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机械通气时间对机械通气撤机患者膈肌功能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郭伟光 刘火根 +3 位作者 刘玲 黄英姿 杨毅 邱海波 《国际呼吸杂志》 2012年第16期1240-1244,共5页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时间对机械通气患者膈肌功能的影响。方法以2008年12月至2009年12月人住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ICU行机械通气超过24h,且准备撤机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机械通气时间分为机械通气≤3d组(A组)及机械通气〉3d组(B组)...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时间对机械通气患者膈肌功能的影响。方法以2008年12月至2009年12月人住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ICU行机械通气超过24h,且准备撤机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机械通气时间分为机械通气≤3d组(A组)及机械通气〉3d组(B组)。行自主呼吸实验(SBT)30min,监测SBT 0、5及30min时膈肌电位(Edi)、神经肌肉强度指数(NMS)、神经机械耦连指数(NMC)及神经通气耦连指数(NVC)等膈肌功能指标。结果44例患者纳入研究,A组患者25例(56.8%),B组患者19例(43.2%)。①SBT0min时A、B两组患者间Edi、NMS、NMC及NV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②SBT5min时B组患者Edi和NMS显著高于A组。③SBT30min时B组患者Edi显著高于A组[(23±11) μV比(15±8) μVP〈0.05];与A组患者NMS相比,B组患者NMS显著增高[(598±309)μV·cpm比(363±224)μV·cpm](P<0.05),而B组患者NVC则明显低于A组。结论SBT30min时机械通气〉3d的患者膈肌收缩能力、耐力均下降;提示机械通气时间增加可能是导致膈肌功能下降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时间 膈肌功能 膈肌电位 神经肌肉强度指数 神经机械耦连指数 神经通气耦连指数
原文传递
膈肌功能评价指导机械通气撤机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郭伟光 刘火根 +3 位作者 刘玲 黄英姿 杨毅 邱海波 《现代医学》 2016年第12期1670-1674,共5页
目的:评价膈肌电位(Edi)及神经肌肉强度指数(NMS)对撤机的指导意义。方法:以入住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ICU行机械通气超过24 h且准备撤机的患者为对象,行自主呼吸实验(SBT)30 min,监测期间Edi、NMS、浅快呼吸指数(呼吸频率/潮气量,f/Vt)... 目的:评价膈肌电位(Edi)及神经肌肉强度指数(NMS)对撤机的指导意义。方法:以入住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ICU行机械通气超过24 h且准备撤机的患者为对象,行自主呼吸实验(SBT)30 min,监测期间Edi、NMS、浅快呼吸指数(呼吸频率/潮气量,f/Vt)、口腔闭合压(P_(0.1))及吸气时间比值(Ti/tot)等撤机指标。结果:44例患者中16例撤机失败。(1)SBT 30 min时,撤机失败患者的Edi明显高于撤机成功患者(P<0.05)。(2)SBT 0、5及30 min时撤机失败患者的NMS均显著高于撤机成功患者(P<0.05)。(3)SBT30 min时,Edi和NMS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5和0.778(P<0.05);以Edi>17μV为预测撤机临界值时,敏感性为81.8%,特异性为72.0%;以NMS>339μV·bpm为预测撤机的临界值时,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56.0%。结论:SBT 30 min时Edi和NMS对撤机失败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是良好的临床撤机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撤机 膈肌电位 神经肌肉强度指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