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网络社会的时空逻辑——对曼纽尔·卡斯特时空理论的考察 |
刘可文
|
《传媒观察》
|
2018 |
9
|
|
2
|
社会背景下青少年对沟通渠道的选择 |
古斯塔沃.酶斯卡林著
汪慧
|
《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
|
2009 |
0 |
|
3
|
利用信息网络犯罪行为二元形态的教义解读 |
陈伟
熊波
|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1
|
|
4
|
基于共词分析的网络虚拟社会领域热点及演进态势研究 |
崔鹏
孙宝文
王天梅
张巍
齐婧
|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2
|
|
5
|
网络熟人社会的逻辑及其法治意义——从熟人社会规范式微说起 |
黄金兰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0
|
|
6
|
农民工社会支持网络:缺失与构建——武汉市农民工思想道德状况调查分析 |
路冠军
张强
|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07 |
6
|
|
7
|
网络社会的道德失范与个体的自我异化 |
彭景阳
|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2007 |
5
|
|
8
|
网络虚拟社会中大学生休闲异化及其扬弃路径 |
朱德琼
|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5
|
|
9
|
网络虚拟社会治理机制创新:现实挑战与应对策略 |
罗亮
朱佳彬
|
《行政与法》
|
2016 |
5
|
|
10
|
网络伦理构建何以合理可行 |
王翠英
|
《宁夏党校学报》
|
2007 |
3
|
|
11
|
加强我国网络虚拟社会有效管理的若干思考 |
衣小品
|
《行政与法》
|
2013 |
1
|
|
12
|
网络公民社会的成长及其对社会政治稳定的影响 |
赵子丰
|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
2012 |
1
|
|
13
|
网络虚拟社会中大学生休闲行为实证研究 |
朱德琼
|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0 |
1
|
|
14
|
加强网络虚拟社会管理的路径研究 |
王长杰
|
《辽宁警察学院学报》
|
2020 |
0 |
|
15
|
网络虚拟社会治理创新的现实挑战与路径选择 |
田燕
张新刚
孙晓林
|
《软件》
|
2021 |
0 |
|
16
|
试析网络风险社会背景下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的特征及规制策略 |
代佳
|
《价值工程》
|
2017 |
0 |
|
17
|
对峙与融合:网络道德与现实道德的互动机理 |
张元
金芙蓉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7 |
0 |
|
18
|
休闲的虚拟化与网络虚拟社会的休闲化 |
朱德琼
|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7 |
0 |
|
19
|
网络虚拟社会中规范大学生休闲行为的目标、原则和内容 |
朱德琼
|
《青年学报》
|
2019 |
0 |
|
20
|
网络虚拟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教育话语转换的四个向度 |
赵子林
黄梅
|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
2021 |
0 |
|