动?这些不确定性也给欧洲新增了两大战略选择:一是继续与中国在丝绸之路上合作与较量;二是把充满巨大挑战的欧亚非交汇处以及欧洲的近邻作为优先考虑的选项,并接受美国邀请,加入其重返太平洋地区的行动。虽然中国欲与丝绸之路另一端的欧盟建立有意义的合作,以便最终实现责任分担,但前路必将困难重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安全思维 欧洲视角 中欧合作 新丝绸之路
下载PDF
美国全面调整阿富汗政策及其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世达 《南亚研究》 CSSCI 2012年第2期13-28,共16页
阿富汗战争已历时十年之久,美国因深陷阿战国力严重消耗,其振兴国内经济的目标也未实现。鉴于此,奥巴马政府再度大幅调整阿富汗政策,在阿战略重点由"反恐至上"转为"地缘优先",并出台"新丝绸之路"计划,采... 阿富汗战争已历时十年之久,美国因深陷阿战国力严重消耗,其振兴国内经济的目标也未实现。鉴于此,奥巴马政府再度大幅调整阿富汗政策,在阿战略重点由"反恐至上"转为"地缘优先",并出台"新丝绸之路"计划,采取措施推进中亚、南亚一体化,召开多轮阿富汗问题国际会议,加速阿富汗重建进程。在美国推动下,阿富汗形势面临重大拐点,并将对该地区安全及地缘政治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富汗 美国 新丝绸之路
原文传递
论中国丝绸之路的文化价值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健 向仲怀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10-917,共8页
经济互补共赢的良性发展共同体,是中国乃至国际上众多国家在新形势下共同追求的目标。在中国政府提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的背景下,不论是探究古老丝绸之路还是当下新丝绸之路的文化价值,都有重要时代意义。凭借古丝... 经济互补共赢的良性发展共同体,是中国乃至国际上众多国家在新形势下共同追求的目标。在中国政府提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的背景下,不论是探究古老丝绸之路还是当下新丝绸之路的文化价值,都有重要时代意义。凭借古丝路文化意蕴与新丝路政策背景,以经济贸易为基础活动,以尊重不同文化为前提,将带动、促进、孵化世界不同国家(地区)以及不同类型经济体制寻求共同的经济增长点和利益链,形成融合、多元、开放的文化意识,以及经济互补、政治亲和、文化包容的国际新秩序,实现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地区)的和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丝绸之路 古丝绸之路 文化 经济 政治
下载PDF
美国“新丝绸之路”计划评估 被引量:7
19
作者 邵育群 《南亚研究》 CSSCI 2014年第2期58-70,158,共13页
"新丝绸之路"计划是美国在冷战结束后即开始的"丝绸之路"计划的升级版,具有多重战略目标,其中最主要的是通过经济手段帮助美国尽早从阿富汗脱身。该计划试图通过地区基础设施、能源项目建设和推动地区贸易自由化促... "新丝绸之路"计划是美国在冷战结束后即开始的"丝绸之路"计划的升级版,具有多重战略目标,其中最主要的是通过经济手段帮助美国尽早从阿富汗脱身。该计划试图通过地区基础设施、能源项目建设和推动地区贸易自由化促进以阿富汗为"枢纽"的南亚、中亚地区经济一体化。由于阿富汗安全形势没有好转迹象,美国与地区国家的利益不尽相同,且美国无力克服南亚、中亚内部区域经济合作的障碍,目前该计划实施进度缓慢。该计划的实施为南亚、中亚地区经济合作带来了资金和推动力,但无力从根本上改变地区合作的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丝绸之路 美国 南亚 中亚
原文传递
基于GTAP模型的我国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一体化发展评估 被引量:7
20
作者 刘小伟 《产经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94-107,共14页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是我国政府致力推进的一项重大对外战略。运用全球贸易分析模型定量评估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即中国与中亚五国)一体化发展的影响,发现推进新丝绸之路能为沿线国家带来不同的经济增长效应和福利改善效果,是一个...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是我国政府致力推进的一项重大对外战略。运用全球贸易分析模型定量评估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即中国与中亚五国)一体化发展的影响,发现推进新丝绸之路能为沿线国家带来不同的经济增长效应和福利改善效果,是一个多方共赢的战略。新丝绸之路经济战略实施,能减少或消除各参与国间贸易壁垒,促进国际贸易往来。量化评估中国与中亚五国经济一体化的影响,在产业方面,较为突出的是纺织业、纤维作物、皮革及其制品、木材制品等。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推进会给各参与国带来显著的行业分布差异,长期看会引致产业结构改变。有关结论将为我国推进新丝绸之路建设的对外战略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丝绸之路 核心区 经济一体化 行业分布差异 GTAP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